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结直肠癌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
下载PDF
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翔 岳春迪 李春芸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41-945,共5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5)。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D-1单抗后线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72-4、CA199]、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病情控制率(DCR)分别为78.33%、90.91%,均高于对照组(58.00%、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消退时间分别为(51.50±5.02)、(35.52±4.25)、(44.28±4.80)d,均短于对照组[(69.37±6.40)、(50.63±5.10)、(53.50±6.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癌胚抗原、CA72-4、CA199水平分别为(12.57±1.64)ng/mL、(17.60±3.45)U/mL、(58.29±8.70)kU/L,均低于对照组[(17.24±2.50)ng/mL、(27.59±4.67)U/mL、(82.65±12.29)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分别为(21.42±3.54)%、0.73±0.30,均低于对照组[(28.39±4.38)%、1.12±0.41],CD8^(+)水平为(30.36±4.52)%,高于对照组[(25.7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稍低于对照组(16.0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明显,改善胃肠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为临床干预此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晚期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 胃肠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患者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永刚 李冬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结直肠癌术后19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腹腔感染组(45例)和腹腔未感染组(151例)。统计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结直肠癌术后19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腹腔感染组(45例)和腹腔未感染组(151例)。统计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19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45例,腹腔感染发生率为22.96%。45例腹腔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48株,革兰阴性菌36株(75.00%),革兰阳性菌10株(20.83%),真菌2株(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肠梗阻、切口长度≥15 cm、手术时间≥2.5 h、引流管留置时间≥10 d及住院时间≥30 d是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OR=2.751、2.659、3.108、2.404、2.575、2.455,P<0.05)。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0.669+合并糖尿病×1.012+术前肠梗阻×0.978+切口长度≥15 cm×1.134+手术时间≥2.5 h×0.877+引流管留置时间≥10 d×0.946+住院时间≥30 d×0.89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2,95%CI为0.817~0.916,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88.08%。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高危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术前肠梗阻、切口长度≥15 cm、手术时间≥2.5 h、引流管留置时间≥10 d及住院时间≥30 d等,据此构建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感染 高危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Ⅱ及血脂水平检测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芬 石振旺 孙海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60例,进行HP检测,并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100例)和HP阴性组(60例)。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60例,进行HP检测,并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100例)和HP阴性组(60例)。检测两组血清G-17、PGⅡ及血脂水平,并分析其对患者感染HPⅡ型的诊断价值。结果: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G-17、PGⅡ、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升高(均P<0.05)。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均P<0.05)。与HPⅠ型组比较,HPⅡ型组G-17、PGⅡ、PGⅠ水平升高(均P<0.05)。与HPⅠ型组比较,HPⅡ型组TG、HDL-C水平升高,TC、LDL-C水平降低(均P<0.05)。以HP阳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是否感染HPⅡ型为变量,做关于血清G-17、PGⅡ、PGⅠ、TG、TC、LDL-C、HDL-C水平的ROC曲线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812、0.742、0.559、0.820、0.66、0.619,进行筛选后将AUC高于0.7的因子纳入联合诊断中建立模型,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并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对患者是否发生HPⅡ型感染进行诊断,结果显示G-17、PGⅡ、PGⅠ及TC联合诊断的AUC为0.934。结论: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HP阳性患者血清G-17、PGⅡ、PGⅠ、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感染HPⅡ型患者G-17、PGⅡ、PGⅠ、TG、HDL-C水平高于感染HPⅠ型患者,TC和LDL-C水平低于感染HPⅠ型患者,且G-17、PGⅡ、PGⅠ及TC联合应用对患者感染HPⅡ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血脂水平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少波 吴旭桃 +1 位作者 邱雯慧 胡婷婷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6期992-998,共7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卡培他滨化疗诱导不良反应(CIAE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CIAEs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卡培他滨片治疗的根治性术后CR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卡培他滨化疗诱导不良反应(CIAE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CIAEs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卡培他滨片治疗的根治性术后CR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CIAEs分为CIAEs和非CIAEs(NCIAEs)组。