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绣 孙震晓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黄曲霉毒素(AFT)是来源于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AFT污染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需要检测AFT的样本包括粮食作物、食品以及生物样本等,其中生物样本包括细胞、肝脏、尿液等。本... 黄曲霉毒素(AFT)是来源于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AFT污染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需要检测AFT的样本包括粮食作物、食品以及生物样本等,其中生物样本包括细胞、肝脏、尿液等。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分析各方法检测样本种类的异同及其优劣。黄曲霉毒素有较多种类,目前受到关注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AFB1)和黄曲霉毒素M1(AFM1)。在食品领域AFB1的检测方法开发较多;在乳制品中AFM1的检测方法也较多;但生物样本中的AFB1检测方法较少,已开发的方法主要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样本的前处理方式复杂是限制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综述可为进一步开发和优化针对不同样本尤其是生物样本中的AFB1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M1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中药新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母慧娟 王一川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6期644-652,共9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I)技术如何在中医药领域,特别是在中药新药的质量评价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促进其与传统医学的融合。方法:通过市场调研、文献查询的方法,深入分析AI在处理不断增加的中药材种类和复杂的评价标准中的作用,探索AI技术克...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I)技术如何在中医药领域,特别是在中药新药的质量评价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促进其与传统医学的融合。方法:通过市场调研、文献查询的方法,深入分析AI在处理不断增加的中药材种类和复杂的评价标准中的作用,探索AI技术克服传统方法局限、促进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发展的具体策略。结果:应用AI技术于中药新药的质量评价不仅提高了疗效,还成功降低了药物副作用和整体健康护理成本。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已经成为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结合的一个典范。结论:AI技术的运用标志着医疗领域向着更高效、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未来迈出了重要一步。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预计将推动中药研发和应用达到新的水平,并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药新药 质量评价 持续改进 新药研发
下载PDF
现代分析技术在破伤风类毒素的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海艳 刘贤雪 +5 位作者 杜剑晖 罗玲 詹益雄 车腾 郭长福 瞿明霞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破伤风类毒素(TT)的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圆二色谱法(CD)对TT的二级结构进行考察,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TT的变性温度进行考察,并对不同批次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批次TT的α-螺旋比例为25.4%~26.2%,... 目的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破伤风类毒素(TT)的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圆二色谱法(CD)对TT的二级结构进行考察,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TT的变性温度进行考察,并对不同批次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批次TT的α-螺旋比例为25.4%~26.2%,反向平行为12.3%~14.9%,平行为6.4%~7.0%,β-转角为21.7%~24.0%,无规卷曲为31.8%~33.9%,熔解温度为89.19℃~90.47℃,结果重复性、批间一致性均良好。结论圆二色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可用于破伤风类毒素的结构表征,为该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类毒素 圆二色谱 差示扫描量热法 二级结构 变性温度
下载PDF
低误差第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肿瘤研究和药物致突变性风险评价的进展
4
作者 寇小旋 耿兴超 文海若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7期831-838,共8页
目的:探讨低误差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在肿瘤研究和药物致突变性评价领域的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等方法,汇总近年来低误差NGS技术进展、优缺点以及在肿瘤研究和药物致突变性/致癌性评价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误差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在肿瘤研究和药物致突变性评价领域的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等方法,汇总近年来低误差NGS技术进展、优缺点以及在肿瘤研究和药物致突变性/致癌性评价的应用。结果:传统的NGS技术的背景误差率较高,限制其在低频率突变检测方面的应用。近年开发的多种低误差NGS技术(即校正测序错误的NGS,errorcorrec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ecNGS)可将NGS的检测误差率降低至10^(-7)~10^(-4)或甚至更低,满足肿瘤临床监测和指导用药的需求。此外,HiFi-Seq和PECC-Seq等技术的最低误差率可降低至10^(-8),可检出药物短期暴露导致的细胞/组织的超低频突变,有助于在药物研发早期评估其致癌性风险。结论:ecNGS技术目前处于开发阶段,尚未标准化,且未在临床、毒理学、风险评估领域推广应用。然而,该方法可直接检出肿瘤早期病变组织中的突变和药物诱导的组织/细胞突变,有望取代或补充现有的致突变性试验方法,纳入相关指导原则,成为药物早期遗传毒性、致癌性筛查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测序技术 致突变性 致癌性 肿瘤研究 超低频测序 药品监管
