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其对血清内脂素的影响
1
作者 孙焱 李立强 +5 位作者 刘勇 徐倩 任仕广 付丽 段利涛 白真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1期26-29,4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6周有氧运动、二甲双胍及其两者联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为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方案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的效果,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用8周龄SD...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6周有氧运动、二甲双胍及其两者联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为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方案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的效果,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用8周龄SD雄性健康大鼠共计50只,随机挑选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用标准普通饲料进行喂养。剩余的40只大鼠进行T2DM动物模型塑造。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糖尿病运动组(DME)、糖尿病药物组(DMM)、糖尿病药物+运动组(DMME),进行6周的干预。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TG、TC、FBG、FINS和Visfatin的含量。结果:(1)与C组相比,DM组TC和TG水平均表现出极显著升高(P<0.01);与DM组相比,DME组、DMM组、DMME组TC水平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DM组相比,DME组、DMM组、DMME组TG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DMM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与C组相比,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升高(P<0.05);与DM组相比,DME组、DMM组、DMME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DME组、DMME组下降显著(P<0.05)。(3)与C组相比,DM组Visfatin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与DM组相比,DME组、DMM组、DMME组Visfatin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DMME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有氧运动、二甲双胍及二者联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紊乱,改善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2)有氧运动、二甲双胍二者联合干预的效果有优于单一干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内脂素 有氧运动 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等速向心训练同步电刺激对膝关节屈伸肌群快速力量的影响
2
作者 陈长运 施文婷 +1 位作者 谢皓 刘晓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5期35-39,58,共6页
目的:探索等速向心训练同步电刺激对膝关节屈伸肌群肌肉功能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为电刺激应用及训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名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等速肌力训练同步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 目的:探索等速向心训练同步电刺激对膝关节屈伸肌群肌肉功能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为电刺激应用及训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名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等速肌力训练同步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人。两组受试者均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上执行相同的训练方案,实验组在训练时给予同步电刺激。每周3次,为期6周,观察训练前后膝关节屈伸肌群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力量(MVIC)、峰值力矩(PT)、做功(Work)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经过为期6周的训练后,两组受试者膝关节伸肌PT和MVIC较训练前相比均出现了显著性增长,且训练后等速肌力训练同步电刺激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受试者训练后膝屈肌PT值和膝屈伸肌群Work变化幅度高于训练前,且两组受试者膝伸肌Work及实验组膝屈肌PT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有效的增加膝关节屈伸肌群的MVIC,PT及Work能力,且同步30%MVIC强度电刺激后训练效果较单纯等速肌力训练明显提高。等速向心肌力训练同步电刺激可以使骨骼肌中的快肌纤维得到强化,对发展肌肉的快速力量较为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等速肌力 膝关节 快速力量
下载PDF
