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药协日嘎-4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保护作用及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萨仁 佟玉清 +1 位作者 玉晓 张春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 探讨蒙药协日嘎-4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协日嘎-4汤低、中、高剂量组等6组,每组10只。治疗8 w后观察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 目的 探讨蒙药协日嘎-4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协日嘎-4汤低、中、高剂量组等6组,每组10只。治疗8 w后观察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肾组织病理变化和单核细胞趋化(MCP)-1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协日嘎-4汤低、中、高剂量组血清BUN、Scr、TNF-α、IL-6、CRP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协日嘎-4汤高剂量组更显著(P<0.01);各治疗组肾小管空泡变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增生改变明显减轻;肾组织MCP-1表达不同程度明显减少(P<0.05),协日嘎-4汤高剂量组更显著(P<0.01)。结论 蒙药协日嘎-4汤可通过下调DN大鼠肾组织MCP-1表达、降低炎症因子分泌,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协日嘎-4汤 糖尿病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外来中药辣木叶的药性与功用再探索
2
作者 宋明 费文婷 +6 位作者 刘金莲 陈亮 杜军 王林元 王淳 高学敏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0-1554,1562,共6页
辣木叶(Moringa spp.)是印度传统草药,因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利尿、改善睡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辣木叶目前合法引入中国,并因其确切的药理活性与安全无毒的药物属性,应用与研... 辣木叶(Moringa spp.)是印度传统草药,因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利尿、改善睡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辣木叶目前合法引入中国,并因其确切的药理活性与安全无毒的药物属性,应用与研究日益增多。但当前其暂无中药标准,仅有少量药性记载。辣木叶的中药药性亟待完善,以有利于辣木叶与中药合理配伍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以“文献研究→理论探讨→药性验证→临床实践”为路径构建新外来药物“中药化”的研究策略与范式,以临床应用为依据、实验研究为参考,进行外来中药辣木叶的药性与功用的深入探讨,对规范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外来中药 药性理论 功能主治 应用 性味归经 药用历史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中药单体川楝素介导hsa-circ-0025583/hsa-miR-671-5p/SYNGR2轴调控乳腺癌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
3
作者 殷飞 倪毅 +4 位作者 刘伟 钱炜伟 刘蕾 马家礼 许桐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探究中药单体川楝素介导的hsa-circ-0025583/hsa-miR-671-5p/SYNGR2轴调控乳腺癌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南通第三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于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医院进行手术,取患者乳腺癌及... 目的 探究中药单体川楝素介导的hsa-circ-0025583/hsa-miR-671-5p/SYNGR2轴调控乳腺癌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南通第三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于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医院进行手术,取患者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对其hsa-circ-0025583及SYNGR2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取乳腺癌细胞株T47D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川楝素,比较不同浓度川楝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对所选乳腺癌细胞株系进行预处理,A组不进行特殊处理,B组中加入0.5μmol/L的川楝素,C组对乳腺癌细胞进行转染,敲除hsa-miR-671-5p,并向其中加入0.5μmol/L的川楝素,比较其hsa-circ-0025583及SYNGR2的表达水平,上述实验重复3次。结果 与正常癌旁组织相比较,乳腺癌组织中提取的hsa-circ-0025583及SYNGR2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circ-0025583及SYNGR2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均低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965,P<0.05)。随着川楝素浓度的升高,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且与0μmol/L浓度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乳腺癌细胞在24 h及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78μmol/L、0.49μmol/L。与A、C组相比较,B组的hsa-circ-0025583及SYNGR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相比较,B组24 h及48 h侵袭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组间侵袭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楝素通过介导hsa-circ-0025583/hsa-miR-671-5p/SYNGR2轴调控hsa-circ-0025583及SYNGR2水平,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川楝素 hsa-circ-0025583 hsa-miR-671-5p SYNGR2 乳腺癌
下载PDF
