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急性心肌缺血为突出表现的儿童冠状动脉心肌桥2例并文献复习总结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宏茂 张明明 +2 位作者 林瑶 李晓惠 石琳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报道2例以急性心肌缺血为突出表现的儿童冠状动脉心肌桥并文献复习总结。方法介绍本院收治的2例儿童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例,检索1990年~2021年的关于儿童冠状动脉心肌桥等研究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对纳入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 25.0及RevMa... 目的报道2例以急性心肌缺血为突出表现的儿童冠状动脉心肌桥并文献复习总结。方法介绍本院收治的2例儿童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例,检索1990年~2021年的关于儿童冠状动脉心肌桥等研究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对纳入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 25.0及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包括98例患儿,其中男61例,女37例,男女比例1.6∶1,发病年龄(12.2±4.9)岁。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42例(48%)。98例患儿中包括108段心肌桥,位置在左前降支98段,占比90.7%;统计儿童心肌桥长度(23.5±15.2)mm,厚度(8.6±6.0)mm;合并HCM 46例(52.9%);明确记载的行心肌桥松解术39例(44.8%);随访时间为3个月~10年,随访中死亡者7例,明确记载预后良好的70例(81.4%)。结论儿童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病时以急性心肌缺血为突出表现,位置以左前降支中段最常见,治疗则是冠脉狭窄程度+Schwarz分型结合临床综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冠状动脉 心肌桥 心肌缺血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川崎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萌 杨轶童 +4 位作者 李翰文 孙文婷 赵苗苗 陈露萍 石曌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0-273,281,共5页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的异常。通过使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的异常。通过使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降低,某些菌种如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等的数量明显减少,而梭菌属等机会致病菌的数量增加。这些变化不仅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且还影响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和代谢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来影响KD的发生和发展。现就肠道微生物菌群与KD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肠道菌群 发病机制 免疫应答 全身炎性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婴幼儿川崎病急性期肠道菌群的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宏茂 张明明 +5 位作者 林瑶 刘杨 薛冠华 石琳 袁静 李晓惠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107,共7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急性期肠道菌群的构成、丰度及功能差异,探索肠道菌群在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7—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例0~3岁KD急性期婴幼儿为KD组,选取... 目的分析婴幼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急性期肠道菌群的构成、丰度及功能差异,探索肠道菌群在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7—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例0~3岁KD急性期婴幼儿为KD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6例健康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并比较两组婴幼儿粪便样本的菌群结构及功能差异。结果两组样本肠道菌群在结构组成、多样性分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婴幼儿肠道菌群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斯特菌科、李斯特氏菌属)、鲁塞蒂双歧杆菌、海氏肠球菌、鸟肠球菌丰度高于健康对照组(|LDA|>2,P<0.05)。KD组中类固醇降解和细胞凋亡通路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而细菌分泌系统、硫代谢、丁酸甲酯代谢、苯甲酸降解、β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通路显著减低(|LDA|>2,P<0.05)。结论0~3岁KD急性期婴幼儿肠道菌群在结构及多样性方面与健康婴幼儿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提示KD急性期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尤其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海氏肠球菌、鸟肠球菌可能通过类固醇降解及细胞凋亡参与K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肠道菌群 宏基因组学 婴幼儿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早期识别及其与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的关系
4
作者 陈尚明 黄海英 +1 位作者 金爱琴 龚红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80-2385,共6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的早期识别及其与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162例)和测试集(54例)...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的早期识别及其与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162例)和测试集(54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将训练集患儿分为CAL组(45例)和NCAL组(117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Logistic回归法分析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KD患儿MHR与CAL的相关性。再按照MHR三分位数将CAL组患儿分为低MHR组(≤0.28)、中MHR组(0.29~0.42)和高MHR组(≥0.43),并进行分析比较。Cox回归模型分析KD患儿MHR与CAL风险的关系,并依据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62例KD患儿均有发热表现,且夏季为高发病期;与NCAL组相比,CAL组在年龄、性别、发热时间、KD分型、MHR、WBC、PLT、NLR、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R与CAL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743,P=0.001),高MHR组KD患儿并发CAL风险显著高于低MHR组(HR=2.857,95%CI:1.329~6.431,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发热时间、MHR、WBC、NLR及CRP是KD患儿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342+0.359×性别+0.181×发热时间+1.064×MHR+0.459×WBC+0.146×NLR+0.211×CRP,P=e logit(P)/1+e logit(P),该模型(AUC=0.874,95%CI:0.799~0.892),与测试集比较(AUC=0.881,95%CI:0.785~0.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R预测KD患儿并发CAL的AUC=0.796,灵敏度为0.896,特异度为0.824,其以作为KD患儿并发CAL的早期预测因子。结论:MHR在诊断KD患儿并发CAL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KD患儿并发CAL程度,因此临床上应及时关注KD患儿MHR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 早期识别 相关性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大量心包积液2例报告
