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赵丹 刘如爱 +5 位作者 庄琼珍 李汉伟 自加吉 普元倩 熊伟 罗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6-57,共12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4(1ysyl-oxidase like 4,LOXL4)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HCC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基于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人类蛋...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4(1ysyl-oxidase like 4,LOXL4)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HCC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基于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表达图谱(thehumanproteinatlas,HPA)数据库分析LOXL4在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LOXL4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GEPIA数据库及构建Cox回归模型分析LOXL4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分析LOXL4与HCC肿瘤标志物基因的相关性;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LOXL4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TIMER数据库分析LOXL4基因与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LOXL4在HCC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LOXL4表达与HCC患者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LOXL4高表达提示HCC患者预后较差。HCC中TRPV4、INHBE、ITGB5和BCL7A与LOXL4的表达呈正相关,SOD1、ADI1、HINT2和HAGH与LOXL4的表达呈负相关。LOXL4与HCC肿瘤标志物GPC3和CK19的表达呈正相关,与ARG1和CD10的表达呈负相关。LOXL4与LOX、BMP1、TLL1等10种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LOXL4表达与肿瘤细胞纯度及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揭示了LOXL4在HCC中表达上调且与HCC患者预后不良、免疫浸润及多种HCC诊断标志物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HCC的早期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赖氨酰氧化酶4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分析
下载PDF
白肉灵芝水提物对新生大鼠胆红素脑病的影响
2
作者 王昱 何九军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4-72,共9页
为了研究白肉灵芝水提物(ganoderma leucocontextum aqueous extracts,GLAE)对新生大鼠胆红素脑病的改善作用。腹腔注射胆红素建立高胆红素血症大鼠模型,将新生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GLAE低剂量组、GLAE中剂量组和GLAE高剂量组,分别... 为了研究白肉灵芝水提物(ganoderma leucocontextum aqueous extracts,GLAE)对新生大鼠胆红素脑病的改善作用。腹腔注射胆红素建立高胆红素血症大鼠模型,将新生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GLAE低剂量组、GLAE中剂量组和GLAE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50、100、200 mg/kg)GLAE处理。利用试剂盒检测血液样本和大脑组织中总胆红素水平,比色法检测大脑组织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e specific protein,S100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 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相关X(Bcl-2 assaciated X,Bax)、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经GLAE干预后,大鼠血清及大脑组织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P<0.01);大脑组织SOD、CAT、GSH-Px、Na+-K+-ATP和Ca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TNF-α、IL-1β、NSE、S100β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大脑组织Caspase-3、Bax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Bcl-2、BDNF、NGF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以上结果表明GLAE能减轻过量胆红素对新生大鼠的大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改善新生大鼠大脑能量代谢,提高大脑抗氧化能力,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含量,抑制炎症反应及凋亡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灵芝水提物 胆红素脑病 抗氧化 神经营养 炎症 细胞凋亡 新生大鼠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的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被引量:51
3
作者 郭英 蔡秀成 +1 位作者 陈秋丽 李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以大鼠肝、脑组织匀浆为材料研究葡萄籽提取物 (GSE)的抗氧化作用。组织匀浆与GSE共浴后 ,比色法测定丙二醛 (MDA)生成量。组织匀浆与GSE共浴后 ,分别以自由基诱导剂CCl4、H2 O2 和铁离子 -抗坏血酸 (Fe2 + VC)激发脂质过氧化作用 ,以MD... 以大鼠肝、脑组织匀浆为材料研究葡萄籽提取物 (GSE)的抗氧化作用。组织匀浆与GSE共浴后 ,比色法测定丙二醛 (MDA)生成量。组织匀浆与GSE共浴后 ,分别以自由基诱导剂CCl4、H2 O2 和铁离子 -抗坏血酸 (Fe2 + VC)激发脂质过氧化作用 ,以MDA产生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耗竭作为脂质过氧化作用程度指标。结果表明 ,GSE可明显降低大鼠肝、脑组织自发性MDA的生成 ,减轻CCl4、H2 O2 、Fe2 + VC所致的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 ,减轻肝组织GSH耗竭。提示GSE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脂质过氧化 丙二醛 还原型谷胱甘肽 自由基
