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流行病学研究:一项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何小娟 郑冬燕 +24 位作者 吴维轩 廖万清 左玉辉 李秋云 周怡彤 汤露露 黄国梅 梁丽山 刘千龙 吴玲艳 韦丽娟 韦珠荣 张建玲 彭智鹏 钟春明 谭元清 吴国琼 李鑫垒 何绍 梁少光 梁明寰 陆兴山 谢治 曹存巍 刘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89-494,共6页
目的:为了明确广西马拉色菌毛囊炎(MF)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心理社会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广西14家医院诊治的MF患者,进行真菌学检查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易感因素和心理社会影响调查。结果:共收集219例患者,... 目的:为了明确广西马拉色菌毛囊炎(MF)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心理社会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广西14家医院诊治的MF患者,进行真菌学检查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易感因素和心理社会影响调查。结果:共收集219例患者,男女比例1.01∶1,主要发生在18~25岁,春、夏季节高发。面部是常见的受累部位。油性皮肤、多汗、痤疮和偏好辛辣食物患者所占比例均超过50%。80.4%患者认为学习、工作受到影响。半数以上的患者自觉焦虑、没有自信,并且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合轴马拉色菌(35.4%),菌种分布在性别、身体部位和季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MF的面部经常受到影响,油性皮肤、多汗、痤疮和饮食习惯是主要诱发因素,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情绪不容忽视,合轴马拉色菌是本地区MF的优势菌种,菌种分布在性别、身体部位和季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毛囊炎 临床特征 诱发因素 心理社会影响 菌种分布
下载PDF
易被忽视及误诊的癣病——毳毛癣
2
作者 张璐璐 梁官钊 +3 位作者 陈玉萍 王琼 佘晓东 刘维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本文报告2例儿童面部毳毛癣。例1.女,3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眼眶周圆形红斑及丘疹,境界较清晰,皮损边缘轻微隆起,伴少许脱屑,轻微红肿,鼻尖处少许类似皮损。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 本文报告2例儿童面部毳毛癣。例1.女,3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眼眶周圆形红斑及丘疹,境界较清晰,皮损边缘轻微隆起,伴少许脱屑,轻微红肿,鼻尖处少许类似皮损。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示须癣毛癣菌生长,真菌药敏实验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敏感。诊断:毳毛癣。治疗:予口服特比萘芬及泼尼松,外用维生素E乳膏。例2.女,4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2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颊部圆形红斑,境界尚清晰,可见散在丘疹及轻微脱屑,少许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未生长。诊断:毳毛癣。治疗:予口服特比萘芬,外用维生素E乳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毳毛
下载PDF
10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及其病原菌分析
3
作者 王宗岭 路金明 +1 位作者 郭辉 王云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目的分析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病种及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后拟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皮肤标本,共1008例。取镜检阳性的标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平板或马铃薯葡萄... 目的分析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病种及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后拟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皮肤标本,共1008例。取镜检阳性的标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平板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上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对培养结果为酵母菌属的真菌采用科马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鉴定,对于无法直接鉴定的菌落采用VITEK ATB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取镜检阳性或培养为阳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病种前三位为甲真菌病244例(24.21%)、花斑糠疹184例(18.25%)、足癣182例(18.06%);致病菌种前三位为红色毛癣菌307株(30.46%)、马拉色菌255株(25.30%)、须癣毛癣菌187株(18.55%);甲真菌病女性多于男性(χ^(2)=8.02,P<0.001),股癣男性多于女性(χ^(2)=29.1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病菌种在性别构成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本地区皮肤浅部真菌感染主要病种为甲真菌病、花斑糠疹和足癣,主要致病菌种为红色毛癣菌、马拉色菌和癣毛癣菌。临床治疗时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真菌感染 病原菌 甲真菌病 花斑糠疹 足癣
下载PDF
2014-2024年10492例浅部真菌病及致病菌种分析
4
作者 杨波 潘露 +4 位作者 陶亦帆 胡丽华 计钦垚 章笑悦 吴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774-777,共4页