加压训练对排球专项学生肌肉硬度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宋东梅 余强苗 +2 位作者 余枷枷 李丽 杨青龙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7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加压训练对肌肉结构、功能、硬度的影响及利用MyotonPRO检测仪评估排球专项学生上肢肌肉开展加压训练的价值。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22名哈尔滨体育学院排球专项的学生随机分为加压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压训练对肌肉结构、功能、硬度的影响及利用MyotonPRO检测仪评估排球专项学生上肢肌肉开展加压训练的价值。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22名哈尔滨体育学院排球专项的学生随机分为加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时间对肱二头肌硬度、肱三头肌肌肉硬度、上臂肌肉围度、握力、肌肉疼痛程度(VAS)主效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时间和组别交互效应对肱二头肌肌肉硬度、上臂肌肉围度、握力、VAS有显著性影响(P<0.05,F=8.292)。结论:与传统抗阻训练相比,加压训练对肌肉结构、功能及肌肉硬度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训练 MyotonPRO 肌肉硬度 卧推
下载PDF
咖啡因对运动员跳跃能力作用效果的Meta分析
4
作者 李荣荣 张有明 张洋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1期247-255,共9页
目的:综合评价咖啡因(CAF)对运动员跳跃能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最佳摄入剂量和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增补效益。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咖啡因对运动员跳跃表现作用的研究文献,运用PEDro量表评价文献质量,运用Stata17.0软件开展... 目的:综合评价咖啡因(CAF)对运动员跳跃能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最佳摄入剂量和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增补效益。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咖啡因对运动员跳跃表现作用的研究文献,运用PEDro量表评价文献质量,运用Stata17.0软件开展合并效应量与偏倚分析。结果:整体效应检验发现CAF可显著提高运动员跳跃能力;中剂量片剂或胶囊形式的CAF改善跳跃表现效果明显;足球、橄榄球、排球和其他运动项目组增补效益明显,对橄榄球运动员改善效果最为显著;各组文献均不具备异质性,发表偏倚检验未见异常。结论:摄入咖啡因可显著改善运动员跳跃能力,剂量选择在4~6mg/kg体重范围内最可能增强足球、橄榄球、排球运动员跳跃表现,对其他运动项目组内的运动员有潜在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运动营养 跳跃能力 META分析
下载PDF
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对短距离跑专项学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甘文帅 陈学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5期179-182,共4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对短距离跑专项学生下肢爆发力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干预是否能提升短跑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结果显示:经过12周下肢力量训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对短距离跑专项学生下肢爆发力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干预是否能提升短跑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结果显示:经过12周下肢力量训练、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对30 m冲刺跑、立定跳远、CMJ纵跳峰值功率和峰值力量的提升效果比传统负抗阻训练效果更明显,但传统负重抗阻训练对1RM负重深蹲的提升幅度要优于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结论: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是对传统力量训练的有益补充,将其融入力量训练中具有较高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复合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 下肢爆发力
下载PDF
久坐介导的心血管危害及久坐间断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国龙 刘一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7期261-263,283,共4页
久坐是一种在保持清醒状态下能量消耗较低的行为,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久坐时由于代谢需求和骨骼肌活动的减少,使久坐个体的血流量减少、流体静压力增加、肌肉泵作用,以及对血糖、血脂的调节能力下降,进而损害心血管... 久坐是一种在保持清醒状态下能量消耗较低的行为,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久坐时由于代谢需求和骨骼肌活动的减少,使久坐个体的血流量减少、流体静压力增加、肌肉泵作用,以及对血糖、血脂的调节能力下降,进而损害心血管功能,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久坐间断是预防和改善久坐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同的间断频率、强度、时间及类型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和综述久坐行为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并评估久坐间断策略在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中的有效性,以期为未来有关久坐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坐行为 心血管疾病 运动干预
下载PDF
6~12岁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7
作者 邱艳平 王丽娟 +2 位作者 陈欢 王丽静 王延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8,共14页
