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科创建设面临的人才发展瓶颈与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侠 谷昭逸 成素梅 《科技中国》 2024年第4期80-85,共6页
自2015年5月上海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来,按照《意见》的最初设想,上海要在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2030年实现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回顾过往的8年时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自2015年5月上海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来,按照《意见》的最初设想,上海要在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2030年实现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回顾过往的8年时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标志性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与人才尚未涌现,离2030年的建设目标越来越近,如何实现其预期功能?关键是要有大量的优秀人才。由点及面,科创中心建设的成功一定是依托上海整体的人才储备以及良好人才生态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我们不妨以此为起点,把对人才问题的检视推广到上海全境科创建设的整个环境之中,否则,单纯就具有特殊性的科创中心来谈人才问题无法揭示人才生态环境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过去的8年里,上海科创建设在人才领域的表现、遭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都是需要认真反思与明确的,厘清人才问题的瓶颈到底在哪里,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都有哪些?这就是本文要回顾与总结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人才储备 人才生态环境 全球影响力 世界影响力 预期功能 科创 核心功能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和新模式的探索:国内外技术转移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士运 刘平平 陈曦 《科技智囊》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研究目的]概念验证是技术转移机构核心职能之一,可弥补早期科技成果与可进行市场化成果之间的空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方法]就概念验证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链中所处的位置、特点详细阐明,对国内代表性城市概念验证中心建... [研究目的]概念验证是技术转移机构核心职能之一,可弥补早期科技成果与可进行市场化成果之间的空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方法]就概念验证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链中所处的位置、特点详细阐明,对国内代表性城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发布政策情况开展梳理与研究。[研究结论]在借鉴国外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基础上,针对我国概念验证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薄弱点与瓶颈制约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新质生产力转化、让创新成果更快更好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转移 概念验证 路径 模式
下载PDF
广西科技情报机构人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3
作者 吴延 李小燕 +1 位作者 奉娟 宋敏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4年第4期8-11,共4页
文章以广西的区、市、县三级科技情报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了解广西的区、市、县三级科技情报机构的人才队伍现状,发现机构人才建设存在机制不完善“、高精尖”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完善... 文章以广西的区、市、县三级科技情报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了解广西的区、市、县三级科技情报机构的人才队伍现状,发现机构人才建设存在机制不完善“、高精尖”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完善机构人才发展体系、根据机构实际进行人才选拔、合理设岗配岗等推进广西科技情报机构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科技情报 人才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4
作者 刘小溪 徐欣慧 +3 位作者 胡璐璐 白洋 来则鸣 王欣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2期71-75,共5页
本文以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绩效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深入剖析了目前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吉林省科技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主张。
关键词 吉林省 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海市科技发展历程、研究现状、技术热点及未来展望
5
作者 王阳 李宁 《科技中国》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做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要指示。十年来,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已跻身全球主要创新型城市行列。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我国经济发展 创新型城市 全球影响力 上海市科技 技术热点 未来展望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西藏科技创新环境评价
6
作者 李少伟 张蒙蒙 张丽峰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15-122,共8页
创新能力提升是欠发达区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环境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横向比较了西部12省区科技创新环境的差异并剖析了其成因,... 创新能力提升是欠发达区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环境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横向比较了西部12省区科技创新环境的差异并剖析了其成因,为西藏借鉴相关省区创新政策提供了依据,纵向评价了西藏科技创新环境呈现前期波动起伏、后期稳步趋好的态势,并从创新环境四个维度提出了优化西藏科技创新环境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创新环境 评价 因子分析
下载PDF
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形成机制与深化对策
7
作者 王立军 干美丽 《科技通报》 2024年第5期106-109,114,共5页
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在改革跑道架构、应用场景建设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并且基本构建了最佳应用形成机制。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完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构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机制等方面提出... 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在改革跑道架构、应用场景建设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并且基本构建了最佳应用形成机制。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完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构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改革 科技创新 最佳应用 浙江
下载PDF
发挥高校优势 推进福建社科强省建设的思考
8
作者 修新田 王静仪 《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通过对高校推进福建社科强省建设的独特优势总结,可以看出,福建高校是社科强省建设的人才库、智库,是构建福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福建省高校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应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人才、科技优势,加强哲... 通过对高校推进福建社科强省建设的独特优势总结,可以看出,福建高校是社科强省建设的人才库、智库,是构建福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福建省高校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应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人才、科技优势,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福建特色的社科学术高地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推进福建特色的社科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学科登峰行动,推进福建特色的社科学科高地建设;强化研究阵地建设,推进福建形成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力的决策咨询品牌和基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优势 社科强省 哲学社会科学 福建省
下载PDF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与比较——基于合肥、深圳的样本研究
9
作者 汪晓梦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借鉴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文献,立足合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展实践,构建科技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合肥、深圳2017-2021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政策绩效... 借鉴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文献,立足合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展实践,构建科技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合肥、深圳2017-2021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政策绩效总体上高于深圳,研发人员创新潜力有待激发,企业资金绩效高于政府资金绩效。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扩大创新投入要素增量、提升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构建科技政策绩效评估机制等四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政策 绩效 合肥 深圳
下载PDF
甘肃省科技宣传动态实践与服务路径研究
10
作者 刘勇 卫路兵 +1 位作者 邸金 曾文溪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科技宣传是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科学普及、支撑实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软要素”。文章以甘肃省科技宣传在科技创新事业中的动态实践与服务路径为研究内容,基于部分中央驻甘肃媒体、甘肃高校、科研院所等实地调研为主体,分析甘肃省科技... 科技宣传是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科学普及、支撑实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软要素”。文章以甘肃省科技宣传在科技创新事业中的动态实践与服务路径为研究内容,基于部分中央驻甘肃媒体、甘肃高校、科研院所等实地调研为主体,分析甘肃省科技宣传基本情况和运行机制,对比宣传矩阵优势及短板,梳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为进一步完善甘肃省科技宣传布局和融媒体平台体系建设,实施“强科技”行动提供舆论保障和发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宣传 宣传矩阵 集群效应
下载PDF
科技馆如何助力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以上海科技馆为例
