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ABCC1/MRP1转运体下调IL-1β分泌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园园 应培挺 +8 位作者 翁雯雯 方美新 李江 骆泽斌 贾明 郭晓萍 张玲燕 徐晓军 汤永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919,共9页
目的:用体外巨噬细胞实验和全基因敲除小鼠,筛选IL-1β分泌相关的胞膜转运体。方法:分化THP-1细胞株得到人源性巨噬细胞,从人外周血获取巨噬细胞。获取同性别、同年龄的FVB野生型小鼠作为MRP1全基因敲除小鼠的对照,培养小鼠腹腔和骨髓... 目的:用体外巨噬细胞实验和全基因敲除小鼠,筛选IL-1β分泌相关的胞膜转运体。方法:分化THP-1细胞株得到人源性巨噬细胞,从人外周血获取巨噬细胞。获取同性别、同年龄的FVB野生型小鼠作为MRP1全基因敲除小鼠的对照,培养小鼠腹腔和骨髓巨噬细胞。使用ABCC1/MRP1、ABCG2/BCRP、ABCB1/P-gp、OATP1B1和MATE转运体抑制剂处理细胞,再使用脂多糖和腺苷三磷酸刺激细胞,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IL-1β分泌水平。结果:人和小鼠巨噬细胞抑制剂实验表明,抑制ABCC1/MRP1转运体后,IL-1β分泌显著降低,而抑制其他4类转运体无效果。在动物实验中,MRP1全基因敲除小鼠的骨髓巨噬细胞分泌IL-1β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ABCC1/MRP1转运体是一种新发现的IL-1β分泌途径,有望成为解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临床问题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C1 MRP1 巨噬细胞 白介素-1Β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增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2
作者 龚福生 陈珊珊 +1 位作者 郑秋红 刘沁颖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956,共6页
目的:探讨IL-7的诱导表达对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的增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无缝克隆将GPC3 CAR序列片段插入GV400载体的Bam HⅠ/Eco RⅠ位置,构建第二代CAR慢病毒载体... 目的:探讨IL-7的诱导表达对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的增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无缝克隆将GPC3 CAR序列片段插入GV400载体的Bam HⅠ/Eco RⅠ位置,构建第二代CAR慢病毒载体GPC3-BBZ及GPC3-BBZ-NFAT-IL-7,以293T细胞包装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后,感染人T细胞制备CAR-T细胞。实验分为未转导T细胞(NT)组、GPC3-BBZ CAR-T细胞组、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AR-T细胞中CAR的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经GPC3蛋白激活的CAR-T细胞中IL-7 m RNA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CAR-T细胞在GPC3抗原刺激下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CAR-T细胞在受到肿瘤细胞刺激后IL-7、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检测CAR-T细胞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GPC3-BBZ和GPC3-BBZ-NFAT-IL-7,制备出靶向GPC3的CAR-T细胞。经GPC3抗原激活后,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可有效表达IL-7 mRNA(P<0.01),其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P<0.05)。与GPC3-BBZ CAR-T细胞相比,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与GPC3阳性靶细胞Huh-7细胞共培养后,分泌更高水平的IL-7、IFN-γ和TNF-α(P<0.01或P<0.001)。RTCA结果显示,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对GPC3阳性Huh-7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GPC3-BBZ CAR-T细胞(P<0.05)。结论:成功制备可诱导表达IL-7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免疫活性,在体外展现出较强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CAR-T细胞 IL-7 诱导表达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化疗对比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王磊 万凌红 +4 位作者 王涛 覃中毅 李凡 刘文康 王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313-2321,共9页
目的分析新辅助免疫化疗(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NAIC)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探究疗效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7... 目的分析新辅助免疫化疗(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NAIC)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探究疗效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243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均衡2组间混杂因素后,分析2种新辅助治疗方案的肿瘤病理缓解率和安全性,并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亚组分析寻找与疗效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PSM平衡两组基线特征后,每组各53名受试者纳入分析。在肿瘤病理退缩方面,NAIC组(13名,25%)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率显著高于NAC组(2名,3.8%,P<0.05)。在主要病理学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方面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NAIC组有23名(43%)患者实现了MPR,而NAC组有9名(17%)患者实现MPR(P<0.05)。安全性方面,NAIC组和NAC组的任何等级TRAEs发生率相当(分别为96.2%和96.2%)。基于肿瘤病理退缩的探索性亚组分析发现,符合年龄<65岁、男性、AJCC分期的Ⅲ~ⅣA期、腺癌、高-中分化、肠型胃癌、T分期的T3~T4分期和N分期的N2~N3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更可能获益于新辅助免疫化疗。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接受新辅助免疫化疗的病理学缓解率优于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Lauren分型
下载PDF
肿瘤新抗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劲松 王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20,共8页
肿瘤新抗原是由肿瘤特异性突变基因编码产生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显著外源性、突变随机性、分布集落性和基因突变相关性。这类抗原由于未受胸腺的阴性筛选,被T细胞识别为“异类”,不易受免疫耐受机制的影响且具有强免疫原性,是较好... 肿瘤新抗原是由肿瘤特异性突变基因编码产生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显著外源性、突变随机性、分布集落性和基因突变相关性。这类抗原由于未受胸腺的阴性筛选,被T细胞识别为“异类”,不易受免疫耐受机制的影响且具有强免疫原性,是较好的免疫治疗靶点。肿瘤新抗原可用于制备治疗性疫苗,诱导培养靶向性更强的T淋巴细胞,用于肿瘤生存预后和免疫检查点封锁疗法应答的预测,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肿瘤新抗原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新抗原 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试验
