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2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原修复时间对不同克隆号P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陈贵东 杨通 +1 位作者 沈艳 古婉仪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抗原修复时间对不同克隆号的P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室P40免疫组化染色异常的胸水细胞沉渣包埋蜡块,3μm连续切片4张,按抗原修复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抗原修复40 min,B组抗原修复80 min),每组两张切片分别滴... 目的:探讨抗原修复时间对不同克隆号的P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室P40免疫组化染色异常的胸水细胞沉渣包埋蜡块,3μm连续切片4张,按抗原修复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抗原修复40 min,B组抗原修复80 min),每组两张切片分别滴加C3B4和MXR010两种不同克隆号的P40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比实验。结果:A组的C3B4出现胞浆胞膜中度非特异染色,而MXR010没有出现非特异染色。B组的C3B4出现胞浆胞膜高度非特异染色,而MXR010出现胞浆胞膜轻度非特异染色。同一克隆号,A组和B组相比,随着抗原修复时间的延长,MXR010从无非特异染色变为轻度非特异染色,而C3B4从中度非特异染色加重为高度非特异染色。结论:抗原修复时间对不同克隆号的P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会产生影响,随着抗原修复时间的延长,越容易出现非特异染色。选择适当的抗原修复时间和特异性好的抗体,可以减少免疫组化的非特异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抗原修复时间 P40
下载PDF
氨基酸配方替代喂养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婴儿肠道菌群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王永生 于志丹 李小芹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探讨氨基酸配方(AAF)替代喂养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儿肠道菌群特征的影响。方法纳入23例确诊为重度CMPA且人工喂养的≤3月龄婴儿,采用同一品牌AAF进行喂养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收集所有婴儿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高... 目的探讨氨基酸配方(AAF)替代喂养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儿肠道菌群特征的影响。方法纳入23例确诊为重度CMPA且人工喂养的≤3月龄婴儿,采用同一品牌AAF进行喂养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收集所有婴儿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肠道菌群的特征变化。结果干预前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菌群Chao1指数、Shannon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ta多样性具有差异,且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门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及LEfSe分析结果均显示,AAF干预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显著富集。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结果显示,AAF干预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中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弓形菌属、克雷伯菌属、梭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干预前降低,LEfSe分析结果显示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弓形菌属、克雷伯菌属为在丰度上有显著差异的标志物种。在种水平上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菌群中,产气荚膜梭菌、产酸拟杆菌、丁酸梭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结论AAF替代喂养可使得重度CMPA患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拟杆菌、厚壁菌等的丰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重度 婴儿 氨基酸配方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人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张少华 杜文水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MCLIA),探讨KL-6联合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5月... 目的建立人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MCLIA),探讨KL-6联合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5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5例为试验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名为对照组,利用MCLIA法测定NSE、SCC、CEA、CYFRA21-1血清含量,分析肿瘤标志物单项测定与多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MCLIA测定KL-6的空白检出限(LoB)为20U/ml、最低检出限(LoD)为50U/ml,重复性和实验室内精密度分别低于6%和8%,在检测范围50~10000 U/ml内成线性。KL-6单一指标检测肺癌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76.5%,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5项肺癌血清标志物联合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97.6%,AUC为0.997,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人血清KL-6全自动定量MCLIA检测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均符合临床要求。联合检测血清KL-6、NSE、SCC、CEA、CYFRA21-1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理想,对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人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 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血清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
