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949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一种民间表达:英格兰内战时期的保王派政治民谣
1
作者 张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4,共13页
英格兰内战时期的保王派政治民谣构成了议会派主流话语之外的另一种民间表达,也是长期被忽略的一种政治论述。与议会派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民主权等主流话语针锋相对,这一时期大量保王派政治民谣通过揶揄、嘲讽等修辞手段,系统性地解... 英格兰内战时期的保王派政治民谣构成了议会派主流话语之外的另一种民间表达,也是长期被忽略的一种政治论述。与议会派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民主权等主流话语针锋相对,这一时期大量保王派政治民谣通过揶揄、嘲讽等修辞手段,系统性地解构了议会派的上述主张。它们不仅揭示了议会派话语背后的经济利益,而且反对议会以投票方式剥夺民众财产和自由的做法,进而表达了对破坏既有社会秩序者的批评和厌恶态度。此类民谣的叙述框架普遍延续了时人熟悉的“君臣模式”,即议会派及其领袖人物在时局变动中并未开创出对民众有利的新制度,而只是成为新君主。同时,这些民谣对议会主权的消极认知也构成了这一时期英格兰制度文化的重要面向。大量保王派政治民谣的存在表明,议会派在战场之外承受着巨大的民间舆论压力,这些反对议会的民谣是当时出现的暂时性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格兰内战 政治民谣 保王派 议会主权 君主制
下载PDF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马戛尔尼使华
2
作者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77,共19页
1793—1794年马戛尔尼使华是中西关系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事关英国在东方的利益,与垄断对华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则具有直接关系。但东印度公司领导层对遣使一事,态度消极,认为使团的最重要目标,是不对现状造成削弱和损害。... 1793—1794年马戛尔尼使华是中西关系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事关英国在东方的利益,与垄断对华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则具有直接关系。但东印度公司领导层对遣使一事,态度消极,认为使团的最重要目标,是不对现状造成削弱和损害。这是因为他们对英国政府实施“抵代法”后中英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以茶叶贸易为纽带与中国行商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均感到相当满意。他们认为,与维持这种现状所带来的利益相比,长期以来广州口岸中西贸易中累积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不必急于解决。针对马戛尔尼提出的有关计划,东印度公司领导层加以抵制,经过双方的妥协,才达成合作的协议。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期间,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秘密与监督委员会进行了若干方面的合作和支持。马戛尔尼在华期间,特别是在离开北京南下和在广州短期逗留期间,为争取改善英商的贸易条件与中国官员交涉,符合东印度公司的利益。但这种努力最终并未得到具体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东印度公司 马戛尔尼 中英关系 对华贸易 广州口岸
下载PDF
马修·帕里斯的行程地图与中世纪地图制作者世界观的转变
3
作者 陈志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2,214,215,共16页
13世纪中后期,英格兰本笃修士马修·帕里斯及其后继者在圣奥尔本斯修道院创作了一系列行程地图。这些地图原是编年史抄本序章中的一部分,不仅包括自伦敦至南意大利阿普利亚的分段路线图,还包含作为此行程出发地与目的地——不列颠... 13世纪中后期,英格兰本笃修士马修·帕里斯及其后继者在圣奥尔本斯修道院创作了一系列行程地图。这些地图原是编年史抄本序章中的一部分,不仅包括自伦敦至南意大利阿普利亚的分段路线图,还包含作为此行程出发地与目的地——不列颠与巴勒斯坦的区域地图。长期以来,研究者多以传统的宗教进路来解读这些行程地图,视其为一种精神的朝圣之旅,认为作者旨在为那些不能亲临圣地的修士开启一次通往天上耶路撒冷的富有想象力的旅程。然而,以抄本古文字学与古抄本学方法考察这些行程地图可发现,它们不仅在外观上呈现出与传统基督教地图迥然不同的特征,还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金雀花王朝统治者扩张领土以建立帝国的野心与欲求。不仅如此,基于新近复兴的古典地理学知识,这些行程地图的实用性、精确性与科学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修·帕里斯 世界之布 行程地图 中世纪 世界观
下载PDF
海湾局势变化与英国的撤离(1961-1968)
4
作者 张来仪 郭隽骛高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7,共11页
英国曾长期在海湾地区处于主导地位,其海湾政策的转变与其在海湾地区的主要利益密切相关。二战后,英国在海湾地区的主要利益转变为以石油为中心的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成为英国在海湾地区政治、军事存在的首要目标。60年代初期海湾地... 英国曾长期在海湾地区处于主导地位,其海湾政策的转变与其在海湾地区的主要利益密切相关。二战后,英国在海湾地区的主要利益转变为以石油为中心的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成为英国在海湾地区政治、军事存在的首要目标。60年代初期海湾地区的不稳定状态要求英国增强其政治、军事存在,但1963年后的海湾局势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海湾地区的不稳定因素,英国的海湾利益不再依赖其政治、军事力量提供保护。英军继续留在海湾不仅不能增进本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反而成为其政府的政治和财政负担。此外,国防支出紧缩、从亚丁撤军、阿拉伯民族主义等因素也不利于英国政治、军事力量继续留在海湾。经过多次成本—收益分析,英国政府最终决定撤出海湾。此举对海湾地区现代国家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国际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地区 英国 经济利益 局势 撤离
