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9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cincella Mittleman,1950(Squamata:Scincidae)from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1
作者 Ruwan JIA Zongyuan GAO +3 位作者 Dihao WU Jinlong REN Dechun JIANG Wei WU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15-129,共15页
The genus Scincella Mittleman,1950,within the family Scincidae,is a diverse group comprising 39 described species.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is complex due to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among species,which often obscur... The genus Scincella Mittleman,1950,within the family Scincidae,is a diverse group comprising 39 described species.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is complex due to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among species,which often obscures the true extent of biodiversity,resulting in several undescribed species requiring further exploration.In China,particularly within the unique ecosystems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the diversity of Scincella is notably underestimated,with only 12 species currently recognized.In the present study,we describe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cincella,Scincella liangshanensis sp.nov.,from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putative new species is distinct from all other known congeners.This discovery not only expands the known diversity of Scincella but also emphasizes the inadequacies in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herpetological diversity in China.The addition of this species to the scientific record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for ongoing biodiversity assessments to uncover hidden species and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cate web of life in one of the world’s biodiversity hotsp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ology PHYLOGENY Scincella liangshanensis sp.nov. taxonomy the Hengduan Mountains
下载PDF
河口裸趾虎是古林箐裸趾虎的次定同物异名
2
作者 张栋儒 沈文菁 刘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3-690,共8页
古林箐裸趾虎(Cyrtodactylus gulinqingensis Liu,Li,Hou,Orlov,and Ananjeva,2021)和河口裸趾虎(C.hekouensis Zhang,Liu,Bernstein,Wang,and Yuan,2021)几乎同时被描述发表,且模式产地距离很近。这两个物种的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由于... 古林箐裸趾虎(Cyrtodactylus gulinqingensis Liu,Li,Hou,Orlov,and Ananjeva,2021)和河口裸趾虎(C.hekouensis Zhang,Liu,Bernstein,Wang,and Yuan,2021)几乎同时被描述发表,且模式产地距离很近。这两个物种的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由于没有同源基因序列可以比较,它们到底是否为同一物种一直未能得到证实。本研究获得了这两个物种模式标本的COI基因片段序列,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及遗传距离计算,再结合形态特征比较,证实古林箐裸趾虎与河口裸趾虎为同一物种,古林箐裸趾虎具有命名优先权,因此本研究确认河口裸趾虎是古林箐裸趾虎的次定同物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林箐裸趾虎 河口裸趾虎 次定同物异名
下载PDF