文章对国内外6~12岁儿童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FMS)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总结并归纳各研究的基本特征,综合运用半定量评价方法和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评定。通过系统检索,本文共纳入30篇相关文献... 文章对国内外6~12岁儿童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FMS)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总结并归纳各研究的基本特征,综合运用半定量评价方法和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评定。通过系统检索,本文共纳入30篇相关文献。半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年龄/年级、健康体适能、身体活动/体育活动、父母对孩子FMS的感知、体育课5个因素与儿童FMS水平一致性正相关。Meta分析结果显示身体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的干预能有效提高儿童FMS水平,身体活动/体育活动的干预效果更佳。干预周期>20周、每周≥3次、干预时长>60 min对FMS的干预效果最优。建议未来在我国学龄儿童FMS干预方案或政策制定中,应充分考虑与儿童FMS一致性相关的因素及干预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儿童FMS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基本动作技能 影响因素 系统综述
下载PDF
中国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能力与下肢爆发力、Y-平衡的关系探究
8
作者 崔健华 张俊杰 叶俊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以下简称国少女足)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结果与下肢爆发力、Y-平衡存在的内在联系,为提高国少女足运动员运动表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名国少女足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20m冲刺、立定跳远、下... 目的:分析中国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以下简称国少女足)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结果与下肢爆发力、Y-平衡存在的内在联系,为提高国少女足运动员运动表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名国少女足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20m冲刺、立定跳远、下蹲跳、Y-平衡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位置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研究采用Person分析。结果:(1)国少女足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平均分为16.20,最佳截断点为14.5分;(2)跨栏步、主动直膝抬腿与20m分段冲刺速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466,P<0.05;r=-0.367,P<0.05),过顶深蹲动作模式与立定跳远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1,P<0.05),Y-平衡临界值在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3)FMS总分对准确预测国少女足球员非接触性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03。结论:(1)我国优秀国少女足运动员髋关节主动灵活性和臀大肌-髂胫束联合等肌群的主动柔韧性较好,但存在膝关节、髋关节稳定性差、躯干核心区肌群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训练应着重加强臀部肌群的激活与练习、核心区稳定与核心区力量训练。(2)FMS得分与20m分段冲刺速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下蹲跳能力存在正相关,与Y-平衡得分存在负相关,FMS测试得分并不能全面反映球员下肢爆发力、Y-平衡能力的高低,测试评估与训练需要考虑球员个体差异性,强调针对性帮助球员提高运动表现,降低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少女足 功能动作筛查 下肢爆发力 Y-平衡 ROC曲线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盲人足球运动员运动疲劳监测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李进 曾猛 +3 位作者 郭瑞彬 王桂顺 谌文峰 冯海清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爆发力下降率(下降成绩/训练前成绩)、体重流失率(流失体重/训练前体重)、训练疲劳积累评分(主观疲劳量表训练后评分-训练前评分)三种方法监测运动疲劳的效率。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盲人足球队15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国际健... 目的:探讨下肢爆发力下降率(下降成绩/训练前成绩)、体重流失率(流失体重/训练前体重)、训练疲劳积累评分(主观疲劳量表训练后评分-训练前评分)三种方法监测运动疲劳的效率。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盲人足球队15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国际健将4人;国家健将10人,无等级1人。年龄25.6±5.28岁;身高1.762±0.049米;体重70.93±7.61千克;BMI指数22.95±1.81;训练年限8.8±3.54年)。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运动员下肢爆发力下降率、体重流失率以及训练疲劳积累评分数据,然后将三项指标分别与自身血清睾酮/皮质醇(T/C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运动员下肢爆发力降低率与T/C值有着近似线性的负相关关系(|R|=|-0.981|﹥0.70);体重流失率与T/C值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R|=|-0.924|﹥0.70);训练疲劳积累评分与T/C有非常高度的负相关关系(|R|=|-0.718|﹥0.70)。结论:(1)下肢爆发力下降率监测法准确度高于体重流失率与训练疲劳积累评分监测法,且体重流失率监测法效率优于训练疲劳积累评分监测法;(2)针对盲人运动员,下肢爆发力下降率运动疲劳监测法测试是一项省时省力、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生理指标监测方法,具有精准度高、相对成本低、即刻知晓结果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力 体重流失 主观疲劳量表 盲人足球 运动疲劳