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和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吉莹 黄凤娇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吴茱萸最先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该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是果实,其中的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萜类、酚酸等,药理学研究发现吴茱萸在抗炎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按其化学成分类别整理了吴茱萸成分... 吴茱萸最先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该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是果实,其中的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萜类、酚酸等,药理学研究发现吴茱萸在抗炎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按其化学成分类别整理了吴茱萸成分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吴茱萸治疗炎症性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活性成分 抗炎作用
下载PDF
莪术醇对乏氧微环境中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转移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王丽莎 夏欣欣 +1 位作者 李萍萍 刘永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170,I0058-I0060,共10页
目的以乳腺癌为研究对象,研究乏氧微环境下莪术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促肿瘤生长转移因子HIF-1α、CXCR4、CXCL12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来研究莪术醇对乏氧微环境中MCF-7细胞的生长转移机制的影响。方... 目的以乳腺癌为研究对象,研究乏氧微环境下莪术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促肿瘤生长转移因子HIF-1α、CXCR4、CXCL12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来研究莪术醇对乏氧微环境中MCF-7细胞的生长转移机制的影响。方法在常氧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浓度的莪术醇用MTT法检测各莪术醇浓度及时间条件下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的方法检测乏氧与常氧环境下莪术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HIF-1α、CXCL12、CXCR4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Westen blotting检测乏氧与常氧环境下莪术醇对MCF-7中HIF-1α、CXCL12、CXCR4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乏氧与常氧环境下莪术醇对MCF-7中HIF-1α、CXCL12、CXCR4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检测其表达位置。结果莪术醇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且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浓度越大,抑制率也越高(P<0.05)。HIF-1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常氧条件下HIF-1α几乎无表达,乏氧条件下HIF-1α表达明显;且莪术醇处理的乏氧加药组mRNA及蛋白的表达少于乏氧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中可见HIF-1α主要表达在MCF-7的胞核中。乏氧条件下较常氧条件下CXCR4和CXCL1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对比莪术醇作用后的乏氧加药组与常氧加药组,CXCR4和CXCL12的mRNA及蛋白在乏氧加药组的表达要明显低于常氧加药组(P<0.05)。CXCR4主要表达MCF-7细胞的胞膜及胞质中。CXCL12主要表达在MCF-7细胞的胞膜和胞质中。结论莪术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有浓度及时间梯度依赖关系。HIF-1α在乏氧条件诱导下表达增高,通过HIF-1α增高,可上调CXCR4、CXCL12因子的表达。莪术醇可明显抑制HIF-1α、CXCL12、CXCR4因子表达,且莪术醇在乏氧条件下的抑制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乳腺癌 乏氧微环境 HIF-1Α CXCL12/CXCR4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香蜂草的药性探讨
6
作者 刘洋 王林元 +7 位作者 王淳 张建军 费文婷 叶丹妮 赵尹铭 李爱民 赵明明 陈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1598,共8页
香蜂草为唇形科植物Melissa officinalis L.的叶。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欧洲、北美、亚洲各大洲均有分布,我国的中南、西南部以及台湾也有野生种分布。香蜂草在国外有长久的应用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 香蜂草为唇形科植物Melissa officinalis L.的叶。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欧洲、北美、亚洲各大洲均有分布,我国的中南、西南部以及台湾也有野生种分布。香蜂草在国外有长久的应用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也作为抗焦虑药、睡眠辅助剂以及解毒剂。目前香蜂草在我国作为香料使用,并有多种以香蜂草为原料的专利。中医药学自古就广泛吸收外来药物不断扩大我国中药资源,如藿香、丁香、木香等源自域外的“香药”至今也是我国的常用中药。将香蜂草列入中药潜在的引入对象进行研究,以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文献为基础,结合中医药理论对香蜂草的中药药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果为香蜂草药性辛、凉,归心、肝经,具有宁心安神益智、疏肝解郁、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健忘,心悸;情志抑郁,烦躁多虑;腹痛、牙痛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蜂草 外来中药 中药药性 新中药 药用植物 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药用历史
下载PDF
人参皂苷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继荣 蒋鹏 +4 位作者 薛旭 陈文 张立存 杨涛 李玮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0,I0021,共6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是神经功能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CI涉及的病理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脊髓缺血缺氧等。人参皂苷是从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是神经功能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CI涉及的病理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脊髓缺血缺氧等。人参皂苷是从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根部提取的一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因其丰富的药理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可以预防和减轻原发性SCI后的继发性损伤,其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脊髓水肿、缺血缺氧、抑制胶质瘢痕形成和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再生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主要综述了人参皂苷抗SCI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以期为人参皂苷治疗SCI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脊髓损伤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板蓝根多糖结构修饰及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
