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1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颈项部腧穴三维数字可视化系统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奥晓静 李琨 +5 位作者 刘宇航 杨潇暄 王星 李志军 任小燕 张少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34-1840,共7页
背景:目前已有成人腧穴三维数字化、可视化系统的相关研究,但基于真实儿童数字化断层解剖数据集对儿童腧穴可视化相关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目的:设计研发儿童颈项部腧穴数字三维可视化系统,为针灸学、经络腧穴学教学、针灸临床、针刺施... 背景:目前已有成人腧穴三维数字化、可视化系统的相关研究,但基于真实儿童数字化断层解剖数据集对儿童腧穴可视化相关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目的:设计研发儿童颈项部腧穴数字三维可视化系统,为针灸学、经络腧穴学教学、针灸临床、针刺施术手法练习及针刺安全性研究提供依据,并为研发儿童腧穴仿真系统提供基础。方法:基于真实学龄前男童断层解剖数据集,运用PhotoShop 2021与Digihuman Reconstruction System软件完成儿童颈项部三维数字化虚拟解剖模型及内部多器官三维重建;通过Unity数据库语言编制风府、风池等11个腧穴的数据库;在Unity3D软件中整合儿童颈项部解剖立体模型、腧穴数据库及编写针刺操作代码,成功创建集仿真腧穴定位、三维腧穴解剖、针刺训练、临床教学及针刺安全性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儿童颈项部腧穴三维数字可视化系统。结果与结论:①该研究基于真实儿童标本,采用手动逐层分割断面图像法以最大程度确保3D模型精度。使用3D软件Digihuman Reconstruction System提取和保存独立分割数据,与PhotoShop 2021软件共同完成儿童颈项部外层皮肤与其内部骨性结构、颈部脊髓、血管和神经、肌肉及韧带等数十个三维重建解剖结构模型。于MeshLab软件中完成各独立结构基本形态和整体轮廓完整性核验工作,并利用3-maticresearch13.0软件进行最终精细化调校及解剖位置确认,成功模拟还原学龄前儿童颈项部真实解剖形态。②依据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收集整理儿童颈项部常用腧穴的名称、所属经脉、定位、局部解剖、进针层次、针刺方法、针刺意外与预防、腧穴主治、二维解剖断层图像等8个方面内容形成腧穴数据库。③运用Unity3D软件将儿童颈项部三维模型、针刺模拟操作和腧穴数据库三者整合,成功构建三维数字儿童颈项部腧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可显示儿童颈项部腧穴的信息、二维三维解剖结构,并实现了儿童颈项部腧穴的二维、三维针刺模拟功能及针刺安全性研究功能。基于真实儿童标本超薄断层解剖数据集,构建了首个儿童颈项部腧穴三维数字化、可视化系统,较既往腧穴系统更贴合亚洲儿童的解剖形态学发育特点,在针刺安全性研究、临床教学及针刺模拟训练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三维可视化 断层解剖 仿真系统 儿童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悬钟穴现代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规律
2
作者 王晨 朱永政 +5 位作者 唐耀丽 胡孜岩 陆晋贤 王镜宇 贾红玲 张永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726-2732,共7页
目的分析悬钟穴现代主治优势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超星期刊、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悬钟穴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 目的分析悬钟穴现代主治优势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超星期刊、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悬钟穴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关联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43篇,单穴主治病症11种,优势病症为落枕、腰腿痛和头痛3种;配伍主治病症73种,优势病症为脑卒中后遗症、坐骨神经痛和落枕等18种。配伍腧穴178个,以五输穴、下合穴及交会穴等特定穴为主,提取出18条关联穴组、7个公因子与3大聚类组合。配伍经脉14条,以足少阳胆经占比最高。结论悬钟穴主治范围广泛,以内科、外科为主;腧穴归经以阳经为主,常用配穴以阳陵泉、足三里和环跳为主;4种数据分析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对悬钟穴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地挖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钟穴 数据挖掘 主治病症 腧穴配伍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 水沟穴的临床应用规律
3
