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7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棘皮动物海星(Patiria miniata)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
1
作者 曾志锋 邵伟伟 +2 位作者 马力 陶宇慧 韦力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39,共9页
微卫星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中。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棘皮动物门的海星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星全基因组微卫星总数为163 819个,总长度为2 655 030 bp,占基因组序列总长度的0.44%。微卫星单碱基、二碱基、... 微卫星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中。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棘皮动物门的海星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星全基因组微卫星总数为163 819个,总长度为2 655 030 bp,占基因组序列总长度的0.44%。微卫星单碱基、二碱基、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和六碱基重复单元中数量最多的分别为(G)_(n)、(AT)_(n)、(TTA)_(n)、(TTTG)_(n)、(ACTCG)_(n)和(TACATG)_(n)。海星不同类型微卫星的重复次数分布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区和基因间区的数量及丰度不同,其中基因间区的微卫星数量及其丰度最大,为82 871个(3 229.00个/Mb),编码区的微卫星数量及其丰度最小,为936个(226.29个/Mb)。编码区中,微卫星最多的类型为三碱基重复,非翻译区、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区最多的类型均为单碱基重复。在微卫星丰度分布的位置特征分析中,基因上游500 bp和下游500 bp区域的微卫星丰度最大,分别为4 527.64个/Mb和4 844.82个/Mb。在外显子中,倒数第一外显子的丰度最大(数量为2 686个),为1 725.52个/Mb,其余外显子的丰度较为接近。不同位置区域的内含子丰度也较为接近,丰度为2 730.42~3 047.94个/Mb。本研究结果为海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皮动物门 海星 全基因组 微卫星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秦皇岛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3个新纪录种描述
2
作者 曹英昆 马福堂 +1 位作者 刘建霞 史佳豪 《河北渔业》 2024年第10期7-13,共7页
为调查摸清秦皇岛自由生活海洋线虫(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于2024年4月对秦皇岛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进行了调查研究,鉴定和描述了3个新纪录种,即Oncholaimus minor Chen&Guo,2014、Metachromadora xiamenensis Zhou,Zeng... 为调查摸清秦皇岛自由生活海洋线虫(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于2024年4月对秦皇岛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进行了调查研究,鉴定和描述了3个新纪录种,即Oncholaimus minor Chen&Guo,2014、Metachromadora xiamenensis Zhou,Zeng,Cai,Fu&Tan,2020和Metadesmolaimus zhanggi Guo,Chen&Liu,2016,隶属3个目,3个科,3个属。O.minor Chen&Guo,2014,体长较短,口腔呈深桶状,交接器弧长为24.83~25.43μm。Metachromadora xiamenensis Zhou,Zeng,Cai,Fu&Tan,2020,体形为圆柱状,尾部短且为圆锥形。Metadesmolaimus zhanggi Guo,Chen&Liu,2016,体表呈现棕黄色,口腔为梨形,尾部末端有尾刚毛。研究发现O.minor Chen&Guo,2014与Metachromadora xiamenensis Zhou,Zeng,Cai,Fu&Tan,2020为该海域常见种,数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分类 秦皇岛 潮间带
下载PDF
澜沧江大鳞高须鱼寄生指环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
3
作者 邓晋琪 常静 +2 位作者 徐伟江 孟飞燕 范丽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25,共9页
本文记述了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水系勐腊(补远江)流域段(101°14′2″E,21°24′36″N,海拔570 m)大鳞高须鱼Hypsibarbus vernayi鳃上寄生的指环虫属Dactylogyrus一未定种。自然感染率为76.2%,感染强度为每片鳃3~10枚。未定... 本文记述了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水系勐腊(补远江)流域段(101°14′2″E,21°24′36″N,海拔570 m)大鳞高须鱼Hypsibarbus vernayi鳃上寄生的指环虫属Dactylogyrus一未定种。自然感染率为76.2%,感染强度为每片鳃3~10枚。未定种虫体平均大小为640µm×129µm,具2对眼点。后吸器由1对D.wunderi型中央大钩、1个长片状联结片和7对边缘小钩构成。交接器由交接管和支持器构成,交接管基部膨大呈球形,随后变细沿支持器直线延伸;支持器直管状,端部分两支为“并指状”,与交接管相联结,像拇指包绕住交接器。上述特征与我国鲃亚科Barbi-nae鱼类上已记录的指环虫(齿形指环虫D.denticulati、倒刺鲃指环虫D.spinibarbichthi、角鱼指环虫D.epalzeorhyn-chus、条纹指环虫D.lineatus)有明显差异。28S rDNA部分序列分析显示,本未定种与寄生于意大利路库玛雅罗鱼Squalius lucumonis上的尹文指环虫D.yinwenyingae亲缘关系最接近,但碱基相似度只有95%。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本未定种为指环虫属科学上一新种,以采集地命名为补远江指环虫新种D.buyuanjiangensi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殖吸虫 指环虫属 大鳞高须鱼 28S rDNA 新种
