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剧剧装蟒袍的虚拟仿真穿戴与AIGC设计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海兵 姜雨轩 喻世鹏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2-92,共11页
汉剧剧装是汉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该文以蟒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使用数字虚拟仿真技术对戏剧剧装穿戴规制的款式结构、纹样色彩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其目的在于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汉剧剧装进行恢复性研究,使其... 汉剧剧装是汉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该文以蟒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使用数字虚拟仿真技术对戏剧剧装穿戴规制的款式结构、纹样色彩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其目的在于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汉剧剧装进行恢复性研究,使其能规范并长久性保存,为中国戏曲文化语料库的建设提供源数据。通过虚拟仿真等数字技术探索传承保护剧装新路径,并以蟒袍剧装中的穿戴结构纹样元素为例,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不断丰富汉剧剧装的文化内核,持续推动汉剧文化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虚拟仿真 汉剧剧装 蟒袍 穿戴研究
下载PDF
浅析传统戏曲服饰中的“传神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歆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期6-9,共4页
戏曲服饰是戏曲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服饰艺术内涵丰富,以“写意”为基础美学原则,在创作过程中采用“意象创造”的基本方法,追求一种“是相非相”的神韵之美。顾恺之“传神论”是中国古代书画美学思想的审美思想之一,也是... 戏曲服饰是戏曲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服饰艺术内涵丰富,以“写意”为基础美学原则,在创作过程中采用“意象创造”的基本方法,追求一种“是相非相”的神韵之美。顾恺之“传神论”是中国古代书画美学思想的审美思想之一,也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美学思想不但广泛运用在人物绘画中,在戏曲文学、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创作中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重神理而轻形骸”的审美倾向对创作富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戏曲服饰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戏曲服饰 传神论
下载PDF
戏剧与影视艺术专业中的细针密线——评《舞台服饰造型艺术》
3
作者 董依珊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I0026-I0026,共1页
在戏剧与影视艺术领域中,服饰造型艺术是角色形象塑造的关键环节,亦是艺术作品视觉呈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饰造型艺术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和丰富的创意表达,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注入了生命力和魅力。服饰造型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 在戏剧与影视艺术领域中,服饰造型艺术是角色形象塑造的关键环节,亦是艺术作品视觉呈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饰造型艺术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和丰富的创意表达,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注入了生命力和魅力。服饰造型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通过服装、饰品和配件的设计和搭配来塑造角色形象,表达作品主题和情感。《舞台服饰造型艺术》一书全面介绍舞台服饰造型艺术的发展,深入探讨了舞台服饰造型的特征、演变、美学特征、设计艺术、图案运用,以及材料运用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造型 创意表达 舞台服饰 细针密线 材料运用 饰品 艺术作品 造型艺术
下载PDF
黄梅戏盔帽技艺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石牌戏剧盔帽为例
4
作者 周海生 罗杰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黄梅戏以唱腔优美、表演灵动、戏韵悠扬的特点为人熟知,其表演装扮更是博采众长、雅俗共赏,其中盔帽的装扮讲究与戏装之间的搭配,同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相合配。安庆石牌黄梅戏盔帽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制作工序繁多、技艺精... 黄梅戏以唱腔优美、表演灵动、戏韵悠扬的特点为人熟知,其表演装扮更是博采众长、雅俗共赏,其中盔帽的装扮讲究与戏装之间的搭配,同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相合配。安庆石牌黄梅戏盔帽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制作工序繁多、技艺精湛,类型与色彩也极具特殊性。但在现代媒体冲击下,石牌黄梅戏盔帽技艺也面临着生存危机。文章依据石牌黄梅戏盔帽技艺特色分析和实地调研,探究黄梅戏盔帽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之策,认为可以借力教育机构,解决技艺传承断代问题;多方通力合作,解决技艺传承路径单向问题;打造“非遗”市场品牌,解决技艺传承活力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盔帽技艺 传承与发展 石牌
下载PDF
非遗文化在舞台剧服装中的传承——以音乐剧《阿歪寨》为例
5
作者 唐琦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5期33-35,共3页