下载PDF
乡绅之治:近代早期英国治安法官与地方社会治理
5
作者 初庆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英国并未像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那样建立起庞大的官僚队伍和强大的常备军力量,在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时,不得不仰赖乡绅等社会精英力量的合作。乡绅往往通过出任治安法...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英国并未像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那样建立起庞大的官僚队伍和强大的常备军力量,在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时,不得不仰赖乡绅等社会精英力量的合作。乡绅往往通过出任治安法官而获得一身二任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官员”,又是地方社会的“家长”。治安法官的职权在近代早期急剧膨胀,成为地方政府的司法和行政权力中枢,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连接枢纽。治安法官虽由国王任命,但不领薪俸,因此治安法官在治理地方社会时,会在综合考量中央政令与地方实情的基础上,制定地方社会政策与行使“自由裁量权”。在中央政府的监督与地方官民的支持下,治安法官有力地维护地方社会的法律与秩序。治安法官治理地方社会的实践型塑了英国的司法治理模式,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协商,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平衡,达成追求秩序与善治的施政目的,为英国社会稳定转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绅 治安法官 国家治理 中央与地方 英国
下载PDF
英国对美国的“反向租借”援助及清偿(1941-1946)
6
作者 耿志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9,共1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接受美国“租借”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提供“反向租借”援助,是同盟成员国向美国提供“反向租借”援助的典型个案。依据《英美互助协定》,英国向美国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物品、服务、设备和情报,美国则承诺在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接受美国“租借”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提供“反向租借”援助,是同盟成员国向美国提供“反向租借”援助的典型个案。依据《英美互助协定》,英国向美国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物品、服务、设备和情报,美国则承诺在清算对英“租借”援助时以此作为冲抵。在未包括净价值160亿美元已消耗、损毁或散失援助物资的情况下,英国以信贷方式支付6.5亿美元清偿了价值60.3亿美元的美国“租借”援助。然而,战时美英谈判互助和战后谈判清偿都充分暴露了美国通过“租借”援助谋求长远利益的意图,英国虽尽力抵制,但为了战时生存和战后重建不得不屈从于美国的政策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租借 租借 清偿 英美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19世纪中期英格兰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转变——以公共健康为视角
7
作者 赵秀荣 张君言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自中世纪起,英格兰就确立了地方自治传统,地方一直抗拒中央对其管辖。19世纪30年代随着公共健康运动的发展,英格兰涌现大量关于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讨论,既有支持地方自治的呼声,也有支持中央集权的号召,当然也有希望双方合作的倡议。1858... 自中世纪起,英格兰就确立了地方自治传统,地方一直抗拒中央对其管辖。19世纪30年代随着公共健康运动的发展,英格兰涌现大量关于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讨论,既有支持地方自治的呼声,也有支持中央集权的号召,当然也有希望双方合作的倡议。1858年的《公共健康法》和《地方政府法》对地方做出让步,但由于地方缺乏改善公共健康措施的资金和专业知识、1866年《卫生法》规定民众可以直接向中央投诉地方政府的不作为,以及现实的压力等原因,到1875年地方逐渐有限度地接受中央的介入。英格兰公共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地方与中央关系的改变,推动了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格兰 公共健康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下载PDF
自东徂西:章遹骏赴英办理禁烟与民国初年中英民间禁毒外交的尝试
8
作者 黄运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29-142,160,共15页
