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苏静 李志辉 卢春燕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内分泌常见疾病,但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一例55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逐渐加...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内分泌常见疾病,但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一例55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腰背部疼痛。辅助检查提示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升高、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颈部超声造影和甲状旁腺放射性核素显像均提示甲状腺右侧叶下极下方实性结节。术后病理诊断甲状旁腺腺瘤。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Aλ型M蛋白增高,结合骨髓涂片等诊断为MG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甲状旁腺腺瘤
下载PDF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卫滨 陈娅 张胜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14-518,共5页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以血液中出现大量单克隆丙种球蛋白(IgM)为特征的、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其诊断标准包括血清中检测到单克隆性...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以血液中出现大量单克隆丙种球蛋白(IgM)为特征的、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其诊断标准包括血清中检测到单克隆性IgM,骨髓中浆细胞样或浆细胞分化的小淋巴细胞呈小梁间隙侵犯,特征性的免疫表型,除外其他已知类型的淋巴瘤以及90%以上的MYD88 L265P突变。其发病机制与家族易感性、丙型肝炎、自身免疫病、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以及MYD88基因突变相关。实验室检查主要涵盖骨髓细胞学、血清学、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基因突变。LPL/WM需要与IgM-MGUS、冒烟型WM(SWM)及其他淋巴增殖性疾病(LPD)进行鉴别诊断。LPL/WM治疗的优选方案包括BR[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R)]、BDR(硼替佐米+地塞米松+R)、伊布替尼单药或伊布替尼+R(1类推荐)、RCD(R+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泽布替尼单药(1类推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成熟B细胞淋巴瘤 实验室检测
下载PDF
不同定位方式对脑肿瘤IGRT中初始摆误差和剩余误差的影响
3
作者 张丙新 左小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8期95-97,10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定位方式(标准化头枕、头颈肩网膜与发泡胶塑形垫、头颈肩网膜)对脑肿瘤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的初始摆位误差和残余误差,为选择脑肿瘤放疗合理定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行锥形束CT(CBCT)引导下... 目的比较不同定位方式(标准化头枕、头颈肩网膜与发泡胶塑形垫、头颈肩网膜)对脑肿瘤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的初始摆位误差和残余误差,为选择脑肿瘤放疗合理定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行锥形束CT(CBCT)引导下放疗的脑肿瘤患者30例,分别利用标准化头枕(试验组)和发泡胶塑形垫(对照组)联合头颈肩网膜进行体位固定,每组1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CBCT扫描结果,比较两组X、Y、Z三维方向上的初始摆位误差和剩余误差,以观察发泡胶能否改善脑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以及2种定位方式的经济实用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CBCT图像引导放疗172次和165次。两组初始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BCT在线校正后剩余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体位固定方式的费用分别为1110元和1990元。结论塑形垫的应用并不能改善脑肿瘤患者的放疗精度,但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环境污染,建议脑肿瘤放疗中首选标准化头枕+头颈肩网膜的定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图像引导放疗 初始摆位误差 剩余误差
下载PDF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慧 汪延生 +3 位作者 丁士华 吴凡 王芝涛 王强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8-1021,共4页
收集接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DT)方案化疗的25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信息,对其疗效、相关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价。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25例MM患者的总有效(OR)率为80.00%(20/25),其中完全... 收集接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DT)方案化疗的25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信息,对其疗效、相关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价。