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20年三峡库区腹地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演变机制
1
作者 汪荣 李阳兵 +4 位作者 邵景安 郑骆珊 陈艳 王清荣 赵雯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264,F0003,共11页
该研究基于人地耦合土地系统转型研究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景观指数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人地耦合视角下三峡库区腹地土地系统演变规律,揭示其影响机制,从而归纳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数量—景观格局—功能转型模式。研究... 该研究基于人地耦合土地系统转型研究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景观指数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人地耦合视角下三峡库区腹地土地系统演变规律,揭示其影响机制,从而归纳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数量—景观格局—功能转型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三峡库区腹地人类活动强度由逐渐增强转变为逐渐减弱,人地耦合关系总体表现为向协调型平缓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与东北部趋于协调型、北部趋于拮抗型、南部变化不明显的分异特征;2)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数量—景观格局—功能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拮抗区和失调区耕地总体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1263、40029 hm^(2)。其中,拮抗区林地恢复性增长,增长量为89648 hm^(2)。失调区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总体增长16054 hm^(2)。协调区果园明显扩张,增长量为13856 hm^(2);斑块破碎化程度改善,趋于规则;土地系统由单功能主导向多功能转变;3)研究区人地耦合土地系统转型模式呈现多元化,可归纳为:拮抗区:林地恢复-斑块聚集不规则-生态;失调区:林地缩减-斑块聚集规则-生态主导;协调区:果园扩张-斑块聚集、整体规则-生态经济;4)距离与地形是影响土地系统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主导因子之间交互产生叠加效应,共同促进土地系统的变化。研究揭示了三峡库区人地耦合关系发展规律与土地系统转型模式,对促进山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演变 相关性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以哈巴河县为例
2
作者 程红梅 田聪华 +1 位作者 王红梅 张利召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87-91,共5页
本研究基于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针对哈巴河县113个行政村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GIS空间分析和层次分析法,从数量和质量2个维度对耕地潜力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哈巴河县农用地整理区面积为34482.41 hm^(2),其... 本研究基于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针对哈巴河县113个行政村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GIS空间分析和层次分析法,从数量和质量2个维度对耕地潜力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哈巴河县农用地整理区面积为34482.41 hm^(2),其中现有耕地面积为30904.50 hm^(2)。经测算,农用地整理的数量潜力为可增加耕地2900.05 hm^(2),新增耕地系数为8.41%。结合当地农作物种植结构体系测算农用地整理可增加耕地产能为3479.28 t。显示哈巴河县农用地整理潜力较大,根据新增耕地系数及耕地质量将整理潜力划分为4个等级。研究结果指出,哈巴河县农田建设应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强农田防护,并通过农业生物科技措施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耕地的产出效能。研究为该地今后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整理 潜力测算 耕地系数 潜力区:哈巴河县 层次分析法 耕地质量
下载PDF
“自然-人文”融合视角下的西南山区小流域划分与整合
3
作者 李政旸 王玉宽 +1 位作者 逯亚峰 邓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5-1836,共12页
【目的】采用“自然-人文”融合的视角,结合人文要素界定小流域划分阈值,强化小流域划分研究的人文特征,为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山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区划方案支持。【方法】根据小流域自然水文过程和人文属性因素,... 【目的】采用“自然-人文”融合的视角,结合人文要素界定小流域划分阈值,强化小流域划分研究的人文特征,为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山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区划方案支持。【方法】根据小流域自然水文过程和人文属性因素,利用流域面积法结合均值变点法及边界重叠度概念,以我国西南山区为例,对研究区内6个流域试验区进行小流域划分阈值测算,在得到最佳阈值的基础上,对西南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划分,并整合划分结果,分析、整合结果的数量与空间特征,提出一种山区小流域划分的融合方法。【结果】①西南山区小流域划分的最佳阈值为30.00 km^(2);②西南山区小流域数量为16075个,面积范围为25.07~431.82 km^(2);③从面积来看,小于50.00 km^(2)的小流域为8702个,占比54.13%,介于50.00~100.00 km^(2)的小流域为5358个,占比33.33%,大于100.00 km^(2)的小流域为2015个,占比12.53%,基本符合当前水利部要求。【结论】通过西南山区实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山区小流域划分与整合方法在结果上能体现小流域的自然与人文属性特征,较好符合当前山区组织单元管理的需要,可为山区小流域区划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划分阈值 西南山区 山区区划 人地关系
下载PDF
基于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的崩岗防治策略
4
作者 程冬兵 张晶鑫 +2 位作者 郭飞 赵元凌 沈盛彧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6期69-72,共4页
