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丁格尔所见1910年昭通之乱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靖 刘燕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作为具有新闻记者等多重身份的英国旅行家丁格尔,于清末宣统年间以惊人的毅力步行穿越中国西南,亲眼见闻了1910年在云南昭通发生的一场社会动乱,并对其过程作了详细的记录和个人分析。在作者的眼中,1910年的昭通之乱绝不只是偏僻内地的... 作为具有新闻记者等多重身份的英国旅行家丁格尔,于清末宣统年间以惊人的毅力步行穿越中国西南,亲眼见闻了1910年在云南昭通发生的一场社会动乱,并对其过程作了详细的记录和个人分析。在作者的眼中,1910年的昭通之乱绝不只是偏僻内地的一场普通事件,它还在某种程度上击碎了晚清新政以来外界普遍看好的新兴假象。在丁格尔见闻笔记的基础上,再借助中外文献的相互参证,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地还原该事件中各方当事人的具体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格尔 昭通之乱 教会 清末新政
下载PDF
循道公会女传教士群体在滇东北宣教活动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玥 赵声馗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11,共6页
女传教士群体是基督教循道公会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教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其组成主要包括早期传教士夫人,以及随后来华的独立女性传教士和中国本土女性传教士三种情形。她们以异于男性传教士的特殊身份和特殊方法,在近代西南妇女传教事... 女传教士群体是基督教循道公会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教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其组成主要包括早期传教士夫人,以及随后来华的独立女性传教士和中国本土女性传教士三种情形。她们以异于男性传教士的特殊身份和特殊方法,在近代西南妇女传教事业和教育事业中发挥了一种相得益彰的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道公会 女传教士 昭通
下载PDF
试述云南交通文化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3
3
作者 彭云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0-25,39,共7页
通过对云南古代、近现代、建国后、改革开放后到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桥头堡—大通道"等各个历史时期,云南交通发展及交通文化特点内容的阐述,分析了云南交通文化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变迁特点,以期云南交通文化在不... 通过对云南古代、近现代、建国后、改革开放后到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桥头堡—大通道"等各个历史时期,云南交通发展及交通文化特点内容的阐述,分析了云南交通文化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变迁特点,以期云南交通文化在不断传承发展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内涵和拓展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交通文化 历史变迁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论秦汉时期云南地区的民族与文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东晨 杨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6-91,共6页
Yunnan,with varied ethnic groups and diverse cultures,lies in the border area of Southwest of China. Before the reign of Emperor WU,western Han Dynasty,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Yunnan was quite imbalanced and was in ... Yunnan,with varied ethnic groups and diverse cultures,lies in the border area of Southwest of China. Before the reign of Emperor WU,western Han Dynasty,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Yunnan was quite imbalanced and wa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varied from the society of primitive tribe to that of slavery. After Emperor WU,Yunnan became a part of Han Dynasty. Till Eastern Han Dynasty,the majority of ethnic groups mixed together with Han nationality and entered gradually into the feudal society. Their cultures also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from Bronze Age to Iron Age. This article aims at illustrating the great impact that the unification of Southwest area has played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云南地区 民族与文化
下载PDF
滇铜京运与清代昭通开发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唐靖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9,共9页
