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5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纺织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评《纺织与服装》
1
作者 陈巍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涉及沿线众多民族、宗教和文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是全面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必要途径。赵丰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领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涉及沿线众多民族、宗教和文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是全面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必要途径。赵丰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领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2015年他们与全球众多学术机构共同创立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通过一系列国际学术活动,有力推进了以丝绸——也是“丝绸之路”命名之源——为代表的全球纺织服饰史研究。[1]《纺织与服装》一书是该联盟专家成员合作完成的又一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机构 丝绸之路 学术活动 纺织史 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丝绸博物馆 里程碑
下载PDF
“知识进展”与“近代化”模式下清代圆锥曲线研究的新进展——《此算与彼算:圆锥曲线在清代》评介
2
作者 王鑫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5,共5页
西方数学在清代的传播是中国数学走向近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关于西方数学知识的传入、国人的理解与吸收情况及其背后原因的考察,是富有代表性的课题,研治者众,成果颇丰。多年来,研究西方数学在清代传播的论著不断涌现,但学界对传... 西方数学在清代的传播是中国数学走向近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关于西方数学知识的传入、国人的理解与吸收情况及其背后原因的考察,是富有代表性的课题,研治者众,成果颇丰。多年来,研究西方数学在清代传播的论著不断涌现,但学界对传入的圆锥曲线知识的梳理,对中算家是如何吸收、理解和应用圆锥曲线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却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曲线 广东人民出版社 西方数学 背后原因 数学知识 近代化 传播
下载PDF
关于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乙种》的综合研究
3
作者 邹大海 夏庆卓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5,共17页
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中有三种前所未知的数学著作,《算书乙种》是其中之一。本文首次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体例与编纂特点、知识类型与数学方法,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并修正了以前学术界的若干不当认识。此书为撮编之作,结... 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中有三种前所未知的数学著作,《算书乙种》是其中之一。本文首次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体例与编纂特点、知识类型与数学方法,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并修正了以前学术界的若干不当认识。此书为撮编之作,结构上有一定层次,体现出编排的意图但考虑不周。作为实用算法式数学文献,此书不属于从“九数”发展至《九章算术》的经典系统,但它的内容仍为刘徽关于《九章算术》源于其先秦祖本的记载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同时,此书也为研究秦国和秦代社会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原始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 《算书乙种》 《九章算术》 中国数学史 计量制度 秦汉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对行星盈缩历起点黄经及其进动值的测算
4