8
作者 沈宇 宋明明 +6 位作者 王雪峰 赵宏 张宇 王宇亮 吴莉莉 王朝兴 赵宏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以板蓝根为原料,优化板蓝根多糖乙酸酐法修饰工艺,制得乙酰化板蓝根多糖,并研究其修饰前后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乙酸酐法修饰制备乙酰化板蓝根多糖,以乙酰基取代度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对其乙酰化修饰工... 目的:以板蓝根为原料,优化板蓝根多糖乙酸酐法修饰工艺,制得乙酰化板蓝根多糖,并研究其修饰前后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乙酸酐法修饰制备乙酰化板蓝根多糖,以乙酰基取代度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对其乙酰化修饰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体外化学模型法评估多糖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通过细胞活力实验检测其抗炎能力。结果: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乙酰化板蓝根多糖修饰成功,并未改变多糖基本结构骨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9℃,反应时间5.6 h,料液比1:19 g·mL^(-1),取代度可达到0.3889。在抗氧化实验中发现,板蓝根多糖乙酰化修饰前后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并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其中乙酰化板蓝根多糖抗氧化活性更强,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炎症细胞的活力,显示出较显著的抗炎活性。结论:板蓝根多糖经乙酰化修饰后,可显著提高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为板蓝根多糖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多糖 乙酰化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抗炎作用
下载PDF
肉苁蓉干膏粉致畸性毒性实验研究
9
作者 蒋勇 敬明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3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肉苁蓉干膏粉是否有致畸作用,初步确定不引起致畸作用的NOAEL值,为安全食用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雌雄SD大鼠按1︰2合笼,查见阴栓当天为妊娠第0天,此后1 d为第1天。完全随机法将交配成功的雌鼠分入阴性对照...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肉苁蓉干膏粉是否有致畸作用,初步确定不引起致畸作用的NOAEL值,为安全食用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雌雄SD大鼠按1︰2合笼,查见阴栓当天为妊娠第0天,此后1 d为第1天。完全随机法将交配成功的雌鼠分入阴性对照组、1250 mg/kg、2500 mg/kg、5000 mg/kg、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15 mg/kg)5组,每组不少于18只。孕第6~15 d,剂量组以10 ml/kg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同体积蒸馏水、阳性组于孕第12天按2 ml/kg体重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第0、6、9、12、15、20天称量体重,调整灌胃量。妊娠第20天,孕鼠称重后行安乐死,取出子宫,称子宫连胎鼠总重,摘除卵巢称重并计数黄体数,剖开子宫记录总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取出活胎仔称重、量体长、逐个检查外观,取下胎盘称重。将1/2活胎鼠放入鲍氏液中固定两周,检查脏器发育情况;其余活胎鼠去内脏,经固定、染色、透明后以检查骨骼发育情况。结果环磷酰胺组孕鼠增重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0),死胎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0),胎仔平均体重及平均身长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0、0.000),外观畸形、骨骼畸形及内脏畸形窝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χ^(2)=38.000、10286、18.000,P=0.000、0.001、0.000),提示试验系统及操作可靠。第0天(χ^(2)=5.664,P=0.227)、6天(F=0.906,P=0.464)、9天(F=1.098,P=0.363)、12天(F=1.081,P=0.371)、15天(F=0.627,P=0.644)孕鼠体重和体重净增重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90,P=0.215)。各剂量组第20天体重及体重增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1.000、1.000,0.670、0.518、0.340)。窝平均活胎数(χ^(2)=1.869,P=0.760)、黄体数(χ^(2)=6.230,P=0.183)、吸收胎发生率(χ^(2)=1.109,P=0.89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着床数(χ^(2)=9.964,P=0.041)、胎仔平均体重(χ^(2)=48.968,P=0.000)、胎仔平均身长(χ^(2)=48.264,P=0.000)、死胎发生率(χ^(2)=196.912,P=0.0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各剂量组着床数、胎仔平均体重、胎仔平均身长、死胎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1.000、0.592,0.553、0.389、0.193,0.928、0.650、0.518,0.758、0.221、0.863)。2500 mg/kg体重组观察到1例短指,剂量组未观察到其它类型外观畸形;阴性对照组、1250 mg/kg、2500 mg/kg和5000 mg/kg体重组胸骨骨化不全发生率分别为15.2%、21.3%、20.0%和2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21,P=0.332);剂量组未观察到胎仔内脏发育异常。