目的:明确我院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我院真菌镜检阳性且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与菌种鉴定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析10492例患者,其中培养阳性菌株4757例,前三位是红色毛癣... 目的:明确我院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我院真菌镜检阳性且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与菌种鉴定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析10492例患者,其中培养阳性菌株4757例,前三位是红色毛癣菌1864株(39.18%),白念珠菌264株(5.55%),酵母样菌159株(3.34%)。女性白念珠菌、酵母样菌、热带念珠菌、须癣毛癣菌感染多于男性(均P<0.05),男性絮状表皮癣菌(P<0.05)感染多于女性。病种前三位为甲真菌病2482例(52.18%),足癣911例(19.15%),手癣540例(11.35%);甲真菌病女性多于男性(χ^(2)=192.68,P<0.01),体癣、手癣、股癣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本院皮肤浅部真菌感染主要病种为甲真菌病、足癣和手癣,主要致病菌种为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酵母样菌,病种和菌种种类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致病菌种
下载PDF
青黛散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难辨认癣的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5
作者 杜迎春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探析青黛散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难辨认癣的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于厦门市中医院就诊的50例难辨认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治疗... 目的探析青黛散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难辨认癣的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于厦门市中医院就诊的50例难辨认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青黛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真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研究组真菌总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辨癣患者给予青黛散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真菌清除率,降低炎性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散 伊曲康唑胶囊 难辨认癣 炎症因子 真菌清除率
下载PDF
特比萘芬口服联合外用治疗足癣疗效分析
6
作者 张玉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05-0008,共4页
特比萘芬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而联苯苄唑则具有抗炎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特比萘芬口服联合外用联苯苄唑治疗足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足癣患者进行过研究(相关数据见一般资料)。对照组患者服用特比萘芬,研究组增加外用药物—... 特比萘芬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而联苯苄唑则具有抗炎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特比萘芬口服联合外用联苯苄唑治疗足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足癣患者进行过研究(相关数据见一般资料)。对照组患者服用特比萘芬,研究组增加外用药物——联苯苄唑。对比两组多项研究数据。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等数据看,研究组效果更好。这可能与联合使用特比萘芬和联苯苄唑的协同作用有关,能够更好地抑制真菌生长和减轻炎症反应。此外,具体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在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的改善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胃肠道反应、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癣治疗采用“口服+外用”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在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治疗时间、真菌清除率、安全性等方面均比单一口服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萘芬口服 联苯苄唑 足癣
下载PDF
2022—2023年长春及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思璇 单百卉 +3 位作者 李苏姗 王爽 刘哲 李福秋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9-42,50,共5页
目的了解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的构成及分布。方法收集我科门诊2022年5月—2023年5月真菌镜检结果阳性的病例477例,行真菌培养及鉴定,获得196例致病菌种。结果确诊的477例浅部真菌病中,足癣106例(22.22%),体... 目的了解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的构成及分布。方法收集我科门诊2022年5月—2023年5月真菌镜检结果阳性的病例477例,行真菌培养及鉴定,获得196例致病菌种。结果确诊的477例浅部真菌病中,足癣106例(22.22%),体癣78例(16.35%),花斑糠疹68例(14.26%),甲真菌病64例(13.42%),股癣62例(13.0%),马拉色菌毛囊炎43例(9.01%),面癣27例(5.66%),手癣20例(4.19%),头癣7例(1.47%),念珠菌病2例(0.42%);经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的196株致病菌中马拉色菌70株(35.71%),居首位,其次是红色毛癣菌63株(32.14%)。浅部真菌病的发病及其病原菌的分布与性别、年龄和职业均有相关性。结论长春及周边地区的浅部真菌病以足癣为主;浅部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马拉色菌。与以往全国多地报道相比,马拉色菌比例显著上升成为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足癣 马拉色菌
下载PDF
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301例头癣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研究
8
