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淮河水系尾蚴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初报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朝品
马长玲
+1 位作者
顾建中
卢王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调查淮河水系沿岸村镇居民中有否尾蚴性皮炎流行。方法:对淮河水系沿岸部分村镇居民作现场查询和体检,以确定有无该皮炎表现及伴随症状;现场采集耳萝卜螺(Radixau-ricularia)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此...
目的:调查淮河水系沿岸村镇居民中有否尾蚴性皮炎流行。方法:对淮河水系沿岸部分村镇居民作现场查询和体检,以确定有无该皮炎表现及伴随症状;现场采集耳萝卜螺(Radixau-ricularia)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此尾蚴感染雏鸭;采集河岸渔场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分别用水洗沉淀法分离虫卵和用毛蚴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养殖的耳萝卜螺;解剖购于当地渔民放养的家鸭及人工实验感染的雏鸭分离成虫。结果:沿岸农户及渔民下到鸭活动的水体后可引起“鸭瘙”(duckitch),即在胸腹部及下肢等处皮肤可见弥漫性突出皮肤的红色丘疹,周围有红晕,并可见成片风疹团,患处刺痒或奇痒。从现场捕获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经鉴定为毛毕属吸虫尾蚴。从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内分离到菱形卵和新月形卵,且均可孵出毛蚴,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内养殖的耳萝卜螺,可获与上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上述两个不同来源的家鸭,均可获毛毕吸虫成虫。以上所获的虫卵、毛蚴、尾蚴和成虫经鉴定均为毛毕属吸虫某一生活期。结论:淮河水系有尾蚴性皮炎流行,其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毛毕属吸虫
尾蚴性皮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市高塘湖沿岸人群尾蚴性皮炎调查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玉霞
许礼发
+3 位作者
杨庆贵
陈琳
秦志辉
李朝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78-1278,共1页
关键词
尾蚴性皮炎
淮南市
人群
毛毕属吸虫
淮河水系
发生情况
居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地区刺蛾幼虫皮炎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朝品
武前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刺蛾幼虫皮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及该病在淮南地区流行情况。方法对1992~1993年123例患者经询问病史、治疗以及捕获幼虫鉴定,收集该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发病季节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
目的探讨刺蛾幼虫皮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及该病在淮南地区流行情况。方法对1992~1993年123例患者经询问病史、治疗以及捕获幼虫鉴定,收集该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发病季节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致病为黄刺蛾、桑褐刺蛾及局刺蛾的幼虫,皮损为条索状、斑片状水肿性斑疹、斑丘疹或风团,自觉灼痛。经反复粘除毒毛、碱性溶液清洗、敷季德胜蛇药,疗效好。结论近几年该地区此病常见,应及时处理。预防应喷洒化学杀虫剂,保护天敌,作好个人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幼虫
刺蛾
治疗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起大学生蒲螨皮炎流行报告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朝品
武前文
吕友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蒲螨皮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地区毛毕属吸虫尾蚴性皮炎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郭家
李朝品
王克霞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5-127,F0002,共4页
目的 调查淮河流域淮南段是否有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的流行。方法 对淮南地区沿岸居民作现场调查和体检,了解尾蚴性皮炎的出现情况;现场采集耳萝卜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于感染实验室饲养的雏鸭,23d后解剖取成虫;将购自当...
目的 调查淮河流域淮南段是否有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的流行。方法 对淮南地区沿岸居民作现场调查和体检,了解尾蚴性皮炎的出现情况;现场采集耳萝卜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于感染实验室饲养的雏鸭,23d后解剖取成虫;将购自当地居民养殖的家鸭于实验室做病原学研究:用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毛蚴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所获毛蚴感染实验室养殖的耳萝卜螺,最后解剖家鸭收集成虫。结果 淮南地区从事农、渔业生产的居民,在接触疫水后出现皮炎,人群皮炎出现率为79.37%;自现场采集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阳性率为1.09%;自购买家鸭的粪便内可查到虫卵,孵出的毛蚴感染实验室内养殖的耳萝卜螺,可获得与前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家鸭,均可获得毛毕吸虫成虫。以上所获的虫卵、毛蚴、尾蚴和成虫经鉴定均为毛毕属吸虫各个生活期。结论 淮河流域淮南段有尾蚴性皮炎流行,其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毕属吸虫
尾蚴性皮炎
淮河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毕属吸虫尾蚴性皮炎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郭家
李朝品
王克霞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年第2期91-93,96,共4页
目的调查淮河流域淮南段是否存在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的流行。方法对淮南地区沿淮居民作现场调查和体检,以了解尾蚴性皮炎的感染情况;现场采集耳萝卜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此尾蚴感染实验室饲养的雏鸭,23天后解剖取成虫;购买当地...
