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METTL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坤琳 严乾壹 +2 位作者 王德星 缪秀英 张惠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5(methyltransferase-like 5,METTL5)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ETTL5的表达情况。用靶向METTL5的s...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5(methyltransferase-like 5,METTL5)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ETTL5的表达情况。用靶向METTL5的shRNA(shRNA-METTL5)转染TNBC细胞后,用CCK-8、集落形成、伤口愈合以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关键蛋白的表达。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验证敲降METTL5对TNBC细胞在体内生长以及Wnt/β-catenin信号活性的影响。结果METTL5在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P<0.01)。敲降METTL5可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降低了Wnt/β-catenin信号分子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7的表达(均P<0.01)。体内实验显示,敲降METTL5减缓了移植瘤生长和Wnt/β-catenin信号活性。结论敲降METTL5能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其作用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甲基转移酶5 m6A甲基化 WNT/Β-CATENIN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EA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内在机制
2
作者 仲丽丽 路鑫 +7 位作者 于颖 赵秦妍 张静 刘彤慧 倪雪妍 车艳玲 吴丹 刘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目的探讨鞣花酸(ellagicacid,E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鞣花酸对双转基因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6月龄APP/... 目的探讨鞣花酸(ellagicacid,E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鞣花酸对双转基因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APP/PS1组、APP/PS1+EA组、APP/PS1+LY294002组、APP/PS1+EA+LY294002组,每组8只,另外选取8只SPF级C57BL/6J野生型小鼠(Wildtype)作为空白对照组,即WT组。APP/PS1+EA组给予50mg·kg^(-1)·d^(-1)灌胃EA;APP/PS1+LY294002组予以1.5mg·kg^(-1)·d^(-1)腹腔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APP/PS1+EA+LY294002组予以50mg·kg^(-1)·d^(-1)灌胃EA,同时按1.5mg·kg^(-1)·d^(-1)腹腔注射LY294002;WT组和APP/PS1组于相同时间点灌胃等体积10%二甲基亚砜(DMSO)。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60天。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GSK-3β相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WT组相比,其他四组的逃避潜伏期均增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APP/PS1组、APP/PS1+LY294002组和APP/PS1+EA+LY294002组中的PI3K、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APP/PS1+EA组的PI3K表达量降低(P<0.05),AKT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升高(P<0.05);与WT组相比,APP/PS1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少,线粒体结构破坏,大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线粒体的内膜和外模不完整,部分线粒体嵴消失,微管、微丝缠结,排列紊乱,而APP/PS1+EA组神经元细胞数较APP/PS1组增多,线粒体结构较清晰,可见清楚的线粒体嵴,线粒体轻度水肿。微管、微丝排列较整齐有序。结论鞣花酸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I3K、AKT、GSK-3β等相关蛋白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鞣花酸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
3
作者 刘检 唐林 +5 位作者 赵洪庆 刘林 杨蕙 李薇 孟盼 王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3-1532,共10页
目的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皮质酮联合脂多糖建立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R阻断剂组、GR激动剂组... 目的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皮质酮联合脂多糖建立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R阻断剂组、GR激动剂组、CX3CR1阻断剂组、CX3CR1激动剂组、柴金解郁安神片组、柴金解郁安神片联合GR激动剂组、柴金解郁安神片联合CX3CR1激动剂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检测ACC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激活及突触重塑情况;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内突触重塑相关谷氨酸受体2A(GRIN2A)、GRIN2B、CaMKII、MK2、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柴金解郁安神片能明显改善胶质细胞、ACC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并抑制ACC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异常激活,同时下调GRIN2A、GRIN2B、MK2蛋白,上调CaMKII、Cofilin蛋白,继而改善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损伤和突触重塑。结论柴金解郁安神片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其分子机制与调节突触重塑相关NR/CaMKII、MK2/Cofil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谷氨酸能神经元 突触重塑 NR/CaMKII MK2/Cofilin 柴金解郁安神片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4的多功能性及相关药物靶点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汪磊 杨智荟 +5 位作者 郑洋 张瑛 赵铁建 罗伟生 梁天坚 王佳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2-2217,共6页
