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3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1
作者 王莽莽 徐有威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三线建设研究是近年来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异军突起的热点。在2024年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六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三线建设研究系统深入发展,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联口述历史整理研究中心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六十年的回顾与... 三线建设研究是近年来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异军突起的热点。在2024年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六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三线建设研究系统深入发展,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联口述历史整理研究中心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三线建设研究现状、小三线建设、社会史、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等热点问题,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进行了深入讨论,既总结了三线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也对今后研究方向与领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三线遗产 三线精神
下载PDF
石与火的交融 原始手工业绽放文明曙光
2
作者 闫海红 刘建新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二十世纪中叶,为配合四川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和成昆铁路的建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元谋盆地开展地质调查,钱方、蒲庆余等几名地质学者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大那乌村丘陵褐色黏土层中,发现两枚石化程度很深的古人类... 二十世纪中叶,为配合四川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和成昆铁路的建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元谋盆地开展地质调查,钱方、蒲庆余等几名地质学者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大那乌村丘陵褐色黏土层中,发现两枚石化程度很深的古人类牙齿化石。在其附近,找到了一些石器,石器以石英岩为原料,有石片、石核、尖状器等类型,均保留着人工加工修正的痕迹。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它早于“蓝田人”“北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钢铁工业 地质学者 尖状器 四川攀枝花 石英岩 地质调查
下载PDF
从行业史迈向整体史:重新思考当代中国史中的烟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楠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在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里,哥伦布把烟草这种高度成瘾的植物从美洲带到欧洲,并经由欧亚航路传至中国。从晚明开始,吸烟习惯迅速遍及全国各地,发展出旱烟、水烟、鼻烟等主要消费方式,烟草种植和加工逐渐本土化。19世纪末,中国人的吸烟习惯... 在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里,哥伦布把烟草这种高度成瘾的植物从美洲带到欧洲,并经由欧亚航路传至中国。从晚明开始,吸烟习惯迅速遍及全国各地,发展出旱烟、水烟、鼻烟等主要消费方式,烟草种植和加工逐渐本土化。19世纪末,中国人的吸烟习惯发生了一次变化。纸卷烟丝的卷烟稍早在欧洲兴起,随着机器制造的工业化大生产而风靡全球,其中也包括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中国,在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就成为中国人的主要烟草消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消费 吸烟习惯 大航海时代 机器制造 当代中国史 工业化大生产 整体史 16世纪
下载PDF
向世界展现价值的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江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3,共2页
江苏省南通市档案馆馆藏的“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以下简称“大生初期档案”)系该馆近万卷张謇与大生档案的核心部分,2002年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22年11月26日在韩国安东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 江苏省南通市档案馆馆藏的“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以下简称“大生初期档案”)系该馆近万卷张謇与大生档案的核心部分,2002年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22年11月26日在韩国安东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大生初期档案共205卷,形成于1896—1907年,内容涵盖创始人张謇筹建大生纱厂到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的全过程,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承担社会责任发展现代教育慈善事业等方面。大生初期档案记录了大生纱厂的崛起之路,向世人揭示了大生纱厂开创的一条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关心改善社会状况的全球趋势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生纱厂 档案馆馆藏 档案记录 江苏省南通市 全球趋势 张謇 崛起之路 股东大会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的盐务管理
5
作者 杜俊华 任婷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8,共13页
川盐在中国盐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但供应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以及陕西等地民众,还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川盐多由私商经营,存在运输堵塞、井灶停歇、销路不畅、劳资纠纷等问题,严重影响财政收入与... 川盐在中国盐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但供应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以及陕西等地民众,还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川盐多由私商经营,存在运输堵塞、井灶停歇、销路不畅、劳资纠纷等问题,严重影响财政收入与民众生活。基于此,按照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对财经工作的指示,西南财委积极领导西南盐务管理局推动四川的盐务机构重组与管理转型,使川盐由“民制、民运、民销”逐渐走向统一经营,盐业市场亦由失序走向新秩序,促进了经济恢复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务管理局 劳资纠纷 财政收入 管理转型 中共中央西南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 财经工作 统一经营
