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瞿琬林 陈峰 +1 位作者 聂曾波 古玲玲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择期LC老年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全麻组,全麻组(n=29)给予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组(n=29)给予T... 目的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择期LC老年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全麻组,全麻组(n=29)给予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组(n=29)给予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术后3 d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苏醒质量高于全麻组(P<0.05),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补救镇痛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1 d认知功能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老年LC患者行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提高患者苏醒质量,辅助术后镇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补救镇痛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丁明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入院的68例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入院的68例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肝胆管损伤、胆汁漏、切口感染等)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对比结果显示,该手术方式不仅安全有效,更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显示出其优越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 胆囊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
3
作者 王东彩 仝永方 韩珍珍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7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有关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有关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统计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另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统计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术后共有23例发生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20.00%(23/1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肿瘤分期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0.009、2.266、0.038、0.079、0,P>0.05);独居、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疾病认知程度、病程、辅助放疗、社会支持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7、14.944、9.590、19.120、13.939、12.990、13.64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居(OR=4.614)、家庭月收入<5000元(OR=7.084)、医疗费用自费(OR=4.286)、对疾病无认知(OR=10.000)、病程>3年(OR=7.389),有辅助放疗(OR=5.856)、社会支持水平低(OR=8.382)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7、14.944、9.590、19.120、13.939、12.990、13.645,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风险较高,而其发生的因素众多,包括独居、家庭月收入<5000元、医疗费用自费、对疾病无认知、有辅助放疗、社会支持水平低等。因此,临床需对上述高危人群给予重点关注,并施以个体化管理对策,保证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癌因性疲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非肥胖人群胆结石检出率与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师阿盟 何鑫 +5 位作者 王莹 姜珏 周琦 王倩 史海涛 董蕾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58-461,共4页
目的调查非肥胖体检人群胆结石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体检的非肥胖人群(BMI≤24 kg/m^(2)),行腹部超声和血生化检测。结果2021年度参加体检人群66221例,超重人群31427... 目的调查非肥胖体检人群胆结石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体检的非肥胖人群(BMI≤24 kg/m^(2)),行腹部超声和血生化检测。结果2021年度参加体检人群66221例,超重人群31427例,发现胆结石1591例(5.1%),有胆囊切除术862例(2.7%),非肥胖人群34794例,发现胆结石1309例(3.8%),胆囊切除术657例(1.9%),两组差异显著(P<0.001);非肥胖胆结石患者女性、年龄大、高BMI占比高,SBP、DBP、FBG、TG、TC、LDL-C、UA、ALT、AST、ALP、GGT、TBIL水平和合并脂肪肝者更高(P<0.0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女性、BMI、FBG、GGT和脂肪肝是非肥胖人群胆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则为保护性因素(P<0.001);非肥胖胆结石患者女性占65.0%,≥45岁者占62.4%,高SBP占32.7%,低HDL-C占29.4%、高LDL-C占27.3%、高TG占24.6%、高DBP占21.3%、高TC占21.3%、高FBG占19.6%、脂肪肝占16.8%和高UA占16.0%。结论非肥胖人群胆结石检出率显著低于超重人群,但这些人群中的女性、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合并脂肪肝者仍可存在胆结石,需要注意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非肥胖 流行率 体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在胆囊结石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凯 刘东升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在胆囊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疑似胆囊结石患者,应用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胆囊结石诊断...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在胆囊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疑似胆囊结石患者,应用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胆囊结石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200例疑似胆囊结石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183例,检出率为91.5%。κ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腹部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般的一致性(κ=0.643,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κ=0.904,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胆囊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高于腹部CT(P<0.05)。结论与腹部CT相比,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度更高,可为医师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参考,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腹部CT 胆囊结石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肝郁气滞、肝胆湿热型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6