大弹涂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师昭 叶海辉 +3 位作者 黄辉洋 王琼 杨青 洪万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7-409,共3页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 5- 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 5- 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布较多,小肠内有少量分布;NPY细胞位于幽门胃和小肠. 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细胞 大弹涂鱼 消化道 化学研究 免疫组织 组织化学方法 5-HT细胞 胃肠激素 集中分布 形态特征 数量分布 生理作用 分泌方式 M细胞 P细胞 NPY 食道 幽门 小肠 直肠
下载PDF
几种游蛇的Cyt 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其演化关系(英文)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义权 周开亚 +2 位作者 徐珞珊 杨光 徐国钧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32-338,共7页
分别从蛇类药材和冷冻保存的新鲜蛇类肌肉标本中提取DNA,经PCR扩增出12种蛇共25个样品的Cytb基因片段,并用银染测序的方法对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用MEGA软件重建的系统发生树表明,研究的11种游蛇科蛇类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 分别从蛇类药材和冷冻保存的新鲜蛇类肌肉标本中提取DNA,经PCR扩增出12种蛇共25个样品的Cytb基因片段,并用银染测序的方法对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用MEGA软件重建的系统发生树表明,研究的11种游蛇科蛇类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为赤链蛇和水赤链游蛇,第二组为马梢蛇和灰鼠蛇,第三组为锦蛇属的蛇,它们与第二组较近。锦蛇属是一高度分化的属,该组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百花锦蛇和黑眉锦蛇;另一类包括玉斑锦蛇、棕黑锦蛇、红点锦蛇、王锦蛇和双斑锦蛇。后一类还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玉斑锦蛇和棕黑锦蛇为第一亚组,红点锦蛇单独为第二亚组,王锦蛇和双斑锦蛇为第三亚组。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多年保存的陈旧药材标本可以用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子系统演化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B基因 DNA片段 游蛇 序列分析 进化
下载PDF
九种绢丝昆虫线粒体12S rRNA基因的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彦群 靳向东 +2 位作者 秦利 鲁成 向仲怀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14,共8页
为探讨鳞翅目中绢丝昆虫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子进化特征,本研究测定了中国柞蚕Antheraea pernyi野生型和放养型的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来自GenBank数据库的17条序列,对总共9种绢丝昆虫(2科3属)的12S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 为探讨鳞翅目中绢丝昆虫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子进化特征,本研究测定了中国柞蚕Antheraea pernyi野生型和放养型的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来自GenBank数据库的17条序列,对总共9种绢丝昆虫(2科3属)的12S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利用软件MEGA3.1进行碱基组成、变异位点的统计和分子进化分析,分别用类平均聚类法((UPGMA)、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最大简约法(MP)重建系统发生树。测定的中国柞蚕野生型的12SrRNA基因序列(427bp)与放养型"豫早1号"的序列完全一致。序列对齐后共鉴定80个变异位点,50个简约信息位点。碱基组成分析显示在科属间具有明显差异,AT含量蚕蛾科高于大蚕蛾科;在A和T碱基的使用上,大蚕蛾科偏好使用T,而蚕蛾科则偏好使用A。与动物中常见的以转换为主的碱基替换模式不同,所分析的9种昆虫中除桑蚕属内部为转换与颠换基本一致外,其余物种间均是颠换多于转换。进化分析支持柞蚕属、樗蚕属和桑蚕属的单系。基于UPGMA法的进化树支持琥珀蚕是柞蚕属的较原始类型,而NJ、ME和MP法则支持印度柞蚕是较原始的类型,因此,柞蚕属种间的进化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丝昆虫 蚕蛾科 大蚕蛾科 12S RRNA基因 碱基组成 替换模式 系统发生关系
下载PDF
青海沙蜥(蜥蜴亚目:鬣蜥科)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比 被引量:7
6
作者 吴鹏飞 王跃招 +4 位作者 王硕果 曾涛 郭海燕 蔡红霞 曾宗永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34-1139,共6页