下载PDF
患者报告结局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王惠临 蒋玮 于起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5-260,共6页
患者报告结局作为一种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症状的方法,依赖于患者主动自我报告,能够更全面地采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策略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但是作为一种... 患者报告结局作为一种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症状的方法,依赖于患者主动自我报告,能够更全面地采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策略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临床仍存在患者治疗反应差异、免疫耐受性或治疗相关的副作用等挑战。为了深入了解免疫治疗在癌症患者中的真实表现,以及评估治疗对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应用患者报告结局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手段。本文对患者报告结局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综述,并重点探讨了其在肿瘤治疗中,尤其是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记忆样NK细胞与实体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瑞东 苏丽娅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是一种先天性淋巴细胞,在抵御病毒感染和肿瘤侵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NK细胞不具有抗原特异性,而近期的研究表明,NK细胞在半抗原暴露、病毒感染或联合细胞因子的...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是一种先天性淋巴细胞,在抵御病毒感染和肿瘤侵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NK细胞不具有抗原特异性,而近期的研究表明,NK细胞在半抗原暴露、病毒感染或联合细胞因子的激活后,表现出适应性和记忆样特征,后者可通过IL-12/15/18的短暂刺激诱导来实现。与正常NK细胞相比,这些细胞因子诱导的记忆样NK细胞能够长期增殖、存活,并且IFN-γ的产生及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的效应器功能都得以增强,这使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优选细胞。在复发性/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证明,细胞因子诱导的记忆样NK细胞过继性治疗是安全并有效的。细胞因子诱导的记忆样NK细胞已经开始肝癌等实体瘤的临床前研究,本文综述目前关于细胞因子诱导的记忆样NK细胞在实体瘤中的临床前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实体瘤免的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记忆样NK细胞 实体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西医诊疗思路
7
作者 赵鑫 曹亦旋 +2 位作者 青玲玲 王惠玲 司海龙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7-22,28,共7页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Pi)治疗人群的不断扩大,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提高,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逐渐受到重视。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些不良反...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Pi)治疗人群的不断扩大,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提高,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逐渐受到重视。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些不良反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irAEs可以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其中内分泌系统是最常受累的系统之一,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最高,现代医学经常通过适当的激素替代,硫代酰胺,皮质类固醇来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完全缓解,中医药可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很好的改善这部分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就中西医诊疗ICPi所致甲状腺irAEs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甲状腺功能障碍 内分泌 不良反应 中西医治疗
下载PDF
阻断力敏感通道PIEZO1增强T细胞肿瘤杀伤效能
8
作者 熊春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6-296,共1页
目的免疫治疗作为新一代肿瘤治疗方法,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T细胞是免疫治疗中杀伤肿瘤的关键之一,然而T细胞杀伤功能受到肿瘤微环境中多种因素抑制,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限。力学因素是否参与调控T细胞肿瘤杀伤是力免疫学的一个前沿... 目的免疫治疗作为新一代肿瘤治疗方法,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T细胞是免疫治疗中杀伤肿瘤的关键之一,然而T细胞杀伤功能受到肿瘤微环境中多种因素抑制,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限。力学因素是否参与调控T细胞肿瘤杀伤是力免疫学的一个前沿课题。方法、结果和结论抑制或敲低PIEZO1有效增强T细胞杀灭肿瘤细胞,且不依赖于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颗粒酶B、穿孔素的产生。动物实验表明,抑制PIEZO1可促进T细胞浸润到肿瘤部位,抑制肿瘤生长,且PIEZO1拮抗剂与抗PD-1抗体联合使用,疗效更好。利用牵引力显微镜(traction force microscopy)发现抑制或敲低PIEZO1都会增强CD8^(+)T细胞的牵引力,而细胞松弛素D破坏牵引力,同时也降低T细胞的杀伤功能,提示牵引力调控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最后还发现PIEZO1-GRHL3-RNF114信号通路调控骨架蛋白F-actin的重塑,进而影响T细胞牵引力,导致其杀伤功能改变。这一机理在临床肿瘤患者样本中得到进一步验证,GRHL3或RNF114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CD8^(+)T细胞浸润程度以及免疫治疗效果负相关。总之PIEZO1可以作为“生物力学免疫检查点”调控肿瘤免疫功能,这为增强传统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新思路;此外,牵引力显微镜作为一种免标记、实时动态、高灵敏细胞力学检测技术,可望在疾病分型、疗效评价、药物筛选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功能 疾病分型 免疫治疗 动物实验 生物力学 颗粒酶B 肿瘤免疫 力学因素
下载PDF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热点问题解析
9