作者 浦怡婷 马顾全 +2 位作者 吕鹤群 冯瑶婷 彭拥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水沟穴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使用水沟穴治疗相关病症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有关水沟穴单穴及配伍主治病症的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水沟穴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使用水沟穴治疗相关病症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有关水沟穴单穴及配伍主治病症的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水沟穴的主治范围、使用方法及配伍腧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IBM SPSS STATISTIC 26进行配伍腧穴的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针灸甲乙经》等34本古籍中有效处方253条,涉及166个配伍腧穴。水沟穴主治病症主要涉及内科、五官科、儿科、传染病和外科等,以内科心系及肝胆系病症为主。配伍腧穴中使用频次前5位为合谷、百会、上星、承浆和风府,最常涉及的经脉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特定穴中运用频次最高的为交会穴、五输穴和原穴,主要分布于头颈部,聚类分析中,冰柱图显示2个有效聚类群,树状图获得4个腧穴聚类群。结论:古代使用水沟穴主治病症范围较广,比较重视配伍使用,常使用本经配穴法,重视特定穴的使用,与现代使用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数据挖掘 水沟穴 古代文献 应用规律
下载PDF
西汉人体陶俑的医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8,I0005-I0007,共12页
辽中医俑1号和2号的形态特征分别符合西汉文帝与景帝陵寝出土的“裸体着衣式木臂彩绘陶俑”的侍女俑和武士俑。此类陶俑制作的风格写实、体型标准、头面部雕塑呈个体化,对古代人体测量学和体表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实测数据表明,西汉... 辽中医俑1号和2号的形态特征分别符合西汉文帝与景帝陵寝出土的“裸体着衣式木臂彩绘陶俑”的侍女俑和武士俑。此类陶俑制作的风格写实、体型标准、头面部雕塑呈个体化,对古代人体测量学和体表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实测数据表明,西汉人体俑为真人1/3缩型,代表了西汉时期标准男女成年人体。辽中医俑1、2号的还原女子身高为159 cm,男子为172.5 cm,与《内经》所述人长七尺五及近现代中国人平均身高基本一致。另外,汉俑的头身比、足身比、上下身比等数据与中国现代人也高度符合。汉俑的“同身寸”与秦汉度量寸制及《内经》的人体骨度测量数据完全一致,代表了中医针灸的“标身寸”。66个西汉“脉书”中常用的体表解剖名词大部分在汉俑体表都有雕塑表达,说明古人对人体的精准认知,以及文字和雕塑表达的一致性。体表结构专有名词在“脉书”中最常见的使用是表达疼痛的部位,这可视为中医穴位及“以痛为腧”取穴法的早期雏形。研究表明,西汉人体俑不但代表了当时的标准男女人体,也能代表现代的人体标准,同时具有广泛国际代表性,堪称中国古代人体测量的“原始标准”。因此,重建汉代经脉人体模型对传统针灸的继承、医学教育、标准化及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中医俑 汉陶俑 裸俑 人体俑 简帛医书 脉书 经脉人 针灸标准化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古代文献中阴谷穴临床应用规律
5
作者 邓云鹏 魏腾腾 +5 位作者 何广帅 朱芷欣 张淑宁 刘高飞 靳诺佳 杨旭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通过整理归纳阴谷穴古籍文献中的相关条文,对其古代临床应用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中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籍为检索源,依据纳排标准提取阴谷穴相关条文,以该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治疗方... 目的通过整理归纳阴谷穴古籍文献中的相关条文,对其古代临床应用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中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籍为检索源,依据纳排标准提取阴谷穴相关条文,以该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治疗方法、刺灸法计量及禁忌证为条目,建立相应的数据集并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条文213条,涉及西晋至清朝的53部古籍,阴谷穴主治病证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其中单穴主治病证共计29种,优势病证为癃闭、腹胀、舌纵、淋证、崩漏、阴痿、腹肿、腿痛、鼓胀、妊娠恶阻、体寒热、小便黄;配伍主治病证共计38种,优势病证为癃闭、腹胀、崩漏、喑哑、积聚、腹痛、鼓胀、阴茎痛、阴痿、霍乱、痫证。配伍腧穴所属经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出现频次排名前5的常用配穴为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复溜。治疗方法以针刺和艾灸为主,刺激量以“刺四分、灸三壮”最为常用。结论阴谷穴主治范围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单穴主治病证29种,配伍主治病证38种。在治疗方法方面,针刺深度以四分为宜,灸法以三壮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谷穴 针灸 临床应用规律 古代文献
下载PDF
内关穴醒脑开窍机制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东云 颜培正 张庆祥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82-986,共5页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有养血、调神、开窍之功,为醒脑开窍主穴。本文从内关与脑窍的联系、内关养血调神的角度探讨内关穴醒脑开窍的机制。内关通过心经连于目窍、舌窍,通过三焦经加强与耳窍的联系,与耳窍、目窍、舌窍的密切联系是其通...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有养血、调神、开窍之功,为醒脑开窍主穴。本文从内关与脑窍的联系、内关养血调神的角度探讨内关穴醒脑开窍的机制。内关通过心经连于目窍、舌窍,通过三焦经加强与耳窍的联系,与耳窍、目窍、舌窍的密切联系是其通脑窍的生理基础。内关属厥阴经穴,具备多血少气的特点;内关通于阴维脉,即阴维脉可通过内关调理津液、血液,故内关善滋阴养血。神的正常活动需以血液充盈为条件,故内关可通过调节阴血发挥养神、安神、调神的作用。现代临床中内关在心脑疾病中的应用也印证了如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醒脑开窍 脑窍 养血调神 手厥阴心包经 阴维脉