非遗文化作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元素及文化内涵,且其与舞台剧服装设计存在多个相交点,比如舞台剧服装中的装饰图案、服装造型以及服饰色彩等都可以运用非遗文化元素。本文以贵州安顺地区的传统非遗文化为研究对象,首先指... 非遗文化作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元素及文化内涵,且其与舞台剧服装设计存在多个相交点,比如舞台剧服装中的装饰图案、服装造型以及服饰色彩等都可以运用非遗文化元素。本文以贵州安顺地区的传统非遗文化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非遗文化在舞台剧服装中的传承价值,列举出了非遗文化在舞台剧服装中的传承原则;其次,以音乐剧《阿歪寨》为例,指出非遗文化在舞台剧服装中的传承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在舞台剧中呈现出更为丰富、深刻的非遗文化内涵,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阿歪寨》 舞台剧 服装 传承
下载PDF
戏曲服装管理系统构建
6
作者 赵潞莎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0期64-66,共3页
笔者针对戏曲服装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一个戏曲服装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该系统通过建立标签和编码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存储和陈列技术以及加强安全措施等方法,实现了戏曲服装的库存管理,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利用率,保证了服装被... 笔者针对戏曲服装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一个戏曲服装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该系统通过建立标签和编码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存储和陈列技术以及加强安全措施等方法,实现了戏曲服装的库存管理,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利用率,保证了服装被正确使用和保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服装 库存管理 标签和编码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下载PDF
服装色彩搭配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许艳清 许奕春 《色彩》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中,通过服装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传达情节与故事线索,凸显角色性格特点并营造舞台效果。本文探讨了服装色彩搭配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以传达情节与故事线索、凸显角色性格和营造舞台效果为重点。在情节与故... 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中,通过服装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传达情节与故事线索,凸显角色性格特点并营造舞台效果。本文探讨了服装色彩搭配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以传达情节与故事线索、凸显角色性格和营造舞台效果为重点。在情节与故事线索的传达方面,服装色彩可以借助情感转折点和角色内心变化,突出情绪和故事发展的关键节点。角色性格的凸显则通过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与角色特质对应,以及利用服装色彩搭配强调或缓和角色性格特点来实现。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运用这些要素,以创造出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舞台呈现,使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角色及剧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色彩搭配 舞台人物造型设计 服装色彩理论 舞台效果
下载PDF
彝族服饰在长征文化题材中的运用——以《磅礴乌蒙》为例
8
作者 唐琦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4期46-48,共3页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长征文化题材的舞台设计中,能够更好地挖掘彝族服饰蕴含的民族内涵和文化底蕴。文章将结合《磅礴乌蒙》这一大型情景史诗剧,分析其...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长征文化题材的舞台设计中,能够更好地挖掘彝族服饰蕴含的民族内涵和文化底蕴。文章将结合《磅礴乌蒙》这一大型情景史诗剧,分析其中彝族服饰的应用实践。文章具体从款式表现、色彩表现、材料表现、装饰表现几大方面,分析彝族服饰在《磅礴乌蒙》中的实践应用路径,并针对彝族服饰在长征文化题材中的应用提出一些的思考,希望为彝族服饰在舞台表现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服饰 长征文化题材 《磅礴乌蒙》 舞台
下载PDF
解析“文学视域下”戏曲服饰的演变
9
作者 陈雨娴 杨弋杰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7期39-41,共3页
服装在戏曲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宁穿破,不穿错”,成为每个戏曲艺人必须遵守的原则。戏曲服装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传承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受到了现代时尚的影响。戏曲服装的发展历史悠久,剧种和时代不同,戏曲服装的表... 服装在戏曲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宁穿破,不穿错”,成为每个戏曲艺人必须遵守的原则。戏曲服装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传承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受到了现代时尚的影响。戏曲服装的发展历史悠久,剧种和时代不同,戏曲服装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中国的传统戏曲如京剧、豫剧、昆曲等,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风格。现今,戏曲服装已经不仅是传统戏曲表演服饰的一部分,它更成为了时尚界的独特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视域 戏曲 服装设计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解构与形变——论后现代戏剧舞台服装设计的路径与应用