作者 付烊 王俊 章必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18-726,共9页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良好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已有较多的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指导临床医师有效解决绝大多数irAEs。然而irAEs的定义和判定、时间规律、个体差异、...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良好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已有较多的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指导临床医师有效解决绝大多数irAEs。然而irAEs的定义和判定、时间规律、个体差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irAEs与疗效的关系、免疫重启、特殊人群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重症型、难治性和多重irAEs的识别和处理仍待进一步解决。本文梳理了irAEs的十个热点问题并逐一进行解析,以期给临床医师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解析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代谢检查点调节T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力 梅婷婷 +3 位作者 马宇亮 陈晶 闫珺 隋博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67-972,共6页
免疫疗法的出现改变了现有的晚期肿瘤治疗模式,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许多肿瘤已经显示出对检查点抑制等免疫治疗的显著抵抗机制,导致部分患者的应答率始终不高,甚至超进展。通过对新兴免疫代谢领域的研究发现,靶向代谢途径重塑肿瘤... 免疫疗法的出现改变了现有的晚期肿瘤治疗模式,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许多肿瘤已经显示出对检查点抑制等免疫治疗的显著抵抗机制,导致部分患者的应答率始终不高,甚至超进展。通过对新兴免疫代谢领域的研究发现,靶向代谢途径重塑肿瘤微环境有望重振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可能与现有免疫疗法产生协同效应。本文着重探讨了代谢检查点调节T细胞代谢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 肿瘤微环境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启远 樊慧婷 +4 位作者 王学谦 蒋伶俐 张鹏 李道睿 林洪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58-962,共5页
虽然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的免疫治疗为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免疫治疗的低应答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肠道菌群越来越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之一,对肿瘤免疫微... 虽然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的免疫治疗为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免疫治疗的低应答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肠道菌群越来越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之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节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中医药是我国补充医学的代表,口服中药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其对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善和免疫治疗疗效的提高也被肿瘤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将基于肠道菌群总结并探讨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而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医药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医药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前景与挑战 被引量:5
12
作者 施明 谢云波 王福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免疫细胞治疗通过修复患者机体免疫系统、激发免疫功能成为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经被证实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部分肿瘤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聚焦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CAR-T细胞、TCR-T细胞、NK细胞、TIL等免疫细胞治疗... 免疫细胞治疗通过修复患者机体免疫系统、激发免疫功能成为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经被证实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部分肿瘤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聚焦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CAR-T细胞、TCR-T细胞、NK细胞、TIL等免疫细胞治疗方法在肿瘤中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从技术、产业化、政策等三个层面,提出中国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挑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的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细胞产品制备及临床研究的规范,先进的自动化、工业化细胞生产工艺体系的完善,细胞治疗产业上游产品保障,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科研、临床研究队伍的培养和壮大,以及与细胞治疗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科学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确保中国免疫细胞治疗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细胞治疗 临床试验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新视角:RUNX的作用与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颖婷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1-551,共11页
