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女性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骨转换特征及其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邹明 池继敏 +4 位作者 季欧 唐敏 桑阳 陈知语 李小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骨转换与老年女性髋部脆性骨折(fragile hip fracture,HF)风险及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年龄≥60岁女性住院骨质疏松症患者共661例,分为无骨折组(A组)266例和HF组(B组)395例。检测... 目的探讨骨转换与老年女性髋部脆性骨折(fragile hip fracture,HF)风险及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年龄≥60岁女性住院骨质疏松症患者共661例,分为无骨折组(A组)266例和HF组(B组)395例。检测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磷(P)、镁(Mg)、尿素(Urea)、肌酐(Cr)、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骨形成率(MoMF)、骨吸收率(MoMR)及骨转化率(MoT)。结果(1)HF组TP[118(108,128)vs 124(114,131)]、Alb[38.4±3.7 vs 40.0±4.3]、HDLc[1.51(1.24,1.71)vs 1.54(1.37,1.73)]、Ca[2.21±0.12 vs 2.29±0.12]、P[1.03±0.16 vs 1.08±0.17]含量较无骨折组降低,年龄[76(68,83)vs 73(67,78)]、β-CTX[0.57(0.40,0.77)vs 0.34(0.19,0.56)]、MoMR[1.84(1.30,2.51)vs 1.09(0.61,1.83)]及MoT[2.16(1.56,2.85)vs 1.56(1.09,2.38)]较无骨折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ID OC、MoMF、Urea、Cr、Cys-C、eGFR、Tch、TG、LDLc及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女性HF与HDLc、TP、ALB、Ca、P、Mg呈负相关(r=-0.09、-0.26、-0.16、-0.28、-0.12、-0.03,P<0.05),与年龄、β-CTX、MoMR、MoT呈正相关(r=0.17、0.36、0.36、0.26,P<0.05),与N-MID OC、MoMF、Urea、Cr、Cys-C、eGFR、Tch、TG、LDLc无相关性(P>0.05)。(3)年龄、MoT、TP、Ca、P为老年女性HF的风险因素,OR分别为1.03(95%CI:1.01~1.06)、1.75(95%CI:1.44~2.12)、0.96(95%CI:0.92~0.99)、0.06(95%CI:0.01~0.37)、0.18(95%CI:0.06~0.6),P<0.05。(4)HDLc与骨转化间存在“U”型关系,P<0.01,其切点为1.692 mmol/L。结论高骨转换是老年女性HF的危险因素,其骨转化率与HDLc存在U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换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下载PDF
曲马多超前镇痛在局麻下胸腰段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国庆 赵华国 +5 位作者 孙韶华 马维虎 李豪杰 王扬 陆联松 阮超越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肌注曲马多用于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1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观... 目的:探讨术前肌注曲马多用于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1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观察组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57~80(67.69±4.75)岁;T1114例,T1212例,L118例,L215例;予PKP术前0.5 h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对照组59例,男24例,女35例;年龄55~77(68.00±4.43)岁;T1119例,T1211例,L117例,L212例;予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术前(T0)及术中穿刺时(T1)、放置工作套管时(T2)、球囊扩张时(T3)、骨水泥注入椎体时(T4)、术后2 h(T5)、出院时(T6)的疼痛程度;观察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院时询问患者对再次行PKP手术的接受度。结果:118例患者顺利完成经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术,术中均未使用静脉镇静镇痛药物。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T5时的VAS较对照组降低(P<0.05);T6时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6时的VAS较T0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再次行PKP术的接受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0.5 h肌注曲马多用于在局麻下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骨折椎体PKP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明确,可增加患者术中及术后2 h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超前镇痛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血液高RDW和高N-MID OC/β-CTX比值在老年女性椎体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明 池继敏 +4 位作者 唐敏 桑阳 陈永丽 邓顺 岳建彪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值联合检测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OPVF)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60岁女性骨质疏松住院患者786... 目的 探讨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值联合检测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OPVF)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60岁女性骨质疏松住院患者786例,分为无骨折组(A组,378例)和OPVF组(B组,388例)。N-MID OC、β-CTX、NMID-OC/β-CTX比值、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钙(Ca)、磷(P)及镁(Mg)。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a、P、Hb、HCT、MCV、MCH、MCHC含量降低,RDW-CV、N-MID OC/β-CTX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VF与β-CTX、Ca、P呈负相关,与RDW-CV、N-MID OC/β-CTX呈正相关(均P<0.05)。骨折患者RDW与N-MID OC、β-CTX、Ca、P、Mg呈负相关(均P<0.05)。RDW、N-MID-OC/β-CTX为OPVF的风险因素(均P<0.05),OR分别为1.38、1.005。二者含量越高,椎体骨折风险越高,最高层是最低层的约3倍和2倍,OR为2.818,1.734。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OPVF的诊断性能,其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分别为0.64、42.78%、82.01%、70.9%、58.3%。结论 血液高RDW和高N-MID 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明显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可用于辅助诊断及预测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下载PDF
骨化三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人PKP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恒 张卫华 +2 位作者 韩俊 张建业 李永鸿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40-244,250,共6页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治疗对骨折愈合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2020年...