下载PDF
胡适与中美《桐油借款合约》考析——基于哥大藏陈光甫文件与胡适日记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黄珍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通过哥伦比亚大学藏陈光甫文件与现存胡适日记的比较,查明具体史事,考析胡适日记的“缺失”内容,可知胡适尽管并未直接参与中美桐油借款谈判,但在关键时刻与陈光甫精诚合作,在策略制定上提供辅助和给予支持,并间接推动美国国务院对借款... 通过哥伦比亚大学藏陈光甫文件与现存胡适日记的比较,查明具体史事,考析胡适日记的“缺失”内容,可知胡适尽管并未直接参与中美桐油借款谈判,但在关键时刻与陈光甫精诚合作,在策略制定上提供辅助和给予支持,并间接推动美国国务院对借款政策的调整和转变,为借款谈判的成功发挥了独特作用。进一步而言,中美桐油借款谈判实际上体现了国民政府对美国外交双轨并行的策略,即实行双代表体制。这一体制缘于美国政府内部对华政策的分歧,特别是联邦财政部与国务院在对华援助上的不同立场。在双代表体制下,国民政府“舍外交部而就财部”,通过陈光甫与胡适的共同努力,最终突破了美国政府内部的分歧,推动《桐油借款合约》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桐油借款 陈光甫 中美关系 双代表体制
下载PDF
“一五”时期吉林省工业发展情况报告
7
作者 陈妍 谢青青 陈岩 《吉林金融研究》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一、“一五”时期吉林省经济及工业发展总体情况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作为全国“一五”计划的有机构成部分,根据当时的实际经济情况,吉林省“一五”... 一、“一五”时期吉林省经济及工业发展总体情况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作为全国“一五”计划的有机构成部分,根据当时的实际经济情况,吉林省“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便锚定为积极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大部分为重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吉林省经济 重工业 有机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民经济 时期
下载PDF
17-18世纪中国对荷兰的瓷器输出
8
作者 刁莉 龚英姿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193,共16页
在中西物质文化交流史上,瓷器令人瞩目。中国与荷兰在17-18世纪瓷器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17世纪初,中国保持严格的对外政策,荷兰始终未能突破贸易关系,但在利润的驱使下,荷印公司以贸易和武力为手段,开启了瓷器生意。荷兰先后占... 在中西物质文化交流史上,瓷器令人瞩目。中国与荷兰在17-18世纪瓷器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17世纪初,中国保持严格的对外政策,荷兰始终未能突破贸易关系,但在利润的驱使下,荷印公司以贸易和武力为手段,开启了瓷器生意。荷兰先后占据巴达维亚、中国台湾为贸易据点,热衷于瓷器搜集。明清鼎格之际,贸易流中断,中国台湾瓷器库存短暂供给了欧洲市场,此后日瓷充斥。中国瓷器的短暂消失并非商品竞争力不足,因此国内形势稳定后,中荷瓷器贸易开始恢复。清政府对外政策松弛后,中荷直接贸易开始,瓷器输出增加。通过分析瓷器贸易规模、结构、价格及利润,发现中国瓷器畅销欧洲市场存在必然性:瓷器的精美、便捷、耐用等优秀属性,赋予了商品强大的竞争力,使其在与陶器、玻璃、木质器皿的竞争中优势凸显。中国在输出瓷器过程中,逐渐吸收经由荷印公司传导的欧洲需求,生产出品种繁多、符合西方审美及习惯的外销瓷器。同时,茶叶、咖啡、巧克力等新型饮品的风靡,引发了作为消费互补品和高价值压舱品瓷器的需求增加。早期瓷器是由上层社会收藏、装饰的奢侈品,自泛滥后,变为大众阶层的日用品,反映为贸易量的爆发性增长以及日益亲民的价格。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完成扩张后,衰落的端倪开始显现。由于瓷器的价格下降,荷兰贸易瓷器的利润率也在下滑,加之英国、瑞典、法国、丹麦等国家与荷兰在瓷器贸易上展开激烈的竞争,荷印公司降低了瓷器在商品经营中的地位。此后第四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印公司的瓷器贸易骤减。与此同时,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受到挑战。长期以来欧洲都在探索瓷器生产,18世纪德国终于成为首个发现高岭土的国家,在科学试验和科技革命的潮流下,欧洲不仅掌握了制造瓷器的原料及技术,还逐渐建立工厂流水线以及使用机器化设备生产。技术的改进,使欧洲本土瓷器质量日渐精细,外观、功能设计又比中国瓷器更加符合欧洲需要,加之在运输时间、运输成本、降低破损率上更具优势,中国瓷器逐渐失去竞争力,淡出欧洲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荷兰东印度公司 贸易利润 市场优势
下载PDF
从保温饱到共富裕:新中国工业化使命的演变
9
作者 陈素梅 秦宇 陈明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56-365,共10页
聚焦谋发展使命,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从保温饱到奔小康再到共富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在保温饱阶段,通过确立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突破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四三方案”技术引进等制度创... 聚焦谋发展使命,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从保温饱到奔小康再到共富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在保温饱阶段,通过确立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突破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四三方案”技术引进等制度创新,大大提升了工业品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在奔小康阶段,工业发展重点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通过市场化改革、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工业立国、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共富裕阶段,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已取得新冠病毒感染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人均预期寿命历史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标志性成果涌现等成就。通过历史梳理,认为工业是保温饱、奔小康与共富裕的主引擎,结合实际又与时俱进的工业化改革、对外开放、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工业化 经济建设 体制改革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儿童认知心理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设计研究
10
