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抑制功能影响的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运洲 李亚靖 杨勇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使用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相比的效果差异,为不同锻炼人群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原则,在国内外的一些检索平台检索相关文献,检索... 目的:使用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相比的效果差异,为不同锻炼人群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原则,在国内外的一些检索平台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8月30日。运用软件“Stata 15.0”和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效应量分析。结果:1)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为中等效应量。2)HIIT能够显著提高10~24岁人群的抑制功能,而对25岁以上人群的抑制功能未见显著影响;90%~10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且合并效应量较大,70%~9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10~30 min和30~60 min的HIIT均能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功率自行车、篮球、爬楼梯等方式的HIIT能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跑步机上跑步的HIIT对运动者的抑制功能未见显著影响;HIIT结束30 min后仍对运动者的抑制功能有积极影响。3)HIIT与MIC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HIIT能够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为中等效应量,HIIT与MICT对抑制功能的积极影响没有差异;HIIT与抑制功能的关系受到年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等调节变量的影响,HIIT的认知促进效益可以持续30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抑制功能 元分析
下载PDF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探析——评《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静 陈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I0021-I0021,共1页
体育运动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于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健康的重要性。《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一书深入探讨了体育运动如何促进心理健康,分析其在缓... 体育运动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于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健康的重要性。《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一书深入探讨了体育运动如何促进心理健康,分析其在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状态、增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章首先对心理健康进行了概述,明确了健康的内涵。通过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判定标准的探讨,详细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归因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情绪状态 缓解压力 心理健康 健康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用探析 判定标准
下载PDF
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逻辑转向与变革 被引量:2
3
作者 亓圣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5-23,177,共10页
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既是对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突破与超越,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深陷身心二元论认知误区,成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堕距”和表征主义知识观发生的根源,导致青少年体... 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既是对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突破与超越,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深陷身心二元论认知误区,成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堕距”和表征主义知识观发生的根源,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危机预警,青少年“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价值迷思。为了有效回应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理性回归,突破传统青少年身体教育的深层困局,通过研判与破解身心二元论的矛头之源与“离身化”知识危机,厘清与阐明身体素养教育的知识谱系与意义重构。立足身体主体性、感知性与互动性,探讨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由“知识本位”提升为“素养本位”的内在逻辑。进而从“技术讲解”到“知识构建”,“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能力整合”到“意义反思”的实践超越中,探寻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生成的教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身体素养教育 具身认知 知识逻辑 教学形态
下载PDF
数字赋能残疾儿童身体活动与健康:国际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及行动战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晓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88,共8页
目的探讨数字赋能残疾儿童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国际政策架构、核心内容与行动战略。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6大构成要素的理论,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电信联盟(ITU)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 目的探讨数字赋能残疾儿童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国际政策架构、核心内容与行动战略。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6大构成要素的理论,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电信联盟(ITU)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发布的有关数字赋能、人工智能、数字健康以及身体活动与健康、高品质的体育教育、包容性教育等相关国际组织的核心政策文件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确定与数字赋能残疾儿童身体活动与健康相关的国际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和行动战略。结果根据WHO健康服务体系6大构成要素的理论,数字赋能残疾儿童身体活动与健康的政策架构主要涉及服务提供、健康人力资源、健康信息系统、医疗产品和技术、健康筹资、领导力与数字治理6个领域。实施数字赋能残疾儿童身体活动与健康的主要行动战略涉及6大项:强化法律和政策支持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强化数字技术持续创新、构建数字赋能的残疾儿童身体活动与健康的服务体系、建立并实施数字赋能相关技术和伦理标准、促进儿童的数字融合,以及改善残疾儿童的身体活动与健康服务的监测和质量控制。结论本研究基于WHO健康服务体系6大构成要素的理论,从服务提供、健康人力资源、健康信息系统、医疗产品和技术、健康筹资、领导力与数字治理6个领域,对WHO、UNESCO、ITU和UNICEF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内容分析,构建了数字赋能残疾儿童身体活动与健康的政策架构,分析了相关政策的核心内容以及主要行动战略。本研究为制定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政策,推动数字赋能技术在残疾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数字赋能 身体活动 健康
下载PDF
城市老年人的生命旺盛感如何影响心理幸福感?