作者 闫玮 王琼 +3 位作者 陈玉萍 佘晓东 胡素泉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95%),其中以4~7岁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最多(46.5%),性别分布以男童居多(56.3%)。成人头癣仅15例(5%),成人头癣性别分布以女性居多(66.7%)。所有头癣患者的真菌鉴定结果统计显示,犬小孢子菌(164例,54.5%)、须癣毛癣菌(57例,18.9%)和紫色毛癣菌(44例,14.6%)是最常见的菌种,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各年龄段之间病原菌种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在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7岁的男童是最常见的头癣患病群体,过去10年犬小孢子菌已取代须癣毛癣菌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感染的优势致病菌,这些结果为头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犬小孢子菌 紫色毛癣菌 皮肤癣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新疆某市青少年紫外线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调查
9
作者 郝树媛 王俊兴 +1 位作者 王甲莉 吕菊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紫外线(UV)是日光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的UV照射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过度的UV暴露可引起皮肤损伤,包括晒伤、晒黑、皮肤老化以及皮肤肿瘤等。人们接受的UV辐射量取决于当地气候、日晒行为、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等相关因素。新疆位于... 紫外线(UV)是日光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的UV照射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过度的UV暴露可引起皮肤损伤,包括晒伤、晒黑、皮肤老化以及皮肤肿瘤等。人们接受的UV辐射量取决于当地气候、日晒行为、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等相关因素。新疆位于中国的西部,平均日照时间居全国前列,为了解本地区青少年对UV防护的认知度及相关防护行为,本研究以五家渠市的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紫外线 健康知识 态度 防晒因素
下载PDF
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美学效果观察
10
作者 姜桂仙 杨晓丽 +1 位作者 任媛媛 宫安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收治的82例头癣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真菌药膏外... 目的:研究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收治的82例头癣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槿柏洗方外洗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开始时、结束时及停药后4周患儿头部的靶皮损(皮损面积最大处)状况[皮损面积、红斑、鳞屑(脓疱/黄痂)、瘙痒]评分和头皮严重指数(PSSI)评分,患儿治疗结束时的疗效,患儿治疗结束4周后复发情况和家长美观满意度,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靶皮损状况评分和P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儿靶皮损状况评分和PS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4周后,联合组家长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使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小儿头癣,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头皮的损伤程度更小,疗效更佳,家长美观满意度更高,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槿柏洗方 抗真菌药膏 头癣 美学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皮炎洗剂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非角化型足癣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张璐璐 刘佳 +3 位作者 梅嬛 陈玉萍 佘晓东 刘维达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观察皮炎洗剂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非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的1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5例。对照组使用萘替芬酮康唑软膏外涂;治疗组使用皮炎洗剂浸泡后外涂萘... 目的 观察皮炎洗剂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非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的1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5例。对照组使用萘替芬酮康唑软膏外涂;治疗组使用皮炎洗剂浸泡后外涂萘替芬酮康唑软膏。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时,观察临床疗效、真菌学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在用药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76%比45.88%,P<0.05)。用药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96.47%比84.71%,P<0.05)。治疗2周、4周后,真菌清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皮炎洗剂治疗足癣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同时起效快、疗效好,可快速改善水疱、糜烂、浸渍和瘙痒等症状。本研究为皮炎洗剂在皮肤科临床治疗足癣,尤其是炎性反应较重的中、重度足癣治疗提供了充分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洗剂 足癣 非角化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72例头癣患儿真菌荧光染色与皮肤镜特征分析
12
