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单胞菌属低温淀粉酶基因改造与原核表达
1
作者 楚敏 史应武 +3 位作者 顾美英 杨红梅 霍向东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9-484,共6页
【目的】获取低温淀粉酶基因,分析其相关功能,为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气单胞菌(Aeromonas)LA77为出发菌株克隆低温α-淀粉酶基因,以BL-21(DE3)为宿主菌进行克隆。分析其它已知气单胞菌属低温α-淀粉酶基因同源性,设计... 【目的】获取低温淀粉酶基因,分析其相关功能,为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气单胞菌(Aeromonas)LA77为出发菌株克隆低温α-淀粉酶基因,以BL-21(DE3)为宿主菌进行克隆。分析其它已知气单胞菌属低温α-淀粉酶基因同源性,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C13片段,将其克隆到pMAL-2X,转化到BL-21(DE3)中,筛选蓝白斑,验证PCR及EcoRⅠ和HindⅢ的双酶切,获得高效表达生物工程菌株pMAL-2X-C13。设计定点突变引物,以pMAL-2X-C13为模板,获得低温淀粉酶基因突变株三株C19、C29、C43。【结果】表达蛋白的分子大小为114kD,突变菌株C19蛋白表达量均高于pMAL-2X-C13。【结论】低温淀粉酶基因突变株C19比原始菌株pMAL-2X-C13淀粉酶基因蛋白表达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属 α-低温淀粉酶 基因改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两种酵母培养物的成分差异
2
作者 林青 时红玲 +7 位作者 秦新政 李月 王子涵 高雁 曾军 王浩中 娄恺 霍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8-1226,共9页
【目的】比较两种酵母培养物及其代谢成分的差异,为指导酵母培养物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材料为1种自研酵母培养物与达农威益康XP酵母培养物,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UHPLC-QTOF-MS技术,分析比较二者代谢产物成分及差异。【结果】(1... 【目的】比较两种酵母培养物及其代谢成分的差异,为指导酵母培养物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材料为1种自研酵母培养物与达农威益康XP酵母培养物,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UHPLC-QTOF-MS技术,分析比较二者代谢产物成分及差异。【结果】(1)在二级类别注释下,正、负离子模式分别注释到614、497个化合物,主要代谢类别为有机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两种酵母培养物均无特有代谢成分,只在含量上有显著(P<0.05)差异。(2)共237个差异代谢物在正离子模式检出,176个显著(P<0.05)上调表达,61个显著(P<0.05)下调表达;136个差异代谢物在负离子模式检出,64个显著(P<0.05)上调表达,72个显著(P<0.05)下调表达。(3)差异代谢物的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代谢通路。【结论】自研酵母培养物与达农威益康XP的代谢产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发酵原料及工艺更简便,并含有多种具药理、生理作用的代谢成分,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非靶标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酿酒酵母
下载PDF
蓝舌病新疆分离株VP7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及一步法RT-PCR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马晓菁 谷文喜 +5 位作者 叶锋 刘帅 刘丽娅 谢彩云 钟旗 易新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59,共7页
【目的】分析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蓝舌病新疆分离株一步法RT-PCR方法,为新疆B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新疆分离株S7基因序列,登陆GenBank对序列进行同源性Blas... 【目的】分析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蓝舌病新疆分离株一步法RT-PCR方法,为新疆B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新疆分离株S7基因序列,登陆GenBank对序列进行同源性Blast比对,用软件MEGA 5.0分析序列差异,根据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运用软件Oligo6.0设计引物,对蓝舌病新疆分离株S7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蓝舌病中国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序列与哈尔滨报道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较高为89.64%,与中国云南报道BTV-29型分离株、蒙古国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分别为87.49%和87.39%;与德国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为80.70%,其余均无同源性序列。中国新疆分离株S7基因片段序列与4条同源序列间存在26处核苷酸差异,9处氨基酸差异。【结论】建立的蓝舌病中国新疆分离株S7基因片段一步法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BTV中国新疆分离株扩增获得目的条带,该方法的敏感性为4.0×10^(3)copies/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VP7蛋白 RT-PCR
下载PDF
原驼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分析
4
作者 孙建 李雪 +6 位作者 楚敏 顾美英 艾尼江·尔斯满 朱静 何齐 谭慧林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28,共8页
【目的】挖掘和获得原驼乳中的乳酸菌资源。【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县近效南山周边原驼乳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菌株,观察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和菌株形态学特性,分析菌株分类学地位,并检测菌株溶血性和有害代谢物质等食用安全... 【目的】挖掘和获得原驼乳中的乳酸菌资源。【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县近效南山周边原驼乳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菌株,观察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和菌株形态学特性,分析菌株分类学地位,并检测菌株溶血性和有害代谢物质等食用安全性。【结果】获得29株乳酸菌,经鉴定其归属于Leuconostoc、Lentilactobacillus两个属的4个种;菌株均可耐受0.5%胆盐,5%NaCl,且具有较好耐高温、牛奶胨化、抗氧化和抑制细菌等特性;所有菌株均无溶血现象,不产生硝基还原酶;除T12外,均利用氨基酸不产生物胺。【结论】从原驼乳中获得的乳酸菌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和食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驼乳 乳酸菌 分离筛选
