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典型黑土坡耕地不同坡位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晓彤 翟车宇 +2 位作者 刘昌杰 张娟 孟庆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69,共8页
“漫川漫岗”是东北黑土区典型地貌,其典型黑土土壤结构受径流、冻融等作用影响。为探明东北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选取坡耕地的坡下、坡中、坡上位置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坡位下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稳定性指标及土壤性质,... “漫川漫岗”是东北黑土区典型地貌,其典型黑土土壤结构受径流、冻融等作用影响。为探明东北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选取坡耕地的坡下、坡中、坡上位置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坡位下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稳定性指标及土壤性质,分析水稳性大团聚体与土壤pH、有机质、钙镁比关系及稳定性指标与团聚体粒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位下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均表现为<0.25 mm团聚体含量占比最高,>2 mm团聚体含量占比最少。<0.25 mm团聚体表现为坡下位显著高于坡中位及坡上位(P<0.05),0.25~0.5 mm、0.5~1 mm、1~2 mm、>2 mm团聚体均表现为坡上位显著高于坡下位(P<0.05)。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其中坡下位与坡上位、坡中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团聚体水稳性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均表现为与>0.25 mm团聚体呈正相关,与<0.25 mm团聚体呈负相关,其中受>2 mm团聚体影响最大(P<0.01)。有机质、pH、钙镁比均与>0.25 mm团聚体呈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典型黑土坡耕地较高的有机质含量、pH、钙镁比有利于土壤团聚,促进>0.25 mm团聚体形成,提高团聚体水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性大团聚体 坡耕地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黑土
下载PDF
增温和秸秆还田对黑土农田土壤氮素有效性和N_2O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林 何朋 +2 位作者 张志明 杨雪辰 李禄军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土壤氮转化速率决定着土壤供氮能力,除受到温度的影响,还受到底物有效性的影响。然而,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关于土壤氮素有效性和N_2O通量对气候变暖和秸秆还田耦合的响应研究仍不足。本研究在东北黑土区进行增温和秸秆还田试验,采用离子... 土壤氮转化速率决定着土壤供氮能力,除受到温度的影响,还受到底物有效性的影响。然而,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关于土壤氮素有效性和N_2O通量对气候变暖和秸秆还田耦合的响应研究仍不足。本研究在东北黑土区进行增温和秸秆还田试验,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和静态暗箱法,原位监测0~2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效性和氧化亚氮(N_2O)通量,探究增温和秸秆还田对农田黑土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秸秆还田没有显著影响土壤氮有效性,但其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差异。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N_2O通量,且7月增温和秸秆还田处理对N_2O通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在不增温条件下,秸秆还田使N_2O显著提升了109%;在增温条件下,秸秆还田使N_2O显著下降了2%。增温、秸秆还田和取样月份对N_2O通量也具有显著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评估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氮周转的调控作用,对研究黑土氮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全球变暖 氮素有效性 N_2O通量 大豆秸秆
下载PDF
黑土物理特性变化及改善途径
3
作者 张敏 韩晓增 +3 位作者 陆欣春 陈旭 严君 邹文秀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东北黑土区位于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因其高肥力和有机质含量而闻名。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东北黑土地的开垦,养分的失调导致了黑土物理特性的变化和功能的退化,从而使得黑土... 东北黑土区位于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因其高肥力和有机质含量而闻名。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东北黑土地的开垦,养分的失调导致了黑土物理特性的变化和功能的退化,从而使得黑土肥力下降,威胁着该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黑土物理特性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黑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水稳性团聚体减少,田间持水量下降等。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施肥制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土壤物理特性,从而遏制土壤肥力的不断下降。本文总结了自黑土开垦以来土壤容重、水稳性团聚体、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的变化,分析了耕作和有机物料等对土壤物理特性的重要调节作用,讨论了不同保护途径如何通过改善土壤物理特性达到提升土壤肥力的目的,最后从制定合理的耕作体系和有机培肥机制,优化作物种植模式等展望了未来黑土重点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水稳性团聚体 容重 饱和导水率 田间持水量
下载PDF
松嫩平原黑土区畜禽粪肥质量评价
4