下载PDF
奇异双身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其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4
作者 石彩霞 王瑾璞 +4 位作者 张丽 刘彦君 魏念文 岳城 郝翠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9,共14页
为确定奇异双身虫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结构特征并探究奇异双身虫分类地位,同时了解双身虫科物种的密码子偏好性,实验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奇异双身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通过线粒体在线注释网站MITOS对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注释并通过P... 为确定奇异双身虫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结构特征并探究奇异双身虫分类地位,同时了解双身虫科物种的密码子偏好性,实验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奇异双身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通过线粒体在线注释网站MITOS对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注释并通过Phylo-Suite(version1.2.2)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奇异双身虫及其他8种双身虫科物种的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密码子组成情况及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奇异双身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713 bp(大非编码区未测全),A+T含量为68.7%,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基于现有数据双身虫科物种聚为一支,支持双身虫科物种的单系性。对双身虫科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身虫科有效密码子数(ENC)为30.632~37.495,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1的密码子共有18个,偏好以碱基U(T)结尾。PR2-plot分析结果显示,T的使用频率高于A,G的使用频率高于C,突变和选择等因素均可对密码子的使用偏好产生一定的影响。中性绘图分析显示,奇异双身虫和马口鱼拟双身虫受突变压力的影响分别为61.89%和51.31%,其余7种双身虫受突变压力的影响均小于50%。双身虫科密码子偏好性存在略微差异,但都受突变压力、自然选择和碱基组成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可以为后续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双身虫 线粒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雷帕纹唇鱼寄生似指环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
5
作者 常静 孟飞燕 +2 位作者 邓晋琪 徐伟江 范丽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8,共11页
采用整合分类学研究方法,综合形态特征和28S rDNA序列的遗传学特征,记述和命名了云南南盘江万峰湖流域段雷帕纹唇鱼Osteochilus repang鳃部寄生的似指环虫属Dactylogyroides一新种,以宿主鱼学名命名为纹唇鱼似指环虫新种D.osteochilus s... 采用整合分类学研究方法,综合形态特征和28S rDNA序列的遗传学特征,记述和命名了云南南盘江万峰湖流域段雷帕纹唇鱼Osteochilus repang鳃部寄生的似指环虫属Dactylogyroides一新种,以宿主鱼学名命名为纹唇鱼似指环虫新种D.osteochilus sp.nov.。纹唇鱼似指环虫新种具有1对钩尖互对的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1个呈片状且分成相等两半的联结片。交接管呈管状,基部膨大,支持器基部片状,中间有一小孔。本新种在联结片、交接器形态上与该属已记录种显著不同。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似指环虫属属内种的两两相对遗传距离为0.052~0.175,本新种与似指环虫属已记录种D.tripathii(JX993982)的遗传距离为0.076,与D.dorsalis的为0.175。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的BI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显示,本新种与似指环虫属物种聚为一个进化支,并与指环虫属Dactylogyrus进化支为亲缘关系较近的姐妹群。纹唇鱼似指环虫新种是我国记录的第2个似指环虫属单殖吸虫,研究结果补充了我国单殖吸虫编目,并为似指环虫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殖吸虫 似指环虫属 新种 28S rDNA
