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84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MIP6耦合WRF的黄河上游复合干旱热浪事件演变规律
1
作者 门宝辉 吕行 +1 位作者 陈仕豪 王红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8-919,共12页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传统极端气候事件破坏性更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黄河上游作为气候敏感区受其影响尤其突出,刻画其特征并分析未来可能气候条件下的演变趋势对事件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传统极端气候事件破坏性更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黄河上游作为气候敏感区受其影响尤其突出,刻画其特征并分析未来可能气候条件下的演变趋势对事件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耦合天气预报研究模式WRF的未来气象数据动力降尺度方法。识别了黄河上游不同情景下的复合干旱热浪事件及其特征,揭示了复合事件与单一事件的区别,分析了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的未来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历史期、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单一事件的温度升高3.8%、13.1%、13.5%,干旱指数降低5.8%、2.6%、2.6%,极端特征更加显著。(2)SSP245情景下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特征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形式,而在SSP585情景下以北部、东部区域分布最高。(3)未来各情景下区域整体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特征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SSP585的上升趋势高于SSP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黄河上游 WRF模式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 MK趋势检验
下载PDF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长短期记忆模型水库洪水预报 被引量:4
2
作者 丁艺鼎 蒋名亮 +2 位作者 徐力刚 范宏翔 吕海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0-332,共13页
洪涝灾害是世界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优化洪水预报方案对防洪决策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水文模型存在参数多、调参受人为因素影响,泛化能力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自动优化参数的WOA-LSTM... 洪涝灾害是世界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优化洪水预报方案对防洪决策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水文模型存在参数多、调参受人为因素影响,泛化能力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自动优化参数的WOA-LSTM模型,通过优化神经网络结构进一步增强该模型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并且建立不同预见期下的洪水预报模型来分析讨论神经网络结构与预报期之间的关系。以横锦水库流域1986-1997年洪水资料为例,其中以流域7个雨量站点的降雨以及横锦站水文资料为输入,不同预见期下洪水过程作为输出,以1986-1993年作为模型的率定期,1994-1997年作为模型的检验期,研究结果表明:(1)以峰现时差、确定性系数、径流深误差和洪峰流量误差作为评价指标,相比较于LSTM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对检验期的模拟结果表明WOA-LSTM模型拥有更高的精度、预报结果更稳定;(2)结合置换特征值和SHAP法分析模型特征值重要性,增强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解释性;(3)通过改变神经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避免由于预见期增加和数据关联性下降而导致的模型预报精度下降的问题,最终实验表明该模型在预见期1~6 h下都可以满足横锦水库的洪水预报要求,可以为当地的防洪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鲸鱼优化算法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考虑时空特征的城市内涝智能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杏杏 左翔 +1 位作者 蔡文静 刘修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8,共9页
针对传统城市内涝预报模型计算耗时长、实测内涝样本少、内涝特征因子欠考虑等问题,通过耦合SWMM模型和LISFLOOD-FP模型搭建了城市内涝机理模型,利用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生成内涝样本;基于样本和内涝特征因子构建了三... 针对传统城市内涝预报模型计算耗时长、实测内涝样本少、内涝特征因子欠考虑等问题,通过耦合SWMM模型和LISFLOOD-FP模型搭建了城市内涝机理模型,利用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生成内涝样本;基于样本和内涝特征因子构建了三维时空矩阵,实现对内涝特征因子数据的有序组织;在此基础上,将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进行耦合,构建了一种考虑多时空特征的城市内涝智能预报模型(CNN-LSTM);最后以三维时空矩阵为驱动,对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选取广州市天河区的实测样本对其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NN-LSTM模型可以快速预报淹没水位和淹没范围,易涝控制点水位过程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在0.9以上,各个时刻淹没面积的平均匹配率达到92.2%,相对于机理模型的模拟效率提高了近70倍。该智能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报精度和效率,可有效支撑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预报 智能模型 时空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下载PDF
基于陆气耦合模型的浙江省区域干旱过程预报分析