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筛选差异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CRC患者发生CIAEs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使用R软件构建CRC患者CIAEs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CIAEs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3例接受卡培他滨片治疗的根治性术后CRC患者,201例发生CIAEs,恶心呕吐(69.96%)发生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OR=3.018,95%CI(1.404,6.487),P=0.005]、预后营养指数[OR=0.129,95%CI(0.06,0.278),P<0.001]和系统炎症指数[OR=4.074,95%CI(1.316,12.615),P=0.015]是CRC患者发生CIAEs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所构建的CIAEs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CIAEs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CRC患者CIAEs的个体化预测,是预防CIAEs和护理管理过程中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 化疗诱导的不良反应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LncRNA LINC00342和miR-203a-3p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王新波 罗冰清 +2 位作者 石玉宝 张也 席江伟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71-976,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342、微小RNA-203a-3p(miR-203a-3p)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5年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LINC00342和miR-203a-3p表达...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342、微小RNA-203a-3p(miR-203a-3p)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5年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LINC00342和miR-203a-3p表达;术后随访5年记录患者生存和死亡情况。比较不同情况下LncRNA LINC00342、miR-203a-3p表达及临床病理参数。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miR-203a-3p表达的相关性、与预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miR-203a-3p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与miR-203a-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组、miR-203a-3p低表达组肿瘤低分化、TNM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分别高于LncRNA LINC00342低表达组和miR-203a-3p高表达组(P<0.05)。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组、miR-203a-3p低表达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更低(P<0.05)。死亡组肿瘤低分化、TNM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LncRNA LINC00342表达水平高于存活组,miR-203a-3p表达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肿瘤低分化、TNMⅢ期、有淋巴结转移、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miR-203a-3p低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LINC00342和miR-203a-3p联合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呈高表达,miR-203a-3p呈低表达,二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术后生存的临床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RNA 长链非编码 预后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342 微小RNA-203a-3p
下载PDF
LncRNA MEG8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MICA/B介导结直肠癌细胞免疫逃逸
7
作者 李鸷 吴迪 +2 位作者 田飞 刘洁 谢兴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7-1221,1127,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8(LncRNA MEG8)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MHCⅠ类相关蛋白A/B(MICA/B)介导的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机制。方法:RT-qPCR、Western blot检测CRC组织和细胞系MEG8、miR-15a-5p、MICA、MICB、NKG2D蛋...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8(LncRNA MEG8)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MHCⅠ类相关蛋白A/B(MICA/B)介导的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机制。方法:RT-qPCR、Western blot检测CRC组织和细胞系MEG8、miR-15a-5p、MICA、MICB、NKG2D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EG8对miR-15a-5p的调控关系;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NC、MEG8、miR-NC、miR-15a-5p分别或共转染至SW480、SW620细胞,记为NC组、MEG8组、MEG8+miR-NC组、MEG8+miR-15a-5p组;将NK细胞分别与SW480、SW620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共培养液中TNF-α、IFN-γ水平;CCK-8、EdU染色、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EG8、miR-15a-5p、MICA、MICB、NKG2D蛋白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或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相比,CRC组织和细胞系中MEG8、MICA、MICB、NKG2D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miR-15a-5p水平升高(P<0.05)。MEG8靶向调控miR-15a-5p。共培养体系中,与NC组相比,MEG8组细胞MICA、MICB、NKG2D蛋白水平、共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培养1 d、2 d、3 d后,OD值、EdU阳性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miR-15a-5p能部分逆转过表达MEG8对细胞MICA、MICB、NKG2D、TNF-α、IFN-γ水平和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P<0.05)。结论:MEG8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MICA、MICB表达,促进NK细胞活性,抑制CRC细胞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8 miR-15a-5p 结直肠癌 免疫逃逸 MHCⅠ类相关蛋白A/B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8