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25例MM患者的总有效(OR)率为80.00%(20/25),其中完全缓解(CR)9例(36.00%),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6例(24.00%),部分缓解(PR)5例(20.00%);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与新诊断MM患者的疗效相当(OR率:62.5%vs 88.24%,P>0.05);国际分期系统(ISS)Ⅰ+Ⅱ期患者疗效与Ⅲ期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率:83.33%vs 76.92%;P>0.05);长疗程(≥4个疗程)化疗组患者的CR率明显高于短疗程(3、2、1个疗程)化疗组患者(77.78%vs 30.77%vs15.79%vs 4.00%);浆细胞白血病及严重肾功能损害的MM瘤可获得VGPR以上疗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皮疹等,经过对症治疗以及调整剂量后均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清毒扶正中药联合细胞因子对树突细胞诱导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莉文 刘安平 +2 位作者 黄礼明 蓝海 何靖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目的:用清毒饮、养正片含药血清配合细胞因子作为培养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期(AML-CR)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进行体外培养诱导树突细胞(DC),研究诱导转化的DC形态、免疫表型及分泌的细胞因子。方法:首先用清毒饮、养正片灌胃动... 目的:用清毒饮、养正片含药血清配合细胞因子作为培养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期(AML-CR)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进行体外培养诱导树突细胞(DC),研究诱导转化的DC形态、免疫表型及分泌的细胞因子。方法:首先用清毒饮、养正片灌胃动物(新西兰兔)制备中药含药血清备用。取ALM-CR患者的骨髓,经抗凝后,应用绵羊红细胞玫瑰花结程序从骨髓中分离出T细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TD-BMNC),以清毒饮、养正片含药血清与细胞因子联合培养,诱导含药血清促使TD-BMNC来源的DC分化成熟,观察DC的形态、免疫表型及细胞因子。结果:清毒饮+养正片组的低剂量组联合细胞因子可促进DC高表达CD1a、HLA-DR、CD80、CD86,并能促使DC高分泌细胞因子IL-2、IL-6,与对照组(细胞因子组)比较,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清毒扶正中药可促进树突细胞的增殖和表达,提高树突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树突细胞 中药 清毒扶正 细胞因子 动物实验 新西兰兔
下载PDF
以寒冷性荨麻疹为表现的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岚琦 王孝盼 +3 位作者 赵忻 施若非 赵肖庆 郑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4-577,共4页
报告1例以寒冷性荨麻疹为表现的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女,59岁。遇冷后面部及四肢出现瘙痒性风团5年。风团24 h内可消退,退后不留痕迹。病程中全身多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冷球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血M蛋白阳性,为IgM-κ链型。皮损组织... 报告1例以寒冷性荨麻疹为表现的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女,59岁。遇冷后面部及四肢出现瘙痒性风团5年。风团24 h内可消退,退后不留痕迹。病程中全身多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冷球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血M蛋白阳性,为IgM-κ链型。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浅层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结构破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核尘,符合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诊断: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予沙利度胺和白芍总苷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胜荨麻疹 冷球蛋白血症 沙利度胺
下载PDF
含砷古方青黄散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柳 麻柔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2期1-3,共3页
含砷古方青黄散用于急、慢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探索性治疗50余年,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疗效,在临床总结及机制研究方面也完成了部分工作。本文旨在通过对古方挖掘研究的过程总结,为青黄散的下一步研究提供... 含砷古方青黄散用于急、慢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探索性治疗50余年,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疗效,在临床总结及机制研究方面也完成了部分工作。本文旨在通过对古方挖掘研究的过程总结,为青黄散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及方向,也希望为中医药挖掘古方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黄散 含砷古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丽丽 刘沁华 夏瑞祥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6期489-495,共7页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 m’s macroglobulinemia,WM)/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是一种少见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临床以淋巴浆细胞骨髓、脏器浸润和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水平升高为特点。近年来...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 m’s macroglobulinemia,WM)/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是一种少见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临床以淋巴浆细胞骨髓、脏器浸润和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水平升高为特点。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以及新药的不断涌现,WM/LPL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将对WM/LPL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相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 淋巴瘤 小细胞 免疫球蛋白M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管型肾病和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思倩 朱子璇 +4 位作者 文煜冰 庄俊玲 陈丽萌 李雪梅 李明喜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10期1483-1487,共5页
