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的“强师之路”:何以为忧与何以化忧 被引量:9
1
作者 付卫东 陈安妮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了高质量教师发展的新思想、新方向与新路径。从教师发展的视角审视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强师之路”的现实隐忧,包括能力之困、发展局限、公平隐忧与治理偏差等方面。据此,提出相应的消解路径: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顶层设...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了高质量教师发展的新思想、新方向与新路径。从教师发展的视角审视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强师之路”的现实隐忧,包括能力之困、发展局限、公平隐忧与治理偏差等方面。据此,提出相应的消解路径: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优化教育新基建“自主”建设;赋能教师数字能力转型,打造互利共生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培训资源开放共享,深耕分层分类的精准化培训改革;寻求积极差异与弥补数字鸿沟,探索协同联动教师发展模式;推动数据循证的教师队伍治理,优化治理偏差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强师计划 强师之路 教师数字能力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演变逻辑 被引量:2
2
作者 季诚钧 徐潇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党和政府为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我国留守儿童政策经历了萌芽期(1996—2007年)、形成期(2007—2016年)和深化期(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留守儿童政策制...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党和政府为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我国留守儿童政策经历了萌芽期(1996—2007年)、形成期(2007—2016年)和深化期(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留守儿童政策制定有其内在逻辑,从关注留守儿童基本教育保障到关心弱势群体教育,维护教育公平,再到促进教育脱贫与实现乡村振兴,政策制定的立意持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成效日益突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新型教育模式,设置留守儿童专项经济资助经费,进一步健全社会关爱体系,构建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评价机制,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政策 政策演变
下载PDF
试论数学教育中模式与模型构建的思维方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宁中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模式与模型成为数学教育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模式与模型的概念、二者间的关联以及如何构建模式与模型的思维范式等问题的探讨对推进数学建模研究至关重要。模式是构建数学模型的本原,模型是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模式与模型成为数学教育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模式与模型的概念、二者间的关联以及如何构建模式与模型的思维范式等问题的探讨对推进数学建模研究至关重要。模式是构建数学模型的本原,模型是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的故事。数学概念经历了现实的和逻辑的两次抽象,命题模式构建需要经历“三阶段”,数学模型的构建需要“三化”的思维范式。简约和想象是数学模型构建的核心思维特征。简约是基于现实与逻辑的抽象;想象是实践经验与思维经验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模型 课程标准 思维方式
下载PDF
谋开放新篇 育强国优师--《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萑 汪佳成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2023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旨在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依托,选拔培养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理工类学科人才,从而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优秀教师。“国优计划”的出台,一... 2023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旨在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依托,选拔培养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理工类学科人才,从而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优秀教师。“国优计划”的出台,一方面是对教师教育历史政策实践,即推动教师教育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以及健全以开放、协同、联动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继承与延续;另一方面是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和契合基础教育发展新形势所制定的创新发展路径,即构建多主体联动,贯通本研、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优秀人才”向“优秀教师”转化,切实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学科结构不均衡、培养层次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从源头上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对“国优计划”的政策实施路径提出以下建议:促进政策主体的外部行动协同与内部治理优化;规范研制人才选拔标准与培养方案;建立和健全面向政策实施的专业评估与跟踪监测机制;建立与政策相配套的培训与试点经验交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优计划” 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层次 多元开放格局 基础教育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耦合机制探赜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颖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论断,将三者脱域于工作领域与学科范畴,呈现出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以至协同发展的动态关系,即“三位一体”样态。经历分立到耦合演进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论断,将三者脱域于工作领域与学科范畴,呈现出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以至协同发展的动态关系,即“三位一体”样态。经历分立到耦合演进过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挑战下,耦合机制应运而生。“三位一体”耦合机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积极调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知,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成果。在理论原理层面,教育是前提与基础,奠定耦合坚固度;科技是支撑与动力,增加耦合协调度;人才是主体与目的,保持耦合持续度;创新是耦合点,确保耦合流畅度。面对实践推行的困境,以党的领导为节点进行“互嵌”,以人民满意为旨归“互通”,聚焦主体、主力、队伍保障“互促”,既抓“牛鼻子”基础研究又联动发展“互鉴”,以此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 科技 人才 耦合
下载PDF
教育强国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逻辑、主题与方法
6
作者 张志勇 刘宇轩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回应教育强国时代教育改革面临的“人民之问”“教育之问”“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等“五大问题”,必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强国时代教育综合改革面临教育结构改革、育人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教育... 回应教育强国时代教育改革面临的“人民之问”“教育之问”“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等“五大问题”,必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强国时代教育综合改革面临教育结构改革、育人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改革、保障机制改革等六大战略主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即目标共识与过程多样的关系、规范有序与激发活力的关系、统一领导与合作共治的关系、教育资源政府配置与市场配置的关系、行政管理与依法治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强国 育人方式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华中、华南的教育学人:1978—1999
7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5,共20页
