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述神话的叙述关系论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静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理解神话的实践形式,需将重述纳入视域。“重述”的行为要义显现于重复性、共享性、返归性的交融中。三类叙述关系中,重复性叙述是神话的日常律动形式,作为复杂性重复,重述包含了“异”和“跨”的意义融合,揭示着以“故事间”和“讲故... 理解神话的实践形式,需将重述纳入视域。“重述”的行为要义显现于重复性、共享性、返归性的交融中。三类叙述关系中,重复性叙述是神话的日常律动形式,作为复杂性重复,重述包含了“异”和“跨”的意义融合,揭示着以“故事间”和“讲故事间”连接而呈现的叙事生命体。重述的共享之义深刻连接于故事规则、叙事情感的共建和互构,其间可见主体间叙述意志的呼应。作为具循环之态和生生之性的实践形式,重述返归于叙述主体自身的叙述性和神圣感,生成或转化着神话现象诸面向的丰富图景。作为对人的神话性存在的亲历和领悟,重述是呈现着个体、群体话语能力和自由的表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重述 叙述关系
下载PDF
从“说家”到“小说家”:先秦原始小说家及其流变
2
作者 张永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0,共8页
先秦之前小说家的最初名称当是“说家”,从先秦到汉代,说家经历了史学说家和子学说家两个阶段。早期的史学说家擅长收集、记录街谈巷语之言与道听途说之事,并注重辨订正音、注解校对等文献整理工作,以此著书立说,是班固汉志中溯源的小说... 先秦之前小说家的最初名称当是“说家”,从先秦到汉代,说家经历了史学说家和子学说家两个阶段。早期的史学说家擅长收集、记录街谈巷语之言与道听途说之事,并注重辨订正音、注解校对等文献整理工作,以此著书立说,是班固汉志中溯源的小说家;战国中后期兴起的子学说家善用譬喻等手法,包装史学说家所记录的先贤先哲、里巷智子的嘉言善语、可观之辞进谏诸侯王,由于没有核心要道而受人鄙视,被戏称为“小说家”,亦即桓谭《新论》中所定义的小说家。班、桓二人从历史与当下两个视角,勾勒出先秦到汉代小说家的全貌。在汉代的文化重整中,刘向按照内容层级原则进行书籍类别的筛选,将“不中义理者”皆归入小说家,使子学说家在汉代获得了小说家这一全新的身份,使迂诞虚妄成为汉志小说家的本色,开启了后世小说虚妄的起点,这一转换在小说史上意义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说家 子学说家 汉志小说家 转换 生成
下载PDF
壮族民间刘永福传说的口述史意义
3
作者 陈金文 《河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壮族民间的刘永福传说包括少年磨难、义气与度量、投奔三点会、计败番鬼四个主题的内容,基本反映了刘永福波澜壮阔的一生。流传于壮族民间口头的刘永福传说具有的参史之错、补史之缺、详史之略的口述史功能,可以纠正某些治史者对刘永福... 壮族民间的刘永福传说包括少年磨难、义气与度量、投奔三点会、计败番鬼四个主题的内容,基本反映了刘永福波澜壮阔的一生。流传于壮族民间口头的刘永福传说具有的参史之错、补史之缺、详史之略的口述史功能,可以纠正某些治史者对刘永福的不正确认识。刘永福传说保存了许多书面文献所没有记录的可贵史料,壮族民间传说中刘永福的形象更丰满,事迹更具体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福 壮族民间传说 口述史意义
下载PDF
绘本图画叙事中的情节展示艺术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岚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研究绘本的图画叙事、版式设计和画框调节是实现绘本图画叙事的重要手段。利用版式设计和画框变化页面中的图画形态及其关系,使绘本中的系列图画在读者的视知觉及想象中形成连贯性、叙事性,以及叙事节奏的起伏变化。
关键词 绘本 图画叙事 故事情节 版面设计 画框
下载PDF
民间传说的当代传承与景观生产研究:以白蛇传传说峨眉山白龙洞景观变迁为例
5
作者 余红艳 孟媛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传说与景观具有互为生产的内在机制,景观变迁直接影响着传说的叙事与传播。峨眉山漫长的佛道相争历史与白蛇传传说的信仰变迁及核心情节演化高度契合,并为白龙洞景观走进白蛇传传说奠定了重要的信仰基础。峨眉山白龙洞是白蛇传传说中白... 传说与景观具有互为生产的内在机制,景观变迁直接影响着传说的叙事与传播。峨眉山漫长的佛道相争历史与白蛇传传说的信仰变迁及核心情节演化高度契合,并为白龙洞景观走进白蛇传传说奠定了重要的信仰基础。峨眉山白龙洞是白蛇传传说中白蛇修仙情节的重要景观,其景观叙事经历了从连环洞到白龙洞的景观命名,从白龙洞到白龙寺的景观迁移。峨眉山信仰变迁致使白蛇传传说及其核心景观逐步走向淡化与遗忘,较大程度地影响了白蛇传传说在峨眉山及其周边的当代传承,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信仰主导下的白蛇传传说峨眉山当代景观生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传说 峨眉山 白龙洞 景观叙事 景观生产
下载PDF
“青词”概念及其文体演变发覆
6
作者 魏宏远 吴冬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青词初为道教奏章祝文,因太清宫斋醮停祝版而产生。“青词”取自书写纸张的颜色,“清词”则与斋醮场所太清宫有关,且由于音乐性,初定名为“词”而非“辞”。青词虽产生于玄门,但撰写者与体例都打上了世俗文书烙印,撰写者为翰林学士,格... 青词初为道教奏章祝文,因太清宫斋醮停祝版而产生。“青词”取自书写纸张的颜色,“清词”则与斋醮场所太清宫有关,且由于音乐性,初定名为“词”而非“辞”。青词虽产生于玄门,但撰写者与体例都打上了世俗文书烙印,撰写者为翰林学士,格式上则仿唐代表章。自晚唐杜光庭之后,青词逐渐脱离太清宫,向普通斋醮词过渡,至宋程式化书写减少,抒情成分增加,进而分化出宫廷斋醮青词与民间斋醮青词不同类型。这也使“青词”由最初的文体概念向文类概念转变,后世更将绿章、对联、绝句等醮词视为青词,青词逐渐向纯文学靠拢,成为融合宗教学、文体学和民俗学的特殊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词 绿章 文体概念 文类概念 文体演变
下载PDF
花儿的跨民族传播与多民族文化共享研究
7