结论肉苁蓉干膏粉无母体毒性,对SD大鼠胎仔发育无抑制作用,无致畸性毒性作用,不引起致畸作用NOAEL值为5000 mg/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母体毒性 致畸性 NOAEL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欧前胡素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马畅 侯婷予 +1 位作者 王雪莹 刘琰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欧前胡素治疗宫颈癌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使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欧前胡素药用成分和疾病宫颈癌靶点并进行相关的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中草药系统药理平台查找欧前胡素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对... 目的探讨欧前胡素治疗宫颈癌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使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欧前胡素药用成分和疾病宫颈癌靶点并进行相关的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中草药系统药理平台查找欧前胡素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对宫颈癌相关的目标基因进行交叉筛选,Cytoscape软件分析宫颈癌和欧前胡素的共同靶点,String数据库分析并建构PPI网络分析,Rstudo 4.0软件分析并绘图,DAVID生物信息数据库统计,GO富集、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使用AutoDock分析。结果PPI网络结果显示TERT、ESR1、PTGS2、PGR、PPARG、CA9、ESR2、AR、CASP9、ALPL、CLK1可能为欧前胡素和宫颈癌的核心靶点。GO富集得到26个生物过程,KEGG富集得到6条主要通路,包括Chemical cancer recep⁃tor activation、Estrogen、Breast cancer、VEGF、Prolactin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LYS-243、ARG-240和GLU-272等化合物能与宫颈癌的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力。结论欧前胡素可能通过与ESR1、PGR、PTGS2、ESR2、CASP9等结合,在VEGE、雌激素、孕激素等信号通路发挥抗治疗宫颈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前胡素 宫颈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破血逐瘀理论探讨中药水蛭及其复方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兴文 王小强 +7 位作者 徐世红 李楷 赵军 李鼎鹏 刘佳 丁聚贤 柳博 姜朝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肿瘤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疗的疾病,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遗传毒性低等优点,可以在治疗肿瘤疾病的同时对机体功能从根本上进行调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破血逐瘀药物... 肿瘤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疗的疾病,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遗传毒性低等优点,可以在治疗肿瘤疾病的同时对机体功能从根本上进行调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破血逐瘀药物,如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等用于治疗肿瘤疗效确切,基于此,从破血逐瘀理论出发,分析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破血逐瘀治则,总结水蛭临床治疗肿瘤的部分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诊疗该疾病提供参考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血逐瘀 肿瘤 水蛭 带瘤生存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乌头属中药的毒性及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珊 杨涵 +4 位作者 陈顺琴 王爱民 朱发泽 刘玉波 罗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236,共5页
包括草乌、川乌、附子等在内的乌头属中药因其药理作用独特、药理活性显著,长期以来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或者作为一些新药开发设计的出发点,因此,乌头属中药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尽管乌头属中药的药效显著,有难以替代的疗效... 包括草乌、川乌、附子等在内的乌头属中药因其药理作用独特、药理活性显著,长期以来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或者作为一些新药开发设计的出发点,因此,乌头属中药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尽管乌头属中药的药效显著,有难以替代的疗效,但其具有的毒性作用依旧不容忽视,对其的临床使用使得医、患担心,因此人们长期以来都在尽力研究乌头安全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致力于挖掘运用中药乌头独特的药理活性的同时,也在深入研究预防乌头属植物中毒的手段。毒代动力学的研究是评估药物药效、毒性作用、药物安全性评估及中毒推断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以解释药物暴露毒性实验结果和预测人用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方法之一。因此,综述了中药乌头的毒性和毒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期为乌头属中药的增效减毒的研究,如降低心脏毒性,保留其抗风湿性关节炎等药理活性,安全使用和中毒法医相关推断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乌头属植物的使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毒代动力学 有毒植物 生物碱 法医中毒推断
下载PDF
生姜两种提取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洋洋 赵宁 柏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目的 通过对比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研究生姜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为指导生姜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比较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的解热作用差异;采用二甲苯致... 目的 通过对比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研究生姜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为指导生姜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比较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的解热作用差异;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比较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差异;通过对比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从而比较其抗氧化作用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总多糖的含量;采用BCA蛋白浓度检测法(bicinchoninic acid)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总蛋白的含量。