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7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曲酶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娟 拓明祥 +4 位作者 王宏 田青 杨红丽 安丽 石昊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3期470-476,共7页
目的 探讨巴曲酶(BX)联合金纳多注射液(GIS)对突发性耳聋伴眩晕(SD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DV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BX组(地塞米松联合BX)和GIS组(地塞米松联合B... 目的 探讨巴曲酶(BX)联合金纳多注射液(GIS)对突发性耳聋伴眩晕(SD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DV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BX组(地塞米松联合BX)和GIS组(地塞米松联合BX和GI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听力恢复时间、耳鸣缓解时间、眩晕缓解时间。观察并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研究共纳入90例SDV患者,GIS组和BX组分别为49例和41例。GIS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X组(P <0.05)。GIS组听力恢复时间、耳鸣缓解时间和眩晕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BX组(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Hs-CRP和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且GIS组水平均低于BX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IS联合BX治疗SDV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听力恢复、耳鸣缓解及眩晕缓解时间,其可能与GIS和BX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金纳多注射液 巴曲酶 炎症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伴焦虑状态突发性聋治疗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王漾 赵春杰 +2 位作者 叶放蕾 朱晓丹 齐景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治疗伴焦虑状态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353例,其中低频型108例,高频型72例,平坦型81例,全聋型92例。入院24 h内独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治疗伴焦虑状态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353例,其中低频型108例,高频型72例,平坦型81例,全聋型92例。入院24 h内独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分>50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标准分>17分接受认知行为干预为A组192例,未接受认知行为干预为B组161例,依据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进行治疗。A组患者额外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结果A、B两组中,低频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8%(47/52)、75.00%(42/56),高频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81%(35/54)、61.11%(11/18),平坦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27%(34/44)、48.65%(18/37),全聋型患者治疗有效疗有效率分别为76.19%(32/42)、52.00%(26/50),A组中低频型、平坦型、全聋型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伴焦虑状态的低频下降型、平坦型、全聋型治疗有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焦虑 突发性聋 焦虑自评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下载PDF
突发性聋耳石器损伤情况及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与主观视觉垂直线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莫誉华 彭璐 +2 位作者 侯涛 黄展荣 尹时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522,共5页
目的 观察突发性聋患者耳石器损伤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与主观视觉垂直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V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 目的 观察突发性聋患者耳石器损伤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与主观视觉垂直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V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66例,根据是否伴发眩晕,分为不伴眩晕组38例和伴眩晕组28例;根据耳石功能是否正常,分为耳石功能正常组37例和耳石功能异常组29例。选取同期30例无耳科疾病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行纯音听阈、oVEMP、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及SVV检查,分析结果及oVEMP与SVV相关性。结果 伴眩晕组oVEMP、cVEMP、SVV异常率均高于不伴眩晕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眩晕组耳石器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发性聋患者oVEMP与SVV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伴眩晕组总有效率高于伴眩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石器功能正常组总有效率高于耳石器功能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耳石器功能损伤,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预后较不伴眩晕者差,耳石器功能对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oVEMP与SVV作为相对独立的两项耳石器功能检查,二者可相互补充,不能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耳石器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主观视觉垂直线
下载PDF
血-迷路屏障通透性与突聋发病机制及预后的关系:在3D real IR的发现
4
作者 张呈辉 任芳芳 +2 位作者 王伟韬 郝芳 冀少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分析突聋患者的内耳钆造影MRI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real inversion recovery,3D real IR)成像上的表现,探讨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与突聋发病机制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1例单侧突聋患者行内耳钆造影MRI,测量患... 目的分析突聋患者的内耳钆造影MRI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real inversion recovery,3D real IR)成像上的表现,探讨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与突聋发病机制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1例单侧突聋患者行内耳钆造影MRI,测量患耳和健耳的耳蜗信号强度,并测量延髓信号强度,分别计算出耳蜗/延髓比值(cochlear/medulla ratio,CM ratio),以CM比值作为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标志物,分析突聋患者患耳、健耳CM比值的不对称程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41例患者中,33例(80.48%)患耳的CM比值高于健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CM比值为健耳的1.5倍以下者18例,治疗有效率为77.78%(14/18);患侧CM比值不高于健侧者8例,治疗有效率为100%;达到健耳的1.5倍至1.75倍之间者7例,治疗有效率为100%(7/7);达到健耳的1.75倍至2.0倍之间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50%(1/2);达到健耳的2.0倍以上者14例,治疗有效率为14.28%(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3D Real IR可显示突聋患者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改变,80.48%的突聋患者患侧耳蜗出现高信号,患耳CM比值达健耳的1.75倍以上者多数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聋 血-迷路屏障通透性 内耳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成像 耳蜗/延髓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内耳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成像与突发性聋预后
