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期刊收录

作者

共找到61,0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0502021 猕猴桃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
《科技成果纵横》 2005年第2期63-63,共1页
该项成果对猕猴桃的病虫害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陕西猕猴桃有42种病虫害,其中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根腐病、黄化病是猕猴桃主要的病害。研究发现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不仅可以从伤口侵入寄主,而且还能从叶痕、果痕等自然孔口侵入寄主,... 该项成果对猕猴桃的病虫害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陕西猕猴桃有42种病虫害,其中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根腐病、黄化病是猕猴桃主要的病害。研究发现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不仅可以从伤口侵入寄主,而且还能从叶痕、果痕等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提出了秋季是猕猴桃细菌性病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利用CNS膜的保护原理和抗菌素的杀菌原理,研制出了针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治的特效配方A3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细菌性溃疡病 主要病害 病虫害 寄主 黄化病 综合防治技术 CNS 侵入 伤口
下载PDF
从熵增原理到势增原理——开放系统有序演化的信息作用机制
2
作者 周丽华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95-100,共6页
在“势即信息即负熵即有序=差别×联系”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势增原理提出复杂开放系统遵循的是“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信息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延伸出三大定律:其一,势的运行机制定律,即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因此势趋不... 在“势即信息即负熵即有序=差别×联系”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势增原理提出复杂开放系统遵循的是“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信息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延伸出三大定律:其一,势的运行机制定律,即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因此势趋不变;其二,势的演变定律,即随着势的不断增强,并在某个临界点系统会发生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产生了不同层次上的创新发展与风险;其三,势的对称与破缺定律,即势在一定层次上增长,元素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最后达到相反相成的“对称”状态,系统再往上发展,低层次的对称必然要发生破缺,发生突现与分层,最终才能达到高层次的“对称”状态。势增原理不仅解答了复杂系统运行的规律,而且揭示了社会进步、组织发展、人才成长等系统有序演化的动力学本质,为我们把握“时”与“势”对抗熵增提供了启示:顺势夺势,在变革中把握历史大势;积势蓄势,在开放中积累信息潜势;谋势成势,在势增中转化信息显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增原理 势增原理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的技术审视:批判、建构及理想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多闻 吴俊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从生态的角度来理解女性的人文思潮,它基于女性的自觉和本能,聚焦机器技术、军事技术和生育技术三个方面批判现代技术的资本主义父权属性。生态女性主义立足生态和生存进行技术建构,提倡以“生存生产”为内涵的技术...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从生态的角度来理解女性的人文思潮,它基于女性的自觉和本能,聚焦机器技术、军事技术和生育技术三个方面批判现代技术的资本主义父权属性。生态女性主义立足生态和生存进行技术建构,提倡以“生存生产”为内涵的技术经济模式、以“生态民主”为目标的技术政治理念,最终推动以“妇女友好”为主旨的技术文化实践。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理想的技术不仅是生态均衡的,也是性别均衡的,其最终指向是以妇女解放为前提的全人类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生态 生态女性主义 技术批判 技术建构 性别隐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下实施核心技术攻关的哲学思考与践行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时进 王悦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文章通过对新型举国体制下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进行历史经验分析和创新理念阐述的基础上,展开哲学思考:从顶层设计和总体优化层面把握技术攻关的国家干预、从系统集成和系统协调层面剖析技术攻关的系统思维、从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层面洞察... 文章通过对新型举国体制下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进行历史经验分析和创新理念阐述的基础上,展开哲学思考:从顶层设计和总体优化层面把握技术攻关的国家干预、从系统集成和系统协调层面剖析技术攻关的系统思维、从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层面洞察技术攻关的辩证思维、从目标确立与认识闭环层面理解技术攻关的认识论。由此,提出新型举国体制下实施核心技术攻关的践行路径:发挥党和政府的系统性顶层设计战略指导作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机制化生态建设、把握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作用边界、形成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以及鼓励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创新理念 哲学诠释
下载PDF
智能革命对人性的深度拷问 被引量:2
5
作者 成素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175,共9页
当科学技术发展到影响人类行为的所有领域时,合乎伦理的技术发展和基于技术发展的伦理学研究就成为时代之需。因为智能机器的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性带来了人类劳动或工作形态的大变革,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安排和伦理规范的限度,提出了如... 当科学技术发展到影响人类行为的所有领域时,合乎伦理的技术发展和基于技术发展的伦理学研究就成为时代之需。因为智能机器的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性带来了人类劳动或工作形态的大变革,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安排和伦理规范的限度,提出了如何重新理解“自由”“劳动”“成功”等关乎人性的概念问题;基因编辑、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的身体技术化趋势,互联网、大数据、元宇宙、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的精神技术化趋势,提出了如何认知人的身体边界、精神愉悦、自我尊严、自我实现乃至生命意义等关乎人性的实践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度拷问之基础上。这开启了“人,成之为人”的第二个过程,提出了必须平衡科技发展与人类价值保护,平衡技术的应用价值与社会责任的要求。这种情况表明,人类社会在从工业文明转向智能文明的过程,迫切需要重塑或营造有利于人的身心成长和生命意义提升的人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的新境界 身体技术化 精神技术化 人文环境