RUNX属于转录因子家族,是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控因子,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增殖、分化、谱系发育、成骨和神经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RUNX的研究已揭示了其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RUNX家族成员在不同类... RUNX属于转录因子家族,是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控因子,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增殖、分化、谱系发育、成骨和神经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RUNX的研究已揭示了其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RUNX家族成员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不一的作用,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组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关联。RUNX家族成员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中CD4+辅助性T(Th)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谱系发育分化,调控组织驻留T淋巴细胞的表型、分化和存活,驱动NK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组织驻留。RUNX家族缺失会导致MDSC的增殖和成熟活化,从而诱导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产生。RUNX家族成员的表达也与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浸润程度、不同免疫细胞的浸润、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和药物敏感性显著相关,它们可作为潜在的肿瘤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与CAR-T细胞疗法的联用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RUNX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研究及其参与调控肿瘤免疫和微环境中各类组分的作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以RUNX为主要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肿瘤mRNA疫苗及其递送载体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辛美仪 林玉红 赵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9-516,共8页
由于传统抗肿瘤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特异度低、不良反应大的缺点,新型的抗肿瘤免疫疗法受到关注并逐渐得以应用。肿瘤免疫疗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实现对肿瘤的控制和杀伤。肿瘤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 由于传统抗肿瘤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特异度低、不良反应大的缺点,新型的抗肿瘤免疫疗法受到关注并逐渐得以应用。肿瘤免疫疗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实现对肿瘤的控制和杀伤。肿瘤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和肿瘤疫苗。其中,肿瘤疫苗通过递送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细胞或抗体从而消除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近年来,mRNA疫苗相关领域迅速发展,所需的mRNA在合成及制备方面的工艺日趋成熟,为肿瘤mR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mRNA具有易被降解、无法自主进入细胞等特点,此类疫苗需要合适的递送载体才能成功地被细胞摄取并发挥功效。因此,mRNA疫苗递送系统的发展成为其能否被更好地利用的关键,这也是在肿瘤治疗领域里mRNA疫苗能否被开发利用至临床阶段的重要一环。本文简要介绍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肿瘤疫苗种类和肿瘤mRNA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制备方法,介绍用于肿瘤治疗的免疫疗法中mRNA疫苗及其常见的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应用,并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肿瘤mRNA疫苗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期为今后针对肿瘤的mRNA疫苗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疫苗 递送系统 抗肿瘤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机械力调控PD-1介导的T细胞抑制
15
作者 陈辉 张勇 +3 位作者 崔蕾 范娟 陈伟 娄继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1-402,共2页
目的PD-1与其配体PD-L1或PD-L2结合后,可以抑制TCR信号、阻止T细胞活化,是抗肿瘤免疫疗法中广泛应用的检查点分子。然而PD-1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希望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研究PD-1与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明晰PD-1... 目的PD-1与其配体PD-L1或PD-L2结合后,可以抑制TCR信号、阻止T细胞活化,是抗肿瘤免疫疗法中广泛应用的检查点分子。然而PD-1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希望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研究PD-1与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明晰PD-1抑制T细胞的分子机制,为基于PD-1的抗肿瘤免疫疗法开发提供指导。方法综合利用生物膜力探针、分子动力学模拟、超分辨成像技术以及传统的免疫学手段研究了PD-1与其配体在力加载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以及机械力对PD-1信号的调控。结果PD-1与配体形成逆锁键,复合体结构除了在晶体结构中观察到的不受力的构象外,还存在一个力诱导以及力稳定的构象,而稳定这两种构象的相应残基的突变会削弱逆锁键并降低PD-1的抑制功能。基于DNA力探针的T细胞活化实验也证明机械力加载是导致PD-1信号活化以及T细胞抑制的重要因素。PD-L1的可溶性胞外结构域可以结合PD-1同时不提供外力,能与细胞表面表达的PD-L1竞争,从而削弱PD-1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结论PD-1与其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T细胞抑制受机械力调控,PD-L1可溶性胞外结构域由于能结合PD-1同时不提供外力刺激,因此是一种潜在的PD-1阻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活化 小鼠肿瘤 生物力学 检查点 胞外结构域 阻断剂 抑制功能 超分辨成像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维持治疗对肿瘤患儿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
16
作者 雷嘉颖 黎阳 +6 位作者 李春谋 熊稀霖 冯楚础 翁文骏 彭晓敏 周敦华 黄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人白介素-2(r IL-2)维持治疗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相关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1月在本科治疗的22例肿瘤患儿,男女各11例,开始IL-2治疗的中位年龄9(3-16)岁,给予小剂量r IL-2免疫治...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人白介素-2(r IL-2)维持治疗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相关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1月在本科治疗的22例肿瘤患儿,男女各11例,开始IL-2治疗的中位年龄9(3-16)岁,给予小剂量r IL-2免疫治疗前均完成全部手术及放化疗,其中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5例。化疗结束1个月后开始使用rIL-2小剂量维持治疗:4×10^(5)IU/(m^(2)·d),隔日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1年。每3个月行免疫细胞亚群检测至治疗终止,同时随访患儿病情转归及治疗相关副反应。结果:22例患儿经r IL-2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自然杀伤细胞(CD3-CD56^(+))、辅助性T细胞(CD3^(+)CD4^(+))、杀伤性T细胞(CD3^(+)CD8^(+))的绝对值及辅助T细胞/抑制T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治疗前后的绝对值及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获得完全缓解的17例患儿中,14例在治疗后继续保持完全缓解,3例复发,其中2例放弃治疗后死亡;治疗前获得部分缓解的5例患儿经治疗后行PET/CT扫描后评估为完全缓解。在小剂量r IL-2免疫治疗初期,出现注射部位皮疹1例,注射后低至中度一过性发热2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后消失,未见治疗相关器官功能损害。结论:小剂量r IL-2维持治疗耐受性良好,可显著改善肿瘤患儿外周血部分抗肿瘤免疫细胞亚群的分布,且不会导致调节性T细胞绝对值及比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2 儿童 实体瘤 免疫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复合原位疫苗模式用于双免疫治疗后仍进展的胸膜间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7