5
作者 张呈辉 王伟韬 +2 位作者 任芳芳 冀少杰 周鼎坤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内耳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real inversion recovery,3D Real IR)成像表现,探讨内耳不同信号强度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25日—2023年4月10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咽...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内耳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real inversion recovery,3D Real IR)成像表现,探讨内耳不同信号强度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25日—2023年4月10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及门诊治疗的单侧突聋患者60例,按照听力曲线将患者分为低频下降型4例、高频下降型1例、平坦下降型34例和全聋型21例。由于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治疗方法一致,将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的55例患者按治疗有效与否分为无效组25例和有效组30例;按治疗前听力分级,分为轻度听力损失组11例、中度听力损失组7例、重度听力损失组16例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21例;根据听力下降与否分为患耳组55耳和健耳组55耳。比较患耳和健耳的耳蜗信号强度,并测量延髓信号强度,分别计算耳蜗/延髓(cochlea/medulla ratio,CM)比值,分析耳蜗信号强度与治疗结果之间关系。结果无效组CM比值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耳组与健耳组CM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患耳CM比值比较(2.57±3.02 vs 1.77±0.87 vs 2.04±1.98 vs 2.51±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4,P=0.823)。结论内耳3D Real IR可显示突聋患者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改变,CM比值可以更精确了解突聋患者内耳受损的程度,CM比值大小与听力损失程度并不一致,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判断突聋预后的因素。突聋患者CM比值高于1.58提示可能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内耳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成像 耳蜗/延髓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耳后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Meta分析
6
作者 熊健 伍利香 +4 位作者 曾甦漪 林伟 窦艳玲 方丽 张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06,共9页
目的探讨耳后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和Embase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9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耳后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随机对... 目的探讨耳后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和Embase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9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耳后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索1723篇,通过筛选后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33篇,其中1篇英文文献,其余均为中文文献。耳后组和鼓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RR=1.02,95%CI为0.98~1.07,Z=1.20,P=0.23),耳后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鼓室组(RR=1.14,95%CI为1.00~1.29,Z=2.03,P=0.04)。通过亚组分析,耳后组和鼓室组合并突聋的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RR=1.08,95%CI为0.99~1.17,Z=1.71,P=0.09)。在难治型的突聋患者的治疗中,鼓室组的有效率高于耳后组(RR=0.88,95%CI为0.80~0.97,Z=2.56,P=0.01)。两组之间耳鸣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RR=1.11,95%CI为0.95~1.30,Z=1.33,P=0.18)。在安全性比较方面,耳后组明显好于鼓室组(RR=0.33,95%CI为0.25~0.44,Z=7.57,P<0.01)。结论通过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能获得和鼓室注射相似甚至更好的疗效。与鼓室注射相比,耳后注射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耳后注射 鼓室内注射 糖皮质激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三路径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王干 陈志凌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998-999,共2页
目的 观察三路径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鼓室和耳后地塞米松注射,共治疗10 ... 目的 观察三路径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鼓室和耳后地塞米松注射,共治疗10 d。结果 对照组患者听力改善22例,有效率45.83%,观察组改善30例,有效率62.50%。