下载PDF
基于术语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琪 张春泉 丁欢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术语学对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以术语为基本载体。术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术语学理论对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术语翻译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关... 术语学对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以术语为基本载体。术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术语学理论对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术语翻译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之一。从术语学视角来看,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存在规划有待完善、相关知识体系和术语体系不够成熟、术语学助力话语体系构建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可考虑从国家战略层面、工作机构层面、学术研究层面采取一定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学 学术话语体系 学科建设 术语工作 术语资源
下载PDF
论技术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三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41,共12页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讨论技术问题,是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方向。推动技术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是把它建构为一种技术哲学传统或方法。虽然当代西方技术哲学把马克思视为第一代技术哲学家,但实际上各种学派或观点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讨论技术问题,是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方向。推动技术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是把它建构为一种技术哲学传统或方法。虽然当代西方技术哲学把马克思视为第一代技术哲学家,但实际上各种学派或观点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万花筒式的思想定位。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对技术问题的哲学反思不外乎技术作用的确定性和技术的社会关系这两条路线。经典马克思主义在第一条路线上接近于在长期历史中强调技术的优先性,在第二条路线上对技术资本主义给予批判并展望技术积累对共产主义的历史意义。在当代西方技术哲学语境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把这两条路线分别展示为分析的技术哲学和批判的技术哲学,倾向于一种内在于资本主义的技术政治哲学话语建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中将这两种路线统一起来,进行一种技术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建构:以技术作用的确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置现代化议题,以技术的社会关系为实现这种现代化议题提供推动力,以便逐步走向一种自治的技术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哲学 技术马克思主义 技术社会主义
下载PDF
算法融入公共决策的伦理审视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德胜 罗译泓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近年来,算法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公共决策当中。算法决策以其数据理性实现了决策科学化的理想愿景。但是,随着算法决策系统从决策伙伴日渐成为决策主体,算法在嵌入公共决策流程时伴随的伦理风险也愈发明显。算法风险产生的公平正义之问、... 近年来,算法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公共决策当中。算法决策以其数据理性实现了决策科学化的理想愿景。但是,随着算法决策系统从决策伙伴日渐成为决策主体,算法在嵌入公共决策流程时伴随的伦理风险也愈发明显。算法风险产生的公平正义之问、价值错位之问、人机冲突之问,成为人类决策与算法决策共存场景下必须积极回应的问题。算法既是提升、优化公共决策质量的工具,又是被治理、被优化的对象。因此,算法伦理治理应该从被动负责、被动响应的伦理善后转向积极担当、未雨绸缪的技术善治,为算法融入公共决策的良性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算法赋能的公共决策不仅要巩固算法数据理性的优势,更要将反思、辩证的维度嵌入决策始终,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相融合的“联合决策”,为公共决策的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决策 算法风险 算法伦理
下载PDF
归纳使真者与真之定义——基于系统本体论的统一多元真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5-108,共14页
本文在对塔斯基的收缩真理论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从系统本体论的立场出发,借助获取事态概率的归纳认定方法,提出具有双层结构的归纳-符合使真者,并与演绎持真者加以区分和结合,建立了统一多元真理论,即把符合真理论、等同真理论、实... 本文在对塔斯基的收缩真理论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从系统本体论的立场出发,借助获取事态概率的归纳认定方法,提出具有双层结构的归纳-符合使真者,并与演绎持真者加以区分和结合,建立了统一多元真理论,即把符合真理论、等同真理论、实用真理论、融贯真理论和使真者理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区分了“符合使真者”和“混合使真者”,一揽子解决了所谓的“无关使真者问题”。根据功能主义的多重实现原理,解决了“演绎推理的真之单义性问题”。此外,对使真者极大主义和必然主义给予新的阐释,使之具有不可消除的本体论意义。与此同时,对否定性事实和普遍性事实的存在性给予证明,以为否定性真理和普遍性真理提供本体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符合使真者 演绎持真者 统一多元真理论 系统本体论 功能主义真理论
下载PDF
科技典籍整理与研究刍议——以算学典籍为例
10