作者 谢昊天 魏玉杰 +2 位作者 易层 赵竹青 刘新伟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明确松嫩平原黑土区畜禽粪肥品质差异,可为其质量提升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区采集猪粪、牛粪、羊粪和鸡粪4种堆肥样品67个,通过测定不同种类畜禽粪肥技术指标、限量指标及有机组分含量,建立畜禽粪肥质... 明确松嫩平原黑土区畜禽粪肥品质差异,可为其质量提升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区采集猪粪、牛粪、羊粪和鸡粪4种堆肥样品67个,通过测定不同种类畜禽粪肥技术指标、限量指标及有机组分含量,建立畜禽粪肥质量综合得分模型,从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猪粪肥、牛粪肥、羊粪肥和鸡粪肥的平均种子发芽指数(GI)分别为44.1%、57.0%、51.9%和41.4%,均接近或大于50%的畜禽粪肥无害化要求,但小于有机肥NY/T525-2021标准70%的要求;(2)4种畜禽粪肥中,牛粪肥各项指标都更接近于NY/T525-2021标准要求,且牛粪肥中较活跃的有机组分可溶性有机质(DOM)、可提取腐殖酸(HE)、胡敏酸(HA)、富里酸(FA)含量均高于其他3种;(3)在畜禽粪肥质量评价综合得分模型中,牛粪肥获得最高得分0.834,其它粪肥得分依次为:羊粪肥0.761、猪粪肥0.732、鸡粪肥0.508。总体来看,4种畜禽粪肥的腐熟度仍需进一步提高,其综合质量排序为:牛粪肥>羊粪肥>猪粪肥>鸡粪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黑土区 畜禽粪肥 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砂姜黑土抗压强度研究
5
作者 王蓓蓓 闫征南 +1 位作者 史宇亮 杨延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1-86,共6页
以砂姜黑土为试材,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泥炭、沙子和过磷酸钙3种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抗压强度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以期为砂姜黑土地区土壤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改良剂对降低土壤抗压强度影响效应的主次... 以砂姜黑土为试材,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泥炭、沙子和过磷酸钙3种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抗压强度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以期为砂姜黑土地区土壤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改良剂对降低土壤抗压强度影响效应的主次顺序为泥炭>沙子>过磷酸钙,沙子和过磷酸钙的交互作用显著。抗压强度与黏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和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根据Design Expert 12给出的最优组合,即泥炭77.72 g·kg^(-1),沙子61.91 g·kg^(-1),过磷酸钙2.63 g·kg^(-1)的添加量时,有效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容重,(1.24±0.03)g·cm^(-3);孔隙度,53.01%±2.36%;黏粒,24.8%±0.64%;粉砂粒,38.37%±1.22%;砂粒,36.83%±1.51%),此时土壤的抗压强度最低266.67 kPa,比对照砂姜黑土的抗压强度降低了53.62%,有效降低土壤抗压强度后具有良好的整地作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抗压强度 响应面法 土壤改良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黑土农田风蚀集沙仪
6
作者 胡伟 丁贵惠 +3 位作者 任忠政 杨润城 陈帅 张兴义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风蚀监测可反映风沙运动规律,集沙仪是风蚀监测的必备仪器,而以往研究大多在沙漠或沙地开展,较少涉及黑土农田。本研究基于BSNE(Big Spring Number Eight)集沙仪,将采沙盒底部阻风结构中的18目孔径筛网改进为逆向百叶窗式的阻风挡板,采... 风蚀监测可反映风沙运动规律,集沙仪是风蚀监测的必备仪器,而以往研究大多在沙漠或沙地开展,较少涉及黑土农田。本研究基于BSNE(Big Spring Number Eight)集沙仪,将采沙盒底部阻风结构中的18目孔径筛网改进为逆向百叶窗式的阻风挡板,采用模拟试验对比分析BSNE集沙仪和改进后rBSNE(Revised Spring Number Eight)集沙仪的保沙和集沙能力,并将其应用于野外黑土农田风蚀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与BSNE集沙仪相比,rBSNE集沙仪降低了小粒级颗粒的损失率,当风速低于20 m·s^(-1)时,对<0.25 mm粒径的土壤颗粒的损失率显著降低74.3%~87.1%;当风速达到20 m·s^(-1)时,对所有试验粒径的土壤颗粒的损失率显著降低46.9%~74.3%。与BSNE集沙仪相比,rBSNE集沙仪有助于对小粒级颗粒的收集,当风速低于20 m·s^(-1)时,对粒径为<0.5 mm的集沙量显著增加了9.0%~44.0%;当风速达到20 m·s^(-1)时,对所有试验粒径的集沙量均显著增加7.3%~34.4%。野外监测结果显示风蚀输沙量随高度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趋势,说明rBSNE集沙仪可应用于黑土农田风蚀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农田 风蚀 土壤颗粒 集沙仪
下载PDF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II——不同地区黑土中有机质、氮、硫和磷现状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26
7
作者 汪景宽 张旭东 +2 位作者 王铁宇 赵永存 王秋兵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0-273,共4页
在兼顾土壤类型与样点空间分布相对均匀性的前提下 ,采集了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个县 (吉林省公主岭、黑龙江省的海伦县和北安县 )的黑土样点190个。采用元素分析仪法对不同地区的黑土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硫进行分析 ,同时采用常规... 在兼顾土壤类型与样点空间分布相对均匀性的前提下 ,采集了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个县 (吉林省公主岭、黑龙江省的海伦县和北安县 )的黑土样点190个。采用元素分析仪法对不同地区的黑土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硫进行分析 ,同时采用常规法对其全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黑土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硫和全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公主岭地区各项指标均低于北安地区 ,海伦地区居中 ,表现出随纬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的趋势。不同地区黑土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开垦年限增长而降低 ,全硫和全磷的含量变化则不明显。由于黑土中有机质、全氮、全硫和全磷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演变 现状 黑土 有机质 全氮 全硫 全磷 开垦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农林复合土壤效应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斯 赵雨森 +2 位作者 王林 王敏 夏志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70,共3页
