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0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1
作者 臧秀法 李馨 +3 位作者 李世柱 王海翔 黄文明 刘颖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128-131,共4页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农业技术,它利用玉米秸秆来覆盖田地,起到保水保肥、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等作用。该文设置了秸秆覆盖还田(RF)和秸秆不还田(CK)两种方式,探究不同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农业技术,它利用玉米秸秆来覆盖田地,起到保水保肥、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等作用。该文设置了秸秆覆盖还田(RF)和秸秆不还田(CK)两种方式,探究不同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高效利用秸秆还田资源、提升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RF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呼吸速率,提升土壤肥力,玉米产量提高20.5%。因此,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利于指导农田管理、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此外,有效利用农作物的残余部分,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依赖,降低了环境污染,有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产量 养分 秸秆覆盖
下载PDF
京郊有机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
2
作者 乔玉辉 李强 +2 位作者 甄华杨 冯旭 张宝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0-1953,共14页
随着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都市型有机种植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明确都市型有机种植业发展现状、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对有机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有机种植业(水果、蔬菜、薯类及薯芋类... 随着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都市型有机种植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明确都市型有机种植业发展现状、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对有机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有机种植业(水果、蔬菜、薯类及薯芋类、坚果和谷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农场调研数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分别分析了有机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其环境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种植,5种作物的有机种植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不同作物之间的经济与环境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有机生产成本投入较高,尽管有机种植增加了作物利润,但是其成本利润率却低于其对应的常规对照。相比常规种植,有机种植降低了环境影响水平(LCA标准化结果),各作物的减少幅度依次为谷物>薯类及薯芋类>水果>蔬菜=坚果。考虑到粮食安全(常规种植与有机种植的产量差)、消费者负担能力(常规种植与有机种植的价格差)以及有机生产减少环境影响的幅度(常规种植与有机种植的LCA标准化结果差),政府应对有机谷物生产加大补贴力度。北京市有机种植业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政府应针对有机农业制定相应补偿政策,从而激励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都市农业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朝阳地区玉米机械化耕种模式效益分析
3
作者 吕东山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2期36-37,共2页
为了适应朝阳市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需要,针对朝阳地区的玉米机械化耕种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模式平均增产64.5 kg/667 m^(2),单位面积节约成本34.71元/667 m^(2),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对扭转半干旱地区旱灾频... 为了适应朝阳市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需要,针对朝阳地区的玉米机械化耕种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模式平均增产64.5 kg/667 m^(2),单位面积节约成本34.71元/667 m^(2),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对扭转半干旱地区旱灾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阳地区 保护性耕作 免耕 深松 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4
作者 盖志佳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
“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首次提出并应用的复合型旱作农业持续绿色高效技术。文中叙述了“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简介、技术应用前准备、耕整地、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 “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首次提出并应用的复合型旱作农业持续绿色高效技术。文中叙述了“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简介、技术应用前准备、耕整地、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和要求。“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较连作大豆、玉米、高粱增产效果明显,实现了农民增收和肥药减施与农业种植结构有序调整,为黑龙江省旱作农业合理轮作与黑土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耕 带状耕作 轮作 保护性耕作
下载PDF
北镇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刘欣 魏传省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1期81-82,共2页
北镇市为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适宜区域。为稳步有序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逐步提升作业质量,在结合北镇市地域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装备应用、基地建设、模式示范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以期能够积极推进北镇市黑土地... 北镇市为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适宜区域。为稳步有序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逐步提升作业质量,在结合北镇市地域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装备应用、基地建设、模式示范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以期能够积极推进北镇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提质扩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保护性耕作 推广应用 措施
