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4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治理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大为 陈靖 +3 位作者 魏玉红 惠娜娜 郭致杰 罗进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0,共9页
旨在明确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基于mtCOI基因分子标记分析中国草地贪夜蛾不同生态区8个省12个地理种群27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等。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 旨在明确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基于mtCOI基因分子标记分析中国草地贪夜蛾不同生态区8个省12个地理种群27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等。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133~0.157与0.133~0.317,均低于中国周年繁殖区广东、广西、云南种群的0.157~0.819与1.033~7.705;所有种群的Tajima’s D中性检验和Fu’s F检验结果均为负值,表明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后经历了明显的种群扩张事件。四川种群与其他种群遗传分化显著,62个种群间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基因交流。陕西略阳、陕西宁强、甘肃徽县、甘肃成县种群的有效迁入个体数和有效迁出个体数之和分别为11 860.66、11 708.65、10 878.66和10 379.32,在中国草地贪夜蛾的基因交流过程中具有中继站的作用,表明陕南汉水谷地为中国草地贪夜蛾西线北迁入侵西北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COI基因 草地贪夜蛾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基因流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迁飞气象预报方法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环环 杨俊杰 +4 位作者 郭安红 王纯枝 谢家旭 钟敏 郭广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了准确预报害虫的迁飞轨迹,将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测预报,基于天气预报平台,利用欧洲中心中短期气象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大气环流形势及低层风动力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迁飞路径、迁入时间(包括首见日及... 为了准确预报害虫的迁飞轨迹,将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测预报,基于天气预报平台,利用欧洲中心中短期气象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大气环流形势及低层风动力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迁飞路径、迁入时间(包括首见日及高峰日)、落区等进行预报,并基于2021年草地贪夜蛾迁飞的2次典型预报案,分析2021年草地贪夜蛾春季北迁至湖北(首见日)以及秋季南迁回湖北(高峰日)的典型天气过程以及迁飞层气象要素场,运用HYSPLIT轨迹模型模拟迁飞后向轨迹,再利用草地贪夜蛾田间监测数据、测报灯监测数据以及迁飞轨迹对预报结论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次典型预报案例的预报结论与草地贪夜蛾田间监测数据及测报灯监测数据以及轨迹模拟的情景吻合度较好,草地贪夜蛾迁入时间、落区及路径预报基本正确。研究表明,将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报具有实际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飞性害虫 草地贪夜蛾 数值预报 HYSPLIT模型 迁飞轨迹 落区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与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研究
3
作者 张桂芬 万坤 +9 位作者 潘梦妮 王龙 黄聪 王玉生 张毅波 冼晓青 杨念婉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4,共11页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虫为对象在室内笼罩条件下,研究明确番茄潜叶蛾的种群定殖、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方法】每笼接入不同数量(2、4、6、8、10头)的番茄潜叶蛾成虫(性比1:1),通过评价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研究繁殖体数量对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能力的影响;以1对成虫(2头,性比1:1)为起始繁殖体数量,通过种群数量动态监测、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及丰富度指数R评价,研究番茄潜叶蛾的种群重建和延续能力。【结果】以5个繁殖体数量(2、4、6、8、10头,性比1:1)接入番茄潜叶蛾成虫,各繁殖体数量的总计产卵量分别为93.1、194.9、271.3、311.5和400.2粒,差异显著;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93.1、97.4、90.4、77.9和80.0粒,差异显著,且繁殖体数量为1♀:1♂、2♀:2♂和3♀:3♂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明显高于4♀:4♂和5♀:5♂;此外,在5个繁殖体起始数量处理中,卵孵化为幼虫的比率均比较高,为91.3%—92.7%;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种群定殖能力大小依次为5♀:5♂>3♀:3♂>4♀:4♂>2♀:2♂>1♀:1♂。1对(2头,性比1:1)番茄潜叶蛾成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约90 d(3个世代)后种群即可达到稳定状态。