下载PDF
针刺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病人的镇静作用评价
7
作者 朱婧 朱志博 +2 位作者 朱利娟 李鑫 张世平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病人的镇静作用,并比较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监测针刺镇静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3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志愿者为观察组,30例无睡眠问题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采用了相同的试验方案,均需经历静... 目的观察针刺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病人的镇静作用,并比较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监测针刺镇静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3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志愿者为观察组,30例无睡眠问题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采用了相同的试验方案,均需经历静息态和镇静态两个阶段。从静息态至镇静态,每2.5 min记录1次BIS、状态熵(SE)、反应熵(RE)和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评分,并记录留针至镇静态开始所需要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志愿者更早进入镇静态;当达到镇静态时,RE较BIS和SE先降低;进入镇静态后,观察组RE和SE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67~56.787,F′=10.780~21.833,P<0.05)。结论对于非器质性失眠症病人,针刺能较快达到镇静效果,并可用熵指数和BIS来评价镇静效果,其中RE对镇静的预测更具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针刺穴位 意识监护仪 催眠药和镇静药 评价研究
下载PDF
疾病状态下背俞穴温度特点的研究概况
8
作者 岑雨苗 张锐博 +1 位作者 艾炳蔚 马海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81-184,共4页
了解各类疾病状态下背俞穴温度特点,为辅助疾病诊断总结依据。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背俞穴”“温度”“红外热成象”各类疾病名称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认真阅读并筛选,按照西医学疾病划分进行归纳。近年来,穴位温度... 了解各类疾病状态下背俞穴温度特点,为辅助疾病诊断总结依据。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背俞穴”“温度”“红外热成象”各类疾病名称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认真阅读并筛选,按照西医学疾病划分进行归纳。近年来,穴位温度的研究蓬勃发展,数据库中共有1000多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本综述要求的高质量文献32篇。疾病状态下背俞穴具有显著特异性,背俞穴温度在不同疾病、同种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同种不同证型的疾病中表现具有差异性,可以为临床辅助疾病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俞穴 温度 各系统疾病 综述
下载PDF
腧穴敏化临床运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冯小丽 徐彦龙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1期82-88,共7页
腧穴敏化是指机体从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时腧穴所表现出的新状态和性质。腧穴敏化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其继承了古代医学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对腧穴敏化临床运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西医的角度对腧穴敏... 腧穴敏化是指机体从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时腧穴所表现出的新状态和性质。腧穴敏化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其继承了古代医学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对腧穴敏化临床运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西医的角度对腧穴敏化的定义、类型、临床运用、分布规律、机制及客观成像进行详细探讨。发现腧穴敏化机制包括痛敏化、热敏化、电敏化、力敏化、形态敏化、声敏化、化学敏化、微循环敏化,分布规律可在脏腑病、经络病和其他疾病中寻找;腧穴启动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局部炎症反应、皮肤源性神经反应、腧穴局部神经兴奋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敏化 类型 分布规律 机制 临床运用 客观特征