下载PDF
氮芥与DNA体外加合物及其质谱裂解规律
5
作者 王朝霞 刘玉龙 +3 位作者 陈佳 刘艳芹 徐华 谢剑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0-702,共13页
氮芥作为两用物质,不仅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清单物,其衍生物至今仍是临床化疗药物。该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并鉴定了3种典型氮芥(HN1、HN2、HN3)分别与4种碱基、4种脱氧核糖核苷、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 氮芥作为两用物质,不仅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清单物,其衍生物至今仍是临床化疗药物。该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并鉴定了3种典型氮芥(HN1、HN2、HN3)分别与4种碱基、4种脱氧核糖核苷、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鲑鱼精DNA孵育后形成的加合产物。所有39个孵育体系中的HN-DNA加合产物经色谱分离,采用Full MS/dd-MS2模式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其质谱特征信息。结果表明,在各孵育体系中均可鉴定到3种氮芥与鸟嘌呤、腺嘌呤和胞嘧啶特定碱基位点形成的单加合产物,并可鉴定到其与鸟嘌呤或腺嘌呤形成的双加合产物。在碱基孵育体系中虽可检测到3种氮芥与胸腺嘧啶形成的单加合产物,但在鲑鱼精DNA中并未检测到,表明其并非DNA的显著加合产物。通过探究各加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和特征加合离子,优化并给出了鉴定的系列DNA加合物的质谱多反应监测离子对,为氮芥暴露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复杂生物样品中氮芥DNA加合物的结构分析、准确溯源以及快速定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芥 DNA加合物 特征加合离子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鉴别牛黄类药材红外光谱的研究
6
作者 石岩 王晓伟 +1 位作者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2期140-145,156,共7页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领域内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对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样品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区分和鉴别。方法将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autoscale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非监督分析和监督分析。借助遗传算法研究和探讨最合适的模型类...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领域内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对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样品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区分和鉴别。方法将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autoscale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非监督分析和监督分析。借助遗传算法研究和探讨最合适的模型类型及相关参数。选取的模型为XY-Fused神经网络,神经元数量为25(5×5),epoch为1000,训练方式为batch,神经元网络选择为有边界形式。然后将43批样品随机选取其中9批样品作为验证集样品,其余34批样品作为校正集用于模型的训练和学习。结果所建立的XY-Fused神经网络模型3次平行训练和学习的交叉验证正确率分别为94.1%、94.1%、94.1%,平均为94.1%;验证集验证正确率分别为100%、83.3%、100%,平均为94.4%。结论建立的XY-Fused神经网络适用于牛黄类药材的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和鉴别,对牛黄类药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 红外光谱 机器学习 数据分析 鉴别
下载PDF
微量凝胶法测定细菌内毒素探讨
7
作者 程宾 苏雯 +1 位作者 王红艳 王莉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5期73-76,共4页
目的 建立测定样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微量凝胶法。方法 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通过预试验确定适合试验的试管内径(4,8 mm)及加样量(10,20,30,40,50,60,70μL)后,再进行完整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及... 目的 建立测定样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微量凝胶法。方法 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通过预试验确定适合试验的试管内径(4,8 mm)及加样量(10,20,30,40,50,60,70μL)后,再进行完整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及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并与药典收载现行凝胶法进行比较。结果 预试验结果显示,确定采用内径为8 mm的平底玻璃试管,加样量为40μL或50μL进行微量凝胶法试验。对鲎试剂进行灵敏度复核,微量凝胶法灵敏度复核结果与药典收载现行凝胶法一致,均在灵敏度合格范围内。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微量凝胶法试验结果与药典收载现行凝胶法一致。结论 该微量凝胶法可作为药典收载现行凝胶法的补充或替代方法,鲎试剂缺乏的情况下可用于灭菌制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凝胶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 鲎试剂 补充替代方法