作者 唐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70,共25页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在《大衍历》中,首次用行星变差来刻画行星盈缩历起点每年相对于冬至点的进动,此后的历法或者沿袭《大衍历》的做法直接给出行星变差,或者将行星变差隐含在相关算法中。本文全面考察了《大衍历》类历法中的行星变差常...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在《大衍历》中,首次用行星变差来刻画行星盈缩历起点每年相对于冬至点的进动,此后的历法或者沿袭《大衍历》的做法直接给出行星变差,或者将行星变差隐含在相关算法中。本文全面考察了《大衍历》类历法中的行星变差常数及其含义,对于未直接给出行星变差的历法,则根据历法中的相关术文,重新构建了这些历法中行星盈缩历起点平均每年进动数值的表达式,并总结了行星盈缩历起点的进动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行星盈缩历起点并非行星近日点,但是由于外行星盈缩历起点黄经与其近日点黄经相差较小,因此可以将外行星盈缩历起点视为近日点。与此相应,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并非行星近日点进动,由于各部历法中的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值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因此历法家很有可能已经具备了通过实测确定行星盈缩历起点的能力,而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值应该是历法家确定行星盈缩历起点之后,配合上元积年而调整出来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变差 盈缩历 进动 大衍历 纪元历
下载PDF
纸留笔迹墨留香 评《中国印刷技术史》
5
作者 戴念祖 《科学文化评论》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潘吉星著,《中国印刷技术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2年,198元。《中国印刷技术史》出版于2022年,是科技史学家潘吉星先生的遗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潘先生对其中三项发明均有专著问世。这... 潘吉星著,《中国印刷技术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2年,198元。《中国印刷技术史》出版于2022年,是科技史学家潘吉星先生的遗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潘先生对其中三项发明均有专著问世。这些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和进步有着重大作用。潘吉星在该书“前言”中指出:“纸张的发明使文化传播具备廉价且普及的载体,那么印刷术的出现便使文化的传播变得方便而快捷。”这是学者对印刷术历史作用富有经验和实际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发明 印刷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印刷术 潘吉星 指南针 潘先生 造纸术
下载PDF
《算法全能集》与元代社会经济初探
6
作者 隋敬文 吕变庭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算法全能集》是一部元代数学专著,其记载的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经济问题,蕴藏着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以《算法全能集》所载应用数学问题为基本史料,辅之以其他传统史料,对元代银钞流通、户等征配、物价波动等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 《算法全能集》是一部元代数学专著,其记载的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经济问题,蕴藏着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以《算法全能集》所载应用数学问题为基本史料,辅之以其他传统史料,对元代银钞流通、户等征配、物价波动等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考证。文章确认《算法全能集》成书于元代后半期,时间上早于《详明算法》和《丁巨算法》;书中官配实物问题体现了元代户等制“均平”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按比分配”、“递减分配”等几种现实执行途径;同时,《算法全能集》所载物价信息与现存史料基本吻合,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动态过程及江南平民的生活水平。以上分析,对丰富元代史料并深化元代社会经济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算法全能集》 社会经济 经济数学 贾亨
下载PDF
食盐与疾病:抗战期间内迁院所对川南痹病的防治实践
7
作者 蓝贻茜 张大庆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6-349,共14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武汉大学、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国立同济大学来到川南,同时遭遇了地方病“痹病”,此病的诊治预防成为三院所研讨的新课题。川南痹病即地方性急性钡中毒,川南盐卤钡含量高而盐场制盐技术有限,因此盐中多含钡,导致痹病...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武汉大学、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国立同济大学来到川南,同时遭遇了地方病“痹病”,此病的诊治预防成为三院所研讨的新课题。川南痹病即地方性急性钡中毒,川南盐卤钡含量高而盐场制盐技术有限,因此盐中多含钡,导致痹病肆虐。本文分析了科学研究报告、新闻报刊、日记等资料以考察多主体互动合作防治痹病的过程。同济大学医学院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开展合作,通过生化实验和临床诊断证明痹病本质是“钡盐中毒”,防治的关键在于产盐提钡。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与地方政府合作,协助制定食盐钡含量的安全标准,开发产盐提钡技术并监督实施,开展食盐含钡检验工作,以保障食盐品质,维护盐销区军民的健康和安全,助力抗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痹病(地方性急性钡中毒) 钡盐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下载PDF
