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8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重依赖荧光寿命成像检测甘油-水混合物黏度
1
作者 罗腾 赵谊华 +2 位作者 陆原 严伟 屈军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1230,共10页
目的基于荧光寿命成像技术,提出一种黏度检测的新方法,并评估不同权重荧光寿命在区分甘油-水混合物黏度的能力,从而提供对黏度区分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方法采用电子学中的权重依赖原理,分别引入了振幅加权平均荧光寿命(τ_(m))和强度加... 目的基于荧光寿命成像技术,提出一种黏度检测的新方法,并评估不同权重荧光寿命在区分甘油-水混合物黏度的能力,从而提供对黏度区分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方法采用电子学中的权重依赖原理,分别引入了振幅加权平均荧光寿命(τ_(m))和强度加权平均荧光寿命(τ_(i))。通过τ_(m)和τ_(i)检测甘油-水混合物黏度变化。振幅加权平均荧光寿命反映了荧光信号振幅与时间的关系,而强度加权平均荧光寿命则关注荧光信号强度的时变特性。结果τ_(m)和τ_(i)两种结果相互佐证,这不仅提高了对甘油-水混合物黏度变化的可靠性,同时也揭示了τ_(m)和τ_(i)在检测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尽管τ_(m)在捕捉荧光信号振幅变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τ_(i)在考虑荧光信号强度的时变特性时表现出更高的黏度检测准确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τ_(i)更为敏感,微环境黏度检测可以直接利用τ_(i)进行分析。这为实时、高灵敏度的微流体黏度监测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通过对τ_(m)和τ_(i)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甘油-水混合物的黏度信息,而且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更为适用的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结论振幅加权和强度加权的结合可以在不同条件下更为灵敏地识别黏度的微小变化。这种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对多参数的同时关注,提高了对黏度变化的敏感性和可分辨性。因此,这种权重依赖的荧光寿命成像技术不仅为甘油-水混合物的黏度探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微流体、流变学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研究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 黏度 权重 甘油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产生和检测过氧亚硝基的化学发光体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季武 胡斌 +2 位作者 苏裕 秦海燕 曹嘉琪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研究产生和消除过氧亚硝基(Peroxynitriteanion,ONOO?)是自由基生物学和医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建立了一种新的产生和检测ONOO?的化学发光体系,并评估了检测的最佳条件。该方法为:10mmol/L羟胺与0.5mol/LNaOH、1mmol/L、乙二胺四乙... 研究产生和消除过氧亚硝基(Peroxynitriteanion,ONOO?)是自由基生物学和医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建立了一种新的产生和检测ONOO?的化学发光体系,并评估了检测的最佳条件。该方法为:10mmol/L羟胺与0.5mol/LNaOH、1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Disodium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EDTA)反应产生ONOO?,随后用MnO2粉末过滤反应液以除去H2O2,然后在测量管内加入100μL抗氧化剂和860μL0.1mol/L的碳酸盐缓冲液(pH10),再加入40μL过滤后的ONOO?反应液、混匀、延迟10s,测10s化学发光强度。以抗氧化剂茶多酚、抗坏血酸、芦丁和黄芩苷作清除ONOO?的实验。结果表明,本体系是一种灵敏价廉、可靠易行的筛选ONOO?清除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亚硝基 化学发光 抗氧化剂
下载PDF
CO_3·^-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季武 胡斌 +3 位作者 秦海燕 敖军平 张军 朱振勤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OH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3·?并产生化学发光。研究了其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实验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CO3·?的化学发光体系。该体系由80μL2mmol/LCuCl、110μL6.5mmol/LH2O2和810μL75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 ·OH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3·?并产生化学发光。研究了其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实验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CO3·?的化学发光体系。该体系由80μL2mmol/LCuCl、110μL6.5mmol/LH2O2和810μL75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8)组成,反应总体积为1mL。该体系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和价廉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检测茶多酚、芦丁和槲皮素清除CO3·ˉ的能力,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根阴离子自由基 化学发光体系 自由基清除剂
