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3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视角的重庆市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研究
1
作者 谭征 谭皓方 孙平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为了揭示重庆市38个区县在2005—2019年间区域发展空间分异情况,本研究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指数,结合崔王指数、障碍度评价法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核心(主城区)—外围(非主... 为了揭示重庆市38个区县在2005—2019年间区域发展空间分异情况,本研究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指数,结合崔王指数、障碍度评价法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核心(主城区)—外围(非主城区)结构特征,但分异程度在不断下降。(2)非农产业产值、人均GDP、非农就业人数、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空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等因子是导致重庆市38个区县城镇要素集聚能力空间分异的关键性因子,其作用机理与重庆市地形区位、要素流动可达性和贫困区县空间分布所形成的“发展势能”的空间分异密切相关。(3)为了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进一步强化主城区的核心集聚能力和扩散带动作用、弱化地形对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构建“一圈两翼、一主两副”空间结构、深化“走出去、引进来”对外开放战略、强化(科技、体制机制、人才等)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作用等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源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的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研究方法,可以形象地将要素移动呈现在“发展势能”和要素移动成本的变化曲线中,对于深挖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重庆市可以从区域城镇要素低成本自由流动、核心对外围辐射带动作用层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要素集聚能力 区域发展 空间分异 障碍度 重庆市
下载PDF
“双支柱”调控框架与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抑制缓释还是累积加剧
2
作者 孙志红 王心怡 琚望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5,共15页
如何搭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我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采用CoVaR方法衡量影子银行导致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系统考察“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的影响... 如何搭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我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采用CoVaR方法衡量影子银行导致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系统考察“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对借款人和银行信贷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配合,对影子银行风险溢出起到显著的“抑制缓释”作用;影子银行规模是“累积加剧”和“抑制缓释”效应的渠道,流动性分层则是“累积加剧”效应的渠道。结合银行性质、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情景下,“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的有效性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结论对于“防风险”目标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调控框架 影子银行 银行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CoVaR方法
下载PDF
碳边境调节机制下中国的能源转型:制约与应对
3
作者 王慧英 栾鹤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4,共9页
为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防范碳泄漏危机,减轻内部产品碳减排的经济成本和运行压力,欧盟出台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巩固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势必会对中国的... 为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防范碳泄漏危机,减轻内部产品碳减排的经济成本和运行压力,欧盟出台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巩固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势必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系统带来深刻变革。深入分析欧盟碳边境调节税的运行机制及其对中国开展能源转型的约束,明确当前中国能源转型在生产要素、市场竞争、产业集群以及需求结构方面的比较竞争优势,提出利用新质生产力提升资源创新效益、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和能源转型、健全能源转型政策体系赢得战略主动权、释放碳交易市场助力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新思路以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 能源转型 比较竞争优势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对江苏省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与效应研究
4
作者 樊士德 金从静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79-96,共18页
基于江苏省2010—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从区域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力流动促进了江苏省城乡融合水平的整体提升。分区域看,劳动力流动对苏中... 基于江苏省2010—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从区域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力流动促进了江苏省城乡融合水平的整体提升。分区域看,劳动力流动对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城乡融合的正向效应显著,而苏南地区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2)劳动力流动对江苏省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分区域看,劳动力流动对苏中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空间外溢效应,而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3)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公路里程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不同,对周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溢出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研究结果,认为应当充分发挥劳动力流动对江苏省城乡融合的正向促进作用,破除城乡劳动力双向自由流动障碍,探索差异化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同时探索构建跨区联动发展机制,充分发挥规模集聚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融合带动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乡融合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外溢效应
下载PDF
征迁改造居民的“知情意”——风险感知、政府信任及焦虑情绪对政策支持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宋金波 钱琛 +1 位作者 冯卓 马亮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6,共15页
以人为核心、关注民情、尊重民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征迁改造的核心理念。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居民的多元理性认知对征迁改造意愿的影响,对于情绪在认知与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何种作用仍缺乏解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发涵盖生计风险、适应风险... 以人为核心、关注民情、尊重民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征迁改造的核心理念。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居民的多元理性认知对征迁改造意愿的影响,对于情绪在认知与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何种作用仍缺乏解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发涵盖生计风险、适应风险和利益风险3个维度的征迁改造风险感知多维构念,以焦虑情绪为中介,建立征迁改造风险感知和政府信任对政策支持意愿影响的“知-情-意”模型。通过对18个新型城镇化改造试点地区居民的大规模实证调查发现:焦虑情绪在征迁改造风险感知对支持意愿的负向影响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政府信任通过直接方式以及减弱焦虑情绪的间接方式正向影响支持意愿,且直接效应显著大于间接效应。将焦虑情绪这一重要中介因素纳入居民意愿形成的分析框架,从及时评估并缓解居民焦虑情绪、面向不同群体实施差异化征迁改造政策、打通民意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以及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等方面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避免群体性事件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迁改造 风险感知 政府信任 焦虑情绪 支持意愿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
6
作者 李晓钰 廖信林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城市竞争力是区域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对科学探寻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省16个城市为样本,构建安徽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城市竞争力排名。实... 城市竞争力是区域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对科学探寻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省16个城市为样本,构建安徽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城市竞争力排名。实证结果显示:城市间差异较大,竞争力较强城市均为合肥都市圈成员;部分非传统经济强市发展潜力较强,科技教育投入有竞争力提升作用;与苏浙接壤部分城市软硬实力较强,资源型城市人文及基础设施较好。建议: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强化互动合作;提升科技教育实力,扩大对外交流开放;深耕长三角,提升城市宜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科技教育 交流开放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7