作者 马欣 张艳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拟通过真菌荧光染色镜检技术结合皮肤镜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头癣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诊断头癣的依据。方法收集72例头癣患儿,使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皮肤镜观察头癣病发的主要特征;观察随访患儿治疗后荧光染色法及皮肤镜特殊... 目的研究拟通过真菌荧光染色镜检技术结合皮肤镜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头癣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诊断头癣的依据。方法收集72例头癣患儿,使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皮肤镜观察头癣病发的主要特征;观察随访患儿治疗后荧光染色法及皮肤镜特殊表征是否同时转阴。结果根据临床特征,72例头癣患儿以白癣为主,占58.33%(42/72);荧光染色法阳性率100%,发外孢子占比最高,为62.50%(45/72);皮肤镜诊断的阳性率100%,皮肤镜检查白癣以断发(90.48%)为主、脓癣以脓疱(100%)为主,以逗号发/螺旋发/条码样发为特殊的表征;随访率为59.72%(43/72)。结论真菌荧光染色法结合皮肤镜特征能对头癣疾病及其临床类型做出快速且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荧光染色法 皮肤镜
下载PDF
甲真菌病的真菌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作者 曹冰莹 廖德君 +1 位作者 杨茜 杨政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前甲真菌病被认为是全球分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真菌病的诊断依靠典型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以及甲病理检查。传统的真菌学检测方法在精准快速地鉴定真菌种类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免疫学诊断、基于PCR的分... 目前甲真菌病被认为是全球分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真菌病的诊断依靠典型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以及甲病理检查。传统的真菌学检测方法在精准快速地鉴定真菌种类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免疫学诊断、基于PCR的分子鉴定、基因芯片技术、LAMP、MALDI-TOF MS及光谱学鉴定等新兴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精准的优点,能够克服传统诊断技术的局限性。本文阐述甲真菌病真菌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发现和总结传统诊断方法与新兴诊断方法的优缺点,以便新兴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真菌 检测方法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包头地区1 249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中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应用对比研究
14
作者 杨美丽 武俊英 +5 位作者 杨慧娟 李丹阳 赵一彧 吉木斯 郝勇 石继海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浅部真菌病的效果及不同位置检测结果比较。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拟诊断为浅部真菌病患者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直接镜检,比较阳... 目的:分析比较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浅部真菌病的效果及不同位置检测结果比较。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拟诊断为浅部真菌病患者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直接镜检,比较阳性率检出结果,并进一步针对不同检测部位检测阳性率比较分析。结果:KOH湿片法和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558例和691例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8.35%和58.4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头面部、手部、足部、躯干、腹股沟及甲部位荧光染色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KOH湿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足部、头面部、腹股沟、手部、甲部、躯干部(P<0.001)。结论:荧光染色法在浅部真菌病的实验室检验中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KOH湿片法,可以降低临床漏诊误诊率,在甲部、足部、腹股沟、头面部的检测中可作为优选,手部、躯干部则根据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在KOH湿片法或荧光染色法中选择,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荧光染色法 KOH湿片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分析
15
作者 秦良卿 马海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108-110,119,共4页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咪唑斯汀组、西替利嗪组,各50例...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咪唑斯汀组、西替利嗪组,各50例。咪唑斯汀组口服咪唑斯汀、西替利嗪组口服西替利嗪。比较两组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瘙痒、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两组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瘙痒、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涕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咪唑斯汀组低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用药前,且咪唑斯汀组高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咪唑斯汀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西替利嗪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咪唑斯汀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西替利嗪 咪唑斯汀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皮炎外瓶霉黑色素的致病力:基于大蜡螟感染模型的评估
16
作者 刘应辉 陈阳霞 +2 位作者 谢振谋 刘红芳 席丽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657-663,共7页