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纯音听阈均值分别为(95.3±13.2)d B HL和(96.1±13.1)d B HL,治疗后分别为(63.2±17.1)d B HL和(52.8±16.8)d B HL,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耳鸣、眩晕、耳闷等症状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三路径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可有效提高听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注射 地塞米松 全聋型突发性聋 三路径给药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贾岩峰 刘蒙蒙 +2 位作者 王营 杜玉晓 杨相立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5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2月住院收治的11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参照我国2015年《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2月住院收治的11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参照我国2015年《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0 d后的听力、眩晕及耳鸣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耳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听力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8,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和8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19);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8,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以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临床疗效确切,并可改善眩晕、耳鸣等伴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眩晕 耳鸣 天麻素注射液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鼓室内注射治疗全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唐国恩 杨雨诗 程成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9期1317-1318,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鼓室内注射治疗全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120例全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1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给予常规药物和鼓室内注射治...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鼓室内注射治疗全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120例全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1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给予常规药物和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高压氧联合鼓室内注射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77.50%、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鼓室内注射治疗全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可明显提高患者听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鼓室内注射 地塞米松 突发性聋
下载PDF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意义
10
作者 朱凯铨 杜慧慧 +2 位作者 吴聪 陈焕琦 彭建华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3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突发性耳聋患者61例,依据听力曲线类型的不同分为平坦型组22例、高频下降型组17例、全聋型组22例。根据指南...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3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突发性耳聋患者61例,依据听力曲线类型的不同分为平坦型组22例、高频下降型组17例、全聋型组22例。根据指南标准不同类型的SHL选择相应对症治疗方案:(1)高频下降型:激素+离子通道阻滞剂;(2)平坦型:激素+降低Fg药物;(3)全聋型:激素+降低Fg药物。同时均给予巴曲酶注射液及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0.9%NaCl 100m L+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持续10天;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U+0.9%NaCl100mL静脉滴注,时间大于1小时,后减为5U,隔日1次,连续使用4次。比较三组血浆Fg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F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全聋型Fg水平最高;治疗后,三组Fg水平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SHL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6.668,P=0.036),其中以平坦型的疗效最佳。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有一定的预测意义,以全聋型Fg水平最高,且治疗后均有下降;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高频下降型、平坦型和全聋型)按指南要求治疗,以平坦型的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高频下降型 平坦型 全聋型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11
作者 李云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10-712,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耳后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研究组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静滴。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BV、LBV...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耳后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研究组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静滴。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BV、LBV、RE、血细胞比容、FIB水平及BAEP异常率、纯音听阈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银杏叶提取物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年龄对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旭涛 辛忠海 +3 位作者 燕春 崔卫新 林静 彭本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突发性聋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6月因突发性聋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资料,给予营养神经类药物、激素及高压氧等治疗,按照每5年1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段治疗有效率及听力改善数值。结果本组患者...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突发性聋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6月因突发性聋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资料,给予营养神经类药物、激素及高压氧等治疗,按照每5年1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段治疗有效率及听力改善数值。结果本组患者共163例,以中度及以上听力下降为主,听力曲线主要为平坦型和全聋型。整体有效率为56.44%,听力平均改善21.88 dB。11个年龄组中56~60岁组病例数最多,57~66岁组患者即使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其听力改善值和治疗有效率均低于其他年龄。结论年龄对突发性聋恢复有影响,可能与致病因素及患者身体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耳聋 治疗结果 年龄因素
下载PDF