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是丝氨酸膜固定的外肽酶,在人体的多项生理或病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DPP4不仅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还能作为不依赖于转录的调节因子,通过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发挥... 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是丝氨酸膜固定的外肽酶,在人体的多项生理或病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DPP4不仅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还能作为不依赖于转录的调节因子,通过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其调控作用。在目前研究中,DPP4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并且已发现多种具有潜在靶向DPP4的物质。该文主要综述了DPP4在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炎症、组织修复和癌变等多个方面的多功能性。同时,以慢性肝病的病理发展过程为基础,还综述了DPP4体外抑制剂的筛选以及其在调控慢性肝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 药物靶点 炎症反应 组织修复 能量代谢 慢性肝病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吞噬功能及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陈颖颖 陈兰 +5 位作者 牟志向 胡小龙 张艺艳 翁娇青 吕佩瑜 关天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300、600μmol·L^(-1)IS干预人原代DC细胞24 h,分为Control组、IS-30组、IS-300组、IS-600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细胞经600μmol·L^(-1)IS干预24 h后加入1 mg·L^(-1)anti-HMGB1或经1 mg·L^(-1)HMGB1单独处理后分为Control组、IS组、HMGB1组、IS^(+)anti-HMGB1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IS浓度增加,CD83^(+)和CD86^(+)细胞数逐渐增加(P<0.01),DCs吞噬能力逐渐下降(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的CD83^(+)和CD86^(+)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吞噬能力增加(P<0.01)。此外,与Control组比较,IS或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结论拮抗HMGB1可抑制IS诱导的DCs表型及成熟并抑制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树突状细胞 硫酸吲哚酚 表型 吞噬功能
下载PDF
硝化应激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冀磊 杨进 芦殿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11,共6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肺血管疾病,病理基础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炎症浸润以及肺纤维化。PH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硝化应激已经证实在PH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活性氮(r...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肺血管疾病,病理基础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炎症浸润以及肺纤维化。PH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硝化应激已经证实在PH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的种类及肺循环中RNS的来源,以及由此引发的硝化应激在P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靶向抗硝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活性氮 硝化应激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小窝蛋白-1
下载PDF
人常见肝UGTs活性与抑制体外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验证
7
作者 张静 李航 +1 位作者 张雪侠 刘帅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90-1996,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靠的体外评价体系,用于评估人肝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及药物对人肝UGTs的抑制作用,并验证该体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 选择了人肝微粒体UGTs酶6种主要亚型的6个探针底物,在优化的温孵条件下通过测定其...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靠的体外评价体系,用于评估人肝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及药物对人肝UGTs的抑制作用,并验证该体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 选择了人肝微粒体UGTs酶6种主要亚型的6个探针底物,在优化的温孵条件下通过测定其代谢产物生成反映人肝微粒体UGTs酶的活性,代谢产物浓度测定利用经过确证的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进行。同时应用已知抑制剂对所建立的温孵体系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符合生物分析要求;在本实验温孵体系下,已知的UGT抑制剂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准确可靠的体外评价体系,该方法可应用于评估药物对UGTs酶的体外抑制作用,该研究可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人肝微粒体 探针底物法 抑制作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环氧化酶-2-76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人群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晓勇 马玉宝 +3 位作者 楚国庆 丁玉梅 李建红 金建宁 《河北中医》 2015年第11期1631-1634,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765G/C位点(COX-2-765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宁夏人群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选择40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765G/C位点(COX-2-765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宁夏人群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选择40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5种证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患者外周血COX-2-765G/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宁夏慢性胃炎患者以脾胃湿热(50%)及脾胃亏虚(27.5%)证型为主;COX-2-765G/C SNP在慢性胃炎中医各证型中分布存在差异;COX-2-765-G/C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发生相关;实证与虚证比较发现实证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增高,虚证组CC基因型频率明显增高。