下载PDF
育肥猪智能饮水碗设计与性能测试
5
作者 龙定彪 唐明凤 +4 位作者 胡彬 王浩 于洲 潘学民 蒲施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0-256,共7页
饮水量及饮水的质量是影响猪只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研制新型猪只节水清洁型智能饮水设备对猪舍管理和提高动物福利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传统碗式饮水器进行了改进,研制了一种猪只智能节水型饮水碗,探究了智能饮水碗在猪只生产性能... 饮水量及饮水的质量是影响猪只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研制新型猪只节水清洁型智能饮水设备对猪舍管理和提高动物福利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传统碗式饮水器进行了改进,研制了一种猪只智能节水型饮水碗,探究了智能饮水碗在猪只生产性能、用水量、饮水行为和碗内饮用水卫生指标方面的应用效果。试验选取100头体质量为(85.87±15.80)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饮水设备分别采用传统饮水碗和智能饮水碗,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2种饮水碗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日增质量、日采食质量和料肉比)和饮水行为(饮水次数、饮水时长)无显著影响。传统饮水碗组和智能饮水碗组育肥猪的日均用水量分别为(11.14±0.46)、(10.05±0.46)L/d,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浪费水量分别为(0.89±0.13)、(0.25±0.11)L/d,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育肥猪使用智能饮水碗的用水浪费率相比传统饮水碗降低了60.9%~79.5%。传统饮水碗组和智能饮水碗组育肥猪的碗内余水总大肠菌群分别为(83.00±3.46)、(68.33±4.04)MPN/100 mL,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育肥猪使用智能饮水碗的碗内余水总大肠菌群与传统饮水碗相比降低了16.3%~19.2%。该智能饮水碗能有效保障猪只饮水健康和生长需求,减少猪只饮水浪费,降低碗内余水总大肠菌群数量,提高动物福利水平。研究可为养殖场节水减排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节水 智能饮水碗 总大肠菌群 浪费水量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应用及网络传播研究
6
作者 刘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3-I0004,共2页
作为一项颠覆性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等转基因农作物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不仅给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变革,也深刻影响着农作物供应和生态环境。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在转基因农作物的传播中起到了关... 作为一项颠覆性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等转基因农作物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不仅给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变革,也深刻影响着农作物供应和生态环境。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在转基因农作物的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也给公众带来了转基因农作物的困惑和疑虑。因此,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相关事件的网络传播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公众理性看待这一技术,也有助于科学决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农作物 农业生产方式 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大豆 生态环境 网络传播 现代信息传播 理性看待
下载PDF
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7
作者 龚明贵 白娜 +1 位作者 李影 姜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以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使用CodonW、CUSP以及R语言等软件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为39.59%,且GC_(1)>GC_(2)>GC_(3),表明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碱基... 以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使用CodonW、CUSP以及R语言等软件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为39.59%,且GC_(1)>GC_(2)>GC_(3),表明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碱基;(2)硬头黄竹大多数有效密码子数(ENC)在35以上,适应指数(CAI)为0.166,说明其密码子偏好性较弱;(3)中性绘图分析、ENC-plot和PR2-plot分析表明,自然选择对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产生重要影响;(4)最终筛选出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有GCA、GCU、GAU、GGU及AAA等14个最优密码子,多数以A/U结尾。本研究结果可为硬头黄竹叶绿体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密码子偏好性 叶绿体基因组 最优密码子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雪妮 田广文 雷忠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为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本研究构建线上慕课预习和线下模块化教学结合的“3+1”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通过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加强了知识点的连贯性;通过“3+1”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激发学生探索... 为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本研究构建线上慕课预习和线下模块化教学结合的“3+1”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通过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加强了知识点的连贯性;通过“3+1”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新方案,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与讨论的能力,帮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升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实验 慕课 模块化教学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分离筛选及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初筛