下载PDF
微电流对大鹏湾造礁石珊瑚种苗存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6
作者 张树乐 杨小东 +4 位作者 朱鸣 陈伯贵 谢子强 郑惠娜 肖宝华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为研究造礁石珊瑚种苗在微电流作用下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大鹏湾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 为研究造礁石珊瑚种苗在微电流作用下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大鹏湾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ra turgescens)为研究对象,在300 d的实验周期内,将电压为6、12、18 V的微电流分别作用于造礁石珊瑚种苗,分析比较不同电压微电流作用下各种造礁石珊瑚种苗的存活率及生长情况。在实验期间海水中pH值、溶解氧和营养盐的变化范围不大,微电流作用后,珊瑚脱落率由3.33%-6.67%降低到0.00%-5.00%,其中澄黄滨珊瑚6、12 V电压实验组的珊瑚脱落率降至0;珊瑚种苗存活率由91.67%-93.33%提升到93.33%-98.33%。不同种类的造礁石珊瑚生长率和生长速度受微电流促进效果不同,霜鹿角珊瑚的生长率最高,十字牡丹珊瑚的生长率最低;当电压为12 V时,微电流对霜鹿角珊瑚、十字牡丹珊瑚、澄黄滨珊瑚、膨胀蔷薇珊瑚、盾形陀螺珊瑚的存活状况和生长速度影响效果最佳。微电流通过促进造礁石珊瑚组织的延伸,降低了造礁石珊瑚种苗培育过程中的脱落率,并提高了造礁石珊瑚种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 造礁石珊瑚种苗 存活 生长
下载PDF
蓝珊瑚的光谱学特征和颜色成因
7
作者 李雨田 于海燕 +2 位作者 张可轩 柏鹤 张予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51-3257,共7页
蓝珊瑚是一种稀有的珊瑚品种,前人从生物学角度证实蓝珊瑚的致色与胆绿素有关,但没有相关光谱证据,且缺乏微观结构的研究,因此蓝珊瑚颜色成因的解释较为模糊。基于此,首先根据蓝珊瑚红外透射光谱4000~2000cm-1的吸收带,表明蓝珊瑚中含... 蓝珊瑚是一种稀有的珊瑚品种,前人从生物学角度证实蓝珊瑚的致色与胆绿素有关,但没有相关光谱证据,且缺乏微观结构的研究,因此蓝珊瑚颜色成因的解释较为模糊。基于此,首先根据蓝珊瑚红外透射光谱4000~2000cm-1的吸收带,表明蓝珊瑚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并且有机物的含量与颜色深浅呈正相关性。蓝珊瑚蓝色区域拉曼光谱在1616、1542、1459、1356、1314、1264、1167和970 cm-1处出现胆绿素的特征拉曼峰。蓝珊瑚紫外-可见光谱286、357和590 nm附近的吸收带也与胆绿素的吸收带相符,以上谱学特征说明蓝珊瑚蓝色与胆绿素有关。其次,蓝珊瑚的微形貌特征和成分分析表明,蓝珊瑚的珊瑚虫形成的孔洞纵向近似平行排列,并且孔洞分节叠加在一起。从孔洞内表面(骨刺状文石)→孔洞周围(片状文石)→孔洞之间(柱状文石),随着颜色由蓝色→白色,有机物的含量明显减少。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可以推测,孔洞之间白色文石由珊瑚虫外胚层分泌角质和石灰质形成,而在珊瑚虫死去后,内胚层和内胚层表面的刺细胞发生文石化,保留了珊瑚虫体内的有机物,而有机物中含有胆绿素,从而导致蓝珊瑚呈现蓝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珊瑚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微形貌 颜色
下载PDF
绿水螅野生型品系及无藻品系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胁迫差异化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8
作者 杨凯宁 符乐一 +2 位作者 李桂丽 卜莉萍 潘红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3-1347,共15页
为探究中国绿水螅(Hydra sinensis)体内有或无共生藻是否影响水螅宿主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PS NPs)的耐受性,研究首先对绿水螅野生型品系(体内有共生藻)及绿水螅无藻品系(体内无共生藻)分别进行PS NPs (粒径2... 为探究中国绿水螅(Hydra sinensis)体内有或无共生藻是否影响水螅宿主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PS NPs)的耐受性,研究首先对绿水螅野生型品系(体内有共生藻)及绿水螅无藻品系(体内无共生藻)分别进行PS NPs (粒径20 nm) 48h急性毒理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品系48h半致死浓度(3.36×10^(2) mg/L)明显高于无藻品系(1.39×10^(2) mg/L),这表明与无藻品系相比,野生型品系对PS NPs具有较强的耐受性。随后采用含75 mg/L PS NPs的培养液对绿水螅野生型品系及无藻品系处理48h后分别进行转录组分析(对照组PS NPs浓度为0 mg/L),在野生型品系的PS NPs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共筛选到1532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其中763个DEGs表达上调, 769个DEGs表达下调;而无藻品系的PS NPs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共筛选到1079个DEGs,其中476个DEGs表达上调, 603个DEGs表达下调。基于PS NPs胁迫下无藻品系的DEGs显著富集的病态指征相关的14个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通路中,有9个通路包含的DEGs全部表达上调;而基于PS NPs胁迫下野生型品系的DEGs显著富集的病态指征相关的21个KEGG代谢通路中,只有1个通路包含的DEGs全部表达上调。