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2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希腊城邦公民的政治参与与政治冲突
1
作者 晏绍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1,共17页
古代希腊城邦频发的政治流亡现象,源自城邦作为公民国家的基本特性。虽然城邦在一定程度上是奴隶主镇压奴隶的机器,但作为统治群体的公民又因地位、利益的不同划分成相当不同的群体,内部存在严重的冲突。他们之间的利益纠纷,反映在城邦... 古代希腊城邦频发的政治流亡现象,源自城邦作为公民国家的基本特性。虽然城邦在一定程度上是奴隶主镇压奴隶的机器,但作为统治群体的公民又因地位、利益的不同划分成相当不同的群体,内部存在严重的冲突。他们之间的利益纠纷,反映在城邦政治层面,就是持续的内部冲突。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尽管城邦试图利用包括陶片放逐法在内的法治手段加以调节,但因公民内部矛盾难以调和,城邦又缺乏官僚体系和治安力量的有效应对,终城邦之世,古希腊人始终无法消除冲突及政治流亡现象。公民的政治参与既是希腊城邦活力和繁荣的基础,又使冲突和政治流亡成为城邦政治的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城邦 公民国家 政治流亡
下载PDF
古代东地中海地区毒理学形成与变迁初探
2
作者 王向鹏 教孟潞 《中东研究》 2024年第1期32-55,378,共25页
毒理学是医药学重要分支,在古代东地中海沿岸地区逐渐萌发、形成并有所发展,其是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结果。在古希腊的爱琴海地域,毒理学初露雏形,并在古代传统用毒习惯的丰富积淀下,受希腊医药学独立体系的重要影响,趋向独立。希... 毒理学是医药学重要分支,在古代东地中海沿岸地区逐渐萌发、形成并有所发展,其是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结果。在古希腊的爱琴海地域,毒理学初露雏形,并在古代传统用毒习惯的丰富积淀下,受希腊医药学独立体系的重要影响,趋向独立。希腊化时期是其发展的重要阶段,权力中枢城市以埃及的亚历山大及小亚细亚的本都为代表,在王权的有力扶持下,这些地方逐渐成为毒理学新的研究中心,毒理学的理念形成,临床实践形成体系。至罗马帝国早期,毒理学实现跨地域发展,东西交通往来促进毒物贸易发展,毒理学研究为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继续作为古典时代的集大成,并发展成熟,趋向科学阐释,广泛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东地中海 希腊化时期 罗马帝国
下载PDF
从考古发掘到数字人文:百年西亚印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启示
3
作者 谭晶 刘昌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4-73,共10页
古代西亚的印章分为平印和滚印,平印产生较早,滚印是两河流域特有的印章形式,贯穿于两河文明发展始终,直到公元1世纪被平印所取代。自19世纪近东考古兴起,西亚印学研究已经历了百余年历史,从最初的印章图录出版,到对印章类型、材质、图... 古代西亚的印章分为平印和滚印,平印产生较早,滚印是两河流域特有的印章形式,贯穿于两河文明发展始终,直到公元1世纪被平印所取代。自19世纪近东考古兴起,西亚印学研究已经历了百余年历史,从最初的印章图录出版,到对印章类型、材质、图像和铭文的专题研究,学者们逐渐探索出西亚印章学研究的独特范式。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西亚印学研究迎来了新的变革,数据库建设、文字与图像的数字分析、三维虚拟仿真技术以及跨学科研究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更新了印学研究的思路与视野,尤其是我国学者“大印学”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人文社会学界发出“中国印学声音”,为世界印学的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亚 印学研究 滚印 平印 数字人文
下载PDF
罗马帝国应对低生育率的政策探析
4
作者 姬庆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由于共和时期的对外征伐和内战仇杀,罗马公民人口呈减少趋势。帝国时期,精英阶层盛行不婚不育之风,人口生育率下降,公民家庭少子化现象严重。为解决人口危机,奥古斯都相继出台《反通奸法》《婚姻法》,倡导传统家庭观念,鼓励结婚多育并... 由于共和时期的对外征伐和内战仇杀,罗马公民人口呈减少趋势。帝国时期,精英阶层盛行不婚不育之风,人口生育率下降,公民家庭少子化现象严重。为解决人口危机,奥古斯都相继出台《反通奸法》《婚姻法》,倡导传统家庭观念,鼓励结婚多育并惩罚不婚不育。后世诸帝大都奉行这类婚育法令,并加以补充和优化,特别是颁行了保障母子(女)权益、禁止弃婴及设立贫儿补助计划等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为推行这些法令,帝王们通过发表演说、公开树立婚育典范、建造纪念碑和铸造钱币图案等形式宣传生育的重要性。这些生育政策旨在确保罗马公民的人口优势,维持帝国稳定与繁荣,具有政治性的功利动机,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出生率低的严峻形势,也带有一定的人道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帝国 低生育率 贫儿补助金 人道主义
下载PDF
正常还是失控:罗马共和国后期执政官选举暴力问题探析
5
作者 刘小青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政治暴力是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被认为泛滥于各个政治领域,严重破坏了各项政治制度的正常运作,使政治秩序陷入全面混乱,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然而,对共和国后期执政官选举的深入考察显示,暴力发生频率实际并不高,并具... 政治暴力是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被认为泛滥于各个政治领域,严重破坏了各项政治制度的正常运作,使政治秩序陷入全面混乱,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然而,对共和国后期执政官选举的深入考察显示,暴力发生频率实际并不高,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选举秩序也未全然失控。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政治斗争舞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与分散了执政官选举领域的暴力冲突;执政官选举机构——百人团大会寡头色彩浓厚,军事性质突出,并在选举竞争中较少涉及施政纲领的争执,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暴力的发生。因此,尽管暴力现象常见于共和国后期政治生活之中,但是在具体领域呈现出的图景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官选举 政治暴力 百人团大会 罗马共和国后期