根据2001和2002两年间6个月的标志重捕资料,在对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若尔盖草原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vlangalii)的体长、体重和尾长3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3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选取体长的聚类分析结果把青海沙蜥... 根据2001和2002两年间6个月的标志重捕资料,在对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若尔盖草原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vlangalii)的体长、体重和尾长3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3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选取体长的聚类分析结果把青海沙蜥的所有个体分成3个年龄组,3个年龄组的体长范围分别是:26~36mm;37~50mm;51~65mm.各年龄组体长、体重和尾长平均值差异的F检验结果,说明用体长划分年龄较为合理.青海沙蜥种群的年龄结构基本上呈金字塔形,但第II年龄组个体数比例较小.青海沙蜥各年龄组的性比在3个年龄组间是不稳定的,第I,II,III3个年龄组雌雄个体数量的比分别为7.7∶1,32∶1和1∶2.1,而在整个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为1.76∶1.青海沙蜥的体形大小的性二态在其性成熟前后是相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剔亚目 鬣蜥科 青海沙蜥 标志重捕 聚类分析 年龄结构 性别比 性别二态 种群生态学
下载PDF
中国蝮属蛇类的RAPD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沈曦 周开亚 王义权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0-48,共9页
用 RAPD技术研究了我国 5种蝮属蛇类 (中介蝮、蛇岛蝮、短尾蝮、高原蝮、乌苏里蝮 )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中使用了 33个蝮蛇标本和 2个草原蝰标本 ,用 1 1个引物对样品分别作 RAPD扩增 ,获得 72个扩增片段。以 UPGMA法聚类 ,推测系统发... 用 RAPD技术研究了我国 5种蝮属蛇类 (中介蝮、蛇岛蝮、短尾蝮、高原蝮、乌苏里蝮 )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中使用了 33个蝮蛇标本和 2个草原蝰标本 ,用 1 1个引物对样品分别作 RAPD扩增 ,获得 72个扩增片段。以 UPGMA法聚类 ,推测系统发生关系。上述每一种均各自先聚为一类。中介蝮有较大的种下分化。中介蝮的甘肃标本、宁夏标本、指名亚种及黑眉亚种间有一定的遗传距离。蛇岛蝮与中介蝮各亚种 (种群 )间的遗传距离更大。短尾蝮的江、浙、皖标本间的关系接近而它们与陕西标本间的关系较远。甘肃和陕西高海拔地区的蝮蛇标本可能同属于高原蝮。乌苏里蝮是中国蝮属蛇类最基部的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 基因组DNA RAPD 系统发生关系
下载PDF
孵化温度对火赤链游蛇幼体特征的影响兼评剩余卵黄的功能 被引量:24
8
作者 计翔 许雪峰 林植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研究3 个温度中孵出火赤链游蛇( Dinodon rufozonatum) 幼体的特征并评估剩余卵黄的功能。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的体长和尾长。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不同的是, 低温(24℃) 孵出的幼体体长和尾长小... 研究3 个温度中孵出火赤链游蛇( Dinodon rufozonatum) 幼体的特征并评估剩余卵黄的功能。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的体长和尾长。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不同的是, 低温(24℃) 孵出的幼体体长和尾长小于较高温度(28 ℃和30 ℃) 孵出的幼体。在24 ~30℃温度范围内, 孵化温度对孵化成功率、胚胎对卵内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幼体的性比和畸形率、孵出幼体总干重及躯干长、剩余卵黄和脂肪体干重无显著影响。孵出的雄性幼体数量显著多于雌性幼体。剩余卵黄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孵出幼体的早期维持和躯干的生长。新生卵内容物中81-4 % 的干物质、70-0% 的脂肪和79-4 % 的能量在孵化过程中被转移到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赤链游蛇 蛇卵 孵化 幼体特征 孵化温度
下载PDF
海南变色树蜥个体发育中形态和食性的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邱清波 马小梅 计翔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7-374,共8页