由此可见, PS NPs胁迫下无藻品系病态指征的激活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品系,此现象从分子水平证明了野生型品系对PS NPs胁迫的耐受性强于无藻品系。此外,从PS NPs胁迫下无藻品系显著富集的免疫应答相关KEGG代谢通路中的21个DEGs全部表达上调,而从PS NPs胁迫下野生型品系显著富集的免疫应答相关KEGG代谢通路中的27个DEGs仅约一半表达上调,说明PS NPs胁迫下野生型品系免疫应答的激活水平明显低于无藻品系,这反映了野生型品系对PS NPs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低于无藻品系。总之,绿水螅两个品系在对PS NPs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上的差异应是两个品系对PS NPs胁迫耐受性差异的分子基础;而相对于绿水螅无藻品系而言,野生型品系对PS NPs具有较低的免疫应答敏感性可能与水螅-单细胞藻共生体系中水螅宿主为维持与共生藻的共生关系而进行的免疫水平调整(即水螅宿主为“容留”共生藻而“调低”了对外来异物的免疫水平)的机制相关。研究为探讨纳米级塑料颗粒的生物毒性及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纳米颗粒 急性毒理实验 转录组 免疫应答 病态指征 中国绿水螅
下载PDF
玉米肽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和寿命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孙琳琳 韩迪 +4 位作者 郭玉秋 陈利容 王兴亚 刘开昌 龚魁杰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9期1-4,9,共5页
以玉米肽为研究对象,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探究其抗氧化能力。在高糖和H_(2)O_(2)诱导的急性氧化应激条件下,玉米肽能够使线虫的平均寿命分别延长48.09%和28.20%,氧化代谢产物MDA和ROS浓度显著降低,抗氧化酶CAT、SOD、GSH-Px活性显著增... 以玉米肽为研究对象,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探究其抗氧化能力。在高糖和H_(2)O_(2)诱导的急性氧化应激条件下,玉米肽能够使线虫的平均寿命分别延长48.09%和28.20%,氧化代谢产物MDA和ROS浓度显著降低,抗氧化酶CAT、SOD、GSH-Px活性显著增加,说明玉米肽能够有效调节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代谢产物含量,对线虫氧化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秀丽隐杆线虫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Taxonomy of Two New Peritrich Ciliates(Protozoa:Ciliophora)from Inland Saltwaters of China
10
作者 YU Ying ZHANG Yong +2 位作者 LIANG Ziyao LI Jiqiu LIN Xiaofe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11-821,共11页
The inland saltwater lakes harbor exceptional biodiversity.Here,two new species of solitary sessile peritrich ciliates were isolated from Qinghai Lake,the largest inland saltwater lake in China.Their morphology,ciliat... The inland saltwater lakes harbor exceptional biodiversity.Here,two new species of solitary sessile peritrich ciliates were isolated from Qinghai Lake,the largest inland saltwater lake in China.Their morphology,ciliature,silverline system,and molecular phylogeny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live observation,silver staining,and analysis of the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SSU rDNA).Vorticella paraglobosa sp.n.is characterized mainly by its obconical or elongate bell-shaped zooid,C-shaped macronucleus,single ventrally located contractile vacuole,two-rowed infundibular polykinety 3,and 28-38 silverlines between peristome and aboral tro-chal band and 10-15 between aboral trochal band and scopula.Vorticella cotyliformis sp.n.differs from its congeners mainly by its double-layered peristomial lip,cup-shaped zooid,J-shaped macronucleus,single ventrally positioned contractile vacuole,three-rowed infundibular polykinety 3,and 70-85 silverlines between peristome and aboral trochal band and 21-25 between aboral trochal band and scopula.The SSU rDNA sequences of the two new species were obtained,and the subsequent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supported their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phylogeny morphology new species Qinghai Lake TAXONOMY