下载PDF
氯唑沙宗杂质的遗传毒性研究
8
作者 刘洋 汪玉馨 +2 位作者 王瑶 李晓洁 孟长虹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本试验在体外条件下研究氯唑沙宗杂质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rek和Sarah方法,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角度对氯唑沙宗杂质进行分类和评价。对于软件预测结果为阳性的杂质,进一步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 目的:本试验在体外条件下研究氯唑沙宗杂质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rek和Sarah方法,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角度对氯唑沙宗杂质进行分类和评价。对于软件预测结果为阳性的杂质,进一步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验证上述结果。结果:氯唑沙宗杂质6(CAS:889884-60-0)、杂质7(CAS:28443-50-7)的Derek和Sarah软件预测结果为阳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杂质6、杂质7在15~1250μg/皿剂量范围内,在代谢活化系统S9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五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2倍以上,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氯唑沙宗杂质6、杂质7体外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可以按照非遗传毒性杂质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性杂质 细菌回复突变 氯唑沙宗 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防晒剂原料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在三种动物替代实验中的研究
9
作者 陈琪 许姿敏 +4 位作者 霍淑霞 乔叶军 翁森 阮浩澜 颜林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2期23-25,共3页
选用化妆品防晒剂原料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分别进行体外兔角膜上皮细胞短时暴露实验,体外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与皮肤变态反应:局部淋巴结试验(DA法,LLNA:DA)等动物替代实验。防晒剂原料在三个实验中结果均为阴性。动物替代实验相... 选用化妆品防晒剂原料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分别进行体外兔角膜上皮细胞短时暴露实验,体外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与皮肤变态反应:局部淋巴结试验(DA法,LLNA:DA)等动物替代实验。防晒剂原料在三个实验中结果均为阴性。动物替代实验相对于传统动物实验更高效,数据更客观并符合动物伦理要求,加快替代实验的研究、验证和认可工作,将有助于加速我国的化妆品检验标准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化妆品 替代方法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杂质5-羟甲基糠醛及其二聚体和代谢产物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铌 叶倩 +3 位作者 耿兴超 王雪 靳洪涛 文海若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评价杂质单体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其二聚体5,5’-二甲酰基呋喃二甲醚[5,5’-oxydimethylenebis(2-furfural),OMBF]及单体代谢产物5-磺基氧甲基糠醛(5-sulfooxymethylfurfural,5-SMF)的潜在遗传毒性。方... 目的 评价杂质单体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其二聚体5,5’-二甲酰基呋喃二甲醚[5,5’-oxydimethylenebis(2-furfural),OMBF]及单体代谢产物5-磺基氧甲基糠醛(5-sulfooxymethylfurfural,5-SMF)的潜在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机模型(Q)SAR技术(包括Derek和Sarah模型)预测杂质5-HMF、OMBF和5-SMF的遗传毒性,进一步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进行验证。在Ames试验中,用6种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与不同浓度的5-HMF、OMBF和5-SMF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混合液(小鼠、大鼠和人S9 mix)条件下孵育48 h,通过比较不同菌株实验组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回复菌落数的倍数关系,来判定结果。结果 Derek预测5-HMF和5-SMF致突变风险为可疑阳性,OMBF为阴性;Sarah预测5-HMF和5-SMF致突变风险均为阳性,OMBF为可疑阳性。Ames试验结果表明,5-HMF和OMBF仅在大鼠肝S9代谢活化后,导致回复突变菌落数呈弱阳性。5-SMF在非代谢活化及在小鼠、大鼠和人肝S9代谢活化后回复突变菌落数呈阳性。结论 5-HMF和OMBF仅在大鼠肝酶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具有潜在致突变性;5-SMF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均具有潜在致突变性。因此,杂质单体5-HMF、二聚体OMBF及单体代谢产物5-SMF均具有潜在遗传毒性,为2类遗传毒性杂质,对于可能长期暴露的人群,为保障用药安全,建议对3种杂质进行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5 5’-二甲酰基呋喃二甲醚 5-磺基氧甲基糠醛 遗传毒性杂质 定量构效关系 致突变性 AMES试验
下载PDF