夹钢制作工艺初探
8
作者 吴伟 李晓岑 李硕阳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1,共14页
本文梳理了与夹钢工艺有关的文献史料和考古成果,总结了中国古代夹钢制品的金相特点并对焊药进行了探讨,认为夹钢起源于汉魏时期,锻焊所用的焊药为黄泥或陈久壁土。通过对阿昌族“户撒刀”的工艺调查及样品分析,本文又侧重研究了夹钢界... 本文梳理了与夹钢工艺有关的文献史料和考古成果,总结了中国古代夹钢制品的金相特点并对焊药进行了探讨,认为夹钢起源于汉魏时期,锻焊所用的焊药为黄泥或陈久壁土。通过对阿昌族“户撒刀”的工艺调查及样品分析,本文又侧重研究了夹钢界面、焊药及夹钢刀的性能。研究表明:夹钢户撒刀淬火后的两侧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心部夹钢层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界面达到了冶金结合,自回火过程减小了淬火后界面的开裂倾向。夹杂物的能谱分析表明含有SiO 2的砂土焊药,在高温下与锻接表面的氧化铁形成低熔点的液态硅酸盐,起到了造渣作用。显微硬度测试结果为心部平均硬度800HV,两侧平均硬度为350HV,表明夹钢户撒刀达到了刚柔相济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撒刀 夹钢 界面 焊药 淬火
下载PDF
邓稼先留美考论
9
作者 李芳薇 周程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21,共21页
2024年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的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尽管邓稼先的影响和贡献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学界对其留学美国时期的研究尚不充分。根据普渡大学新近公开的一批档案,结合相关著述与历史文献,本文对邓稼先自费... 2024年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的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尽管邓稼先的影响和贡献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学界对其留学美国时期的研究尚不充分。根据普渡大学新近公开的一批档案,结合相关著述与历史文献,本文对邓稼先自费赴美的相关细节,以及读博期间的修习科目、师承关系、学术研究及社会活动等进行挖掘和梳理,并对以往论述中遗漏和舛误之处进行补充修订,以期加深人们对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稼先 普渡大学 留学生 美国
下载PDF
《水雷秘要》的翻译与晚清西方海军技术的引进
10
作者 郭覃硕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0,共14页
《水雷秘要》是晚清第一本以专书形式全面介绍水雷、鱼雷相关知识的兵学译著,其翻译活动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前后洋务派力图“自主”引进相关西方海军技术和装备的时期。本文对《水雷秘要》的底本内容、译员安排和文本翻译等情况进行分析... 《水雷秘要》是晚清第一本以专书形式全面介绍水雷、鱼雷相关知识的兵学译著,其翻译活动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前后洋务派力图“自主”引进相关西方海军技术和装备的时期。本文对《水雷秘要》的底本内容、译员安排和文本翻译等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与其他相关文献的承接关系,讨论推动和影响翻译活动的特殊社会因素,考察《水雷秘要》及相关其他译本的翻译与出版对晚清西学和海军相关技术装备引进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雷秘要 鱼雷 徐建寅 舒高第
下载PDF
北宋崇宁恒星观测新探
11
作者 杨伯顺 褚龙飞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88,共18页
对于北宋崇宁时期的恒星观测问题,以前学界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分析一批新的古代恒星数据,发现崇宁年间其实进行过一次与皇祐时期规模相似的大型恒星观测活动。在剔除这批数据中人为构造的成分之后,计算其观测精度与年代,发现崇宁恒星数... 对于北宋崇宁时期的恒星观测问题,以前学界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分析一批新的古代恒星数据,发现崇宁年间其实进行过一次与皇祐时期规模相似的大型恒星观测活动。在剔除这批数据中人为构造的成分之后,计算其观测精度与年代,发现崇宁恒星数据的观测精度明显优于皇祐星表,是目前所见北宋恒星观测的最高水平。本文认为北宋时期是天文观测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这一时期的天文观测者重视浑仪细节,追求观测数据精密性,展现了与汉唐时期天文学不同的特质。崇宁观测是这一全新趋势的最终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宁 恒星观测 星表 浑仪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研究生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12
作者 付邦红 汪明辰 《科学文化评论》 2024年第2期33-53,共21页