作者 张玉萍 丁亚玲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5期74-79,共6页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集教育、审美和互动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是儿童接收井盐文化教育的关键途径。基于儿童认知心理和体验EEI模型,梳理儿童认知下的体验设计框架,并结合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现状,归纳运算阶段儿童的体验形式,并同时...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集教育、审美和互动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是儿童接收井盐文化教育的关键途径。基于儿童认知心理和体验EEI模型,梳理儿童认知下的体验设计框架,并结合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现状,归纳运算阶段儿童的体验形式,并同时辅助非结构式访谈和用户旅程图,提炼儿童认知下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体验需求和体验痛点。最后,从感知、思维、记忆三个认知层次出发,提出面向儿童的盐业博物馆体验设计策略,旨在提升其教育功能,促进运算阶段儿童深化对井盐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全面深化井盐文化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认知心理 体验EEI模型 盐业历史博物馆
下载PDF
民国青海工矿业研究
11
作者 王志通 胡静 《近代中国》 2024年第1期173-195,共23页
民国时期,青海工矿业利用本省丰富的畜产品和矿产资源而有所发展。西宁的手工产品从自产自销逐步转变为面向本地和周边市场而生产,金、煤、盐等富矿则利用土法和具有现代机器性质的卷扬机而得到开发,产品与市场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越来越... 民国时期,青海工矿业利用本省丰富的畜产品和矿产资源而有所发展。西宁的手工产品从自产自销逐步转变为面向本地和周边市场而生产,金、煤、盐等富矿则利用土法和具有现代机器性质的卷扬机而得到开发,产品与市场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越来越趋向“半工业化”。抗战全面爆发后,军政力量主导设立的新工厂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机器进行“工业化”生产加工,但产品大多没能流入市场。青海手工业、矿业和机器工业以各自的方式逐步走向“半工业化”,共同促进工业经济总体向前发展,推动青海工矿业从旧到新转型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青海 工业 矿业 半工业化
下载PDF
地方债务水平如何影响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志基 许琪 贺灿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0,65,共14页
地方债务水平不仅关系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同时也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使用中国284个地级市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了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 地方债务水平不仅关系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同时也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使用中国284个地级市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了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创新和政府信用在该影响机制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不同地区、不同财政自给率水平的城市以及不同类型债务结构来说,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以上结果在进行调整解释变量、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标准、门槛效应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保持稳健。笔者据此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思维,构建新型政府与企业关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工业企业区位 企业创新 政府信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新中国盐务缉私武装研究(1949-1952)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强 马陵合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缉私护税、保障财政收入,各地盐区先后组建并适度扩大了盐务缉私武装。从其建制上看,盐务缉私武装是一支具有特殊警察性质的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组织。在缉私过程中,盐务缉私武装发动教育群众缉私并与群众缉私小组相配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缉私护税、保障财政收入,各地盐区先后组建并适度扩大了盐务缉私武装。从其建制上看,盐务缉私武装是一支具有特殊警察性质的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组织。在缉私过程中,盐务缉私武装发动教育群众缉私并与群众缉私小组相配合,提升了缉私效果。1951年底到1952年,盐务缉私武装奉命整编裁改,既是“群众觉悟提高”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精兵简政、增产节约”的需要,但从更深层次上看,反映了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变化,盐务治理能力的提升。由于盐税税率的降低,挤压了食盐走私的空间,减轻了盐务缉私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警 盐税 缉私 群众路线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结构演进的碳减排灵敏度分析
14
作者 王韶华 赵暘春 +1 位作者 张伟 成梦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7,共7页
以产业结构优化助推京津冀稳增长与碳达峰目标协同并进为研究目的,运用岭回归探究京津冀产业结构演进的碳减排灵敏度并筛选调控路径,预测减排潜力,验证协同减排效应。结果表明:(1)提升第一产业比例及第二、三产业劳均产出有助于北京、... 以产业结构优化助推京津冀稳增长与碳达峰目标协同并进为研究目的,运用岭回归探究京津冀产业结构演进的碳减排灵敏度并筛选调控路径,预测减排潜力,验证协同减排效应。结果表明:(1)提升第一产业比例及第二、三产业劳均产出有助于北京、天津提前碳达峰;提升第二产业比例及劳均产出有助于河北提前碳达峰。(2)北京、河北调控后的减排潜力显著提升,说明两地可协调推进增长和减排,天津则难以协调。2030年后,京津冀调控后的减排潜力在50%以上,说明降低碳强度主要依托于产业结构演进。(3)随着京津冀产业结构高度协同演进,产业协同趋势显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呈倒“U”型趋势,优化京津冀产业结构高度可为区域协同减排赋能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 碳减排 稳增长 灵敏度 京津冀
下载PDF
清末矿务立法中的华洋权益纠葛
15
作者 孟凡礼 《经济社会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91-104,128,共15页
甲午战后,清政府将发展矿务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尝试利用洋商办矿。自1898年开始至1911年,清政府先后制定了六部矿务章程,其中,如何利用并限制洋商是这些章程关注的问题。矿务立法试图限制洋商占股比例,强调矿权国有,尝试取消各国治外法权... 甲午战后,清政府将发展矿务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尝试利用洋商办矿。自1898年开始至1911年,清政府先后制定了六部矿务章程,其中,如何利用并限制洋商是这些章程关注的问题。矿务立法试图限制洋商占股比例,强调矿权国有,尝试取消各国治外法权,约束了各国对矿权的攫夺,但也束缚了清政府的矿务发展实践,不得不在立法条款中一再调整,体现出当时清政府欲发展矿务则必须依赖洋商的客观现实。由于缺乏平等合作的商业环境,清政府利用洋商办矿的策略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这一经验教训被之后的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所吸纳,在矿务发展中强调由华人办矿并在矿务立法中严格限制洋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务立法 洋商办矿 清政府 矿权