目的比较肾活检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管型肾病(MM-MCN)及肾淀粉样变性(MM-AL)的临床特点,同时分析MM-MCN患者预后。方法收集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首次确诊多发性骨髓瘤(MM)、肾活检病理为MM-MCN和MM-A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CN患者化疗后的血液... 目的比较肾活检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管型肾病(MM-MCN)及肾淀粉样变性(MM-AL)的临床特点,同时分析MM-MCN患者预后。方法收集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首次确诊多发性骨髓瘤(MM)、肾活检病理为MM-MCN和MM-A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CN患者化疗后的血液学及肾脏反应。结果MM-MCN组(n=10)出现肾损害时病程短于MM-AL组(n=13)(P<0.05),肾病综合征的比例低于MM-AL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低于MM-AL组(P<0.001),血肌酐水平高于MM-AL组(P<0.001)。MM-MCN组骨髓浆细胞比例、24 h尿轻链水平均高于MM-AL组(P<0.05)。10例MM-MCN患者均表现为急性肾损伤,经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后,呈较高的血液和肾脏反应率(62.5%和75.0%)。结论MM患者如果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肾病病程较长、较低水平的尿轻链及骨髓浆细胞比例者可能合并有MM-AL,应尽早肾活检明确诊断。MM-MCN患者即使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可接受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为基础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管型肾病 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下载PDF
抗凝血酶活性变化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宋丽洁 丁琪 +1 位作者 姚桂玲 王海燕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4期180-182,共3页
1 抗凝血酶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抗凝血酶(AT)是一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2ku,血浆浓度为2μmol/1,t1/2为2.8d。AT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q23—25位点,该基因包含19000对碱基对及7个外显子。AT通过Arg 393-ser 394的丝氨酸蛋... 1 抗凝血酶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抗凝血酶(AT)是一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2ku,血浆浓度为2μmol/1,t1/2为2.8d。AT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q23—25位点,该基因包含19000对碱基对及7个外显子。AT通过Arg 393-ser 394的丝氨酸蛋白酶反应点及Lys残基(第125位、107位和136位)和Arg残基(第129位、145位)有关二个功能位点,与肝素、凝血酶结合,发挥其抗凝作用。AT以肝素辅因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肽链由4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后,8.4—9.6h即可从血液循环中清除。其主要功能是,与内皮细胞糖蛋白结合使凝血酶失活;抑制多种丝氨酸蛋白酶,如因子IXa、Xa、XIa、Xga,阻止Ⅶa同TF结合;调节蛋白C(PC)受体活性;调节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通透性;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脂多糖(LPS)刺激单核细胞等生成TF和白细胞介素-(IL-6);抑制白细胞活化,减轻LPS引起的肺血管损伤;与内皮细胞GAGs结合释放前列环素,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簇及单核细胞生成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核因子kB(NF-kB)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白细胞黏附,减轻器官损害,改善微循环;与肝素结合后抑制凝血酶、纤溶酶及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维持血凝平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一家系的表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华宝来 潘家绮 +3 位作者 朱铁楠 范连凯 赵永强 沈悌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2,共4页
为了解一遗传性蛋白S(PS)缺乏症家系的临床表型 ,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调查。采用了凝固法测定PS活性、ELISA法检测总蛋白S(TPS)和游离蛋白S(FPS)抗原。结果为该家系 3代 10名成员PS活性在 11 3%~ 5 3 3% (参考值 5 5 %~ 14 5 % ) ,FPS在 ... 为了解一遗传性蛋白S(PS)缺乏症家系的临床表型 ,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调查。采用了凝固法测定PS活性、ELISA法检测总蛋白S(TPS)和游离蛋白S(FPS)抗原。结果为该家系 3代 10名成员PS活性在 11 3%~ 5 3 3% (参考值 5 5 %~ 14 5 % ) ,FPS在 2 4 6 %~ 35 2 % (参考值 5 6 %~ 15 0 % ) ,较正常参考值明显降低 ,其中 8人的TPS在 4 4 %- 30 5 % (参考值 5 8% - 15 0 % ) ,而另外 2人的TPS在正常范围内 ,分别为 6 2 7%和 70 8%。以上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 家系 表型分析 遗传学