研究变色树蜥 (Calotesversicolor)头、尾大小和食性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以及头、尾大小两性异形的个体发生。成体体长 (SVL)无显著的两性差异 ,两性异形主要表现为雄性个体有较大的头部 (头长和头宽 )和尾部。头、尾大小的两性异... 研究变色树蜥 (Calotesversicolor)头、尾大小和食性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以及头、尾大小两性异形的个体发生。成体体长 (SVL)无显著的两性差异 ,两性异形主要表现为雄性个体有较大的头部 (头长和头宽 )和尾部。头、尾大小的两性异形在初生幼体就已存在 ,并随个体发育的进行变得更加显著。不同年龄组两性个体头长以及雌体头宽随SVL呈同速增长 ;雄性头宽随SVL呈异速增长 ,表现为雄性头宽的增长速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头、尾部的相对大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显著的变化 ,初生幼体头部相对较大、尾部相对较小 ,这种形态特征是胚胎优先保证生态学意义更为显著的部分 (如头部 )生长的结果 ,有利于初生幼体的早期生存和生长。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变色树蜥摄入食物的种类及各种食物在摄入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因而食物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然而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头部大小的两性异形能导致两性食物生态位的明显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树蜥 形态 两性异形 食性 食物生态位宽度 食物生态位重叠度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ACF)含量和钙离子含量的定量测定及钙离子结合位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清亮 徐晓龙 +1 位作者 余华明 王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1-76,共6页
由紫外光谱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用ICP测定Ca含量,从而确定一个ACF分子中含一个钙离子.ACF中分子中除一个高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外,至少还有一个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只有当过量钙离子存在时,才可能在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上进一步结合钙离子.Tb^... 由紫外光谱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用ICP测定Ca含量,从而确定一个ACF分子中含一个钙离子.ACF中分子中除一个高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外,至少还有一个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只有当过量钙离子存在时,才可能在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上进一步结合钙离子.Tb^(3+)具有比Ca^(2+)离子更强的键合ACF能力,能定量结合在ACF中的两个位点上,且能全部取代ACF中Ca^(2+).文中提及的金属离子对ACF的抗凝血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 荧光 尖吻蝮蛇
下载PDF
年龄和怀卵对鳄蜥选择体温及静止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振兴 武正军 +4 位作者 陈亮 于仕 于海 黄乘明 蒋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4,共5页
2008年8~9月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对大竹园管护站和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进行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测定。实验鳄蜥共分为一龄幼蜥组、二龄幼蜥组、三龄亚成体蜥组、成年雄蜥组、非怀孕成年雌蜥... 2008年8~9月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对大竹园管护站和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进行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测定。实验鳄蜥共分为一龄幼蜥组、二龄幼蜥组、三龄亚成体蜥组、成年雄蜥组、非怀孕成年雌蜥组和怀孕雌蜥组6组。结果表明:怀孕雌蜥、一龄幼蜥和二龄幼蜥的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均显著高于三龄亚成体蜥、成年雄蜥和非怀孕成年雌蜥,而三龄亚成体蜥、成年雄蜥和非怀孕成年雌蜥间的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差异不显著。从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年龄差异推测幼蜥发育成熟的时间跨度约为3年。建议在饲养怀卵雌体及幼体鳄蜥时,应注意保持适宜的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卵状态 年龄 选择体温 静止代谢率 鳄蜥
下载PDF
虎斑游蛇毒器的解剖及离体达氏腺的产毒量 被引量:16
12
作者 牛青山 刘明玉 季达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4-46,64,共4页
本文通过对辽宁产虎斑游蛇毒器的解剖,描述了其毒器的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并测定了离体达氏腺(Duvernoy’sgland)的产毒量。
关键词 游蛇科 虎斑游蛇 毒器 产毒量 解剖
下载PDF
从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研究20种蛇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童宗中 王义权 周开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500,共7页