下载PDF
璇玑穴探源析意及应用
10
作者 何忠 郑佐桓 +5 位作者 胥小娟 张雅楠 史宗言 曾翠萍 闫婵 吉学群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6期206-209,共4页
璇玑穴系三才穴之一,应用甚广,特别是对心胸部及免疫系统疾患疗效较佳。从璇玑的本源出发,结合璇玑穴的临床和解剖特点,全面深入地分析璇玑穴的内涵,认为璇玑穴的命名主要来源于“璇玑玉衡”“璇玑浑仪”“璇玑玉器”,其穴意在“旋转”... 璇玑穴系三才穴之一,应用甚广,特别是对心胸部及免疫系统疾患疗效较佳。从璇玑的本源出发,结合璇玑穴的临床和解剖特点,全面深入地分析璇玑穴的内涵,认为璇玑穴的命名主要来源于“璇玑玉衡”“璇玑浑仪”“璇玑玉器”,其穴意在“旋转”“中正”“居高”“滋润”,蕴含“斗运天机运身”之功,本穴定位在胸腺体表投影点,并通过胸廓内动、静脉直接与胸腺相通,故认为功能主治和胸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璇玑穴 璇玑 胸腺 文献考证
下载PDF
CT下经完骨穴穿刺面神经方向研究
11
作者 刘莹莹 吕子旭 +1 位作者 于文颜 张运良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861-865,893,共6页
目的:通过CT影像多平面重建,模拟经完骨穴向瞳孔方向穿刺路径,以茎乳孔为参照对象,探讨经完骨穴穿刺面神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扫描范围包含颅底的CT影像24例为观测样本,多平面重建后,设计穿刺路径,统计模拟穿刺线成功穿刺至茎... 目的:通过CT影像多平面重建,模拟经完骨穴向瞳孔方向穿刺路径,以茎乳孔为参照对象,探讨经完骨穴穿刺面神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扫描范围包含颅底的CT影像24例为观测样本,多平面重建后,设计穿刺路径,统计模拟穿刺线成功穿刺至茎乳孔附近的例数并测量与茎乳孔直线距离,观察茎乳孔与周围解剖结构位置关系。结果:在24例观测样本横断面上模拟穿刺,共得到穿刺路径48条,模拟穿刺线行经均未见骨性结构,穿刺成功率100%。经过计算得到模拟穿刺线与茎乳孔外口的空间直线距离,最短1.55 mm,最长10.35 mm,平均(5.03±1.93)mm,左右两侧直线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被观测者直线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穿刺路线均未途经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结论:经完骨穴向瞳孔方向穿刺至面神经附近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完骨穴 针刺 针刺角度 针刺深度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不同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89
12
作者 付平 贾建平 +1 位作者 王葳 李坤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 :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 ,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 :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 目的 :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 :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 ,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 :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不同的脑区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激活脑区的功能与智能有关 ,提示应用内关、神门穴治疗智能障碍有一定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 神门穴 内关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影响作用 激活状态 不同脑区 电针刺激 针刺刺激 智能障碍 客观性
下载PDF
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164
13
作者 喻晓春 朱兵 +4 位作者 高俊虹 付卫星 逯波 崔海峰 秦联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1-973,共3页
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联系在腧穴发展历史的初始阶段形成的"以痛为输"的经典概念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联系理论中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腧穴的大小... 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联系在腧穴发展历史的初始阶段形成的"以痛为输"的经典概念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联系理论中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随内脏功能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概念及其相应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动态 痛觉过敏 科学基础
下载PDF