作者 徐一栋 俞甲子 +8 位作者 张佳健 章梅武 冯丹丹 曹跃鹏 李通 张明元 郑舒淳 戴晓宇 刘忠臣 《癌症》 CAS 2024年第2期76-87,共1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 背景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导致早期肝内复发的危险临床病理因素,并构建累计事件发生概率线图,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早期肝内复发风险,并采用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cordance,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及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全方位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Cox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数量[风险比(hazard ratio,HR)=1.30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65-1.461,P<0.001]、肝转移瘤最大直径(HR=1.664,95%CI:1.154-2.397,P=0.006)、原发肿瘤N1分期(HR=1.531,95%CI:0.974-2.406,P=0.065)、原发肿瘤有远处转移(HR=1.429,95%CI:0.965-2.115,P=0.075)、原发肿瘤位置为右半结肠(HR=1.759,95%CI:1.213-2.551,P=0.003)、CRS评分大于3分(HR=1.616,95%CI:1.126-2.319,P=0.009)、KRAS基因突变(HR=2.845,95%CI:1.97-4.10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415,95%CI:0.966-2.073,P=0.074)是肝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原发肿瘤T4分期(HR=0.426,95%CI:0.169-1.071,P=0.070)、未行靶向治疗(HR=0.713,95%CI:0.497-1.023,P=0.066)是复发的预防因素,上述变量继续用LASSO回归分析发现有7个变量与患者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为术中输血(系数0.012)、肝转移瘤数量(系数0.149)、肝转移瘤最大直径(系数0.173)、原发肿瘤为右半结肠(系数0.366)、KRAS基因突变型(系数0.765)、未行新辅助化疗(系数0.174),保护因素为原发肿瘤T4分期(系数-0.09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HR=1.828,95%CI:1.232-2.712,P=0.003)、肝转移瘤数量(HR=1.203,95%CI:1.030-1.406,P=0.020)、KRAS基因突变(HR=2.761,95%CI:1.878-4.05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709,95%CI:1.122-2.603,P=0.013)是CCLM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CCLM患者术后1年肝内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其C-index为0.703(95%CI:0.678-0.727),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4,校准曲线显示与对角线较接近,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曲线离“None线”和“All线”均最远。结论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瘤数量、KRAS基因突变、未行新辅助化疗是CCLM患者肝转移瘤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移 复发 LASSO回归 列线图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营养状态对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影响
9
作者 卞芸 丁永娟 +3 位作者 谢芬 吕娟 陈杨 徐振宇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9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资料,运用SPSS 26.0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9例结直肠癌患...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9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资料,运用SPSS 26.0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144例发生了OIPN,作为OIPN组;75例没有发生OIPN,作为非OIPN组。Spearman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并发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与并发症是OI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为临床评估和预测OIPN发生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结论 白蛋白水平低下与发生并发症是OI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白蛋白水平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该预测模型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OIPN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 营养风险筛查2002 营养状态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CCAT2和NDRG1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周钰杰 杨芳 +1 位作者 严晶 钱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2437-2442,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CCAT2)、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南通市中医院行CRC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6例CRC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CCAT2)、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南通市中医院行CRC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6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CCAT2、NDRG1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DRG1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lncRNA CCAT2、NDRG1 mRNA表达组患者的预后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C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lncRNA CCAT2表达较高,NDRG1 mRNA表达及蛋白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比较,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CR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CCAT2表达较高,NDRG1 mRNA表达较低(P<0.05)。lncRNA CCAT2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lncRNA CCAT2低表达组,而NDRG1 mRNA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NDRG1 mRNA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ncRNA CCAT2、NDRG1 mRNA是CRC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CRC组织中lncRNA CCAT2表达升高,NDRG1表达降低,二者均参与CRC肿瘤的进展,可作为评估CRC患者生存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预后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施海韵 徐芳 +5 位作者 许心怡 周敏思 郭水龙 吴静 李鹏 张澍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内留取粪便样本,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粪便中菌群Fn的...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内留取粪便样本,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粪便中菌群Fn的相对丰度,同时行粪便隐血试验(FOBT)。