作者 钟进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5,共11页
花儿在西北高原形成后,传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中,通过跨语言传播适应机制,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儿。近年来,地方政府组织打造跨省区花儿演唱会,为各民族花儿艺术交流搭建了新的文化共享平台,聚焦“共... 花儿在西北高原形成后,传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中,通过跨语言传播适应机制,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儿。近年来,地方政府组织打造跨省区花儿演唱会,为各民族花儿艺术交流搭建了新的文化共享平台,聚焦“共同性”,努力塑造新的文化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花儿 跨语言艺术 文化共享
下载PDF
学术史视角下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
8
作者 钟俊昆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客家民间文学作品需由空间地域、时间线性、讲述者与讲述内容等四个要素来界定,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边界也由此而确定。客家民间文学研究伴随客家历史文化研究而来,总体而言起步晚,除客家歌谣取得重要成绩外,客家神话、故事传说、民俗言... 客家民间文学作品需由空间地域、时间线性、讲述者与讲述内容等四个要素来界定,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边界也由此而确定。客家民间文学研究伴随客家历史文化研究而来,总体而言起步晚,除客家歌谣取得重要成绩外,客家神话、故事传说、民俗言语等方面的研究很薄弱,成果较少。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有其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其研究视角多样化,重视从历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展开,有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已形成补正史之不足、闽台比较研究、民俗实证研究等学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民间文学 学术史研究
下载PDF
史传散文与民间传说中鲧形象的对照性研究——以鲧堤刘的传说为例
9
作者 黄传波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13,共5页
传统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对于上古时代治水专家鲧禹的评判,一直有着贬鲧褒禹的观点。而在德州临邑鲧堤刘的传说中,鲧有着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不辞劳苦且富有智慧,为了百姓安危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一个有着悲剧命运的圣者形象。... 传统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对于上古时代治水专家鲧禹的评判,一直有着贬鲧褒禹的观点。而在德州临邑鲧堤刘的传说中,鲧有着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不辞劳苦且富有智慧,为了百姓安危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一个有着悲剧命运的圣者形象。该传说中鲧被流放的命运安排反驳了部分古文献中鲧被杀的记载,这对于尧舜德行的宣扬也是一种保护。鲧堤刘的传说体现了德州民间文学对于“德”文化的建构,体现出德州人崇德的文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 治水 鲧堤刘
下载PDF
“新史学”与“民间文学”的结缘——以《歌谣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10
作者 骆羽芯 罗义华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歌谣周刊》的创刊语境及其旨趣蕴含有“新史学”对于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发生学意义:其一,以《歌谣周刊》为中心的民间文学运动是眼光向下的“新史学”在新文学领域的民史实践。其二,《歌谣周刊》同人绘制中国民间文学地图的学术... 《歌谣周刊》的创刊语境及其旨趣蕴含有“新史学”对于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发生学意义:其一,以《歌谣周刊》为中心的民间文学运动是眼光向下的“新史学”在新文学领域的民史实践。其二,《歌谣周刊》同人绘制中国民间文学地图的学术构想契合了“新史学”关于“地理与历史之关系”等论述要义。其三,“新史学”作为一种方法在《歌谣周刊》探寻民间文学的学术主体性道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钩沉二者之关系,有助于甄别“新史学”之于“民间文学”的隐性意义,即隐伏于文学表象之下的“新史学”元素及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谣周刊》 新史学 民间文学 文史互动
下载PDF
濮文暹与甲戌本及半亩园
11
作者 沈治钧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103,共13页