在168 d(约5个世代)的种群重建和种群延续过程中,仅在最初的0—91 d范围观察到3个较为明显的种群发生高峰(世代),高峰日总计虫量(蛹未予计入)较起始繁殖体数量分别增加77.8、60.5和60.1倍,其中,成虫数量分别增加6.4、4.1和7.7倍;之后,各虫态(卵、1—4龄幼虫、成虫)同时发生,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并波动增长,总计种群数量持续稳定在96.6—140.6头,不同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在16.67%上下波动,丰富度指数R稳定在1.011—1.094。【结论】番茄潜叶蛾1对成虫即具有较高的生殖与存活能力,传入的起始繁殖体数量越大,番茄潜叶蛾成功定殖的可能性越大;1头雌虫和1头雄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并使种群得以稳定延续。1对成虫的传入即具有较大的入侵风险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以满足种群延续和扩张,因此,在番茄潜叶蛾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对该虫的监测预警,并力争在其点片发生期予以灭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繁殖体数量 种群定殖 种群重建 种群延续 虫态(龄期)丰富度
下载PDF
甘蔗种质材料田间抗螟性综合评价及筛选
4
作者 李德伟 罗亚伟 +4 位作者 黄慧文 李涛 梁菊菊 宋修鹏 覃振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1572,共12页
【目的】探索甘蔗种质材料田间抗螟性评价体系,并对163份不同甘蔗种质材料进行田间抗螟性评价,了解各材料对甘蔗螟虫的抗性表现,筛选优良的抗螟性甘蔗种质材料,为甘蔗抗螟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及抗螟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探索甘蔗种质材料田间抗螟性评价体系,并对163份不同甘蔗种质材料进行田间抗螟性评价,了解各材料对甘蔗螟虫的抗性表现,筛选优良的抗螟性甘蔗种质材料,为甘蔗抗螟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及抗螟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甘蔗螟虫自然种群感虫法,跟踪调查163份甘蔗种质材料3年(1新2宿)田间的苗期螟害枯心率和生长中后期螟害节率,以新台糖22号(ROC22)作为抗螟性对照品种,计算各甘蔗种质材料的相对螟害减退率,并以相对螟害减退率及相应的甘蔗抗螟性分级评价体系对供试甘蔗种质材料进行抗螟性评价和筛选。【结果】163个甘蔗种质材料“1新2宿”的螟害枯心率在1.74%~21.75%、螟害节率在1.17%~9.74%;供试材料中3年均进入苗期螟害枯心率最重前20名的材料只有CP09-4707,均进入苗期螟害枯心率最轻前20名的材料为0份,均进入中后期螟害节率最轻或最重前20名的材料也为0份。抗螟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新植苗期、新植生长中后期、第1年宿根苗期、第1年宿根生长中后期、第2年宿根苗期和第2年宿根生长中后期的抗螟性表现为中抗以上的甘蔗种质材料数量分别有96、151、48、88、106和147份;以韦恩图分析方法筛选出GT03-571、GT03-1438、GT03-2887、YT96-86、GT02-467、Q200、T6、T5、ROC22、T8和GT42共11份甘蔗种质材料在6个生长时期的抗螟性表现均在中抗以上。【结论】建立了一种能有效结合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明确易得、操作方法简单、可对甘蔗6个不同生长期抗螟性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不同甘蔗种质材料间螟害率存在较大差异,抗螟性差异客观存在。筛选出11份在6个生长期抗螟性表现均在中抗以上的甘蔗种质材料,可用于抗螟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甘蔗螟虫 种质材料 抗虫性 评价
下载PDF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灯下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5
作者 孙嵬 潘艺元 +3 位作者 苏前富 杨微 周佳春 高月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为探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蛾类昆虫的种类及组成,提供蛾类群落的多样性资料,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利用高空探照灯逐日诱集蛾类昆虫并分类,明确不同昆虫季节性种群动态,在此基础上对蛾类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鉴定蛾类昆虫18科... 为探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蛾类昆虫的种类及组成,提供蛾类群落的多样性资料,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利用高空探照灯逐日诱集蛾类昆虫并分类,明确不同昆虫季节性种群动态,在此基础上对蛾类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鉴定蛾类昆虫18科227种,优势科为夜蛾科,种数占比达到49.34%。按为害植物类别,可分为农业害虫、林业害虫、果树害虫、蔬菜害虫等。蛾类昆虫4月始见,7、8月群落丰富度最高,7月群落多样性最高,群落均匀性随时间变化不明显。明确了不同月份优势度指数较高的种类。7、8月的蛾类群落相似性高,4、10月与各月的相似性低。本研究结果可为此区域蛾类害虫的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蛾类害虫 种类组成 高空探照灯 虫源来源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3种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分析
6
作者 杨安沛 张航 +2 位作者 白微微 丁瑞丰 李广阔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4,218,共8页