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n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71例受试者,其中诊断结直肠癌58例(21.40%)。结直肠癌组患者粪便中的Fn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非结直肠癌组[6.602(3.716,8.997)vs.1.665(0.593,4.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95%CI:0.680~0.820,P<0.0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24、0.742和0.908。在FOBT结果阴性者中,Fn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14、0.730和0.983。Fn联合FOBT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94(95%CI:0.848~0.940,P<0.0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7、0.765和0.964,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单独检测Fn(P<0.05)。结论粪便Fn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与FOBT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升结直肠癌检出率。因此,粪便Fn是结直肠癌筛查有价值的无创生物标志物,可有效避免FOBT阴性者中结直肠癌的漏诊。粪便Fn丰度升高者应尽快行结肠镜检查,若Fn与FOBT均阴性,则可基本排除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粪便隐血试验 筛查
下载PDF
小剂量分次放疗增敏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熊春 黄丹 马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分次放疗增敏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72例一线化疗失败的mCRC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化疗二线治疗。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小剂量分次放疗增敏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72例一线化疗失败的mCRC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化疗二线治疗。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白细胞、血小板)、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功能(CD3^(+)、CD4^(+)、CD8^(+))和生存情况[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0.00%vs.43.24%,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9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年OS、PFS分别为62.16%、40.54%,均高于对照组的37.14%、17.14%(P<0.05)。结论:小剂量分次放疗增敏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二线治疗mCR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小剂量分次放疗 增敏化疗 贝伐珠单抗 化疗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呋喹替尼用于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赵海燕 王莉 王华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 探讨华蟾素联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线治疗的5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呋喹替尼治疗... 目的 探讨华蟾素联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线治疗的5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呋喹替尼治疗,29例)和观察组(联合华蟾素胶囊,2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临床获益率(CBR)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χ^(2)=4.858,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分别为(39.97±7.00)%、(24.42±0.97)%、(1.61±0.37)]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23±6.13)%、(23.34±0.85)%、(1.43±0.30)](t=3.900、4.509、2.035,均P<0.05);治疗后,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CA125、CA19-9及CEA[分别为(32.22±5.23)μg·m L^(-1)、(28.59±4.03)μg·m L^(-1)、(16.12±2.46)μg·m 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95±6.20)μg·m L^(-1)、(36.19±5.06)μg·m L^(-1)、(23.77±4.01)μg·m L^(-1)](t=6.460、6.327、8.757,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VEGF、HIF-1α、TGF-β1[分别为(550.96±80.33) pg·m L^(-1)、(41.55±5.12) ng·L^(-1)、(13.19±2.98) pg·m 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0.44±83.22) pg·m L^(-1)、(58.77±6.60) ng·L^(-1)、(18.76±3.77) pg·m L^(-1)](t=2.304、11.102、6.242,均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联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肠癌能够下调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及CEA,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少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华蟾素胶囊 呋喹替尼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因子
下载PDF
青蒿素抑制葡萄糖刺激下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潘勇娜 常月锋 +4 位作者 郭璟静 孙依礼 魏岚 杨春雁 康金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探讨青蒿素(ART)对葡萄糖刺激下结直肠癌(CR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0、5、10、20、40、60μmol/L ART为浓度梯度处理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 目的探讨青蒿素(ART)对葡萄糖刺激下结直肠癌(CR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0、5、10、20、40、60μmol/L ART为浓度梯度处理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MT)及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0μmol/L ART相比,5、10、20、40、60μmol/L ART处理下SW480细胞活力降低(P<0.05),IC_(50)为36.91μmol/L。故以10、20、40μmol/L ART处理的细胞为ART低、中、高剂量组,以0μmol/L ART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以ART 40μmol/L+Coumermycin A110μmol/L处理的细胞为Coumermycin A1组。与对照组相比,ART低剂量组、ART中剂量组、ART高剂量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侵袭能力及Bcl-2、N-cadherin、Vimentin、p-JAK2、p-STAT3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E-cadherin表达上升(P<0.05);与ART高剂量组相比,Coumermycin A1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侵袭能力及Bcl-2、N-cadherin、Vimentin、p-JAK2、p-STAT3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E-cadherin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ART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葡萄糖刺激下CRC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EMT,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结直肠癌 恶性生物学行为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pT1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邓科 李博 +5 位作者 马晨阳 李琪 赵逸斌 沈杰 杨少辉 崔巍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1692-1697,共6页
