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鄂君启节看先秦时期的出行证件
1
作者 朱彦民 《文物春秋》 2024年第3期18-25,46,共9页
鄂君启节是战国时期楚国颁发给官商鄂君启的出行证件,包括陆路通行的车节和水路通行的舟节两种,铜节铭文详细规定了鄂君启在行商过程中获准使用的舟车数量、车船大小、运输路线、运载限额、免税范围、所过水道、途经城邑和运载品类以及... 鄂君启节是战国时期楚国颁发给官商鄂君启的出行证件,包括陆路通行的车节和水路通行的舟节两种,铜节铭文详细规定了鄂君启在行商过程中获准使用的舟车数量、车船大小、运输路线、运载限额、免税范围、所过水道、途经城邑和运载品类以及禁运货物等,是研究当时楚国地理、环境、交通、经济等问题的珍贵史料。鄂君启节在功能上相当于《周礼·地官》中“司关”所掌“关节”和“司市”使用的“玺节”,为商业贸易管理的通行证件。而《周礼·地官》“掌节”“小行人”“比长”等条分别记载了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使用的通行符节,按形制有龙节、虎节、人节等,材质有玉、铜、竹木等,其中竹质节又包括旌节、符节、管节等,属于等级较低的普通民众的出行证件。先秦时期的出行证件除节之外,还有传,为过所文本,相当于后世的派遣证。结合出土棨传实物和秦汉简牍记载来看,汉代的棨传有缯帛、木质两种,使用方法不同,且已有公用和私用之分,在书写格式和形制上均有差异。“传”字义项除了出行证件的本义外,还有传舍、传遽、传车等多种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君启节 先秦 符节 棨传 出行证件
下载PDF
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佩 王姣娥 马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逐年升高,其增长幅度皆呈增加趋势;②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最低;③新基建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省域之间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④影响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耦合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本文对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判,期望为中国新基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基础设施 跨区域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短距离上学方式选择机理
3
作者 刘阳 付庭友 +1 位作者 石庄彬 何明卫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短距离出行是学生日常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引导短距离上学群体交通方式选择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缓解高峰期间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南京市为例,利用贝叶斯分类法识别出南京市学生的短距离出行阈值为2.7 km,在此... 短距离出行是学生日常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引导短距离上学群体交通方式选择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缓解高峰期间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南京市为例,利用贝叶斯分类法识别出南京市学生的短距离出行阈值为2.7 km,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与地理加权多项logit(geographically weighted multinominal logit,GWMNL)模型,探讨个人属性、出行特征、家庭特征及建成环境对短距离学生群体上学方式选择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相比MNL模型,GWMNL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和解释能力,说明学生上学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因居住位置不同存在明显差异.与居住在学校附近的低龄学生相比,核心区与近郊区较短出行距离的高龄学生更倾向于乘坐小汽车上学,而远郊区(六合区和江宁区)的高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出行(步行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上学.小汽车数量对学生选择积极出行、电动自行车及公共交通上学均有消极影响,且这种消极影响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逐渐增强.最近公交站距离对居住在核心区与近郊区的学生选择公共交通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部分远郊地区的学生选择公共交通具有抑制作用,且在南京市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尤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区域学生群体短距离积极出行引导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上学方式选择 学生通学 地理加权多项logit模型 空间异质性 短距离出行
下载PDF
面向交通强国的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实验案例库设计
4
作者 陈娱 朱婷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45-50,67,共7页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服务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但缺乏系统梳理和设计.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系统挖掘了思政元素.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点...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服务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但缺乏系统梳理和设计.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系统挖掘了思政元素.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点、线和网三要素,设计了交通地理课程实验的整体思路与框架.基于该框架,分别从城市、全国和亚欧大陆三个不同空间尺度,针对性地给出了南京市新能源充电桩空间布局特征、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结构分析和“一带一路”陆海运输通道专题制图实验具体方案和思政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同时树立民族自豪感、大局观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地理 课程思政 实验案例 交通强国
下载PDF
基于生活方式视角的城市青年居民交通出行与居住区位选择行为——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凯 徐媛 +1 位作者 周晶 张敏婕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无偏好+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市郊+个人/家庭公共交通”导向、“市郊+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及“市郊+个人公共交通+宅家”导向6种类型。随后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研究城市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为理解城市青年居民时空选择行为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出行方式选择 居住区位选择 潜在类别模型
下载PDF
“海洋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肖彩雅 王绮蓉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2023年7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交馆”)承办的“海洋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2023年7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交馆”)承办的“海洋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近50家学术机构及单位的200位专家学者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大学 暨南大学 南京大学 学术机构 中国与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博物馆
下载PDF
高铁开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与出口产品质量
7
作者 彭聪 高晓娜 彭冬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70,共14页
文章选用2006-2013年中国高铁数据、中国城市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角度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外围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外围城市低生产率企业获得的出口产品质量提... 文章选用2006-2013年中国高铁数据、中国城市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角度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外围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外围城市低生产率企业获得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高,而高生产率企业获得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低,甚至会出现出口产品质量降低的情况;外围城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低产业集聚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外围城市的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调节效应;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外围城市高生产率企业高技能工人比例,高铁开通给外围城市高生产率企业带来了人才虹吸效应。据此,外围城市可以通过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升级人才政策以及培育地区特色产业集聚等措施缓解高铁开通带来的虹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企业生产率 出口产品质量 资本虹吸 人才虹吸 外围城市