5
作者 张淑娥 尹红艳 +2 位作者 吴群红 孙涛 曹德品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803,共6页
目的:探究城市老年人生命旺盛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联机制。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了764名城市老年人。测量工具包括生命旺盛感量表、乐观-悲观量表、自我老化态度量表、感知社会支持量表、殷盛感量表;运用回归分析和斜率分... 目的:探究城市老年人生命旺盛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联机制。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了764名城市老年人。测量工具包括生命旺盛感量表、乐观-悲观量表、自我老化态度量表、感知社会支持量表、殷盛感量表;运用回归分析和斜率分析检验生命旺盛感与心理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机制。结果:城市老年人的生命旺盛感能够积极预测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乐观人格倾向(B=-0.209,P<0.01)和感知社会支持(B=-0.233,P<0.01)负向调节生命旺盛感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自我老化态度(B=0.315,P<0.01)正向调节生命旺盛感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结论:积极培育城市老年人习得性乐观品质、培塑城市老年人正向的老化态度,增加对城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实现城市老年人生命旺盛感对心理幸福感的增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旺盛感 心理幸福感 城市老年人 调节效应
下载PDF
体育消费中主要群体社会比较影响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李凌 张勇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2,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社会比较类型对幸福感的影响,并分析体育消费在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线上”滚雪球抽样方式,获取主要群体的样本数据。通过分类和量化分析,将主要群体中的体育消费社会比较划分为偏执型社会比较、调和型社会... 目的:探究不同社会比较类型对幸福感的影响,并分析体育消费在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线上”滚雪球抽样方式,获取主要群体的样本数据。通过分类和量化分析,将主要群体中的体育消费社会比较划分为偏执型社会比较、调和型社会比较与低欲望型社会比较3类,并研究这些社会比较类型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消费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偏执型社会比较和低欲望型社会比较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调和型社会比较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在偏执型社会比较与幸福感的关系中,精神性体育消费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调和型社会比较与幸福感的关系中,物质性体育消费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低欲望型社会比较与幸福感的关系中,物质性体育消费和精神性体育消费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结论:主要群体中,偏执型和低欲望型社会比较对幸福感有直接影响,而体育消费在不同类型的社会比较与幸福感之间扮演了不同的中介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 社会比较 幸福感 主要群体
下载PDF
急性运动对负性情绪信息有意遗忘的影响
7
作者 孙潇 金雨薇 +1 位作者 刘荣 宋耀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目的:探究急性运动是否可作为一种干预手段作用于大学生负性情绪信息的有意遗忘,以及情绪材料的性质和时间耦合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02名大学本科女生随机分为编码前运动组、编码后运动组和对照组,以10 min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为运... 目的:探究急性运动是否可作为一种干预手段作用于大学生负性情绪信息的有意遗忘,以及情绪材料的性质和时间耦合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02名大学本科女生随机分为编码前运动组、编码后运动组和对照组,以10 min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为运动干预方式,采用项目法有意遗忘范式,以低唤醒负性词、高唤醒负性词和中性词为记忆材料,比较不同组别被试在自由回忆正确数、再认的辨别力指数d’及相对应的有意遗忘效应值上的差异。结果:编码前运动组在再认任务中的有意遗忘效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编码前运动组忘记指令词语d’显著低于对照组,编码后运动组的自由回忆正确数呈现出低于编码前运动组和对照组的趋势。结论:编码前运动通过提升个体对信息的抑制控制能力促进有意遗忘的执行,编码后运动则通过干扰记忆巩固过程降低整体回忆表现。提示急性运动可提升个体主动抑制负性情绪信息记忆编码的能力,而在经历负性情绪事件后进行的急性运动能够帮助个体更快遗忘相关负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运动 有意遗忘 负性情绪信息 时间耦合
下载PDF
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溯源与实践审视
8
作者 石岩 王婷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51,共9页
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构建我国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梳理了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释义、理论溯源并总结了国内外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研究认为,国外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理论... 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构建我国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梳理了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释义、理论溯源并总结了国内外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研究认为,国外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经历了由单一理论取向下的以个体自身为主导的服务,向多元理论取向下的以社会群体为主导的服务的转变,国内则经历了由参照西方理论取向提出的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服务,向在本土理论取向下提出的以预防问题为核心的服务的转变。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实践在兼顾心理服务属性与运动员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以专业运动员为核心的“团队本位”型、以职业运动员为核心的“个体契约”型和以学生运动员为核心的“教育主导”型3类特色鲜明的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形式;研究提出了自下而上的以运动员为核心的“主动健康”型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以期通过双向过程形成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心理健康服务 理论 实践 主动健康
下载PDF
有氧运动与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干预效果
9
作者 付全 唐雅欣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2,共9页