结论 COX-2-765G/C基因变异可能是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发生过程的重要遗传因素;COX-2-765G/CGG、CC基因型频率可能与慢性胃炎虚实辨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类 生物合成 同工酶类 慢性病 胃炎 辨证分型
下载PDF
Senp1介导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焦亡的作用
9
作者 马寅瑞 何朝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76-1984,共9页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rotease 1,Senp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中参与神经元焦亡的机制。方法95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n=15)、SAH(6、12、24、48、...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rotease 1,Senp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中参与神经元焦亡的机制。方法95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n=15)、SAH(6、12、24、48、72 h)组(n=8、7、17、6、6)、SAH+AAV9-NC组(n=19)、SAH+AAV9-sh-Senp1组(n=17),左侧颈内动脉血管内穿刺建立SAH动物模型,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神经功能,HE染色、FJC染色观察脑皮质神经元损伤情况,RT-PCR检测敲低Senp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enp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焦孔素D(gasdermin D,GSDMD)、含PYD和CARD域蛋白(PYD and CARD domain containing,ASC)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Senp1和NLRP3的定位表达。结果SAH后Senp1表达升高,于24 h达到峰值,并表达于脑皮质神经元。与sham组相比,SAH组Senp1、NLRP3、GSDMD、ASC和Caspase-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神经损伤加重,并且有神经功能障碍;与SAH+AAV9-NC组相比,给予AAV9-sh-Senp1后神经损伤及功能明显改善,Senp1及上述焦亡蛋白NLRP3、GSDMD、ASC、Caspase-1表达明显降低(P<0.01),抑制了NLRP3介导的神经元焦亡。结论Senp1在SAH后促进细胞焦亡的发生,介导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p1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焦亡 神经炎症
下载PDF
CP-25通过抑制GRK2活性改善小鼠骨关节炎的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惠敏 王旭蕾 +6 位作者 储柱平 郭婷婷 徐诺 王康 李颖 魏伟 严尚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6-944,共9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通过抑制GRK2活性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膝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内侧半月板失稳(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手术诱导构建小鼠骨关节炎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研究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通过抑制GRK2活性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膝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内侧半月板失稳(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手术诱导构建小鼠骨关节炎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P-25给药组和帕罗西汀给药组。术后开始灌胃给药。给药12周处死动物,Micro-CT成像观察膝关节软骨退变、骨重塑异常等情况,番红固绿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组织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P-25用药后软骨细胞的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小鼠关节软骨严重退变。CP-25可显著降低关节软骨骨赘数量及软骨下板厚度,促进软骨基质再生,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蛋白表达,对膝关节软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P-25治疗可显著降低膝关节组织中GRK2、ADAMTS5、MMP13的表达,并且升高膝关节组织中ColⅡ、Aggrecan表达。体外实验结果表明,CP-25给药可以显著降低GRK2的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P4膜蛋白水平,降低MMP13水平。结论CP-25给药可显著促进OA小鼠关节软骨基质再生,减少软骨基质降解,对OA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GRK2介导的软骨基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保护 CP-25 软骨细胞 GRK2 DMM手术
下载PDF
