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9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饲料粮进口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崔宁波 王斯曼 范月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1-689,共9页
“双循环”格局下适度进口已成为缓解国内饲料粮供需矛盾的现实选择。在有效利用国际饲料粮市场的同时,降低饲料粮进口的稳定性风险,既重要且必要。在对国内饲料粮供需形势精准判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饲料粮进口的可获性与可供性,并采用... “双循环”格局下适度进口已成为缓解国内饲料粮供需矛盾的现实选择。在有效利用国际饲料粮市场的同时,降低饲料粮进口的稳定性风险,既重要且必要。在对国内饲料粮供需形势精准判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饲料粮进口的可获性与可供性,并采用香农熵指数法对饲料粮的进口来源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国内饲料粮供需格局趋紧并呈现常态化发展趋势,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适度进口饲料粮是大势所需。总量上,世界饲料粮的供应潜力巨大;时点上,我国与国际饲料粮生产波动的相关性较弱。因此,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饲料粮的供需缺口是可行的。1992—2020年,我国饲料粮进口的稳定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玉米、麦麸和大麦的变动幅度较大,大豆的波动幅度较小。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格局下,亟须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稳定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开放型的国家饲料粮安全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格局 饲料粮 进口稳定性 保障策略
下载PDF
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及启示——石油、金融联动视角下的分析
2
作者 徐振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均超过了之前的历次危机。并且,此次粮食危机与石油、金融之间存在密切的联动关系。一方面,油价的上涨增加了粮食产业链各环节诸如生产、运输、加工的成本,从而带动了粮价的高涨,并且...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均超过了之前的历次危机。并且,此次粮食危机与石油、金融之间存在密切的联动关系。一方面,油价的上涨增加了粮食产业链各环节诸如生产、运输、加工的成本,从而带动了粮价的高涨,并且美国基于油价高涨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人为制造的粮食短缺又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另一方面,美国为解决国内金融危机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的过剩性流动和美元的贬值推高了国际粮价,而金融资本的投机炒作又加重了粮价飙升。在粮食能源化、粮食金融化的综合作用之下,粮食市场的波动性不断加剧,粮食的能源属性和金融属性逐渐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能源化 粮食金融化
下载PDF
提升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3
作者 李丽菲 《当代经济》 2024年第9期55-61,共7页
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对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链在应对重大风险方面显示出较强韧性,但供应链韧性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粮食供应链基础薄弱、应急保障体系不完善、整合... 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对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链在应对重大风险方面显示出较强韧性,但供应链韧性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粮食供应链基础薄弱、应急保障体系不完善、整合能力不足、利用国际供应链能力亟待提升等方面。提升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可以从纵向延伸优化、横向扩张优化、侧向拓展优化三个层面出发,通过筑牢粮食供应链的韧性基础,把握粮食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加大粮食供应链的创新支撑力度,强化粮食供应链的开放合作等路径,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供应链 韧性 外部环境 粮食安全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农户增收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基于CRRS 2022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翠萍 刘文霞 方燕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8,共10页
从粮食单产与农业生产效率两方面构建种粮农户增收的理论框架,并借助CRRS 2022年农户调查数据样本,实证检验农业生产中数字技术采用对种粮农户的增收效应。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数字技术采用显著促进了种粮农户收入增加。分别使... 从粮食单产与农业生产效率两方面构建种粮农户增收的理论框架,并借助CRRS 2022年农户调查数据样本,实证检验农业生产中数字技术采用对种粮农户的增收效应。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数字技术采用显著促进了种粮农户收入增加。分别使用工具变量估计、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和安慰剂检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生产中数字技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农业机械作业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单产水平,实现种粮农户增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采用对种粮农户增收具有异质性。数字技术对那些在村里担任职务、经营规模更大的种粮农户增收效应更明显。未来应通过夯实农业数字发展根基、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等途径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促进种粮农户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技术 农业生产 农户收入
下载PDF
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与区域差异研究
5
作者 杨辉 吴雅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5,共9页
论文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视角构建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水平评价体系,运用SBM模型、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收敛性分析等工具对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我国粮食种植... 论文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视角构建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水平评价体系,运用SBM模型、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收敛性分析等工具对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略低于传统粮食种植效率,效率水平有待提升。(2)我国不同省份及地区之间粮食生态效率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及东部地区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水平较低。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空间自相关特征显著,呈现出集聚特征。(3)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总体基尼系数波动下降,地区间差距是导致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且σ收敛特征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粮食绿色发展意识、建立区域协同机制、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种植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进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6