目的探讨p_(T1)期结直肠癌(CRC)患者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或一次性根治切除手术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_(T1)期CRC的342... 目的探讨p_(T1)期结直肠癌(CRC)患者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或一次性根治切除手术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_(T1)期CRC的3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14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_(T1)期CRC患者和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活切除手术的CRC患者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与验证p_(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比较LNM阳性与阴性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p_(T1)期CRC患者LNM率为13.2%(45/342),肿大淋巴结直径>5 mm(OR=6.751)、组织低分化(OR=4.439)、脉管侵犯(OR=10.395)均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的CRC患者LNM率为11.5%(17/148),女性(OR=4.274,P=0.023)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深部黏膜下浸润(DSI)不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67)。LNM阳性与阴性的p_(T1)期CRC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0%比98.0%,P=0.681)。基于肿大淋巴结直径、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黏液腺癌、脉管侵犯等5个因素构建的p_(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的C指数为0.808,其预测p_(T1)期CRC患者LNM风险的总体正确率为90.6%。结论基于肿大淋巴结直径、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黏液腺癌、脉管侵犯等5项因素构建的p_(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能为患者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的患者,应注意DSI可能不是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结直肠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6
作者 杨柳 彭飞 +1 位作者 陆平 傅永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对结直肠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结直肠癌细胞HT-15、顺铂耐药细胞株HT-15/DDP仅使用30μmol/L浓度的顺铂干预设为对照组,使用对应质量浓度1.0、1.5、2.0 mg/mL的当归多糖干预12 h后再加入30μmo...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对结直肠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结直肠癌细胞HT-15、顺铂耐药细胞株HT-15/DDP仅使用30μmol/L浓度的顺铂干预设为对照组,使用对应质量浓度1.0、1.5、2.0 mg/mL的当归多糖干预12 h后再加入30μmol/L浓度顺铂设为当归多糖组。通过脂质体细胞转染技术分别将miR-10b-5p inhibitor、TGFBR2 mimics转染至HT-15/DDP细胞中,再加入2.0 mg/mL当归多糖干预48 h,然后将其分为当归多糖(2.0 mg/mL)+miR-10b-5p inhibitor组、当归多糖(2.0 mg/mL)+TGFBR2 mimics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RT-PCR检测miR-10b-5p、TGFBR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GFB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单独顺铂干预的对照组HT-15/DDP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个数明显高于HT-15细胞(P<0.01);经不同质量浓度当归多糖预处理12 h后,可明显增强HT-15/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HT-15/DDP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个数明显降低(P<0.01)。单独顺铂干预的对照组HT-15/DDP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T-15细胞(P<0.01);经不同质量浓度当归多糖预处理12 h后,明显增强了HT-15/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HT-15/DDP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HT-15/DDP细胞miR-10b-5p、TGFBR2表达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当归多糖组中HT-15/DDP细胞miR-10b-5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GFBR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当归多糖剂量的增加miR-10b-5p表达水平逐渐降低,TGFBR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1)。使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argetScan、miRanda)预测miR-10b-5p的靶基因,结果显示,TGFBR2是miR-10b-5p的候选靶基因。miR-10b-5p表达下调后,HT-15/DDP细胞中TGFBR2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HT-15/DDP细胞中TGFBR2相对表达量(P<0.01)。当归多糖(2.0 mg/mL)+miR-10b-5p inhibitor组、当归多糖(2.0 mg/mL)+TGFBR2 mimics组的HT-15/DDP细胞增殖率、细胞增殖迁移个数明显低于当归多糖组(2.0 mg/mL),HT-15/DDP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当归多糖组(2.0 mg/mL)(P<0.05)。结论 当归多糖可通过下调miR-10b-5p表达、上调TGFBR2表达逆转结直肠癌细胞顺铂耐药性,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结直肠癌 HT-15细胞 HT-15/DDP细胞 顺铂耐药 miR-10b-5p TGFBR2
下载PDF