为探究植物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组分,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藜、甜菜和棉花植株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鉴定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 为探究植物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组分,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藜、甜菜和棉花植株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鉴定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结果表明,藜挥发物中有6种活性组分,甜菜和棉花挥发物中各有5种,其中乙酸叶醇酯、1,2-二乙苯、对二乙苯、壬醛、二乙二醇丁醚为3种植物共有的挥发物组分,异佛尔酮仅在藜挥发物中发现。触角电位(EAG)测定结果显示,以上6种组分都能引起旋幽夜蛾雌雄成虫的EAG反应,且随浓度增加EAG相对反应值增大。雌雄成虫对壬醛和异佛尔酮的EAG反应最强烈,其次是乙酸叶醇酯和1,2-二乙苯。在相同浓度条件下,雌雄成虫对同种化合物的EAG反应无性别特异性。本研究为探明旋幽夜蛾定位寄主机制及开发行为调控产品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幽夜蛾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GC-EAD
下载PDF
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储存蛋白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天澍 袁永达 +3 位作者 常晓丽 滕海媛 顾浩天 王冬生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通过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方法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储存蛋白进行纯化,采用SDS-PAGE、ELISA等方法测定甜菜夜蛾储存蛋白动态变化,研究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和氟啶脲在亚致死剂量下对储存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 通过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方法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储存蛋白进行纯化,采用SDS-PAGE、ELISA等方法测定甜菜夜蛾储存蛋白动态变化,研究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和氟啶脲在亚致死剂量下对储存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幼虫储存蛋白亚基分子量为85.1 ku。在5龄幼虫血淋巴中储存蛋白质量浓度随日龄逐渐增加,于5龄第3天达到最大值30.76 mg∕mL。低剂量的甲氧虫酰肼能够提高幼虫血淋巴中储存蛋白的浓度,处理48 h和72 h后,LC10处理组的储存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9.27 mg∕mL和45.21 mg∕mL,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的甲氧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储存蛋白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LC40处理组在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仅为对照组的48.47%。氟啶脲LC10、LC40两个处理组的储存蛋白浓度在各个处理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处理48 h和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显著降低,且氟啶脲浓度越高,影响越显著,LC40处理组在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仅为对照组的26.77%。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两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储存蛋白 甲氧虫酰肼 氟啶脲
下载PDF
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对草地贪夜蛾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黄丽丽 刘振东 +3 位作者 赵小英 杨志刚 郭前爽 杜永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171,共9页
本文在风洞中模拟形成高浓度性信息素Z7-12:Ac、Z9-14:Ac和Z11-16:Ac环境,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的求偶和交配行为,为进一步开发交配干扰技术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草地贪夜... 本文在风洞中模拟形成高浓度性信息素Z7-12:Ac、Z9-14:Ac和Z11-16:Ac环境,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的求偶和交配行为,为进一步开发交配干扰技术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草地贪夜蛾雄蛾的暗期活动时间延后,而雌蛾的活动节律则没有变化,雌雄蛾之间产生了活动节律的时间差。同时,雌雄交配率和交配持续时间显著下降,交配日龄则显著延迟2 d。由于交配日龄延迟,产卵量及其孵化率也相应降低。性信息素喷射时间间隔对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释放滴度有显著影响,当间隔时间为5、10、20 min时,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滴度显著下降,以5 min为最低。因此,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不仅影响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定向,对雌雄蛾间化学通讯和交配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信息素 交配干扰 求偶 交配
下载PDF
新入侵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
9