作者 郭燕 杜志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6,共11页
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制定有针对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小麦、稻谷、玉米与青饲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为例,将标准化后的≥10℃积温与... 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制定有针对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小麦、稻谷、玉米与青饲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为例,将标准化后的≥10℃积温与生长期降水量作为刻画气候变化的核心指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评估省域地理单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并重点分析该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标准化积温上升对作物播种面积具有抑制的趋势,而标准化降水增加对播种面积有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作物播种面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不同积温地区、不同年降水量地区、不同作物与不同灌溉水平地区存在差异。基于此,为保障粮食安全,应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优化种植面积结构,加强气候服务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播种面积 粮食安全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分析
7
作者 李明亮 陈德慧 +1 位作者 余国新 蒲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352,共9页
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粮食供给安全、粮食获取安全、粮食稳定安全和粮食可持续安全4个子系统,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中国30个省份粮食安全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 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粮食供给安全、粮食获取安全、粮食稳定安全和粮食可持续安全4个子系统,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中国30个省份粮食安全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安全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农业生产性服务不仅能提高本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也能够改善邻近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分区域看,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提高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主销区结果并不显著。控制变量中,农村人力资本能够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因此,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注重区域粮食产业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挥各产区优势,提高农户农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 粮食安全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中国粮食安全政策评价
8
作者 李超然 卢智增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3期86-92,共7页
粮食安全政策作为“三农”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其制定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全面且细致,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执行效果。为客观评价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并提出合理建议,运用PMC(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对10项政策样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抽样... 粮食安全政策作为“三农”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其制定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全面且细致,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执行效果。为客观评价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并提出合理建议,运用PMC(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对10项政策样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抽样得出的政策样本中,没有政策达到“完美”等级,除政策P9以外,其余政策均处于及格和良好水平,这说明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整体设计较为科学合理,但仍有一定改进空间,各级政策在政策时效、政策功能和政策保障手段3方面表现较差,是未来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政策 粮食安全 PMC(政策一致性)指数 文本挖掘
下载PDF
粮油食品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传立 卢娜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
本文分析了气相色谱技术在粮油食品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旨在提升现代粮油食品检测工作质量。
关键词 气相色谱技术 粮油食品检测 工作原理
下载PDF
2000—2020年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
10
作者 冯珊珊 张磊 +1 位作者 刘序 胡韵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62,共11页
[目的]探究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区域耕地保护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为研究区,采用变化强度指数、重心迁移轨迹、粮耕敏感度模型等方法,在县域尺度下分析2000—2020年耕地... [目的]探究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区域耕地保护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为研究区,采用变化强度指数、重心迁移轨迹、粮耕敏感度模型等方法,在县域尺度下分析2000—2020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粮食生产对耕地变化敏感程度。[结果](1)2000—2020年广东省有88.71%的县域耕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县域从珠三角地区不断放射至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2)有78.23%的县域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产量下降显著的县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3)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重心迁移方向均表现出“南下西移”的变化趋势,凸显出粤西地区耕地数量与粮食生产对广东省的贡献越来越大。(4)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敏感性的县域数量逐渐增加,具有敏感性的县域越来越集中分布在珠三角、粤东和粤北地区。[结论]广东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总体处于减少的趋势,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敏感性的县域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建议广东省在政策制定上要把握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变迁规律,一方面因地制宜加强对种粮大县的激励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分类施策做好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监测与种粮积极性提高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生产 敏感度模型 时空演变 广东省
下载PDF
中国粮食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及收敛性研究