刘铨福旧藏甲戌本时期,濮文暹与濮文昶兄弟是较早的该本读者,书后还留有二人的亲笔跋语及印鉴,时间是同治四年(1865)乙丑孟秋,地点是京城豪宅半亩园。濮氏昆仲与甲戌本、刘铨福及完颜崇实、崇厚、嵩申、华毓之间的牵连瓜葛,理应复查稽... 刘铨福旧藏甲戌本时期,濮文暹与濮文昶兄弟是较早的该本读者,书后还留有二人的亲笔跋语及印鉴,时间是同治四年(1865)乙丑孟秋,地点是京城豪宅半亩园。濮氏昆仲与甲戌本、刘铨福及完颜崇实、崇厚、嵩申、华毓之间的牵连瓜葛,理应复查稽核一番,藉此返回历史现场,以便解惑答疑。结果表明,已知史料与濮跋信息高度吻合,濮氏兄弟与半亩园主人崇实等关系确甚密切。细读《见在龛诗钞》与《味雪龛词稿》,还可获知濮文昶的生卒年。包括濮跋在内的甲戌本卷尾跋语七条时序错乱,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并无问题。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发现濮文昶的《味雪龛词稿》抄本残卷,是一宗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文暹 甲戌本 完颜崇实 半亩园 濮文昶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的价值意蕴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司国庆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民间文学作为活态文化资源,是由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既反映了历史事实,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鄂伦春族有着悠久深厚的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其中,莫日根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正义、反对邪恶的普遍性精神品格。中华民族悠... 民间文学作为活态文化资源,是由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既反映了历史事实,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鄂伦春族有着悠久深厚的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其中,莫日根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正义、反对邪恶的普遍性精神品格。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鄂伦春人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存储于民间叙事和社群记忆体系之中。鄂伦春民间故事与其他民族民间故事中核心母题具有一定相似性,既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密切交流、文化互嵌的事实,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认同。正确认识与理解这一文化事实,对于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鄂伦春 民间文学
下载PDF
街头“预言家”
13
作者 仲富兰 《财富生活》 2024年第10期19-19,共1页
“街头预言家”是西人说法,中国人传统说法就叫“算命先生”“看卦先生”,从事算命、卜卦、看相、测字、奇门遁甲等。八九十年前,上海租界里的西方人将这个行当直译为“Future teller”或“Street prophet”,或许不无道理,这个行当就是... “街头预言家”是西人说法,中国人传统说法就叫“算命先生”“看卦先生”,从事算命、卜卦、看相、测字、奇门遁甲等。八九十年前,上海租界里的西方人将这个行当直译为“Future teller”或“Street prophet”,或许不无道理,这个行当就是以预测人的生死祸福、未来钱财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租界 奇门遁甲 预言家 算命先生
下载PDF
《江格尔》地理叙事研究
14
作者 阿力更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0-345,共6页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有着宏大的地理空间结构,地理叙事既是《江格尔》的典型特征又是《江格尔》叙事程式的重要组成。运用近年来兴起的地理批评探究《江格尔》的叙事逻辑,发现史诗中的地方要素、空间结构和文学绘图,挖掘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有着宏大的地理空间结构,地理叙事既是《江格尔》的典型特征又是《江格尔》叙事程式的重要组成。运用近年来兴起的地理批评探究《江格尔》的叙事逻辑,发现史诗中的地方要素、空间结构和文学绘图,挖掘史诗《江格尔》的现实生活基础,剖析史诗蕴含的蒙古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从而揭示史诗《江格尔》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格尔》 地理批评 地理叙事 罗伯特·塔利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与突破路径
15
作者 许志杰 张璞凌 李文君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5-60,67,共7页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开启了中国与全球经济同屏共振的新篇章。“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中亚和欧洲各国贸易往来的桥梁。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开启了中国与全球经济同屏共振的新篇章。“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中亚和欧洲各国贸易往来的桥梁。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是新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新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论文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总体安排入手,阐释了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机遇,深入剖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核心区 高质量发展 突破路径
下载PDF
论利川土家民歌的基本特征