本文测定了中国产蛇亚目 2 0种蛇约 80 0bp的mtDNA 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所测序列与楔齿蜥的同源序列一起经ClustalX 1 8软件比对 ,共有 881个位点 ,其中变异位点有 4 94个。以楔齿蜥为外群 ,用NJ法构建了 4科 2 0种蛇的进化关系树 ,对... 本文测定了中国产蛇亚目 2 0种蛇约 80 0bp的mtDNA 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所测序列与楔齿蜥的同源序列一起经ClustalX 1 8软件比对 ,共有 881个位点 ,其中变异位点有 4 94个。以楔齿蜥为外群 ,用NJ法构建了 4科 2 0种蛇的进化关系树 ,对这 2 0种蛇的系统发生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 4个科2 0种蛇分成 4个支系。第一个支系包括蟒科的东方沙蟒和蟒 2种蛇 ;第二个支系为蝰科 3种蛇 ,即草原蝰、尖吻蝮、竹叶青组成一个单系群 ;眼镜蛇科的眼镜蛇和银环蛇构成第三个支系 ;游蛇科的 13种蛇构成了第四个支系 ,其中灰鼠蛇、乌梢蛇和赤链蛇组成一个支系 ,锦蛇属的 7种蛇组成一个单系群 ,然后它们与前一支系相聚。剩下的颈槽蛇属两种聚类后与赤链华游蛇构成一个支系 ,并与游蛇科其它蛇组成姐妹群。第四支系首先与第三支系眼镜蛇科聚类 ,第二支系蝰科构成了三、四支系眼镜蛇科和游蛇科的姐妹群 ,第一支系蟒科在系统树的最基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SrRNA基因片段 序列研究 系统发生关系 DNA序列
下载PDF
电刺激大壁虎(Gekko gecko)中脑诱导转向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文波 戴振东 +3 位作者 郭策 谭华 蔡雷 孙久荣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9-986,共8页
为探索大壁虎运动行为脑功能基础和人工诱导的可能性,用不锈钢微电极对头部固定状态下浅麻醉的大壁虎(Gekko gecko,n=20)中脑脑区施以生理范围内的电刺激.发现中脑被盖区域在电刺激下可诱导出大壁虎脊柱侧弯和四肢动(外伸、内收、抬腿... 为探索大壁虎运动行为脑功能基础和人工诱导的可能性,用不锈钢微电极对头部固定状态下浅麻醉的大壁虎(Gekko gecko,n=20)中脑脑区施以生理范围内的电刺激.发现中脑被盖区域在电刺激下可诱导出大壁虎脊柱侧弯和四肢动(外伸、内收、抬腿迈步等动作)等一系列多肌群参与的复杂运动行为;根据急性实验结果,通过在中脑被盖特定脑区植入金属微电极对术后恢复一周的清醒状态下的大壁虎(n=20)脑区施加电刺激信号,可成功地诱导出左、右转向的运动行为.该结果发现大壁虎中脑与运动行为密切相关,而且通过刺激脑内相关的核团可能实现对大壁虎部分运动行为的人工诱导.这为大壁虎运动的人工制导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壁虎(Gekko gecko) 电刺激 中脑 中脑被盖 运动诱导
下载PDF
竹叶青属毒蛇的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疆渝 和七一 +1 位作者 文浩平 余晓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83-86,97,共5页
蛇毒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多数为酶类和活性肽类。随着蛇毒毒理学、药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蛇毒的许多组分已得到分离纯化和序列测定,并广泛应用于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竹叶青蛇属是中国常见的毒蛇,近年来对其应用研究... 蛇毒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多数为酶类和活性肽类。随着蛇毒毒理学、药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蛇毒的许多组分已得到分离纯化和序列测定,并广泛应用于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竹叶青蛇属是中国常见的毒蛇,近年来对其应用研究的报道颇多,就竹叶青属毒蛇的种类与分布,及其蛇毒组分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分子克隆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概括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蛇属 蛇毒 纯化
下载PDF
中国蝮蛇头骨形态比较及分类学讨论 (蛇亚目:蝮亚科)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鹏 张服基 陈跃英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前,我国蝮蛇某些种类的分类仍存在不同见解,对蝮蛇类群的分类主要集中在外部形态的比较,而较少涉及内部结构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我国13 个地区的8 种( 亚种) 共26 号蝮蛇的头骨进行了比较解剖。以头骨特征为依据,对岩栖蝮Agkistrodon ... 目前,我国蝮蛇某些种类的分类仍存在不同见解,对蝮蛇类群的分类主要集中在外部形态的比较,而较少涉及内部结构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我国13 个地区的8 种( 亚种) 共26 号蝮蛇的头骨进行了比较解剖。以头骨特征为依据,对岩栖蝮Agkistrodon saxatilis、乌苏里蝮A.ussurensis、蛇岛蝮A.shedaoensis、短尾蝮A.brevicaudus、秦岭蝮A.qinlingensis 等的有效性及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 的骨骼形态与其他种类也进行了比较,认为它们在谱系上应代表两个不同的类型,将它们分隶于蝮属Agkistrodon 和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 是合理的。还以头骨形态特征为依据对8 种蝮蛇编制了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 比较 分类 蝮蛇类 形态 中国