不同穴位组合对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PET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向宇 高硕 +3 位作者 赵建国 蔡莉 庞纪平 陆明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组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2例,随机分为2组,醒脑开窍组(7例)选取内关、水沟、风池、三阴交、阴陵泉、太冲;常规针刺组(5例)选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和悬钟。针刺前后应用正...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组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2例,随机分为2组,醒脑开窍组(7例)选取内关、水沟、风池、三阴交、阴陵泉、太冲;常规针刺组(5例)选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和悬钟。针刺前后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结果:醒脑开窍组激活的脑区有梗死中心区、颞上回、丘脑、颞下回、直回、岛叶、枕外侧、顶叶、小脑;常规针刺组激活海马、额下回、尾状核、扣带回、楔前叶、顶叶。结论:不同穴位组合激活不同的脑区,说明了穴位与脑功能区存在特异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针灸疗法 电针 葡萄糖/代谢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选穴
下载PDF
胃经腧穴与结缔组织结构和钙元素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34
15
作者 沈雪勇 党瑞山 +5 位作者 陈尔瑜 承焕生 何文权 蔡德亨 丁光宏 费伦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95-597,共3页
在 3具尸体上观察了胃经颈以下腧穴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形状学关系。结果 ,观察的 37穴中 ,2 2穴与筋膜相关 ,8穴与骨膜相关 ,6穴与血管神经鞘膜相关 ,1穴与关节囊相关。在 7例小腿标本的下巨虚穴处的骨间膜上的PIXE扫描结果显示其有钙元... 在 3具尸体上观察了胃经颈以下腧穴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形状学关系。结果 ,观察的 37穴中 ,2 2穴与筋膜相关 ,8穴与骨膜相关 ,6穴与血管神经鞘膜相关 ,1穴与关节囊相关。在 7例小腿标本的下巨虚穴处的骨间膜上的PIXE扫描结果显示其有钙元素富集现象。结果提示 ,经络和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结缔组织可能具有传输能量和信息的功能 ,在经络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胃经 解剖学 组织学 结缔组织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 被引量:64
16
作者 尹岭 金香兰 +10 位作者 孙锦平 石现 田嘉禾 尹大一 姚树林 邵明哲 朱克 乔卫安 曾海宁 单保慈 唐一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PE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寻找针刺足三里脑功能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用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前后的18FDG-PET脑功能成像,用SPM软件处理脑内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的实验数据,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PE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寻找针刺足三里脑功能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用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前后的18FDG-PET脑功能成像,用SPM软件处理脑内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的实验数据,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尾状核头部、小脑、颞叶、中央后回、脑干的葡萄糖代谢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与内脏功能有关的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葡萄糖代谢增加,PET是研究针灸中枢机制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三里 PET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激活不同脑功能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48
17
作者 陈尚杰 刘波 +3 位作者 符文彬 吴珊珊 陈俊 冉鹏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来了解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的脑激活区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采用组块模式(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出现,重复3次,分为3个组块),手法捻转行针针刺右侧的神门穴或养老穴(捻转角度180°,频... 目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来了解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的脑激活区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采用组块模式(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出现,重复3次,分为3个组块),手法捻转行针针刺右侧的神门穴或养老穴(捻转角度180°,频率1.5Hz)。