4
作者 邱超 刘茜元 +3 位作者 吴志勇 何海 许波刘 李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8,共8页
干旱及其准确预报一直是水文气象领域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为探索准确可行的干旱预报方法,基于VIC模型与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预报气象数据建立的陆气耦合干旱预报模型,计算监测与预报土壤含水量,分析土壤含水量距平指数(SMAPI... 干旱及其准确预报一直是水文气象领域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为探索准确可行的干旱预报方法,基于VIC模型与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预报气象数据建立的陆气耦合干旱预报模型,计算监测与预报土壤含水量,分析土壤含水量距平指数(SMAPI)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评估耦合模型对浙江省干旱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①从预见期来看,0~11 d预见期的SMAPI预报值与监测值在绝对误差、RMSE和R值上表现较好,即模型在旬尺度上预报效果最佳;②该模型的旬尺度预报可以在时间变化过程上准确把握未来干旱的发展趋势,在空间预报上与监测的SMAPI值网格分布一致性可达90%以上;③模型对浙江省西北少雨平原区预报性能更佳,且对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剧烈地区的旱情预报趋势描述更好。研究成果可为浙江省干旱灾害防范预警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预测 土壤含水量 陆气耦合模型 VIC模型 浙江省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西北干旱区干旱时空变化
5
作者 范虎 党星海 +3 位作者 赵健赟 汪孝贤 程小强 林庆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537-11546,共10页
西北干旱区常年降雨稀少、干旱频繁,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厘清西北干旱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构建温度... 西北干旱区常年降雨稀少、干旱频繁,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厘清西北干旱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模型获得2000—2022年6—9月西北干旱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利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明确干旱趋势,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干旱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西北干旱区TVDI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多年TVDI的均值为0.67,处于中旱的水平;②西北干旱区TVDI呈干旱加剧趋势,增加速率为8.8×10^(-4)年^(-1),显著加剧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1.04%,轻微加剧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2.33%;③未利用地TVDI值均高于其他土地类型,干旱程度越高未利用地对TVDI贡献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TVDI 西北干旱区 土地类型 趋势分析
下载PDF
基于BVMD-Attention-GRU的中长期干旱预测
6
作者 谢颂扬 马廷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干旱是一种由长期缺水导致的现象,及早发现干旱现象并预测其程度,对于科学防旱抗旱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MD)和融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干旱指数预测方法。首先使用蝴蝶优化算法(BOA)对... 干旱是一种由长期缺水导致的现象,及早发现干旱现象并预测其程度,对于科学防旱抗旱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MD)和融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干旱指数预测方法。首先使用蝴蝶优化算法(BOA)对VMD进行参数寻优,将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数据分解为一组波动性较小的子序列;然后将注意力机制引入GRU模型,对各子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预测结果加和得到SPEI预测值。使用BVMD-Attention-GRU模型对乌鲁木齐市SPEI进行预见期为6个月的中长期预测,并构建GRU、VMD-GRU、BVMD-GRU模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VMDAttention-GRU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适用于中长期干旱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预测 蝴蝶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大通水文站流量演变及其旱涝特征分析
7
作者 闫桂霞 何健 +1 位作者 姚天祺 黄凤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在变化环境和上游水库调蓄影响下,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流量的演变规律和旱涝特征,对江苏省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为定量评估长江中下游近50年来流量演变规律和旱涝变化特征,基于大通水文站1971~2020年逐月流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 在变化环境和上游水库调蓄影响下,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流量的演变规律和旱涝特征,对江苏省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为定量评估长江中下游近50年来流量演变规律和旱涝变化特征,基于大通水文站1971~2020年逐月流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大通站流量变化趋势、突变性、周期性和年内分布规律,并计算标准化流量指数分析其旱涝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通水文站年均流量具有非显著增加趋势,年际变化较为稳定,但在2003年存在显著突变,突变后显著增加;年均流量序列主要存在12年的周期,且主要集中在1995年之前,具有3次丰枯交替震荡;大通站流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7、8月流量最大,但汛期各月流量序列变化不显著,而枯季各月如12月至次年3月流量具有显著增加趋势;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反映干湿变化较为一致,2003年后干旱发生几率较高,年干旱发生频率为44.4%,而洪涝发生几率由37.5%减少到16.7%,发生率明显降低。从季节上看,2003年秋季和夏季干旱发生率偏高,而春季和冬季发生率明显降低。对各季标准化降水指数进行MK趋势检验可知,除在秋季减少外,其他各季增加,尤其是冬季增加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站 流量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标准化流量指数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演进模型的漳河水库流域洪水预报与监测