红禾麻入血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昌丽 陆苑 +4 位作者 陈思颖 王永林 李勇军 王爱民 刘春花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红禾麻入血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数据库中预测入血成分和疾病相关靶点,获取两者的共有靶点并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利用...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红禾麻入血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数据库中预测入血成分和疾病相关靶点,获取两者的共有靶点并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建立红禾麻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和入血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综合筛选关键靶点;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入血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红禾麻入22个血移行成分和代谢产物作用于292个疾病靶点;INS、IL-6、MAPK3及TNF等可能是红禾麻治疗RA的关键靶点,涉及对细胞氮化合物反应、激素刺激反应和有机氮化合物反应等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的传导途径是TNF信号通路与Th17细胞分化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酮类和酚酸类可能是红禾麻治疗RA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产生较强的亲和力。结论 红禾麻治疗R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可能的机制是红禾麻的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作用于MAPK3、PTGS2、TNF及IL-6等蛋白,并通过调节Th17和TNF等相关信号通路起治疗RA的作用。本研究可为红禾麻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禾麻 槲皮苷 木犀草苷 类风湿性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对硝基苯酚荧光内滤效应的脂肪酶活性测定
12
作者 徐阳 辛嘉英 +2 位作者 李慧敏 王贵儒 王雨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00-105,共6页
基于金纳米簇的荧光特性和对硝基苯酚的荧光内滤效应检测脂肪酶活性。利用谷胱甘肽制备金纳米簇,作为反应体系的荧光团,棕榈酸对硝基苯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对硝基苯酚,充当荧光吸收剂,基于荧光内滤机理测定脂肪酶活性,并对反应条... 基于金纳米簇的荧光特性和对硝基苯酚的荧光内滤效应检测脂肪酶活性。利用谷胱甘肽制备金纳米簇,作为反应体系的荧光团,棕榈酸对硝基苯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对硝基苯酚,充当荧光吸收剂,基于荧光内滤机理测定脂肪酶活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棕榈酸对硝基苯酯质量浓度1.6 mg/mL、pH 7.5、温度50℃、反应时间20 min时,相对荧光强度(F_(0)-F)与脂肪酶活性在5.6~196 U/L范围内呈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2.0035+0.9368x,相关系数r2为0.9978,检出限(信噪比为3)1.3 U/L。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应用于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活性 金纳米簇 荧光内滤效应 光学性质 检测
下载PDF
QuEChERS前处理结合UPLC-MS/MS法测定枸杞中19种外源性风险物质残留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紫艳 史达 +3 位作者 张珂 金鑫 陈镭 张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29,共7页
目的建立QuEChERS前处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枸杞中19种有机磷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外源性风险物质的方法。方法枸杞样品依次用QuEChERS萃取包提取、净化管净化,获得的溶液以5 mmol·L^(-1)醋酸铵溶... 目的建立QuEChERS前处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枸杞中19种有机磷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外源性风险物质的方法。方法枸杞样品依次用QuEChERS萃取包提取、净化管净化,获得的溶液以5 mmol·L^(-1)醋酸铵溶液(含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Agilent HD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质谱分析检测。结果50批次枸杞样本中,有11批枸杞检出克百威、治螟磷等禁用农药残留,有18批枸杞检出矮壮素、缩节胺、4-硝基苯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结论该方法可以检测枸杞中19种外源性风险物质的残留量,说明枸杞存在禁用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风险物质 QuEChERS前处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ROS-hormone interaction in regulating integrative défense signaling of plant cell
14
作者 DURGA KORA ANANYA DEY +4 位作者 BABITA PAL UTHPAL KRISHNA ROY NIVEDITA DEY TREESHA BHATACHARJEE SOUMEN BHATTACHARJEE 《BIOCELL》 SCIE 2023年第3期503-521,共19页