下载PDF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养马与马政制度管窥
6
作者 刘雪飞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3-59,157,共18页
作为历史上首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疆域辽阔,族群众多,在空间治理与体制运行上高度依赖马匹的移动能力。得益于以往养马的积淀与骑马术的传播,波斯帝国诸多地区养马以及各地在培育马匹上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尼萨马... 作为历史上首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疆域辽阔,族群众多,在空间治理与体制运行上高度依赖马匹的移动能力。得益于以往养马的积淀与骑马术的传播,波斯帝国诸多地区养马以及各地在培育马匹上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尼萨马为主要代表的多元种群谱系,可以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在养马方式上,则形成了群牧和舍饲两种养马方式,还有舍饲野牧这种灵活的安排。而依靠帝国各地丰富的马匹资源,波斯帝国实行灵活的马政,直接和间接控制大量的马匹资源,满足了国家对马匹的需求,并为对手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关注。总而言之,波斯帝国养马与马政,承上启下,为后世近东各国的养马业与马政留下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物质和观念遗产,对陆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动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 养马 马政
下载PDF
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
7
作者 陈燕赟 杨林燕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7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省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空间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由于经济发展突出的二元性与“晋升锦标赛”...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7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省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空间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由于经济发展突出的二元性与“晋升锦标赛”下激烈的区域竞争环境,产业就业结构与城乡结构对邻近地区有显著的短期空间溢出效应。各地区须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协作、深化制度改革、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就业承载力的全面提升,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空间格局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闭塞与侵袭:唐、鲁二藩政权关系探析
8
作者 王浩淼 吴立发 《荆楚学刊》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杭州降清后,闽、浙两地相继出现唐王和鲁监国政权,然而抗清统一战线并未因此得到扩大。鉴于唐、鲁二政权在隆武元年至二年是东南抗清势力的政治核心,因此厘清两政权之间的不睦关系对于分析明朝势力的盛衰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闽、浙... 杭州降清后,闽、浙两地相继出现唐王和鲁监国政权,然而抗清统一战线并未因此得到扩大。鉴于唐、鲁二政权在隆武元年至二年是东南抗清势力的政治核心,因此厘清两政权之间的不睦关系对于分析明朝势力的盛衰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闽、浙争斗主要以争夺正统为主线,唐王为了提高正统,多次派遣使者劝谕浙东、游说浙官入闽,并使闽官控制温、处、衢等府。鲁监国政权的建立晚于唐王,且建权伊始较为闭塞,因此,部分浙官认可唐王的正统性。当鲁王面对唐王的威逼则表现出抗拒的态度,闽、浙两政权自此几乎水火不容,具体表现为在清军南逼的形势下两地互不援助、相互诱结,并多次发生使节被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明 唐王 鲁王 闭塞 侵袭
下载PDF
两汉至两宋:“精舍”之源流考辨
9
作者 朱晨鹭 《理论观察》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精舍”本是《管子》中所提及的安定内心的一种修行方式。到了汉代,“精舍”成为了儒生自立的书斋,供其著书立说、讲习儒经。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中,形成了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代表具有佛教性质的精舍和唐宋时期的世俗化精舍,之后这一概... “精舍”本是《管子》中所提及的安定内心的一种修行方式。到了汉代,“精舍”成为了儒生自立的书斋,供其著书立说、讲习儒经。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中,形成了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代表具有佛教性质的精舍和唐宋时期的世俗化精舍,之后这一概念逐渐定型。通过对两汉至两宋这一历史时期内“精舍”一词在文献中所表现出的概念与涵义进行释义、考证,考察其从两汉至两宋在中国社会中释义的变化,辨析不同历史时期内其性质、概念的差异探究,从而反映两汉至两宋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舍 儒学 佛教 世俗
下载PDF
5500aBP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7