下载PDF
南极磷虾寄生虫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进展:法式海腰鞭毛虫、吸管属纤毛虫、吸虫
11
作者 朱国平 熊怡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1-640,共10页
南极磷虾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且在南极食物网中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为南极绝大多数动物重要的摄食对象,因此,了解影响磷虾丰度和繁殖的因素至关重要,其中寄生于磷虾体内的寄生虫往往被忽略。为充分了解南极磷虾寄生虫的类型、寄生形式及... 南极磷虾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且在南极食物网中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为南极绝大多数动物重要的摄食对象,因此,了解影响磷虾丰度和繁殖的因素至关重要,其中寄生于磷虾体内的寄生虫往往被忽略。为充分了解南极磷虾寄生虫的类型、寄生形式及其对磷虾的潜在影响等,对南极磷虾中间寄生虫(法式海腰鞭毛虫Thalassomyces fagei)、体外寄生虫(吸管属纤毛虫Ephelota sp.)以及体内寄生虫(吸虫Trematode)的生命周期、寄生部位、感染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寄生虫往往需要适应磷虾频繁的蜕壳周期,高龄磷虾因蜕壳周期较长而致体外寄生虫附着和感染程度更高;中间寄生虫感染广泛且对磷虾具有多重危害,但其感染机制尚不明确;多主寄生的体内寄生虫对磷虾的危害较小,而单主寄生的簇虫和假丘类纤毛虫对磷虾危害性较大,其中吸虫的具体生命周期以及感染机制尚属未知。将来研究中,建议重点开展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感染机制、完整生命周期、寄生虫与磷虾体内细菌群落的关系以及磷虾性成熟度及年龄与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寄生虫 法式海腰鞭毛虫 吸管属纤毛虫 吸虫
下载PDF
海洋鱼类异尖科线虫虫种质资源实物库与DNA数据库建立
12
作者 陈璐敏 吴若轩 +2 位作者 郭芳芳 樊朝鲁 李孝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0043-0045,共3页
异尖科线虫是食源性寄生虫,成虫寄生在海洋哺乳动物体内,幼虫寄生于鱼类或者软体动物中,人类通过食用含有活的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或海产软体动物感染,特别是生食或半生食此类海鲜时更容易感染,并可能产生肠道症状甚至过敏反应。同时也... 异尖科线虫是食源性寄生虫,成虫寄生在海洋哺乳动物体内,幼虫寄生于鱼类或者软体动物中,人类通过食用含有活的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或海产软体动物感染,特别是生食或半生食此类海鲜时更容易感染,并可能产生肠道症状甚至过敏反应。同时也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1992年我国首次从进境海鱼中检出异尖线虫,直至目前,异尖线虫在我国入境口岸时有发现。舟山渔场是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鱼类种类相对较丰富,可收集到的异尖科线虫也相对丰富,为舟山本地特色,笔者从舟山捕捞海鱼中收集异尖科线虫,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包括线虫实物标本库和线虫资源信息库,目前标本库中已经收集到9种异尖科线虫,按照护照信息、物种标记、个性特征、图像信息、生物材料信息等7个模块建立资源信息数据库,并且对资源信息数据库不断补充、修改与完善,该数据库建立可以更好、全面收集异尖科线虫资源,对我国异尖科线虫物种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鱼类 异尖线虫
下载PDF
3个蜈蚣科物种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唇足纲的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阳洋 陈天韵 +1 位作者 尤春雪 蒋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筛孔蜈蚣属、卫蜈蚣属和蜈蚣属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了解蜈蚣亚科和耳孔蜈蚣亚科在蜈蚣目中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序列组装和基因组注释,新获得蜈蚣目蜈蚣科3个物种—卫蜈蚣属长足卫蜈蚣(Rhysida longipes(New... 为了探究筛孔蜈蚣属、卫蜈蚣属和蜈蚣属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了解蜈蚣亚科和耳孔蜈蚣亚科在蜈蚣目中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序列组装和基因组注释,新获得蜈蚣目蜈蚣科3个物种—卫蜈蚣属长足卫蜈蚣(Rhysida longipes(Newport,1845))、筛孔蜈蚣属筛孔蜈蚣sp.1(Ethmostigmus sp.1)和蜈蚣属日本蜈蚣(Scolopendra japonica L.Koch,1878)的全长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其长度分别为14992、15002和14425 bp.通过线粒体基因组注释和分析发现,长足卫蜈蚣、筛孔蜈蚣sp.1和日本蜈蚣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的排列顺序均为COX1-COX2-ATP8-ATP6-COX3-NAD3-NAD5-NAD4-NAD4L-NAD6-COB-NAD1-rrnL-rrnS-NAD2,但筛孔蜈蚣sp.1线粒体基因组中NAD5、NAD4、NAD4L、NAD1、rrnL、rrnS的转录方向与其他序列相反.