5
作者 李越 周小辉 +4 位作者 王晓东 杨春兰 王春静 张瑜 刘四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5-599,共5页
探讨白介素-6受体单抗(托珠单抗)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糖皮质激素难治/复发性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回顾分析2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和结局。1例心包积液为糖皮质激... 探讨白介素-6受体单抗(托珠单抗)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糖皮质激素难治/复发性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回顾分析2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和结局。1例心包积液为糖皮质激素难治性,1例为复发性,给予托珠单抗治疗后心包积液均迅速缓解,无明显不良反应,缩短了糖皮质激素疗程,且后期随访未见心包积液反复。托珠单抗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糖皮质激素难治性或复发性大量心包积液的二线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包积液 白介素-6 托珠单抗
下载PDF
儿童RYR2基因变异相关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治及随访分析
6
作者 王野峰 曾闵 +2 位作者 肖云彬 王祥 陈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7-862,共6页
目的 探讨RYR2基因变异相关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PVT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收治CPVT患儿6例,男4例、女2例,首... 目的 探讨RYR2基因变异相关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PVT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收治CPVT患儿6例,男4例、女2例,首发症状出现时平均年龄(3.5±0.5)岁。从首发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1.5(0.1~5.9)年。晕厥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运动及情绪是主要诱因。6例患儿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均为RYR2基因新发错义突变。在动态心电图中,小年龄患儿中房性心律失常及窦房结功能不全多见。4例患儿完成运动平板试验,2例患儿诱发双向室性期前收缩,2例诱发双向室性期前收缩及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基础治疗为口服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如仍有心律失常发生,辅助以氟卡尼或普罗帕酮口服;2例予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平均随访时间(24.3±3.7)个月,所有患儿均存活,随访期间3例患儿偶有晕厥,1例间断心悸,2例无不适。结论 儿童RYR2基因变异相关CPVT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小年龄患儿中房性心律失常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多见,药物治疗结合心脏起搏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YR2基因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儿童
下载PDF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导致窦性心动过缓11例病例系列报告
7
作者 林强 唐韩云 +6 位作者 崔宁迅 陈如月 戴小妹 朱赟 徐勤英 李晓忠 沈芸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背景国内缺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导致窦性心动过缓(SB)的报道,发生SB后是否停止冲击治疗尚无定论。目的 总结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时导致SB的临床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4年... 背景国内缺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导致窦性心动过缓(SB)的报道,发生SB后是否停止冲击治疗尚无定论。目的 总结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时导致SB的临床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住院、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治疗期间任意一次测量心率<60次/分且经心电图证实为SB的连续病例。截取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转归情况。主要结局指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发生SB的临床特征。结果 11例患儿纳入本文分析,女7例,男4例,平均年龄(11.3±2.5)岁,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3例,IgA血管炎相关性肾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MAS、皮肌炎合并MAS各2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C3肾小球肾炎各1例。平均基础心率(88±4)次/分。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平均剂量为(10.7±3.0) mg·kg~(-1)·d~(-1),冲击治疗时间3~5(4.3±0.9)d。SB发生时间为第1剂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1~3(1.8±0.8)d,最低心率48~58(53±4)次/分,心率下降幅度32.6%~44.6%(40.0%±3.7%)。出现SB时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查、心脏超声和甲状腺功能均未见异常。均未予抗心律失常治疗,最后1剂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至恢复到基础心率的时间为4~8(6.1±1.1)d。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随访(2.4±2.1)年,均未发现心血管系统异常。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引起SB时患儿无不适症状,易被忽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完成冲击疗程,心率多在冲击治疗结束后1周左右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冲击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
下载PDF
儿童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朱燕 樊星 +2 位作者 张汀洲 顾虹 贺彦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80-883,共4页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根治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确诊为TOF的28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机械通气时间是否≥49 h(中位数)分为正常拔管组(144例)和延...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根治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确诊为TOF的28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机械通气时间是否≥49 h(中位数)分为正常拔管组(144例)和延迟拔管组(143例)。收集2组病例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行对比分析,探索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的单因素变量,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接受根治手术,机械通气时间49(24,93)h。2组患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术前脉搏血氧饱和度、Mcgoon比值、超声测得肺动脉指数、术前侧支封堵比例、跨瓣环补片手术比例、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发生率、术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行侧支封堵(比值比=2.896)、术后出现CLS(比值比=6.610)、行跨环补片根治术(比值比=1.800)、体重较小(比值比=0.959)均是TOF患儿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行侧支封堵、术后出现CLS、行跨环补片根治术、体重较小是TOF患儿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机械通气 延迟拔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产时手术矫治危重先天性心脏病1例