16
作者 李聚刚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在形成过程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复杂的历史原因让利川土家民歌形成了带有独特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辨识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利川土家民歌又不断吸收其他区域或其他类型民歌的艺术特征,形成了以土家族原生态民歌为主体,兼有其他民族音乐... 在形成过程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复杂的历史原因让利川土家民歌形成了带有独特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辨识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利川土家民歌又不断吸收其他区域或其他类型民歌的艺术特征,形成了以土家族原生态民歌为主体,兼有其他民族音乐文化某些特点的多元化艺术风格。此外利川土家民歌总体追求“思无邪”的精神境界,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 土家民歌 辨识特征 精神属性
下载PDF
宁夏民间故事的景观叙事与传承发展
17
作者 张绍慧 《民族艺林》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很多景观在打造为旅游景点之前,就在民间流传着与其相关的故事。人们将价值观、审美意识凝结在民间故事当中,包括对当地历史、文化、风俗、风景的认识和理解。传承民间故事可谓保护人民的“记忆”,对于民间故事的回归和将民间故事融合... 很多景观在打造为旅游景点之前,就在民间流传着与其相关的故事。人们将价值观、审美意识凝结在民间故事当中,包括对当地历史、文化、风俗、风景的认识和理解。传承民间故事可谓保护人民的“记忆”,对于民间故事的回归和将民间故事融合在当代景观叙事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民间故事的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景观叙事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江苏阜宁牛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研究
18
作者 李咏雪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江苏阜宁牛歌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探讨了阜宁牛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探讨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表明,阜宁牛歌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种独... 江苏阜宁牛歌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探讨了阜宁牛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探讨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表明,阜宁牛歌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承载着人们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感悟和思考。因此,阜宁牛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阜宁牛歌 历史渊源 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非遗视野下的《格萨尔》史诗中“十三”数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功能研究
19
作者 傅拉宇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格萨尔》史诗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内容丰富的英雄史诗。本文从非遗保护视角,着重论述史诗中对“十三”数词的特殊文化内涵和数词功能,以便更进一步了解和解读《格萨尔》史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格萨尔 史诗 非遗 十三数词
下载PDF
论敦煌民间咏物词的内涵及特色
20
作者 杨加加 陈欣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7-72,101,共7页
敦煌民间咏物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书写了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世俗生活。词在创作上运用比兴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尽显民间词的自然通俗本色;创作中作者化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与熟典入词使内容更加丰富,赋予了敦煌民... 敦煌民间咏物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书写了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世俗生活。词在创作上运用比兴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尽显民间词的自然通俗本色;创作中作者化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与熟典入词使内容更加丰富,赋予了敦煌民间咏物词深层次的内涵;形式上以口语、俗语入词以及词体制的变化多样又反映了敦煌民间咏物词独特的审美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歌辞 民间词 咏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