下载PDF
严重创伤感染患者mHLA-DR表达率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胡蝶 刘艳杰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5-8,12,共5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mHLA-DR)表达率的变化在严重创伤继发感染患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患者...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mHLA-DR)表达率的变化在严重创伤继发感染患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观察期内感染情况分为全身感染组33例、局部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25例3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第1、3、5、7天外周血mHLA-DR表达率。结果全身感染组第7天mHLA-DR表达率(32.79±13.24)%低于第1天(51.41±1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第7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第7天mHLA-DR表达率(69.35±9.42)%高于第1天(58.07±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患者mHLA-DR表达率在第5和7天各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死亡组第7天与第1、3天mHLA-DR表达率差值分别为(24.61±8.14)%和(12.70±6.24)%,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动态监测严重创伤感染患者mHLA-DR的表达变化,可能对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评估免疫状态以及预后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创伤 感染 流式细胞术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免疫学科研仪器操作技术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乔萍 岳圆 +1 位作者 王丽鑫 杨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2-1155,共4页
免疫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科研仪器操作技术是衔接免疫学理论与免疫学实验操作的关键纽带。因此,本教学团队以免疫科研为主线,以讲解相关仪器为教学策略,从明确... 免疫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科研仪器操作技术是衔接免疫学理论与免疫学实验操作的关键纽带。因此,本教学团队以免疫科研为主线,以讲解相关仪器为教学策略,从明确课程目标、整合学科知识、设计课程考核和评价等方面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课程与科研实践密切连接。结果表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能实现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还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医者精神,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免疫学 科研仪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小春 陈慧玲 +1 位作者 李小丽 张德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8-443,共6页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BD)严重的并发症,至今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肠纤维化是由反复发作的炎症和黏膜愈合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引起的,但是抑制炎症并不能阻止或逆转纤维化的形成。由于缺乏相关的动物模型目前关于肠纤维化和肠狭窄形成...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BD)严重的并发症,至今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肠纤维化是由反复发作的炎症和黏膜愈合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引起的,但是抑制炎症并不能阻止或逆转纤维化的形成。由于缺乏相关的动物模型目前关于肠纤维化和肠狭窄形成的潜在机制的认识是有限的。本文旨在综述已建立的和正在发展的肠道纤维化动物模型,着重阐述各种模型建立的方法、评价其优缺点、适用范围,为临床深入研究肠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纤维化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体外诱导骨髓细胞向肥大细胞分化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晗婧 郭冉 +3 位作者 罗扬淦 卢姿含 郝逗逗 朱枝祥(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88-239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MMC)的方案,用于肥大细胞功能调节药物研究。方法:从小鼠股骨取骨髓细胞,在干细胞因子(SCF)、IL-3或SCF和IL-3联合诱导下,体外培养4周。每周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统计...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MMC)的方案,用于肥大细胞功能调节药物研究。方法:从小鼠股骨取骨髓细胞,在干细胞因子(SCF)、IL-3或SCF和IL-3联合诱导下,体外培养4周。每周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统计活细胞总数;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体系中BMMC比例,并计算BMMC绝对数;4周后通过测定β-己糖胺酶释放量及抑制剂的调节作用评估BMMC功能。结果:3种诱导方法均能促进BMMC体外分化,但不同诱导条件获得的BMMC纯度和数量有较大差异。SCF单独诱导获得的BMMC纯度和数量最低;IL-3单独诱导获得较高的BMMC纯度和总数;SCF和IL-3联合诱导能够获得较高的BMMC纯度,同时能获得远高于两种因子单独诱导获得的BMMC数量;SCF和IL-3联合诱导4周获得的BMMC具有完整功能。结论:SCF和IL-3联合诱导4周能够获得大量高纯度且功能完整的BMMC,可用于探索肥大细胞功能调节药物的活性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肥大细胞 诱导分化 流式细胞术 β-己糖胺酶