结果 生姜水提物对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体温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而生姜绞汁提取物能显著改善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P<0.05);生姜水提物对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的模型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而生姜绞汁提取物的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阳性对照药物维生素C、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9.68%、78.36%和76.52%;生姜水提物中的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含量分别为0.259 6 mg/g, 0.027 18 mg/g和0.026 79 mg/g,生姜绞汁中的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分别为0.161 3 mg/g、0.020 82 mg/g和0.034 99 mg/g;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中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790 mg/g和1.390 mg/g;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中总蛋白含量分别为9.90 mg/g和7.840 mg/g。结论 生姜水提物的解热作用不及生姜绞汁提取物,但生姜水提物的抗炎作用要明显优于生姜绞汁提取物,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因此,生姜临床应用时,发挥其解热作用时应选用其绞汁提取物,发挥其抗炎作用时可选用其水提物,发挥其抗氧化作用时两种提取物均可。生姜水提物中6-姜酚、8-姜酚、总多糖和总蛋白的含量比生姜绞汁提取物相对较多,而10-姜酚的含量比生姜绞汁提取物相对较少,两种提取物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是其不同临床应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 抗炎 抗氧化 6-姜酚 8-姜酚 10-姜酚 生姜总多糖 生姜总蛋白
下载PDF
气化理论指导下构建药物气化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嘉钰 李晓凤 +7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樊博雅 钱舒乐 于露 王润英 马越 杜武勋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 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予的“酸苦辛甘咸”特性,以升降出入运动形式分达五脏之气所,纠正人体气机之偏,此即药物气化。该模型强调了气的动态性,旨在维护五脏间平衡关系,调理阴阳升降之势,为临证遣方用药提供了思路。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为后世医家提供基本的中医思维方式,并对疾病预测及指导中医辨证具有极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药物气化 四气五味 法象药理 遣方用药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药物的五味差异比对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志辉 陈柳霖 +3 位作者 蔡惠思 施佳平 叶俏波 梅全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探讨《神农本草经》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物的五味差异性。方法将《神农本草经》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物的五味信息进行统计归纳、分类比对。结果两者均收载的药物共203种,其中五味记载相同的药物78味,记载不同的药... 目的探讨《神农本草经》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物的五味差异性。方法将《神农本草经》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物的五味信息进行统计归纳、分类比对。结果两者均收载的药物共203种,其中五味记载相同的药物78味,记载不同的药物125味。五味记载差异表现在两方面:五味记载完全不同的药物有27味;五味记载部分相同的有96味,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载了其他药味,有一药载两种味、一药载三种味的情况。结论收载药物五味记载存在差异,除古人对部分药物的五味认识存在局限之外,还与品种变迁、药用部位不同等因素有关。研究《神农本草经》与《中国药典》收载的四气、五味、功效及现代药药理等内容,对促进经典名方研究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中国药典 药名考证 五味分类归纳 五味差异比对
下载PDF
冬虫夏草及其成分在生殖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玲玲 方兰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1,共5页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CS)是东方社会历史悠久的强壮滋补类草药,可以增强生殖活动并恢复受损的生殖功能。CS成分复杂,其主要提取成分包括虫草素、异黄酮(isoflavones obtained from Cordyceps sinensis, CSIF),以及CS水提取成分...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CS)是东方社会历史悠久的强壮滋补类草药,可以增强生殖活动并恢复受损的生殖功能。CS成分复杂,其主要提取成分包括虫草素、异黄酮(isoflavones obtained from Cordyceps sinensis, CSIF),以及CS水提取成分F1(水溶性多糖)、F2(水溶性蛋白质)和F3(水溶性较差的多糖和蛋白质)。截至目前,关于CS及其成分在生殖功能中的作用、具体机制及临床应用尚无系统阐述。首次综述CS及其成分对雌性及雄性生殖类固醇激素生成的体内外作用及机制。在雌性生殖系统中,CS通过上调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esis acute regulator protein, StAR)和芳香化酶(aromatase, AROM)的表达促进人颗粒黄体细胞(granulosa luteal cell, GLC)中雌二醇(estradiol, E2)的生成,此外,口服从CS中提取的CSIF对去卵巢(ovariectomized, OVX)大鼠具有显著的雌激素作用;在雄性生殖系统中,CS及其不同成分不仅对原代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中睾酮及小鼠睾丸间质肿瘤细胞(MA-10细胞)中孕酮生成有积极作用,还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浆睾酮水平。不仅为研究CS调节生殖功能及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同时提供新的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生殖功能 生殖类固醇激素 体内作用 体外作用