作者 高峰 王鑫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86-391,共6页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门类庞杂,比较有体系的是农业、医学、天文、算学四大学科。通过算学典籍书目的调查,概述算学典籍存世情况,梳理清代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算学典籍整理情况,并围绕《关于...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门类庞杂,比较有体系的是农业、医学、天文、算学四大学科。通过算学典籍书目的调查,概述算学典籍存世情况,梳理清代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算学典籍整理情况,并围绕《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结合算学典籍的具体情况,探讨新时期算学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典籍 算学典籍 数学史
下载PDF
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科技史多维度研究——科技史家万辅彬教授访谈录
11
作者 陈彪 万辅彬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万辅彬教授长期从事铜鼓、少数民族科技史、科技考古、口述史以及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他带领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同仁经过30多年的努力,使科技史学科点成为中国科技史界南方重镇;他长期效力的《广西... 万辅彬教授长期从事铜鼓、少数民族科技史、科技考古、口述史以及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他带领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同仁经过30多年的努力,使科技史学科点成为中国科技史界南方重镇;他长期效力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辟了“科技史”专栏,对80余位中国科技史家进行了系列访谈。万辅彬教授还组织过10余次科技史国际会议或全国性的会议,为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万辅彬作为资深教授一直活跃在讲台上,坚持亲自指导研究生,为中国科技史界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之才。万辅彬教授的治学思想、教育思想与创新风格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辅彬 铜鼓 少数民族科技史 科技考古 口述史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12
作者 曹希敬 陈朴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28,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出版座谈会于2月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院士、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发展规划局局长翟立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原所长陈发虎院士、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出版座谈会于2月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院士、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发展规划局局长翟立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原所长陈发虎院士、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彭斌等几十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史学界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该书的学术贡献和出版意义,以及如何提升其社会影响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关晓武副所长(主持工作)主持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座谈会 中国科学院 出版意义 原所长 白春礼 学术贡献 副所长 主持会议
下载PDF
高屋建瓴,泽被后学——《生物学编史学手册》评介
13
作者 付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编史学(Historiography)是对历史学的研究,科学编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编纂方法和表述方法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国内也有人称之为“科学史理论”。关于科学编史学的“用处”尚存在一些争论[2]... 编史学(Historiography)是对历史学的研究,科学编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编纂方法和表述方法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国内也有人称之为“科学史理论”。关于科学编史学的“用处”尚存在一些争论[2],但就培养科学史研究的新手而言,科学编史学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对于初入科学史研究的新人而言,了解科学史学科的概况、发展史、主要研究方法、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进展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他们更快地实现由新手到专家的身份转换,并在前人基础上做出有意义的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编史学 科学史研究 身份转换 编纂方法 表述方法 理论体系 生物学 新手
下载PDF
科学自信
14
作者 胡志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主流科学史认为,古希腊发明了自然科学;中世纪欧洲倒退,崇尚基督教哲学和神学,是黑暗时代;近代以来,欧洲继承发扬古希腊科学精神,推动了科学革命。然而,翻遍古希腊先哲的著作,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始终心怀道德和宗教目的的哲学,是以从事灵... 主流科学史认为,古希腊发明了自然科学;中世纪欧洲倒退,崇尚基督教哲学和神学,是黑暗时代;近代以来,欧洲继承发扬古希腊科学精神,推动了科学革命。然而,翻遍古希腊先哲的著作,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始终心怀道德和宗教目的的哲学,是以从事灵性和道德习性训练为目的的科学,而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以追求自然知识为目的的科学。中世纪的基督徒实际上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这种哲学,只不过是以基督教哲学和神学的形式。对中世纪的基督徒而言,大自然也是神之书,自然研究被认为有助于心灵得到正确准备,以知晓关于神圣事物的终极真理,这种科学观念一直持续到17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真理 基督教哲学 基督徒 道德习性 科学观念 中世纪欧洲 黑暗时代 继承发扬
下载PDF
丝绸之路纺织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评《纺织与服装》
15