下载PDF
超声波联合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工艺研究
4
作者 杨庆红 黄永春 张昆明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联合木瓜蛋白酶对壳聚糖进行降解,以还原糖释放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溶液p H、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降解前后的壳... 采用超声波技术联合木瓜蛋白酶对壳聚糖进行降解,以还原糖释放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溶液p H、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降解前后的壳聚糖进行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联合木瓜蛋白酶可以有效降解壳聚糖,在壳聚糖质量浓度为6 g/L、溶液p H为4.5、超声功率为480 W、超声时间为180 min条件下,加入木瓜蛋白酶,降解效果最明显,还原糖释放量达到1.456 g/L;FT-IR结果表明,降解后壳聚糖的结构基本没有变化;XRD结果表明,降解后壳聚糖的晶体结构受到了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超声波 木瓜蛋白酶 降解工艺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近红外脑血氧随机森林分类识别
5
作者 谢惜如 罗海军 +4 位作者 李国楠 范鑫燕 王康宇 李忠洪 王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58-2864,共7页
为了解决脑机接口中功能性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信号的数据分类精度低、模型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研究前额叶脑区在刺激期间脑血氧浓度的变化,并对前额叶脑区实验数据进行任务与休息的状态二分类识别研究,将提取的单特征和多特征融合分别作... 为了解决脑机接口中功能性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信号的数据分类精度低、模型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研究前额叶脑区在刺激期间脑血氧浓度的变化,并对前额叶脑区实验数据进行任务与休息的状态二分类识别研究,将提取的单特征和多特征融合分别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模型分类结果验证多特征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类精度的猜想。首先针对前额叶脑区设计实验范式:词语流畅性认知实验。采集数据的设备是中国丹阳慧创设备NirSmart,采样率为11 Hz,空间分辨率为3 cm。设备使用雪崩二极管和超微光探测技术,灵敏度可达0.1 pW。之后使用Homer2工具箱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使用MATLAB进行特征的提取、随机森林模型的构建,使用特征重要性和误差曲线两个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最后将随机森林模型运行20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多特征融合与单特征相较提高了最终的分类结果。其中三特征融合状态二分类结果最佳为93.84%,比单特征均值、斜率、峰峰值分别提高了2.32%、4.25%、5.33%。由实验数据分类结果可知:多特征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分类的精度,且随机森林模型性能稳定,有望解决以往分类精度不高,模型稳定性差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脑血氧 随机森林 多特征融合 分类
下载PDF
黑磷半导体光物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卫春 訾由 +5 位作者 王梦可 胡兰萍 王云征 谢中建 仇萌 张晗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47,共25页
与其他二维材料相比,二维黑磷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宽可调带隙和面内各向异性等特点,在晶体管、光子学、光电子学、传感器、电池和催化等领域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黑磷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不稳定性以及大面积、高质量半导体黑... 与其他二维材料相比,二维黑磷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宽可调带隙和面内各向异性等特点,在晶体管、光子学、光电子学、传感器、电池和催化等领域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黑磷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不稳定性以及大面积、高质量半导体黑磷纳米材料制备的局限性严重滞缓了其在纳米器件、催化以及生物光子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本工作总结了近年来高稳定性黑磷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光学性质,重点突出其在光电探测器、非线性和线性光学、光催化和生物光子学等光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黑磷在未来光电子器件、光催化以及生物光子的挑战及机遇做出相应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子学 二维材料 磷烯 半导体 光学性质 光电探测 非线性光学 医学应用