教育学人群体研究是教育学术和教育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记述改革开放之后20年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华中教育学人以华中师大为中心,以河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北大学... 教育学人群体研究是教育学术和教育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记述改革开放之后20年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华中教育学人以华中师大为中心,以河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为骨干,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教育实验与研究法、理论和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并具有鲜明的中原、荆楚和湖湘学术特色。华南教育学人以华南师大为首领,以广西师大、广州师院、广东教育学院、暨南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等为骨干,在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与教学理论、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粤港澳教育等学科或领域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自成一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华中 华南 学术群像 改革开放
下载PDF
西北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特区模式”研究
8
作者 买雪燕 洪成文 王钰金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振兴西北高等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式发展为借鉴,提出建立西北高等教育“特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其面临的区域性国家政策支持和地方政... 振兴西北高等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式发展为借鉴,提出建立西北高等教育“特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其面临的区域性国家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投入有限、区域内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耦合度不高、外部环境对西部高校人才建设的冲击等不利因素进行了回应与分析,提出优化顶层政策设计和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增强产业升级贡献度和构建人才共享机制等对策,以期为振兴西北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西北地区共同富裕提供“靶向治疗”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高等教育 “特区模式”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已形成比较完善成熟的思想体系
9
作者 周洪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以“育人”为逻辑起点,其形成蕴含着深刻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以“育人”为逻辑起点,其形成蕴含着深刻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包含“党的领导”“立德”“树人”等基本范畴、“九个坚持”等基本命题、十一个方面的战略部署等基本主张以及“六个必须坚持”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文化意义和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善成熟的思想体系,对其进行理论升华的时机已经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基本范畴 基本命题 思想体系
下载PDF
公共教育扩张政策与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
10
作者 方超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1,共10页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通过教育收益率的因果性和异质性测量,实证评估了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个体增收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发现,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作用高于农...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通过教育收益率的因果性和异质性测量,实证评估了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个体增收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发现,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作用高于农村,因而教育功能具有“城市偏向型”的特征;(2)利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非农户籍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城镇,大学教育收益率高于义务教育阶段,揭示了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个体增收效应具有“农村导向型”的特征;(3)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处理效应模型发现,义务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具有缩小城乡劳动力组内工资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扩张政策 教育收益率 城乡差异 收入分配效应 无条件处理效应模型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演进、特征与展望
11
作者 陈荣桂 陶林 齐鹏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免收学费加人民助学金、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奖学金加贷款、混合资助体系初步形成、完善的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国特色高质量资助体系全面发展等六个阶段。资助政...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免收学费加人民助学金、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奖学金加贷款、混合资助体系初步形成、完善的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国特色高质量资助体系全面发展等六个阶段。资助政策的发展呈现四个方面特征:资助理念从普惠向注重效益和激励转变,资助主体从单一政府管理向社会各方参与转变,资助对象从全体学生向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转变,资助形式从单一资助向多元混合资助转变。新发展阶段,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将会持续完善优化:资助政策重点将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资助工作供给侧改革将有助于提升资助工作效能,学生资助的社会投入和有偿资助的结构比将更趋合理,资助工作制度建设将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生资助政策 演进 特征 展望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发展
12
作者 曾天山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6,共14页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技能教育本质和就业导向的类型教育特色,其知识体系是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与认识的互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职业教育源远流长,孕育于农业手工业,发展于工业化,形成于新型工业化,知...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技能教育本质和就业导向的类型教育特色,其知识体系是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与认识的互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职业教育源远流长,孕育于农业手工业,发展于工业化,形成于新型工业化,知识生产植根中国职教沃土,继承中华优秀技能文明,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适应国情国力,自主知识体系的“四梁八柱”框架基本成形,对中国教育学不可或缺,对中国职业教育作用不可替代,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职教界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和学术自觉,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导性,探索具有职教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使其进一步成形、定型、成势、成熟,增强理论自信,发挥指导作用,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技能教育本质 就业导向
下载PDF
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
13
作者 周海涛 林思雨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个系统工程,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势在必然。为此,需多学段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链:在幼小启蒙阶段播种育苗,中学成长阶段强基培优,大学成熟阶段拔尖创新。多维度织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容链:联结意识与思维...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个系统工程,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势在必然。为此,需多学段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链:在幼小启蒙阶段播种育苗,中学成长阶段强基培优,大学成熟阶段拔尖创新。多维度织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容链:联结意识与思维,激发创新潜能;兼顾知识与能力,培育创新素养;塑造精神与人格,涵养创新品格。多路径集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链:寓教于学,引导“学”的自主创新;寓学于教,促进“教”的拓展延伸;教学相长,助力师生相互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多学段培养 培养链条
下载PDF
教育自信是建设教育强国之基
14