作者 仪明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畴,有必要对其定义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系统分析,揭示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生产...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畴,有必要对其定义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系统分析,揭示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重塑供应链和价值链格局、重塑就业结局和收入分配格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下载PDF
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平卫英 李文星 罗良清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共17页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有关于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生产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展开讨论,鲜有文献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纳入城乡要素流动范围并探索...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有关于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生产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展开讨论,鲜有文献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纳入城乡要素流动范围并探索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算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全国要素流动总指数呈现出小幅度增长的态势,位于均值之上的地区中64%是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说明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二,要素流动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论在引入城乡之间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采用删除4个直辖市和缩短时间窗口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第三,空间异质性分析中,劳动力、土地和数据要素始终表现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程度逐渐增强、影响范围逐步扩大,技术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逐渐凸现,由华东和华南地区向东北和西南地区转移;第四,在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电商销售是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和产业结构变迁并未发挥出中介变量的作用,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因此,今后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拓展深度与广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整体推进与试点示范相统一的指导原则,推广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研究结论为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健全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 空间异质性 城乡融合发展 政策演变 城乡关系
下载PDF
城市间房价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小亮 陈衎 +1 位作者 王兆瑞 肖争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4,共16页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预期因素在多轮房价分化期间都起到重要驱动作用;(2)货币政策本身并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3)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本身也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有鉴于此,“因城施策”的关键在于稳定公众对房价的预期:一线城市应在控制土地成本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住房供给,削弱由于供不应求所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二三线城市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购房需求,防范人口外流带来的房价下跌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上涨 房价分化 房价预期 “因城施策” 机器学习方法
下载PDF
中国四大城市群碳排放驱动因素时空分解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元欣 贺铄 +2 位作者 江雅婧 罗旭 袁家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集聚区域,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中国典型城市群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应用ST-IDA模型(时空指数分解分析法)和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分解法,...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集聚区域,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中国典型城市群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应用ST-IDA模型(时空指数分解分析法)和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分解法,分析2000—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研究发现:2000—2019年间,四大城市群能源活动碳排放总体趋势均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平稳增长阶段,其中成渝城市群已基本实现碳达峰;能源强度效应是影响碳排放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扩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能源强度上升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到抑制作用;四大城市群碳排放的时空演变主要取决于工业部门。鉴于四大城市群呈现出不同的碳排放特征,未来应探索差异化、多元化的城市群减排路径,促进城市群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驱动因素 ST-IDA模型 时空分解 城市群
下载PDF
地方品质、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婷 陈健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共18页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质 人力资本积累 城市经济增长 新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高质量县域城镇化评价体系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蔚文 李志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县域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县域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城乡融合的实现程度,对于推动县域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回顾已有共同富裕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县域城镇化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基于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前瞻性原则,依据统计年鉴数据及由“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开发的“科研数智通”(DIPS)平台大数据,从收入公平、消费公平和城乡融合三大评价维度(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包含9项二级指标和26项三级指标的县域城镇化评价体系。该体系有助于多维度、多视角、多主体评价县域城镇化发展情况,支持并引导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新型城镇化 县域城镇化 评价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昱 王飞雪 刘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黄河流域61个地级市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运用自然间断点法、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空间关联...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黄河流域61个地级市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运用自然间断点法、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空间关联性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根据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城市分为四大类,其中高水平城市主要为省会和中心城市,较高水平城市分布在中心城市周围,较低水平城市由下游向中上游扩散,低水平城市集聚在中上游。(2)黄河流域总体空间关联性较弱,局部存在集聚效应,东部高值区被高值区包围的高高集聚较明显,西部低值区被低值区包围的低低集聚较明显。(3)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障碍因子主要包括入境旅游人数、外资依存度、万人专利申请量、外贸依存度和万人在校生数。基于此,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熵值法 空间自相关 障碍因子
下载PDF
城乡产业融合的主抓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探索——基于文献计量热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曦 刘欣婷 +2 位作者 汤春玲 蔡珍贵 于浩淼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0-227,共8页