10
作者 吴文祥 刘东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5-162,共8页
5 5 0 0aBP气候事件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促进了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和尼罗河流域埃及古代文明社会的诞生 ,对中国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未能形成地理限制可能是中国地... 5 5 0 0aBP气候事件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促进了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和尼罗河流域埃及古代文明社会的诞生 ,对中国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未能形成地理限制可能是中国地区未能像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一样在 55 0 0aBP前后形成文明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00aBP气候事件 古代文明 古文化 古气候 中国 尼罗河流域
下载PDF
古罗马斗兽场死亡游戏的最高殿堂
11
作者 王梓馨(文/图) 万基成(图) 《城市地理》 2024年第6期74-79,共6页
在两干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罗马帝国从强盛走向衰落,几经易主后彻底覆灭。如今,那座用石灰石和混凝士搭建而成的古建筑——罗马斗兽场,仍然嘉立在罗马的市中心,静默不语地望着来往的行人。
关键词 罗马斗兽场 罗马帝国 古建筑 地望
下载PDF
论《出埃及记》的历史真实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丹彤 苏兴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关键词 埃及学 早期历史 历史真实性 学者 保守 神话 时代 摩西 圣经 观点
下载PDF
新亚述帝国时期民族政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霍文勇 吴宇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49,共7页
公元前8世纪后期兴起的新亚述帝国是亚述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历130余年。帝国凭依浓厚的战争传统、完善的征战方略、优良的作战武器征服了近东地区众多民族,构筑出一个横跨亚、非洲的军事强国和多民族混居的大国。其间,帝国在不... 公元前8世纪后期兴起的新亚述帝国是亚述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历130余年。帝国凭依浓厚的战争传统、完善的征战方略、优良的作战武器征服了近东地区众多民族,构筑出一个横跨亚、非洲的军事强国和多民族混居的大国。其间,帝国在不同时期、不同辖区灵活运用相异的民族政策,在维持帝国政权正常运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后近东地区历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亚述 民族 政策
下载PDF
权势创造城市——论农业时代的城市起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俞金尧 刘健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101,共12页
在农业文明时代,城市普遍地由统治者的权力所缔造。城市是各种非农业活动的汇聚之地,其中,政治及与政治相联系的军事、宗教活动对于城市的兴起最为重要,最早一批脱离农业生产并能够聚集于城里的人,首先就是社会的管理者,也是阶级社会中... 在农业文明时代,城市普遍地由统治者的权力所缔造。城市是各种非农业活动的汇聚之地,其中,政治及与政治相联系的军事、宗教活动对于城市的兴起最为重要,最早一批脱离农业生产并能够聚集于城里的人,首先就是社会的管理者,也是阶级社会中的统治者,统治阶级连同为统治者服务的军队、僧侣等,构成早期城市的主体。城市中的工商业是以政治中心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并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工商业活动追随权势而发展,围绕权势的消长而兴衰。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资本对城市的命运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权力开始屈从于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起源 农业时代 权力 工商业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西方罗马政治史和经济史研究模式的转换与竞争
15
作者 吉嘉洁 徐晓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31,共13页
20世纪以来的罗马史研究发展出了多样化的解释模式,且彼此竞争。其中,政治史和经济史两大领域内的模式转换最为突出,并关涉罗马史学科的总体走向。在从精英到大众观察视角的逐步递进中,罗马政治史研究经历了贵族政治模式、交际模式及民... 20世纪以来的罗马史研究发展出了多样化的解释模式,且彼此竞争。其中,政治史和经济史两大领域内的模式转换最为突出,并关涉罗马史学科的总体走向。在从精英到大众观察视角的逐步递进中,罗马政治史研究经历了贵族政治模式、交际模式及民主模式三次大的转换。罗马经济史领域内,在“原始主义—现代主义”与“形式主义—实质主义”两对二元对立模式的纠缠中,芬利模式一度胜出,但最终受到新制度经济学模式的根本性冲击。20世纪末期,罗马经济史和政治史研究实现突破性合流,更多的综合性模式被运用于罗马史研究。系统审思与透视百余年来罗马政治史和经济史领域内的典型模式,能够为罗马研究提供更多思维和认识上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 政治史 经济史 研究模式
下载PDF
希腊化:战败者进入欧洲正典
16
作者 林国华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4年第1期174-189,共16页
古典的荷马时代是英雄及其凯旋的时代,但是,战败者精神在彼时已经开始萌动,它以消极的死亡意识解构骄傲者的道德,挑战古欧洲城邦王族与公民武士所构筑的正典秩序及其战争法则。(1)这是欧洲早期历史上一次“法的精神”的巨大颠转。法律... 古典的荷马时代是英雄及其凯旋的时代,但是,战败者精神在彼时已经开始萌动,它以消极的死亡意识解构骄傲者的道德,挑战古欧洲城邦王族与公民武士所构筑的正典秩序及其战争法则。(1)这是欧洲早期历史上一次“法的精神”的巨大颠转。法律的着眼点从征服者转换到了战败者,正义的法统源流开始流溢着弱者的消极道德,曾经被蔑视的“负典”以润物无声的反战方式静静颠转成“正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马时代 法的精神 正典 死亡意识 希腊化 润物无声 欧洲早期 武士