在有清一代银铜双本位货币体系下,滇铜及滇铜京运,卷入数以十万计的铜矿工人和运输工人,穿越中国大地八个省共万余里,绵延两百余年,成为一场感天动地的壮举,既在宏观上支撑了清王朝的半壁江山,也在微观上对昭通一地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 在有清一代银铜双本位货币体系下,滇铜及滇铜京运,卷入数以十万计的铜矿工人和运输工人,穿越中国大地八个省共万余里,绵延两百余年,成为一场感天动地的壮举,既在宏观上支撑了清王朝的半壁江山,也在微观上对昭通一地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昭通的铜斤生产是整个滇铜生产中不可忽略的部份,另一方面滇铜京运中有四条路线纵贯昭通全区,在滇铜运输中作用巨大,甚至有"滇铜运输第一线"之称。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清代昭通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从盛转衰的过程也留下相当的启示可资后人取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滇铜京运 昭通
下载PDF
昭通历史发展的地理空间与资源环境 被引量:1
6
作者 傅奠基 《昭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14,共8页
人类的空间,既是生存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正是人类多姿多彩的文化创造,使抽象的地理空间转化为具体、异质、多样而富有魅力的"地方"。昭通位于南方丝绸之路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迁徙不断,导致了多次文化空间的相继占用,... 人类的空间,既是生存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正是人类多姿多彩的文化创造,使抽象的地理空间转化为具体、异质、多样而富有魅力的"地方"。昭通位于南方丝绸之路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迁徙不断,导致了多次文化空间的相继占用,地域景观也随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改变。昭通复杂的山区环境和立体气候,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植物资源优势尤为突出。昭通地饶五金,是金、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重要产地,孕育了灿烂的银铜文化。"朱提"作为高成色银品的代称,一直沿袭到清代,铜镍合金"堂琅白铜",更是中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历史 区域文脉 生存环境 资源开发 银铜文化
下载PDF
滇铜开发视角下清代矿禁政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黎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9-41,共3页
滇铜开发是有清一代的重要国策。以滇铜开发为视角,有清一代的矿禁政策有中国传统王朝对矿藏开发的普遍态度,也有清代特殊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个别特点。清朝的矿禁政策包涵了三方面的内容:一为开边禁内;二为"弱边"思想;三是缺... 滇铜开发是有清一代的重要国策。以滇铜开发为视角,有清一代的矿禁政策有中国传统王朝对矿藏开发的普遍态度,也有清代特殊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个别特点。清朝的矿禁政策包涵了三方面的内容:一为开边禁内;二为"弱边"思想;三是缺乏商业运作的经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铜 清代 矿禁政策 实质
下载PDF
1892年昭通教案评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唐靖 王亦秋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8-12,共5页
1892年昭通府城内因有天主教育婴堂残害中国幼童的传言,招致城内民众的愤慨,因而纷纷涌向天主教堂,要求查明事实,惩办凶犯。是为晚清文献记载中昭通的第二次教案。这次教案比之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教案来看,情节同样轻微,也未造... 1892年昭通府城内因有天主教育婴堂残害中国幼童的传言,招致城内民众的愤慨,因而纷纷涌向天主教堂,要求查明事实,惩办凶犯。是为晚清文献记载中昭通的第二次教案。这次教案比之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教案来看,情节同样轻微,也未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后果,但追究昭通教案在内的晚清一系列教案,其发生原因、过程及背后所反映的文化背景都极其复杂,绝非传统阐释话语体系中那种简单的爱国情怀所能解释。就此次教案中的关键问题弃婴来说,它之所以能成为民教冲突的症结,其根源正在于中国过去普遍存在的溺婴陋习,在教案结束之后,这一陋习虽然引发昭通官民的注意,但却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昭通 教案 弃婴
下载PDF
写在大地上的农业全书——昭通农业地名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傅奠基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2-29,共8页
昭通农业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而独特的历史。千百年来,广大农民在昭通大地上辛勤劳作,他们的奋斗与梦想,痛苦与喜悦,以及饱暖饥寒等各种人生际遇,都在地名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意蕴丰厚的农业地名,是昭通区域文化的宝贵遗... 昭通农业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而独特的历史。千百年来,广大农民在昭通大地上辛勤劳作,他们的奋斗与梦想,痛苦与喜悦,以及饱暖饥寒等各种人生际遇,都在地名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意蕴丰厚的农业地名,是昭通区域文化的宝贵遗产,值得珍视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地名 土壤田地 水源水利 农业物产
下载PDF
明代芒部(镇雄)土知府承袭纷争与改流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丙震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3-17,共5页
