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燕乐调命名系统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1
作者 张红梅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唐宋燕乐调存在“之调式”“为调式”两种不同的命名系统,正确辨析不同时期的宫调称谓对理解燕乐宫调理论的内涵与本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唐会要》《乐府杂录》《新唐书》等文献中二十八调的称谓表述是统一的“之调式”体系,体现出唐... 唐宋燕乐调存在“之调式”“为调式”两种不同的命名系统,正确辨析不同时期的宫调称谓对理解燕乐宫调理论的内涵与本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唐会要》《乐府杂录》《新唐书》等文献中二十八调的称谓表述是统一的“之调式”体系,体现出唐人对雅、燕两种不同性质音乐的明确区分;《景祐乐髓新经》《梦溪笔谈》《补笔谈》中的二十八调则采用“为调式”命名体系,反映出北宋时期燕乐二十八调逐渐被纳入雅乐系统,在丰富了雅乐内涵的同时也被雅化改造;南宋复古崇雅意识强烈,遵从儒家正统雅乐制度的同时,深受民间俗乐及唐乐遗音的影响,采用“之调式”称谓体现出南宋雅乐俗化、燕乐雅化的音乐实践与乐调理论的折衷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燕乐调 二十八调 之调式 为调式 宫调
下载PDF
明清时期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
2
作者 杨善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I0002,共6页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离音乐的依律填词有关,其根本原因在于元明清时期以戏曲为主流的民间俗乐发展的要求。正是在俗乐发展的推动下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已有燕乐调终被后世广泛采用的工尺七调所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燕乐调 调名实质 曲词创作 俗乐发展
下载PDF
同均三宫不是一个“简单”的宫调学原理吗?——兼复蒲亨建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心态”问题
3
作者 刘永福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七律”作为音律(物理性)概念,全世界通用,“三宫”则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黄翔鹏反复强调:“‘同均三宫’是三种音阶”。由于只认识到了“同均”(七律),而忽略了“三宫”,蒲亨建便轻易得出“新音阶商调式、清商音阶徵调式、古... “七律”作为音律(物理性)概念,全世界通用,“三宫”则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黄翔鹏反复强调:“‘同均三宫’是三种音阶”。由于只认识到了“同均”(七律),而忽略了“三宫”,蒲亨建便轻易得出“新音阶商调式、清商音阶徵调式、古音阶羽调式,三者音阶名称不同,结构实质却并无二致”的错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均三宫 基本原理 蒲亨建 学术心态
下载PDF
“犯调”与“集曲”辩正
4
作者 仝鑫 施德玉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犯调”与“集曲”在学界是常被混淆的名称。犯调在传统乐学中是关于宫调关系的术语。其广义的意涵是指调性或调式的变换,就原曲调性与调式而言,有被“侵犯”之意;而“集曲”是指采用若干支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成一支有... “犯调”与“集曲”在学界是常被混淆的名称。犯调在传统乐学中是关于宫调关系的术语。其广义的意涵是指调性或调式的变换,就原曲调性与调式而言,有被“侵犯”之意;而“集曲”是指采用若干支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成一支有首有尾的新曲牌,对原曲牌而言,也有被“侵犯”之意。因此,“犯调”与“集曲”便产生有相同意义之现象,因而,历来引发许多的讨论与争议。文章分析了“犯调”的多重意义,即包含词乐之“犯调”、也论述“犯调”的形式与内容;文章也探讨“集曲”的形式与结构,其所包含曲牌片段组合之形式、曲牌片段之衔接。文章继而再将“犯调”与“集曲”进行比较,论述了“犯调”与“集曲”之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调 集曲 曲牌体 期待视野(expectation-horizon) 辩正
下载PDF
京房援《易》立律学说探微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黎星 孙晓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5-181,共7页
西汉《易》学家京房依据"卦气"说的《易》学像数模式,运用古代音律学之三分损益法,建构了"京房六十律",对古代音律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对京房援《易》立律学说体系的来源、构造展开探析研究,以纠正某些错解... 西汉《易》学家京房依据"卦气"说的《易》学像数模式,运用古代音律学之三分损益法,建构了"京房六十律",对古代音律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对京房援《易》立律学说体系的来源、构造展开探析研究,以纠正某些错解与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房 周易 卦气说 像数模式 六十律