作者 戴娟娟 王晓露 +9 位作者 杜诗尧 闵丽梅 齐浩月 卞丽娟 吕佳 陈诗卉 周霞 刘娟 刘宝瑞 李茹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4,共5页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相对罕见而恶性度极高的肿瘤,预后较差,虽PD-1单抗与CTLA-4单抗双免疫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但对于双免疫治疗失败的患者仍需探索更佳的治疗模式。原位疫苗是免疫治疗中深受瞩目的一种肿瘤疫苗技术。本研究采...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相对罕见而恶性度极高的肿瘤,预后较差,虽PD-1单抗与CTLA-4单抗双免疫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但对于双免疫治疗失败的患者仍需探索更佳的治疗模式。原位疫苗是免疫治疗中深受瞩目的一种肿瘤疫苗技术。本研究采用大分割放疗、瘤内注射免疫佐剂以构建复合原位疫苗,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本文报道1例本科室收治的68岁男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该患者前期经双免疫治疗后仍进展,后采用复合原位疫苗模式治疗,在9周期PD-1单抗应用后观察到经瘤内注射及大分割放疗的目标病灶持续缩小且代谢减低,目前病情稳定。因此,复合原位疫苗模式可为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内注射 胸膜间皮瘤 免疫治疗 大分割放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免疫增强剂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荣华 黄志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重大突破,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已被国内外指南广泛推荐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其临床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如何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治疗效果仍...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重大突破,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已被国内外指南广泛推荐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其临床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如何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治疗效果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于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明显改善免疫治疗的效果。本篇文章重点介绍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在肿瘤治疗的相关研究,展望免疫增强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增强剂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王文茜 李洁瑶 +4 位作者 陈飞帆 杨双宁 刘小玉 王丽萍 张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0-706,共7页
目的:探讨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4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124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HRR基因突变将患... 目的:探讨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4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124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HRR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突变组(n=57例)和野生组(n=67例),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治疗疗效差异,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PF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FS的影响因素。结果:HRR基因突变组中鳞癌及肿瘤突变负荷(TMB)≥10 mut/Mb的占比显著多于野生组(54.4%vs 32.8%,61.4%vs 29.9%,均P<0.05)。HRR基因突变组与野生组患者的ORR分别为17.5%和10.4%(P=0.252),DCR分别为86.0%和73.1%(P=0.080)。HRR基因突变组与野生组的PF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8个月vs 3.9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HRR基因突变[HR=0.550,95%CI(0.352,0.860),P=0.009]与免疫治疗线数[HR=0.468,95%CI(0.312,0.702),P<0.001]和PFS显著相关。结论:HRR基因突变组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优于野生组患者,HRR基因突变是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源重组修复 免疫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菡 王化 +1 位作者 陈永孜 路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影像组学在医学图像中挖掘信息,对癌症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疗效预测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前,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热点,极大地推动了肿瘤学领域的发展。影像组学特征具备无创、可重复、常规获取以及量化肿瘤异质性等优点,因此可作为... 影像组学在医学图像中挖掘信息,对癌症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疗效预测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前,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热点,极大地推动了肿瘤学领域的发展。影像组学特征具备无创、可重复、常规获取以及量化肿瘤异质性等优点,因此可作为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将阐述影像组学的特征提取及其数据分析,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预测治疗反应和不良事件,为影像组学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癌症 免疫治疗 医学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