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玉香 吴俊 +1 位作者 姜雪苗 何金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SHL)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6例SH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观察组患者再根据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愈组(n=52)和未治愈组(n=56)。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SHL)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6例SH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观察组患者再根据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愈组(n=52)和未治愈组(n=56)。观察组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治疗效果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患耳部位、合并症、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伤类型),分析影响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SHL疗效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04%vs.75.93%,P<0.05)。不同治疗效果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合并眩晕、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发病时间、合并眩晕、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伤类型是影响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SHL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SHL疗效好,且治疗效果受发病时间、合并眩晕症、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伤类型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内注射 糖皮质激素 突发性耳聋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佳荣 张莉 段宏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单侧全聋型SSNHL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单侧全聋型SSNHL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22~65岁,平均(45.4±11.3)岁。两组治疗后平均听阈值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77%比53.8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1.54%比1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单侧全聋型SSNHL患者听力,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单侧全聋型 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 冲击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沃尔(摘译) 陈始明(审校) +2 位作者 Joshua TG Ayub A Wijesinghe P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89,共1页
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系统回顾已有文献,研究HBOT是否可以作为SSNHL患者单一治疗手段或补充疗法。研究对2000年1月到2020年4月期间的10个国际数据库进行系统回顾,检索词包括:高压氧、突发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及相关缩写词。... 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系统回顾已有文献,研究HBOT是否可以作为SSNHL患者单一治疗手段或补充疗法。研究对2000年1月到2020年4月期间的10个国际数据库进行系统回顾,检索词包括:高压氧、突发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及相关缩写词。研究纳入了将HBOT作为单一或联合疗法并与其他疗法(例如激素口服、静脉输注以及鼓室内给药或使用安慰剂)进行比较的文章,并排除非英语及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章。提取的主要指标包括: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HBOT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其他治疗细节(即药物类型、给药方法、剂量和治疗开始时间),治疗前后PTA,患者听力恢复比例,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共检索到826篇文献,除去358篇重复文献以及468篇文献不符合纳入标准,最后有3篇文献共150例SSNHL患者进行了评估。Cho等纳入60例≥70 dB HL的SSNHL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激素口服和鼓室内给药的方式,联合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上HBOT[持续10 d,每天在2.5个绝对大气压(ATA)下进行60 min]。Kraj ovi ová等纳入了68例中度听力损失(41~60 dB HL)的SSNHL患者,对照组(21例)采用激素静脉给药和口服、口服扩血管药物的方式,联合治疗组(47例)在此基础上加上HBOT(持续10 d,每天在2个ATA下进行90 min)。Khater等招募22例SSNHL患者(未描述听力损失程度),对照组(11例)采用激素口服和鼓室内给药、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方式,联合治疗组(11例)在此基础上加上HBOT(持续20 d,每天在2个ATA下进行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大气压 听力损失程度 扩血管药物 其他疗法 联合疗法 高压氧治疗 听力恢复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于鲲 姜振华 +1 位作者 王娟娟 孟媛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6-971,共6页
目的探究明确不同分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突发性耳聋患者与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可能的风险因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11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明确不同分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突发性耳聋患者与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可能的风险因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11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脑部MRI检查,根据Fazekas评分将患者分为WML组201例(Fazekas评分>0分)和NWML组110例(Fazekas评分=0分)。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d均完成纯音测听检查,依照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评估听力改善情况。结果突发性耳聋并发WML患者201例。WML组全聋型、听力损失分级显著高于NWML组。WML组和NWML组在治疗前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治疗后PTA及治疗后听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治疗前PTA、全聋型、听力损伤层级与WML发生风险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低龄,平坦下降型、较低的Fazekas评分与良好的恢复相关。结论WML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出现不良的治疗效果相关,并且合并高龄、全聋型更具有增加不良预后风险的趋势,且具有更佳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脑白质损害 Fazekas评分 平均纯音听阈 预后
下载PDF
主要听力耳突发性聋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17
