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梁允标 沈梅 韩为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并LDH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并LDH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前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AM)]、痉挛程度[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法(MAS)]、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量表(JOA)]、腰背肌力学[屈伸松弛比(FRR)、肌张力、压痛阈]、足底压力、生活质量[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治疗后,2组STREAM各项评分、JOA各项评分、压痛阈、SS-QOL评分、患足静态压力占比、患足中部动态压力峰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NIHSS评分、ADL各项评分、VAS评分、健足中部动态压力峰值、FRR、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并LDH患者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缓解痉挛、疼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改善腰椎功能、腰背肌力学和足底压力相关指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疗法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 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屈伸松弛比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4
2
作者 焦俊杰 郭洪亮 +3 位作者 刘丽杰 何有娣 袁俊亮 胡文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68-1971,共4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北京英智康复医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1例。...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北京英智康复医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于干预3个月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部分对两组患者下肢分离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对两组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运动与步行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运动与步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与步行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与步行能力,提高总体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运动疗法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影响的超声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零三 元唯安 +2 位作者 陈威烨 高志玲 詹红生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1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 :观察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的影响。方法 :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55岁,平均(31.30±6.48)岁;BMI指数18.1~24.9 kg/m^2,平均(21.70±1.95)kg/m^2。采用超声影像分析健康志愿者行仰卧抬腿强筋力时... 目的 :观察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的影响。方法 :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55岁,平均(31.30±6.48)岁;BMI指数18.1~24.9 kg/m^2,平均(21.70±1.95)kg/m^2。采用超声影像分析健康志愿者行仰卧抬腿强筋力时仰卧位及仰卧抬腿30°、60°、90°多裂肌厚度,行双手攀足固肾腰时坐位屈髋、前屈至极限位、前探至极限位多裂肌厚度。结果:仰卧抬腿强筋力时,仰卧抬腿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6.867±2.460)mm,仰卧抬腿3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9.010±2.510)mm,仰卧抬腿6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2.477±2.220)mm,仰卧抬腿9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7.593±2.37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619,P<0.05)。双手攀足固肾腰时,坐位屈髋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5.810±2.440)mm,前屈位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5.677±2.130)mm,前探位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5.533±2.1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7.789,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在行强筋功法时,多裂肌的厚度随仰卧抬腿度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前屈度数的增加而减小,可以通过特定动作训练改变多裂肌的伸缩状态,从而实现锻炼多裂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多裂肌 自体锻炼 超声检查
下载PDF
Brunnstrom分级取穴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素慧 窦娜 +4 位作者 陈长香 李建民 崔颖 李丹 吴庆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观察Brunnstrom分级取穴对脑卒中肢体偏瘫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将9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按Brunnstrom分级取穴,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取穴,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处理,并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训... 目的:观察Brunnstrom分级取穴对脑卒中肢体偏瘫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将9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按Brunnstrom分级取穴,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取穴,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处理,并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并对两组采用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评测(FMA)和Barthel指数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照Brunnstrom分级取穴可以明显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Brunnstrom分级 取穴 运动功能 ADL
下载PDF
唐山地震21年后截瘫者的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 被引量:20
5
作者 贾福军 徐广明 +2 位作者 张洪 张本 杨德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0期1408-1409,1433,共3页
目的了解唐山地震所致截瘫者21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方法使用事件影响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激源和应激反应问卷及生存质量问卷等工具,在唐山地震21年后对60例地震截瘫者和60例正常幸存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 目的了解唐山地震所致截瘫者21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方法使用事件影响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激源和应激反应问卷及生存质量问卷等工具,在唐山地震21年后对60例地震截瘫者和60例正常幸存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截瘫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地震截瘫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震 截瘫者 心理健康 生存质量 远期影响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4 位作者 谢远见 于增志 秦茵 吴友明 卢颖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对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间进行Pearson和Spearman...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对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间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0位患者的步行速度为35.45(4.10~67.40)m/min,平均步长为34.41cm,平均步频为91.59steps/min,步长步频比为0.0038(0.0020~0.0054)犤m/(steps·min)犦。患者的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57和r=0.874,P<0.001);步长和步频之间也呈正相关(r=0.781,P<0.001);步长步频比与步行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差(r=0.280,P>0.05)。回归分析发现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915和R2=0.763,P<0.001),步长与步频之间也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610,P<0.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步长对步行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R2=0.878,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由步行速度与时间-距离因子步长和步频之间存在规律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患者的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步行速度 步长 步频