9
作者 孔晓双 魏然 +5 位作者 董应宏 侯敏 买尔哈巴·艾合买提 侯新强 杨文琦 崔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 【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七叶苷培养基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测定筛选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结果】从甘草中分离获得内生菌共48株,其中内生细菌33株,内生真菌15株。在主根和茎部位分离内生细菌数量最多,内生真菌在主根中定殖的数量最多。33株甘草内生细菌隶属于8个属,芽孢杆菌属菌株分离获得最多,且甘草主根部位的内生细菌分离种类最多,在甘草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须根=茎=叶。15株甘草内生真菌隶属于7个属,枝孢属是甘草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内生真菌在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茎>叶>须根。共有12株具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其中分离自主根部位的菌株最多,占比41.7%。【结论】甘草主根组织的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相较其他组织丰富,且主根部位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较多,是选育产酶菌株的优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可培养内生菌 筛选 Β-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的种群结构及地理分布
10
作者 田梦 贾文捷 +3 位作者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罗影 贾培松 倪志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6-1002,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的种群组成、地理分布和自然保有量等,为野生阿魏菇资源保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普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方法,采集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资源,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收集菌株进行种类鉴定,...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的种群组成、地理分布和自然保有量等,为野生阿魏菇资源保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普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方法,采集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资源,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收集菌株进行种类鉴定,运用统计学分析,阐明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资源的种群组成、地理分布和自然保有量等。【结果】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资源由白灵侧耳和阿魏侧耳两个种群组成,白灵侧耳为优势种群,占鉴定总数97.23%,阿魏侧耳为弱势种群,占鉴定总数的2.77%;野生白灵侧耳种群广泛分布在新疆石河子市、托里县、裕民县、额敏县、福海县、富蕴县和青河县等7个区域,而野生阿魏侧耳种群仅分布在托里县、裕民县和额敏县等3个区域;野生白灵侧耳资源自然保有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各分布区差异明显,其中石河子市、托里县和额敏县下降幅度最大,样方内年度采集数量最低年份只有0~1株,保育形势严峻;野生阿魏侧耳资源自然保有量极少,5年内在3个分布区样方内仅采集到3株野生菌株,保育形势尤为严峻。【结论】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由白灵侧耳和阿魏侧耳2个种群组成,白灵侧耳为优势种群,且为广布种;野生白灵侧耳和阿魏侧耳资源自然保有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菇复合群 白灵侧耳 阿魏侧耳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一株群体感应抑制活性链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毒力因子代谢能力分析
11
作者 柏晓玉 朱丽英 +5 位作者 包慧芳 江凌 朱静 顾美英 朱艳蕾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020,共10页
【目的】挖掘干旱区放线菌天然产物代谢潜力,筛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产物,研究其对梨火疫病原菌毒力因子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周边... 【目的】挖掘干旱区放线菌天然产物代谢潜力,筛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产物,研究其对梨火疫病原菌毒力因子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周边干旱地区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进行发酵,采用牛津杯法对其发酵液进行活性筛选;鉴定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及验证其发酵液提取和活性,分析粗提液对欧文氏菌毒力因子代谢影响,并采用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检测菌株代谢产物活性物质,挑选相似结构化合物验证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结果】获得一株具有明显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K-9,其与Streptomyces rubradiris strain NBRC 14000 T相似性达到99.72%。该菌发酵粗提液具有明显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可有效降低紫色杆菌CV026产紫色素和梨火疫病原菌的游动能力,并对梨火疫病原菌生物膜、胞外多糖和胞外酶等毒力因子产生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从链霉菌K-9粗提液中得到635种化合物,苯基丙烯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等5种明显群体感应抑制化合物。【结论】干旱区放线菌K-9为Streptomyces rubradiris,其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能显著抑制欧文氏菌毒力因子的产生,并发现了多种新型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抑制剂 干旱地区放线菌 欧文氏菌 毒力因子