民国初年,全国禁烟联合会会长章遹骏一行三人赴英办理禁烟,试图通过游说英国政客和向英国公众演说等活动,终止《中英禁烟条件》并移去沪上印土,其愿望最终落空。这主要因为英国外交部既面临印度事务部和英国鸦片商的压力,又希望用禁烟... 民国初年,全国禁烟联合会会长章遹骏一行三人赴英办理禁烟,试图通过游说英国政客和向英国公众演说等活动,终止《中英禁烟条件》并移去沪上印土,其愿望最终落空。这主要因为英国外交部既面临印度事务部和英国鸦片商的压力,又希望用禁烟作为与中国交涉其他事务的筹码,并且章遹骏一行是民间而非官方代表,因此未接受章遹骏的请求。从中国方面来看,全国禁烟联合会实力微弱,缺乏全国性的号召力,也难以形成舆论压力。且民国初年政局不稳,政府财政紧张,不仅禁政难以实施,更在外事上仰列强之鼻息。章遹骏一行赴英办理禁烟,折射出民国初年政府禁政无力,民间禁毒外交处境艰难。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章遹骏赴英办理禁烟一案,徒为袁世凯粉饰个人形象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禁烟条件》 章遹骏 全国禁烟联合会 民间禁烟组织 禁毒外交
下载PDF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帝国意识与舆论宣传(1763—1775)
9
作者 袁先来 王丽菲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93-105,159,共14页
美国独立革命可以上溯到18世纪上半叶英法在北美争夺殖民地时期。特别是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美英矛盾激发,并逐渐向反大英帝国革命的方向演进。在1775年独立战争开始前,为了突破基于代表权、自然法或宪法争取殖民地身份与利益的困境与... 美国独立革命可以上溯到18世纪上半叶英法在北美争夺殖民地时期。特别是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美英矛盾激发,并逐渐向反大英帝国革命的方向演进。在1775年独立战争开始前,为了突破基于代表权、自然法或宪法争取殖民地身份与利益的困境与局限,殖民地精英通过舆论宣传,将帝国胁迫和无代表权征税所带来的危机,与奴隶叙事话语、帝国腐败与堕落话语、家庭政治话语相联系,从而将法律、政治权利争取问题转化为更广泛的文化领域问题。定居殖民者通过系统建构反父权制的暴政修辞,解除帝国“核心—外围”关系,并以陷入殖民化的危机感来加强松散殖民地情感共同体的形成,为发动独立战争奠定了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秩序 商业利益 情感共同体 文化修辞
下载PDF
自由还是保护:19、20世纪英国围绕关税与贸易问题的争论
10
作者 滕淑娜 吴婷婷 朱新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1-149,共9页
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两次围绕关税与贸易问题的大争论,两次争论都围绕着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问题展开。争论中,双方各持己见,持贸易保护观点的一方认为,英国实行贸易保护、设置关税壁垒有利于保护本国经济不受外来经济的侵扰,进... 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两次围绕关税与贸易问题的大争论,两次争论都围绕着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问题展开。争论中,双方各持己见,持贸易保护观点的一方认为,英国实行贸易保护、设置关税壁垒有利于保护本国经济不受外来经济的侵扰,进而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主张自由贸易的一方则认为,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对国际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实行自由贸易、减少甚至取消关税壁垒更能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两次争论的结果最终均以自由贸易的胜利而告终,由两次争论可见,一国贸易、关税政策的选择与该国的国内国际形势、国家利益集团、政党及大众舆论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 保护主义 关税改革 谷物法 约瑟夫·张伯伦
下载PDF
都铎早期英格兰地权冲突与立法应对——以用益授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小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81,共14页
诺曼征服后,英格兰进入封建社会,形成了以封土为纽带的封君封臣关系。封臣需要向封君履行封建义务且不能自由处分土地。到中世纪后期,封臣广泛借助用益授予进行规避,产生并激化了双方之间的地权冲突。都铎早期英格兰处于封建王国向民族... 诺曼征服后,英格兰进入封建社会,形成了以封土为纽带的封君封臣关系。封臣需要向封君履行封建义务且不能自由处分土地。到中世纪后期,封臣广泛借助用益授予进行规避,产生并激化了双方之间的地权冲突。都铎早期英格兰处于封建王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重要阶段,国王亨利八世在对外摆脱教会控制、对内加强国家控制之时,借助议会之手全面规范用益授予以控制土地流动,获取封建权益,树立国王权威。土地立法进程相当曲折,国王通过分化议员与输送利益的方式推动了《用益法》和《登记法》的颁布,很快又因为普遍不满和国内暴动进行了妥协。尽管土地立法效果未如国王所愿,但用益授予获得了合法地位,用益主体之间的信义关系亦得到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铎早期 英格兰 用益授予 地权冲突 土地立法
下载PDF
论19世纪英国人应对华南海盗方式的变化
12
作者 吴庆宏 吴心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19世纪英国商船纷纷驶入中国海,不可避免地与华南海盗狭路相逢。他们最初遇到了张保仔那样声势浩大的海盗集团的劫掠和勒索,向中英两国政府求助的结果均不理想。鸦片战争后,情况却发生了根本转变。英国人以中国香港作为皇家海军军事基地... 19世纪英国商船纷纷驶入中国海,不可避免地与华南海盗狭路相逢。他们最初遇到了张保仔那样声势浩大的海盗集团的劫掠和勒索,向中英两国政府求助的结果均不理想。鸦片战争后,情况却发生了根本转变。英国人以中国香港作为皇家海军军事基地,迫使中国政府与其联合,对以十五仔为代表的中国海盗进行围剿。后来,他们甚至不惜动用警察部队,对19世纪70年代后小规模的兄弟会海盗组织和伪装乘客劫持客轮的新型海盗加以追捕。直至19世纪末,英国皇家海军才为了保护英国臣民的人身安全,不再关注华南海盗。19世纪英国人应对华南海盗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印证了其在中国殖民势力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英国人 华南海盗