下载PDF
唐朝收抚于阗与西域交通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被引量:1
8
作者 荣新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3,共12页
利用传世史籍与和田当地出土文书,详细考察了唐朝建立后于阗王国的归附,以及唐朝与西突厥余部及吐蕃王国在于阗及其周边地区的争夺,并且阐述唐朝建立安西四镇、设置毗沙都督府等军政建置,设立和完善相应的交通体制等举措,根据出土文书... 利用传世史籍与和田当地出土文书,详细考察了唐朝建立后于阗王国的归附,以及唐朝与西突厥余部及吐蕃王国在于阗及其周边地区的争夺,并且阐述唐朝建立安西四镇、设置毗沙都督府等军政建置,设立和完善相应的交通体制等举措,根据出土文书来展现这些体制的具体运作情形。这是唐代西域史和丝绸之路史研究的多学科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于阗 西域南道 丝绸之路 张弼 玄奘
下载PDF
《交通天下:中国交通简史》解读
9
作者 张宇 《城市交通》 2023年第4期128-129,共2页
天地交而万物通。什么是交通?古语中交通多取交合通达之意。而在专业层面,交通是人和物的空间位移,是出行,是公共服务,通过基础设施、交通工具和运营服务使两地互相连通。人们出门每天都离不开交通,交通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更发挥... 天地交而万物通。什么是交通?古语中交通多取交合通达之意。而在专业层面,交通是人和物的空间位移,是出行,是公共服务,通过基础设施、交通工具和运营服务使两地互相连通。人们出门每天都离不开交通,交通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更发挥了推动人类社会避草昧而致文明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存发展 运营服务 空间位移 基础设施 交通工具 公共服务 专业层面
下载PDF
汉代中国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交通
10
作者 薛克翘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4期100-112,156,共14页
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所涉区域,很早便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交通往来,是中国—南亚交流版图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文字的记载,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通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代。作为早期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 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所涉区域,很早便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交通往来,是中国—南亚交流版图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文字的记载,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通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代。作为早期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通历来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讨论层出不穷。但彼时这两个国家并不叫今天的名字,地域也在不断变化中,历史上对应的汉译古名包括大夏、身毒、罽宾、高附、迦毕试等。本文结合《史记》《汉书》《后汉书》《高僧传》等史料及中外研究成果,详细梳理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在中国汉代时期的命名、疆域、人种、民族、物产、文化等基本情况,及其与中国之间的交通方式、人员往来、商品流动和文化交融。文章重点考察该地区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及其在佛教传播、佛经翻译等方面的独特贡献。对该议题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中国—南亚古代交流史及丝绸之路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遗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亚交通史 汉代 中国—阿富汗 中国—巴基斯坦
下载PDF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空间效应评估的理论框架
11
作者 王姣娥 张佩 焦敬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5-585,共11页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体现,也是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如何科学地认识并评估其空间效应成为当前学术界亟需解决的理论性问题。在系统梳理中国...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体现,也是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如何科学地认识并评估其空间效应成为当前学术界亟需解决的理论性问题。在系统梳理中国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概念内涵、类型与职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地理学和经济学视角解析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空间效应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从评估目标、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3个方面构建空间效应评估理论框架,以期为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评价与布局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重大工程 空间效应评估 国土空间治理 区域协调
下载PDF
高铁开通对企业异地投资规模和流向的影响
12
作者 刘成昆 李敬阳 曹清峰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24,共14页
企业异地投资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市场拓展和竞争力提升,还可以优化资本要素空间格局和畅通国内大循环。高铁开通有利于商品要素资源在城市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对企业异地投资产生促进作用。采用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异地投资数据,... 企业异地投资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市场拓展和竞争力提升,还可以优化资本要素空间格局和畅通国内大循环。高铁开通有利于商品要素资源在城市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对企业异地投资产生促进作用。采用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异地投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异地投资规模的增长,该作用随着企业所在城市与投资对象所在城市之间人口规模差距、经济规模差距、技术水平差距、产业结构差距的增大而增强,从而强化了企业异地投资流向的非对称性(更多地流向市场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高的城市);高铁开通促进企业异地投资存在最优半径范围(600~900公里)和“城市群效应”,对城市群内的企业异地投资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高等级城市的企业具有更显著的异地投资促进效应。应加快完善高铁网络建设,破除区域间的市场分割,加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有效促进企业异地投资增量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异地投资 投资动机 投资流向 资本流动 城市群效应
下载PDF
宋代驿递设置间距及原因探析
13
作者 方情雨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9-43,共5页
与汉、唐正史及其他史料对驿站的设置间距有较为确切记载者不同,宋代于此几无一致性描述,相关记载不尽相同,只能从各种说法不同的史料中爬梳、对比、推测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与之相对的是,有关宋代递铺设置间距的记载则要明确且详细得... 与汉、唐正史及其他史料对驿站的设置间距有较为确切记载者不同,宋代于此几无一致性描述,相关记载不尽相同,只能从各种说法不同的史料中爬梳、对比、推测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与之相对的是,有关宋代递铺设置间距的记载则要明确且详细得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二者在宋代的功能与地位之差异以及驿递分离之现状,这也是宋代商业贸易发达与人口流动频繁之下的特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驿站 递铺 设置间距 驿递分离
下载PDF
乡村交通运输地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琳娜 刘丹 纪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9-733,共15页