下载PDF
小鼠抗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TDAR实验间接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钟文桦 甘连芳 +2 位作者 钟立璠 焦佳琪 杨照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589,594,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小鼠抗KLH多克隆抗体,优化反应条件建立KLH特异性抗体ELISA定量分析方法,以期提供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及误差低的TDAR实验检测方法。方法:利用盐析沉淀和亲和层析纯化技术分离和纯化小鼠抗KLH特异性多克隆IgG抗体;以纯... 目的:通过制备小鼠抗KLH多克隆抗体,优化反应条件建立KLH特异性抗体ELISA定量分析方法,以期提供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及误差低的TDAR实验检测方法。方法:利用盐析沉淀和亲和层析纯化技术分离和纯化小鼠抗KLH特异性多克隆IgG抗体;以纯化后的抗体作为标准品,建立TDAR实验间接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线性范围、特异性、变异系数(CV)及检测限验证。结果:以KLH包被浓度为80μg/ml,山羊抗小鼠IgG/HRP酶标二抗的稀释倍率为1∶20000条件进行间接ELISA定量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检测线性范围为390.63~25000 ng/ml,R^(2)=0.9848,线性良好;批内和批间CV均<10%;检测限为194.83 ng/ml。结论:通过制备抗KLH多克隆抗体,并优化实验反应条件来建立间接ELISA定量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特异性及批内、批间CV均满足实验要求,是一种高灵敏度的TDAR实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钥孔血蓝蛋白 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TDAR) 酶联免疫吸附法 定量分析 抗体
下载PDF
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使用氯己定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段梦娣 王征 马亚男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70-1372,1376,共4页
目的探讨氯己定醇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60例,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和B组(60例,采用0.5%... 目的探讨氯己定醇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60例,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和B组(60例,采用0.5%聚维酮碘消毒),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过敏性皮炎分度、12项瘙痒症严重程度量表(12-PSS)评分,临床疗效及PICC并发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过敏性皮炎分度、12-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过敏性皮炎分度、12-PSS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进行皮肤消毒的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过敏性皮炎红斑及瘙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皮肤消毒 氯己定醇 过敏性皮炎 聚维酮碘
下载PDF
小鼠抗人腺病毒55型六邻体(HAdV55 Hexo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若栋 董阳超 +9 位作者 武福星 段甜 薛潘 张剑 袁明城 薛智丰 张海军 张欠欠 高小朋 雷迎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4-551,共8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小鼠抗人腺病毒55型六邻体蛋白(HAdV55 Hexon)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化学合成HAdV 55、3、4、7、16、21的Hexon基因为模板,PCR扩增后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AdV55 Hexon与真核表达质粒pCAGGS-HAdV3、4、7、16、21... 目的制备特异性小鼠抗人腺病毒55型六邻体蛋白(HAdV55 Hexon)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化学合成HAdV 55、3、4、7、16、21的Hexon基因为模板,PCR扩增后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AdV55 Hexon与真核表达质粒pCAGGS-HAdV3、4、7、16、21、55 Hexon;将pET28a-HAdV55 Hexon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将纯化的包涵体经过变性与复性后利用切向流膜过滤系统获得纯化蛋白;将pCAGGS-HAdV55 Hexon用于拔罐免疫BALB/c小鼠,HAdV55 Hexon蛋白用于加强免疫,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HAdV55 Hexon的mAb,并进行抗体效价测定、抗体亚类鉴定;对上述抗体利用pCAGGS-HAdV55 Hexon转染HEK293T细胞和BHK细胞分别进行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IFA)以鉴定其特异性;选择其中效价高的两株抗体,进一步利用pCAGGS-HAdV3、4、7、16、21、55 Hexon转染细胞分别进行Western blot法和IFA做交叉反应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pET28a-HAdV55 Hexon和pCAGGS-HAdV55 Hexon、3、4、7、16、21表达质粒;IPTG诱导pET28a-HAdV55 Hexon转化的BL21细菌,HAdV55 Hexon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过变性及复性后超滤得到纯化的HAdV55 Hexon蛋白;筛选得到6株可分泌HAdV55 Hexon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分析显示2株为IgG2a亚型,4株为IgG2b;获得与HAdV3 Hexon、HAdV4 Hexon、HAdV7 Hexon、HAdV16 Hexon、HAdV21 Hexon无交叉反应性的2株高效价的特异性HAdV55 Hexon抗体。