10
作者 毛蕊 叶夏弦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8期12-15,共4页
随着后现代主义在当下掀起了一股创作风格、艺术表现和文艺思潮的变革,在戏剧舞台服装设计层面也开启了新的创作阶段。解构与形变的灌注构成了这一创作阶段的内核,解构是对本体的肢解以及某个单一元素的延展,而形变则是对原始形态的破... 随着后现代主义在当下掀起了一股创作风格、艺术表现和文艺思潮的变革,在戏剧舞台服装设计层面也开启了新的创作阶段。解构与形变的灌注构成了这一创作阶段的内核,解构是对本体的肢解以及某个单一元素的延展,而形变则是对原始形态的破坏与超越,其最终目的是解构之后的重新构筑。文章立足于后现代思想家的经典理论与思想主张,从纷杂的后现代议题中确立后现代戏剧舞台服装设计的路径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解构 形变
下载PDF
海丝文化元素在舞台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以舞剧《丝海梦寻》为例
11
作者 杨心洁 谢玻尔 《西部皮革》 2024年第21期105-107,共3页
福建大型民族舞剧《丝海梦寻》是一部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的舞剧作品,在当代文化艺术的舞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此舞台服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海丝文化元素视角,对服装色彩、工艺特征等服装设计进行分析,并将人物服装分为海洋文明... 福建大型民族舞剧《丝海梦寻》是一部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的舞剧作品,在当代文化艺术的舞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此舞台服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海丝文化元素视角,对服装色彩、工艺特征等服装设计进行分析,并将人物服装分为海洋文明、当地风俗、贸易之景、异域风貌四个类别,探索其中的海丝文化意蕴,以期为今后的丝路舞台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增强受众对于海丝文化的认知与文化情感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海梦寻》 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文化元素 舞台服装
下载PDF
秦腔戏剧服装的形成及其所包蕴的戏衣文化内涵 被引量:4
12
作者 兰宇 赵绍强 《当代戏剧》 2013年第4期29-31,共3页
戏剧是最讲究程式化表演的,程式化有几个大的方面,比如脸谱的程式化、动作的程式化、服装的程式化等等。戏剧服装起初叫“穿关”,俗称“行头”,穿关或行头就是戏剧服装的程式化。戏剧服装,从大的方面分为“戏衣、盔头、戏鞋”三个... 戏剧是最讲究程式化表演的,程式化有几个大的方面,比如脸谱的程式化、动作的程式化、服装的程式化等等。戏剧服装起初叫“穿关”,俗称“行头”,穿关或行头就是戏剧服装的程式化。戏剧服装,从大的方面分为“戏衣、盔头、戏鞋”三个部类,“是中国历代戏剧(戏曲)演剧服装(纵向)、全国各地所有地方戏剧演剧服装(横向)的统称。而服装是戏剧最有表现张力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服装 文化内涵 秦腔 程式化 地方戏剧 表现张力 穿关 演剧
下载PDF
服饰纹样在影视角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苟双晓 徐人平 +2 位作者 李刚 苟双亮 吴中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2-,共1页
影视角色是为了表现某一特定的主题而设定的或虚拟的人物造型。由于服饰纹样承载了一定的人文、历史、文化使得它在影视角色中具有体现角色身份、地位的作用;反映角色所属宗教、道德以及民俗中的作用;反映角色所属群体的作用以及塑造角... 影视角色是为了表现某一特定的主题而设定的或虚拟的人物造型。由于服饰纹样承载了一定的人文、历史、文化使得它在影视角色中具有体现角色身份、地位的作用;反映角色所属宗教、道德以及民俗中的作用;反映角色所属群体的作用以及塑造角色灵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角色 服饰 纹样
下载PDF
戏剧服饰艺术表现形式解读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萍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3-135,共3页
戏剧服饰是指演员进行表演时所穿带的服装和饰件,是服饰中的一个特殊分支。从本质上讲,演员的人体形态,只要穿上特定的服饰,就已经具备了最直观的造型意义。戏剧服饰结合演员表演和人物语言,来渲染剧情氛围、反映剧情主题、塑造角... 戏剧服饰是指演员进行表演时所穿带的服装和饰件,是服饰中的一个特殊分支。从本质上讲,演员的人体形态,只要穿上特定的服饰,就已经具备了最直观的造型意义。戏剧服饰结合演员表演和人物语言,来渲染剧情氛围、反映剧情主题、塑造角色形象,是戏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折射出了多重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艺术表现形式 服饰 演员表演 解读 人体形态 人物语言 角色形象
下载PDF
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兰宇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0-3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挖掘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结合秦腔戏曲演出剧目,从秦腔戏曲服装的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刺绣装饰、工艺性装饰以及特殊装饰等5个方面对秦腔戏曲服装装饰的展现形式及审美效果进行逐层分析,探索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 为了进一步挖掘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结合秦腔戏曲演出剧目,从秦腔戏曲服装的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刺绣装饰、工艺性装饰以及特殊装饰等5个方面对秦腔戏曲服装装饰的展现形式及审美效果进行逐层分析,探索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表现效果.得出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其在艺术审美方面也体现得非常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戏曲艺术 戏曲服装 装饰性审美