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治疗对骨折愈合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2020年我院接受PKP手术的106例OVCF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PKP术后给予钙剂+阿仑膦酸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0.57%和8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分别为73.58%和5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3、6个月时Cobb角和OD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O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6个月时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3、6个月时BALP和PINP水平明显升高(P<0.05),β-CTX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1、3、6个月时BALP和PI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病人PKP术后应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并增加骨密度,对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脊柱功能和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化三醇 骨碱性磷酸酶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戚文元 缪世昌 孙丽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分为疼痛组(n=15)和无痛组(n=8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97例患者VAS>4分有15例(15.46%),VAS≤4分有82例(84.54%)。术后12 h、1周和1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1周、1个月疼痛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无痛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筋膜损伤、手术入路方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术前骨密度等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筋膜损伤、有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OVCF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与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有关,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残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残留腰背部疼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营 李宝田 +1 位作者 李骁腾 潘玉林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76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侧PKP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76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侧PKP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6个月,两组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体前缘高度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OVCF的手术用时短,骨水泥用量少,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
7
作者 董伟鑫 储振涛 +2 位作者 胡勇 赖欧杰 袁振山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79-785,共7页
目的:比较徒手置钉和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在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38例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均表现为慢性颈痛,根据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不同分... 目的:比较徒手置钉和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在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38例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均表现为慢性颈痛,根据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不同分为导板组和徒手组。导板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51.30±13.20)岁;病程(22.18±7.59)个月。徒手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49.46±11.92)岁;病程(19.52±9.17)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等指标。通过CT扫描评价术后寰枢椎置钉准确率。术前和术后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颈部疼痛,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变化,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损伤量表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结果:所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5.31±1.21)个月。导板组的手术时间(112.00±20.48)min短于徒手组(124.29±15.24)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导板组和徒手组VAS[(2.88±0.86)分,(2.90±0.83)分]和JOA评分[(14.94±1.82)分,(14.62±2.19)分]较术前[VAS(4.71±0.92)分,(4.86±0.79)分;JOA(12.18±2.30)分,(11.95±2.31)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是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IA评级在术后1年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在寰椎椎弓根进行置钉的准确度明显优于徒手组(P<0.05),但是两组在枢椎的置钉准确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中,3D打印导板辅助技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实现和徒手置钉相似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导板 徒手 准确性 内固定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项目医疗急救的保障
8
作者 马勇 杜昌 +4 位作者 郭维 朱继红 朱凤雪 党育 郭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17,共5页
目的:对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雪车、雪橇、钢架雪车赛道医疗保障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为今后赛事举办及群众冰雪运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参加2021年10—11月雪车、雪橇、钢架雪车国际训练周和世界杯(以下简称“国际训... 目的:对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雪车、雪橇、钢架雪车赛道医疗保障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为今后赛事举办及群众冰雪运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参加2021年10—11月雪车、雪橇、钢架雪车国际训练周和世界杯(以下简称“国际训练周”),及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钢架雪车项目(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受伤、救治情况,参考和借鉴《冬季雪上运动项目医疗保障标准》制定具体的分类标准分析受伤部位、受伤类型、事故发生点位等。结果:参加国际训练周和北京冬奥会总计743名运动员,比赛期间共发生翻车、翻撬、碰撞事故58次,其中有28次(运动员28例)出现了运动员受伤,占事故总数的48.3%,占运动员总数3.8%,其中男性9例(32.1%),女性19例(67.9%),平均年龄(26.3±4.7)岁。28例受伤运动员中20例(71.4%)为Ⅰ类伤,在现场得到了救治处理,8例(28.6%)伤情较重的,其中Ⅱ类伤(7例)、Ⅲ类伤(1例)转诊至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28例受伤运动员中有3例(10.7%)出现了多发损伤,其中2例为2部位受伤,1例为3部位受伤,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为脚踝及脚趾(10/32,31.3%)。28例受伤运动员中有1例(3.6%)同时出现了2种受伤类型,最常见的受伤类型为关节和(或)韧带损伤(11/29,37.9%)。赛道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点位为第9弯道(18/58,31.0%)。结论:通过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分析和总结,能够更好地为今后我国开展雪车、雪橇、钢架雪车运动提供经验和参考,使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奥运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医疗保障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下载PDF
PCKP与单侧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
9