下载PDF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后条耕技术试验研究
6
作者 班春华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2期44-45,50,共3页
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模式是把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常规的精耕细作进行紧密结合,其能够破解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的相关技术难题。在沈北新区的试验地选用旋耕混埋式条耕机来开展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试验研究,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在东北地... 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模式是把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常规的精耕细作进行紧密结合,其能够破解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的相关技术难题。在沈北新区的试验地选用旋耕混埋式条耕机来开展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试验研究,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条耕 机具 秸秆还田
下载PDF
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排种器及播种监控系统的使用问题分析
7
作者 杨晓波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排种器是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最关键的部件,是实施播种作业监测的重点内容。该文通过论述目前应用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上的排种器类型及检查维护方法,介绍播种机上常用的监测设备,目的是减少漏播或重播现象发生,提高播种机的播种精度,... 排种器是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最关键的部件,是实施播种作业监测的重点内容。该文通过论述目前应用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上的排种器类型及检查维护方法,介绍播种机上常用的监测设备,目的是减少漏播或重播现象发生,提高播种机的播种精度,推动精量播种机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提出目前免耕精量播种机上应用的排种器及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为免耕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 排种器 监控系统 播种质量 智能化
下载PDF
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士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进一步改善辽宁省农业生产耕地退化的问题,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玉米秸秆还田地块进行了免耕播种试验,对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土壤肥力等进行测定。对比显示,保护性耕作地块土壤墒情明显提升... 为进一步改善辽宁省农业生产耕地退化的问题,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玉米秸秆还田地块进行了免耕播种试验,对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土壤肥力等进行测定。对比显示,保护性耕作地块土壤墒情明显提升,保护性耕作地块土壤较为紧实,土壤养分总体相对不足,通过深松和增施均衛的长效复合肥,满足了作物生长需求,保护性耕作的株高与茎粗显著高于传统耕作模式,各技术模式的产量显著高于传统种植。因此,通过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可实现增产增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高标准 模式 增产
下载PDF
阜蒙县保护性耕作模式对比分析
9
作者 钟钢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2期40-41,共2页
2022年在阜蒙县县级保护性耕作基地开展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其中包括秸秆全覆盖还田免耕二比空种植模式(免耕)、玉米秸秆全覆盖还田少耕二比空种植模式(少耕)、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翻耕技术模式和传统耕作模式。结果表明,免耕处理的... 2022年在阜蒙县县级保护性耕作基地开展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其中包括秸秆全覆盖还田免耕二比空种植模式(免耕)、玉米秸秆全覆盖还田少耕二比空种植模式(少耕)、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翻耕技术模式和传统耕作模式。结果表明,免耕处理的玉米平均产量为860.13 kg/667 m^(2),较传统种植(项目区相邻地块)增产13.75%,且秸秆覆盖后土壤容重在0~20 cm间均有提高、土壤含水率显著提高,土壤地温下降但不影响适时播种。建议该地区的玉米种植应以秸秆全覆盖免耕种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玉米 免耕 少耕
下载PDF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精准条耕技术模式与推广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亚环 裴海河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2期34-34,36,共2页
吉林省榆树市90%为宝贵的黑土地资源,在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中,结合本市的实情,通过典型示范,创新摸索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精准条耕技术模式,2022年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并在全省多地引进示范,成为农民愿意接受的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 吉林省榆树市90%为宝贵的黑土地资源,在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中,结合本市的实情,通过典型示范,创新摸索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精准条耕技术模式,2022年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并在全省多地引进示范,成为农民愿意接受的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经多点示范实践证明,采用精准条耕作技术的地块,平均每亩可节约作业成本45元、生产资料投入59.3元,平均亩增产60公斤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成本 保护性耕作 吉林省榆树市 黑土地 典型示范 实践证明 耕作技术 秸秆覆盖
下载PDF
黑土地保护主要耕作技术及推广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丽华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黑土地素有“一两土二两油”之称,具有良好的肥力、保水性与保肥性等优势。然而,由于长时间耕作与不合理的管理,导致黑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不断退化。借助前沿农业生产技术强化对黑土地的保护是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吉... 黑土地素有“一两土二两油”之称,具有良好的肥力、保水性与保肥性等优势。然而,由于长时间耕作与不合理的管理,导致黑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不断退化。借助前沿农业生产技术强化对黑土地的保护是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吉林地区为例,就黑土地保护主要耕作技术及推广的相关要点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保护 耕作技术 推广