下载PDF
宗教与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 被引量:8
17
作者 裔昭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3,共8页
主要从神话和仪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古希腊宗教的重要政治影响及其原因。文章指出,神话作为古希腊世界通行的话语,在城邦发展的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以满足政治现实的需要;它在增强民族和城邦社会的凝聚力、进行政治宣传和维护... 主要从神话和仪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古希腊宗教的重要政治影响及其原因。文章指出,神话作为古希腊世界通行的话语,在城邦发展的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以满足政治现实的需要;它在增强民族和城邦社会的凝聚力、进行政治宣传和维护父权制社会的性别制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祭祀仪式作为古希腊人广泛参与的宗教实践活动,参与了公民身份的建构过程,强化着人们对共同体的认同感,传承着城邦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之所以处处渗透到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中,是由城邦的公民和祭祀团体的特征以及当时人们的思维传统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城邦 宗教 政治
下载PDF
雅典民主政治发端之论争 被引量:6
18
作者 晏绍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4,共13页
古典时代以来,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学术界有几种看法。早先有学者指出,在希腊人那里已经出现了梭伦改革说、克里斯提尼改革说和提修斯说等不同观点。格罗特首次系统论述了克里斯提尼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理论。希格内特和拉夫... 古典时代以来,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学术界有几种看法。早先有学者指出,在希腊人那里已经出现了梭伦改革说、克里斯提尼改革说和提修斯说等不同观点。格罗特首次系统论述了克里斯提尼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理论。希格内特和拉夫劳勃强调,埃菲亚尔泰斯改革才是雅典民主政治真正的起点,并把民主政治作为独特的雅典现象。最近的研究提出了更多不同看法。莫里斯和华莱士分别从考古和文献史料出发,呼吁重视城邦制度中固有的民主因素;奥伯从人民革命的重要性出发,强调雅典人民的政治觉醒对创立民主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拉夫劳勃重申了民主乃海军和帝国政策产物的看法;埃德甚至认为,公元前403年之后,雅典民主政治才走向稳定和成熟。纷繁的观点之中,透露的是学者个人的政治观念与时代变迁,但也体现了史料基础的扩大与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影响。在现代与古代的对话中,学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在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民主政治 克里斯提尼 梭伦 埃菲亚尔泰斯 希腊民主
下载PDF
古代与现代的民主政治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洋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些根本性差别。文章力图说明,当今知识界对于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民主政治的某些流行看法——例如古代民主“幼稚”、“短命”、甚至是暴民统治——在很大程度上带着明显的现代人...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些根本性差别。文章力图说明,当今知识界对于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民主政治的某些流行看法——例如古代民主“幼稚”、“短命”、甚至是暴民统治——在很大程度上带着明显的现代人的偏见。实际上雅典民主政治是一套稳固而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正是在民主政治之下雅典将希腊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峰。毋宁说,古代民主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不同在于对于何谓民主、对于大众与精英关系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个人自由所持的不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大众与精英 自由与民主
下载PDF
官员监督与雅典民主政治——阿吉纽西审判再思考
20
作者 徐朗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4期15-26,M0003,共13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阿吉纽西审判的评价以负面为主,尤其是对这场审判的法律程序颇多微词,认为塞拉麦涅斯是造成6位将军遭到不公处决的罪魁祸首。然而,史料分析表明,雅典人对将军们的处置并非完全是意气用事,而是履行对官员的监督和问责的... 长期以来,学界对阿吉纽西审判的评价以负面为主,尤其是对这场审判的法律程序颇多微词,认为塞拉麦涅斯是造成6位将军遭到不公处决的罪魁祸首。然而,史料分析表明,雅典人对将军们的处置并非完全是意气用事,而是履行对官员的监督和问责的结果。塞拉麦涅斯身为雅典公民和将军们的同僚,是以战争亲历者的身份参与对将军们的监督。阿吉纽西审判的结果说明,依靠公民来监督官员的做法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容易被人利用而导致决策失误。但公民对官员监督的有效参与,所表现的正是民主和法治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 将军 官员监督 阿吉纽西审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