下载PDF
气溶胶微生物粒子本征荧光计数仪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贾纹纹 谭军 +3 位作者 张秦 党磊 徐溢 陈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3,共4页
针对气溶胶微生物粒子实时监测的需求,对基于微生物粒子本征荧光和光散射检测方法和装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粒子光散射检测的基本原理,对微生物粒子荧光活性分子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微生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了405nm... 针对气溶胶微生物粒子实时监测的需求,对基于微生物粒子本征荧光和光散射检测方法和装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粒子光散射检测的基本原理,对微生物粒子荧光活性分子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微生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了405nm激发光和双路散射光的整体设计方案。通过对气路和检测腔结构的重要参数仿真,实现了其优化设计,最后,完成了检测装置的构建。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对粒子散射光和荧光的同步探测,可以对普通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粒子进行区分和计数,为进一步开展气溶胶微生物粒子浓度的实时监测仪器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微生物粒子 实时监测 本征荧光 粒子计数
下载PDF
联合有限元法和蒙特卡罗模拟的颅骨对光热影响
8
作者 宋贤林 游博康 李思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2,I0003,I0004,共8页
利用MCmatlab程序构建了小鼠在有颅骨和无颅骨情况下的脑部光热模型,联合蒙特卡罗方法和有限元法来研究颅骨对脑部光热效应的影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大量光子在不同脑组织中的传播规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每个单元对光能量的吸收,进而... 利用MCmatlab程序构建了小鼠在有颅骨和无颅骨情况下的脑部光热模型,联合蒙特卡罗方法和有限元法来研究颅骨对脑部光热效应的影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大量光子在不同脑组织中的传播规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每个单元对光能量的吸收,进而获得脑组织的温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在有颅骨的情况下,光在穿过头皮和颅骨时会发生严重的吸收和散射,只有小部分光子能够穿过头皮和颅骨被血管和灰质吸收,光热效应较弱;在无颅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光能够入射到灰质中,血管能够吸收大部分的能量而导致温度上升显著,血管温度上升约0.2℃,光热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有限元法 颅骨 光热效应 脑成像
下载PDF
生物组织中的光分布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薛玲玲 王新宇 +7 位作者 张春平 朱明尧 张连顺 迟荣华 张建东 李加 李光寅 富光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单层生物组织中光的传输与分布情况 ,给出了生物组织中的光子数分布随着 g因子、层厚 d、吸收系数以及散射系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
关键词 生物组织 蒙特卡罗方法 散射 吸收 光分布
下载PDF
内周天线CP43、CP47中β-Car到Chla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9
10
作者 贺俊芳 王水才 +5 位作者 张舒 贺锋涛 任兆玉 单际修 李良壁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5-390,共6页
采用超快荧光光谱动力学对从菠菜中分离纯化的内周天线 CP43、CP47进行研究 ,获取了它们的动力学三维荧光谱 ,CP43的荧光光谱范围为 640~ 780 nm,最大峰位于 680 nm处 ,在该峰值处的荧光寿命约为 3.54ns;CP47的荧光光谱范围为 630~ 77... 采用超快荧光光谱动力学对从菠菜中分离纯化的内周天线 CP43、CP47进行研究 ,获取了它们的动力学三维荧光谱 ,CP43的荧光光谱范围为 640~ 780 nm,最大峰位于 680 nm处 ,在该峰值处的荧光寿命约为 3.54ns;CP47的荧光光谱范围为 630~ 775nm,最大峰位于691 nm处 ,在该峰值处的荧光寿命约为 3.2 2 ns,在 CP43和 CP47中 ,Chla分子发射荧光的效率分别约为 38.3%和 40 .6% .依据分子的退激发途径 ,我们分析认为在 CP43、CP47中 β- Car→ Chla分子的能量传递速率常量分别为 9.0 6× 1 0 11s- 1,1 .3× 1 0 12 s- 1;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47.5%、66.5% ;并估计 β- Car分子与 Chla分子外周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0 .1 1 0 nm、0 .0 8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递 超快荧光光谱 PSⅡ CP43 CP47 内周天线 β-Car Chla 菠菜 光合作用
下载PDF
高产大豆品种的高光效特性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卫华 卢庆陶 +3 位作者 郝乃斌 张其德 戈巧英 匡廷云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21-426,共6页