下载PDF
耦合协调视角下中国省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韧性关联研究
16
作者 王亚飞 王玺 陈晔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9期35-51,共17页
在逆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等多重背景下,经济韧性已被视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经济韧性的讨论引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行业领域,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从耦合协调视角深... 在逆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等多重背景下,经济韧性已被视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经济韧性的讨论引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行业领域,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从耦合协调视角深入讨论两大行业韧性的内在关联、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从全国层面来看,两行业韧性水平整体上均呈现增长态势,其耦合协调水平虽然在2015-2020年间则经历“W”型波动,但总体上二者韧性的耦合协调水平在波动中提升至初级耦合协调阶段;(2)在八大经济区层面,耦合协调水平在区域间出现显著的分化特征,表现为南部沿海及东北经济区的协调水平下降,而大西南经济区表现出上升趋势;(3)核密度估计结果发现,耦合协调水平在提升进程中呈现地区差距扩大的事实特征,且八大经济区各自的走势具有异质性;(4)回归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和市场化促进了耦合协调水平提升。为适应全球经济结构变化,政府需进一步加强行业支持,推动协同发展,制定差异化战略,注意多方面影响因素,以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与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韧性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证研究
17
作者 欧阳卿 《岭南学刊》 2024年第6期105-117,共13页
数字经济具有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的核心特征,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深莞惠都市圈的促进作... 数字经济具有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的核心特征,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深莞惠都市圈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广佛肇都市圈次之,而珠中江都市圈的结果不显著。为此,大湾区应以数据流动带动要素市场化、强化数字经济的要素配置效应,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强化数字经济的要素生成效应,依托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都市圈打造特色平台,畅通数字经济赋能两业融合、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对外开放的渠道,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明清时期“陶厂”新考——兼论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认知轨迹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金保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景德镇地区陶瓷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资料,本文先是对明清时期“陶厂”一词缘起及其含义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前人有关明代御器厂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明清两代人所持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景德镇地区陶瓷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资料,本文先是对明清时期“陶厂”一词缘起及其含义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前人有关明代御器厂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明清两代人所持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认知轨迹分为三个阶段,继而对每个阶段各方所持观点的主要依据进行了详细考述。就目前掌握资料来看,明嘉靖万历时期官方所持观点较为可信,其很有可能是以明永乐时期所诞生空间相对封闭且独立的官用瓷器生产建筑设施来作为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变化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官用瓷器 陶厂 御器厂 窑厂性质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非 常鹏 罗晓良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制造业“微笑曲线”出发,通过遴选研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上中下游三个维度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转型案例,总结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的关键点,破除企业以往“照本宣科”...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制造业“微笑曲线”出发,通过遴选研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上中下游三个维度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转型案例,总结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的关键点,破除企业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数字化转型方式,解决企业“不会转”的转型难题。研究成果将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义,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字化转型 转型路径 赋能企业
下载PDF
明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盐业概况——以杨慎诗文为中心的考述
20
作者 谭佳 《云南档案》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明代戍滇文学家杨慎有不少关于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贸易物——“盐”的诗文著作,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盐在明代云南的部分地区充当实物货币、云南井盐的生产情况以及川滇两地盐的贸易往来等概况进行分析,探究明代云南盐业得到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杨慎 食盐贸易 《滇程记》 南方丝绸之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