作者 陈巍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涉及沿线众多民族、宗教和文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是全面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必要途径。赵丰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领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涉及沿线众多民族、宗教和文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是全面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必要途径。赵丰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领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2015年他们与全球众多学术机构共同创立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通过一系列国际学术活动,有力推进了以丝绸——也是“丝绸之路”命名之源——为代表的全球纺织服饰史研究。[1]《纺织与服装》一书是该联盟专家成员合作完成的又一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机构 丝绸之路 学术活动 纺织史 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丝绸博物馆 里程碑
下载PDF
技术价值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宏伟 王前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3,48,共4页
本文针对技术哲学中有关技术价值的热点争论问题 ,从技术、价值、技术价值的概念界定入手 ,分析了“技术本身”、“技术应用”以及“技术价值分裂”等用语的含混之处 ,区分了技术的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预期价值与不期价值 ,提出了技术... 本文针对技术哲学中有关技术价值的热点争论问题 ,从技术、价值、技术价值的概念界定入手 ,分析了“技术本身”、“技术应用”以及“技术价值分裂”等用语的含混之处 ,区分了技术的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预期价值与不期价值 ,提出了技术价值的主体性、二重性、迁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价值 特点分析 技术哲学
下载PDF
“知识进展”与“近代化”模式下清代圆锥曲线研究的新进展——《此算与彼算:圆锥曲线在清代》评介
17
作者 王鑫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5,共5页
西方数学在清代的传播是中国数学走向近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关于西方数学知识的传入、国人的理解与吸收情况及其背后原因的考察,是富有代表性的课题,研治者众,成果颇丰。多年来,研究西方数学在清代传播的论著不断涌现,但学界对传... 西方数学在清代的传播是中国数学走向近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关于西方数学知识的传入、国人的理解与吸收情况及其背后原因的考察,是富有代表性的课题,研治者众,成果颇丰。多年来,研究西方数学在清代传播的论著不断涌现,但学界对传入的圆锥曲线知识的梳理,对中算家是如何吸收、理解和应用圆锥曲线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却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曲线 广东人民出版社 西方数学 背后原因 数学知识 近代化 传播
下载PDF
关于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乙种》的综合研究
18
作者 邹大海 夏庆卓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5,共17页
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中有三种前所未知的数学著作,《算书乙种》是其中之一。本文首次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体例与编纂特点、知识类型与数学方法,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并修正了以前学术界的若干不当认识。此书为撮编之作,结... 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中有三种前所未知的数学著作,《算书乙种》是其中之一。本文首次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体例与编纂特点、知识类型与数学方法,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并修正了以前学术界的若干不当认识。此书为撮编之作,结构上有一定层次,体现出编排的意图但考虑不周。作为实用算法式数学文献,此书不属于从“九数”发展至《九章算术》的经典系统,但它的内容仍为刘徽关于《九章算术》源于其先秦祖本的记载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同时,此书也为研究秦国和秦代社会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原始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 《算书乙种》 《九章算术》 中国数学史 计量制度 秦汉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对行星盈缩历起点黄经及其进动值的测算
19
作者 唐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70,共25页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在《大衍历》中,首次用行星变差来刻画行星盈缩历起点每年相对于冬至点的进动,此后的历法或者沿袭《大衍历》的做法直接给出行星变差,或者将行星变差隐含在相关算法中。本文全面考察了《大衍历》类历法中的行星变差常...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在《大衍历》中,首次用行星变差来刻画行星盈缩历起点每年相对于冬至点的进动,此后的历法或者沿袭《大衍历》的做法直接给出行星变差,或者将行星变差隐含在相关算法中。本文全面考察了《大衍历》类历法中的行星变差常数及其含义,对于未直接给出行星变差的历法,则根据历法中的相关术文,重新构建了这些历法中行星盈缩历起点平均每年进动数值的表达式,并总结了行星盈缩历起点的进动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行星盈缩历起点并非行星近日点,但是由于外行星盈缩历起点黄经与其近日点黄经相差较小,因此可以将外行星盈缩历起点视为近日点。与此相应,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并非行星近日点进动,由于各部历法中的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值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因此历法家很有可能已经具备了通过实测确定行星盈缩历起点的能力,而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值应该是历法家确定行星盈缩历起点之后,配合上元积年而调整出来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变差 盈缩历 进动 大衍历 纪元历
下载PDF
精神的机器,抑或生命的魔法 ——艾吕勒与德勒兹之间的技术哲学之辨
20
作者 姜宇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155,共13页
当代的技术哲学正在普遍经历着经验转向和物转向。但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技术与精神这个看似古旧却仍然极具当下现实性的问题。当代语境中关于技术之精神性的讨论,大致可分为三个主导方向。一是如穆尔和纳斯鲍姆那般重归古希腊,重... 当代的技术哲学正在普遍经历着经验转向和物转向。但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技术与精神这个看似古旧却仍然极具当下现实性的问题。当代语境中关于技术之精神性的讨论,大致可分为三个主导方向。一是如穆尔和纳斯鲍姆那般重归古希腊,重思技术与悲剧精神的内在关联。二是如艾吕勒那般直面当下的技术社会,深刻批判各种精神技术与精神机器,并试图以去根基之力进行回应乃至变革。三是在德勒兹那里得到深刻阐发的魔法概念。它不仅将精神性与内在性密切关联在一起,更是经由对诸多神秘主义文本的重释,重新敞开了因果断裂和幽深能量这两种极具去根基意味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精神性 实质性 艾吕勒 德勒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