利用荧光发射光谱技术及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豆 :高产大豆黑农40和黑农41及低产大豆黑农37的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等特性。结果表明 ,高产大豆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均高于黑农37 ,但不同的品种差异... 利用荧光发射光谱技术及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豆 :高产大豆黑农40和黑农41及低产大豆黑农37的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等特性。结果表明 ,高产大豆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均高于黑农37 ,但不同的品种差异幅度有所不同。吸收光谱表明高产大豆叶绿体对光能有更强的吸收能力 ;Mg2 + 对高产大豆叶绿体PSI和PSII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均高于低产品种 ;高产大豆叶片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II活性(Fv/Fo) ,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PSII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均高于低产品种相应的值 ;而高产品种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低于低产品种。实验说明 ,高产大豆叶片具有与产量潜力相关的较高光能吸收和原初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合色素 光能吸收 光能转化效率 产量
下载PDF
生物光子学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吕可诚 张春平 +3 位作者 张光寅 董孝义 傅便翔 王玉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1123-1129,共7页
本文从生物特性研究中的光子学技术、生物体的超弱发光、光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光子材料四个方面阐述了生物光子学的最新发展,介绍了各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光子学 超弱发光 生物光子材料
下载PDF
重叠复眼光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红鑫 卢振武 +2 位作者 李凤有 刘华 孙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与并列型复眼相比,重叠复眼有更高的光能量利用率和更高的灵敏度.该文从梯度折射率(GRIN)介质的光学特性出发,分析了GRIN介质在重叠复眼中的作用;参考生物解剖学中的测算结果,首次建立了重叠复眼的光学模型;通过对九个小眼进行光线追迹... 与并列型复眼相比,重叠复眼有更高的光能量利用率和更高的灵敏度.该文从梯度折射率(GRIN)介质的光学特性出发,分析了GRIN介质在重叠复眼中的作用;参考生物解剖学中的测算结果,首次建立了重叠复眼的光学模型;通过对九个小眼进行光线追迹,分析了光接收器上的光线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眼 重叠复眼 梯度折射率 灵敏度
下载PDF
鸡蛋超弱发光与其新鲜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红霞 张守勤 +1 位作者 周丰昆 姜轶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使用超弱发光图像探测系统研究了鸡蛋在贮藏期中的发光情况,发现不同鸡蛋的发光强度在第3天达到最大,随后又表现出振荡衰减,这说明第3天的鸡蛋活性最强;对鸡蛋延迟发光进行了研究,发现普遍服从双曲衰减规律,这一点与生物光子的相干理论... 使用超弱发光图像探测系统研究了鸡蛋在贮藏期中的发光情况,发现不同鸡蛋的发光强度在第3天达到最大,随后又表现出振荡衰减,这说明第3天的鸡蛋活性最强;对鸡蛋延迟发光进行了研究,发现普遍服从双曲衰减规律,这一点与生物光子的相干理论相一致。不同鸡蛋的超弱发光强度是不同的,这与鸡蛋生命活动的强弱有关,生命力越旺盛的鸡蛋发光也就越强。超弱发光作为鸡蛋生理生化反应的综合指标,用于测定鸡蛋鲜度,方法简单、无损伤、灵敏度高;它不仅可以用来检测鸡蛋的鲜度,还可以检测其它方法难以反映或不能反映的鸡蛋随各种外界条件(如光照、温度等)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超弱发光 新鲜程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多波长光声信号的时域与频域比较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曹艳芳 简小华 +4 位作者 焦阳 韩志乐 吕铁军 顾天明 崔崤峣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925,共5页
为了分析在不同激发波长下不同组织/目标光声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点和差异,根据光声信号产生的基本原理,采用光声信号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设计了石墨仿体和离体组织等不同样品的多光谱光声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光声信号在时域与频域所... 为了分析在不同激发波长下不同组织/目标光声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点和差异,根据光声信号产生的基本原理,采用光声信号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设计了石墨仿体和离体组织等不同样品的多光谱光声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光声信号在时域与频域所展示的性能有很大的不同,不同样品的光声信号的声谱是不同的,且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声谱的峰值所对应的频率均相同,因而可以用于组织特性的描述、组分识别等用途。此研究有助于利用光声成像实现组织识别,并为进一步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多光谱光声成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光声成像 多光谱光声 时域 频域