明嘉靖初年,芒部土府因嫡庶争袭仇杀而被改土归流,但不久便革流返土。万历年间,镇雄土府因水西安尧臣冒袭土知府引发黔蜀纷争,在安尧臣归水西后,明廷亦有针对镇雄府的改流之议,但终未施行。通过明廷对芒部(镇雄)两次土知府承袭纷争的处... 明嘉靖初年,芒部土府因嫡庶争袭仇杀而被改土归流,但不久便革流返土。万历年间,镇雄土府因水西安尧臣冒袭土知府引发黔蜀纷争,在安尧臣归水西后,明廷亦有针对镇雄府的改流之议,但终未施行。通过明廷对芒部(镇雄)两次土知府承袭纷争的处置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改土归流并非明廷一厢情愿之事,而是受到周边土司态度、土司重视血脉传承、土司地区险恶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风俗民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也正因此,明廷在土司改流问题上的态度愈加慎重和务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部 镇雄 土官承袭 改土归流
下载PDF
论元代对滇东北彝族土官的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霞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14-18,共5页
滇东北地区包括今昭通市、曲靖市、昆明市的东川区和寻甸县等区域,这一区域在元代属于彝族聚居区,是云南通往内地的主要交通要道。故元代在此设置了两个宣慰司,在宣慰司下设路府州县,并任命彝族首领为土官,蒙元统治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 滇东北地区包括今昭通市、曲靖市、昆明市的东川区和寻甸县等区域,这一区域在元代属于彝族聚居区,是云南通往内地的主要交通要道。故元代在此设置了两个宣慰司,在宣慰司下设路府州县,并任命彝族首领为土官,蒙元统治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对彝族土官进行管理,使他们为蒙元王朝奔走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地区 彝族 土官 管理
下载PDF
明代滇东北彝族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霞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明代中央王朝利用滇东北彝族土司到中央朝贡之机与土司交往,中央王朝给予土司丰厚的物质回赐以拉笼关系,这是友好关系的一面;另一方面,中央王朝与滇东北彝族土司为争夺统治权力而不断进行势力的博弈,滇东北彝族土司势力坐大,挑衅中央王... 明代中央王朝利用滇东北彝族土司到中央朝贡之机与土司交往,中央王朝给予土司丰厚的物质回赐以拉笼关系,这是友好关系的一面;另一方面,中央王朝与滇东北彝族土司为争夺统治权力而不断进行势力的博弈,滇东北彝族土司势力坐大,挑衅中央王朝,其叛乱最终以武力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彝族土司 朝贡 矛盾斗争
下载PDF
云南土司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霞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26-31,共6页
土司是一种官职,是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册封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为世袭地方官,通过他们对当地各族人民进行管理,以达到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学术界对云南的土司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一大批学术论文和专著的问世,为历史时期云南土司的设... 土司是一种官职,是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册封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为世袭地方官,通过他们对当地各族人民进行管理,以达到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学术界对云南的土司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一大批学术论文和专著的问世,为历史时期云南土司的设立、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土司 研究
下载PDF
昭通军事武备地名探析
14
作者 傅奠基 吴晓艳 刘燕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昭通地处沟通中原和西南边疆的咽喉要道上,是历代统治者开疆拓土,经营西南的必争之地,在两千多年的政区建置历史中,属于军管型的特殊时期就长达1700多年,直至清朝改土归流后才实现了与中原行政区划制度的并轨。历代统治者在此设置过众... 昭通地处沟通中原和西南边疆的咽喉要道上,是历代统治者开疆拓土,经营西南的必争之地,在两千多年的政区建置历史中,属于军管型的特殊时期就长达1700多年,直至清朝改土归流后才实现了与中原行政区划制度的并轨。历代统治者在此设置过众多的军事管理机构,其种类之繁和数量之多堪称中国政治史上的典型。昭通地名对历史上重大军事事件的记录,是久远而稳定的,如战场、军屯、营盘、关隘等地名,层层累积,蔚为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 地名 战争 军屯 营盘 关隘
下载PDF
昭通水路交通简史及地名浅释
15
作者 傅奠基 邓敏 胡声浩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古代的交通命脉多以江河航运为主,河流既给人类带来了沟通千里的自然便利,同时也产生天堑横绝的阻隔之苦。昭通因地处山区环境,众多的险滩、礁石、山崩、泥石流等地貌、地质因素,严重影响了江河的通航条件,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但... 中国古代的交通命脉多以江河航运为主,河流既给人类带来了沟通千里的自然便利,同时也产生天堑横绝的阻隔之苦。昭通因地处山区环境,众多的险滩、礁石、山崩、泥石流等地貌、地质因素,严重影响了江河的通航条件,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但面对深沟激流,昭通先民仍然付出了艰巨的努力,或疏浚航道,或设渡口,或架溜索,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山川阻隔,使天堑变通途。昭通大地上留下的众多险滩、渡口、溜索等水运地名,将永远铭记着先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水运 江河险滩 渡口 溜索 昭通地名
下载PDF
僰道:昭通最早以道路命名的县级政区——兼论秦汉道级政区的设置与交通之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奠基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9-14,20,共7页
"道"作为政区通名,起源于秦,两汉都有以"道"命名的县级政区。"道"的由来,后人多解释为"有蛮夷曰道"。其实,统治者要想长期控制一个地方,不论是采取武力降服还是文治教化,都必须借助道路交通;... "道"作为政区通名,起源于秦,两汉都有以"道"命名的县级政区。"道"的由来,后人多解释为"有蛮夷曰道"。其实,统治者要想长期控制一个地方,不论是采取武力降服还是文治教化,都必须借助道路交通;在环境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道路的作用尤为重要,开路置驿乃是国家一统的象征和标志,新置政区以道路命名,尽在情理之中。蜀郡太守李冰最早开辟了通往僰人聚居区的"僰"道,奠定了川、滇东线交通的基本格局,秦汉经营"南夷"之地,均以"僰"道为基础,并在此设置了与道路同名的县级政区———僰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僰道 南夷 政区 道路