下载PDF
宋代乐钟乐制之衍变
6
作者 徐蕊 《北方音乐》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入宋以后,朝堂有关乐钟的争议频发。在宋代乐钟既承载着雅乐乐制,又承载着国家礼制,乐钟成为了雅乐的核心乐器。文章论述宋代乐钟发展脉络,厘清宋代青铜乐钟发展轨迹,疏证宋代乐钟乐制的不同观点。宋代有关乐钟乐制的争议,成为了音乐史... 入宋以后,朝堂有关乐钟的争议频发。在宋代乐钟既承载着雅乐乐制,又承载着国家礼制,乐钟成为了雅乐的核心乐器。文章论述宋代乐钟发展脉络,厘清宋代青铜乐钟发展轨迹,疏证宋代乐钟乐制的不同观点。宋代有关乐钟乐制的争议,成为了音乐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当时政治纷争与时局稳固或风雨飘摇在音乐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乐钟 乐制 争论
下载PDF
阿图西与蒙特威尔第间的论争背后 被引量:4
7
作者 翟源 杨九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1,共5页
16世纪后期,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在其《牧歌集》第五卷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所谓的"第二常规"的艺术风格,并从音乐创作角度对这一范畴进行了解释。这一历史事件随后引起强烈的反响,引发了一场实质在于古代风格与... 16世纪后期,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在其《牧歌集》第五卷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所谓的"第二常规"的艺术风格,并从音乐创作角度对这一范畴进行了解释。这一历史事件随后引起强烈的反响,引发了一场实质在于古代风格与现代风格问题的讨论。值得肯定的是,蒙特威尔第在当时提出的在创作中追求基于音乐表现力来表达个人情感风格,在当时超越了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在今天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史 蒙特威尔第 第一常规(prima pratica) 第二常规(seconda prattica)
下载PDF
燕乐二十八调再论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应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7,共12页
中国传统音乐的宫调体系包含“均宫”和“调声”两个系统,两者相辅相成,完美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唐宋时期流传的燕乐二十八调,则是我国宫调理论中一种体系、两个系统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宫调 均系 调系 均调名 声调名 之调 为调 闰角调
下载PDF
从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看先秦至汉初五音与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根源 被引量:10
9
作者 谷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述系列文献中可见先秦至汉初五声、十二律的生律法与古代先民的阴阳五行宇宙观相联系,并有其系统、深厚的思想基础。本文将本着以"古人的思想研究古代"的宗旨,依据已有的古代哲学研究成果,探寻五声、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依据,为古代乐律文献的解读提供一个可以尝试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汉初 阴阳 五行 分畛 合流 五音 十二律 生律法 思想根源
下载PDF
论宫商——《泰律》研读有感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继凯 何云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6,共5页
五声宫商等名之含义在音乐界有音高说、调式说、音质说、乐器说、律数说、天文说等不一而足。在音韵界有则声母说、韵母说、平上去入四声说、语调说以及决然否定等。在中医界更是五花八门,人言人殊。今人普遍抱守的"非此即彼"... 五声宫商等名之含义在音乐界有音高说、调式说、音质说、乐器说、律数说、天文说等不一而足。在音韵界有则声母说、韵母说、平上去入四声说、语调说以及决然否定等。在中医界更是五花八门,人言人殊。今人普遍抱守的"非此即彼""执其一而非其余"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隔绝了我们与古人的沟通。甚至使我们在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研究发掘音乐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实际上完全迷失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中选 《泰律》 律吕 五声 宫商
下载PDF
五行说和早期的律学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应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5,共7页