下载PDF
硒化甘草多糖、甘草多糖及其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分析
12
作者 张梦圆 朱晓庆 +7 位作者 谷新利 王燕 杨慧莹 刘雨然 王蒙蒙 孙国结 连科迅 李效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9-478,共10页
【目的】分析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um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eGUP)、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polyacchiade,GUP)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其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药敏纸片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抗生... 【目的】分析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um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eGUP)、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polyacchiade,GUP)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其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药敏纸片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抗生素,采用最小二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得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联合抑菌指数(FICI index,FICI);将无乳链球菌与120、60、30 mg/mL的SeGUP、GUP及抗生素分别等量混合后绘制细菌生长速率图;通过ELISA法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及胞内DNA浓度,研究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细菌细胞膜、细胞壁及DNA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无乳链球菌对SeGUP 480 mg/mL、GUP 480 mg/mL均呈现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4.0、11.0 mm;无乳链球菌对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极敏;SeGUP和GUP分别对肺炎链球菌的MIC、MBC为120、240 mg/mL和240、480 mg/mL;SeGUP与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的FICI为1.5、0.75、1、0.5,SeGUP与盐酸卡那霉素之间关系为无关,与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之间为相加关系,与氟苯尼考间为协同关系,GUP与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的FICI为1.5、1、1.5、0.75,GUP与盐酸卡那霉素、头孢曲松钠之间关系为无关,与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间为相加关系;SeGUP、GUP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其中SeGUP 120 mg/mL效果最强,SeGUP、GUP与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联合使用后增强了抑制效;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使用后均能显著升高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β-半乳糖苷酶(β-gal)、蛋白质含量(P<0.05),显著降低胞内DNA含量(P<0.05),显著抑制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结论】SeGUP能够通过损伤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影响DNA含量对无乳链球菌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抗菌活性优于GUP。SeGUP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后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使用SeGUP、GUP和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多糖 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 联合抗菌 无乳链球菌 生物膜
下载PDF
产植酸酶益生乳酸菌的筛选
13
作者 王浩中 林青 +7 位作者 曾军 高雁 赵燕慧 时红玲 马贵军 马正海 娄恺 霍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90-2298,共9页
【目的】分离筛选产植酸酶益生乳酸菌菌株。【方法】以发酵饲料、博扎、浆水为代表的发酵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形态差异菌株,通过产酶筛选及16S rDNA分子鉴定,获得产植酸酶乳酸菌菌株,并通过耐酸、耐胆盐、耐肠胃液、自聚集力及抑菌分析对... 【目的】分离筛选产植酸酶益生乳酸菌菌株。【方法】以发酵饲料、博扎、浆水为代表的发酵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形态差异菌株,通过产酶筛选及16S rDNA分子鉴定,获得产植酸酶乳酸菌菌株,并通过耐酸、耐胆盐、耐肠胃液、自聚集力及抑菌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4株产植酸酶乳酸菌,其中菌株JS5植酸酶酶活高达0.83 U/mL,与植物乳杆菌菌株DSM 20174相似性为100%,确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JS5在pH值3条件下存活率高达100%,在胆盐浓度0.1%时JS5存活率为0.55%,在模拟肠液和胃液中,存活率分别为8.56%和0.38%,其活菌数均在1×10^(6)CFU/mL以上,达到发挥益生作用的最小活菌数要求。菌株JS5自聚集力为(9.69%±0.44%),可促进菌株在肠道定殖。菌株JS5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植保乳杆菌JS5产植酸酶较高,可在模拟肠胃液中存活,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能力和抑制病原菌生长,可用于益生的畜禽微生态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植酸酶 筛选