崩岗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一块“硬骨头”。由于治理难度大、投入有限、科技支撑不足等,南方崩岗治理进程缓慢,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防治速度。以着力解决崩岗“哪里防,怎么防”“哪里治,怎么治”为目标... 崩岗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一块“硬骨头”。由于治理难度大、投入有限、科技支撑不足等,南方崩岗治理进程缓慢,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防治速度。以着力解决崩岗“哪里防,怎么防”“哪里治,怎么治”为目标和需求导向,探讨基于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的崩岗防治对策,即:一方面,通过崩岗易发性评价,预测未来不同区域崩岗发育发生的可能性,采取差别化预防保护对策,有效防止或减少未来面域上新崩岗的发育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崩岗危险性评价,划分崩岗危险性等级和治理优先级,有效解决当前点上崩岗治理分步实施的需求,根据不同危险性等级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案,控制崩岗加剧,降低崩岗强度,消除或降低崩岗危害甚至进行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易发性 危险性 差别化 优先级 防治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东北三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分区研究
5
作者 盖兆雪 王子彤 赵映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2-632,共11页
【目的】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分区研究,对于区域耕地低碳利用和用地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推进耕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方法】构建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目的】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分区研究,对于区域耕地低碳利用和用地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推进耕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方法】构建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借助超效率SBM模型(Super slacks-based measure)和ArcGIS软件揭示研究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两维图论聚类法进行耕地利用生态分区,提出各分区方向。【结果】①2010—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核密度波峰呈“双峰—单峰—双峰”的分布特征,主峰由“宽峰”转变为“尖峰”,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地区差异逐渐缓解;②低效率型波峰由“双峰”向“单峰”转变,生态效率极化现象趋于好转;中效率型波峰为“一主一小”的双峰形态,生态效率呈现两极分化的区域聚集现象;高效率型主峰高度降低,生态效率内部差异逐步减小;③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存在集聚效应,形成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热点区向南扩展,冷点区围绕西南部移动,呈“收缩—扩大—收缩”趋势。④将耕地利用划分为耕地利用生态先导区、均衡区、互补区和升级区4个区,制定区域差异化的耕地低碳利用措施。【结论】研究结果有利于东北三省耕地低碳利用和优化用地布局,以期为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推进耕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 分区 低碳 超效率SBM模型 两维图论聚类 东北三省
下载PDF
岩溶山区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6
作者 耿秘 刘艳 +2 位作者 吴冉 覃文艺 郑朋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研究选取岩溶山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分析其2017年、2019年和2021年三个时间段的耕地非粮化情况.通过全局莫兰指数和冷热点分析,揭示了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的演化,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威宁... 研究选取岩溶山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分析其2017年、2019年和2021年三个时间段的耕地非粮化情况.通过全局莫兰指数和冷热点分析,揭示了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的演化,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耕地非粮化整体呈增强趋势,但最大非粮化率下降了4.71%,空间上表现为西北—中部—西南的聚集特征;2)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的局部聚集差异明显.研究期间全局变化稳定,局部变化显著,热点逐年减少,冷点先减后增;3)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非粮化正相关,而人口密度、肉类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与非粮化率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耕地非粮化 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典型山区三生空间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7
作者 熊虹霞 闵婕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2期75-82,共8页
对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分析,旨在为该领域提供实证研究基础,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且推动了相关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彰显了地理学在服务国... 对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分析,旨在为该领域提供实证研究基础,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且推动了相关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彰显了地理学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学科价值和意义。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案例,本文利用2010年、2020年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当地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叠加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和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探究了山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秀山县的农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面积均向生态空间转化,其中生产空间减少了75.778km^(2),生活空间减少了16.594km^(2),而生态空间相应增加了92.372km^(2)。生产空间主要呈条带状分布在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生活空间则集中在县中部,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尽管与2010年相比,2020年的集聚度有所下降;生态空间广泛分布,并且各类用地的重心迁移轨迹在方向和速度上均有显著差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三生空间”的演变产生了显著影响。耕地面积是生产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坡度、高程和劳动力对生活空间有较大限制作用,而劳动力、坡度、高程以及村集体收入对生态空间的解释力度较强。此外,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三生空间”的影响超过了单一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为秀山县乡村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三生空间”的协调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三生空间” 空间演化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新疆红树莓不同产地与品种果实多酚物质含量特征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8