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王洁 +1 位作者 李俊峰 郭文超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掌握新入侵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在吐鲁番市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周年发生规律,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性引诱剂定点监测、野外网室笼罩饲养以及室内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葡萄花翅小... 【目的】掌握新入侵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在吐鲁番市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周年发生规律,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性引诱剂定点监测、野外网室笼罩饲养以及室内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葡萄花翅小卷蛾生活习性及其种群发生规律。【结果】该虫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市1 a发生5代,以蛹在葡萄藤皮下越冬。越冬蛹翌年3月底—4月初(葡萄开墩)开始羽化,4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清明节前后),中旬为羽化末期。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花芽上,4月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第1代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羽化结束;第2代成虫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3代成虫于7月底开始羽化,8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4代成虫于8月底开始羽化,9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越冬代幼虫10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大部分幼虫更趋向于在老树的藤皮下化蛹。成虫的飞行、取食、交配、产卵等行为多发生在黄昏。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花序萼片以及花蕾上;第1~3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果实表面,第4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二次开的花絮上,卵单产,单雌产卵量为20~40粒左右。第1代幼虫取食葡萄花絮,第2~4代幼虫危害葡萄果实,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糖醋液(红糖∶醋∶酒∶水=6∶3∶1∶10)对成虫有一定的诱杀效果。【结论】该虫在吐鲁番1 a发生5代,各世代划分明显,越冬代发生数量最大,无世代重叠现象,随温度升高各世代和虫态的发育历期缩短,幼虫在葡萄整个生长季节均造成危害,第3、4代幼虫危害成熟果实,引起果实大量腐烂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性害虫 葡萄花翅小卷蛾 生活史 习性 发生规律
下载PDF
甲维盐及其复配剂对苹果小卷叶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
10
作者 胡长效 曹丹 周梦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37-139,143,共4页
为筛选出理想的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甲维盐复配剂。采用浸叶法测定甲维盐及其复配剂对苹果小卷叶蛾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小卷叶蛾的毒力为甲维·氟酰胺>多杀·甲维盐>甲维&... 为筛选出理想的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甲维盐复配剂。采用浸叶法测定甲维盐及其复配剂对苹果小卷叶蛾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小卷叶蛾的毒力为甲维·氟酰胺>多杀·甲维盐>甲维·茚虫威>甲维盐>甲维·杀铃脲>甲维·除虫脲>甲维·虫酰肼>甲维·虫螨腈,LC50值分别为0.799 3、0.917 2、1.123 1、2.991 4、3.209 5、4.205 5、4.830 9、4.895 2 mg/L。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10 d, 8种药剂对苹果小卷叶蛾防效在77.38%~91.71%。其中12%甲维·氟酰胺ME、20%多杀·甲维盐SC、10%甲维·茚虫威SC对苹果小卷叶蛾防效均超过87%。甲维·氟酰胺、多杀·甲维盐、甲维·茚虫威在推荐剂量下对苹果树安全无药害,可以作为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高效药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维盐 复配剂 苹果小卷叶蛾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
下载PDF
3种寄主植物对白刺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的影响
11
作者 胡桂馨 勾文山 +3 位作者 马维新 孔建宏 唐玲 孙尧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136,共7页
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myrides是荒漠植物白刺的重要害虫,为明确寄主植物对白刺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便对其进行科学监测和防控,本研究在27℃下,利用3种寄主植物(大果白刺、泡泡刺、唐古特白刺)饲养白刺夜蛾,观察记录白刺夜蛾幼虫的... 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myrides是荒漠植物白刺的重要害虫,为明确寄主植物对白刺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便对其进行科学监测和防控,本研究在27℃下,利用3种寄主植物(大果白刺、泡泡刺、唐古特白刺)饲养白刺夜蛾,观察记录白刺夜蛾幼虫的取食量、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羽化率、雌雄性比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同时测定各寄主植物叶片的营养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白刺夜蛾幼虫取食大果白刺叶片的总量最少,取食唐古特白刺的量最多。取食唐古特白刺的白刺夜蛾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其次为取食泡泡刺,取食大果白刺时历期最长。取食泡泡刺和唐古特白刺后,白刺夜蛾幼虫的存活率和羽化率较高,取食大果白刺存活率最低,且无成虫羽化。在唐古特白刺上,白刺夜蛾雌虫占比较高,成虫寿命较长。大果白刺的叶片总酚含量和简单酚含量最高,各营养物质含量最低,不利于白刺夜蛾的生长发育;唐古特白刺和泡泡刺酚类物质含量较低,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较适宜白刺夜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唐古特白刺为白刺夜蛾的最适宜寄主植物,其次为泡泡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白刺夜蛾 生长发育 取食量 营养物质 次生代谢物质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棉铃虫种群分布