下载PDF
黑土地保护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怀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97-0100,共4页
黑土地是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地区,黑土地以其独特的土壤特性在农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黑土地中含有更多有机质,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但是在长期耕作过程中黑土地的耕作厚度变得越... 黑土地是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地区,黑土地以其独特的土壤特性在农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黑土地中含有更多有机质,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但是在长期耕作过程中黑土地的耕作厚度变得越来越小,土壤肥力有了明显下降,对粮食产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力度,要通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和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量和风蚀量,从而达到粮食增产增收的目的,提高粮食的安全性。本文就黑土地保护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保护性耕作技术 实施探讨
下载PDF
须根自然腐解对滇重楼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袁林 李卓蔚 +4 位作者 王丹 郭冬琴 丁博 赵晶晶 周浓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目的:研究滇重楼须根在自然腐解条件下对其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四年生和五年生滇重楼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供试土壤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滇重楼须根,研究它们腐解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 目的:研究滇重楼须根在自然腐解条件下对其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四年生和五年生滇重楼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供试土壤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滇重楼须根,研究它们腐解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滇重楼须根自然腐解会抑制根系活力、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强度以及总提取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降低根际土壤pH值、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有机质(OM)含量以及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减少细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和蔗糖酶活性,随着须根施用量的增加,上述指标的减少或增加幅度逐渐增加。相关分析发现,脲酶活性与土壤pH、AN、AP和OM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其活性可作为表征滇重楼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重要指标。结论:人工种植滇重楼过程中遗留须根自然腐解显著改变滇重楼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可能是造成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生产中避免须根遗留是保障滇重楼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须根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设备的成套化推广思路与方案设计
14
作者 郑建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4期83-85,共3页
东北地区担负着国家粮食“压舱石”的重任,在农业生产高效的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黑土资源退化问题凸显,耕地保护成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保护性耕作新型生产模式逐渐得到普及,并在... 东北地区担负着国家粮食“压舱石”的重任,在农业生产高效的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黑土资源退化问题凸显,耕地保护成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保护性耕作新型生产模式逐渐得到普及,并在土壤保持、蓄水保墒、结构改善、培肥地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保护性耕作设备应用规范性,改善设备使用不合理问题,该文论述了相关的推广模式和建议,设计了保护性耕作设备的成套化推广方案,以期为更好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设备 成套化 推广 方案
下载PDF
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防治
15
作者 侯亮亮 杨建雨 +2 位作者 王永亮 苟鹏飞 胡志强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6期44-47,共4页
本文探讨了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防治的重要性及其措施。首先介绍了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防治的重要性,包括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接着分析了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的现状,包括土壤侵蚀面积与强度、黑土层厚... 本文探讨了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防治的重要性及其措施。首先介绍了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防治的重要性,包括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接着分析了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的现状,包括土壤侵蚀面积与强度、黑土层厚度变化、侵蚀沟发展情况以及耕层有机质和理化性状变化等。然后阐述了土壤侵蚀的不良影响,包括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防治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东北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地 退化 原因 保护策略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双季稻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熊瑞 欧阳宁 +6 位作者 欧茜 钟康裕 周文涛 王泓睿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7-1356,共10页