下载PDF
美在细节——从传统戏曲与古装影视剧服装设计谈起 被引量:5
16
作者 俞俭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0年第11期88-97,共10页
戏剧影视服装设计是帮助演员创造角色、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专业工作。中国历史题材的影视服装与戏曲服装在设计宗旨与要求上有较大差异。戏曲的表演特性是程式性强,影视剧大多追求生活的真实性。相应地,服装的款式、材料、色彩等鲜明地... 戏剧影视服装设计是帮助演员创造角色、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专业工作。中国历史题材的影视服装与戏曲服装在设计宗旨与要求上有较大差异。戏曲的表演特性是程式性强,影视剧大多追求生活的真实性。相应地,服装的款式、材料、色彩等鲜明地体现出古装影视服装与戏曲服装创作设计的理念和不同的美学追求。古装戏剧服装创作设计不仅应继承和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还应注重在现代审美观念指导下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美学 影视剧服装 程式性 戏服 设计评论
下载PDF
浅谈舞台服装的色彩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唯 《美术大观》 2008年第5期120-,共1页
  一、舞台服装与时装的关系   舞台服装主要用于舞台表演,它与时装不同,它们所属的范畴与存在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时装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是以功用为第一目的,如保暖、防晒、透气、防腐和便于行动,然后才是它的审...   一、舞台服装与时装的关系   舞台服装主要用于舞台表演,它与时装不同,它们所属的范畴与存在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时装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是以功用为第一目的,如保暖、防晒、透气、防腐和便于行动,然后才是它的审美作用.而舞台服装却属精神生活范畴,是以审美为存在的第一目的.如衣衫褴褛、形象丑陋的造型在生活中不具备审美效应,而在特定的戏剧环境中则能给观众一种更崇高的、升华了的审美心理效应,因此,舞台服装具有更高层次审美功能.在舞台服装设计过程中,色彩设计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需要创造气氛与情调的场景时,色彩设计最具备这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服装 色彩设计 褶子 服装色彩 舞台灯光 舞台美术
下载PDF
戏剧服饰继承与创新、保留与利用的意义——评《戏曲服装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国辉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J0015-J0015,共1页
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殿堂里,戏剧艺术占据了重要一隅。在戏剧艺术中,戏剧人物的服装艺术同样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艺术积淀,是戏剧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服装设计是由此衍生出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戏曲舞... 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殿堂里,戏剧艺术占据了重要一隅。在戏剧艺术中,戏剧人物的服装艺术同样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艺术积淀,是戏剧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服装设计是由此衍生出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戏曲舞台美术课程的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戏曲舞台 服装设计 继承与创新 服饰 意义 利用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试论琼剧服饰的程式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元芳 陈招万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112,共2页
琼剧是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和美术的一门综合艺术。琼剧服饰历史悠久,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它所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完美统一。琼剧服饰的程式性,主要体现在琼剧服饰的款式、色彩、材质与花纹图案上。
关键词 琼剧 服饰 程式性
下载PDF
戏曲服装在舞台中的表现——评《戏曲服装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向弘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17-I0017,共1页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和研究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历朝历代的丰功伟绩,还孕育出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技艺和学术思想。其中,戏曲作为我国宝贵的艺术形式,...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和研究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历朝历代的丰功伟绩,还孕育出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技艺和学术思想。其中,戏曲作为我国宝贵的艺术形式,是由民间歌舞,曲艺说唱以及地方滑稽戏等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也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服装 民间歌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滑稽戏 优秀传统文化 曲艺说唱 传统技艺 社会与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