作者 李元 李立平 李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CK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CKP组32例、PKP组53例。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CK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CKP组32例、PKP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术后3 d内行脊柱X线检查,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确定有无骨水泥渗漏;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脊柱功能,通过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KP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形态优于PK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KP组(P均<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ODI均较术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CKP和单侧PKP均为治疗老年胸腰椎OVCF的有效微创手段,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脊柱功能;与单侧PKP相比,PCKP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更好、渗漏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 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椎体高度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中、上胸椎椎体成形术单侧最优通道规划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周昌俊 邹伟 +3 位作者 肖杰 龙浩 冯明星 曾仲韦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中、上胸椎(T_(3)~T_(8))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单侧最优通道穿刺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VP治疗的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6例,其中机器人辅助导航下PVP组22例(A组),徒手穿...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中、上胸椎(T_(3)~T_(8))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单侧最优通道穿刺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VP治疗的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6例,其中机器人辅助导航下PVP组22例(A组),徒手穿刺PVP组24例(B组)。比较两组骨水泥分布、手术时间、C臂投照次数、手术前后VSA评分、病人辐射暴露剂量、穿刺次数、住院天数、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小于B组,平均投照X线及穿刺次数比B组少,骨水泥分布比B组面积多;两组术后1 d、1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住院天数及骨水泥渗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PVP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透视、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机器人辅助 临床安全性
下载PDF
生龙接骨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骨代谢指标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邓平征 周龙殿 +4 位作者 张斌 胡和军 邓雄伟 徐南云 江共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术后使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80例OT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骨化三醇软...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术后使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80例OT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骨密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TLF患者术后使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调节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改善术后腰椎功能,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生龙接骨胶囊 骨代谢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常刚 左金良 +1 位作者 邱思强 韩建龙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4期482-485,491,共5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问题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其危险因素主要包...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问题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骨水泥渗漏、骨质疏松、生物力学等,因此有必要对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深入了解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原因有助于加强对其病因和治疗的认识,减少术后再骨折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再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难复性寰枢椎及骨性脱位的治疗目标及手术技术的选择
13
作者 李方财 陈其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寰枢椎脱位临床症状多样,病情进展速度不一。除了枕颈部疼痛、畸形等主要症状体征外,还可导致中枢神经(脊髓、延髓、小脑)、后组颅神经、高位颈神经根等损害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寰枢椎脱位分型众多,由于脱位的可复性与手术... 寰枢椎脱位临床症状多样,病情进展速度不一。除了枕颈部疼痛、畸形等主要症状体征外,还可导致中枢神经(脊髓、延髓、小脑)、后组颅神经、高位颈神经根等损害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寰枢椎脱位分型众多,由于脱位的可复性与手术策略密切相关,因此,多数分型聚焦于寰枢椎脱位是否可复;遗憾的是,目前对于不可复或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标准尚无统一意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提出的不可复型定义[1、2],将麻醉后大重量牵引(1/6体重,10min)不能复位者定义为不可复型(Ⅲ型)、CT重建片见寰枢椎骨性融合定义为骨性脱位(Ⅳ型),被引用次数在同类文献中位列前茅,应用也较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症状体征 颈神经根 大重量牵引 骨性融合 诊断标准 难复性 枕颈部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的诊疗现状及争议
14
作者 王圣林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学分类主要用于指导治疗策略,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是1968年的Greenburg分类:可复性及不可复性,即通过动力位X线片判断寰枢椎的关系[1]。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针对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路固定融合,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学分类主要用于指导治疗策略,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是1968年的Greenburg分类:可复性及不可复性,即通过动力位X线片判断寰枢椎的关系[1]。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针对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路固定融合,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方骨性减压、原位固定,但临床观察发现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后方减压效果不佳。20世纪60年代我国香港方心让等及80年代Menezes等报告经口入路腹侧切骨减压,大幅提高了寰枢椎不可复性脱位的临床疗效[2、3],但此方法仍然无法实现“复位”。临床上医生们发现颅骨牵引可将某些以往判断为“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转化为“可复性”。21世纪初开始,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们发表了系列文章,使用颅骨牵引下的经口松解术可以将绝大多数不可复性脱位转变为可复性脱位,并实施了解剖复位下的经口或后路固定融合[4~6]。这一由我国学者提出的“不可复性向可复性转化”理论,获得了国际承认和应用。另外,Goel[7]、Chandra等[8]及国内陈赞等[9]报告了经后路侧块关节松解术,使寰枢椎复位后行固定融合。然而后路松解无法实现前方挛缩韧带或骨性结构的松解,部分病例的复位效果不如经口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颅骨牵引 不可复性 骨性结构 后路固定 诊疗现状 复位效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