8
作者 熊伟 《湖南水利水电》 2024年第2期90-92,共3页
针对当前现有洪水预报方法在对漳河水库流域洪水预报时存在径流深度、洪峰等预报参数与实际不太相符的问题,研究引入水动力模型,开展对漳河水库流域洪水预报方法的设计研究。通过结合漳河水库流域概况,利用水动力模型构建流域产流与汇... 针对当前现有洪水预报方法在对漳河水库流域洪水预报时存在径流深度、洪峰等预报参数与实际不太相符的问题,研究引入水动力模型,开展对漳河水库流域洪水预报方法的设计研究。通过结合漳河水库流域概况,利用水动力模型构建流域产流与汇流模型,对打鼓台站、苍坪站等各个子流域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开展洪水实时校正参数,得到更加贴近事实的预报结果。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新的预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预报得出的径流深度和洪峰等参数都更加贴合实际,具备更高的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漳河水库 水动力模型 校正预报
下载PDF
雷达定量降水估算在水文模式汛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32
9
作者 彭涛 宋星原 +2 位作者 殷志远 沈铁元 李武阶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0-55,共6页
通过雷达测雨技术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降雨信息,作为水文模型的输入,用以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文章以湖北省白莲河流域为例,利用分组Z-I关系转化雷达反射率为雨强,运用地面雨量站网实测雨量对其进行校准,将不同方法估算得到的雨量结果输... 通过雷达测雨技术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降雨信息,作为水文模型的输入,用以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文章以湖北省白莲河流域为例,利用分组Z-I关系转化雷达反射率为雨强,运用地面雨量站网实测雨量对其进行校准,将不同方法估算得到的雨量结果输入新安江模型进行洪水预报测试,结果表明未校准雷达估算降雨量直接输入水文模型,其结果是不理想的;利用校准后的雷达估算降雨量进行洪水预报,精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定量估算降雨 分组Z-I关系 新安江水文模型 洪水预报
下载PDF
山区小流域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韩通 李致家 +1 位作者 刘开磊 黄鹏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8-214,共7页
为了解决现有实时校正方法对山区小流域洪水进行校正能力不足的问题,引入K最近邻算法用于洪水预报实时校正。以安徽省沙埠流域为试验流域,构建基于K最近邻算法的实时校正模型,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实时校正法和传统的误差自回归方法,以洪... 为了解决现有实时校正方法对山区小流域洪水进行校正能力不足的问题,引入K最近邻算法用于洪水预报实时校正。以安徽省沙埠流域为试验流域,构建基于K最近邻算法的实时校正模型,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实时校正法和传统的误差自回归方法,以洪峰相对误差和确定性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各校正模型的校正结果。结果表明:基于K最近邻的实时校正法对确定性系数改善最优,BP神经网络实时校正法对洪峰误差校正更精确;将历史洪水资料纳入学习样本后,基于K最近邻的实时校正法的校正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基于K最近邻的实时校正法能够有效避免误差自回归方法对洪峰误差控制较差的缺陷,适应性强,反应灵敏,精确度高,可作为山区小流域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校正 山区小流域 K最近邻算法 BP神经网络 误差自回归方法 沙埠流域
下载PDF
超标洪水测报方案及防洪减灾措施探究
11
作者 周俊伶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8期159-163,共5页
强降雨条件下,准确的洪水测报对于防洪减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窑沟水文站为例,研究不同洪水水位下的超标洪水测报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流域洪水监测预警能力。通过分析煤窑沟水文站的站点情况、特点和测报能力,提出... 强降雨条件下,准确的洪水测报对于防洪减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窑沟水文站为例,研究不同洪水水位下的超标洪水测报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流域洪水监测预警能力。通过分析煤窑沟水文站的站点情况、特点和测报能力,提出了893.70~896.95m、897.00~901.00m和901.00m以上3种水位下的测报方案,并分别设计了水位、流量、降雨的测量和水情报送方式。同时,从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防洪减灾对策建议,强调汛前准备和演练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测报 水文站 防洪减灾 措施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峰值识别理论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2
作者 李鸿雁 刘寒冰 +1 位作者 苑希民 刘树坤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20,共6页