以黑土区小黑杨—大豆、长白落叶松—大豆和红皮云杉—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及大豆纯农地土壤为对象,通过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有机质、N、P、K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养分环境的影响。结... 以黑土区小黑杨—大豆、长白落叶松—大豆和红皮云杉—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及大豆纯农地土壤为对象,通过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有机质、N、P、K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养分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显著改善黑土区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增加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和C/N。其中以小黑杨—大豆模式效果最好,土壤含水量可达41.20%,总孔隙度和土壤密度分别为60.60%、1.02g/cm3,CP/NCP高于大豆纯农地,且该模式在提高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及有效磷质量分数方面最为突出;长白落叶松—大豆和红皮云杉—大豆模式的速效钾质量分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农林复合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土壤效应
下载PDF
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及配套农机技术
9
作者 姜文达 刘羿廷 +1 位作者 张秋萍 赵峻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驱动下,农村地区在强化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持续完善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工作,黑土资源作为世界范围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降低黑土资源损耗,分析了现阶段导致黑土资源损耗的...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驱动下,农村地区在强化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持续完善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工作,黑土资源作为世界范围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降低黑土资源损耗,分析了现阶段导致黑土资源损耗的关键因素及不利影响情况,设计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和配套农机技术合理应用方案,期望能够提高黑土地保护效能,促进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途径 农机技术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古土壤剖面AMS^14C年龄首次报道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运红 刘凯 +4 位作者 戴慧敏 许江 赵君 梁帅 张哲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6-1927,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北平原孕育着地球上最珍贵的黑土资源,是世界三大黑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定黑土的年龄和古气候环境,恢复黑土的形成过程,可以为从根本上修...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北平原孕育着地球上最珍贵的黑土资源,是世界三大黑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定黑土的年龄和古气候环境,恢复黑土的形成过程,可以为从根本上修复黑土地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对于摸清东北黑土地家底,保护东北大粮仓,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商品粮生产基地 典型黑土 东北黑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黑土资源 东北平原 古气候环境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高洪军 彭畅 +3 位作者 张秀芝 李强 贾立辉 朱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通过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土壤团聚体含量、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CK)比较,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250μm)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 通过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土壤团聚体含量、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CK)比较,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250μm)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P<0.05)。秸秆轮耕还田(SRT)比秸秆覆盖还田(SCR)能更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形成,但2个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轮耕还田与秸秆不还田相比较能显著增加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同时,秸秆轮耕还田比秸秆覆盖还田更有利于提高>2 000μm粒径和<53μ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250~2 000μ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库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旋耕/深翻的轮耕还田模式促进了耕层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和土壤结构稳定,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碳库和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为东北黑钙土区较适宜的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轮耕 黑钙土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黑土有机培肥对土地生产力及土壤肥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高洪军 朱平 +1 位作者 彭畅 窦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9,共5页