目的调查淮河流域淮南段是否存在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的流行。方法对淮南地区沿淮居民作现场调查和体检,以了解尾蚴性皮炎的感染情况;现场采集耳萝卜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此尾蚴感染实验室饲养的雏鸭,23天后解剖取成虫;购买当地居民养殖的家鸭于实验室中做病原学研究:用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用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用毛蚴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养殖的耳萝卜螺,最后解剖家鸭收集成虫。结果淮南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的居民在接触疫水后出现皮炎表现,人群感染率为79.37%。从现场捕获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感染率为1.09%。从购买家鸭的粪便内可查到虫卵,孵出的毛蚴感染实验室内养殖的耳萝卜螺,可获得与上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家鸭,均可获得毛毕吸虫成虫。以上所获的虫卵、毛蚴、尾蚴和成虫经鉴定均为毛毕属吸虫某一生活期。结论淮河流域淮南段有尾蚴性皮炎流行,其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毕属吸虫
蚴性皮炎
淮河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水系毛毕吸虫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
16
7
作者
李朝品
秦志辉
许礼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调查淮河水系有无毛毕属吸虫存在及其尾蚴性皮炎而行。方法现场采集耳萝卜螺(Radixauricularia),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感染雏鸭;采集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分别用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和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
目的调查淮河水系有无毛毕属吸虫存在及其尾蚴性皮炎而行。方法现场采集耳萝卜螺(Radixauricularia),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感染雏鸭;采集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分别用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和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饲养的耳萝卜螺;解剖沿岸渔民放养的家鸭及人工实验感染的雏鸭分离成虫,并对该成虫作扫描电镜观察;对沿岸部分村民作现场查询和体检,以确定有无该皮炎表现及伴随症状。结果从现场捕获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经鉴定为毛毕属吸虫尾蚴。从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内可检获到虫卵,该卵可孵出毛蚴;毛蚴感染实验室内饲养的耳萝卜螺,可获与上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上述两个不同来源的家鸭均可获毛毕属吸虫成虫。该毛毕吸虫经电镜观察发现其形态特征与毛毕属吸虫其它近似种有所不同,因此,暂名为淮南毛毕吸虫。结论淮河水系有毛毕属吸虫存在,其尾蚴可引起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毛毕属吸虫
尾蚴性皮炎
耳萝卜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利什曼病的现状和对开展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
46
8
作者
管立人
瞿靖琦
柴君杰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3期49-53,共5页
本文阐述了 1990~ 1999年中国两种利什曼病的流行概况、防治工作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需要调查研究的 6项建议。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中国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镇江市暴发茶毛虫皮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
11
9
作者
韩方岸
胡云
+1 位作者
刘远
何宇武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Z007-Z007,Z008,共2页
关键词
镇江市
茶毛虫皮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地那龙线虫病5例及生态学调查
10
作者
林有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9~45岁,均系尼日尔土著人,病程8~15天。除1例9岁患者为首次发病外,其余4例均于既往雨季反复发病2~8次。全部病例均经常饮用未经处理之池塘水,发病前均有畏寒、低热等不适。3例伴荨麻疹,...