作者 马佳正 孙芳芳 +3 位作者 张瑞瑞 赵致韵 童雨竹 马松梅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2-559,共8页
探究新疆红树莓不同产地和品种的果实中多酚物质含量特征与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分析多酚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解析其土壤驱动因素,为果实的科学利用和红树莓种植布局提供科学参考。以新疆5个种植产区和2个红树莓品种:玛纳... 探究新疆红树莓不同产地和品种的果实中多酚物质含量特征与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分析多酚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解析其土壤驱动因素,为果实的科学利用和红树莓种植布局提供科学参考。以新疆5个种植产区和2个红树莓品种:玛纳斯‘哈瑞太兹’、石河子142团‘哈瑞太兹’、那拉提乡‘秋英’、巴依托海‘秋英’、巴依托海‘哈瑞太兹’的成熟期果实为研究材料,对其总黄酮、总多酚、鞣花酸、绿原酸等多酚物质的含量特征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与对比分析,并揭示与其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新疆不同产地的红树莓品种中,果实的多酚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在产区及品种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总体上总黄酮含量、鞣花酸含量、SOD活性和DPPH清除率在不同产区之间的地理差异大于品种间的差异,但总多酚含量和FRAP清除能力在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2)‘秋英’和‘哈瑞太兹’不同产地果实的总黄酮、绿原酸和原花青素含量对其抗氧化能力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3)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磷和全磷对红树莓果实多酚物质合成与积累及其抗氧化能力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土壤容重对果实绿原酸含量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不同产地 红树莓果实 多酚物质含量 抗氧化活性 土壤驱动因素
下载PDF
重庆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区植被绿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慧 魏兴萍 +2 位作者 蔡云丽 陈诗蝶 李良鑫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7,共10页
[目的]为研究重庆岩溶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有利于指导岩溶地区植被生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基于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及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Hurst指数分析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 [目的]为研究重庆岩溶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有利于指导岩溶地区植被生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基于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及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Hurst指数分析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绿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绿度的影响。[结果](1)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的植被绿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分别在2007年和2012年达到最大绿度,绿度值为1.36和1.69,年平均增速为0.014和0.012。(2)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绿度动态变化趋向良好,改善趋势面积占比分别为86.84%,87.04%,反持续改善趋势面积占比分别为52.82%,80.29%,是未来植被绿度主要变化趋势。(3)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和耕地,且林地转化的耕地是植被绿度退化的主要发生区,耕地、灌木和草地转化的林地是植被绿度改善的主要发生区。(4)高LAI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较低LAI土地利用类型导致LAI减小,降低植被绿度,较低LAI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高LAI土地利用类型,导致LAI增加。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林地LAI转出总量减少最多,分别为11902.01和4442.18,转入总量增加最多分别为14983.78和17109.46;建设用地、水域和裸地面积较小,对LAI总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生态脆弱区植被绿度的变化特征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重庆市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和非石漠化 植被绿度 叶面积指数 时空变化趋势 土地利用类型
下载PDF
Cd胁迫下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文君 吴基正 李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29,共8页