下载PDF
神经束间侧侧缝合重建截瘫/四肢瘫感觉功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少成 郭福玲 +4 位作者 阎国章 马玉海 贾金鹏 邬春虎 修先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87-988,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重建截瘫 /四肢瘫部分感觉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具有感觉功能的神经干或束组作为供体神经 ,支配感觉消失区的神经干或束组为受体神经 ,在合适的平面将两神经的束外膜切开约 1~ 1.5cm ,相互紧密并拢后以 9~ 10个“0... 目的 :介绍一种重建截瘫 /四肢瘫部分感觉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具有感觉功能的神经干或束组作为供体神经 ,支配感觉消失区的神经干或束组为受体神经 ,在合适的平面将两神经的束外膜切开约 1~ 1.5cm ,相互紧密并拢后以 9~ 10个“0”无损伤针线侧侧缝合束外膜。结果 :2 1例 (四肢瘫 4例 ,截瘫 17例 )术后获 1~ 5年 (平均 2年 8个月 )的随访 ,3例失访。受区感觉恢复达S3级者 11例 ,S2级者 6例 ,S1级者 2例。但重建感觉区域的感觉定位均转换较差。结论 :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可以重建截瘫、四肢瘫患者的部分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间侧侧缝合 四肢瘫 感觉功能 截瘫 功能重建
下载PDF
1037例痉挛性脑瘫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27
8
作者 于炎冰 张黎 +2 位作者 马延山 冯利东 郭协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 037例痉挛性脑瘫病例。依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 037例痉挛性脑瘫病例。依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颈段和腰骶段脊神经后根。结果 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4. 1个月。96. 05%患者术后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1. 23%。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0. 74%,随访期间为87. 24%。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9%。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382侧(21. 66% ),肌无力256侧(14. 51% ),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肢体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134例(10. 58% )。结论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状态 显微手术治疗 周围神经
下载PDF
艾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霍新慧 赵百孝 +1 位作者 周钰 黄海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66-2567,共2页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结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照组)。采用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Barthel指数(Bl)评定、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RO量表...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结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照组)。采用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Barthel指数(Bl)评定、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RO量表)分别评定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PRO量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Barthel指数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较单纯康复疗法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中风 痉挛性瘫痪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父母积极体验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调查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彩峰 周志南 +1 位作者 谢俊房 武恒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4-927,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父母在照顾脑瘫患儿时所感受的积极体验水平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脑瘫患儿的父母246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 目的调查分析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父母在照顾脑瘫患儿时所感受的积极体验水平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脑瘫患儿的父母246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等调查脑瘫患儿父母积极体验及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脑瘫患儿父母积极体验得分为(30.4±7.5)分,其中自我肯定维度得分为(16.3±4.4)分,生活展望维度得分为(14.2±4.3)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脑瘫患儿父母积极体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业、月均收入、家庭居住地脑瘫患儿父母积极体验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不同月龄、性别的脑瘫患儿的父母积极体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不同医疗费用来源、治疗时间的脑瘫患儿的父母积极体验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瘫患儿父母积极体验得分与实际亲密度、理想家庭亲密度、实际家庭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呈正相关(r=0.453、0.280、0.477、0.426,P<0.001),与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呈负相关(r=-0.209,P=0.001),与适应性不满意程度无直线相关性(r=-0.117,P=0.06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性别、患儿性别、理想适应性是影响脑瘫患儿父母积极体验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瘫患儿父母积极体验得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理想适应性得分越高,脑瘫患儿父母感受到的积极体验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父母 积极体验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下载PDF
集体康复训练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将 闫晓丽 +3 位作者 黄洁 韩振萍 张玉红 谢鹏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观察集体康复训练后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改善情况,为探究偏瘫康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4周后观... 目的观察集体康复训练后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改善情况,为探究偏瘫康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4周后观察组丢失2例为38例,对照组丢失5例为35例。2组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及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而观察组采用集体康复训练。干预4周后,评价并比较2组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干预后2组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大,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周集体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ADL。集体康复训练模式是实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且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积极、愉悦、丰富的康复环境,为脑卒中康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康复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内镜下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 被引量:17
12
作者 于炎冰 张黎 +6 位作者 伍成奇 马延山 李伟 冯利东 张文伟 郭京 左焕琮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4月显微手术治疗的 5 3例脑瘫性下肢痉挛 ,全部采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 ,并在术中应用软性神... 目的 探讨内镜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4月显微手术治疗的 5 3例脑瘫性下肢痉挛 ,全部采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 ,并在术中应用软性神经内窥镜。结果 全部患者平均随访 10个月。10 0 %患者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缓解 ,随访期间缓解率为 94 .3%。术后 6周内步态功能改善率为5 6 .6 % ,随访期间为 90 .6 %。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 94 .3%。术后发生下肢感觉障碍 2 0例(37.7% ) ,肌力下降 5例 (9.4 % ) ,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无一过性尿失禁及尿潴留发生。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 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 ,术中应用内窥镜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创伤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内窥镜