结论获得的特异性小鼠抗HAdV55 Hexon的mAb为建立其抗原检测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55型(HAdV55) 六邻体蛋白(Hexon) 单克隆抗体(mAb)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周玲 吕孙慧 +2 位作者 张惟材 舒伟(指导) 熊向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建立A型肉毒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高亲和力人源抗体ML01作为捕获抗体,以小鼠腹水诱生法制备的鼠源抗体BAS46为检测抗体,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A型肉毒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灵敏度、重复性、... 目的:建立A型肉毒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高亲和力人源抗体ML01作为捕获抗体,以小鼠腹水诱生法制备的鼠源抗体BAS46为检测抗体,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A型肉毒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灵敏度、重复性、检测线性范围和加样回收率等。结果:A型肉毒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法的灵敏度为2.56 pg/ml,变异系数为3.183%~12.030%,线性范围为0.244~62.500 ng/ml,回收率为90%~110%。结论:成功建立了A型肉毒毒素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双抗体夹心ELISA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欧蒙免疫印迹法(ANA谱3)模条本底颜色变深对结果影响2例分析
12
作者 章晓霞 李发爵 +5 位作者 李湘成 陈民 苏悦 付红 彭丽平 梁小燕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30-532,共3页
欧蒙印迹法中所包被的抗原均为生化特性明确的纯化抗原,因此具有良好的检测敏感性[1]。操作过程中,模条本底颜色变深、扫描不报警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本底颜色很深及扫描报警,显示“不可用的”情况也偶有发生,表明实验失败,复查也如此,报... 欧蒙印迹法中所包被的抗原均为生化特性明确的纯化抗原,因此具有良好的检测敏感性[1]。操作过程中,模条本底颜色变深、扫描不报警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本底颜色很深及扫描报警,显示“不可用的”情况也偶有发生,表明实验失败,复查也如此,报告发不出。2020年12月18日和2021年1月1日2名住院患者ANA谱3模条(15项)颜色很深及扫描报警,显示“不可用的”;经进一步分析为球蛋白增多,增加了模条的吸附所至。血清经适当稀释,减少球蛋白的含量,从而减少吸附达到可以扫描,不报警,实验成功的目的;再加做间接免疫荧光(IIF:HEp-2细胞),ANA谱3报告就可以安心发出。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疫模条 本底颜色
下载PDF
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途径对抗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徽徽 仇大鹏 +2 位作者 高琴 汪华学 孙美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5-1059,1064,共6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假手术后用PBS处理)、盲肠结扎穿孔(CLP)组(采用CLP建立脓毒症模型)、Ro27-3225处理组(CLP后用Ro27-3225处理)和Ro27-322...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假手术后用PBS处理)、盲肠结扎穿孔(CLP)组(采用CLP建立脓毒症模型)、Ro27-3225处理组(CLP后用Ro27-3225处理)和Ro27-3225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用Ro27-3225处理),每组16只(10只大鼠观察术后一般状态和72 h生存率,另外6只大鼠于术后24 h采集血液及肝组织标本)。各组分别于术后30 min腹腔注射PBS或Ro27-3225(180μg/kg),术后24 h测定大鼠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动物处死后,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反转录PCR检测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并分析NF-κB p65核阳性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大鼠72 h生存率和MAP降低,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中TLR4、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中NF-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升高。与CLP组相比,Ro27-3225处理组大鼠72 h生存率和MAP明显升高,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肝组织中TLR4、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降低,肝细胞中NF-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降低。结论脓毒症能引起肝损伤,选择性激动MC4R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途径,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Toll样受体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因子ΚB 黑皮质素4型受体
下载PDF
麻疹减毒活疫苗生产工艺优化
14