下载PDF
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研究:理论与证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国梁 蔡国锋 +13 位作者 庄哲 李嘉 阚洪旭 李雪艳 康建鑫 郑金慧 张海燕 关富余 张颖 王春晓 任杰 郭祀慧 何雪 赵晨琼 《四川体育科学》 2023年第3期29-33,F0002,共6页
研究目的:从近年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研究文献中总结现阶段有助于改善脊柱稳定性热门运动的作用,以及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理论与证据,为新冠疫情期间的隔离人员提供运动指导。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相关文... 研究目的:从近年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研究文献中总结现阶段有助于改善脊柱稳定性热门运动的作用,以及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理论与证据,为新冠疫情期间的隔离人员提供运动指导。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结果: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方法颇多,包括太极拳、易筋经、退步走、健步走、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普拉提等,绝大多数运动者通过科学的运动可以增强脊柱稳定性,其中易筋经通过改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血液循环对运动者的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状态也有所改善。研究结论:科学运动具有无创、无后遗症、简便、老少咸宜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干预 脊柱稳定性 理论 证据
下载PDF
不同负荷干预人体全脊柱模型脊柱稳定性的有限元实验研究
11
作者 蔡国梁 蔡国锋 +13 位作者 庄哲 李嘉 张颖 李雪艳 康建鑫 郑金慧 张海燕 关富余 赵晨琼 王春晓 任杰 吴珍琦 钟燕清 阚洪旭 《四川体育科学》 2023年第5期34-40,58,共8页
目的:通过建立全脊柱模型,观察在不同姿势和不同载荷作用于人体脊柱时脊柱稳定性的变化,向背包者建议较为合适背包姿势和负重。方法:针对人体脊柱骨骼和韧带系统开展了以人体脊柱CT扫描图像为基础的准确几何模型三维重建,并基于几何模... 目的:通过建立全脊柱模型,观察在不同姿势和不同载荷作用于人体脊柱时脊柱稳定性的变化,向背包者建议较为合适背包姿势和负重。方法:针对人体脊柱骨骼和韧带系统开展了以人体脊柱CT扫描图像为基础的准确几何模型三维重建,并基于几何模型划分了有限元网格,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其开展了研究工作,观测了不同载荷作用于人体时全脊柱模型椎体间位移变化特点。结果: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构建全脊柱模型并选取4种负荷(以体重的10%(10%BW)为单位增加)对全脊柱模型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T7,T12,L3三组的位移在负荷为10%BW较小,均小于3mm;负荷加到20%BW时,T7、T12组大于3mm,但尚未达到3.5mm,而L3组为2.7mm;负荷高达30%BW后,T12位移稍大于3.5mm,T7组位移已达3.695mm,超出稳定位移界限0.195mm,仅L3处位移最大值2.767mm,低于稳定位移值。载荷达到40%BW后,T7和T12位移远远大于稳定位移临界值,分别达到4.113和3.898mm,但L3组位移仅为3.047mm,依然在稳定位移值范围内。结论:全脊柱模型验证表明,该研究构建人体全脊柱模型构建成功,并通过人体全脊柱有限元分析得出结论:背包负荷在10%BW-20%BW下,L3、T12、T7这3个位置的脊柱均处于平稳状态;当背包负荷达到30%BW时,只有L3的位置脊柱处于稳定状态;40%BW的负荷下也依然仅L3符合正常位移标准,这表明当载荷大于30%BW时,将L3处定为载荷放置的位置最为合理,这样可最大程度控制脊柱位移范围,以降低人体脊柱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 全脊柱模型 脊柱稳定性 有限元
下载PDF
健康促进视角下智力障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原雅青 王美娟 +1 位作者 原维佳 刘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智力障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研究的方法及效果,为今后智力障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学指导。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等5个权威数据库检索文献,按照标准排除无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信息提取,使用... 目的:系统评价智力障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研究的方法及效果,为今后智力障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学指导。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等5个权威数据库检索文献,按照标准排除无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信息提取,使用PEDro评分量表对研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有效干预占93%(13篇)。纳入文献样本量介于12~80人之间,年龄范围为4~18岁;在学校环境实施以基本动作技能或体适能专项训练为干预手段的研究居多;干预周期为6~16周、3次/周、单次干预时间为40~60 min的有效干预占比最高;BOTMP/BOT-2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基本动作技能测评工具。结论:智力障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个体基本动作技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智力障碍 基本动作技能 健康促进 干预 综述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基础运动技能与体能的关联性:系统综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乐添 罗昕 +3 位作者 翁东凯 李阿慧 张霆 王健 《浙江体育科学》 2023年第6期78-88,共11页