本文在总结大量洪水预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峰值识别理论及相应的改进BP算法 (ErrorBackPropagationwithPeakRecognizer ,简称BPPR) .该理论及算法在修改网络权重时 ,偏重大值误差 ,即大值误差对权重的修改起主要作用 .这种B... 本文在总结大量洪水预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峰值识别理论及相应的改进BP算法 (ErrorBackPropagationwithPeakRecognizer ,简称BPPR) .该理论及算法在修改网络权重时 ,偏重大值误差 ,即大值误差对权重的修改起主要作用 .这种BPPR算法使人工神经网络洪水预报模型对洪峰的预报精度显著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峰值识别理论 洪水预报
下载PDF
AR模式误差修正方程参数抗差估计 被引量:20
13
作者 瞿思敏 包为民 +1 位作者 石朋 赵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7-500,共4页
把抗差理论引入自回归(Auto Regressive,简称AR)模型的参数估计中,利用抗差系统具有的抗差能力,可以阻止非正常因素进入系统,保证洪水预报精度.为此,首先介绍几种常用估计方案(Huber估计、IGG估计)的抗差特征函数,然后与传统的最小二乘... 把抗差理论引入自回归(Auto Regressive,简称AR)模型的参数估计中,利用抗差系统具有的抗差能力,可以阻止非正常因素进入系统,保证洪水预报精度.为此,首先介绍几种常用估计方案(Huber估计、IGG估计)的抗差特征函数,然后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最后给出算例.算例表明:对于正常观测值,采用Huber法、IGG法及LSM法均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如观测值中存在粗差(非正常值),则用LSM法估计的结果就很不合理,而用Huber法及IGG法能取得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抗差估计 AR模型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汉江上游气象-水文干旱特征变量响应概率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少康 刘冀 +3 位作者 张特 彭涛 常文娟 林青霞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151,共9页
为揭示汉江上游气象水文干旱特征变量响应关系,分别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径流指数表征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采用线性、非线性函数模型构建气象水文干旱特征变量响应模型,进而构建了基于Copula函数耦合贝叶斯网络概率模型的气象水... 为揭示汉江上游气象水文干旱特征变量响应关系,分别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径流指数表征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采用线性、非线性函数模型构建气象水文干旱特征变量响应模型,进而构建了基于Copula函数耦合贝叶斯网络概率模型的气象水文干旱特征变量响应概率曲线。结果表明:气象水文干旱历时和烈度的最优响应模型分别为线性函数模型和基于Gumbel Copula函数的非线性模型;干旱历时和烈度的最优联合分布函数分别为Frank Copula函数和Gumbel Copula函数;水文干旱历时、烈度的响应概率随对应的气象干旱特征变量的增加而增加,水文干旱历时响应概率变化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缓,水文干旱烈度响应概率变化速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响应关系 COPULA函数 贝叶斯网络概率棋型 汉江上游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旱涝的年代际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革丽 杨培才 +1 位作者 王咏青 朱亚芬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4,共8页
基于状态空间重构理论和嵌入定理,给出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建立思路。与单点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相比,场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在寻找吸引子上某个相点的最邻近点及其映象以建立预测模型时,不局限于它自身的时间序列,而是... 基于状态空间重构理论和嵌入定理,给出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建立思路。与单点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相比,场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在寻找吸引子上某个相点的最邻近点及其映象以建立预测模型时,不局限于它自身的时间序列,而是在区域内所有相点的时间序列所构成的整个吸引子上寻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单点时间序列的“遍历性”,以提高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北方地区534年旱涝等级资料,对中国北方几个区域年代际尺度的旱涝变化及其极端旱(涝)出现频率进行预测试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时间序列 单点时间序列 中国北方旱涝 年代际预测
下载PDF
淮河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洪水预报水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包红军 赵琳娜 李致家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5-641,共7页
针对淮河流域河系特点,建立淮河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洪水预报模型.干流河道洪水演进采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钐岗分流量利用分流曲线法推求,利用虚拟线性水库法解决大洪水时支流洪水受干流顶托作用,临淮岗闸作为水力学模型的内边界条件进行处... 针对淮河流域河系特点,建立淮河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洪水预报模型.干流河道洪水演进采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钐岗分流量利用分流曲线法推求,利用虚拟线性水库法解决大洪水时支流洪水受干流顶托作用,临淮岗闸作为水力学模型的内边界条件进行处理,利用分流比法概化行洪过程,行洪区内只有蓄满时,才会有出流,行洪区内的洪水利用Muskin-gum法进行洪水演进;由于蓄洪区进洪与出流均有闸门控制,因而作为水库处理,蓄洪区内不考虑洪水演进,只进行水量平衡以判断进洪或者出流.以淮河干流王家坝至鲁台子河系为例,建立淮河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水力学模型,并与淮河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水文学模型在淮河2003-2008年洪水进行对比验证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淮河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洪水预报水力学模型在淮河洪检验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也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分流比法 一维水动力学模型 Muskingum法 行蓄洪 淮河