下载PDF
162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血清及尿液κ、λ轻链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阎有功 张利方 +1 位作者 王娟 傅莉萍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 :观察良、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血清及尿液中κ、λ轻链水平和κ/λ比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散射浊度法检测 1 6 2例各类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血清及部分尿液Ig、κ、λ轻链含量 ,并计算κ/λ比率。结果 :1 52例MM... 目的 :观察良、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血清及尿液中κ、λ轻链水平和κ/λ比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散射浊度法检测 1 6 2例各类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血清及部分尿液Ig、κ、λ轻链含量 ,并计算κ/λ比率。结果 :1 52例MMGIg水平均显著减低 ,κ型κ/λ比率为 5. 3~ 493 ;λ型κ/λ比率为 0 . 0 0 6~ 0 . 2 3。 1 0例BMG及 3 2例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κ/λ比率接近正常人。 1 7例BJP型中仅 4例血清轻链明显升高且蛋白电泳谱出现M带 ,而 1 7例尿蛋白电泳谱均出现单一的轻链型M带。结论 :血清及尿液κ、λ定量和κ/λ比率对BMG与MMG、轻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血清 尿液 测定 κ轻链 Λ轻链
下载PDF
免疫固定电泳在异源性免疫球蛋白血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萍 沈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0-221,共2页
目的 调查良性单克隆和寡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在成年人中检出的比例以及在M蛋白血症中所占的比例。方法 经Hydrasys琼脂糖凝胶电泳 ,在球蛋白区呈现深染M蛋白异常条带或染色致密的数条寡克隆条带 ,再作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 (Ig)... 目的 调查良性单克隆和寡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在成年人中检出的比例以及在M蛋白血症中所占的比例。方法 经Hydrasys琼脂糖凝胶电泳 ,在球蛋白区呈现深染M蛋白异常条带或染色致密的数条寡克隆条带 ,再作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 (Ig)定量等以鉴定限制性异源性Ig血症的类别。 结果  85 98例成人血清蛋白电泳中发现“M蛋白”180例占 2 .1%,经免疫固定电泳 ,图谱各异。结合Ig定量检测并依据诊断标准确认为良性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 (BMG) 32例占 0 .37%,寡克隆Ig血症 10例占 0 .12 %;在M蛋白血症中的BMG占 17.8%,寡克隆Ig血症占 5 .6 %;BMG随年龄增大而检出率增高。 结论 免疫固定电泳有助于BMG、寡克隆lg血症和MM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固定电泳 异源性免疫球蛋白血症 应用 免疫增殖病
下载PDF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路瑾 鲍立 +3 位作者 卢锡京 刘艳荣 赖悦云 黄晓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8期570-574,共5页
目的分析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MICM)异常的特点。方法收集1999至2010年MICM资料完整的初治WM患者41例,男27例、女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骨髓形态、细胞免疫表型、... 目的分析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MICM)异常的特点。方法收集1999至2010年MICM资料完整的初治WM患者41例,男27例、女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骨髓形态、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中高危患者占58.5%。细胞免疫表型分析:CD19阳性100.0%,CD20阳性97.6%,CD38阳性74.1%,FMC7阳性36.9%,CD5阳性10.0%,CD23阳性31.6%,HLA-DR阳性83.3%,CXCR4阳性85.7%。常规细胞遗传学以及荧光原位杂交发现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PRAME在WM中表达增加,且与骨髓中淋巴细胞数相关, MAGEC1/CT7在WM中不表达。WM使用含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较环磷酰胺+长春地辛+醋酸泼尼松(COP)方案治疗未见生存优势。结论 WM具有独特的MICM特征,通过MICM的综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WM并对疾病进行监测,利妥昔单抗治疗未见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 免疫表型分型 细胞遗传学 治疗
下载PDF
国产rhG-CSF在浆细胞病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振刚 王东星 +2 位作者 傅卫军 陈玉宝 侯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 :研究国产rhG CSF(吉粒芬 ,杭州九源基因公司生产 )在浆细胞病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对造血干细胞动员以及回输后造血重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 1例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实施自体造血干... 目的 :研究国产rhG CSF(吉粒芬 ,杭州九源基因公司生产 )在浆细胞病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对造血干细胞动员以及回输后造血重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 1例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化疗联合吉粒芬 5 μg (kg·d) ,皮下注射。在干细胞回输后第 2天开始使用吉粒芬 5 μg (kg·d) ,直至造血重建。 结果 :在使用吉粒芬 6 .5± 1.7天动员过程后 ,经过 1— 2次的采集 ,获得 (2 .38± 0 .36 )× 10 6 kg的CD34 +细胞。在回输后注射吉粒芬 11.5± 2 .1天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5 0 0 μl,血小板计数 (PLT) >2 0× 10 6 L ,造血重建。 4例患者均未出现骨痛、发热及肝肾功能受损等毒副作用。结论 :吉粒芬在浆细胞病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是安全、有效的。因而将明显降低移植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粒芬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浆细胞病 RHG-CSF 多发性骨髓瘤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