下载PDF
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的变异分析
14
作者 杨彩霞 顾炜 +4 位作者 关媛 瞿静涛 党冬冬 吴鹏昊 郑洪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05-1614,共10页
【目的】研究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分析核苷酸多态性及检验,研究不同来源甜玉米中的Su1的等位变异位点,为甜玉米的品种改良和提高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B73的Su1基因组序列为模板,对170份甜玉米自交系的Su1基因进行测序,... 【目的】研究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分析核苷酸多态性及检验,研究不同来源甜玉米中的Su1的等位变异位点,为甜玉米的品种改良和提高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B73的Su1基因组序列为模板,对170份甜玉米自交系的Su1基因进行测序,研究玉米Su1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结果】共有97个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包含85个SNP位点,12个InDel位点。其中,位于编码区的SNP位点12个,InDel位点0个;位于非编码区的SNP位点85个,InDel位点12个。编码区中SNP位点同义突变有5个,非同义突变7个。自交系材料分为76个单倍型,该基因编码区序列将自交系材料分为47种单倍型。【结论】甜玉米Su1基因经历了明显的人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Sugary1 等位变异 中性检验 单倍型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3种李属植物基因组大小及染色体倍性检测
15
作者 王亚铜 郭婧婧 +5 位作者 杨芬芬 牛莹莹 章世奎 樊国全 王尚栋 耿文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3-1681,共9页
【目的】研究适合不同李属资源的FCM检测体系,估测其基因组大小及倍性,为李属资源的鉴定、分类及基因组和转录组等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FCM对3种常用的细胞核裂解液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取最适宜的裂解液鉴定3种李属植物进行基... 【目的】研究适合不同李属资源的FCM检测体系,估测其基因组大小及倍性,为李属资源的鉴定、分类及基因组和转录组等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FCM对3种常用的细胞核裂解液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取最适宜的裂解液鉴定3种李属植物进行基因组大小和检测染色体倍性。【结果】LB01、Marie’s和WPB 3种裂解液对樱桃李检测效果均较好,而WPB裂解液检测效果最佳;Marie’s和LB01裂解液与欧洲李不匹配,改良的WPB裂解液最适合欧洲李;杏李与LB01裂解液不匹配,WPB裂解液对杏李的裂解效果好于Marie’s裂解液,而改良的WPB裂解液对杏李的裂解效果均最好。樱桃李和杏李基因组大小范围分别为491.22~566.40 Mb和514.46~573.83 Mb,欧洲李资源平均基因组大小为1678.37 Mb。【结论】樱桃李和杏李资源均为二倍体,欧洲李资源全部为六倍体,李属植物每个种内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组大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FCM) 染色体倍性 基因组大小
下载PDF
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在新疆早熟棉区的适应性评价
16
作者 李颖 郭文文 +3 位作者 李江博 曲延英 陈全家 郑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1573,共13页
【目的】评价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适应性与应用价值,为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适合的亲本。【方法】以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材料,研究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并以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对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进行... 【目的】评价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适应性与应用价值,为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适合的亲本。【方法】以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材料,研究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并以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对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纤维品质、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其中44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早熟材料,46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中早熟材料;前5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71.62%,第1主成分与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纤维品质有关,第3主成分与植株性状有关。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籽指性状表现好;第Ⅱ类群断裂比强度、伸长率较好;第Ⅲ类群单株铃数、铃重、衣分较高;第Ⅳ类群纤维品质较好。【结论】筛选出了G21-2、G21-14、G21-1、G21-77等综合性状优异、铃重均在5.00 g以上、衣分在42%以上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18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农艺性状 适应性 陆地棉
下载PDF
一株海洋杆菌属新菌种XAAS-72^(T)的植物促生功能分析及ACC脱氨酶蛋白结构预测
17
作者 王慧楠 朱静 +4 位作者 谢文文 何子璇 柏晓玉 朱艳蕾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8-1785,共8页