为探讨接种根瘤菌对Cd胁迫下紫花苜蓿氮代谢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2种紫花苜蓿(维多利亚、WL525HQ)为植物材料,研究Cd(0 mg·kg^(-1)和50 mg·kg^(-1))处理土壤接种根瘤菌对两种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为探讨接种根瘤菌对Cd胁迫下紫花苜蓿氮代谢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2种紫花苜蓿(维多利亚、WL525HQ)为植物材料,研究Cd(0 mg·kg^(-1)和50 mg·kg^(-1))处理土壤接种根瘤菌对两种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含氮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影响紫花苜蓿氮代谢,50 mg·kg^(-1)Cd胁迫对未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WL525HQ地上部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最大,NR活性较0 mg·kg^(-1)Cd处理降低85.01%。0 mg·kg^(-1)Cd处理时,WL525HQ接种根瘤菌后地上部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较未接种组提高95.53%,维多利亚接种根瘤菌后地上部天冬酰胺合成酶(AS)活性增加33.30%。50 mg·kg^(-1)Cd胁迫时,与不接种根瘤菌相比,接种根瘤菌的WL525HQ地上部NR活性增幅最大(164.66%),接种根瘤菌后维多利亚地下部NR活性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提高99.46%。50 mg·kg^(-1)Cd处理中,接种根瘤菌缓解了Cd胁迫对紫花苜蓿含氮物质积累的抑制,维多利亚、WL525HQ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未接种组显著提高6.24%和5.82%,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16.10%和18.70%,维多利亚总氮含量显著提高9.48%。研究表明,接种根瘤菌可通过调节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来促进Cd胁迫下紫花苜蓿的氮素向蛋白质合成的方向转运积累,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紫花苜蓿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体系 根瘤菌 氮代谢
下载PDF
2007—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基于3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雨萌 曹建军 +2 位作者 陈洁 王海茹 李育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使黄河流域农业灌溉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采用3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2007—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剔除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下的实际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下主要受制于经济水平和水资... 为使黄河流域农业灌溉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采用3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2007—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剔除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下的实际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下主要受制于经济水平和水资源禀赋,尽管政府的重视对其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2)在消除外部影响因素后,2007—2020年黄河流域灌溉用水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值被低估(0.931),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0.733)和规模效率平均值(0.792)被高估。在省域尺度上,除河南省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位于有效前沿面外,其余省区的农业灌溉用水投入均未得到有效利用。3)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2007—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0.3%。其中,技术进步变化>1,规模效率变化与Mamquist指数变化趋势相似。综上,黄河流域应在灌溉技术水平较高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农业灌溉用水中规模效率的潜力,以进一步提升灌溉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3阶段DEA模型 Malmqusit指数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香玲 李小建 +1 位作者 朱纪广 史焱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147,共6页
以河南省108个县市单元为依据,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但其... 以河南省108个县市单元为依据,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但其差异逐渐减弱。(2)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部分县市发展水平下降。(3)各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步调不一,导致部分地区不同年份发展水平差距变大。(4)各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存在高值集聚现象,且呈逐渐弱化趋势。(5)热点区和冷点区逐渐减少,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相对增加,农业现代化发展极化趋弱;热点区与次热点区、冷点区与次冷点区呈核心-外围模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ESDA 空间分异 空间格局演化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曲面耕作半径与MaxENT模型的哈尼梯田区聚落格局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志林 李石华 +7 位作者 角媛梅 丁银平 刘澄静 张娟 李绒 邱应美 赵冬梅 查智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42-252,共11页
乡村聚落格局优化是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缓解区域人地矛盾,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元阳县为研究区,采用曲面距离法计算耕作半径,以景观连接度和缓冲区法计算耕... 乡村聚落格局优化是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缓解区域人地矛盾,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元阳县为研究区,采用曲面距离法计算耕作半径,以景观连接度和缓冲区法计算耕地重叠区(耕作强度),再结合耕作通勤时间计算得到哈尼梯田区的适宜耕作半径。然后依据遗产保护要求与适宜耕作半径识别出聚落格局整理区,引入生态模型MaxENT,以气候、地质地貌及社会经济等4大类的11个因子为数据源模拟得到新增聚落的空间位置,提出聚落格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基于曲面距离和耕作重叠计算得到的全县最适宜耕作半径为1041m。2)依据遗产保护和适宜耕作半径分析识别出需要进行聚落格局优化的区域为遗产核心区的新街镇、小新街乡,其余地区为聚落低密度区。3)通过MaxENT模型分析影响聚落分布的因子表明,遗产区为气候因子即降水和气温、小新街乡为气温和旅游中心距离,聚落低密度区则为海拔和岩性。4)MaxENT模型模拟的新增聚落空间位置及格局优化表明,遗产区内潜在适宜聚落区面积为18.42 km^2,其中核心区内聚落根据遗产保护条例整体保留,新增人口可外迁至缓冲区(沙拉托乡)内的潜在适宜区;小新街乡内潜在适宜聚落用地面积为9.26 km^2,区内聚落就近迁入潜在适宜区;其余聚落低密度区内的潜在适宜居住面积为92.26 km^2,在潜在适宜区内选址聚集为2~3个聚落群。该文研究结果可为哈尼梯田基本农田改造、撤村并点、遗产保护规划、聚落空间结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优化 哈尼梯田 MaxENT模型 曲面耕作半径 聚落空间格局