基于13个PCGs联合的14个唇足纲物种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长足卫蜈蚣与筛孔蜈蚣sp.1的关系紧密,与日本蜈蚣的关系则较远,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和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互为姊妹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足卫蜈蚣 筛孔蜈蚣sp.1 日本蜈蚣 线粒体基因组 唇足纲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加拉帕戈斯似殖口虫的形态学、细胞发生学与分子系统学
14
作者 王丽 韩海峰 +3 位作者 王春慧 杜海峰 陈凌云 宁应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技术对采自甘肃省永昌县马铃薯农田的加拉帕戈斯似殖口虫形态学和细胞发生学特征进行研究,通过提取物种的DNA信息,获得该种的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rDNA)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殖口虫科属间的系... 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技术对采自甘肃省永昌县马铃薯农田的加拉帕戈斯似殖口虫形态学和细胞发生学特征进行研究,通过提取物种的DNA信息,获得该种的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rDNA)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殖口虫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种形态学特征为:活体大小约为(60~85μm)×(20~25μm),虫体呈长椭圆形,两端收缩钝圆,3列额腹棘毛列,1根口棘毛,横前棘毛、横棘毛和尾棘毛均缺失,大核6~8枚,小核1~4枚附着于大核附近.细胞发生学特征为:老口围带被前仔虫完整保留;第ⅡI~V列棘毛原基以初级发生式发生,第I列棘毛原基单独发生;无横棘毛、横前棘毛和尾棘毛的形成;左右缘棘毛原基产生于老结构;3列背触毛原基产生于老结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加拉帕戈斯似殖口虫与中华殖口虫和殖口虫属未定种以较高的置信值聚为一支,与殖口虫科其他属形成姐妹支,分子信息再次印证殖口虫科为非单元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拉帕戈斯似殖口虫 形态学 细胞发生 分子系统学 核糖体小亚基基因
下载PDF
陕西缓步动物4新纪录种(缓步动物门: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小斑熊虫科)记述 被引量:13
15
作者 冯帆 李晓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37-39,共3页
报道了发现于陕西的4种缓步动物新纪录种(缓步动物门: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它们是哈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armsworthi Murray、胡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ufelandi Schultze, 杜氏高生熊虫Hypsibius dujardini(Doyere,1840)和小斑... 报道了发现于陕西的4种缓步动物新纪录种(缓步动物门: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它们是哈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armsworthi Murray、胡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ufelandi Schultze, 杜氏高生熊虫Hypsibius dujardini(Doyere,1840)和小斑熊虫Milnesium tardigradum Doyere, 1840.这三个种的发现填补了陕西缓步动物区系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步动物 新纪录 陕西
下载PDF
日本三角涡虫hsp60基因的分子克隆和功能研究
16
作者 陆琼 李睿 +1 位作者 宋鸽鸽 马克学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0-399,共10页
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涡虫hsp60基因,cDNA全长1851 bp,编码5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为DjHSP6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jHSP60含有HSP60家族的标签序列和末端重复序列GGM,亚细胞... 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涡虫hsp60基因,cDNA全长1851 bp,编码5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为DjHSP6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jHSP60含有HSP60家族的标签序列和末端重复序列GGM,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属于线粒体HSP60家族。整体原位杂交和双荧光原位杂交显示,Djhsp6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实质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的特征。涡虫切割后再生1 d,Djhsp60在伤口处的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强,但随着再生进行,表达量逐渐降低。采用RNAi技术敲除Djhsp60导致涡虫头部逐渐退化,失去再生能力。原位杂交和qPCR研究结果证明,RNAi-Djhsp60下调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述结果揭示Djhsp60在涡虫再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Djhsp60调控涡虫干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hsp60基因 分子克隆 RNA干扰 再生