【目的】研究海洋杆菌属新菌种XAAS-72的植物促生功能,挖掘其潜在功能基因。【方法】通过对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相关功能基因组成,挖掘ACC脱氨酶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海洋杆菌属新种Pontibacter kalidii XAAS... 【目的】研究海洋杆菌属新菌种XAAS-72的植物促生功能,挖掘其潜在功能基因。【方法】通过对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相关功能基因组成,挖掘ACC脱氨酶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海洋杆菌属新种Pontibacter kalidii XAAS-72菌悬液处理可显著提高盆栽小麦麦苗生长,其基因组长度为5054860 bp,含1个环形质粒,总GC含量为54.52%,注释的基因数目为4391个,编码蛋白数4261个,具有多种抗逆和促生相关基因。其与Pontibacter sp.BAB1700的ACC脱氨酶(1-aminoeyclopropane-1-earboxylate-deaminase)相似度最高为72.48%。该蛋白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不具备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结构。【结论】海洋杆菌属新种XAAS-72蕴藏着丰富的抗逆和植物促生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杆菌属 植物促生特性 ACC脱氨酶 结构预测
下载PDF
向日葵副产物中优势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18
作者 李肖 陈永成 +3 位作者 黄嵘峥 许平珠 张凡凡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7-614,共8页
【目的】研究向日葵副产物中优势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为向日葵副产物发酵饲料提供基础。【方法】对向日葵副产物表面附着优势乳酸菌及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提取鉴定,并分析优势菌种生理生化特征。【结果】分离出3株... 【目的】研究向日葵副产物中优势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为向日葵副产物发酵饲料提供基础。【方法】对向日葵副产物表面附着优势乳酸菌及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提取鉴定,并分析优势菌种生理生化特征。【结果】分离出3株乳酸菌和4株纤维素分解菌。得到3株乳酸菌均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4株纤维素分解菌中,菌株Z_(2)和Z_(1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_(14)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X_(4)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3株乳酸菌在4、10、30和45℃及3%和6.5%的NaCl条件下生长良好,在pH 3.5~9可生长,在pH 3环境下不生长;4株纤维素分解菌中透明圈直径(D)/菌落直径(d)比值和酶活性按大小排序均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结论】蒙氏肠球菌具有较强耐盐能力且温度适应范围广,但其产酸能力明显弱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4株纤维素分解菌在CMC糖化酶活力、滤纸酶活性及向日葵副产物的实际失重率中,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副产物 乳酸菌 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 鉴定 酶活性
下载PDF
陆地棉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Gh4CL30的功能分析
19
作者 巩隽铭 熊显鹏 +3 位作者 张彩霞 邵东南 程帅帅 孙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1309,共9页
【目的】研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家族基因Gh4CL30的生物学功能,为棉花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种质资源。【方法】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获得Gh4CL30沉默和编辑植株,测定该基因抑制及敲除植株的黄酮和木质... 【目的】研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家族基因Gh4CL30的生物学功能,为棉花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种质资源。【方法】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获得Gh4CL30沉默和编辑植株,测定该基因抑制及敲除植株的黄酮和木质素含量,调查棉花田间表型性状、种子大小和纤维品质。【结果】Gh4CL30基因沉默和敲除植株中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含量显著减少,茎秆中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其株高、种子大小和纤维长度显著降低。【结论】Gh4CL30通过调控棉花木质素生物合成功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 木质素 基因编辑 株高
下载PDF
源于Halomonas sp.抗草甘膦EPSPS的克隆、鉴定及应用
20
作者 丁宁 何云浩 +2 位作者 吴琳绯 李婵娟 吴高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6,共9页
为培育高抗草甘膦作物以应对草甘膦杂草进化,从海洋细菌中筛选到1株高抗草甘膦的盐单胞菌属菌株(Halomonassp.),通过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的EPSPS基因,在Escherichiacoli(DE3)中对fHoEPSPS、mfHoEPSPS(G384A位点突变)... 为培育高抗草甘膦作物以应对草甘膦杂草进化,从海洋细菌中筛选到1株高抗草甘膦的盐单胞菌属菌株(Halomonassp.),通过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的EPSPS基因,在Escherichiacoli(DE3)中对fHoEPSPS、mfHoEPSPS(G384A位点突变)和mHoEPSPS(mfHoEPSPS N端缺失PDT)进行重组表达和纯化,并运用自切割肽LP4/2A介导的基因聚合策略,将抗草铵膦的酶(Repat)置于mHoEPSPS的N端,构建了双抗草甘/铵膦酶(RLH),将其编码基因导入烟草后赋予草甘/铵膦复合抗性。结果显示,该菌株的EPSPS基因(fHoEPSPS)可编码一个N段融合了预苯酸脱水酶(PDT)的双功能酶。草甘膦抗性分析显示mfHoEPSPS的抗性比fHoEPSPS提高了19倍,将mHoEPSPS基因导入烟草后可赋予烟草3倍推荐剂量的草甘膦耐受性,转RLH基因的烟草能够耐受3~5倍推荐剂量的草甘/铵膦复合除草剂。结果表明,源于Halomonas sp.的抗草甘膦EPSPS是一种新型草甘膦耐受酶,通过G384A的位点突变可提高酶活;利用自切割肽介导的基因堆叠策略获得的转RLH基因烟草表现出较高草甘/铵膦复合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除草剂作物 抗草甘膦5-烯醇式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 草铵膦乙酰转移酶 双抗除草剂作物 基因聚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