下载PDF
中国农牧交错带界定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建春 储少林 陈全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8-84,共7页
农牧交错带作为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牧区的交汇地带,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区域,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及空间界定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农牧交错带界定中... 农牧交错带作为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牧区的交汇地带,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区域,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及空间界定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农牧交错带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农牧交错带界定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界定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山西苹果产业空间集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张振宇 武文卿 +4 位作者 吴俊华 任红燕 李建军 李惠 马慧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5-2546,共12页
【目的】系统分析山西苹果产业的空间集聚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苹果产区资源整合、产业布局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2011—2021年中国和山西省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区位熵和莫兰指数对比分析山西苹果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和历史演... 【目的】系统分析山西苹果产业的空间集聚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苹果产区资源整合、产业布局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2011—2021年中国和山西省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区位熵和莫兰指数对比分析山西苹果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和历史演变,基于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山西苹果产业空间集聚的单因子和交互因子。【结果】2011—2021年山西苹果产业区位熵波动上升,且呈南增北减的特征,产业重心进一步向西南移动;苹果产业传统集聚区运城的区位熵有所下降,新兴集聚区临汾的区位熵明显上升;山西苹果产业莫兰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运城和临汾的各县(区)已形成显著的高—高型产业集聚格局;其他地市的小部分县(区)形成低—高型产业分布格局,其余大部分县(区)为低—低型产业分布或随机分布格局。影响苹果产业空间集聚的主导因子为苹果粮食面积比、苹果果园面积、施肥量、灌溉面积、所在地市公路通车里程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次为水果果园面积、乡村人口和农林牧渔产值。【建议】依据山西各地苹果生产资源禀赋,优化空间规划与布局,促进新兴产区与传统产区协调联动发展;稳步调整种植结构,拓展科学技术溢出功能,提升产业服务保障能力,延伸苹果全产业链条带动三产融合,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苹果产业集聚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产业 空间集聚 区位熵 莫兰指数 地理探测器 山西
下载PDF
北方草原牧民对极端干旱感知的季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西良 侯向阳 +2 位作者 丁勇 运向军 尹燕亭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26-31,共6页
为深入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过程,基于"感知-适应"框架,利用人群感知与干旱时间序列之间关系,即Pa-PI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内蒙古典型地区为例,研究了北方草原牧民对极端干旱感知的季节敏感性。结果表明:牧民对极端干旱发... 为深入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过程,基于"感知-适应"框架,利用人群感知与干旱时间序列之间关系,即Pa-PI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内蒙古典型地区为例,研究了北方草原牧民对极端干旱感知的季节敏感性。结果表明:牧民对极端干旱发生年份的感知强度随时间序列非均匀递增,且对干旱强度具正向的依赖性;牧民感知以夏旱敏感为主,其敏感度大于春、秋、冬、跨季节及全年干旱;而同一地区的敏感季在不同年代段具不稳定性,随时间变动;在年代之间,时间越近牧民对极端干旱的识别越敏感。比较年、季、月等尺度干旱发生对牧民感知结果的解释能力,发现月尺度比季及以上尺度的解释力下降,表明牧民对极端干旱的感知主要是根据季及以上时间尺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感知 气候变化适应 北方草原 家庭牧场
下载PDF
我国油菜生产布局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白桂萍 谢雄泽 +3 位作者 谢捷 尹羽丰 褚乾梅 张清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油菜生产布局,基于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空间重心分析、产地集中度系数等数据模型对21世纪以来我国油菜生产布局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油菜主产省基本无变化,但受各省不...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油菜生产布局,基于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空间重心分析、产地集中度系数等数据模型对21世纪以来我国油菜生产布局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油菜主产省基本无变化,但受各省不同产业定位的影响,四川、湖南、重庆、云南油菜生产集中度指数逐年上升,安徽、江苏、浙江逐年下降;油菜产业扶持政策的陆续实施推动南方地区油菜生产规模自2007年逐渐上升,北方对应下降,东、中、西三部及七大产区不同的区位特性导致国内油菜生产在空间布局上总体呈现“东减、中稳、西移”的特征;油菜籽产量及油菜播种面积空间重心则由中部逐渐向西南迁移;油菜产地集中度系数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即油菜生产趋向于主产地。受自然环境、产业模式、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等综合影响,我国油菜产业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空间布局日益优化。建议通过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建设、油脂加工企业政策扶持、北方盐碱地开发、南方冬闲田扩种及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产布局 时空演变 空间重心