民国时期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起步和制度建立阶段,在中国教育史和近现代科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央研究院研究生教育是该时段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部分。该院研究生制度的确立与演变,是其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基础。结合相关制度规定,对照该... 民国时期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起步和制度建立阶段,在中国教育史和近现代科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央研究院研究生教育是该时段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部分。该院研究生制度的确立与演变,是其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基础。结合相关制度规定,对照该院职员录和有关人员薪俸档案等资料,详细梳理中央研究院研究生制度的设置缘起、确立与演进。分析表明,中央研究院的“研究生”概念外延较大,事实上某些时间段的练习助理员、练习员、助理员从制度规定上看就是严格意义的研究生,而有些时段练习助理员等则模糊等同于研究生。在整个制度探索过程中,宏大理想与系统性缺失、灵活而松散、自由又集中、积极努力却执行不力等优势和问题并存是此时中央研究院研究生相关制度的显著特点。构建自成体系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和规范且自主的科学文化是其显见的制度目标。中研院研究生虽无学位但却产生了人才培养实效,是研究机构学术人才培育的一种有益探索,也是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央研究院 研究生制度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工程救国”思潮研究初探——以中国工程师学会为中心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华 黄庆桥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4年第3期312-322,共11页
本文立足相关研究文献、回忆文章等,讨论了抗战时期“工程救国”思潮兴起的缘起、内涵及作用,并对工程师形象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工程救国”思潮,是在近代救亡图存与传播工程学术双重动力驱动下,脱胎于科学救国思潮、萌芽于抗战... 本文立足相关研究文献、回忆文章等,讨论了抗战时期“工程救国”思潮兴起的缘起、内涵及作用,并对工程师形象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工程救国”思潮,是在近代救亡图存与传播工程学术双重动力驱动下,脱胎于科学救国思潮、萌芽于抗战救国思潮之中,希望以工程师实践和精神特征来挽救国家的一种社会主张。从工程社会史角度看,这一思潮得益于中国工程师学会借助政治权威,以《工程周刊》作为面向公众舆论渠道,形塑了工程师救国的形象,并以“工程师节”“工程师信条”进一步与政治权威联系,也为抗战救国和工程师的价值规范塑造提供裨益,是工程社会思想与抗战救国相结合的侧面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救国 中国工程师学会 《工程周刊》 抗日战争
下载PDF
遗失在路上的朋友 怀念乐秀成
14
作者 尹捷 《科学文化评论》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乐秀成(1946—1992,浙江人),“走向未来丛书”编委和编译者之一。追忆20世纪80年代通过“走向未来丛书”与乐秀成的交往,叙述他赴美攻读,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科学史博士学位的中国内地学者,纪念那一充满激情与希望的难忘年代。
关键词 乐秀成 走向未来丛书 科学史博士
下载PDF
关于青铜刻刀在青铜器上錾刻铭文的可行性研究
15
作者 张凯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94,共14页
文章分析了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刻刀(12%、16%、20%、23%、26%、30%)在青铜板(含锡12%)上的刻铭试验,发现其均能刻铭成功,差异体现在刻铭的效果和刻刀的磨损上,含锡20%的刻刀刻字效果明显且刻刀持久耐用,低于此值的刻刀出现卷刃,高于... 文章分析了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刻刀(12%、16%、20%、23%、26%、30%)在青铜板(含锡12%)上的刻铭试验,发现其均能刻铭成功,差异体现在刻铭的效果和刻刀的磨损上,含锡20%的刻刀刻字效果明显且刻刀持久耐用,低于此值的刻刀出现卷刃,高于此值的刻刀出现磨平或崩刃,且刻字效果不太理想。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青铜的硬度先升后降,在加入铅(Pb)后,青铜的硬度普遍降低,为錾刻的实施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通过考察宏观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的金相组织,本文分析了上述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扫描电镜和XRD的配合下,更深入地讨论了硬度先升后降的机理。从技术角度看,青铜时代早期的刻铭并不难实现,无需借助铁质工具,这为西周时期晋侯苏钟以及更早的商代刻铭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铭 刻铭 青铜刻刀 晋侯苏钟 刻刀实验
下载PDF
中国古代芍药文献考释
16
作者 久保辉幸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7,共17页
芍药早在春秋时即见记载,是拥有很长文化史的花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几首咏物诗歌,也孕育出如女诗人辛萧《芍药花颂》这样的芍药名篇。至北宋,扬州的芍药种植空前繁盛,同时受以牡丹谱为代表的植物谱录影响,芍药著谱活动兴起。在1... 芍药早在春秋时即见记载,是拥有很长文化史的花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几首咏物诗歌,也孕育出如女诗人辛萧《芍药花颂》这样的芍药名篇。至北宋,扬州的芍药种植空前繁盛,同时受以牡丹谱为代表的植物谱录影响,芍药著谱活动兴起。在11世纪70年代,刘攽、王观、孔武仲相继寄居扬州,共留下3本芍药谱,在短短数年间集中出现同类植物谱录是极为罕见的。事实上,孔谱之后亦有艾丑的芍药谱,至明代,曹守贞又编撰《维扬芍药谱(合纂)》。本文对这5部芍药谱的成书时间、撰者经历、内容等进行探讨,并针对各谱版本进行比较甄别。此外,对绍熙《广陵志》、《花镜》等其他文献中出现的芍药品种及其相关记载,本文也做简单梳理,以进一步揭开中国芍药史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谱 艾丑 曹守贞 《全芳备祖》 文献学