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基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通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抓手。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2007—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218篇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献进行可... 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基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通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抓手。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2007—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218篇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初具规模,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较少;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和理念延展、机制和路径、生态建设与产业振兴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前沿和趋势聚焦于生态价值转化。未来将致力于加强团队间的交流和跨学科领域的学术合作,解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完善其机制与路径,为推动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推进城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城乡融合 文献计量 机制与路径
下载PDF
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文 郑明贵 钟昌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地级市土地出让市场化水平与地级市碳排放绩效,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工具变量法及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检验了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市...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地级市土地出让市场化水平与地级市碳排放绩效,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工具变量法及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检验了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与城市碳排放绩效之间呈显著的“U”型非线性关系,且通过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双重目标约束在土地出让市场化与碳排放绩效关系中发挥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果和内在机理,为推进土地出让市场化发展、提升城市碳排放绩效和优化目标约束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出让市场化 城市低碳发展 目标约束 空间溢出
下载PDF
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效率与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
16
作者 毕斗斗 原良玉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42,共12页
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生态门槛”内实现居民福祉水平最大化。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相关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我国三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居民福祉及两者的耦合关系,采用灰色关... 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生态门槛”内实现居民福祉水平最大化。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相关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我国三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居民福祉及两者的耦合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影响生态效率与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度的关键指标。研究发现,中国三大城市群区域生态效率和居民福祉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曲线分别呈“W”型和倒“V”型,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稳中有升;珠三角城市群居民福祉水平最高,京津冀城市群次之,长三角城市群相较最低。中国三大城市群地区生态效率与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关系显著改善,区域差异缩小,地区发展趋向于均衡,但各区域耦合协调度基础不高,仅部分区域达到中级协调状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居民福祉 城市群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以消费升级为中介变量
17
作者 金凤花 李超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99-304,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可以为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为了研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41个地级市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可以为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为了研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41个地级市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消费升级,进而提高城市经济韧性;但是,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高存在着双重门槛效应,只有当数字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其对城市经济韧性才会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经济韧性 消费升级
下载PDF
保租房民营建设赢利+治理的典型模式——美国低收入住房返税计划(LIHTC)评述
18
作者 宋博通 包冠 《上海房地》 2024年第5期43-49,共7页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我国当前住房政策的重点和难点,但一些大城市租赁型保障房仍存在房源、建设资金、项目运营等方面的不足,驱使我国保障房市场创新保障性住房政策。美国低收入住房返税计划(LIHTC)作为美国现存最大的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我国当前住房政策的重点和难点,但一些大城市租赁型保障房仍存在房源、建设资金、项目运营等方面的不足,驱使我国保障房市场创新保障性住房政策。美国低收入住房返税计划(LIHTC)作为美国现存最大的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策是比较成功的。本文首先介绍该计划的结构、研究分类和评述,然后分析国内借鉴该计划已具备的条件以及可能的实施路径,最后对我国民营资本保障房的建设赢利和治理模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租赁住房 民营建设 LIHTC计划
下载PDF
西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19
作者 赵发兰 陈舒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138-144,共7页
探究西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水平,诊断影响其障碍因子,能够为西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以西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CRITIC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近10年来西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两大系统的... 探究西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水平,诊断影响其障碍因子,能够为西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以西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CRITIC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近10年来西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两大系统的综合指数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引入障碍度模型,探讨影响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西宁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度在2010-2017年呈正相关性,2017-2020年呈负相关性。度过2010年濒临失调的过渡期后,近10年两大系统均处于协调阶段,并在中级协调和良好协调之间徘徊。通过障碍因子诊断发现,西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经历了由起初的产业结构、经济生活占主导转变为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占主导,再到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占主导的变化趋势。在西宁市未来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继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跟上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使得二者相互平衡,从而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优化西宁市产业结构,落实基本教育建设,提升各项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重点关注社会保障与就业工作的实施情况,从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步入高级协调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关于推动好房子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住房发展之路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浩 李宏军 +4 位作者 宫玮 张川 酒淼 龚维科 杨润芳 《建设科技》 2024年第9期6-9,14,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要求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大力提高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要求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大力提高住房品质,为人民群众建设好房子。本文分析了推动好房子建设对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梳理了推动过程中政策、标准、科技、产业、人才、国际合作、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工作推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房子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安居 推进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