9
作者 李刚 赵举 +5 位作者 王晟 贺彦 李燕娜 车辑 袁慧 王强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755-757,共3页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生后即面临生命危险,一旦病情恶化,预后极差。针对这种术后危重状态可能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在1例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孕妇的诊疗中我们首次选择新生儿娩出后即启动手术的...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生后即面临生命危险,一旦病情恶化,预后极差。针对这种术后危重状态可能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在1例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孕妇的诊疗中我们首次选择新生儿娩出后即启动手术的多学科救治模式,来规避术前的高风险。母孕期胎儿诊断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于本院经剖宫产娩出胎儿后,立即转入心脏手术室,明确诊断,完成必要术前检查后开始麻醉,完成手术矫治,手术过程、术后恢复顺利。该救治模式通过新生儿娩出后即刻的早期手术有望改善危重先心病患儿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远期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新生儿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肠白塞病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李超 邓江红 +5 位作者 王江 邝伟英 张俊梅 檀晓华 李士朋 李彩凤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肠白塞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例肠白塞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3次。探讨肠白塞病患儿消化道及其他系统受累情...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肠白塞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例肠白塞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3次。探讨肠白塞病患儿消化道及其他系统受累情况、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英夫利西单抗应用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等。结果男性7例,女性3例,起病年龄为(8.18±3.66)岁,病程中位时间为3(1~72)个月。10例患儿均有消化道症状,其中腹泻6例、腹痛5例、血便3例、呕吐1例、腹胀1例,3例肠穿孔。消化道超声和内镜检查提示回盲部溃疡最常见。3例合并血管受累。英夫利西单抗的剂量3~5 mg/(kg·次)。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时间为(20.9±9.5)个月。10例患儿随访中位时间为17.5(14~54)个月。9例患儿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泼尼松初始剂量为1.6~2.0 mg/(kg·d)。8例使用甲氨蝶呤,5例使用环孢素A,5例使用沙利度胺,1例使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无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及消化道超声无异常,病情稳定。6例停用英夫利西单抗。英夫利西单抗输注过程中无过敏反应及活动性感染。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对儿童肠白塞病是一种耐受性良好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白塞病 英夫利西单抗
下载PDF
LDH、NT-proBNP、ALB水平对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李喆 彭博 +1 位作者 王艳梅 王文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3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蛋白(ALB)水平对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IKD患儿作为IKD组,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80例典型川崎病(KD)患儿...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蛋白(ALB)水平对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IKD患儿作为IKD组,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80例典型川崎病(KD)患儿作为KD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检测LDH、NT-proBNP、ALB水平,对比IKD组与KD组一般情况和LDH、NT-proBNP、ALB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DH、NT-proBNP、ALB水平对IKD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将80例IKD患儿依照冠脉损伤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无损伤组(n=30)和损伤组(n=50),对比两组LDH、NT-proBNP、ALB水平。结果:IKD组和KD组性别、年龄及高热、多形性皮疹、口腔黏膜变化占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热时间长于KD组,指端改变、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占比低于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LDH、NT-proBNP、ALB水平均明显高于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NT-proBNP、ALB三者联合对IKD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损伤组LDH、NT-proBNP、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NT-proBNP、ALB水平对IKD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且临床可考虑通过LDH、NT-proBNP、ALB三者联合来诊断I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白蛋白 不完全性川崎病 早期诊断 冠脉损伤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2
作者 王亚丹 李辉 +2 位作者 刘金平 张坤贤 赵国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2期345-356,共12页
目的 系统评价β受体阻滞剂对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证据。方法 从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前后对照试验与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自建库起至2023年10月31日。结... 目的 系统评价β受体阻滞剂对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证据。方法 从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前后对照试验与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自建库起至2023年10月31日。结局指标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共纳入20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包含1 068例患儿,包括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Meta分析显示,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及卡维地洛),对改善患儿LVEF[MD=13.06,95%CI(11.67,14.45),P <0.001]、LVFS [MD=6.96,95%CI(6.54,7.37),P <0.001]、LVDD [MD=-6.43,95%CI(-7.58,-5.28),P <0.001]和LVSD [MD=-8.30,95%CI(-8.83,-7.76),P <0.001]效果显著;也可改善患儿血压、心率、NT-proBNP和心功能。结论 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方案可提高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推荐将β受体阻滞剂积极应用于该类患儿的常规治疗方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儿童 Β受体阻滞剂 左心室射血分数 META分析