作者 王彤 张平 +9 位作者 颜鑫园 蔡青原 陈建波 王雅蕾 刘文杰 朱豆豆 王旭 谭琰 李建军 姚成礼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初步建立并评价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证型的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探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模型支持。方法:4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WT)、造模3周组(LD-3)、造模6周组(LD-6)... 目的:初步建立并评价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证型的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探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模型支持。方法:4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WT)、造模3周组(LD-3)、造模6周组(LD-6)、造模9周组(LD-9),每组12只。WT组给予普通饲料+正常饮用水喂养,造模组分别给予3、6、9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正常饮用水喂养。在造模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分别在3、6、9周麻醉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取组织标本,采用尼罗红染色观察胆囊脂质沉积情况,红外光谱分析胆汁成分;胆固醇代谢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组1(ABCA1)蛋白表达,进行模型评价。结果:与WT组相比,各组造模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血清TC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P<0.05);胆囊脂质沉积显著,胆汁混浊度增加;肝脏ABCA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小鼠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模型构建方法,符合临床特征。并成功建立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证型的疾病证候类型,可为后续针对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高脂饮食 甘油三酯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胆囊炎及对患者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陈立坤 董彩丽 +4 位作者 顾春芳 杨淑红 尹玉杰 朱小静 渠兴甫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64-968,共5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胆囊炎(AC)及对患者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于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AC患者12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生长抑素治疗...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胆囊炎(AC)及对患者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于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AC患者12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行常规对症治疗+生长抑素+血必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改变指标;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前清蛋白(PA)等肝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及3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s-CRP、PCT、TNF-α及ALT、TBIL、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内,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血必净联合治疗AC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保护肝功能,促进患者康复,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血必净 急性胆囊炎 肝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大黄灵仙胶囊治疗胆石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8
作者 蒙健林 陈雅璐 +3 位作者 王明刚 王兵 胡嗣钦 王清坚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50-55,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大黄灵仙胶囊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提取大黄灵仙胶囊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结合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得到胆石症相关靶点,借助...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大黄灵仙胶囊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提取大黄灵仙胶囊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结合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得到胆石症相关靶点,借助R语言筛选大黄灵仙胶囊与胆石症的交集靶点,借助Perl语言映射出交集靶点对应的有效活性成分,构建药物治疗疾病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数据库,利用Cytoscape软件对数据库绘制可视化图并筛选出核心有效成分;借助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160个大黄灵仙胶囊有效活性成分,116个对应作用靶点,其中与胆石症的共同靶点28个。大黄灵仙胶囊治疗胆石症的核心成分有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异鼠李素等,治疗的主要核心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主要通过细胞增殖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调控等生物作用在细胞核浆、内吞体膜、胞外间隙等细胞位置,发挥类固醇结合、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参与调控癌变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胆石症的效用。结论:网络药理学构建了大黄灵仙胶囊治疗胆石症多活性成分、多基因靶点、多治疗通路相互作用的特点,筛选出大黄灵仙胶囊作用于胆石症的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为进一步探索大黄灵仙胶囊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胶囊 网络药理学 胆石症 靶点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9
作者 阿米娜汗·吐尔尼牙孜 张阳 +3 位作者 朱翊 刘梅 常丽蓉 赵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906-91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 目的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5.00%,9/60)低于对照组(36.67%,22/60)(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后30 d再次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31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PPCs组,89例患者纳入非PPCs组。PPCs组既往胆道手术史率、术前白蛋白(ALB)高于非PPCs组(P<0.05),PPCs组手术时间长于非PPCs组(P<0.05),PPCs组、非PPCs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类型、结石部位、术中使用胆镜率、合并胆肠吻合率、术中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前总胆红素(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别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长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ALB水平高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ALB有关,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可降低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胆管结石 术后肺部并发症 围术期肺康复训练 影响因素 效果
下载PDF
循A-B-D路径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研究
10
作者 余海 吴东 项良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73-75,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循A-B-D路径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 目的对比研究循A-B-D路径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采用LC,观察组实施A-B-D路径改良LC,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中转开.腹率、结石清除率、胆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血清指.标变化、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开腹率、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胆管损伤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ALT、WBC、.TBI、hs-CRP均有所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两组术后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P<005)。结论A-B-D路径改良LC能够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胆管损伤,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D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囊炎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镜胆道手术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11
作者 杨勇 沈章义 +2 位作者 张平 龚勇 荣愈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74-377,共4页