下载PDF
绥化市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旭坤 臧淑英 +2 位作者 李苗 那晓东 赵文婧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为了定量了解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关系及其变化强度与剧烈程度,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运用ERDAS8.5和ARC/INFO9.2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及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模型,利用绥化市31年(1980—2010年)... 为了定量了解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关系及其变化强度与剧烈程度,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运用ERDAS8.5和ARC/INFO9.2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及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模型,利用绥化市31年(1980—2010年)土地利用格局4期的空间数据(1980年、1995年、2000年、2010年)合成一系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通过图谱分析来了解绥化市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耕地大幅度增加,其净增面积346.4km2,占研究区总面积超过13%,未利用地(滩地和沼泽地)面积急剧减少,净减少面积为440.9km2,沼泽地完全消失。草地面积略有增加,增加面积12.1km2,林地面积减少,减少面积为11.4km2。城市建设用地净增加面积为29.7km2。在过去的31年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急剧上升,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化明显,城市化进程加快,本研究区中部的滩地与沼泽地变化最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绥化市 LUCC 图谱单元
下载PDF
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的影响——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云 周忠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0-617,共8页
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的影响日益显著,研究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格局的影响对协调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优化城市与都市农业功能、把都市农业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安市长安区为案例,利用遥感、GIS及FRAG-STATS ... 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的影响日益显著,研究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格局的影响对协调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优化城市与都市农业功能、把都市农业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安市长安区为案例,利用遥感、GIS及FRAG-STATS 3.3软件对研究区都市农业景观(耕地和园地)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城市化与都市农业景观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长安区耕地面积减少,2011年耕地聚集度比1999年下降了2.45%;而园地面积增加,斑块形状趋于复杂,2011年聚集度比1999年上升了10.44%。②研究区内15个乡镇(街道)的耕地破碎度呈上升趋势,而园地面积在各乡镇(街道)都表现为增加,聚集度上升。③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少,破碎度上升,但综合城市化与耕地斑块数量、形状指数、聚集度等的相关性尚难以确定;而园地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空间上呈集聚趋势;除此之外,城市化与园地的景观指数相关系数普遍较低,相关系数都小于0.5,相关性不显著。④不同城市化水平对耕地和园地的作用机制不同,耕地在较高城市化水平和较低城市化水平下与城市化景观指数的相关关系相对明确;但园地在中、低城市化水平下城市化与其对景观的影响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相关关系不明确。因此得出,园地在城市中面积增加但分布零散,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应重视这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景观 城市化 耕地 园地 景观格局 西安市长安区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布局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海亮 戴声佩 +4 位作者 郑倩 王祥军 禹萱 胡盈盈 罗红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5-1933,共9页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天然橡胶生产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长面板数据集综合应用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重心分析法、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等模型测...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天然橡胶生产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长面板数据集综合应用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重心分析法、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等模型测算,研究1995—2020年我国天然橡胶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95—2020年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布局逐渐向云南和海南集中,2020年云南和海南两省合计的生产集中度指数达97.87%,云南已超越海南成为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植胶区,海南依然属于比较优势区域;同时,空间重心明显向西北方向移动,广东、广西和福建三省(区)的比较劣势更加突出。未来,基于多因子多尺度的空间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将成为天然橡胶生产布局时空演变和预测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生产布局 时空演变 空间重心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