由于古代五行家们对五声、十二律的关注,我国早期的律学理论才得以保存在他们的有关论著之中。《管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三书中所记录的生律法,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先后的传承关系,但仍然存有各自的相异之处:《吕氏春秋》既继... 由于古代五行家们对五声、十二律的关注,我国早期的律学理论才得以保存在他们的有关论著之中。《管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三书中所记录的生律法,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先后的传承关系,但仍然存有各自的相异之处:《吕氏春秋》既继承了《管子》“先益后损”宫音居中的生律法,又突破了五声(律)的生律范围而生全十二律;《淮南子》既继承了《吕氏春秋》生全十二律的生律法,又变生律顺序“先益后损”为“先损后益”,使所生的十二律全是正律。这其中的相同、相异之点,在我们研究中国律学史时是不能不加以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管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三分损益法 上生 下生
下载PDF
“京房六十律”再辩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应时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2,118,共7页
《前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列传》的"事梁人焦延寿"至"房用之尤精"一段文字中,若不同版本出现"六十卦"者当系"六十四卦"之误。京房创立"六十律"并非为了使"京房《易》学... 《前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列传》的"事梁人焦延寿"至"房用之尤精"一段文字中,若不同版本出现"六十卦"者当系"六十四卦"之误。京房创立"六十律"并非为了使"京房《易》学在音律学中的延伸",而是为了实现黄钟周而复始返回本律、本"均",以达到《虞书》所云"律和声"的目的。"京房六十律"并不是"在‘卦气’说的直接影响下,参照了‘卦气’说的像数模式而创立"的,而是京房受到《礼运》篇"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理论的启发而形成的。对于京房其人其律的评价,既不能随便贬低,也不能任意夸大,应该采取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实事求是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损益法 京房 六十律 还相为宫 色育均
下载PDF
三分损益十二律“大、小阴阳之说与“上、下相生之序”——朱载堉《律学新说·论大阴阳、小阴阳》解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谷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朱载堉在《律学新说》"论大阴阳、小阴阳"篇中,引前世律家之言,论十二律之"阴阳"及上、下相生之本原,辨诸家之得失,驳班固、季通之乖谬,是一篇自《吕氏春秋》、《淮南子》问世以来,有关三分损益十二律相生次序的正... 朱载堉在《律学新说》"论大阴阳、小阴阳"篇中,引前世律家之言,论十二律之"阴阳"及上、下相生之本原,辨诸家之得失,驳班固、季通之乖谬,是一篇自《吕氏春秋》、《淮南子》问世以来,有关三分损益十二律相生次序的正本清源之作,对解读秦汉以来的三分损益律理论,解析其相关乐律学术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解读朱载堉该篇之言,文章作者进一步梳理前世律家聚讼不绝的"十二律相生次序之辩",以揭示"上生"、"下生"术语的本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埔 《律学新说》 十二律 “上生” “下生” 解析
下载PDF
阴阳八卦附会律吕的尴尬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应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8,共7页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以"阴阳"、"八卦"附会"律吕"的论说,但由于各自所属学科的性质有所不同,因此免不了会出现难以收拾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 乐律 律吕 十二律 阴阳 八卦 卦爻 《尚书·舜典》 《吕氏春秋》
下载PDF
也论“康熙十四律”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玉卿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7-194,共8页
"管律"是和"弦律"相区别的一个律种,在实际运用时需要做"管口校正",而"康熙十四律"则是一种不做"管口校正"的律制,这种律制曾在清代的音乐实践中得到运用。有不少学者对这种律制提... "管律"是和"弦律"相区别的一个律种,在实际运用时需要做"管口校正",而"康熙十四律"则是一种不做"管口校正"的律制,这种律制曾在清代的音乐实践中得到运用。有不少学者对这种律制提出批评意见,笔者认为"康熙十四律"涉及到不少乐律学的本质问题,它在律学研究中有一定的价值,对它的价值和地位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本文主要以"康熙十四律"的原文为依据,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吕正义》 康熙十四律 管口校正 异径管律 《诗经乐谱》