目的 采用大蜡螟-皮炎外瓶霉模型评估皮炎外瓶霉黑色素的致病力。方法 采用“共生法”恢复皮炎外瓶霉白化株黑色素的生成,使用皮炎外瓶霉白化株、色素株及色素恢复株构建大蜡螟感染模型,观察最佳感染浓度下各组大蜡螟生存曲线、外观表... 目的 采用大蜡螟-皮炎外瓶霉模型评估皮炎外瓶霉黑色素的致病力。方法 采用“共生法”恢复皮炎外瓶霉白化株黑色素的生成,使用皮炎外瓶霉白化株、色素株及色素恢复株构建大蜡螟感染模型,观察最佳感染浓度下各组大蜡螟生存曲线、外观表现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共生法”可以恢复皮炎外瓶霉白化株黑色素的生成,孢子浓度10^(7)/mL为大蜡螟-皮炎外瓶霉模型的最佳感染浓度。观察终点时,白化株组存活率低于色素株组、色素恢复株组,生存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色素株组与白化株组:χ^(2)=6.11,P=0.013;色素恢复株组与白化株组:χ^(2)=6.37,P=0.010),而色素株组与色素恢复株组生存曲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40)。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与白化株相比,皮炎外瓶霉色素株及色素恢复株可吸引更多大蜡螟血细胞聚集,形成更大的感染性结节。结论 在蜡螟感染模型中,皮炎外瓶霉白化株表现出比色素株更强的致病力,恢复白化株黑色素的生成,可以逆转白化株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外瓶霉 黑色素 大蜡螟 致病力 生存曲线
下载PDF
皮肤镜及伍德灯观察腋毛癣1例
17
作者 张冬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因腋毛黄褐色附着物1个月余,于2020年9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平时腋下出汗较多,1个多月前偶然发现双侧腋毛有黄褐色物质附着,轻度瘙痒,之后附着物缓慢增多。就诊前未予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无明显...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因腋毛黄褐色附着物1个月余,于2020年9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平时腋下出汗较多,1个多月前偶然发现双侧腋毛有黄褐色物质附着,轻度瘙痒,之后附着物缓慢增多。就诊前未予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毛癣 皮肤镜 伍德灯
下载PDF
儿童Majocchi肉芽肿1例
18
作者 吴婧楠 舒虹 +1 位作者 张莉 浦芸静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5期334-335,337,共3页
患儿,男,9岁,反复右臀部溃疡、结节、丘疹伴瘙痒半年余。真菌镜检阴性,但通过皮肤镜检查看到有特征性的血管形态及皮损区变细、折断的毳毛,提示有真菌感染可能,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线索。通过后续的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在毛囊及溃疡处见大... 患儿,男,9岁,反复右臀部溃疡、结节、丘疹伴瘙痒半年余。真菌镜检阴性,但通过皮肤镜检查看到有特征性的血管形态及皮损区变细、折断的毳毛,提示有真菌感染可能,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线索。通过后续的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在毛囊及溃疡处见大量菌丝及孢子,真菌培养及鉴定显示是犬小孢子菌。最终诊断为犬小孢子菌引起的Majocchi肉芽肿。抗真菌治疗8周后皮疹消退,随访6个月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cchi肉芽肿 皮肤镜 犬小孢子菌 特比萘芬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皮肤癣菌的临床适用性评估
19
作者 臧晓慧 张树文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评估与直接镜检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诊断皮肤癣菌感染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346例由门诊医生怀疑皮肤癣菌感染的皮屑或甲屑标本,将其分为3份,分别行直接镜检和免疫层析抗原检测,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者行PCR。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 目的评估与直接镜检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诊断皮肤癣菌感染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346例由门诊医生怀疑皮肤癣菌感染的皮屑或甲屑标本,将其分为3份,分别行直接镜检和免疫层析抗原检测,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者行PCR。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率和不一致率。结果抗原检测和直接镜检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59%、69.36%。346例临床样本中,293例抗原检测与直接镜检结果一致,一致率为84.7%;53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不一致率为15.3%。不一致的临床样本中46份行PCR进一步鉴定,分别有39例和7例与抗原检测和直接镜检结果相同。即皮肤癣菌抗原检测与PCR校正后的直接镜检结果一致(阳性或阴性)的标本数为332份,一致率为96.0%,不一致率为4.0%。结论免疫层析法是简单、可靠的真菌检测方法,灵敏度比直接镜检高,有着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病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直接镜检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在皮肤癣菌病分子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孝艳 张云平 王冲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92-94,99,共4页
皮肤癣菌是皮肤癣菌病的致病真菌。传统直接镜检和培养,存在耗时费力、敏感性低、经验要求高等缺点。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无PCR后污染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皮肤癣菌临床标... 皮肤癣菌是皮肤癣菌病的致病真菌。传统直接镜检和培养,存在耗时费力、敏感性低、经验要求高等缺点。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无PCR后污染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皮肤癣菌临床标本检测。该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介绍qPCR在皮肤癣菌病分子诊断研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病 实时定量PCR 分子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