12
作者 李耀发 安静杰 +6 位作者 窦亚楠 张尚卿 党志红 李明远 袁文龙 郭江龙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作物上棉铃虫成虫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1)河北省棉铃虫种群发生数量大,并在多种寄主作物田中广泛分布,其中冀南地区棉田棉铃虫有4个成虫发生高峰期,高峰期诱捕虫量均达到100头/个(诱捕器)以上,最高达到了272.67头/个(诱捕器);(2)棉铃虫种群数量从南到北呈逐步递减趋势,南部、中部、北部的最高诱捕虫量分别为272.67、118.00和94.50头/个(诱捕器);(3)除棉田外,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田以及葡萄等果园的棉铃虫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河北省新的种植结构布局下不同地理区域内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及其分布动态,可为华北地区不同作物布局下棉铃虫的区域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作物布局 种群动态 黄河流域 棉花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金纹细蛾发生规律及药效评价
13
作者 胡颖慧 卜海东 +5 位作者 于文全 顾广军 杨悦 刘畅 程显敏 盖禹含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为了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防控金纹细蛾,连续2年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牡丹江市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发生进行动态监测,并选择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评价,明确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寒地苹果产区的发生规律以及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 为了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防控金纹细蛾,连续2年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牡丹江市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发生进行动态监测,并选择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评价,明确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寒地苹果产区的发生规律以及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一年可发生3~4代,成虫羽化受气温和降雨量的影响不同年份有所差异,两年均在5月始见越冬代成虫羽化,2021年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成虫羽化高峰;2022年分别在6月下旬和8月初出现成虫羽化高峰。第1代、第2代成虫发生量最多,且世代重叠。30%阿维·灭幼脲、6%阿维·氯苯酰和25%蝽蚜蛾畏均可有效防治金纹细蛾,药后5 d防效在85%以上,25%蝽蚜蛾畏和6%阿维·氯苯酰持效性优于30%阿维·灭幼脲,药后15 d防效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纹细蛾 发生规律 药效
下载PDF
我国草地螟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14
作者 赵秀梅 宋显东 +5 位作者 王春荣 司兆胜 兰英 刘悦 李青超 刘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97-102,共6页
草地螟是我国农牧业生产上间歇性暴发的重大迁飞性害虫,位列我国一类农作物害虫第三位。随着我国农作物结构调整以及境外虫源迁入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以后草地螟种群数量正逐渐上升,草地螟已进入第4个发生周期,将会给国家粮食、油料和... 草地螟是我国农牧业生产上间歇性暴发的重大迁飞性害虫,位列我国一类农作物害虫第三位。随着我国农作物结构调整以及境外虫源迁入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以后草地螟种群数量正逐渐上升,草地螟已进入第4个发生周期,将会给国家粮食、油料和牧草等作物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从秋翻春耙、压低越冬虫口基数,中耕除草、灭卵除虫等农业防治手段;种植诱集带,阻止幼虫迁移等生态调控方式;灯光及性诱剂等理化诱控方式;应用天敌与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以及化学防治这5种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并对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科学确定草地螟防治指标,构建基于生态治理的区域化草地螟可持续治理模式等草地螟绿色防控策略进行展望,以期为草地螟绿色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绿色防控 监测预警体系
下载PDF
桃天蛾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15
作者 陈旭 王志刚 +1 位作者 魏春生 王德才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63-64,共2页