目的:对比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取石与腹腔镜胆道手术(LBDEL)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查阅分析2012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9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CP组和LBDEL组,术中根据... 目的:对比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取石与腹腔镜胆道手术(LBDEL)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查阅分析2012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9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CP组和LBDEL组,术中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术前的选择切除或保留胆囊、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或行T管引流,比较两种术式及LBDEL组内的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有94例患者为ERCP组;243例患者为LBDEL组。对比ERCP组与LBDEL组中保留胆囊且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患者,ERCP组(54.3%)的残余结石率高于LBDEL组(21.2%),且术后发生肝损伤和胰腺炎上要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开始耐受下床时间、发生胆瘘等并发症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BDEL组中都选择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患者有203例,对其是否保留胆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选择保留胆囊的患者(31.9%)结石复发残余率比切除胆囊的患者(7.8%)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恢复情况、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DEL组中保留胆囊的患者共有197例,对比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和放置T管的患者,选择胆总管行一期缝合的结石复发率(24.01%)比放置T管引流的患者(17.1%)要高,而且在术后并发胰腺炎上也高于放置T管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DEL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低并发症,但其各有特点,在选择具体手术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治疗效果及其logistic回归分析
12
作者 李梦珂 李渊 王建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7期2054-2057,共4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随访1年,根据术后是否复发进行分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访显示,1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中,术后有18例结石残留,残留率为12.00%(18/150);术后37例复发,纳入观察组,复发率为24.67%(37/150),未复发113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胆固醇水平、胆总管直径、乳头旁憩室、胰管反复显影、胆管角成角、合并炎症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7.037、15.270、10.784、20.156、23.180,P<0.05)。胆固醇水平(>5.72 mmol/L)、胆总管直径(≥1.5 cm)、乳头旁憩室、胰管反复显影、合并炎症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复发危险因素,胆总管成角(>120°)是保护因素。结论:胆固醇水平、胆总管直径、乳头旁憩室、胰管反复显影、胆管角、合并炎症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的术前评估及术后操作,以降低术后结石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多发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导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评估
13
作者 邹正东 陈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导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3日—2021年1月30日资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34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n=66)和经皮导管引流组(n=68)。高危被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导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3日—2021年1月30日资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34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n=66)和经皮导管引流组(n=68)。高危被定义为急性生理评估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为7分或更高。主要终点是1年内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包括1个月内感染和心肺并发症,1年内需要再次干预(必须与急性胆囊炎相关的手术、放射或内镜检查),或复发1年内胆道疾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①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6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因伴胆管炎需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1例患者因低钠血症接受保守治疗,2例在出院数周后接受选择性胆囊切除术,11例(17.2%)患者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68例接受经皮导管引流,其中65例(95.6%)手术成功,其余3例患者放射科医师未能将经皮管放入胆囊腔,其中2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直到症状消失,1例患者因胆囊穿孔和造影剂外渗导致严重腹痛而需要紧急胆囊切除术。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皮导管引流组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3.0%vs.8.8%,P=0.270):分配给胆囊切除术的66例患者中有8例(12.1%)和分配到经皮导管引流组68例患者中有44例(64.7%)出现主要并发症(风险比0.2,95%置信区间0.1~0.4;P<0.001)。经皮导管引流组有45例患者(66.2%)需要再次介入治疗,而胆囊切除组有8例患者(12.1%)需要再次介入治疗(P<0.001)。经皮导管引流组胆道疾病复发率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组(52.9%vs.4.5%,P<0.001)。中位住院时间长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组(9 d vs.5 d,P<0.001)。结论与经皮导管引流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胆道疾病的复发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有助于后期患者身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皮导管引流术 高危急性胆囊炎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其新 吴争光 牛建广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微创手术即LC+LTCBDE,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手术用时短,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3d,两组CRP、IL-6、TNF-α、AMY水平均升高,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低(P<0.05);术后,两组AST、ALT、TBi L、ALP水平均升高,且术后3d观察组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LC+LTCBDE治疗,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OCBDE),患者损伤小,便于恢复,且并发症风险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其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及空腹血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奥奇 王庆雯 +1 位作者 杨正霞 何俊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77-583,共7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发生现况,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2023年1—5月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对象中选取18岁以上,有完整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齐全的29350...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发生现况,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2023年1—5月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对象中选取18岁以上,有完整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齐全的29350名为研究人群。超声检测是否存在慢性胆囊炎,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BMI、空腹血糖的关系。结果成人健康体检人群TC值为(5.13±1.03)mmol/L,TG值为(1.62±1.36)mmol/L,HDL-C值为(1.63±0.38)mmol/L,LDL-C值为(2.97±0.84)mmol/L,BMI值为(24.15±3.29)kg/m^(2),GLU值为(5.43±1.25)mmol/L。健康体检人群中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为15.4%(4516/29350例)。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各年龄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分别为3.6%、8.4%、15.1%、20%、24.4%,χ^(2)=2150.318,P<0.05),≥60岁人群中发病率最高为24.4%(1183/4834例)。