下载PDF
蜀郡的设置与昭通政区之肇始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奠基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两国,分置巴、蜀二郡,拉开了中原王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的序幕。张若、李冰为最早的两任蜀郡太守,而此时的昭通境域即有部分属于蜀郡。秦汉以降蜀郡凭借四川盆地的地理优势,以及得中原文化风气之先的历史机遇,对...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两国,分置巴、蜀二郡,拉开了中原王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的序幕。张若、李冰为最早的两任蜀郡太守,而此时的昭通境域即有部分属于蜀郡。秦汉以降蜀郡凭借四川盆地的地理优势,以及得中原文化风气之先的历史机遇,对南中地区起到了广阔的辐射和强劲的带动作用,昭通政区的沿革演变亦与蜀郡的分合调整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秦国 蜀郡 昭通 政区
下载PDF
三国时期蜀汉治下的昭通境域
18
作者 傅奠基 王亦秋 邓敏 《昭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12,共7页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汉室倾頽,豪强蜂起,经过此消彼长的兼并之后,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态势。刘备定蜀,废犍为属国置朱提郡,并以其为基地,置庲降都督统领南中。刘备病逝后,除朱提得以保全外,其余诸郡"并皆叛...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汉室倾頽,豪强蜂起,经过此消彼长的兼并之后,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态势。刘备定蜀,废犍为属国置朱提郡,并以其为基地,置庲降都督统领南中。刘备病逝后,除朱提得以保全外,其余诸郡"并皆叛乱"。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同时对原有政区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了朱提、建宁、云南、永昌、越嶲、牂牁、兴古等"南中七郡"的新格局。诸葛亮以"抚和"之策治理南中,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民间长久的崇敬与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备定蜀 床降都督 武侯南征 昭通政区
下载PDF
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乔文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21-25,共5页
滇东北矿业开发历史悠久,自汉代始就有了文献记载。其中,清代的矿业开发规模和产量最大,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学界的研究,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很少。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 滇东北矿业开发历史悠久,自汉代始就有了文献记载。其中,清代的矿业开发规模和产量最大,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学界的研究,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很少。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的研究,学术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对矿业政策、生产、性质和交通运输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研究,通过对清代滇东北地区矿业开发全貌的有机整合,侧重对矿业开发中自然环境变迁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通过文化反思,重点揭示清代滇东北地区生态退变的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清代滇东北自然环境治理的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滇东北 矿业政策 矿业生产 自然环境变迁
下载PDF
清代滇东北地区的学校教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霞 顾胜华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4-19,共6页
清代是滇东北地区(昭通地区、曲靖地区、昆明市的东川区及寻甸县)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清王朝在这一地区大力兴办书院、义学,培养了很多本地人才,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风俗习惯,提高了昭通地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素养,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清代是滇东北地区(昭通地区、曲靖地区、昆明市的东川区及寻甸县)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清王朝在这一地区大力兴办书院、义学,培养了很多本地人才,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风俗习惯,提高了昭通地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素养,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促进边疆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推动了昭通地区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为本地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滇东北地区 学校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