11
作者 曹冲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1,共7页
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收敛性分析方法对2002—2022年中国31省域粮食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和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全国与三大区域粮食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虽呈增加趋势,但空间差异和梯度... 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收敛性分析方法对2002—2022年中国31省域粮食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和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全国与三大区域粮食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虽呈增加趋势,但空间差异和梯度效应明显;粮食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的地区差异以区域间差异为主;全国及三大区域粮食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的分布动态差异显著,其中全国及中西部既存在δ收敛又存在β收敛,东部地区只存在β收敛。今后要清晰认识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区域非平衡性,因地制宜进行导向应对;发挥比较优势,倒逼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区域协同发展,注重“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收敛水平
下载PDF
山西省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2
作者 王乐颖 《经济师》 2024年第8期139-141,共3页
在梳理山西省粮食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2000—2022年山西省粮食产量、粮食结构及粮食自给率变化情况。2000年以来山西省粮食产量、粮食单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全省粮食总体供销平衡,但存在口粮自给率低、粮食生产结构失衡,耕地质量较... 在梳理山西省粮食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2000—2022年山西省粮食产量、粮食结构及粮食自给率变化情况。2000年以来山西省粮食产量、粮食单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全省粮食总体供销平衡,但存在口粮自给率低、粮食生产结构失衡,耕地质量较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增粮于产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玉米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及收敛性
13
作者 李欠男 叶锋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71-176,249,共7页
运用EBM-Super-Malmquist指数法对2004—2018年玉米主产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玉米生态效率的时间演变和地区分布特征,并运用收敛性方法检验玉米生态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玉米生态效率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地区之间... 运用EBM-Super-Malmquist指数法对2004—2018年玉米主产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玉米生态效率的时间演变和地区分布特征,并运用收敛性方法检验玉米生态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玉米生态效率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全国及四大区域玉米生态效率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地区差异不会无条件地缩小;全国及四大区域玉米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受灾率、财政支持力度、人力资本是影响玉米生态效率条件β收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态效率 EBM-Super-Malmquist指数 时空差异 收敛性
下载PDF
近3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驱动因素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61
14
作者 徐志宇 宋振伟 +3 位作者 邓艾兴 陈武梅 陈阜 张卫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6,共8页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格局的区域变化特征,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意义重大。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数据为基础,对1981—2008年我国七大粮食主产区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生产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格局的区域变化特征,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意义重大。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数据为基础,对1981—2008年我国七大粮食主产区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生产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偏移了275和218 km,小麦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则分别向东偏南和正南方向偏移了58和101 km,而玉米的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向北偏东方向移动了184和123 km;播种面积是影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关键驱动因素,总人口、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投入量以及旱灾与水灾的成灾面积等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投入和气象因素等对粮食生产同样存在影响。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是保障粮食增产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空间格局 生产重心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120
15
作者 姚成胜 滕毅 黄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共10页
运用食物系统的观点,结合中国实际,从粮食生产资源、粮食可供量与稳定性、粮食获取能力和粮食利用水平等4个层面出发,构建了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1990-2011年来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安全系统... 运用食物系统的观点,结合中国实际,从粮食生产资源、粮食可供量与稳定性、粮食获取能力和粮食利用水平等4个层面出发,构建了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1990-2011年来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安全系统的发展呈现出稳步上升、快速下降和快速上升3个发展阶段,粮食安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也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其中粮食生产资源和粮食可供量与稳定性2个子系统对粮食安全系统的影响占主要地位。粮食安全系统的障碍因素诊断分析表明,在1990-2000年,财政支农支出、粮食总产量和道路密集度3个指标是粮食安全系统的最大障碍因素,但在2000-2010年,三者对粮食安全系统的障碍度不断下降,但人均耕地面积的障碍度不断增加。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已成为粮食安全系统最大的障碍因素,其次分别为粮食净进口量和粮食价格水平。最后,从3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粮食 安全 食物系统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国食物消费随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辛良杰 李鹏辉 范玉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96-302,共7页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年龄结构调整,其必会对中国食物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该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对中国不同年龄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Les...