下载PDF
1976年索韦托惨案与英国对南非外交政策的调整
13
作者 刘馗 王昕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1976年南非“索韦托惨案”爆发,国际社会纷纷谴责南非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并对南非采取各种制裁措施。然而,英国政府仍坚持过去姑息纵容南非种族隔离的政策,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反对制裁南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内部“人权”意... 1976年南非“索韦托惨案”爆发,国际社会纷纷谴责南非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并对南非采取各种制裁措施。然而,英国政府仍坚持过去姑息纵容南非种族隔离的政策,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反对制裁南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内部“人权”意识加强、政府挽回国际声誉、国际社会共同制裁南非的巨大压力等因素,从内外两面促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南非政策。英国在1977年下半年转向疏离南非:提高英资跨国公司有色人种员工的待遇,并加入制裁南非阵营。从整个冷战时期英国对南非政策来看,这一阶段英国对南非政策不过是被动调整,并非其本意,但客观上有利于当时国际社会对南非制裁的顺利实施。一旦国际压力不再强大时,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重新回归了继续包庇南非的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南非 “索韦托惨案” 种族隔离制度
下载PDF
论中世纪英国体育的特征
14
作者 陈凯鹏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体育与社会存在密切联系,是研究特定区域社会文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传统体育的重要阶段,中世纪英国体育在发展中受自然环境、历史经历、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及思想观念等影响,呈现出源头的多样化、运动的军事化、消费的等级化及群体的... 体育与社会存在密切联系,是研究特定区域社会文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传统体育的重要阶段,中世纪英国体育在发展中受自然环境、历史经历、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及思想观念等影响,呈现出源头的多样化、运动的军事化、消费的等级化及群体的性别化等特征。体育活动客观上丰富了英国民众生活,释放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在调适社会关系和稳固封建等级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中世纪 英国
下载PDF
15—18世纪英法葡萄酒贸易的博弈
15
作者 柴彬 齐玉凤 《经济社会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47-59,127,共14页
15—18世纪,葡萄酒贸易是英法之间最主要的大宗贸易,深受两国外交关系的影响,成为观察两国关系变化的晴雨表。英国是法国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国,为打击法国经济,赢得对法外交博弈的主导权,英国时常上调法国葡萄酒的进口关税,从而导致两国... 15—18世纪,葡萄酒贸易是英法之间最主要的大宗贸易,深受两国外交关系的影响,成为观察两国关系变化的晴雨表。英国是法国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国,为打击法国经济,赢得对法外交博弈的主导权,英国时常上调法国葡萄酒的进口关税,从而导致两国间频频发生葡萄酒贸易危机,并引发法国的报复,也间接影响到英国自身。英法围绕葡萄酒贸易展开的关税战,根源在于双方都奉行传统重商主义政策。这种充斥着排他敌对色彩的重商主义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中古晚期至近代早期英法关系的样貌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法关系 葡萄酒贸易 关税 重商主义
下载PDF
《贫民卫报》与英国早期工人运动
16
作者 叶亢 陈莎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5-79,共5页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巨变。英国的工人阶级,特别是手工工人,因工业革命的冲击,经济状况不断恶化,而贵族在政治上占有优势。为了争取权益,手工工人们开始积极推动议会改革。为了传播自己的声音和理念,他们出版了许多报刊...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巨变。英国的工人阶级,特别是手工工人,因工业革命的冲击,经济状况不断恶化,而贵族在政治上占有优势。为了争取权益,手工工人们开始积极推动议会改革。为了传播自己的声音和理念,他们出版了许多报刊,《贫民卫报》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报刊之一。这份报纸主要围绕议会改革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宣传。通过《贫民卫报》的报道,工人阶级的声音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他们的斗争影响了英国早期的工人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民卫报》 工人运动 议会改革
下载PDF
英国1894年遗产税产生的古代税制背景考察
17