目的:研究旨在回顾学龄前儿童基础运动技能(Fundamental motr skill, FMS)与体能之间相关性的科学证据。方法:系统综述,从2022年2月至2022年4月对检索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知网和Scopus进行系统搜查。纳入2012年3月至2022... 目的:研究旨在回顾学龄前儿童基础运动技能(Fundamental motr skill, FMS)与体能之间相关性的科学证据。方法:系统综述,从2022年2月至2022年4月对检索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知网和Scopus进行系统搜查。纳入2012年3月至2022年3月发表的研究,这些研究检查了学龄前儿童中FMS与体能组成部分(身体成分、肌肉骨骼健康、心肺适能和柔韧性)之间的关系。使用CONSORT和STROBE指南检查研究中的偏倚风险。分析了研究中的起源、设计、样本、测量FMS、测量体能、主要结果和统计数据。结果:24项研究符合所有标准;5项研究被评估为低偏倚风险,19项研究被归类为中偏倚风险。目前的科学证据无法确定身体成分与FMS之间的正负关系(19项中8项呈负相关);FMS与肌肉骨骼健康呈正相关(7项中的7项呈正相关);FMS与心肺适能(3项中3项呈正相关)、FMS与柔韧性(2项中2项呈正相关)由于研究数量的不足,两者关系依然不能确定。结论:学龄前儿童FMS与体能多方面的关联是不确定的,目前学界对肌肉骨骼能力与技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有着一致的认识,但柔韧性、心肺能力、体重与技能的关系在依然没有达成共识。未来对两者关系的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对现在主流的体能评估方法进行融合筛除,整合出最精准和最能反映素质的评估方法;技能评估方法要同时具备过程指标和结局指标,避免结局指标评估项目与体能测试项目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基础运动技能 体能 儿童早期发展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移动、平衡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坤 覃朝玲 《四川体育科学》 2023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全身振动(WBV)训练对老年人下肢移动及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BM(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全身振动训练(WBVT)为干预方式对... 目的 系统评价全身振动(WBV)训练对老年人下肢移动及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BM(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全身振动训练(WBVT)为干预方式对老年人下肢功能性移动、平衡能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为2019年12月,文献采取双人独立提取法,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研究、提取数据及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15.1软件进行Mate分析。结果 纳入11篇RCT,共计439例对象,文献质量评价中有5篇高质量研究和6篇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身振动训练组在计时完成“起立-行走”(SMD=-0.73,95%CI-0.94~-0.52,P=0.000)、5次坐起实验(SMD=-0.44,95%CI-0.70~0.17,P=0.001)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在Bery平衡量表得分(SMD=0.97,95%CI 0.66~1.29,P=0.000)、单腿站立时长(SMD=1.33,95%CI 0.71~1.94,P=0.000)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有利于增强老年人下肢移动与平衡能力,提高自身运动功能,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且发现实验组中相对于“仅WBV训练”,“WBV联合运动训练”在老年人移动能力方面干预效果更好,今后可将WBV作为一种“技能化”的辅助干预手段来增加综合训练计划的训练强度。但受文献数量及质量的限制,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全身振动 平衡 移动 运动功能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我国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不同运动应激下的气体代谢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积艳 孙冬 赵亮 《浙江体育科学》 2023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我国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不同运动应激状态下的心肺和代谢反应。方法:以8名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站姿运动员进行3min与12min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坐姿运动员进行3次间隔1.5min、3min重复最大运动负荷测试,比较不同类型运... 目的:探讨我国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不同运动应激状态下的心肺和代谢反应。方法:以8名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站姿运动员进行3min与12min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坐姿运动员进行3次间隔1.5min、3min重复最大运动负荷测试,比较不同类型运动员与在运动后恢复2min、5min和10min时心率(Heart Rate,HR)和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La)清除率等心肺代谢反应。