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9~45岁,均系尼日尔土著人,病程8~15天。除1例9岁患者为首次发病外,其余4例均于既往雨季反复发病2~8次。全部病例均经常饮用未经处理之池塘水,发病前均有畏寒、低热等不适。3例伴荨麻疹,1例伴四肢关节酸痛。5例皮损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地那龙线虫病
线虫病
生态学调查
预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壳衣蛾引起人体皮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作者
何春荣
李立
温卫册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带壳衣蛾
人体皮炎
皮炎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水系尾蚴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初报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朝品
马长玲
顾建中
卢王英
机构
淮南矿业学院医学分院
出处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4-387,共4页
基金
煤炭部科研基金
文摘
目的:调查淮河水系沿岸村镇居民中有否尾蚴性皮炎流行。方法:对淮河水系沿岸部分村镇居民作现场查询和体检,以确定有无该皮炎表现及伴随症状;现场采集耳萝卜螺(Radixau-ricularia)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此尾蚴感染雏鸭;采集河岸渔场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分别用水洗沉淀法分离虫卵和用毛蚴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养殖的耳萝卜螺;解剖购于当地渔民放养的家鸭及人工实验感染的雏鸭分离成虫。结果:沿岸农户及渔民下到鸭活动的水体后可引起“鸭瘙”(duckitch),即在胸腹部及下肢等处皮肤可见弥漫性突出皮肤的红色丘疹,周围有红晕,并可见成片风疹团,患处刺痒或奇痒。从现场捕获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经鉴定为毛毕属吸虫尾蚴。从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内分离到菱形卵和新月形卵,且均可孵出毛蚴,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内养殖的耳萝卜螺,可获与上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上述两个不同来源的家鸭,均可获毛毕吸虫成虫。以上所获的虫卵、毛蚴、尾蚴和成虫经鉴定均为毛毕属吸虫某一生活期。结论:淮河水系有尾蚴性皮炎流行,其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毛毕属吸虫
尾蚴性皮炎
流行病学
Keywords
Huaihe river, Trichobilharzia, schistosome cercarial dermatitis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市高塘湖沿岸人群尾蚴性皮炎调查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玉霞
许礼发
杨庆贵
陈琳
秦志辉
李朝品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78-1278,共1页
关键词
尾蚴性皮炎
淮南市
人群
毛毕属吸虫
淮河水系
发生情况
居民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地区刺蛾幼虫皮炎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朝品
武前文
机构
淮南矿业学院医学分院
出处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刺蛾幼虫皮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及该病在淮南地区流行情况。方法对1992~1993年123例患者经询问病史、治疗以及捕获幼虫鉴定,收集该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发病季节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致病为黄刺蛾、桑褐刺蛾及局刺蛾的幼虫,皮损为条索状、斑片状水肿性斑疹、斑丘疹或风团,自觉灼痛。经反复粘除毒毛、碱性溶液清洗、敷季德胜蛇药,疗效好。结论近几年该地区此病常见,应及时处理。预防应喷洒化学杀虫剂,保护天敌,作好个人防护。
关键词
皮炎
幼虫
刺蛾
治疗
流行病学
Keywords
dermatitis
Eucleid
Larva
treatment, epidemiology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起大学生蒲螨皮炎流行报告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朝品
武前文
吕友梅
机构
安徽省淮南矿业学院医学分院
淮南矿业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蒲螨皮炎
流行病学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地区毛毕属吸虫尾蚴性皮炎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郭家
李朝品
王克霞
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出处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5-127,F0002,共4页
文摘
目的 调查淮河流域淮南段是否有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的流行。方法 对淮南地区沿岸居民作现场调查和体检,了解尾蚴性皮炎的出现情况;现场采集耳萝卜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于感染实验室饲养的雏鸭,23d后解剖取成虫;将购自当地居民养殖的家鸭于实验室做病原学研究:用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毛蚴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所获毛蚴感染实验室养殖的耳萝卜螺,最后解剖家鸭收集成虫。结果 淮南地区从事农、渔业生产的居民,在接触疫水后出现皮炎,人群皮炎出现率为79.37%;自现场采集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阳性率为1.09%;自购买家鸭的粪便内可查到虫卵,孵出的毛蚴感染实验室内养殖的耳萝卜螺,可获得与前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家鸭,均可获得毛毕吸虫成虫。以上所获的虫卵、毛蚴、尾蚴和成虫经鉴定均为毛毕属吸虫各个生活期。结论 淮河流域淮南段有尾蚴性皮炎流行,其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
关键词
毛毕属吸虫
尾蚴性皮炎
淮河流域
Keywords
Trichobilharzia
Cercarial dermatitis
Huaihe watershed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毕属吸虫尾蚴性皮炎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郭家
李朝品
王克霞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出处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年第2期91-93,96,共4页
文摘