滋肾清热利湿化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晶 李佩双 +3 位作者 丁志玲 彭佳华 刘淑娟 梁瑞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4-775,共12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滋肾清热利湿化瘀方(Zishen Qingre Lishi Huayu Prescription,ZQLHP)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滋肾方的核心成分、靶基因和主要通...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滋肾清热利湿化瘀方(Zishen Qingre Lishi Huayu Prescription,ZQLHP)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滋肾方的核心成分、靶基因和主要通路,对其中PCOS相关成分、靶基因、通路进行筛选;采用来曲唑(letrozole,LET)诱导PCOS小鼠模型,观察滋肾方对PCOS小鼠的作用,并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机制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滋肾方456个成分中含有361个相关靶点,PCOS相关靶点1397个,交集靶点125个;获得槲皮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主要活性成分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3,MAPK3)、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等核心靶点;GO分析得到BP 663条目,CC 64条目,MF 119条目,其中富集基因数量较多的条目为negative regulation of apoptotic process,plasma membrane,protein binding;KEGG分析显示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和TNF等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MAPK3、AKT1和STAT3可能是滋肾方治疗PCOS的关键靶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方组的小鼠的体重降低(P<0.05),且能有效改善PCOS模型小鼠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囊性卵泡数量降低(P<0.05),黄体数量增加(P<0.01)。降低卵巢组织中IL-10水平(P<0.01),升高IL-6、TNF-α水平(P<0.05,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显示,PCOS小鼠卵巢组织p-AKT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P<0.01),p-p38MAPK和p-STAT3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P<0.01),而经滋肾方治疗后p-AKT蛋白表达上升(P<0.05),p-p38MAPK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滋肾方可能通过调控AKT/p38MAPK/STAT3信号改善来曲唑诱导的PCOS小鼠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清热利湿化瘀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机制 AKT P38MAPK STAT3
下载PDF
基于YWHAZ/p38MAPK/CASP3信号通路探讨软脉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雪 顾耘 +1 位作者 张璐 杜文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3-581,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动物实验探索中药复方软脉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查询软脉煎药物化学成分及靶点。在DrugBank、GeneCards、OMIM、TTD检索获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动物实验探索中药复方软脉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查询软脉煎药物化学成分及靶点。在DrugBank、GeneCards、OMIM、TTD检索获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采用Seesar软件将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动物实验使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软脉煎颗粒剂灌胃,将主动脉病理切片染色,测定血脂,免疫荧光检测Mac2、YWHAZ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c-CASP3蛋白表达。结果软脉煎共筛选了72个药物活性成分,对应168个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基因。靶点主要富集在脂质代谢、炎症和免疫、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细胞增殖与凋亡、糖酵解以及泛素化相关的生物过程及MAPK、TNF、PI3K-Akt、IL-17信号通路。动物实验验证了软脉煎可以通过下调关键靶点YWHAZ及p-p38MAPK、c-CASP3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及炎症诱发的凋亡。结论软脉煎可以抑制YWHAZ表达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通过调控MAPK、TNF、PI3K-Akt、IL-17信号通路改善血管炎症、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等病理过程,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脉煎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动物实验 P38MAPK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核因子-κB活性及白三烯E_4和前列腺素E_2合成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王晶 梅咏玉 +3 位作者 丁少桢 袁静静 梅俏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中白三烯E_4(LTE_4)、前列素E_2(PGE_2)合成水平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Caco-2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0、10、20、50μmol/L)Hcy作用不同时间(1、3、6 h),采用MTT...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中白三烯E_4(LTE_4)、前列素E_2(PGE_2)合成水平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Caco-2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0、10、20、50μmol/L)Hcy作用不同时间(1、3、6 h),采用MTT法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观察Hcy对Caco-2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检测Caco-2细胞跨膜电阻(TEER)和样品中荧光素-5-异硫氰酸酯(FITC)浓度,观察Hcy对Caco-2细胞通透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Caco-2细胞上清液中LTE_4和PGE_2合成水平;采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测定Caco-2细胞中NF-κB活性变化。结果随Hcy作用时间延长及作用浓度增加,Caco-2细胞活性明显受到抑制;随Hcy作用浓度增加,Caco-2细胞TEER明显降低,FITC跨膜转运量明显增加,细胞上清液中LTE_4和PGE_2水平明显升高(P<0.05);Hcy(50μmol/L)处理组细胞中NF-κB活性增强,且呈时间依赖性(1、3、6 h)。结论 Hcy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Caco-2细胞肠黏膜LTE_4和PGE_2合成,引起肠黏膜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核转录因子-κB 5-脂氧合酶 环氧合酶-2 白三烯E4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APE1通过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介导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14