结果:①在越野滑雪站姿测试中,12min测试的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O 2max)、VO 2max相对值、HR和通气量(Ventilation Rate,VE)的明显高于3min测试,但两种测试方案之间的氧脉搏(Oxygen pulse,O 2pulse)和氧通气当量(ventilatory equivalent for oxygen,VE:VO 2)无显著差异(P>0.05),在残奥越野滑雪坐姿运动员测试中,运动员3次试验之间的心肺代谢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②残奥越野滑雪站姿与坐姿进行横向对比时,残奥越野滑雪站姿运动员的VO 2max比坐姿运动员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越野滑雪坐姿运动员的心肺代谢效率显著低于越野滑雪站姿运动员((P<0.05);③恢复期内10min内的HR与VO 2max显著相关,而恢复期间La清除率和VO 2max之间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我国残奥越野滑雪站姿运动员比坐姿运动员具有更高的心肺代谢能力,并且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心率恢复速度与自身的心肺代谢能力相关性较强,而La清除率则与心肺代谢能力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 气体代谢 心率 血乳酸
下载PDF
身体活动对儿童基础动作技能发展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16
作者 吴昌鸿 梁超 +1 位作者 宋振鹏 徐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69,共8页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身体活动对儿童基础动作技能干预效果的关系。方法:依据PRISMA原则,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对纳入的17篇中英文文献、27项研究,2030名实验参与者...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身体活动对儿童基础动作技能干预效果的关系。方法:依据PRISMA原则,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对纳入的17篇中英文文献、27项研究,2030名实验参与者,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设置年龄、身体活动方式、活动时长、活动频率、单次运动量5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身体活动对移动动作(SMD=1.19,95%CI:0.97,1.41,P<0.00001)、操作动作(SMD=1.49,95%CI:1.12,1.87,P<0.00001)、粗大动作总分(SMD=1.72,95%CI:1.33,2.12,P<0.00001)都具有积极影响。(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动作发展受到身体活动参与者的年龄、身体活动方式、活动干预时长、活动干预频率及单次运动量的影响。结论:(1)身体活动对儿童的粗大动作发展,包括移动动作和操作动作都具有积极的影响;(2)身体活动能促进3~6岁儿童的动作发展,4~5岁年龄段有最显著成效;(3)体育项目类身活动和系统性身体活动均能促进儿童粗大动作的发展,但体育项目类身体活动效益最佳,游戏类身体活动效应不显著。(4)身体活动每周2-3次,每次40~50 min,持续时间在8~12周的身体活动方案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基础动作技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儿童 基础动作技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太极拳、八段锦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控制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左宇飞 《浙江体育科学》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探讨太极拳、八段锦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控制效果的可能性和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依据PICOS原则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文献的受试者样本量、干预周期、血糖指标及实验设计方案等数据资料。将同类数据进行筛选汇总,... 探讨太极拳、八段锦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控制效果的可能性和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依据PICOS原则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文献的受试者样本量、干预周期、血糖指标及实验设计方案等数据资料。将同类数据进行筛选汇总,不能进行汇总的数据使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将能够汇总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录入系统Review Manager 5.3软件中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05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共纳入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括778名糖尿病前期受试者。meta分析表明太极拳、八段锦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FBG(SMD=-1.19[-1.69,-0.69],P<0.01,I2=90%)、2hBG(SMD=-0.62[-0.88,-0.36],P<0.01,I2=53%)和HbA1c(SMD=-1.27[-2.20,-0.33],P<0.01,I2=96%)结论:太极拳、八段锦能有效降低FBG、2hBG和HbA1c水平,从而有利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控制。在为糖尿病前期人群设计太极拳、八段锦的训练方案时,需要仔细考虑太极拳、八段锦运动方案的训练频率和训练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八段锦 糖尿病前期 血糖异常
下载PDF
PGC-1a适应骨骼肌不同持续时间与强度收缩活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鹏 马继政 《四川体育科学》 2023年第4期23-32,共10页