The elaborate redox network of the cell,comprising of events like turnover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edox sensing,signaling,expression of redox-sensitive genes,etc.,often orchestrates with other bonafide hormon... The elaborate redox network of the cell,comprising of events like turnover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edox sensing,signaling,expression of redox-sensitive genes,etc.,often orchestrates with other bonafide hormonal signaling pathways through their synergistic or antagonistic action in the plant cell.The redox cue generated in plant cells under fluctuat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other hormonal biosynthetic or signaling mechanisms,thereby modulating physiology towards stress acclimation and defense.There is also strong evidence of the recruitment of ROS as a‘second messenger’in different hormonal signaling pathways under stress.Moreover,the retrograde signaling initiated by ROS also found to strongly influence hormonal homeostasis and signaling.The present review,in this aspect,is an effort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regulatory roles of ROS in integrating and orchestrating other hormonal signaling pathways or vice versa so as to unfo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signaling episodes of plant cells under environmental odds.We also accent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utterly complex interactions,which occur both at metabolic and genetic levels between ROS and phytohormones during stress combinations.Furthermore,the significant and decisive role of ROS turnover,particularly the contribution of RBOH(respiratory burst oxidase homologs)in the synergism of redox and hormone signaling during systemic acquired acclimation under stress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hormone cross-talking Abiotic stress Integrative signaling Redox cue Stress tolerance
下载PDF
Translo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in plant cells and their effect on metabolism
15
作者 WEICHEN ZHAO PINGFAN ZHOU +5 位作者 BENZHEN LOU YAQI JIANG YUANBO LI MINGSHU LI NOMAN SHAKOOR YUKUI RUI 《BIOCELL》 SCIE 2023年第3期493-502,共10页
As the climate worsens and the demand for food grows,so does the interest in nanoagricultur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s and nanomaterials(NMs)has been extensively and intensively examined.However,stopping at the o... As the climate worsens and the demand for food grows,so does the interest in nanoagricultur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s and nanomaterials(NMs)has been extensively and intensively examined.However,stopping at the outcome of a phenomenon is often insufficient.Therefore,we introduce three important processes of nanoparticleplant interactions:translocation,transformation,and plant metabolism.During the migration of nanoparticles,size and surfac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re the main determining factors.Additionally,the interaction of nanoparticles with cell membranes is another key aspect of research.The transformation of nanoparticles in plants is mainly due to redox substances.The way that nanoparticles affect plant metabolism may be able to shed light on the interaction of nanoparticles with plants.This review adds to the existing knowledge on the design of nanoagrochemicals and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of NMs with plants.In this way,NMs can be used for their beneficial effects and thus contribute to the maintenance of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Nanoagriculture NANOPARTICLES INTERNALIZATION
下载PDF
生物毒素检测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汪世华 张峰 +3 位作者 袁军 张薇 刘晓雷 王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6-731,共6页