11
作者 忻歌 吕芳芳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探讨科普场馆如何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进行变革与适应。首先,概述数字教育的背景、定义以及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其次,以上海科技馆为案例,展示科普场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创新科普教育,为青少年提供现代化、个... 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探讨科普场馆如何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进行变革与适应。首先,概述数字教育的背景、定义以及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其次,以上海科技馆为案例,展示科普场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创新科普教育,为青少年提供现代化、个性化及高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分析其在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文章针对数字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并对科普场馆如何更好地推进数字教育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育 数字素养 数字化转型 科普教育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视域下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菁奇 金露露 张文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的因素不同,R&D经费支出对上海市有影响,创新平台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浙江省创新体系效能,对安徽省而言则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文章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找到了着力点,并对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长三角区域 效能建设与提升
下载PDF
科技强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洪 朱昌明 +1 位作者 李喜英 张琳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科技强省建设评价监测是评估科技强省建设各方面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面向湖北科技强省建设需求,确定评价监测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湖北在科技强省建设五个要素方面表现较为平衡,但与... 科技强省建设评价监测是评估科技强省建设各方面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面向湖北科技强省建设需求,确定评价监测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湖北在科技强省建设五个要素方面表现较为平衡,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要建成科技强省,还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全面提升。还分析了湖北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优势以及关键制约因素,通过评价和持续监测分析,能提高科技主管部门制定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对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省 指标体系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科研众包平台协同激励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双边使用意愿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媚 吴梦圈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在协同激励理论的构念和研究方法视域下,以UTAUT为基础研究模型,从用户激励主体来源、激励动力来源、激励内容、激励作用方向、社会评价模式等多维入手,构建科研众包平台双边用户(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协同激励效应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在协同激励理论的构念和研究方法视域下,以UTAUT为基础研究模型,从用户激励主体来源、激励动力来源、激励内容、激励作用方向、社会评价模式等多维入手,构建科研众包平台双边用户(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协同激励效应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再对广东省科技厅首批认定的14家科研众包平台双边用户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绩效期望、社交影响、促进条件等都对双边用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付出期望对接包方用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因此,考虑到用户的使用期待,科研众包平台须围绕智能化、市场化、社群化发展强化用户黏性,形成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众包平台 协同激励效应 双边视角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博物馆展教活动的探索与思考———以上海科技馆元宇宙系列活动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俊卿 卓京鸿 胡玺丹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通过厘清元宇宙的关键要素,结合博物馆相关活动案例与经验,分析现阶段元宇宙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突破,并思考和展望未来元宇宙在博物馆可探索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博物馆 元宇宙 虚拟场景 展教活动
下载PDF
江西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情况调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万山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论文从江西省科技人员的分布情况、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实际状况、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企业经营情况、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扶持情况等方面,对江西科技人员的创业现状及创业环境做了全面的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 论文从江西省科技人员的分布情况、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实际状况、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企业经营情况、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扶持情况等方面,对江西科技人员的创业现状及创业环境做了全面的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江西科技人员创业水平与质量的具体对策,包括加大科技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加强激励机制、提供周到服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员 创新创业 创业教育 创业环境 江西
下载PDF
广西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燕蓉 秦志东 +2 位作者 陆艳 郭翔 苏浩 《云南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2017年)出台后,广西启动了科技奖励办法的修订工作,并于2020年8月印发实施。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实施新办法以来,2021-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情况、完成人分布情况、区域分布等情况,...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2017年)出台后,广西启动了科技奖励办法的修订工作,并于2020年8月印发实施。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实施新办法以来,2021-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情况、完成人分布情况、区域分布等情况,对实施新办法后广西科学技术奖励改革的现状进行归纳,探讨改革举措、改革内容、初步成效,分析改革实践中存在难题,并结合广西实际,提出拓宽科技成果提名渠道、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创新宣传方式引导全社会重视科技创新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奖励 政策 改革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城融合国际范式及对东南科学城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斌 黄启才 魏国江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5,共11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福建省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传统“重产轻城”、“产城分离”模式不可持续,需要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的东南科学城新模式。通过比较国际典型科技园在不同资源禀赋、差异化的创新生态、传统与去中介化模式条件下的不同...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福建省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传统“重产轻城”、“产城分离”模式不可持续,需要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的东南科学城新模式。通过比较国际典型科技园在不同资源禀赋、差异化的创新生态、传统与去中介化模式条件下的不同发展历程,总结产城融合经验,提出福建省推动东南科学城建设的启示和建议。福建省推动东南科学城融合发展应强化平台建设、优化政策供给、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以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东南科学城 产城融合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湖北省科技创新水平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
19
作者 李喜英 林洪 +2 位作者 朱昌明 夏谦 余昶颖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7期59-65,共7页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基础上,对湖北省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经分析可知,湖北省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既呈现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基础上,对湖北省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经分析可知,湖北省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既呈现出科技创新软环境持续优化、研发投入强度居中部第一、科技活动产出快速增长等发展亮点,也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化效果不佳、科技支撑社会发展效果不优等问题。基于此,从3个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一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二是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效益,三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打造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路径选择
20
作者 孙靓 吴秋媛 +2 位作者 杨秀丽 陈晓华 杨恒宇 《科技中国》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合肥又是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合肥又是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格局,更好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创产业协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 长三角一体化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 自立自强 中部地区崛起 长江经济带 重要战略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