本综述通过对PGC-1α依赖性信号传导的研究,描述不同持续时间、强度和模式的有氧运动,对调节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分子事件的影响。这对于治疗各种代谢性疾病以及优化运动训练计划至关重要。现有研究表明,30-90min的有氧运动无法提供... 本综述通过对PGC-1α依赖性信号传导的研究,描述不同持续时间、强度和模式的有氧运动,对调节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分子事件的影响。这对于治疗各种代谢性疾病以及优化运动训练计划至关重要。现有研究表明,30-90min的有氧运动无法提供额外的刺激来激活信号通路,以调节PGC-1α的翻译后修饰以及PPARGC1A的基因表达。而II型肌纤维募集的增加,导致运动强度显著影响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并伴随着明显的代谢变化,从而导致信号级联反应的激活和调控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基因的表达。因此,间歇性运动比连续运动能更有效地激活线粒体生物合成。在适应有氧训练的骨骼肌中,通过运动强度激活线粒体生物合成,主要与AMP激活的蛋白激酶/PGC-1α通路,PGC-1α调控的基因的表达,以及来源于由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相关转录因子及其共激活因子调控的诱导型可变启动子AP的PPARGC1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5'-AMP激活蛋白激酶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学者共识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丹阳 赵焕彬 +43 位作者 杨世勇 李春雷 闫琪 史东林 王雄 尹晓峰 牛雪松 曹晓东 李山 李豪杰 孙君志 史衍 李赞 戴剑松 任占兵 史兵 张婧 曲国洋 甄志平 刘俊一 于亮 裘鹏 邹晓峰 张利锋 杜长亮 黄彩华 黄岩 胡晓燕 张卫 牛永刚 马瑞 张秀丽 徐飞 赵华 李恩荆 崔运坤 黄森 黄信嘉 张琰 黄展煜 王川 Georgios Nassis 路文平 吕万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Early sport specialization,ESS)是关乎青少年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体育科学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明晰青少年早期专项化的概念,梳理早期专项化的基本内涵,归纳青少年早期... 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Early sport specialization,ESS)是关乎青少年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体育科学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明晰青少年早期专项化的概念,梳理早期专项化的基本内涵,归纳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国际经验及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提出青少年专项化训练科学化的应对之策。基于此,拟定如下学者共识:第一、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在青春期之前围绕一个特定运动项目进行的高强度的训练;第二、尽管诸如体操、跳水等运动项目要求很早(6~9岁)进行专项化训练,但绝不能忽视早期专项化训练极易对动作技能学习、运动技能学习、体能训练科学化、长期职业生涯发展及身体健康等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三、对于大多数运动项目来说,青少年相对较晚的进行专项化训练、或早期进行多样化训练且在晚期进行高水平专项化训练,成年后在竞技体育领域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第四、技术主导类项目可以在正确动作模式基础上开展早期专项化训练,训练过程中应高度关注动作质量,避免出现动作模式异常诱发运动损伤;第五、青少年专项训练科学化的根本在于建立集体能、技术、战术、心理、运动智商及人文素养于一体的训练体系;第六、青少年专项训练科学化的关键在于依据生理年龄和身体机能发育特征,强化青少年各个时期体能训练科学化;第七、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综合应对策略为:选择合适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时机、构建青少年长期发展模型、强化青少年多样化训练、训练与监控充分结合,以及建立与年龄相适应的赛事体系;第八、倡导以健康和快乐作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导向,以培养终身体育素养作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专项化训练 多样化训练 青少年体能训练 青少年长期发展模型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刺激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0
20
作者 李强 高伟 魏宏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2-65,70,共5页
研究目的 :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研究方法 :16名羽毛球运动员 (14~18岁 ,男女各半 )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 ,低氧组在正常训练以外每天进行 1h左右的间歇低氧刺激 ,氧浓度控制在 9%~ 14% ,每周 6... 研究目的 :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研究方法 :16名羽毛球运动员 (14~18岁 ,男女各半 )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 ,低氧组在正常训练以外每天进行 1h左右的间歇低氧刺激 ,氧浓度控制在 9%~ 14% ,每周 6 d,连续 4周。对照组完成与低氧组相同的运动训练 ,不吸低氧 ,两组测试指标相同。结果表明 :低氧 1周后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显著升高 (P<0 .0 5 ) ,低氧 1周、2周时 2 ,3-二磷酸甘油酸显著高于低氧前水平 (P<0 .0 5 ) ,4周后低氧组运动能力显著提高 ,表现在无氧阈心率下降、功率提高、时间推迟 ;定量负荷后呼吸频率、呼吸商、运动后血乳酸和心率均显著下降 (P<0 .0 5 ) ;完成最大运动能力实验时 ,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最大心率、功率和运动后最高血乳酸均显著升高 (P<0 .0 5 ) ,运动后 3m in时心率恢复加快 (P<0 .0 5 )。结果提示 ,常压间歇低氧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红细胞生成 ,有利于氧的运输 ,并有效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运动医学 常压间歇低氧 运动能力 红细胞 2 3-二磷酸甘油酸 红细胞生成素 心率 血乳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