下载PDF
蔡元定十八律理论新探(上)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冬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9,共7页
南宋蔡元定(1135~1198)非但为博学硕儒、“朱学干城”,在音乐理论上也自有成绩。本文以蔡氏 《律吕新书》为研究对象,并以书中主要见解之一的“十八律”为研究重心。文分三节,第一节由朱 子书信及语录探讨。《律吕新书》与朱子,确定此... 南宋蔡元定(1135~1198)非但为博学硕儒、“朱学干城”,在音乐理论上也自有成绩。本文以蔡氏 《律吕新书》为研究对象,并以书中主要见解之一的“十八律”为研究重心。文分三节,第一节由朱 子书信及语录探讨。《律吕新书》与朱子,确定此书与朱子关系甚深,甚至可代表程朱一派的思想。 第二节分析十八律的生成背景、理论内涵,及意义功能。第三节则探溯十八律的理论渊源,上《汉 书·律历志》、陈仲儒秦议,至杜佑《通典》,十八律体系逐渐成形,脉络俱在。最后陈明季通在乐学 上的功过瑕瑜及其影响,以为全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定 十八律理论 乐学 三分损益法 朱熹 《律吕新书》 变律
下载PDF
再论京房“六十律”与卦气说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黎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西汉《易》学家京房所创立的"六十律",在中国乐律学史上影响甚大。汉代《易》学的卦气说的结构体系中,有无"六十卦"之名目?若有此名目,其形态究竟如何?京房的"六十律"是否受到卦气说的影响,若有影响,其... 西汉《易》学家京房所创立的"六十律",在中国乐律学史上影响甚大。汉代《易》学的卦气说的结构体系中,有无"六十卦"之名目?若有此名目,其形态究竟如何?京房的"六十律"是否受到卦气说的影响,若有影响,其形态又如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京房"六十律"与卦气说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文献资料及学理分析的证据支持。在《易》学与古代乐律学交叉性学科研究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精细考察而发之以持平之论,有助于厘清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房 卦气说 六十卦 六十四卦 六十律 影响
下载PDF
曾侯乙钟磬铭文疑难字释义述评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应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2,共7页
曾侯乙钟磬铭文的乐律学研究是建立在曾侯乙钟磬铭文的文字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只有在曾侯乙钟磬铭文通过文字学研究获得了正确的释义之后 ,乐律学研究才有可能据以获得正确的结论。因此 ,即便是铭文中只有少数几个疑难字在识读和释义方... 曾侯乙钟磬铭文的乐律学研究是建立在曾侯乙钟磬铭文的文字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只有在曾侯乙钟磬铭文通过文字学研究获得了正确的释义之后 ,乐律学研究才有可能据以获得正确的结论。因此 ,即便是铭文中只有少数几个疑难字在识读和释义方面未能在文字学研究中取得共识 ,也同样会影响到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律研究的全局。为此 ,本文将笔者所见曾侯乙钟磬铭文的文字学研究中尚有分歧意见的若干疑难字提出来 ,并加分析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钟磬铭文
下载PDF
“京房六十律”三辩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应时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班固撰《汉书》中提及"卦气"整体的卦数已公认为六十四卦,若同书不同版本中出现"六十卦"者,应予校正,颜师古注本亦不例外。周雨廷《周易表解.自序》说的不是《易》学对乐律学的延伸,而是相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班固撰《汉书》中提及"卦气"整体的卦数已公认为六十四卦,若同书不同版本中出现"六十卦"者,应予校正,颜师古注本亦不例外。周雨廷《周易表解.自序》说的不是《易》学对乐律学的延伸,而是相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沈光邦撰《易律通解》一书将本不属于同一个学科的"律"和《易》牵合在一起的评价,不是对此书的肯定而是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律学 律学 京房六十律 卦气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下载PDF
上古“指宽度律”之假说——贾湖骨笛音律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其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9,共7页
本文根据已公布的贾湖骨笛测音资料,阐释了时空坐标中的贾湖骨笛和上古造律活动,提出了骨笛比照手指宽度刻痕开孔的假说,试图解析骨笛开孔横线刻记的奥秘,探讨贾湖笛律与谐音列的联系。通过笛律遗存现象,佐证自然实践律的存在。
关键词 骨笛 指宽度律 等差 自然实践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