下载PDF
核rDNA ITS区序列在无脊椎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2
17
作者 唐伯平 周开亚 宋大祥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73,共7页
在无脊椎动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中 ,作为对线粒体DNA信息的重要补充 ,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核DNA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 (ITS)作为分子标记。本文介绍了ITS的组成和性质 ,并对近年来ITS在无脊椎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同时... 在无脊椎动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中 ,作为对线粒体DNA信息的重要补充 ,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核DNA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 (ITS)作为分子标记。本文介绍了ITS的组成和性质 ,并对近年来ITS在无脊椎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同时提出并讨论了目前在该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RDNA ITS区序列 无脊椎动物 应用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黄斑海蜇的生活史及几种钵水母类螅状体形态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春洋 王文波 +5 位作者 董婧 王燕青 周泓 孙明 鹿志创 于旭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以北部湾采捕黄斑海蜇Rhopilema hispidum vanhoffen,1888为亲体,通过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浮浪幼虫。在实验室培育条件下,对浮浪幼虫、螅状幼体、横裂幼体、碟状幼体和幼水母等多次变态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各发育阶段形态变化... 以北部湾采捕黄斑海蜇Rhopilema hispidum vanhoffen,1888为亲体,通过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浮浪幼虫。在实验室培育条件下,对浮浪幼虫、螅状幼体、横裂幼体、碟状幼体和幼水母等多次变态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各发育阶段形态变化。首次报告了这个种的生活史,并比较了几种钵水母类螅状体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海蜇 胚胎发育 生活史 几种螅状体 形态特征
下载PDF
蛸类养殖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0
19
作者 林祥志 郑小东 +1 位作者 苏永全 王如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213-218,共6页
对蛸类养殖生物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系统地阐述了蛸类生态习性、繁殖生物学、养成以及加工和市场前景,并对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蛸类 真蛸 养殖 综述
下载PDF
头足类繁殖行为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9
20
作者 郑小东 韩松 +1 位作者 林祥志 李琪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9-465,共7页
头足类(Cephalopods)是一类较为高等的海产软体动物,在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复杂的求偶、交配和繁殖行为代表了无脊椎动物交配系统和性别决定体系的进化趋势,也是制约群体大小的直接因素。本文就其繁殖行为学领域的研究状况进... 头足类(Cephalopods)是一类较为高等的海产软体动物,在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复杂的求偶、交配和繁殖行为代表了无脊椎动物交配系统和性别决定体系的进化趋势,也是制约群体大小的直接因素。本文就其繁殖行为学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包括性成熟、交配、受精、产卵直至孵化等头足类繁育的各代表时期,以及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在繁殖策略中的应用等方面,并对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旨在为中国近年来开展的头足类遗传多样性、增殖放流、资源修复等研究与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繁殖行为 微卫星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