20年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耕层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比试验前分别增加39.0%和30.7%。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 20年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耕层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比试验前分别增加39.0%和30.7%。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优于相应化肥单施。N素化肥生产力贡献率72.9%,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率92.2%,增产贡献率86.0%,比氮、磷、钾化肥处理增产贡献率高1.8%。有机肥对土地生产力贡献为80.3%,无肥处理贡献率为39.6%。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居首,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培肥地力的最佳施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机培肥 土地生产力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东北北部农田黑土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孟凯 张兴义 隋跃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7,151,共4页
选取中厚层黑土、中层黑土、侵蚀黑土、薄层黑土4种典型黑土进行定点定位研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黑土障碍因子的形成以及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关键词 东北黑土 障碍因子 土壤生产力 农田黑土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施肥对黑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晶 解宏图 +2 位作者 张旭东 朱平 王陆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长期施肥对黑土耕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MBC)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NPK化肥配施可保持休闲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至 1.6g/kg水平 ;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比休闲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 1.96~ 2 .75倍 ;长期耕种与施肥... 长期施肥对黑土耕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MBC)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NPK化肥配施可保持休闲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至 1.6g/kg水平 ;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比休闲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 1.96~ 2 .75倍 ;长期耕种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产生衰减影响 ;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依次为M2 +NPK(+14 1.2 5 % ,1990年始处理 ) >M4+NPK(+12 6 .88% ) >M2 +NPK(+10 1.2 5 % ,1980年始处理 ) >M4+CK(+80 .6 3% ) >(M1+NPK)× 1.5 (+13.13% ) >NPK(+8.12 % ) ,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减少依次为M0+NPK(- 3.75 % ) >M1+NPK(- 17.5 0 % ) >M2 +CK(- 30 .6 3% ) >CK(- 4 7.5 0 % ) >M0 +CK(- 6 1.8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黑土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孔令聪 曹承富 +2 位作者 汪芝寿 陈爱萍 张存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砂姜黑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及有机质含量 ,不同肥料组合间差异较大 ,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佳 (但同时必须重视K素的投入 ) ,土壤速效钾...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砂姜黑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及有机质含量 ,不同肥料组合间差异较大 ,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佳 (但同时必须重视K素的投入 ) ,土壤速效钾仅全部施用有机肥处理有所增加 ,单施N、P化肥处理下降最多 ,至 15年后下降2 5 .8%。长期未施肥处理 (对照 )碱解氮变化最大 ,较试验前下降 2 6 .5 % ,其他养分指标变化较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产量前期不及单施化肥处理 ,中后期则反之。砂姜黑土基本生产力随种植时间延长而渐降 ,土壤对秋粮大豆或玉米的供肥能力高于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砂姜黑土 土壤肥力 生产力 化肥 有机肥 配方施肥 作物产量
下载PDF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演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宏德 朱平 +4 位作者 任军 刘淑环 尚惠贤吴海燕 刘翔 李军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0-74,共5页
本研究于 1990~ 1998年在国家黑土肥力和肥料监测基地进行 ,监测研究了不同处理间黑土肥力演化规律、增产效益和化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培肥和提高地力 ,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益。