下载PDF
刺猬和三种游蛇科动物冬眠期和活动期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文华 杨光 +1 位作者 谷宇 赵祥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刺猬 (Erinaceusdealbatus)及游蛇科的黑眉锦蛇 (Elaphetaeniura)、红点锦蛇 (E .rufodorsata)和赤链蛇 (Dinodonrufozonatum)等在冬眠期和活动期骨骼肌、心肌、肝等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刺猬 (Erinaceusdealbatus)及游蛇科的黑眉锦蛇 (Elaphetaeniura)、红点锦蛇 (E .rufodorsata)和赤链蛇 (Dinodonrufozonatum)等在冬眠期和活动期骨骼肌、心肌、肝等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 ,LDH)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 ,并用比色法测定了以上各种组织的LDH活性 .结果表明 :LDH同工酶的电泳图谱只有红点锦蛇的肝和骨骼肌中存在活动期和冬眠期的明显差异 ,在其余动物两个时期的组织中未表现出明显变化 ;刺猬的肝脏LDH活性在冬眠期显著地高于活动期 ,而其余的动物组织冬眠期LDH活性均显著低于活动期 ;三种蛇类组织LDH4 均未见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猬 游蛇科 冬眠期 活动期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比色法 酶活性 糖代谢
下载PDF
黑眉锦蛇小肠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晓雯 刘克武 +3 位作者 闵丽娥 江琰 喻东 李胜全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2-737,共6页
作者对黑眉锦蛇小肠碱性磷酸酶 (AKP)进行了分离纯化 ,对其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Ser,Thr,Lys和Trp残基是黑眉锦蛇小肠AKP的必需功能基团 。
关键词 黑眉锦蛇 碱性磷酸酶 分离纯化
下载PDF
蛤蚧发声器结构及语图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蓝书成 李东风 杨立川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3-34,共2页
作者于1981和1987年分别在广西南宁地区共采集蛤蚧36只。对其中6只进行解剖观察,确定了蛤蚧发声器结构特征。对自然状态下的鸣叫,逗惹引起的怒叫以及电、化学刺激中脑诱发的鸣叫进行了语图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蛤蚧 发声器 结构 语图
下载PDF
实验围栏内越冬眼镜蛇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的无线电遥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计翔 陈慧丽 +1 位作者 杜卫国 朱炳全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1-598,共8页
用SB 2T内置热敏无线电发射器、HOBO和TINYTALK数据记录块等电子设备研究实验室围栏内越冬眼镜蛇 (Najaatra)的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围栏内总平均气温 (10 6℃ )与总平均巢温 (10 9℃ )无显著差异 ,但气温变化幅度 (- 2 0~ 37 4... 用SB 2T内置热敏无线电发射器、HOBO和TINYTALK数据记录块等电子设备研究实验室围栏内越冬眼镜蛇 (Najaatra)的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围栏内总平均气温 (10 6℃ )与总平均巢温 (10 9℃ )无显著差异 ,但气温变化幅度 (- 2 0~ 37 4℃ )大于巢温变化幅度 (6 5~ 14 5℃ )。眼镜蛇体温变化幅度 (3 4~34 1℃ )介于气温和巢温的变化幅度之间 ,平均体温的个体间差异显著 ,总平均体温 (15 0℃ )大于平均气温和平均巢温。最低体温的平均值为 8 9℃ ,与经验估测的眼镜蛇低温耐受极限 (9 0℃ )相近。白天气温高于15℃时能见到巢外调温个体 ,其体温记录次数约占处于此条件下的个体总体温记录次数的 2 9%。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高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 ,亦高于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低于晚间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无显著差异。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与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眼镜蛇在低温和缺乏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顺应者。气温高于 15℃时 ,进行巢外调温和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均与气温无关 ,表明眼镜蛇在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围栏 越冬眼镜蛇 体温调节 无线电遥测 低温耐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