下载PDF
雷公藤制剂及其提取物在肾移植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俊雷 王锁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47,共5页
肾移植术后管理取得了阶段性发展,然而移植患者/肾的长期存活率尚未有效延长,与肾移植术后诸多并发症密切相关。肾移植后急慢性肾损伤,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排斥反应、蛋白尿和免疫抑制毒性等均显著... 肾移植术后管理取得了阶段性发展,然而移植患者/肾的长期存活率尚未有效延长,与肾移植术后诸多并发症密切相关。肾移植后急慢性肾损伤,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排斥反应、蛋白尿和免疫抑制毒性等均显著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及预后。传统中药材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及活血消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活性。现今诸多学者将雷公藤制剂及其提取物用于肾移植术后的管理方案中,虽初见成效,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雷公藤制剂及其提取物在肾移植领域的用药方案为基础,总结其发挥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进而明确雷公藤制剂及其提取物在肾移植领域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应用前景,为提升移植患者/肾的长期存活率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内酯醇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温郁金、温莪术和醋莪术的寒热药性及其7种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霞 宋肖桦 +5 位作者 李千 程水清 文佳 王璇 王旭星 李向日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目的:验证温郁金、温莪术和醋莪术的寒热药性,探究3者挥发油中7种挥发性成分与其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对其含有的7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通过气相色谱法(GC法)进行测定,给予SD雄性大鼠灌服寒凉药构建胃寒... 目的:验证温郁金、温莪术和醋莪术的寒热药性,探究3者挥发油中7种挥发性成分与其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对其含有的7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通过气相色谱法(GC法)进行测定,给予SD雄性大鼠灌服寒凉药构建胃寒实证模型,再分别给予热性药、寒性药、生莪术、醋莪术、生郁金的水煎液治疗。通过观测比较大鼠在造模和给药的全过程中体质量、肛温、进食量、大便粒数和质地的变化,比较温郁金、温莪术和醋莪术的寒热药性。结果:温莪术醋制前后7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不明显;温莪术挥发油中1,8-桉叶素、樟脑、龙脑、吉马酮、莪术二酮的含量明显高于温郁金上述成分的含量(P<0.01)。温莪术的生品、醋制品对胃寒导致的腹泻治疗效果弱于热性药的治疗效果,温莪术的生品、醋制品表现为脾胃温性,温郁金的生品会加重腹泻,但致泻效果较寒性药致泻效果弱,温郁金表现为脾胃弱寒性。结论:1,8-桉叶素、樟脑、吉马酮、莪术二酮4种挥发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与温热药作用一致,且其含量高低与温郁金、温莪术和醋莪术寒热药性变化一致,推测这4种挥发性成分可能是其发挥寒热药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温莪术 挥发油 寒热药性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丽杯角的中药药性研究
19
作者 张惠 姜砚馨 +7 位作者 费文婷 王淳 刘曦 郝春晖 郭宝林 奥恰·巴尔纳巴斯 夏立营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4-1549,共6页
目的:基于外来植物药丽杯角[Hoodia gordonii(Masson) Sweet ex Decne]的研究文献,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丽杯角的中药药性,为丽杯角引入中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 目的:基于外来植物药丽杯角[Hoodia gordonii(Masson) Sweet ex Decne]的研究文献,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丽杯角的中药药性,为丽杯角引入中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筛选丽杯角可信度高和结论可靠的科学研究文献。最终纳入132篇相关文献,将其分为综述研究、历史应用、化学成分、临床研究、药理作用、安全性文献共6类,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丽杯角的中药药性。结果:通过概括、归纳以及理论研究分析丽杯角中药药性为苦,微寒;归脾、胃、肝经;具有清热泻火、化浊降脂、疏肝解郁的功效。主要用于胃火炽盛,多食易饥,形体肥胖,内热消渴,肝气郁结,胸胁胀闷。结论:赋予丽杯角中药药性对将非洲植物资源引入中药,加强物种多样化,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杯角 中药药性 新外来中药 临床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非洲马铃果皮的药性研究
20
作者 姜砚馨 张惠 +8 位作者 费文婷 王淳 裴欢 刘曦 郭宝林 王林元 奥恰·巴尔纳巴斯 夏立营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7-1543,共7页
目的:分析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为促进非洲马铃果作为外来中药引入中国,实现其与传统中药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纳入、排除、分类及统计。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非洲马铃果皮的中... 目的:分析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为促进非洲马铃果作为外来中药引入中国,实现其与传统中药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纳入、排除、分类及统计。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总结分析相关历史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研究。结果:非洲马铃果皮为夹竹桃科马铃果属植物非洲马铃果(Voacanga africana Stapf)的根皮和树皮,中药药性为味苦、甘,性凉,归脾、胃、心、肝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镇惊安神、止痉止痛之功。可用于热毒血痢、休息痢,呆钝健忘,胃脘痛、睾丸肿痛、痛经、跌打伤痛、惊厥等。水煎服,10~25 g/d,无毒。结论:研究赋予非洲马铃果皮中药药性,可为其引入中医临床并进一步与中药配伍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对丰富我国中药资源、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铃果 中药药性 外来中药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药用历史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