作者 轩晗 闫文亚 +8 位作者 李晓华 温莹莹 张紫玉 张帆 卢星 李璐 张文静 孟娟 秦兆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主要听力耳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前后最大言语识别率(wordrecognition score,WRS)和语频纯音平均阈值(pure-toneaverage,PTA)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单... 目的探讨主要听力耳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前后最大言语识别率(wordrecognition score,WRS)和语频纯音平均阈值(pure-toneaverage,PTA)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156例,根据其对侧耳是否患有感音神经性聋分为对侧耳正常组及对侧耳异常组,分析对侧耳异常患者主要听力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听力学特点、疗效及预后,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对侧耳正常突发性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对侧耳异常组患者在年龄、男性和伴发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的比例均高于对侧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现病耳初始语频PTA及WRS更差(P<0.05)。两组患者现病耳治疗前后平均语频PTA及WRS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但治疗后对侧耳正常组平均语频PTA及WRS均好于对侧耳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总有效率对侧耳正常组(51.3%)高于对侧耳异常组(28.2%)(P<0.05)。治疗前后现病耳语频PTA与WRS的相关性分析均为高度相关(P<0.001),但存在分离现象。结论主要听力耳突发性聋患者更趋高龄化、男性比例较高、易伴发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其听力损失程度更重、言语识别能力更低,是治疗效果较差的影响因素。WRS和语频PTA联合应用能更好地评估患者对语言的感知和分辨,言语识别能力较纯音测听阈值更敏感,其变化及与纯音听阈变化的分离对突发性聋进一步认识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对侧耳听力 语频纯音平均阈值 言语识别率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耳鸣与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特征比较
18
作者 王倩滢 雷艳 +4 位作者 潘小燕 江黎珠 钟时勋 康厚墉 宗小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耳鸣与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并对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为耳鸣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以耳...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耳鸣与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并对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为耳鸣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以耳鸣为主诉的患者108例,根据临床症状及听力学检查结果分为A组(单侧SSHL耳鸣)49例,B组(单侧特发性耳鸣)59例。对选取患者进行系统的耳鼻咽喉常规检查、耳鸣检查、听力学检查以及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比较A组和B组年龄、性别、侧别、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残余抑制试验(residual inhibition test,RI)、THI量表评分。分析两组THI量表评分与年龄、性别、患侧、耳鸣频率、耳鸣响度、VAS量表评分的关系。结果 A组耳鸣频率低于B组,耳鸣响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耳鸣响度VAS量表评分、RI阳性率、THI量表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HI量表评分与病程、耳鸣频率、耳鸣响度VAS量表评分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TH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HI量表评分与年龄、病程、耳鸣频率、耳鸣响度无相关性(P>0.05),与耳鸣响度VA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不同性别、患侧的TH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HL耳鸣与特发性耳鸣在耳鸣频率、耳鸣响度存在差异。SSHL伴耳鸣THI量表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特发性耳鸣THI量表评分与耳鸣响度VA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为临床SSHL耳鸣和特发性耳鸣鉴别诊疗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提供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特发性耳鸣 耳鸣残疾量表
下载PDF
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纯音和言语识别率分析
19
作者 李东 王惠 +10 位作者 康欣乐 赵雪 王海旭 费兵 别同武 曹影 刘磊 怀德 束明阳 李秀婷 沈维展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 分析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平坦型和全聋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 目的 分析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平坦型和全聋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分别检测并记录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按照发病年龄和听力损失程度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105例健康体检者听力相比较,观察组132例患者中,轻度12例(9.09%)、中度30例(22.73%)、重度50例(37.88%)、极重度40例(30.30%),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患者言语识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7例(5.30%)、青年32例(24.24%)、中年65例(49.24%)、老年28例(21.21%),不同年龄之间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言语识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言语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力损失程度及年龄可以显著影响言语识别率,两者呈负相关,年龄越大,听力损失越重,言语识别率越低,老年人最为明显;而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聋患者的听力损失与性别无关,多为中度以上听力损失,重度及极重度居多,中年人发病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特发性耳聋 平坦型 全聋型 听力损失 言语识别率 纯音测听
下载PDF
早期鼓室注射地塞米松与曲安奈德在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疗效探讨
20
作者 顾翔 熊颖 +3 位作者 贺海霞 江梦贤 张琼 陈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 比较早期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与曲安奈德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 目的 比较早期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与曲安奈德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溶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观察组给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伴随症状改善率、不同频率下听阈差值改变。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耳鸣、眩晕、耳闷等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频率平均听阈均有改善,中低频听力改善更明显,观察组500、1000、2000 Hz听阈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全身治疗结合早期鼓室注射曲安奈德可提高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鼓室注射 地塞米松 曲安奈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