桃天蛾又名桃雀蛾,幼虫俗称独角龙、豆虫、枣大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天蛾科、天蛾属。桃天蛾是为害当地小杂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驻马店主要为害桃、杏、李、枣、樱桃、梨、葡萄等果树。此虫每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桃天蛾又名桃雀蛾,幼虫俗称独角龙、豆虫、枣大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天蛾科、天蛾属。桃天蛾是为害当地小杂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驻马店主要为害桃、杏、李、枣、樱桃、梨、葡萄等果树。此虫每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桃天蛾以幼虫食害叶片,幼虫的食量很大,常将果树的叶片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致使树势衰弱,被害果树因叶片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营养物质难以积累,导致当年花芽不易形成,相应的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挫伤了果农栽培果树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天蛾 发生特点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控番茄潜叶蛾药效对比试验
16
作者 帕热提·艾山 富艳荣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阿布力孜 麦麦提·亚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50-151,154,共3页
为筛选出防控番茄潜叶蛾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药剂,2022年选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31%阿维·灭蝇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3种生物药剂在阿克苏市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药剂均对番茄潜叶蛾... 为筛选出防控番茄潜叶蛾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药剂,2022年选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31%阿维·灭蝇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3种生物药剂在阿克苏市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药剂均对番茄潜叶蛾幼虫有一定防效及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来看,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速效性、持效性、防效最高,药后14 d防效为90.32%;其次为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在药后14 d持续性较好,防效81.49%。在实际生产中,建议轮换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生物药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一株茶毒蛾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倪铭 陈李林 +2 位作者 倪德芳 李文凯 童应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茶毒蛾是一种危害山茶属植物的主要害虫。对茶毒蛾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茶毒蛾病死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病原细菌菌株Nan-Y,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采用... 【目的】茶毒蛾是一种危害山茶属植物的主要害虫。对茶毒蛾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茶毒蛾病死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病原细菌菌株Nan-Y,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采用喂食法测定浓度为(1.0±0.5)×10^(10)、(1.0±0.5)×10^(11)、(1.0±0.5)×10^(12)、(1.0±0.5)×10^(13)、(1.0±0.5)×10^(14)cfu·mL^(-1)的菌悬液对茶毒蛾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Nan-Y菌体杆状,在NA培养基上菌落呈淡黄色点状,边缘较整齐,表面黏稠;Nan-Y菌株为不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 asaccharolyticum),革兰氏阴性。随着菌悬液浓度增大茶毒蛾幼虫的死亡率不断升高,其中,(1.0±0.5)×10^(14)cfu·mL^(-1)菌悬液处理茶毒蛾6 d后,校正死亡率达100.00%。该细菌处理茶毒蛾幼虫3、6 d的LC50分别为5.23×10^(13)、3.04×10^(9)cfu·mL^(-1)。【结论】Nan-Y菌株对茶毒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在该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毒蛾 病原细菌 致病力 不解糖假苍白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浩 兰珍珍 +2 位作者 王新谱 刘媛 牛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1,共10页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苜...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苜蓿(Medicago sativa)、芹菜(Apium graveliens)、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藜(Chenopodium album)7种常见寄主植物,采用笼罩试验和叶碟法研究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的产卵选择性以及各龄期幼虫的取食选择性,记录草地贪夜蛾各龄期幼虫取食7种寄主植物后的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预蛹和蛹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质量、蛹长、蛹宽、成虫翅展和体长等指标,评估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最偏好产卵在玉米叶片上,其次为小麦,也会产少量卵于甘蓝,但未见在苜蓿、马铃薯、芹菜和藜上产卵。