15
作者 王鹏 宋春好 +5 位作者 贾军 殷德振 李伟 王元浩 李宏达 陈聪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31例伴有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 目的探讨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31例伴有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测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占比,评估腰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ASIA分级。结果3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7 h,平均出血量370 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椎管正中矢状径占比、VAS评分、ASIA分级均有显著恢复(P<0.05)。结论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具有椎管减压彻底、恢复椎体高度满意、植骨充分等优点,是治疗伴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减压 复位 植骨 内固定 Denis B型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伟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3天、7天的VAS评分均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LSF均有确切效果,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及骨代谢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徐文 邹明 池继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4-1580,共7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 fracture,OPF)风险及骨代谢平衡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女性住院患者共2447例,分为无骨折组(A组,1170例)和骨折组(B...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 fracture,OPF)风险及骨代谢平衡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女性住院患者共2447例,分为无骨折组(A组,1170例)和骨折组(B组,1277例)。检测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磷(P)、镁(Mg)、尿素(Urea)、肌酐(Cr)、胱抑素C(Cys-C)、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骨形成T值(FT)、骨吸收T值(RT)、骨转换率(TR)及骨重建平衡(BL)。结果(1)骨折组ALB、Ca、P、HDLc、25-OH-VitD、UA、eGFR、BL含量较无骨折组降低,年龄、Glu、TG、Tch、β-CTX、RT、RC较无骨折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LDLc、Mg、tPINP、Urea、Cre、Cys-C、FT、TR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RC、BL、UA、ALB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因素,OR分别为1.07(95%CI:1.05~1.08)、3.21(95%CI:2.43~4.25)、0.84(95%CI:0.80~0.89)、0.996(95%CI:0.995~0.997)、0.96(95%CI:0.94~0.98),P<0.05;(3)RC含量越高,OPF风险越高,最高层RC每增加一单位,OPF风险增加3.14倍,校正OR为3.14(95%CI:2.38~4.14)。BL与OPF风险呈U型关系,P<0.01,BL截点为-0.43与2.33;(4)RC与BL呈倒U型关系,P<0.01,RC的截点为1.07 mmol/L。结论RC、BL是老年女性OPF的危险因素。BL与OPF风险呈U型相关,与RC呈倒U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重建平衡 残余胆固醇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症 骨折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选择策略及发展趋势
18
作者 程志坚 贺西京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46-749,共4页
腰椎融合术已经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畸形、腰椎骨折或脱位等疾病中广泛应用,是消除或缓解症状、维持疗效的重要方法,也是脊柱外科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腰椎融合术式种类繁多,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前侧入路、经侧方入路、后侧入路及椎... 腰椎融合术已经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畸形、腰椎骨折或脱位等疾病中广泛应用,是消除或缓解症状、维持疗效的重要方法,也是脊柱外科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腰椎融合术式种类繁多,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前侧入路、经侧方入路、后侧入路及椎间孔入路等;微创手术包括关节镜辅助、脊柱内窥镜等手术方式;根据不同植骨融合位置又分为椎体外植骨融合和椎体间植骨融合[1]。临床上腰椎融合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尚无完全定论。本文回顾、分析不同腰椎融合术的优缺点,结合脊柱微创融合技术等发展趋势展开评论,旨在为临床腰椎融合术的合理实施提供参考,期待未来深入探索、优化手术方法、提高融合效率,降低并发症的新策略,为腰椎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前路腰椎融合 后路腰椎融合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
下载PDF
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9
作者 李健 周涛 +1 位作者 汪红亮 林森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OVC...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OVCF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单侧PVP术治疗,根据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分组:其中40例经椎弓根单侧穿刺,42例采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穿刺,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渗漏率,术前、术后1 d、术后1年的疼痛VAS评分以及椎体前柱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分布双侧且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1年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椎体前柱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椎弓根单侧穿刺比较,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PVP术治疗OVCF的透视次数降低,且骨水泥可更好地弥散到对侧,是一种有效的单侧PVP术穿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入路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骨水泥对侧弥散
下载PDF
上颈椎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的特征及治疗进展
20
作者 陈志达 何艺坚 +3 位作者 蔡弢艺 林斌 张哲明 蒋元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上颈椎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指上颈椎及下颈椎同时发生骨折,且两处骨折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正常节段,是脊柱多节段不连续性骨折类型之一,又被称为“漂浮颈椎”。其受伤机制相对单节段颈椎损伤复杂,常由垂直压缩和屈曲压缩多重复合暴力导致颈... 上颈椎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指上颈椎及下颈椎同时发生骨折,且两处骨折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正常节段,是脊柱多节段不连续性骨折类型之一,又被称为“漂浮颈椎”。其受伤机制相对单节段颈椎损伤复杂,常由垂直压缩和屈曲压缩多重复合暴力导致颈椎多节段不连续骨折^([1-3])。高能量暴力造成颈椎原发骨折损伤往往较重,暴力沿着颈椎或上或下传导,多在颈椎生物力学薄弱地方造成相邻或间隔继发损害,常合并躯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及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颈椎损伤 受伤机制 继发损害 多节段 单节段 下颈椎 骨折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