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的生态安全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对区域生态安全的科学认知和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合理构建,可以有力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生态安全。目前,对流域生态风险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对生态风险驱动因素的分析方法以地理探...区域环境的生态安全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对区域生态安全的科学认知和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合理构建,可以有力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生态安全。目前,对流域生态风险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对生态风险驱动因素的分析方法以地理探测器居多,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干旱内陆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数据源,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克里金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窟野河流域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格局和空间分异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流域范围内一些自然和社会因素对生态风险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将流域生态风险划分为高、中和低3个等级,整个研究期内高风险区域所占比例均最大,面积占比在40%以上;(2)2000—2020年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占比由45.95%缓慢降为44.98%,高风险区面积较2000年约减少84.806 km 2;(3)流域内生态风险呈现一定程度的高-高聚集空间分异特征(Moran′s I为0.333),高风险区域集中分布在流域中心地带,基本上沿流域内水系呈带状分布,且距水系距离越远,生态风险指数越低;(4)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和气温是影响流域内生态风险的主要自然因素,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79、-0.449和0.383,另外,GDP也是影响区域内生态风险的主要间接因素,总效应系数为-0.49。展开更多
文摘区域环境的生态安全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对区域生态安全的科学认知和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合理构建,可以有力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生态安全。目前,对流域生态风险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对生态风险驱动因素的分析方法以地理探测器居多,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干旱内陆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数据源,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克里金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窟野河流域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格局和空间分异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流域范围内一些自然和社会因素对生态风险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将流域生态风险划分为高、中和低3个等级,整个研究期内高风险区域所占比例均最大,面积占比在40%以上;(2)2000—2020年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占比由45.95%缓慢降为44.98%,高风险区面积较2000年约减少84.806 km 2;(3)流域内生态风险呈现一定程度的高-高聚集空间分异特征(Moran′s I为0.333),高风险区域集中分布在流域中心地带,基本上沿流域内水系呈带状分布,且距水系距离越远,生态风险指数越低;(4)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和气温是影响流域内生态风险的主要自然因素,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79、-0.449和0.383,另外,GDP也是影响区域内生态风险的主要间接因素,总效应系数为-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