无褶皱吻合技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王娟 武广海 +2 位作者 张帅 李超 徐靖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吻合新技术无褶皱吻合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4例左半结肠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急诊就诊,确诊结直肠梗阻且腹部CT测量扩张肠管直径>30 mm... 目的:探讨结直肠吻合新技术无褶皱吻合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4例左半结肠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急诊就诊,确诊结直肠梗阻且腹部CT测量扩张肠管直径>30 mm。急症行内镜下经肛肠道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术中取活检,病理结果证实恶性肿瘤。限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术中应用无褶皱吻合技术进行一期吻合。术后随访7~24个月,评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54例均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术中测量近端肠管直径29.50~45.80 mm,平均(36.29±4.51)mm;远端肠管直径19.50~32.60 mm,平均(24.93±4.19)mm。近远端肠管管径不一致,行无褶皱吻合术,吻合放置抵钉座时间3~5 min,平均(3.80±0.79)min。术后无吻合口出血、狭窄、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生局部复发等远期并发症。结论:无褶皱吻合技术应用于结直肠恶性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吻合确切,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腹腔镜检查 无褶皱吻合 自膨式金属支架
下载PDF
SOX7靶向ERK1/2/PD-L1通路抑制结直肠癌血管生成
18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3 位作者 马洪庆 路永刚 李少东 惠志龙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探讨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7(SOX7)对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中SOX7表达水平,之后通过裸鼠、转染SOX7 mimic的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进... 目的探讨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7(SOX7)对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中SOX7表达水平,之后通过裸鼠、转染SOX7 mimic的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进一步研究。用Western-blot验证SOX7与ERK1/2/PD-L1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用CCK8检测SOX7与ERK1/2/PD-L1对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体外内皮细胞成管实验测定SOX7与ERK1/2/PD-L1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SOX7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被抑制(P<0.01),同时SOX7的过表达抑制了小鼠体内肿瘤生长(P<0.01)。SW480细胞中SOX7的过表达抑制了ERK1/2、c-Jun的表达,并在ERK1/2的激动剂Senkyunolide I的作用下上调了SW480细胞的ERK1/2、c-Jun蛋白表达(P<0.01),逆转了SOX7对SW480细胞中ERK1/2、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P<0.01)。HUVEC中SOX7抑制了PD-L1、V-EGFR2、p-PI3K、HIF-1α的蛋白表达,Senkyunolide I上调了HUVEC的PD-L1、V-EGFR2、p-PI3K、HIF-1α的蛋白表达,并逆转了SOX7对HUVEC中上述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P<0.01)。PD-1/PD-L1 Inhibitor 3抑制了PD-L1、V-EGFR2、p-PI3K、HIF-1α的蛋白表达,SOX7过表达在PD-1/PD-L1 Inhibitor 3的影响下并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CCK8实验结果显示SOX7过表达显著抑制了HUVEC的增殖能力,Senkyunolide I作用下的两组HUVEC增殖能力较SOX7 NC组与SOX7 mimic组明显上升,PD-1/PD-L1 Inhibitor 3作用下的两组HUVEC增殖能力较SOX7 NC组与SOX7 mimic组明显下降,以上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成管实验结果显示SOX7过表达抑制了HUVEC的血管生成,Senkyunolide I强烈加速了血管生成,而PD-1/PD-L1 Inhibitor 3血管生成则被显著抑制,以上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SOX7通过ERK1/2/PD-L1通路抑制结直肠肿瘤的增殖和血管生成,SOX7可能是晚期CRC患者临床治疗中潜在的抗血管生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7(SOX7)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 增殖 血管生成 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
下载PDF
YAP基因SNP rs11225163与大肠癌的关联研究
19
作者 高芳 卫星如 +4 位作者 李迎泽 董文杰 陈雅茹 王巧巧 贾彦彬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Y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11225163位点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390例大肠癌病例和413例对照组,采用Taqman技术对YAP rs11225163进行基因分型,并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 目的:研究Y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11225163位点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390例大肠癌病例和413例对照组,采用Taqman技术对YAP rs11225163进行基因分型,并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CI)间评估在共显性、显性、隐性、超显性、附加五种遗传模式下rs11225163与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五种遗传模式下,SNP rs11225163与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P>0.05)。结论:YAP基因SNP rs11225163可能在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的发病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P基因 大肠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发病风险 关联研究
下载PDF
lncRNA LINC00963通过靶向miR-148b-3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锐 赵晓倩 +2 位作者 王霞 张晓红 郜舒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期实验表明,低氧环境下的CRC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低氧环境下培养48 h后CRC细胞(HCT116和SW480)分泌的外泌体中,通过高通量转录...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期实验表明,低氧环境下的CRC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低氧环境下培养48 h后CRC细胞(HCT116和SW480)分泌的外泌体中,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发现了一种功能未知的LncRNA NEAT1,在低氧环境中HCT116和SW480分泌的外泌体中含量显著上调。将定制的LncRNA NEAT1 mimic体外处理正常条件培养的HCT116和SW480细胞,发现LncRNA NEAT1 mimic处理显著促进了HCT116和SW48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本次研究显示,与Si-LINC00963+anti-miR-NC组相比,Si-LINC00963+anti-miR-148b-3p组的miR-148b-3p表达水平降低,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增加(P<0.05)。表明miR-148b-3p受LINC00963的靶向调控,并且抑制miR-148b-3p表达能逆转干扰LINC00963对HT29细胞的作用。本研究为CRC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为CRC诊疗的临床转化提供临床前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外泌体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