下载PDF
检疫转向细菌战:二战时期关东军应对马疫的历程
17
作者 赵士见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9,共18页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在日本和伪满机构协助下,初步建立起军马检疫体制,并取得良好效果。关东军还深入调查和研究各类马疫,从中选定炭疽、鼻疽作为重点研究对象。1936年后,关东军转向细菌武器研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东军加快细菌武器...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在日本和伪满机构协助下,初步建立起军马检疫体制,并取得良好效果。关东军还深入调查和研究各类马疫,从中选定炭疽、鼻疽作为重点研究对象。1936年后,关东军转向细菌武器研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东军加快细菌武器研制步伐,开展人体实验和野外毒性试验,还在浙赣战场实行细菌武器攻击,长久贻害当地民众和生态。日本战败前夕,关东军违反国际公约,量产马疫细菌武器,设立军团兽疫部队,为实施大规模细菌战做准备,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东军 军马 检疫 防疫 细菌战
下载PDF
岭南医学的外治传统
18
作者 何建华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6,共15页
岭南偏居南疆,区域特性包含地方性与边缘性两个层面,其医学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具有边缘文化的特征。自葛洪隐居罗浮山以来,岭南医学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虽然呈现不同面貌,但都注重对疮疡、蛇咬、骨伤等外科病的防治,而且对手术... 岭南偏居南疆,区域特性包含地方性与边缘性两个层面,其医学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具有边缘文化的特征。自葛洪隐居罗浮山以来,岭南医学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虽然呈现不同面貌,但都注重对疮疡、蛇咬、骨伤等外科病的防治,而且对手术、敷贴、热熨、针灸等外科疗法相当依赖,可谓具有外治传统。道教文化的持续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非文本化的知识传播方式以及区域文化的边缘遗存机制,共同形成岭南医学的外治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学 外治 边缘遗存 地方经验 知识
下载PDF
吐鲁番洋海弓箭分类研究
19
作者 张中原 仪德刚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0,共16页
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复合弓与埃及图坦卡蒙复合弓年代相近,表明墓地所属人群在公元前1千纪已经掌握复合弓制作技术。洋海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早期复合弓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复合弓,在制作技术上具有明显承接关系... 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复合弓与埃及图坦卡蒙复合弓年代相近,表明墓地所属人群在公元前1千纪已经掌握复合弓制作技术。洋海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早期复合弓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复合弓,在制作技术上具有明显承接关系。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元年,洋海地区与外界的弓箭制作技术互动更加活跃,出现了尼雅类型复合弓技术。本文从形制、材料、工艺等方面对洋海墓地出土的弓箭进行科学分析,梳理洋海弓箭技术发展全貌,完善了弓箭技术史研究所需的部分基础资料;通过与同时期欧亚大陆其他弓箭类型的对比分析,可追溯洋海非对称∑弓形起源于东亚的可能,并了解游牧经济、金属箭头、战争等因素对复合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可发现洋海弓箭对斯基泰弓箭起源的重要影响,进而探索∑弓形的早期传播路径和弓箭技术交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海墓地 复合弓 筋角弓 斯基泰 ∑弓形
下载PDF
周达“中国定理”源流考
20
作者 石路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9,共13页
本文考察了周达赴日前的数学背景和学术活动,分析了周达定理的问题来源及周达对推广形式的证明。详细梳理了此论题在日本、欧洲和中国的流传过程及其引发的学术讨论。文章通过对既有学术观点进行考辨和分析,肯定了周达的贡献,呈现了晚... 本文考察了周达赴日前的数学背景和学术活动,分析了周达定理的问题来源及周达对推广形式的证明。详细梳理了此论题在日本、欧洲和中国的流传过程及其引发的学术讨论。文章通过对既有学术观点进行考辨和分析,肯定了周达的贡献,呈现了晚清中国学者将中国学术研究融入世界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达 几何学 中国定理 数学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