作者 孙雅 刘思墨 +5 位作者 石婷婷 商雪萌 唐浩博 简哲 邱梅 王刚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7期88-91,共4页
目的调整优化现行麻疹疫苗原液生产工艺,为提高麻疹疫苗及其联合疫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10层细胞工厂(CF10)、三种不同感染复数(MOI)和两种换液次数制备麻疹单价疫苗及其联合疫苗,并取2020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疫苗一... 目的调整优化现行麻疹疫苗原液生产工艺,为提高麻疹疫苗及其联合疫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10层细胞工厂(CF10)、三种不同感染复数(MOI)和两种换液次数制备麻疹单价疫苗及其联合疫苗,并取2020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疫苗一室生产的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原液商业批的连续三批为对照组,通过比较活细胞数、细胞存活率来确认各组间基线一致性,通过比较麻疹病毒滴度与细胞病变程度、麻腮风成品中麻疹病毒滴度及其热稳后滴度来评估优化后的工艺效果。结果各组细胞悬液所含活细胞数与存活率均符合国家规定,具有较好的基线一致性。其中E组滴度均数和标准差波动幅度较理想,一收滴度为(5.77±0.07)lgCCID_(50)/ml,二收滴度为(6.00±0.08)lgCCID_(50)/ml,原液滴度为(5.97±0.05)lgCCID_(50)/ml,E组病变程度更高、面积更大、分布更均匀,与滴度结果相匹配。热稳试验后各组滴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E组方案制备的MMR中麻疹单基滴度和热稳下降幅度较理想,单基滴度为(4.23±0.07)lgCCID_(50)/ml,热稳后滴度为(4.10±0.04)lgCCID_(50)/ml,均数下降0.13 lgCCID_(50)/ml。结论应用CF10、MOI为0.015、两次换液为本次优化的最佳工艺,可进一步提升疫苗原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工艺优化 细胞工厂 感染复数 换液次数
下载PDF
动物源性生物制品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验证 被引量:19
15
作者 巩薇 付瑞 +3 位作者 王吉 卫礼 肖镜 贺争鸣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20-923,共4页
目的对动物源性生物制品病毒灭活/去除工艺进行验证。方法针对不同动物源性制品,选择相关的指示病毒,对4个厂家不同的病毒灭活/去除工艺进行效果验证。结果各工艺均可灭活/去除指示病毒4Logs以上,均为有效的灭活/去除病毒工艺。结论4个... 目的对动物源性生物制品病毒灭活/去除工艺进行验证。方法针对不同动物源性制品,选择相关的指示病毒,对4个厂家不同的病毒灭活/去除工艺进行效果验证。结果各工艺均可灭活/去除指示病毒4Logs以上,均为有效的灭活/去除病毒工艺。结论4个厂家的灭活/去除病毒工艺均可保证制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 生物制品 病毒灭活/去除 验证
下载PDF
头孢地嗪增加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CD4/CD8和Th1/Th2细胞比例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滨 边瑞民 +2 位作者 魏传梅 孙绍伟 高培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地嗪对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63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头孢三嗪静脉滴注疗法,观察组32例采用头孢地嗪静脉滴注疗法治疗。分别于... 目的探讨头孢地嗪对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63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头孢三嗪静脉滴注疗法,观察组32例采用头孢地嗪静脉滴注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和Th1/Th2的细胞计数比;以ELISA试剂盒测定Th1细胞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与Th2细胞分泌因子IL-4、IL-10的血清浓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细胞、Th1细胞比例增加,Th2细胞比例降低,CD4/CD8和Th1/Th2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FN-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头孢地嗪能够提高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地嗪 老年 细菌性肺炎 CD4+/CD8+ TH1/TH2
下载PDF
免疫学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冰 任华 +2 位作者 祁灵 江文正 钱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405,共2页
免疫学技术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北宋时期。人们尝试采用人痘苗接种的方式预防天花。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技术早已脱离了经验时期转入到现代免疫学时期,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密切相关,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最为重的实... 免疫学技术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北宋时期。人们尝试采用人痘苗接种的方式预防天花。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技术早已脱离了经验时期转入到现代免疫学时期,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密切相关,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最为重的实验技术涉及到生物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以其研究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成为沟通生物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技术 实验教学改革 生物学技术 生命科学 生物学基础 北宋时期 实验技术 科学研究
下载PDF