下载PDF
身体成分与儿童血压关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13
作者 张杰 肖雨晴 +1 位作者 吴梦 刘琴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9,共7页
背景身体成分是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其与儿童血压的关联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身体成分与儿童血压的关联性。设计系统综述/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 背景身体成分是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其与儿童血压的关联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身体成分与儿童血压的关联性。设计系统综述/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4个中文数据库和PubMed、Web of Science和EBSCO 4个外文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8月8日。纳入身体成分与儿童血压关系的队列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对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归纳总结。主要结局指标身体成分与儿童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9项身体成分与儿童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纵向队列研究,其中7个队列报告了脂肪质量相关指标与儿童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相关性,儿童期脂肪质量百分比与儿童舒张压和收缩压呈正相关,其他脂肪质量指标研究结论仍不一致。2个队列报告了非脂肪质量指标与儿童血压的相关性,研究结论不统一。3个队列报告了脂肪质量与儿童期血压偏高和高血压的发生呈正相关,但新生儿脂肪质量与6岁时高血压的风险可能为负相关。结论儿童期脂肪质量百分比与儿童舒张压和收缩压呈正相关,身体成分对儿童血压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身体成分 脂肪含量 骨骼肌质量 血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早期定量评价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脏损伤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苏江 俞波 +1 位作者 赵伟 段君凯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早期定量评价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VMC心脏损伤患儿40例,设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二维斑...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早期定量评价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VMC心脏损伤患儿40例,设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查,对比两组相关检查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2D-STI对儿童VMC心脏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常规超声相关检查参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左心室17节段纵向应变与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17节段径向应变与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心室17节段圆周应变与整体圆周应变(GCS)均较对照组低(P<0.05);ROC曲线发现,GLS、GRS、GCS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VMC心脏损伤的AUC均>0.08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STI对儿童VMC心脏损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早期定量分析2D-STI相关参数,有效检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亚临床期左心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脏损伤 斑点追踪技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Cav-1、sLR1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高建波 李娜 +1 位作者 郑伟伟 许丽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52-955,共4页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清小窝蛋白-1(Cav-1)、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sLR11)与冠状动脉病变(CAL)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于济源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53例KD合并CAL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KD患儿CA...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清小窝蛋白-1(Cav-1)、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sLR11)与冠状动脉病变(CAL)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于济源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53例KD合并CAL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KD患儿CAL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n=54)、双支病变组(n=68)和多支病变组(n=31)。对比三组患儿临床资料、血清Cav-1、sLR11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v-1、sLR11对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av-1、sLR11水平依次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发热持续时间(OR=1.772,95%CI:1.054~2.982,P=0.031)、血清Cav-1(OR=1.139,95%CI:1.080~1.201,P<0.01)及sLR11(OR=1.251,95%CI:1.105~1.417,P<0.01)均为影响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血清Cav-1、sLR11两者联合预测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AUC为0.910(95%CI:0.854~0.951,P<0.01)。结论 血清Cav-1、sLR11两者联合对KD患儿CAL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小窝蛋白-1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
下载PDF
重视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
16