作者 陈天一 李超凡 +5 位作者 包灵波 陈骞 胡那娜 杨宇馨 张蕾 王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25-1837,共13页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在慢性肠道炎症向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转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将C64S点突变纯合子(APE1^(C64S))和野生...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在慢性肠道炎症向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转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将C64S点突变纯合子(APE1^(C64S))和野生型(APE1^(WT))小鼠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及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溶液构建CAC体内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多重免疫荧光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组织APE1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APE1稳定敲低的小鼠结肠癌MC38细胞系,并对APE1^(WT)与APE1^(C64S)小鼠进行皮下荷瘤实验以确定肿瘤细胞来源的APE1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采用免疫组化及多重免疫荧光分析荷瘤标本APE1、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对来自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的1名28岁女性CAC患者的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及多重免疫荧光分析肿瘤及邻近炎症组织中APE1、CXCL1的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及APE1^(WT)实验组相比,APE1^(C64S)实验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及肿瘤形成数量明显降低,多形核髓源抑制细胞(polymorphonuclear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PMN-MDSCs)浸润显著减少,CD4^(+)及CD8^(+)T细胞显著增多(P<0.05)。APE1^(WT)与APE1^(C64S)皮下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各免疫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使用敲低APE1的肿瘤细胞进行荷瘤实验,发现肿瘤生长明显抑制,PMN-MDSCs浸润减少,同时CD4^(+)及CD8^(+)T细胞显著增多(P<0.05)。在CAC患者肿瘤组织中APE1高表达、PMN-MDSCs浸润增加,CD8^(+)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较炎症组织浸润显著减少(P<0.05)。结论肿瘤细胞中APE1的氧化还原功能可促进PMN-MDSCs肿瘤浸润,同时减少T细胞的数量,从而形成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介导CA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炎症性肠病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 多形核髓源性抑制细胞 结直肠癌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DNA解旋酶PIF1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和DNA损伤
15
作者 周琦银 郭佳林 +3 位作者 孙晴晴 王晓敏 胡紫薇 潘巍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07-2722,共16页
目的探究DNA解旋酶PIF1在卵巢癌细胞增殖和DNA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平台(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公共数据库分析PIF1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 目的探究DNA解旋酶PIF1在卵巢癌细胞增殖和DNA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平台(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公共数据库分析PIF1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PIF1表达量和卵巢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PIF1敲除的卵巢癌细胞。构建Rad51重组酶(Rad51 recombinase,Rad51)过表达的反转录病毒载体,进行PIF1敲除的ES-2卵巢癌细胞转染。采用Western blot评估PIF1敲除和Rad51过表达的效果;通过细胞计数、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选取32只6~8周龄BALB/c雌性裸鼠(体质量20~25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ES-2对照组、ES-2敲除组、OVCAR-3对照组和OVCAR-3敲除组,建立小鼠荷瘤模型评估卵巢癌细胞在体内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采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评估卵巢癌细胞的衰老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istone H2AX,γ-H2AX)的变化,评估PIF1敲除以及过表达Rad51对DNA损伤的影响,并检测PIF1和Rad5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IF1过表达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P<0.001);且相比较正常卵巢组织,PIF1在卵巢癌组织中过表达(P<0.05)。CRISPR/Cas9技术介导的PIF1敲除可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P<0.01)和克隆能力(P<0.001),且在小鼠体内也得到验证(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PIF1敲除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P<0.01),阻滞细胞周期(P<0.01)。此外,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IF1敲除促进卵巢癌细胞衰老(P<0.001)。Western blot和CCK-8结果进一步显示,PIF1敲除促进卵巢癌细胞γ-H2AX蛋白表达增加(P<0.05),并且抑制顺铂处理后的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在PIF1敲除的卵巢癌细胞中,Rad51表达减少。而在PIF1缺失的细胞中过表达Rad51蛋白后PIF1表达增加,γ-H2AX蛋白表达减少(P<0.05),并且挽救细胞增殖(P<0.01)。免疫荧光显示,EGFP-PIF1和Rad51在细胞核内共定位。结论PIF1和Rad51共同调控卵巢癌细胞的DNA损伤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PIF1 DNA损伤 抗药性 Rad51重组酶