下载PDF
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胥炜 王昊 +3 位作者 宋林生 吴龙涛 常亚青 夏长革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8,共6页
C型凝集素作为凝集素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识别外来微生物表面碳水化合物基团和激活体液中免疫因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EST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锚定PCR方法克隆得到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得到的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 cDNA全长103... C型凝集素作为凝集素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识别外来微生物表面碳水化合物基团和激活体液中免疫因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EST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锚定PCR方法克隆得到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得到的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 cDNA全长1038bp,编码区684bp,可以编码228个氨基酸.在该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发现了C型凝集素家族的特征模体和一个C型凝集素的结构域(C-type lectin domain, CTLD).通过Clustalw 和SMART分析在该序列中发现了形成二硫键的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与其他物种C型凝集素的二硫键结构非常相似.结合BLAST分析的结果,可以确认所获得的cDNA序列是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的编码序列.用RT-PCR技术在鳗弧菌感染前后的血细胞中均可以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但病原刺激前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病原刺激后4h起表达开始升高,并在6h达到最高,随后逐渐开始下降,并于32h恢复到原来水平,该结果表明C型凝集素存在组成型和诱导型两种调控机制,在扇贝防御病原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 表达 基因 克隆 刺激 诱导型 升高 二硫键 栉孔扇贝 结构域
下载PDF
杏仁油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肝脏中脂酶活性及脂肪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伟民 侯天德 +3 位作者 张继 程昉 李芳成 贾凌云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以实验性高血脂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设置3个杏仁油剂量(0.5,1,1.5 mL)组、高血脂组(HG)和对照组(CG),观察了不同剂量杏仁油对高血脂大鼠肝脏总脂解酶(LA)、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以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杏仁油... 以实验性高血脂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设置3个杏仁油剂量(0.5,1,1.5 mL)组、高血脂组(HG)和对照组(CG),观察了不同剂量杏仁油对高血脂大鼠肝脏总脂解酶(LA)、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以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杏仁油高剂量组(HDG)和杏仁油中剂量组(HMG)大鼠肝脏中LA、LPL、HL活性均显著高于高血脂组(P<0.01或P<0.05),杏仁油低剂量组(HLG)大鼠肝脏中LA、HL活性显著高于高血脂组(P<0.05),杏仁油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高血脂组(P<0.01).因此,杏仁油具有提高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肝脏脂酶活性以及预防和改善肝脏脂肪积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油 总脂酶 脂蛋白脂酶 肝脂酶 肝脂肪含量
下载PDF
某焦化厂职业接触多环芳烃焦炉工肝脏某些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波 郑力行 +5 位作者 潘举升 王晓江 汤锦龙 胡云平 周袁芬 金泰廙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对炼焦作业工人某些肝血清酶活性改变的可能影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炼焦作业工人和非PAHs职业接触工人进行总PAHs累积接触指数(CEL-PAHs)评估,尿中1-羟基芘(1-OHP)浓度等级划分,和血清中...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对炼焦作业工人某些肝血清酶活性改变的可能影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炼焦作业工人和非PAHs职业接触工人进行总PAHs累积接触指数(CEL-PAHs)评估,尿中1-羟基芘(1-OHP)浓度等级划分,和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梅(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结果焦炉工职业性PAHs暴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的明显升高可见于CEL-PAHs<50μg/(m^3·a)组和尿中1-OHP浓度<2.3μmol/mol肌酐CEL-PAHs≥200μg/m3组,血清AST的明显升高可见于CEL-PAHs<50μg/(m^3·a)组;当CEL-PAHs(200μg/(m^3·a)或尿中1-OHP浓度≥10.0μmol/mol肌酐时,可发现四种肝生化指标实测值的明显升高(P<0.05),以及ALT、AST和GGT异常率的明显升高(P<0.05),以血清GGT水平的升高(10倍CEL-PAHs的上升导致1.24倍血清GGT水平的升高,10倍尿中1-OHP浓度的上升导致1.19倍的升高)和异常率的上升(logistic回归,调整OR值为6.2~7.2,P<0.05)最为明显。