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糖尿病并发感染临床类型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姚君厘
傅华
杨永年
傅东波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
1999 |
13
|
|
2
|
不同年龄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变的对比研究 |
张海婴
董丹
王思源
王雪峰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3
|
肿瘤坏死因子与细菌感染的相互关系(综述) |
杨益大
吕新法
何南祥
|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2 |
3
|
|
4
|
针刺伤所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
陆连芳
孙惠娟
杨团真
王常卿
|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
1999 |
162
|
|
5
|
传染病动力学的一个细胞自动机模型 |
刘永信
马克健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7 |
2
|
|
6
|
HBV DNA检测在血清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中的临床价值 |
刘伟平
殷明刚
阮艳秋
|
《医学研究杂志》
|
2012 |
7
|
|
7
|
发热类与非发热类传染病甲襞微循环的对比分析 |
刘腊香
杨志勇
|
《微循环学杂志》
|
1998 |
1
|
|
8
|
感染性疾病患儿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观察 |
黄莉
夏曙华
|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
1999 |
1
|
|
9
|
国外几种主要传染病的疫情及研究动态(1990~1991年) |
胡善联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0
|
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改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 |
林小玲
温志刚
陈泰祺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 |
3
|
|
11
|
纤维连结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
王爱珍
范宗滂
吴建成
刘月秀
蔡慧芬
李慈安
严屹松
钮志林
|
《江苏医药》
CAS
CSCD
|
1991 |
0 |
|
12
|
CD81分子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
王全楚
聂青和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
1999 |
1
|
|
13
|
1997年度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评介蛋白质传染粒子理论 |
胡红雨
许根俊
|
《科学》
|
1998 |
1
|
|
14
|
体外反搏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改变 |
仇志军
马永兴
陈芳
陈御清
|
《微循环学杂志》
|
1992 |
0 |
|
15
|
感染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性激素受体和性激素的改变及其意义 |
樊成辉
刘志民
廖万清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
1996 |
0 |
|
16
|
重症感染性疾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
吴坚敏
范伟玲
|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
1998 |
0 |
|
17
|
前列腺素、白三烯与感染性疾病 |
陈林
王其南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8
|
Fas和FasL在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邢长虹
赵宏颖
唐小奈
|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9
|
高温燃烧水解—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总氟 |
应波
吉荣娣
全笑江
|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20
|
急性重症感染时血流动力学、氧传输的变化及中药912液防治作用的研究 |
李昂
张淑文
张丽霞
任爱民
毕铭华
王宝恩
|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
1999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