目的探究4周有氧运动辅助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比较有氧运动辅助干预与经颅磁刺激辅助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索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理想方案。方法纳入北京某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23年4—9月收治的45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分为运动组(n=... 目的探究4周有氧运动辅助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比较有氧运动辅助干预与经颅磁刺激辅助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索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理想方案。方法纳入北京某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23年4—9月收治的45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分为运动组(n=15)、经颅磁组(n=15)和对照组(n=15)。运动组干预方案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4周、4次/周、30min/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经颅磁组干预方案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4周、4次/周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刺激部位为左侧DLPFC,80%运动阈值,刺激频率为10Hz,每个序列持续4s,间隔56s,持续20个序列;对照组不增加额外干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使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患者的抑郁程度。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在干预前后采集被试空腹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内5-羟色胺(5-HT)质量浓度变化。结果干预后,3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均显著降低;运动组和经颅磁组的认知功能显著改善、血清5-HT质量浓度显著提升;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和血清5-HT质量浓度无显著变化。在被试抑郁程度、学习、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血清5-HT质量浓度上时间和组别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运动组和经颅磁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运动组与经颅磁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4周的有氧运动辅助干预或rTMS辅助干预可显著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升其学习、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等认知功能以及血清5-HT质量浓度,且干预效果优于纯药物治疗;有氧运动辅助干预可成为rTMS辅助干预青少年抑郁症的有效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有氧运动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5-羟色胺
下载PDF
不同运动时间和间歇模式的大强度间歇运动对愉悦情绪和享受感的影响
10
作者 杨勇涛 李亚靖 +2 位作者 李霄龙 王珺荣 马梦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1-588,共8页
探讨4种不同运动时间和间歇模式的大强度间歇运动(HIIT)诱发愉悦情绪和享受感的效果差异。方法:将75名大学生随机分配至运动30 s间歇30 s组、运动1 min间歇1 min组、运动30 s间歇1min组和运动1 min间歇2 min组,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 探讨4种不同运动时间和间歇模式的大强度间歇运动(HIIT)诱发愉悦情绪和享受感的效果差异。方法:将75名大学生随机分配至运动30 s间歇30 s组、运动1 min间歇1 min组、运动30 s间歇1min组和运动1 min间歇2 min组,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20 min测量其享受感,并对运动中的疲劳感、愉悦情绪和享受感进行测试。结果:1)运动30 s间歇1 min HIIT相比运动1 min间歇2 min,运动30 s间歇30 s HIIT相比运动1 min间歇1 min HIIT均可诱发更积极的愉悦情绪。运动30 s间歇1 min HIIT诱发的愉悦情绪最高,运动1 min间歇1 min HIIT诱发的愉悦情绪最低。2)1:1间歇模式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低于1:2间歇模式,并且与运动30 s间歇30 s、运动1 min间歇1 min HIIT相比,运动1min间歇2 min 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更高。3)运动30 s间歇1 min 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显著高于运动1 min间歇1 min,相同间歇模式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1)运动时间和间歇时间等量时,运动时间越长,愉悦情绪越低,运动时间小于间歇时间的HIIT诱发的愉悦情绪更高。2)间歇期长的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更高,相同间歇模式的运动时间长短不影响运动后产生的享受感。3)短时间多组数HIIT是诱发愉悦情绪的最佳方案,长时间的间歇期HIIT是诱发享受感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强度间歇运动 运动时间 间歇模式 愉悦情绪 享受感
下载PDF
国际运动心理服务发展进程中的挑战与中国镜鉴
11
作者 祝大鹏 漆昌柱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运动心理服务是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的重要形式,对国际运动心理服务发展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我国运动心理学服务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国际运动心理服务在自身方面存在缺乏明确准入标准、从业者心理健康关注不够、从业者文化... 运动心理服务是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的重要形式,对国际运动心理服务发展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我国运动心理学服务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国际运动心理服务在自身方面存在缺乏明确准入标准、从业者心理健康关注不够、从业者文化胜任力缺位的挑战;在运动心理服务研究上存在定性研究比例失衡、研究技术更新升级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挑战;在运动心理服务实践上存在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缺乏足够重视、教练员心理服务能力建设缺失、运动心理服务职业道德评估与监督失位、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职业反思匮乏等挑战。面对发展进程中的挑战,我国运动心理服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打造运动心理服务的中国方案、拓展服务领域与范围,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强运动心理服务理论构建,重视循证实践、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培养规范、完善服务模式。全面提升运动心理服务质量,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世界运动心理学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服务 运动员心理健康 职业发展
下载PDF
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对心理疲劳的影响研究——以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为例
12