结论PAHs职业暴露可导致炼焦作业工人肝脏某些血清酶活性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工 总多环芳烃累积接触指数 尿中1-羟基芘 肝功能不全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兔脂肪肝程度与肝组织硫化氢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谭华炳 朱德文 +3 位作者 谢杏榕 李芳 胡波 李金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40-2443,共4页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兔脂肪肝程度与肝组织硫化氢(H2S)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重度NAFLD组(重度组)、轻度NAFLD组(轻度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1...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兔脂肪肝程度与肝组织硫化氢(H2S)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重度NAFLD组(重度组)、轻度NAFLD组(轻度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160g/d,轻度组给予高脂饲料80g/d+普通饲料80g/d,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160g/d。饲养至10周开始,重度组每周行肝脏CT检测了解NAFLD程度,至13周重度组达到重度NAFLD,终止实验。饲养前耳中动脉采血5ml于肝素管中,离心后保存于-20℃的冰柜中待检。实验结束腹主动脉抽血5ml于肝素管中,离心后保存于-20℃的冰箱中待检。全部血浆按照设备、试剂操作常规检测实验前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ol cholesteral,TC)。肝组织匀浆检测肝组织H2S浓度。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①TC、TG:饲养前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TC、T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饲养后重度组TC、TG分别为(32.12±1.25)、(6.02±2.12)mmol/L,轻度组TC、TG分别为(18.34±2.10)、(4.39±1.93)mmol/L,与饲养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饲养后重度组TG、TC高于轻度组(P<0.01)。②肝组织H2S浓度:重度组、轻度组肝组织H2S明显下降,重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肝脏病理学:重度组重度NAFLD,轻度组轻~中度NAFLD,对照组正常肝脏。轻度组C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SE阳性细胞强于正常组,重度组强于轻度组。结论 NAFLD兔脂肪肝程度与肝组织H2S浓度负相关,可以通过脂肪肝程度负向推测肝组织H2S浓度。肝组织存在CSE表达代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程度 硫化氢 肝组织 关系
下载PDF
四氯化碳致鸡肝脏和肾脏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捷 刘德金 +3 位作者 乔飞鸿 倪嘉宁 吕英军 鲍恩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给试验鸡人工灌服亲肝毒物四氯化碳(CCl4),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改变,观察肝脏和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建立肝脏和肾脏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试验结果显示,CC l4对鸡肝脏的损伤呈现出毒性... 给试验鸡人工灌服亲肝毒物四氯化碳(CCl4),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改变,观察肝脏和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建立肝脏和肾脏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试验结果显示,CC l4对鸡肝脏的损伤呈现出毒性累加效应,CC l4对鸡肝脏的损伤和致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和较高的攻毒剂量,而且随着投药剂量的增加,试验鸡血清中ALT的活性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试验鸡灌服CC l4后引起的肝细胞急性变性呈现出以典型的水泡变性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转氨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杏仁油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凌云 侯天德 +2 位作者 张继 程昉 张建萍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92-94,98,共4页
探讨了野生山杏杏仁油对高血脂大鼠肝、心、肾组织抗氧化活性的作用.杏仁油用超临界法提取,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喂灌高血脂大鼠1个月,分别测定心、肝、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杏仁油可不同程度提高... 探讨了野生山杏杏仁油对高血脂大鼠肝、心、肾组织抗氧化活性的作用.杏仁油用超临界法提取,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喂灌高血脂大鼠1个月,分别测定心、肝、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杏仁油可不同程度提高高血脂大鼠肝、心、肾SOD的活性(P<0.05或P<0.01),降低由高血脂引起的组织MDA含量增高效应(P<0.05或P<0.01),说明野山杏杏仁油对高血脂大鼠的肝、心、肾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油 抗氧化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高血脂
下载PDF
草苁蓉提取物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尹学哲 王玉娇 +3 位作者 尹基峰 金梅花 金明 全吉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3-178,共6页