下载PDF
帕尔默旱度指数方法在全国实时旱情监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扬 安顺清 +5 位作者 刘巍巍 徐胜 周国良 戚建国 王琳 郑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7,共6页
在进一步修正的帕尔默旱度指数月模式的基础上研制了帕尔默旱度指数日模型,同时采用了权重帕尔默旱度指数方法实现了逐日帕尔默旱度指数计算。经过对全国556个气象测站的参数调试,建立了全国范围帕尔默旱度指数实时业务应用系统,一年多... 在进一步修正的帕尔默旱度指数月模式的基础上研制了帕尔默旱度指数日模型,同时采用了权重帕尔默旱度指数方法实现了逐日帕尔默旱度指数计算。经过对全国556个气象测站的参数调试,建立了全国范围帕尔默旱度指数实时业务应用系统,一年多的运行表明,帕尔默旱度指数确实能够较好地及时反映实时旱涝情况和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监视 帕尔默旱度指数 实时业务系统
下载PDF
复杂河道洪水预报系统研究——以淮河王家坝至小柳巷区间流域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常露 刘开磊 +1 位作者 姚成 李致家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2-427,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洪水预报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对防洪、抗洪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淮河洪水危害的严重性和洪水演进过程的复杂性使得淮河洪水预报系统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高度重视.本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洪水预报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对防洪、抗洪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淮河洪水危害的严重性和洪水演进过程的复杂性使得淮河洪水预报系统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高度重视.本文以王家坝至小柳巷区间流域为例,以河道洪水演算为主线,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进行子流域降雨径流预报,概化具有行蓄洪区的干流河道,进行支流与干流、行蓄洪区与干流的洪水汇流耦合计算,采用实时更新的基于多元回归的方法确定水位流量关系,并以上游站点降雨径流预报模型提供的流量作为上边界条件、以下游站点的水位流量关系作为下边界条件,结合行蓄洪调度模型,建立具有行蓄洪区的河道洪水预报系统,再与基于K-最近邻(KNN)的非参数实时校正模型耦合,建立淮河中游河道洪水预报系统.采用多年资料模拟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并以2003和2007年大洪水为例进行检验,模拟结果精度较高,也证明了所建预报系统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行蓄洪 水位流量关系 实时校正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洞庭湖流域干旱时空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薛联青 张竞楠 +2 位作者 刘晓群 宋佳佳 邢宝龙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根据洞庭湖流域19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实测气象资料,运用小波理论分析洞庭湖流域发生的干旱时间差异,并对洞庭湖流域的干旱特征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格局上,洞庭湖流域发生90%以上范围的干... 运用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根据洞庭湖流域19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实测气象资料,运用小波理论分析洞庭湖流域发生的干旱时间差异,并对洞庭湖流域的干旱特征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格局上,洞庭湖流域发生90%以上范围的干旱周期四季依次为:春季16a,夏季13 a,秋季9 a,冬季16 a;在空间格局上,洞庭湖流域干旱发生程度整体上是以衡阳、邵阳,芷江、通道以西,石门、南县以北三个地区为中心向其四周递减;从季节尺度来看,整体上秋季干旱最为严重,冬季次之,春季干旱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洞庭湖流域 干旱特征 时空格局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基于HEC-HMS的郴江流域山洪预报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胡国华 陈肖 +3 位作者 于泽兴 顾庆福 李彤 邹杨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7-155,共9页
山洪灾害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水文模型集成系统,为无资料地区的山洪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对2006-2013年降雨特征进行统计的基础上,以自然分水线划分子流域,利用遥感影像和GIS技术提取流域信... 山洪灾害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水文模型集成系统,为无资料地区的山洪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对2006-2013年降雨特征进行统计的基础上,以自然分水线划分子流域,利用遥感影像和GIS技术提取流域信息,采用HEC-HMS半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郴江流域山洪预报。结果表明:对模型验证期的10场洪水,洪峰流量和洪量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峰现时差在2 h以内的占比为80%,Nash效率系数在0.7以上的占比为80%,模型模拟效果较好;相较于多峰洪水,单峰洪水的模拟效果更好。不同雨型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D型降水洪峰和洪量的模拟效果较好,而E型降水模拟流量过程与实测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模型 GIS 郴江流域 山洪预报 降雨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