生物毒素是一类生物源小分子化合物,已知化学结构的达数千种.生物毒素作为重要资源库在开发新药、探讨病因和生命科学奥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具有结构复杂、分布广、毒性强、生物学功能较特殊且不易找到有效的解毒剂等特性.因此,发展... 生物毒素是一类生物源小分子化合物,已知化学结构的达数千种.生物毒素作为重要资源库在开发新药、探讨病因和生命科学奥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具有结构复杂、分布广、毒性强、生物学功能较特殊且不易找到有效的解毒剂等特性.因此,发展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毒素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生物毒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免疫学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具有定性、定量、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特点而受到关注,但仪器昂贵,成本较高.而免疫学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投资少,测定结果可靠,常常作为一些单位的首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等离子体共振法和极谱检测法在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时间方面又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应用范围和使用对象受限,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免疫分析 检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类中的软骨藻酸 被引量:12
17
作者 卫锋 程日方 +1 位作者 宫静宏 唐守亭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8-250,共3页
介绍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测定贝类中软骨藻酸的方法。样品以V(甲醇 )∶V(水 ) =1∶1的溶液提取 ,经LC SAX强阴离子柱固相萃取净化 ,用RP HPLC定量分析。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 2 μg/ g ,在 1 0mg/L~ 2 5 0mg/L范围内有良... 介绍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测定贝类中软骨藻酸的方法。样品以V(甲醇 )∶V(水 ) =1∶1的溶液提取 ,经LC SAX强阴离子柱固相萃取净化 ,用RP HPLC定量分析。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 2 μg/ g ,在 1 0mg/L~ 2 5 0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测定结果准确 ,重现性好 ,回收率大于 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软骨藻酸 贝类 测定 记忆失性欠毒素
下载PDF
痕迹走私海洛因显微拉曼测试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金涛 徐存英 +3 位作者 段云彪 张鹏翔 司民真 杨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8-590,共3页
利用显微拉曼技术对手指沾有微量毒品———走私海洛因做了测试分析 ,在可见光 514 5nm激发下 ,低浓度的走私海洛因具有很强的荧光 ,通过对样品表面的分析 ,得到了高质量的海洛因拉曼散射谱。
关键词 海洛因 显微拉曼技术 可见光激发 毒品走私 毒品分析
下载PDF
颌面数字X线片的法医学同一认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东 王虎 +2 位作者 胡锦梁 徐喆 邓振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2-35,38,共5页
目的探讨颌面数字X线片(DigitalRadiology,DR)的全口牙型32位编码和测量6项骨性指标的变化特征,评估其在法医学同一认定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颌面DR全景片300例,按设计的编码标准和原则对其全口牙型逐一编码,分析编码的多样性;随机选取... 目的探讨颌面数字X线片(DigitalRadiology,DR)的全口牙型32位编码和测量6项骨性指标的变化特征,评估其在法医学同一认定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颌面DR全景片300例,按设计的编码标准和原则对其全口牙型逐一编码,分析编码的多样性;随机选取颌面DR侧位片100例,由口腔放射科医生和培训过的法医研究生各一人对6项骨性指标(N-S,N-Me,Cd-Gn,Cd-Go,NP-SN,MP-SN)进行准确测量,计算指标的变异系数(CV),并对两人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00例个人全口牙型编码,总体多样性为75%;牙齿有病变或治疗组的多样性为99.53%;(2)颌面DR侧位片中6项指标变异系数较大;(3)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均接近1,表明所选指标的测量结果稳定,有高度一致性。结论颌面DR全景片全口牙型32位编码和颌面DR侧位片中6项骨性指标可用于同一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放射学 法医牙科学 数字X线片 同一认定 计算机辅助头影测量
下载PDF
应用斑马鱼胚胎致畸效应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 被引量:25
20
作者 朱琳 史淑洁 佟玉洁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斑马鱼胚胎技术是利用鱼类胚胎发育初期较高的灵敏度,通过观察鱼受精卵经化合物染毒后的胚胎发育过程,分析评价此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方式、特效作用时间、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特别是可以同时分析多项指标的优点。该文... 斑马鱼胚胎技术是利用鱼类胚胎发育初期较高的灵敏度,通过观察鱼受精卵经化合物染毒后的胚胎发育过程,分析评价此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方式、特效作用时间、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特别是可以同时分析多项指标的优点。该文着重介绍这一新技术的基本操作要领、技术特色及其在国内外化合物毒性效应测定上的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根据我国目前最为迫切的环境问题,提出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检测综合污水毒性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毒性实验 斑马鱼 致畸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