作者 程真莉 张祯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2-906,共5页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累及自心内膜和/或心脏瓣膜的感染,尽管儿童IE总体发生率不高,一旦发生具有较高致死率,需对IE进行早期识别,避免因误诊、漏诊所导致的病情延误。另一方面,对于IE治疗抗生素的选择,...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累及自心内膜和/或心脏瓣膜的感染,尽管儿童IE总体发生率不高,一旦发生具有较高致死率,需对IE进行早期识别,避免因误诊、漏诊所导致的病情延误。另一方面,对于IE治疗抗生素的选择,手术介入的时机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曹清教授团队发表的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重症IE的案例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24年第42卷第8期),向读者展示了儿童IE的诊治过程中的困难与艰辛。本文将结合案例,介绍儿童IE的临床特征,讨论儿童IE治疗方案,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师对儿童IE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高艺伟 马莹莹 +1 位作者 张曼 储卫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4期2317-2321,共5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尽早识别心脏损害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7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49例,女188例,年龄2个月~10岁。根据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尽早识别心脏损害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7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49例,女188例,年龄2个月~10岁。根据是否发生心脏损害分为心脏损害组(52例)和非心脏损害组(38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ogistic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心脏损害组发热持续时间≥10 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白细胞计数≥10×109/L、总胆汁酸>14μmol/L、C反应蛋白(CRP)>46 mg/L、血红蛋白(HGB)≥90 g/L患儿比例高于非心脏损害组(均P<0.05)。发热持续时间、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CRP、HGB是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均P<0.05);Logit(P)=-11.754+1.333×发热持续时间+1.520×IVIG治疗延迟+1.761×IVIG无反应+1.676×CRP+1.345×HGB。与单独的各相关因素比较,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心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95%CI:0.874~0.931),最佳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0.38%、90.65%。结论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主要与发热持续时间、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CRP、HGB等有关,对于具备上述临床特征患儿,及时给予治疗、更严格地监测和随访,以优化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心脏损害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小儿
下载PDF
内皮微粒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机制探讨
18
作者 赵颖 赵欣 +1 位作者 娄萍 罗英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 探讨内皮微粒(EMP)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KD)血管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58例KD患者和50例对照组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KD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瘤(CAA),其余为无冠状动脉瘤(NCAA)。分离各组血清样品中E... 目的 探讨内皮微粒(EMP)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KD)血管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58例KD患者和50例对照组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KD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瘤(CAA),其余为无冠状动脉瘤(NCAA)。分离各组血清样品中EMP,并进行全基因组miRNA测序。在体外试验中,将VSMC或预转染miR-204-3p模拟物(AgomiR-204-3p)、miR-204-3p抑制剂(AntagomiR-204-3p)的VSMC与各组EMP共培养。结果 通过全基因组miRNA测序以及RT-qPCR分析证实miR-204-3p在KD EMP中显著增加,并且EMP中miR-204-3p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病理严重程度显著降低,顺序为NCAA>SCAA>MCAA>GCAA。与对照组EMP共培养相比,VSMC与NCAA EMP共培养48 h后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VSMC分化标志物(ACTA2和CNN1)表达显著增加(P<0.05),去分化标志物(OPN和PDGFRβ)表达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EMP中miR-204-3p在功能上靶向VSMC中的PDGFRβ。在与NCAA EMP孵育的VSMC中,使用AntagomiR-204-3p可显著降低分化标记物(ACTA2和CNN1)的表达,并增加去分化标记物(OPN和PDGFRβ)的表达。在与CAA EMP孵育的VSMC中,给予AgomiR-204-3p显著增加分化标记物的表达,并降低去分化标记物的表达。结论 EMP将miR-204-3p转移到VSMC并通过靶向PDGFRβ部分介导KD血管炎性损伤。因此,靶向miR-204-3p-PDGFRβ轴可能为KD诱导的血管病变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粒 miR-204-3p 川崎病 血管炎性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寿林 林小飞 李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VMC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分析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VMC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介素-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γ干扰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清淀粉样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以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3(TLR3)、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核因子-κBp65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VMC的效果较好,可通过抑制TLR3/TRIF信号通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伊伐布雷定 TOLL样受体3 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研究
20
作者 栗振坤 柳瑞 +1 位作者 杨磊 刘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16-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PDA患儿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年龄相当的体检健康者124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患儿...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PDA患儿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年龄相当的体检健康者124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脏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分析PDA患儿心脏结构指标、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血清BNP、TNF-α和IL-10对PDA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LAD、LVEDD、LVESD、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PDA患儿LAD、LVEDD、LVESD、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3 d(均P<0.05)。PDA患儿LAD、LVEDD、LVESD、RVEDD及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BNP、TNF-α和IL-10对PDA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三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PDA患儿心脏结构指标、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IL-10水平均升高,术后以上指标得到一定改善,且血清BNP、TNF-α和IL-10三者联合检测对PDA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 脑利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