TC、TG、LDL-C增高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均大于正常组,HDL-C正常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大于降低组,TC、TG、LDL-C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3.176、33.965、17.070,P<0.05),HDL-C正常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与降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为2.12,P>0.05)。超重患者慢性胆囊炎发病率最高,为17.9%(1960/10948例),各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92,P<0.05)。GLU升高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发病率最高为21.6%(849/3929例),各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14,P<0.05)。各年龄组中:18~29岁,BMI各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67,P<0.05),其余指标各组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39岁,TC、TG、HDL-C、LDL-C、BMI、G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6、2.188、-2.791、2.302、8.294、2.657,P<0.05);40~49岁,TC、TG、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33、3.205、-4.835、2.579、8.015、3.716,P<0.05);50~59岁,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31、4.965、8.454、4.700,P<0.05);≥60岁,TC、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7、-7.953、-3.277、6.048、2.520,P<0.05)。结论成人健康体检人群胆囊炎发病率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各年龄组中,慢性胆囊炎发病均与体重指数有关。除18~29岁外,其余各年龄组慢性胆囊炎发病与空腹血糖、血脂均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空腹血糖 血脂水平 体重指数 健康体检人群 关联研究
下载PDF
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董永升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AC)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郏县中医院收治的AC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和B组(常规药物治疗+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对比两组治疗有效... 目的分析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AC)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郏县中医院收治的AC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和B组(常规药物治疗+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胆囊指标、炎性因子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临床症状评分(厌食、黄疸、口苦、发热、便秘、恶心、腹痛)、胆囊指标(胆囊横径、胆囊壁厚度)、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VAS、PPI、PRI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患者在常规服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疼痛感,降低炎症指标、胆囊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药物 急性胆囊炎 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有效率
下载PDF
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对hs-CRP、AMS的影响
17
作者 蔡日 游焜 彭亚南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对hs-CRP、AMS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行开腹手术,42例)和双镜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48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对hs-CRP、AMS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行开腹手术,42例)和双镜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48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周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淀粉酶(AMS)]及复发率。结果双镜组术中失血量、引流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术后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s-CRP、AMS水平均降低(P<0.05),且双镜组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方式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且胰腺功能恢复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 HS-CRP AMS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赵鑫 任伟 +1 位作者 杨文泽 张晓燕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11-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酒泉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进行治疗的105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酒泉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进行治疗的105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3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安全性、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渗血量较少,手术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均更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BIL、ALT及AST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TBIL、ALT及AST均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明显更低,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不仅可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还可缩短手术时长及术后初次排气时间,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肝胆结石 肝硬化 并发症
下载PDF
气腹压变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颈动脉血流的影响
19
作者 杨弼君 李彩霞 王爱桃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arotid doppler ultrasound,CDU)评估气腹压(pneumoperitoneum pressure,PP)变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老年患者颈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内蒙古自... 目的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arotid doppler ultrasound,CDU)评估气腹压(pneumoperitoneum pressure,PP)变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老年患者颈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择期LC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S1组、S2组和S3组,设置PP分别为10 mm Hg、12 mm Hg和14 mm Hg。在麻醉前(T_(1))、插管后2 min(T_(2))、PP建立后2 min(T_(3))和PP结束后2 min(T_(4)),利用CDU测量患者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左右侧直径和血流量。测量时患者均为水平仰卧位。同时记录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4)时各组CCA左右侧直径及左右侧血流量均降低(P<0.05)。与T_(2)时比较,T_(3)时各组CCA左右侧血流量均降低(P<0.05)。与S1组比较,T_(3)时S3组CCA左右侧血流量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T_(2)~T_(4)叶各组MAP均降低(P<0.05);与T_(2)时比较,T_(3)时S2组和S3组MAP均升高(P<0.05);与T_(3)时比较,T_(4)时S2组和S3组MAP均降低(P<0.05)。与S1组比较,T_(3)时其余各组MAP均升高(P<0.05),T_(4)时S3组MAP升高(P<0.05);与S2组比较,T_(3)~T_(4)时S3组MAP升高(P<0.05)。结论PP变化对LC老年患者颈动脉血流的影响有差异,S1组和S2组对LC老年患者颈动脉血流量的影响小于S3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人工气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发斌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65-67,70,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 目的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试验组予以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