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年龄结构调整,其必会对中国食物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该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对中国不同年龄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Leslie人口模型,预测2030年前中国各年龄的人口规模,进而判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不同类别的食物消费规律明显,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倒"U"型曲线消费(口粮、水产品、白酒)、"U"型曲线消费(牛奶)、阶段性直线消费(肉类3阶段消费规律、禽类2阶段消费规律)、无差异消费(禽蛋)。2)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食物消费总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包括正向影响(口粮、水产品、白酒)、负向影响(肉类、禽类)、先负后正影响(牛奶)、无明显影响(禽蛋)。3)在影响程度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对肉类、禽类消费量的负向影响最为明显,至2030年,分别达到4.9%与11.2%的程度,对白酒的正向影响也达到8.2%的程度。对口粮、水产品、牛奶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对禽蛋几乎没有影响。由此可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使中国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增长及由此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动态 食物 消费品 人口年龄结构 食物消费 中国 CHNS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忠 黄峰 李保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3,共7页
探索中国粮食单产的多尺度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稳定和提高粮食单产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该文对1978-2012年中国粮食及其主要构成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进行了... 探索中国粮食单产的多尺度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稳定和提高粮食单产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该文对1978-2012年中国粮食及其主要构成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进行了多尺度波动分解,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以将1978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和三大作物的单产分解为1个趋势项和2个波动项,分别反应了科技、政策和气候对于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的影响。其中技术趋势为主导,2个尺度的波动都较小。2)粮食趋势单产年增长率从1997年前的2.28%下降到之后的0.69%,明显放缓。稻谷的趋势单产与粮食走势最为接近,但1997年以后几乎走平。玉米和小麦的趋势单产增速1997年后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上升依然明显。3)中期波动项包括了3个完整的周期和1个进行中的周期,且与中国粮食政策的重大调整及其所产生的后效在时段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总体看粮食生产领域政策的影响大于气候的影响,但不同作物对各种政策的响应也有所不同,土地、税收、补贴、奖励和保险政策的普惠性和同步性较价格政策更强。小麦的中期波动率明显大于其他作物,显示其对政策更加敏感。4)粮食单产的短期波动率为1.80%,其中玉米为3.38%,高于小麦(2.55%)和稻谷(1.06%),显示中国的粮食生产系统有较强的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但玉米防灾能力不及稻谷和小麦。5)综合长期趋势和中短期波动来看,3大作物中稻谷最为稳产。稻谷的主要问题是1998年以后单产的趋势产量上升乏力,玉米的主要问题是短期波动较大,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大,而小麦的政策波动大于玉米和稻谷。当前中国的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该研究结果可为新阶段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技术 气候变化 经验模态分解 单产 波动 中国
下载PDF
东北农作区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李奇峰 张海林 陈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9,84,共7页
从农作制分区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东北农作区种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情况,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法探讨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作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85-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 从农作制分区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东北农作区种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情况,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法探讨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作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85-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比重的减少和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各农作亚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结构。主要粮食作物空间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形成了各自主要的生产区域。主要变化为:水稻和玉米种植区域增加,小麦种植区域大幅缩减,大豆种植范围重心北移和种植区域增加。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因素共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而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是种植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制度 粮食作物 种植结构 聚类分析 粮食安全
下载PDF
江苏省淮山药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史新敏 周志林 +2 位作者 唐忠厚 张爱君 孙近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28,共2页
通过对江苏省淮山药种植地区主要品种、主体栽培技术、单产水平、种植面积和市场价格等进行生产现状调查,阐述了我省淮山药生产状况,为中长期淮山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江苏省 淮山药 高效栽培 技术规程
下载PDF
粮食金融化与粮食安全 被引量:38
20
作者 温铁军 计晗 高俊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7,共6页
文章以国际金融资本全球化为研究视角来看待21世纪的粮食安全问题,认为在美元过量增发条件下,大量过剩流动性源源不断地强化着直接冲击粮食期货市场的投机性金融资本,造成粮食的金融属性与传统意义的产销供求等价格生成条件的脱节愈益凸... 文章以国际金融资本全球化为研究视角来看待21世纪的粮食安全问题,认为在美元过量增发条件下,大量过剩流动性源源不断地强化着直接冲击粮食期货市场的投机性金融资本,造成粮食的金融属性与传统意义的产销供求等价格生成条件的脱节愈益凸显,进而形成粮食金融化现象,是为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异常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这个在金融资本全球化历史阶段所内生的灾难性后果作为不断发生的教训,已经引发国际社会的警觉;同时也对中国在20世纪适应产业资本向农业扩张阶段而建立的粮食安全战略及其相应的保障方式提出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金融化 粮食安全 金融全球化 粮食期货市场 “币缘”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