关键词 监测研究 黑土肥力 演化规律 肥料效益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黑土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淑霞 王鸿斌 +2 位作者 赵兰坡 刘景双 吴景贵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1,56,共5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碳总量、组成、品质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及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增加。各处理有机碳...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碳总量、组成、品质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及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增加。各处理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的高低表现为:NPKM>NPKS>NPK>CK。单施化肥使土壤的HA/FA比值降低,胡敏酸的E4/E6比值提高,使各形态碳含量增加,Kos值降低,但变化较小。有机物质与化肥配施能使土壤的HA/FA比值和E4/E6比值都有所提高,显著地增加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降低土壤有机碳的Kos值,其中NPKM处理效果更好。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改善土壤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度和提高其活性,降低土壤有机碳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保持土壤肥力的最优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施肥方式 有机碳 腐殖质 Kos值
下载PDF
黑龙江省双城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慧屿 魏丹 +2 位作者 汪景宽 李双异 迟凤琴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199,共5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双城市土壤表层(0-20cm)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这4种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双城市土壤表层(0-20cm)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这4种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速效钾含量的C0/(C0+C)为49.96%,存在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速效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的C0/(C0+C)变化范围是8.10%-14.39%,均表现出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均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从总体分布趋势来看,4项养分指标均呈现出由西向东、由西南向东北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变异 黑龙江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黑土溅蚀与团聚体分选特征 被引量:24
19
作者 周一杨 王恩姮 陈祥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6-179,共4页
以典型黑土耕地表层土壤为对象.通过对溅蚀量、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以及团聚体富集率(ER)等指标的测定、计算与分析,研究了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典型黑土溅蚀过程中团聚体粒级分布及其分选特征。结果表明:... 以典型黑土耕地表层土壤为对象.通过对溅蚀量、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以及团聚体富集率(ER)等指标的测定、计算与分析,研究了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典型黑土溅蚀过程中团聚体粒级分布及其分选特征。结果表明:溅蚀盘内不同收集区域(上坡、下坡)溅蚀量及净迁移量均与溅蚀距离呈显著指数递减关系,R^2值达0.8344~0.9911;土壤团聚体富集率的变化幅度范围为0.00~1.79,溅蚀对团聚体产生富集作用与损耗作用的临界粒级为1.0mm溅蚀颗粒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上表现出在水平空间上随距离的增加,小粒级团聚体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2~5mm粒级的团聚体只出现在上坡的0~5cm和下坡的0~10cm范围之内,1~2mm粒级的团聚体在上坡的最大分布距离仅为28cmMWD变化幅度为0.32~O.80mm,并随溅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其中下坡10~17cm范围内的MWD分别与0~10cm和17~40cm范围内MWD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黑土侵蚀发生规律与水土流失治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黑土 溅蚀 团聚体 分选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平原区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志斌 陈佑启 +1 位作者 姚艳敏 石淑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了吉林省中部平原农业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数转化、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3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铜和有效锌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了吉林省中部平原农业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数转化、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3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铜和有效锌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含量数据更好地服从正态分布,而域法处理能使有效硼含量数据更好地服从正态分布,削弱了异常值的影响。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半方差函数的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各元素最好的理论模型,并绘制了各养分元素的空间分布图。半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元素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中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KRIG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