下载PDF
GNMT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抑制宫腔粘连纤维化及其机制研究
16
作者 辜鸿 王佳 +10 位作者 张文文 杨肖 黄玺玥 张应凤 毛艳华 李长江 陈秋宏 黄靖麟 刘琪 韦玲 孙聪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10-2120,共11页
目的探究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lycine N-methyl transferase,GNMT)对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纤维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36只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周龄为6~8周,体质量180~220 g)。分别构建SD大鼠IUA模型... 目的探究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lycine N-methyl transferase,GNMT)对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纤维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36只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周龄为6~8周,体质量180~220 g)。分别构建SD大鼠IUA模型及GNMT过表达大鼠IUA模型,利用RT-qPCR、免疫荧光检测正常子宫与模型组子宫GNMT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子宫纤维化相关分子mRNA和蛋白水平以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激活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子宫内膜腺体数量;Masson染色分析各组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体外实验:利用TGF-β1构建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transformed huma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THESCs)纤维化表型模型,使用TGF-β1处理稳定转染过表达GNMT慢病毒的THESCs,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表型相关分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激活剂(SRI-011381)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纤维化表型关键分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体内实验:与对照组比较,IUA大鼠GNM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过表达GNMT可降低IUA大鼠子宫组织纤维化相关分子CollagenⅠ、CollagenⅢ、FN mRNA及蛋白水平(P<0.05),并降低TGF-β1及其下游的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过表达GNMT可增加IUA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并减轻纤维化程度(P<0.05)。体外实验:过表达GNMT可降低THESCs纤维化表型相关分子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FN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并降低TGF-β1下游的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TGF-β1/Smad3信号通路激活后,LV-GNMT+SRI-011381组中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下游的纤维化表型相关分子CollagenⅢ、FN的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过表达GNMT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进而达到治疗IU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MT 宫腔粘连 纤维化 TGF-β1/Smad3
下载PDF
EGFR抑制剂AG1478联合奥沙利铂抑制PI3K/AKT通路促进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金清 李洋 +2 位作者 韦东雪 江山 江绍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8,共7页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AG1478(0、5、10、15、20、25、30、35、40μmol·L^(-...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AG1478(0、5、10、15、20、25、30、35、40μmol·L^(-1))和OXA(0、25、50、75、88、100、112、125、150μmol·L^(-1))体外培养H1975细胞,MTT法检测AG1478和OXA对H1975细胞活力的影响,MDC法检测H1975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PI3K、p-PI3K、AKT、p-AKT)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的表达水平;ROS探针H2DCFDA检测H1975细胞的ROS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OXA作用于H197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70.86μmol·L^(-1);AG1478作用于H1975细胞的IC 50为24.24μmol·L^(-1);MDC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自噬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均下调,应用N-乙酰半胱胺酸(N-acetylcysteine,NAC)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下调水平被抑制;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上调,应用NAC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被抑制,应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H2DCFDA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ROS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ROS水平明显升高,NAC处理组ROS水平明显降低;与联合用药组相比较,NAC预处理的联合用药组ROS水平下降。结论AG1478联合OXA诱导NSCLC H1975细胞调控ROS水平升高,抑制PI3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H1975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G1478 奥沙利铂 ROS 自噬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生理病理状态下PI4KⅢβ的调控机制