下载PDF
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述评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胡乐星 齐瑞 孙萍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588-591,共4页
临床上中风病又叫脑卒中,根据流行病调查,在我国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且年龄趋向于低龄化[1],发病快,病死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发病后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可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其中的偏瘫痉挛期严重影响... 临床上中风病又叫脑卒中,根据流行病调查,在我国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且年龄趋向于低龄化[1],发病快,病死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发病后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可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其中的偏瘫痉挛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医疗上面临的一项主要难题。中医针灸推拿作为中医中特色疗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在偏瘫痉挛期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改善预后的作用也非常明显。通过临床实践,文献研究,从针灸部位(头针、体针、夹脊针、督脉针、跷脉穴针刺等特殊针法等),推拿手法(扌衮法、点穴法、掌擦法、捏法、运动疗法、逆推足三阴经法等),综合疗法等方面对用以针灸推拿为主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优势进行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针灸推拿 偏瘫 痉挛状态 综述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积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忠良 关爽 +1 位作者 宋琳 郑伟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31期6824-6825,共2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12例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确诊后转入康复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12例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确诊后转入康复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业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的下肢运动功能积分为22.00±3.37,与治疗前5.82±2.33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的下肢运动功能积分为14.43±3.21,与治疗前6.09±2.13比较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积分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步行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功能 功能性电刺激 患者 治疗组 治疗后 脑卒中偏瘫 对照组 生活自理能力 积分 结论
下载PDF
自制踝足矫形器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英文 刘捷 +2 位作者 殷延玲 樊延霞 彭连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194-6194,共1页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能否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方法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观察组)和不使用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入院第1天,发病第3,4周,第10~12周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能否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方法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观察组)和不使用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入院第1天,发病第3,4周,第10~12周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发病第3,4周两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无差别,第10~12周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早期应用踝足矫形器,配合常规处理可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功能 踝足矫形器 患者 急性脑血管病 对照组 发病 观察 结论 自制 评分
下载PDF
郑魁山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初探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耀东 韩豆瑛 郑魁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0,共2页
主要从倡导早期针刺、针刺主张轻浅透、留针坚持时间短、起针之际防出血以及矫正过度须谨防等5个方面对郑魁山教授在周围性面瘫上的治疗经验进行了初探和总结。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经验初探 郑魁山
下载PDF
脑性瘫痪手部畸形的矫治与功能重建(附38例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希敏 郭新生 +4 位作者 于晓江 刘永辉 张守平 王新民 张学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本文报告了38例脑性瘫痪手部畸形的矫治与功能重建,经术后随诊18个月~7年,平均4年3个月,优良率占94.7%,文中着重阐述了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的选择,强调了手术前后康复治疗问题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虽然脑性瘫痪手部畸... 本文报告了38例脑性瘫痪手部畸形的矫治与功能重建,经术后随诊18个月~7年,平均4年3个月,优良率占94.7%,文中着重阐述了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的选择,强调了手术前后康复治疗问题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虽然脑性瘫痪手部畸形手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的病人治疗十分困难,但根据病理改变的程度和瘫痪类型,采用综合手术方法矫正畸形并重建手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功能重建 脑性瘫痪 手部
下载PDF
中药蜡疗配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上肢功能障碍88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勉 董小丽 +1 位作者 余志华 伍蓉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配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8例有上肢功能障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作业疗法,对照组于作业治疗前进行45min普通蜡疗;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配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8例有上肢功能障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作业疗法,对照组于作业治疗前进行45min普通蜡疗;治疗组于作业治疗前进行45min中药蜡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结论:中药蜡疗加作业疗法组与普通蜡疗加作业疗法对脑瘫的上肢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作用,但中药蜡疗加作业疗法较普通蜡疗加作业疗法对脑瘫的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蜡疗 作业疗法 痉挛型脑瘫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神经溶解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励建安 黄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8期2670-2671,共2页
神经溶解技术是指注射特定的药物,导致神经或肌肉组织变性,从而降低肌肉-神经活跃程度的治疗方法。该文就其操作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及它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神经溶解技术 康复治疗 临床应用 脑瘫 偏瘫 脊髓损伤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运动控制障碍 脑外伤 酒精
下载PDF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60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樊继军 赵卫华 +1 位作者 马彦 李振宁 《陕西中医》 2011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肢体按摩、水疗、针灸治疗、高压氧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多种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3.2%。结论:表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可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脑卒中/并发症 反射性效感神经营养障碍/治疗/针灸疗法/康复 心理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