下载PDF
复方黄黛片配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2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房微 贺洁 李欣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0期1317-1318,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配合化疗治疗早幼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先用诱导缓解方案配合复方黄黛片(雄蕉、青黛、太子参、丹参)缓解后治疗方案。结果:32例全部存活,29例6年无复发,复发率为8.0%。结... 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配合化疗治疗早幼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先用诱导缓解方案配合复方黄黛片(雄蕉、青黛、太子参、丹参)缓解后治疗方案。结果:32例全部存活,29例6年无复发,复发率为8.0%。结论:复方黄黛片配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满意,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黄黛片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林毅 盛燕 张克青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944-945,共2页
例1男,5岁,天津蓟县人。因左膝关节肿痛半年于2001年5月21日入院。入院半前年患儿出现左膝关节疼痛,不肿,影响活动,夜间疼痛重,不伴有发热、皮疹及其他关节疼痛,家长未予重视。入院前4个月左膝关节轻微肿胀,外院诊为"关节炎",未正规治... 例1男,5岁,天津蓟县人。因左膝关节肿痛半年于2001年5月21日入院。入院半前年患儿出现左膝关节疼痛,不肿,影响活动,夜间疼痛重,不伴有发热、皮疹及其他关节疼痛,家长未予重视。入院前4个月左膝关节轻微肿胀,外院诊为"关节炎",未正规治疗;入院前2个月左膝关节肿胀明显加重,影响行走及下蹲,故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肿胀 膝关节肿痛 夜间疼痛 左膝关节 正规治疗 关节炎
下载PDF
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病理细胞的特殊形态学改变二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学良 李芳邻 +4 位作者 赵川莉 姜道滋 秦平 王应玞 闫树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0-223,共4页
Waldenstr m巨球蛋白血症 (WM)是由B淋巴细胞克隆异常增殖所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其病理细胞具有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本研究对 2例WM患者的诊断经过及形态学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2例患者的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特殊的“... Waldenstr m巨球蛋白血症 (WM)是由B淋巴细胞克隆异常增殖所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其病理细胞具有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本研究对 2例WM患者的诊断经过及形态学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2例患者的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特殊的“泡沫状细胞” ,其细胞化学染色具有淋巴细胞的特征 ,而不具有单核巨噬细胞或脂肪细胞的特点。结论 :本文所描述的细胞为印戒样淋巴细胞的特殊亚型 ,可以将其描述为“宝石镶戒样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denstroem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 印戒样淋巴细胞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华氏球蛋白血症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晓宁 王金铠 +2 位作者 魏影非 周晨光 吕鸿雁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3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
下载PDF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断(附16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遵民 孙军山 +1 位作者 章卫平 许小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6年— 2 0 0 0年收治的 16例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诊断时中位年龄 6 7岁 ,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清中IgM异常增高及骨髓和淋巴结... 目的 探讨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6年— 2 0 0 0年收治的 16例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诊断时中位年龄 6 7岁 ,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清中IgM异常增高及骨髓和淋巴结内淋巴样浆细胞浸润。初诊时有 9例误诊 ,误诊率 5 6 2 5 %。结论 为减少误诊 ,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重视免疫学检查和鉴别诊断 ,血清IgM测定和骨髓学检查应做为本病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 诊断 W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