目的:研究草苁蓉乙醇提取物(Boschniakia rossica ethanol extract,BREE)对H2O2诱导的Hep 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2O2诱导Hep 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 目的:研究草苁蓉乙醇提取物(Boschniakia rossica ethanol extract,BREE)对H2O2诱导的Hep 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2O2诱导Hep 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BREE对Hep 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释放率,以及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及丙二醛(malondialdelyde,MDA)水平;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总蛋白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水平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核内转移。结果:BREE单独处理时,在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对Hep G2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与模型组相比,BREE能显著提高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降低氧化损伤细胞培养液中LDH、ALT和AST的释放;降低细胞MDA水平,增高细胞SOD活性和GSH含量。氧化损伤发生的不同时期,ERK、JNK、p38 MAPK和NF-κB蛋白均有激活,而BREE在氧化损伤发生1 h时减少ERK激活和NF-κB核转移,氧化损伤发生12 h时减少JNK蛋白激活。结论:BREE对H2O2所致Hep 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ERK、JNK的活化和NF-κB的核内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苁蓉 H2O2 氧化损伤 HEPG2细胞
下载PDF
精密肝切片技术在谷胱甘肽抗氯化镉肝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哲琼 彭仁琇 +1 位作者 奚瑾磊 吴俊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9-431,共3页
为了解精密肝切片技术应用于毒物及药物代谢体外研究的可行性 ,利用精密肝切片技术 (PCLS) ,观察毒物氯化镉 (CdCl2 )的肝毒作用及谷胱甘肽 (GSH)的拮抗效应。于最适切片与培养条件下 ,观察CdCl20 1、0 5、2 5mmol L对肝切片活力、N... 为了解精密肝切片技术应用于毒物及药物代谢体外研究的可行性 ,利用精密肝切片技术 (PCLS) ,观察毒物氯化镉 (CdCl2 )的肝毒作用及谷胱甘肽 (GSH)的拮抗效应。于最适切片与培养条件下 ,观察CdCl20 1、0 5、2 5mmol L对肝切片活力、NO分泌的影响 ,及以CYP2E1、CYP3A4为代表的I相酶和UDPGT、GST为代表的II相酶活性的变化。同时观察GSH 2 0 ,4 0 ,8 0mmol L对CdCl2 肝毒作用的逆转效应。结果显示 ,CdCl2显著降低肝切片活力 ;在 2 5mmol L时 ,CYP含量和CYP3A4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 4 7 6 %、6 6 0 % ,UDPGT 1、UDPGT 2和GST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 5 0 0 %、35 6 %、2 2 6 % ;而CYP2E1活性比对照组升高了75 8%。GSH 2 0mmol L时 ,CYP含量、CYP2E1、CYP3A4和UDPGT 2活性等指标接近正常水平。上述结果重复 2~ 3次变化趋势一致。提示精密肝切片培养系统用于CdCl2 肝毒作用和GSH干预效应体外研究时 ,具有稳定性和敏感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肝切片 氯化镉 谷胱甘肽 肝毒作用 拮抗效应
下载PDF
化疗栓塞对大鼠Walker-256肝肿瘤移植模型微血管密度、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乔连铭 冯敢生 +2 位作者 李欣 郑传胜 梁惠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4,70,共4页
目的 :用大鼠 Walker- 2 5 6肝肿瘤移植模型研究化学栓塞对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 0只大鼠肝肿瘤模型在种植后第 1 4天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经肝动脉注入超... 目的 :用大鼠 Walker- 2 5 6肝肿瘤移植模型研究化学栓塞对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 0只大鼠肝肿瘤模型在种植后第 1 4天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 0 .5 m L (A组 )、超液态碘油 0 .5 m L加 5 - Fu 2 0 m g· kg- 1 (B组 )和生理盐水 0 .5 m L (对照组 )。于术后第 7天取肝脏标本 ,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 MVD、VEGF和 b FGF的表达 ,同时分析 VEGF表达强度与 MVD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 MVD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A组和 B组瘤内 VEGF阳性率和平均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0 .0 1 ) ,而 A组与 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VEGF表达强度与 MVD呈显著正相关 (r=0 .4 5 1 ,P<0 .0 1 )。 b FGF阳性率和平均染色强度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 :化疗药物栓塞后残存瘤组织具有丰富的血供 ,提高了残存肿瘤组织 VEGF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药物疗法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内皮生长因子/分析 内皮 血管 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2/分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当归及其炮制品水提物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魏彦明 郭延生 +2 位作者 曲亚玲 华永丽 邓红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78-882,906,共6页
为了研究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水提物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采用体外小鼠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H2O2诱导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溶血反应,评价了当归及其炮制品水提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水提物体外对... 