作者 李杰 庞研 +1 位作者 刘世瑾 苏健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在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状态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员各维度的焦虑水平会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而出现下降;(4)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可以正向影响心理疲劳,状态自信心可以负向影响心理疲劳,但均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因素是影响青年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的主要变量,不同性别之间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认知状态焦虑上.青年散打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2个维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 运动员 竞赛状态焦虑 心理疲劳
下载PDF
运动感知焦虑量表的汉化及在女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13
作者 黄文英 陈鑫意 胡昶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对运动感知焦虑量表(ESAQ)进行汉化,并在女大学生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征得原作者授权后,通过BrisLin模型对ESA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和预调查,最终形成中文版运动感知焦虑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通... 目的:对运动感知焦虑量表(ESAQ)进行汉化,并在女大学生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征得原作者授权后,通过BrisLin模型对ESA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和预调查,最终形成中文版运动感知焦虑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200名女大学生进行运动感知焦虑调查,评估中文版ESAQ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ESAQ共2个维度,16个条目,各维度Cronbach sα系数为0.892、0.852,折半信度为0.894、0.852。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共抽取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3.057%;验证性因子分析中,X 2/df=1.365,RMSEA=0.018,GFI=0.984,NFI=0.979,CFI=0.994,TLI=0.993,模型拟合达标;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2~0.91,S-CVI/UA为0.90。结论:中文版运动感知焦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女大学生运动感知焦虑的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感知焦虑量表 女大学生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心理疏导对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14
作者 彭彬战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竞技体育之下,高水平运动员往往背负较大的心理压力,通过心理疏导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十分重要。将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划分为焦虑水平、睡眠水平、训练满意度、心理幸福度4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心理疏导对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 竞技体育之下,高水平运动员往往背负较大的心理压力,通过心理疏导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十分重要。将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划分为焦虑水平、睡眠水平、训练满意度、心理幸福度4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心理疏导对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建议。结果显示,心理疏导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其睡眠水平、训练满意度和心理幸福度,且对缓解焦虑、提升睡眠水平的作用更明显。训练满意度的提升水平相对较差,原因可能在于运动员的训练满意度不仅受心理疏导的影响,还受自身竞技水平、教练员水平、设施设备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运动员的心理焦虑,结合心理疏导改善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认知与接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水平 睡眠水平 训练满意度 心理幸福度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
15
作者 张文涛 万雯思 蔡依纯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2期166-169,共4页
为探寻体育锻炼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347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和心理健康... 为探寻体育锻炼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347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和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与运动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提出转变健康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营造体育氛围,提高体育参与行动;完善体育场地建设,加强资源管理;开展特色体育课程,成立体育社团等路径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在校大学生 核心素养
下载PDF
线上Hatha瑜伽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分析
16
作者 徐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20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线上不同的体育教学将学生分为原始组和干预组,每组100名学生,进行为期16周,2次/周,60min/次的线上实验教学,来验证Hatha瑜伽线上教学对高职院校女大...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20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线上不同的体育教学将学生分为原始组和干预组,每组100名学生,进行为期16周,2次/周,60min/次的线上实验教学,来验证Hatha瑜伽线上教学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实验前原始组和干预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通过线上Hatha瑜伽教学实验干预组试验前后心理效应有显著性差异,发现线上直播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缓解由于特殊时期带来的压力[1];二是Hatha瑜伽的冥想可以让意识高度集中,让精神放松,身心愉悦,让内心更加平静。三是在线上Hatha瑜伽体式的练习中,干预组女大学生从感觉、意识、饮食、睡眠、抑郁各维度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改善。