下载PDF
昆虫复眼的仿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6
作者 徐琰 颜树华 +1 位作者 周春雷 张军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0-12,共3页
作为生物光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昆虫复眼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从结构、分类、人工仿生及应用等方面对昆虫复眼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物光学 昆虫复眼 人工仿生
下载PDF
细菌视紫红质高分辨图象存储中吸收和散射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伟民 陈烽 +1 位作者 杨青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利用细菌视紫红质变种材料 BRD96N的基态和 M态实现了图象的高分辨存储 .实验研究了该样品的吸收特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散射光对 BR膜图象质量的影响 ,并通过合理的控制激发光强和激发时间在 BR膜样品上得到分辨率为 80 0 lp/
关键词 BR膜 吸收 散射 激光光强 激发时间 细菌视紫红质 光存储 生物光学 高分辨图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活体细胞内双光子激发的光漂白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同生 曾绍群 +2 位作者 骆清铭 张智红 周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1-266,共6页
长波长光的强穿透能力和对活体细胞和生物组织光毒性很小的特性 ,使得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术已经成为无损伤成像的重要工具 .可是双光子激发的高光子密度可能会产生高次光子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更快的光漂白 .从实验上研究了离体和活体细... 长波长光的强穿透能力和对活体细胞和生物组织光毒性很小的特性 ,使得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术已经成为无损伤成像的重要工具 .可是双光子激发的高光子密度可能会产生高次光子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更快的光漂白 .从实验上研究了离体和活体细胞内的若丹明 12 3和若丹明B分别在单光子激发和双光子激发时的光漂白特性 .在体的实验结果与离体的实验结果一致 .正如期望的一样 ,单光子激发时光漂白速率非常近似地随着激发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可是 ,双光子激发时的光漂白速率并不是正比于激发功率的平方 ,而是正比于激发功率的高次方 (>3 5 ) .对绿色荧光蛋白 (GFP)变异体CFP和YFP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这就表明高次光漂白可能是双 (多 )光子激发中的普遍现象 .因此多光子的应用可能会受到强光漂白的限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细胞 光漂白 荧光基因 单光子激发 双光子激发
下载PDF
水溶性C_(60)衍生物的光致细胞膜毒性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霖 杨新林 +2 位作者 彭鲲鹏 程福永 朱鹤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20,共4页
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研究了在低功率 (≤ 1mW )激光下水溶性C60 丙二酸衍生物 (DMAC60 )对HeLa细胞细胞膜的光诱导损伤及该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Ca2 +]i)的变化。发现DMAC60 对HeLa细胞细胞膜的光诱导损伤过程在低浓度下 (≥1μ... 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研究了在低功率 (≤ 1mW )激光下水溶性C60 丙二酸衍生物 (DMAC60 )对HeLa细胞细胞膜的光诱导损伤及该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Ca2 +]i)的变化。发现DMAC60 对HeLa细胞细胞膜的光诱导损伤过程在低浓度下 (≥1μM )即可发生 ,而且有浓度依赖性。值得注意的是 ,实验发现在膜损伤发生前伴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瞬时性升高。这些结果直接证实细胞膜是C60 衍生物的光敏作用靶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AC60 HELA细胞 细胞膜 光诱导损伤 细胞内钙离子 水溶性 碳60衍生物
下载PDF
人体体表超弱光发射的测量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池旭生 庞大本 +3 位作者 李玉梅 欧阳海燕 叶德勤 朱观煦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5-169,共5页
研制了一种能在室温下正常工作的高灵敏度并具有极低暗计数的光子计数器。用它来研究人体体表超弱光的发射。测量结果表明:人体不同部位体表发光强度是很不一致的:手指发光最强、掌心次之、然后是面颊、前额、小臂、上臂、胸腹部等依... 研制了一种能在室温下正常工作的高灵敏度并具有极低暗计数的光子计数器。用它来研究人体体表超弱光的发射。测量结果表明:人体不同部位体表发光强度是很不一致的:手指发光最强、掌心次之、然后是面颊、前额、小臂、上臂、胸腹部等依次减弱。先照对体表的发光有很大影响。体表不同部位因光照引起发光强度的增加值差异很大;避光后先强的衰减速度也不同。体表的发光强度随体表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某些物质接触体表可以使体表发光强度发生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体表 超弱光发射 生物发光 诱导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