为了研究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水提物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采用体外小鼠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H2O2诱导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溶血反应,评价了当归及其炮制品水提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水提物体外对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为当归碳>酒当归>生当归>油当归>土当归;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为当归碳>土当归>生当归>酒当归>油当归;对H2O2诱导的溶血作用的抑制能力为酒当归>当归碳>土当归>油当归>生当归,且抑制效果均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说明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水提物体外都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其中抗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H2O2诱导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以当归碳最好,而抗H2O2诱导的溶血作用以酒当归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炮制品 水提物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壬基酚对雄性中国林蛙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卵黄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宏元 巨荣菊 +1 位作者 白瑶 张育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探索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雄性两栖动物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的影响及对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的诱导作用,将雄性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as)分别暴露于10-5、10-6、10-7 mol/L NP的水体中持续10d、... 为探索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雄性两栖动物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的影响及对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的诱导作用,将雄性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as)分别暴露于10-5、10-6、10-7 mol/L NP的水体中持续10d、20d和30d,设10-8、10-9 mol/L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为阳性对照.用原位杂交检测肝细胞中ER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中ER和Vtg的表达.结果显示,雄性林蛙在NP和E2水体中暴露后,肝细胞中ER mRNA显示强阳性反应.Vtg和ER蛋白表达相对值检测显示,在NP和E2暴露后,肝细胞ER和Vtg的表达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ER和Vtg表达值均随着NP和E2浓度增高而上升,二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呈现ER表达与Vtg合成对NP和E2剂量依赖的一致性.但ER和Vtg的表达值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高的规律性不强,提示NP通过高调ER而诱导肝细胞合成Vtg.NP的雌激素活性远低于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肝细胞 卵黄蛋白原 雌激素受体 中国林蛙
下载PDF
应用超高分辨质谱成像技术研究脂类分子在小鼠肝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辉 陈国强 +1 位作者 王艳英 李智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0,共4页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对磷脂类分子在小鼠肝组织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质谱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磷脂类分子分布的分析方法。以7g/Lα-腈基-4-羟基肉桂酸的50%甲醇溶液(含0.2%三氟乙酸)作为基...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对磷脂类分子在小鼠肝组织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质谱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磷脂类分子分布的分析方法。以7g/Lα-腈基-4-羟基肉桂酸的50%甲醇溶液(含0.2%三氟乙酸)作为基质,采用正离子采集模式,准确鉴定了5类13种磷脂类分子,其分子量主要分布在700~900Da之间,且观察到它们在组织内分布呈现不均匀性。本研究表明,以超高分辨和超高精度的质谱仪开展组织成像研究,不仅可以探究脂类分子在组织中的分布,而且可以直接准确鉴定相关分子,真正实现分子水平上的组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成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 肝组织 磷脂
下载PDF
硒对碘过量小鼠肝脏I型脱碘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晓晖 杨雪锋 +4 位作者 庞红 张旭照 祁振英 于东 孙秀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8-680,共3页
目的 研究碘过量摄入对小鼠肝脏I型脱碘酶 (IDI)活性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 4 0只Balb 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碘过量I组 (3mg L)、碘过量I+Se(1mg L)组、碘过量II组 (5mg L)以及碘过量II+Se(1mg L)组 ,分别... 目的 研究碘过量摄入对小鼠肝脏I型脱碘酶 (IDI)活性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 4 0只Balb 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碘过量I组 (3mg L)、碘过量I+Se(1mg L)组、碘过量II组 (5mg L)以及碘过量II+Se(1mg L)组 ,分别喂饲碘过量水或碘过量 +硒水以及正常鼠饲料。 3个月后 ,取血、尿及脏器测定相关指标。结果 碘过量组小鼠出现了弥漫胶质性甲状腺肿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两个碘过量的血清TT4水平显著升高 ,而碘过量II组血清TT3水平显著降低 ;碘可显著降低肝硒水平及I型脱碘酶活性 ,补硒可明显增加碘过量小鼠的肝硒储备 ,抑制碘过量I组脱碘酶活性的降低。结论 碘过量摄入降低小鼠肝硒水平及肝脏I型脱碘酶活性 ,可能是引起血清TT4升高、出现甲状腺肿的原因 ,补硒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过量 Ⅰ型脱碘酶
下载PDF