大黄素-BSA不同表位构型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丽华 刘文泰 +4 位作者 戴军 窦玉红 王茹 刘艳臣 彭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大黄素表位构型及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和琥珀酸酐偶联法制备两种不同表位构型的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醋酸纤维素膜双向免疫扩散法... 目的:研究不同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大黄素表位构型及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和琥珀酸酐偶联法制备两种不同表位构型的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醋酸纤维素膜双向免疫扩散法检测免疫原性及其抗体特异性。结果: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血清与大黄素反应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144 0±357.771和1∶440±219.089,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6)。分别与大黄素等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反应,前者对大黄素有较高特异性,抗原结合效价可达1∶1 843.2±457.947。后者对大黄素的特异性较低,结合效价仅为1∶8.8±4.382。结论:两种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表位构型不同,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免疫原性较高、大黄素特异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抗体反应 双向免疫扩散法 大黄素 半抗原-载体偶联法 表位
下载PDF
体外扩增高纯度的人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晓红 马健 +3 位作者 汪菲菲 窦立萍 李猛 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73-377,共5页
本研究探讨从人外周血中分选及扩增高纯度NK细胞的优化技术。先用miniMACS及阴性免疫磁珠分选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得到纯化的NK细胞,随后在干细胞培液基条件下,通过IL-2、IL-12和IL-15等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将培养体系分为IL-... 本研究探讨从人外周血中分选及扩增高纯度NK细胞的优化技术。先用miniMACS及阴性免疫磁珠分选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得到纯化的NK细胞,随后在干细胞培液基条件下,通过IL-2、IL-12和IL-15等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将培养体系分为IL-2组、IL2+IL12组、IL2+IL15组、IL2+IL15+IL12组和对照组(不加任何细胞因子),分别培养15天,每3天半量换液并补充细胞因子;检测分选及扩增前后(CD3-CD56+)NK细胞含量、扩增倍数及扩增前后各组在不同效靶比下的杀伤率。结果显示经:miniMACS阴性免疫磁珠分选后(CD3-CD56+)NK细胞含量由分选前的11.19±5.25%提高到94.23±3.50%。培养15天后除对照组(CD3-CD56+)NK细胞纯度略下降外,其余4组与扩增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IL-2、IL2+IL12、IL2+IL15、IL2+IL15+IL12培养体系中,NK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15.43±1.08,19.87±3.87,50.46±4.31和52.35±6.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4±1.0(P<0.01),但IL2+IL15与IL2+IL15+IL12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各组扩增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均较扩增前增强,在不同效靶比下IL2+IL15、IL2+IL15+IL12组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其他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miniMACS免疫磁珠阴性分选得少量NK细胞后,应用IL2+IL15培养条件是获得高纯度NK细胞的简单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miniMACS 白介素2 白介素12 白介素15
下载PDF
抗原激活系统血液免疫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峰 花美仙 +5 位作者 张乐之 蔡志扬 徐玉莲 查占山 张军 钱宝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2-737,742,共7页
目的:用系统免疫学研究体系探讨在系统血液免疫反应中不同抗原物质激活红细胞调控白细胞免疫反应的实验观察。方法:将卡介苗(1 mg/ml)、瘤苗(S180 5×106ml-1)或酵母菌(5×108ml-1)0.2 ml,以生理盐水(代替抗原物质)0.2 ml为各... 目的:用系统免疫学研究体系探讨在系统血液免疫反应中不同抗原物质激活红细胞调控白细胞免疫反应的实验观察。方法:将卡介苗(1 mg/ml)、瘤苗(S180 5×106ml-1)或酵母菌(5×108ml-1)0.2 ml,以生理盐水(代替抗原物质)0.2 ml为各自对照组加入枸橼酸抗凝全血细胞或白细胞0.2 ml和血浆(或生理盐水0.3 ml)中,37℃水浴1小时,用免疫酶联法测定IL-8和IL-6,用流式细胞仪测定Fy6和CD35分子平均荧光强度。结果:各种抗原物质加入血细胞和血浆组其IL-8激活率为(2.71±0.37)显著高于血细胞和生理盐水组(-0.33±0.05)(P<0.01)。前组IL-6激活率(1.01±0.37)也高于后组,其IL-6激活值为(-0.25±1.06)。各种抗原加入全血细胞和血浆组的IL-8激活率为(2.71±0.37)显著高于各种抗原加入白细胞和血浆组IL-8激活率(0±0.20)(P<0.01)。在各种抗原加入血液组红细胞Fy6平均荧光强度表达水平(28.85和25.35)低于生理盐水加入血液组红细胞Fy6平均荧光强度表达水平(45.80),各种抗原加入全血细胞和血浆组粒细胞CD35平均荧光强度表达量(860.4±115.63)明显高于各种抗原加入白细胞血浆组粒细胞CD35平均荧光强度表达量(565.07±96.35)(P<0.01)。在无血浆组,红细胞对白细胞分泌的IL-8和IL-6有吸附作用。结论:在本实验体系中,各种抗原可激活红细胞调控系统血液免疫反应中的各种白细胞被活化所分泌的IL-8和IL-6含量。在体外抗原可快速激活系统血液免疫反应。红细胞调控各种白细胞释放IL-8和IL-6的机制是复杂的,如红细胞对IL-8和IL-6激活率与血浆和CD35分子量表达密切相关,红细胞IL-8和IL-6吸附率与Fy6和gp130表达密切相关。红细胞与血浆在系统血液免疫反应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红细胞 IL-8 IL-6 系统血液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