为探讨南方双季稻区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结合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在湖南双季稻区开展了主区为秸秆还田(S1)与不还田(S0),副区为免耕(NT)、浅旋耕(RT)、深耕(TT)的大田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S... 为探讨南方双季稻区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结合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在湖南双季稻区开展了主区为秸秆还田(S1)与不还田(S0),副区为免耕(NT)、浅旋耕(RT)、深耕(TT)的大田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S1+TT处理下0~10 cm土层早、晚稻的土壤大团聚体质量分数分别显著(P<0.05)提高1.70%~9.03%、4.48%~30.53%;1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显著高于除S0+TT外的其他处理,在早稻上二者分别提高了7.23%~18.67%和4.35%~10.77%,在晚稻上二者分别提高了5.06%~23.88%和4.94%~23.19%;早稻10~20 cm土层(除S1+NT处理外)、晚稻0~10 cm土层的全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04%~23.81%、10.14%~40.74%;早、晚稻10~20 cm土层和早稻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36%~26.70%、3.83%~21.71%、3.86%~10.92%。综上,在双季稻区秸秆还田搭配深耕可以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有利于促进土壤耕作层团聚体结构稳定,提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土壤磷素组分的影响
17
作者 李千雪 李春越 +5 位作者 张文婷 窦祥祥 薛英龙 寇钊阳 王益 党廷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为探究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土壤磷素组分及碱性磷酸酶pho D基因的影响,本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为研究平台,设置无秸秆覆盖(CK)、每年7、8、9月高量秸秆覆盖(St_(90))、全生育... 为探究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土壤磷素组分及碱性磷酸酶pho D基因的影响,本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为研究平台,设置无秸秆覆盖(CK)、每年7、8、9月高量秸秆覆盖(St_(90))、全生育期低量秸秆覆盖(S_(45))、全生育期高量秸秆覆盖(S_(90))4个处理,探讨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0~20 cm表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磷素、有机磷组分、无机磷组分、碱性磷酸酶pho D基因拷贝数量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同覆盖时间下,全磷(TP)、速效磷(AP)、无机磷、Ca_(2)-P、中等活性有机磷(MLOP)含量均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Ca_(10)-P是主要的无机磷组分,占比66.03%~72.34%,MLOP是主要的有机磷组分,占比70.70%~78.23%;秸秆覆盖使无机磷中的有效磷源Ca_(2)-P在无机磷中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其他组分占比以及有机磷各组分占比并无显著变化。播种前后的短期覆盖相比于全年长期覆盖更有利于微生物的代谢,从而加快土壤有机磷的合成。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土壤无机磷含量为985.33~1043.33 mg·kg^(-1),显著大于有机磷。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全碳(TC)、有机碳(SOC)、含水率(SWC)与MLO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高稳性有机磷(HSOP)呈正相关关系,Ca_(2)-P与SWC、SOC、pH、TP呈正相关关系,Ca_(10)-P与pH、NH_(4)^(+)-N呈正相关关系。秸秆覆盖可以提高碱性磷酸酶pho D基因拷贝数,但全生育期覆盖与高量秸秆覆盖的叠加作用,对碱性磷酸酶pho D基因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可显著改变有机磷各组分含量,全生育期高量秸秆覆盖显著增加无机磷有效组分Ca_(2)-P含量,土壤有机磷与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受土壤TC和pH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旱塬 农田生态系统 秸秆覆盖 磷素组分 磷酸酶基因
下载PDF
长春市区域特色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8
作者 朱胜国 郝春天 +2 位作者 周丽伟 辛可元 李社潮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3期27-28,30,共3页
根据长春市域耕地土壤环境、气候特点等要素,在充分学习借鉴“梨树模式”基础上,明确提出以“秸秆覆盖还田+精准条带耕作+苗期深松施肥”为主要技术特征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长春模式”,为全市建设农业强市和率先实现农业现... 根据长春市域耕地土壤环境、气候特点等要素,在充分学习借鉴“梨树模式”基础上,明确提出以“秸秆覆盖还田+精准条带耕作+苗期深松施肥”为主要技术特征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长春模式”,为全市建设农业强市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一、长春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历程长春市自2011年起开始大规模示范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主要技术特征 农业强市 黑土地 耕地土壤 区域特色 示范推广 长春市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常见的六个误区
19
作者 王俊 杨各 曹志鹏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9期12-13,共2页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有些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解不透彻、不全面,以偏概全,思想认识上出现误区,模糊思想观点导致个别农机手在技术应用中出现偏差。这些思想观点和技术应用让人感觉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有些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解不透彻、不全面,以偏概全,思想认识上出现误区,模糊思想观点导致个别农机手在技术应用中出现偏差。这些思想观点和技术应用让人感觉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具体归纳起来,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六大误区。误区一:保护性耕作也叫“懒汉种地法”,就是不耕地就播种。国际上对保护性耕作的一般定义为“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误导性 种子发芽 农机手 以偏概全 模棱两可 误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分析
20
作者 修成 佟思宇 +2 位作者 方艳龙 孙征权 刘爱娟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8期47-49,共3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进一步改善春季土壤风蚀、水蚀、地温低等难题,提升土地肥沃率及抗旱能力,提高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效益,黑龙江省积极持续建设保护性耕作技术调研田,并把此项技术作为农业技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进一步改善春季土壤风蚀、水蚀、地温低等难题,提升土地肥沃率及抗旱能力,提高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效益,黑龙江省积极持续建设保护性耕作技术调研田,并把此项技术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进行推进。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技术路线、免耕装备优势、技术要求进行系统性调研汇总分析,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大豆的播种与耕作环节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高质量农业 保护性耕作 种植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