番石榴叶提取物对小鼠肝脏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波 焦士蓉 +2 位作者 刘衡川 洪君蓉 黄承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方法干燥的番石榴叶分别用蒸馏水、65%和95%乙醇浸提,浸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到3种提取物。测定各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方法干燥的番石榴叶分别用蒸馏水、65%和95%乙醇浸提,浸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到3种提取物。测定各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对黄酮类化合物初步鉴定。结果水、65%和95%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63、0.47和0.58g/L,对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0、0.035和0.18g/L,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28、30.71和55.98g/kg。结论番石榴叶水和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功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植物化学物 抗氧化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大口黑鲈原代肝细胞的培养及其应用于CYP450活性的诱导 被引量:6
18
作者 喻文娟 李聃 +3 位作者 王翔凌 张宁 邱军强 杨先乐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体外培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观察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h)含量,从而判定肝细胞的增殖和代谢能力,进而应用于CYP450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培... 体外培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观察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h)含量,从而判定肝细胞的增殖和代谢能力,进而应用于CYP450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培养5d后,肝细胞连接成片,分裂增多;培养至7d,细胞渐至单层;14d后,细胞停止生长,出现老化迹象。培养至第3—4天的细胞上清液中LDH的渗出量呈上升趋势,在第4天时达到峰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肝细胞的酶渗出量逐渐减少。ALh的分泌量在第3—5天呈上升的趋势,第4—8天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第5天达到最高,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ALb的分泌量呈下降趋势,故选择培养至第5天的大口黑鲈肝细胞应用于CYP450酶系中的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NDM)的诱导研究。40μM利福平诱导24h后,ANDM活性最高。ANDM的诱导研究为鱼类细胞药物代谢酶体外诱导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肝细胞 原代培养 乳酸脱氢酶 白蛋白 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
下载PDF
饲喂羊肉和鸭肉日粮对大鼠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英君 魏法山 +5 位作者 李春保 冯宪超 邓宇 闫振国 周光宏 徐幸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羊肉、鸭肉、豆粕(对照组)和普通日粮(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 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羊肉、鸭肉、豆粕(对照组)和普通日粮(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和大鼠肝脏Ⅰ型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5′-脱碘酶)活性的变化,并测量大鼠直肠温度。结果显示:饲喂羊肉的大鼠体温升高,第29天达到(38.66±0.37)℃,显著高于饲喂鸭肉组大鼠体温(38.01±0.55)℃;饲喂羊肉组大鼠血清中T3、T4和FT3、FT4升高,分别达到(0.44±0.10)、(76.29±30.97)ng.mL-1和(7.74±1.75)、(4.37±1.88)pmol.mL-1);饲喂鸭肉组分别为(0.37±0.12)、(42.38±20.05)ng.mL-1和(5.50±1.98)、(3.76±1.63)pmol.mL-1,两组差异显著(P<0.05)。饲喂鸭肉组大鼠血清TSH水平((1.35±0.29)MIU.L-1)显著高于饲喂羊肉组大鼠血清TSH水平((1.01±0.22)MIU.L-1)(P<0.05)。结论:饲喂羊肉能明显促进大鼠甲状腺素分泌,饲喂鸭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鼠甲状腺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喂 羊肉 鸭肉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12SrRNA序列研究凤鲚两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程起群 马春艳 +2 位作者 缪炯 陆星 沙珍霞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7-391,共5页
对凤鲚Coilia mystus长江群体和珠江群体的线粒体DNA(m itochondrial DNA,m tDNA)的12SrRNA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排列比对后,获得该基因365 bp的一致序列。在所测得的42个序列中,共检测到6种单倍型,其中长江群体有2种,珠江群体有4种... 对凤鲚Coilia mystus长江群体和珠江群体的线粒体DNA(m itochondrial DNA,m tDNA)的12SrRNA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排列比对后,获得该基因365 bp的一致序列。在所测得的42个序列中,共检测到6种单倍型,其中长江群体有2种,珠江群体有4种。长江群体和珠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263和0.6104,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44%和0.192%。凤鲚长江群体内部的遗传距离为0.3%,珠江群体内部的遗传距离为0.3%~0.5%,长江群体与珠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8%~1.4%。邻接树显示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各自形成一个单系类群。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82.80%,提示两者可能有相互隔离的遗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鲚 12SrRNA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