作者 孙学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古代英国税制中关涉1894年遗产税的税种主要有土地继承税和动产税两大类。土地继承税因各时期土地继承制度不同而有所变化: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不存在土地继承税;11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产生了继承金(relief)和继承捐(heri... 古代英国税制中关涉1894年遗产税的税种主要有土地继承税和动产税两大类。土地继承税因各时期土地继承制度不同而有所变化: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不存在土地继承税;11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产生了继承金(relief)和继承捐(heriort)两种土地继承税,但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土地遗赠行为逐渐摆脱了封建因素的制约,土地保有人获得了自由遗赠土地的权利,与封建土地保有制相伴随的继承金、继承捐便随之逐渐淡出英国税制历史舞台。与不动产(土地)不同,动产一直可由遗赠者自由处分,且在动产税征收实践中,“量能赋税”“累进制”等现代遗产税征收原则逐渐生成并不断地趋于成熟。古代英国土地继承税与动产税征收实践及其相关税制原则的发展与成熟,是1894年遗产税(estate duty)得以出台的重要历史前提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94年遗产税 继承金 继承捐 动产税
下载PDF
论苏格兰盟约派与英格兰议会联合关系的演变
18
作者 朱啸风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9-116,共8页
从大不列颠的视角看,英国革命中的苏格兰因素对当时英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1638年苏格兰人民在盟约派的领导下最先开始武装反抗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与此同时,苏格兰盟约派也试图通过与英格兰议会合作的方式,构建两国全新的联... 从大不列颠的视角看,英国革命中的苏格兰因素对当时英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1638年苏格兰人民在盟约派的领导下最先开始武装反抗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与此同时,苏格兰盟约派也试图通过与英格兰议会合作的方式,构建两国全新的联合关系。革命期间,双方的关系曲折发展,由最初的合作演变为相互猜忌,直至最终关系破裂。关系破裂的最重要原因是,双方在联合的诉求上有着极大的差异性:英格兰议会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实用主义,而苏格兰盟约派则是为了重新定义两国传统的联合关系。当与英格兰议会的联合无法满足苏格兰方面的诉求时,与国王妥协成为盟约派一种合理的选择,进而导致与英格兰议会矛盾升级,最终使两者的联合关系走向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兰盟约派 英格兰议会 联合
下载PDF
近代英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
19
作者 袁跃华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7-42,共6页
1542年《破产法》标志着近代英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该法的颁布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中世纪晚期英国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但普通法对集体诉讼行为没有相应的规定,进而不能解决债权人对债务人财产“谁先诉,谁受偿”这一问题。此外,普... 1542年《破产法》标志着近代英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该法的颁布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中世纪晚期英国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但普通法对集体诉讼行为没有相应的规定,进而不能解决债权人对债务人财产“谁先诉,谁受偿”这一问题。此外,普通法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债务人欺诈性逃债行为等问题,因此亨利八世颁布了1542年《破产法》。该法确立了破产法的两大基本原则,即债权人集体行动和按比例分配,被公认为近代英国第一部破产法,其颁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该法把破产视为一种犯罪行为,且没有规定破产免责制度,具有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破产制度 近代英国 1542年《破产法》
下载PDF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被引量:28
20
作者 高连克 杨淑琴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现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是工业社会转型的产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医疗保障是由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疾病医疗、健康关怀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国民能够积极应对疾病风险,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它在国家社会... 现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是工业社会转型的产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医疗保障是由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疾病医疗、健康关怀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国民能够积极应对疾病风险,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它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始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医疗保障 制度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