作者 石连海 于玲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教育自信是我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重要的精神力量。中国之所以能够走出教育自信的发展道路,在于传承了中国特色教育理念,走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道路自信;在于构建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坚定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自信;在于完善了中国特... 教育自信是我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重要的精神力量。中国之所以能够走出教育自信的发展道路,在于传承了中国特色教育理念,走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道路自信;在于构建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坚定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自信;在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践履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自信;在于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铸牢教育强国建设的自信自觉,需要我们在世界教育环境中不断创生“中国范式”、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走好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自信 中国道路
下载PDF
我国乡村教师政策工具的问题检视及优化方略——基于麦克唐纳与艾莫尔的分析框架
15
作者 陈荟 李晨程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育民生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基于政策工具视域,建立“乡村教师政策工具分类(X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Y轴)”二维分析框架,对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教...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育民生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基于政策工具视域,建立“乡村教师政策工具分类(X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Y轴)”二维分析框架,对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教师政策进行系统考察和计量分析,将有关政策内容划分为师德建设、师资补充、生活待遇、教师编制、职称评聘、城乡流动、能力素质、荣誉制度八大主题,将政策工具划分为命令型、激励型、能力建设型、系统改革型和劝诫型五大类型。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教师政策体系初步确立,但部分建设领域政策供给相对缺失;国家相关部门联合颁布乡村教师政策,但参与主体聚类形式单一;政策工具组合类型多元,但系统化协作程度不高;政策工具使用重心迁移,但命令型工具的使用仍旧过溢。优化我国乡村教师政策,应该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领域,完善政策供给体系;协同多方主体参与建言献策,实现决策正向“激励相容”;依循“整体-部分”建构理路,促进政策工具配置系统化、科学化;强化政策工具监管评估,兼顾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 政策工具配置 政策效益 政策评估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
16
作者 冯建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完整思想体系,包括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等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建设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论述,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下载PDF
新中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实践逻辑
17
作者 杨建忠 廖声涛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3-89,共7页
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是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扶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对促进区域间教育共同发展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新中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政策变迁主要经历了探索初创、形成发展、深化完善三个主要阶段,呈现出区域... 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是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扶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对促进区域间教育共同发展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新中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政策变迁主要经历了探索初创、形成发展、深化完善三个主要阶段,呈现出区域持续扩大、主体日益具体多元、内容形式不断丰富的特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注重政策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实施教育反贫困治理,有为政府协调各方,强化检查督导确保实施成效是新中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基础教育 对口支援 教育扶贫 教育协作 民族地区
下载PDF
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
18
作者 周洪宇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7期4-7,共4页
教育家是有信念、有情怀、有品德,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有创新、有特色、有贡献、有影响的优秀人物。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群体赓续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本国教育实践、顺应于具体时代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精神共相,彰显了教育家的大... 教育家是有信念、有情怀、有品德,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有创新、有特色、有贡献、有影响的优秀人物。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群体赓续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本国教育实践、顺应于具体时代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精神共相,彰显了教育家的大智慧、大情怀和大境界等精神特质,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并践行的价值理念,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家精神论述,是新时代建设教师队伍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 教育家精神 根本遵循 行动指南
下载PDF
战略科学家研究动态及其进展
19
作者 赵志泉 李滨 《商业经济》 2024年第7期114-117,164,共5页
中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难题,关键在培养国家战略人才。战略科学家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总设计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方向,加强培养和使用战略科学家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中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难题,关键在培养国家战略人才。战略科学家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总设计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方向,加强培养和使用战略科学家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有关战略科学家研究最新文献,梳理战略科学家概念的演化过程,总结战略科学家精神时代特征,阐述战略科学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机理,探索性地提出战略科学家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科学家 素质与特征 机制研究 研究动态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政策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亚玲 刘怡鸽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为系统分析新时代以来我国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而颁行的政策,揭示它们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选取2013—2023年颁行的32份政策进行文本分析。这32份政策可归纳为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为系统分析新时代以来我国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而颁行的政策,揭示它们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选取2013—2023年颁行的32份政策进行文本分析。这32份政策可归纳为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教师队伍等六个主题,并且它们具备以下突出特征:一是下位政策遵循上位政策的指引,二是政策颁布主体多元化,三是政策内容多样化,四是政策目标以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为价值取向,五是政策导向满足高素质人才需求。进一步分析梳理可知,我国已在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服务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就不仅反映了新时代以来我国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相关政策的历史贡献,也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强国 教育政策 教育发展 教育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