四是通过线上学习,学生能真正将健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自我锻炼意识和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tha瑜伽 线上体育教学 女大学生 心理影响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峥 刘曙萌 《少林与太极》 2024年第9期67-70,共4页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汲取传统养生和技击智慧而编创的一种武术。太极拳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修身养性,是集文化、健康、武术三种属性于一体的中华传统保健项目之精粹。随着现代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视...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汲取传统养生和技击智慧而编创的一种武术。太极拳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修身养性,是集文化、健康、武术三种属性于一体的中华传统保健项目之精粹。随着现代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儿童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众多体育项目中,太极拳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武术,练习太极拳能促进儿童青少年各方面机能发展,开展太极拳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教学 传统武术 太极拳运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养生 技击 体育项目 修身养性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心理韧性和锻炼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18
作者 葛袁园 《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35-37,39,共4页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为科学运动干预手机依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育参与量表、心理韧性量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对江西省九江市被试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体育锻炼、初中生心理韧...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为科学运动干预手机依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育参与量表、心理韧性量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对江西省九江市被试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体育锻炼、初中生心理韧性、锻炼自我效能与初中生手机依赖均呈现负相关(r=-0.106、-0.356、-0.374;P<0.01);体育锻炼可以负向预测初中生的手机依赖(r=-0.20;P<0.01)。心理韧性和锻炼自我效能感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具体包括锻炼自我效能感的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033;中介效应占比24.1%);心理韧性的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037;中介效应占比27%);心理韧性和锻炼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004;中介效应占比2.9%)。通过构建中介路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对于初中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手机依赖防治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心理韧性和锻炼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影响初中生手机依赖过程中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应从体育锻炼的防治不良行为的功能出发,通过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来提高初中生的心理韧性和锻炼自我效能感,进而减少手机依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初中生 手机依赖 心理韧性 锻炼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健美操锻炼对大学女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
19
作者 余锋 贾芳芳 +1 位作者 孙奥 高鸣婕 《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基于新时代背景和学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立足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调研健美操运动对于淮阴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选取淮阴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女大... 基于新时代背景和学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立足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调研健美操运动对于淮阴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选取淮阴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女大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后各种心理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常进行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等方面改善作用显著。故而,健美操运动对淮阴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有显著改善,进行健美操运动后女生的心理健康改善情况比进行传统体育运动的女生心理健康改善情况更为显著。表明健美操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健美操运动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抑郁情绪的关系
20
作者 侯晓敏 《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59-60,63,共3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28名云南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抑郁情绪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量得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整体自尊得分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一般自我效...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28名云南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抑郁情绪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量得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整体自尊得分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和抑郁检出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有可靠正相关,与抑郁有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整体自尊没有可靠的相关关系;整体自尊和自我效能在体育锻炼与抑郁情绪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在体育锻炼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中自我效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自尊 自我效能 抑郁情绪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