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最偏好取食苜蓿,其次为玉米和藜;4~6龄幼虫最偏好取食玉米,其次为苜蓿;各龄期幼虫均不偏好取食芹菜和马铃薯。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显示,幼虫取食7种寄主植物后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一个世代,且幼虫取食玉米后各虫期的发育历期最短,其次为取食苜蓿的幼虫,取食甘蓝后的幼虫生长发育最缓慢;幼虫取食玉米、苜蓿、小麦和藜后的存活率、预蛹和蛹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和成虫个体大小等均较高,取食马铃薯、甘蓝和芹菜的草地贪夜蛾上述各项指标数值均较低。【结论】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最偏好产卵于玉米叶片,低龄幼虫最偏好取食苜蓿,且取食苜蓿后的幼虫存活率高于取食玉米的幼虫,建议在做好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苜蓿上草地贪夜蛾为害风险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寄主植物 产卵选择性 取食选择性 寄主适应性 害虫防治
下载PDF
紫茉莉种子中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成分及杀虫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詹丽 李敬丹 +2 位作者 付璇 梁宗锁 梁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为了研究紫茉莉种子中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成分,对紫茉莉种子石油醚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采用浸虫法测定各馏分及化学成分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紫茉莉种子石油... 为了研究紫茉莉种子中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成分,对紫茉莉种子石油醚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采用浸虫法测定各馏分及化学成分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紫茉莉种子石油醚萃取物,共得到20个馏分,其中馏分2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第7 d时为82.00%。经GC-MS分析,馏分2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三烷(9.59%)、亚油酸乙酯(51.14%)和油酸乙酯(34.26%)。这3种化学成分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处理后第7 d,LC_(50)分别为15.06 mg/ml、5.70 mg/ml和18.42 mg/ml,亚油酸乙酯的杀虫活性最好。随亚油酸乙酯质量浓度的增加,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的趋势,羧酸酯酶(CarE)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Ca^(2+)-Mg^(2+)-ATP酶活性呈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综上,紫茉莉种子石油醚萃取物中杀虫活性最好的化合物为亚油酸乙酯,可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茉莉种子 草地贪夜蛾 杀虫活性 亚油酸乙酯
下载PDF
PDMS系列助剂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飞 徐丽娜 +9 位作者 胡本进 徐婷婷 毕思佳 吴振晨 吴艳 李桂萍 陈永田 王年安 苏贤岩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10,315,共8页
本研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助剂润湿铺展性能和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研究了自研“PDMS”系列助剂(PDMS-01、PDMS-02、PDMS-03、PDMS-04)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DMS系列助剂均可提高10%甲维... 本研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助剂润湿铺展性能和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研究了自研“PDMS”系列助剂(PDMS-01、PDMS-02、PDMS-03、PDMS-04)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DMS系列助剂均可提高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毒力;7.5~17.5 g/L处理药液中添加助剂PDMS-01,药液润湿时间降低172.84~176.59 s,药液表面张力降低15.26~16.28 mN/m,玉米叶片正、背面静态接触角分别降低13.39°~24.12°和12.02°~27.56°;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减量30%(21 g/667m^(2))并添加PDMS-01后,无人机施药对草地贪夜蛾的3 d和14 d田间防效分别可达76.62%和82.36%,与未减量处理(30 g/667m^(2))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添加KQ-103、凯耀高航处理差异也不显著。助剂PDMS-01可显著改善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药液的润湿铺展性能,减少药剂用量30%对草地贪夜蛾仍有较高防效,且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PDMS 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毒力测定 润湿性能 草地贪夜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