乡村交通运输地理作为乡村地理学与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交叉研究领域,近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分析,探索了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前沿,并总结和梳理了乡村交通运输地理研究现状和... 乡村交通运输地理作为乡村地理学与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交叉研究领域,近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分析,探索了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前沿,并总结和梳理了乡村交通运输地理研究现状和趋势。结果表明:可达性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主要从宏观的空间格局和微观的出行行为进行分析;交通扶贫逐渐成为国内研究前沿问题,而国外乡村交通的公平与服务水平逐渐成为前沿。目前,乡村交通运输地理研究在空间格局、区域效应以及规划与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受到乡村交通本身发展和相关数据的限制,乡村交通运输地理研究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仍然较弱。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乡村交通运输地理研究未来有必要立足于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系统研究乡村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规律,深入探究乡村交通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强化宏观的时空格局分析与微观的机理解析相结合,推动其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交通运输地理 乡村地域系统 可达性 交通运输地理学 乡村地理学 CiteSpace软件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现代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关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曾倩琳 孙秋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97,共4页
文章利用1990—2012年我国农业和物流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与物流业长期存在着动态联系,但彼此之间的依存程度很低,互相拉力不足,产业融合不显著。建立的灰色T型关联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我国农业... 文章利用1990—2012年我国农业和物流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与物流业长期存在着动态联系,但彼此之间的依存程度很低,互相拉力不足,产业融合不显著。建立的灰色T型关联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我国农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处于中等程度以下水平,耦合度不高,处于严重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物流业 产业融合 T型关联度
下载PDF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曹小曙 彭灵灵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目前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集中在六个大的方面:交通运输与发展研究、港口地理研究、航空运输地理起步、物流地理、城市交通运输地理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与创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在逐步与国际交通运输地理研究接轨,但研究的... 目前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集中在六个大的方面:交通运输与发展研究、港口地理研究、航空运输地理起步、物流地理、城市交通运输地理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与创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在逐步与国际交通运输地理研究接轨,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乡村交通运输地理、港口服务业地理、城市交通运输地理与物流地理的研究尚有较多工作要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交通运输 地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古今丝绸之路驿站选址的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陈程钰 崔睿玲 +2 位作者 李靖汐 巨欣雨 高明爽 《中国储运》 2023年第3期95-95,共1页
本研究论述了古今丝绸之路驿站选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理方面的影响因素、历史方面的影响因素、科技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选址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了古今丝绸之路驿站选址的战略发展意义,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均有着重... 本研究论述了古今丝绸之路驿站选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理方面的影响因素、历史方面的影响因素、科技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选址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了古今丝绸之路驿站选址的战略发展意义,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丝绸之路源于西汉,繁盛于唐朝[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丝绸之路 驿站 国家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的分析 传承及创新 选址 古今
下载PDF
古代过岭交通的变迁及其原因——兼论灵渠对桂东北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范玉春 周建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86-89,共4页
文章对近代以前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交通路线的分布变化及其背景和影响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文章认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过岭交通的变迁也可分为两个阶段。唐以前的过岭交通以越城岭路和萌渚岭路为主,广西东部地区发展较... 文章对近代以前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交通路线的分布变化及其背景和影响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文章认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过岭交通的变迁也可分为两个阶段。唐以前的过岭交通以越城岭路和萌渚岭路为主,广西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唐以后大庾岭路和闽粤交通迅速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路线 分布 变迁 原因 影响
下载PDF
区际综合运输通道空间结构研究--以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楠 陈才 刘继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
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实施,由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构成的新东北经济区区际联系不断增多,双方对功能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区际运输通道空间结构现状及客、货流未来... 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实施,由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构成的新东北经济区区际联系不断增多,双方对功能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区际运输通道空间结构现状及客、货流未来发展特点,遵循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原则,提出建设6条运输通道与15个二级运输枢纽为骨架,3条运输干线为辅助的网格状区际综合运输通道空间结构,并指出在改善铁路、公路运输方式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油气及煤化工产品的管道运输,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综合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 蒙东五盟市 综合运输通道 空间结构
下载PDF
货物周转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肖 胡春平 +1 位作者 钱堃 毛保华 《物流技术》 2011年第6期49-53,共5页
分析了货物周转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6个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各指标变量与货物周转量的相关系数;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构造了货物周转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建国以来我国货物周转量同GDP关... 分析了货物周转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6个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各指标变量与货物周转量的相关系数;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构造了货物周转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建国以来我国货物周转量同GDP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予以分析。数学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各个经济发展阶段,货物周转量同GDP均呈现线性关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位GDP增长所需的货物周转量呈现出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周转量 GDP 回归分析 运输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