18
作者 朱甜甜 张玉 +5 位作者 桑雨琪 李黎 尤霜竹 祁金龙 黄东阳 张海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5-1030,共6页
磷脂酰肌醇4激酶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起始和关键分子。其中,Ⅲ型磷脂酰肌醇4-激酶β亚型(PI4KⅢβ)参与合成高尔基体PI4P库,在众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该酶是介导一些致病性RNA病毒复制的重要宿主因子,也参与了细菌感染以... 磷脂酰肌醇4激酶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起始和关键分子。其中,Ⅲ型磷脂酰肌醇4-激酶β亚型(PI4KⅢβ)参与合成高尔基体PI4P库,在众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该酶是介导一些致病性RNA病毒复制的重要宿主因子,也参与了细菌感染以及疟疾等病理过程。研究表明,PI4KⅢβ的功能受众多因素调控,包括宿主和病毒蛋白结合伴侣等。该综述将对PI4KⅢβ的结构及其生理病理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4KⅢβ 磷脂酰肌醇4-磷酸 膜募集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疟疾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CP-25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OAT1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19
作者 段菲 高锦张 +3 位作者 王勇 王斌 魏伟 王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5-2302,共8页
目的 明确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1),OAT1)的表达变化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paeoniflorin-6'-O-benzenesulfonate,CP-25)的作用,并初步... 目的 明确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1),OAT1)的表达变化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paeoniflorin-6'-O-benzenesulfonate,CP-25)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CIA模型,给予CP-25、帕罗西汀、前列腺素E受体4 (prostaglandin E receptor 4,EP4)拮抗剂或CP-25+EP4拮抗剂联用治疗,甲氨蝶呤为阳性对照药。测量足爪容积,进行全身及关节炎指数评分,计算关节肿胀数,进行足爪X线摄片、踝关节病理检查及评分。ELISA测定血清前列腺素E_(2) (prostaglandin E_(2),PGE_(2))水平;Western blot测定CP-25用药后大鼠滑膜组织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P-25可减轻CIA大鼠足爪肿胀情况,降低CIA大鼠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足爪容积和肿胀关节数,能明显缓解CIA大鼠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骨侵蚀程度。此外,CP-25能降低CIA大鼠血清PGE_(2)浓度。CIA大鼠滑膜组织OAT1和EP4膜表达均下调,CP-25或帕罗西汀处理增加了OAT1和EP4的表达水平,而EP4拮抗剂可抑制CP-25对OAT1的影响。此外,CI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p-GRK2表达上调;CP-25或帕罗西汀干预后p-GRK2表达均降低;PKA的表达趋势与OAT1相似。结论 OAT1在CIA大鼠滑膜组织中膜表达降低,CP-25治疗可上调OAT1的表达。PGE_(2)-EP4-PKA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CP-25对OAT1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芍药苷-6'-O-苯磺酸酯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 前列腺素E_(2) 前列腺素E受体4 蛋白激酶A G蛋白偶联受体2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制备及鉴定
20
作者 王语涵 许雅萍 +6 位作者 李南 陈婷婷 李玲 高萍萍 王华 魏伟 孙妩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4,共6页
目的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技术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研究GRK2在肝星状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loxP标记的Grk2基因小鼠(Grk2^(fl/... 目的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技术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研究GRK2在肝星状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loxP标记的Grk2基因小鼠(Grk2^(fl/fl))和Lrat-Cre工具鼠进行多次繁殖,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Grk2^(ΔHSC))小鼠模型。观察和分析小鼠的生长繁殖情况;通过PCR反应鉴定flox和Cre基因型;免疫荧光双染检测肝星状细胞中GRK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星状细胞及肺、脾、肾脏、心脏组织中GRK2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及肺、脾、心脏、肾脏组织学形态。结果成功鉴定Grk2^(ΔHSC)小鼠基因型;两组小鼠体质量、繁殖能力无明显差异;免疫荧光双染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rk2^(ΔHSC)小鼠的肝星状细胞中GRK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Grk2^(ΔHSC)小鼠肺、脾、肾脏和心脏组织中GRK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Grk2^(ΔHSC)小鼠肝脏及主要组织结构与Grk2^(fl/f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可用于后续研究。结论本研究应用Cre-loxP技术成功构建了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GRK2在肝脏中的作用提供了优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 Cre-loxP重组酶系统 细胞特异性敲除 肝星状细胞 基因鉴定 繁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