目的调查淮河流域淮南段是否存在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的流行。方法对淮南地区沿淮居民作现场调查和体检,以了解尾蚴性皮炎的感染情况;现场采集耳萝卜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此尾蚴感染实验室饲养的雏鸭,23天后解剖取成虫;购买当地居民养殖的家鸭于实验室中做病原学研究:用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用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用毛蚴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养殖的耳萝卜螺,最后解剖家鸭收集成虫。结果淮南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的居民在接触疫水后出现皮炎表现,人群感染率为79.37%。从现场捕获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感染率为1.09%。从购买家鸭的粪便内可查到虫卵,孵出的毛蚴感染实验室内养殖的耳萝卜螺,可获得与上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家鸭,均可获得毛毕吸虫成虫。以上所获的虫卵、毛蚴、尾蚴和成虫经鉴定均为毛毕属吸虫某一生活期。结论淮河流域淮南段有尾蚴性皮炎流行,其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
关键词
毛毕属吸虫
蚴性皮炎
淮河流域
Keywords
Trichobilharzia, Cercarial dermatitis, Huaihe watershed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水系毛毕吸虫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
16
7
作者
李朝品
秦志辉
许礼发
机构
淮南工业学院医学分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金
煤炭部科研基金
文摘
目的调查淮河水系有无毛毕属吸虫存在及其尾蚴性皮炎而行。方法现场采集耳萝卜螺(Radixauricularia),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感染雏鸭;采集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分别用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和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饲养的耳萝卜螺;解剖沿岸渔民放养的家鸭及人工实验感染的雏鸭分离成虫,并对该成虫作扫描电镜观察;对沿岸部分村民作现场查询和体检,以确定有无该皮炎表现及伴随症状。结果从现场捕获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经鉴定为毛毕属吸虫尾蚴。从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内可检获到虫卵,该卵可孵出毛蚴;毛蚴感染实验室内饲养的耳萝卜螺,可获与上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上述两个不同来源的家鸭均可获毛毕属吸虫成虫。该毛毕吸虫经电镜观察发现其形态特征与毛毕属吸虫其它近似种有所不同,因此,暂名为淮南毛毕吸虫。结论淮河水系有毛毕属吸虫存在,其尾蚴可引起皮炎。
关键词
淮河
毛毕属吸虫
尾蚴性皮炎
耳萝卜螺
Keywords
Huaihe river, Trichobiharzia, Schistosome cercarid dermatitis, Radix auricularia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383.24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利什曼病的现状和对开展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
46
8
作者
管立人
瞿靖琦
柴君杰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出处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3期49-53,共5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 1990~ 1999年中国两种利什曼病的流行概况、防治工作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需要调查研究的 6项建议。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中国
防治
流行病学
Keywords
Visceral leishmaniasis (VL)
Canine visceral leishmaniasis (CVL)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CL)
Control
China
分类号
R531.60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镇江市暴发茶毛虫皮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
11
9
作者
韩方岸
胡云
刘远
何宇武
机构
镇江市卫生防疫站
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Z007-Z007,Z008,共2页
关键词
镇江市
茶毛虫皮炎
流行病学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地那龙线虫病5例及生态学调查
10
作者
林有坤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9~45岁,均系尼日尔土著人,病程8~15天。除1例9岁患者为首次发病外,其余4例均于既往雨季反复发病2~8次。全部病例均经常饮用未经处理之池塘水,发病前均有畏寒、低热等不适。3例伴荨麻疹,1例伴四肢关节酸痛。5例皮损均发生...
关键词
麦地那龙线虫病
线虫病
生态学调查
预防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383.19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壳衣蛾引起人体皮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作者
何春荣
李立
温卫册
机构
龙岩市卫生防疫站
出处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带壳衣蛾
人体皮炎
皮炎
流行病学
调查
分类号
R757.90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淮河水系尾蚴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初报
李朝品
马长玲
顾建中
卢王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淮南市高塘湖沿岸人群尾蚴性皮炎调查
朱玉霞
许礼发
杨庆贵
陈琳
秦志辉
李朝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南地区刺蛾幼虫皮炎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李朝品
武前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起大学生蒲螨皮炎流行报告
李朝品
武前文
吕友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淮南地区毛毕属吸虫尾蚴性皮炎的调查研究
郭家
李朝品
王克霞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毛毕属吸虫尾蚴性皮炎的调查研究
郭家
李朝品
王克霞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淮河水系毛毕吸虫的研究初报
李朝品
秦志辉
许礼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利什曼病的现状和对开展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
管立人
瞿靖琦
柴君杰
《地方病通报》
2000
4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镇江市暴发茶毛虫皮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韩方岸
胡云
刘远
何宇武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麦地那龙线虫病5例及生态学调查
林有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带壳衣蛾引起人体皮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何春荣
李立
温卫册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