评价针刺的感觉,使用SPM2对扫描后图像进行后处理以观察激活图、激活区的差别,并观察安全指标。结果:针刺捻转时,操作者指下均有得气感,所有受试者也均有"酸、麻、重、胀"的得气感。在校正像情况下(组分析,FWE,0.05,K≥10),神门穴主要激活了右侧额叶的中央后回BA2、BA1、BA43,左侧额下回BA47,其次为右侧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右侧额叶的额下回BA44、左侧颞叶的颞上回BA22、右侧脑岛BA40;养老穴主要激活了左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右侧额叶的额下回BA45、BA46,其次为左侧颞中回BA37、颞下回BA37、额上回BA10。结论: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的激活脑区是不同的,可能与本经相关的经脉、脏腑联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性磁共振 神门 养老 脑功能区反应
下载PDF
大白鼠任脉组织液压波的传播与穴位注射机理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维波 李宏 +4 位作者 王援朝 朱伯君 戴惠婷 徐青燕 田宇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1,共2页
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到麻醉的大白鼠任脉的皮下 ,形成丘泡 ,然后对其进行机械压迫 ,可人工产生一个传导的组织液压波。在大白鼠任脉线的皮下和线外对照点皮下同时用两个压力传感器测量组织液压的变化。结果表明 ,任脉上的压力平均波动幅... 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到麻醉的大白鼠任脉的皮下 ,形成丘泡 ,然后对其进行机械压迫 ,可人工产生一个传导的组织液压波。在大白鼠任脉线的皮下和线外对照点皮下同时用两个压力传感器测量组织液压的变化。结果表明 ,任脉上的压力平均波动幅度为 1 1 2± 1 46 ,任脉外对照点为 91±1 39,差值平均值为 2 1± 6 7(Pa)。使用配对 t检验表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说明经脉组织能够较好地传递液体压力波动 ,支持经脉是一种以液相为主的连续多孔介质通道 ,而穴位注射的药物将通过这一液体通道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脉 水针 压力 组织学 穴位注射
下载PDF
人体穴位伏安特性研究 被引量:48
19
作者 沈雪勇 魏建子 +5 位作者 张一和 丁光宏 王彩虹 张海蒙 周钰 王霆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研究人体穴位伏安特性的基本特征及随生理、病理变化出现的改变,探讨其生物物理学基础。方法对本研究组近10年来有关穴位伏安特性研究工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人体穴位伏安特性曲线具有非线性、惯性两大特征。与对照点比较,穴位低电... 目的研究人体穴位伏安特性的基本特征及随生理、病理变化出现的改变,探讨其生物物理学基础。方法对本研究组近10年来有关穴位伏安特性研究工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人体穴位伏安特性曲线具有非线性、惯性两大特征。与对照点比较,穴位低电阻特征并非普遍存在,而低惯性特征则较具普遍性。穴位伏安面积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而大部分穴位的惯性面积则具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其峰值相位和体温节律的谷值相位相应。心脏病患者和胃病患者穴位伏安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病变缓解后穴位伏安特性也恢复正常。尸体穴位伏安面积和惯性面积均明显小于正常人,正常人穴位所具有的非线性和惯性特征在尸体上消失。结论人体穴位具有非线性、惯性两大特征,穴位非线性特征反映了人体作为高等生物所具有的生理与行为的复杂性,而惯性特征则与穴位能量代谢有关。穴位惯性面积比伏安面积更能敏感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应是今后穴位电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研究 穴位生理 穴位特异性 生物物理学
下载PDF
风池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建华 余安胜 +6 位作者 赵英侠 毛根金 严振国 蔡国荣 顾洪川 魏鸿熙 金富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风池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方法 :随机抽样取 57具较新鲜的成年人尸体 ,其中男尸 2 4具 ,女尸 3 3具 ,采用解剖断面法和解剖层次法进行研究。结果 :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 :皮肤、浅筋膜、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头... 目的 :探讨风池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方法 :随机抽样取 57具较新鲜的成年人尸体 ,其中男尸 2 4具 ,女尸 3 3具 ,采用解剖断面法和解剖层次法进行研究。结果 :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 :皮肤、浅筋膜、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头夹肌、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针刺的平均危险深度是 49.71mm。结论 :为了安全 ,建议风池穴针刺的深度控制在 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池穴 解剖结构 针刺深度 解剖断面法 解剖层次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