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7,7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种间嫁接对果实性状及杂交亲和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帅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了向远缘嫁接杂交育种及性状的定向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以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醋栗番茄、契斯曼尼番茄和栽培种番茄原味一号分别为砧木和接穗,各自以自根苗为对照,分析比较正反向远缘嫁接后,番茄果实形状、外观商品性、内部结构、可溶性... 为了向远缘嫁接杂交育种及性状的定向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以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醋栗番茄、契斯曼尼番茄和栽培种番茄原味一号分别为砧木和接穗,各自以自根苗为对照,分析比较正反向远缘嫁接后,番茄果实形状、外观商品性、内部结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正反交亲和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种间正向和反向远缘嫁接,不会对栽培种和野生番茄的果实形状产生显著影响,但会对栽培种番茄的果实果梗洼大小、萼片数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野生番茄的果实硬度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与契斯曼尼番茄反向嫁接,原味1号的果梗洼直径较对照显著减小28.93%,萼片数量减少14.99%;与契斯曼尼番茄正向和反向嫁接,原味1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下降1.20和2.17个百分点。种间正向和反向远缘嫁接会对栽培种原味1号的单果结种数量和种子千粒重产生一定影响,与醋栗番茄正向和反向嫁接时,其单果结种数量较对照显著减少,与醋栗番茄正向嫁接时,千粒重较对照显著下降,与契斯曼尼番茄反向嫁接时,单果结种数量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另外,种间远缘嫁接有助于提高远缘杂交坐果率,且反向嫁接效果更佳;反向嫁接时,栽培番茄与野生番茄杂交单果结种数量要多于正交,其中与契斯曼尼反向远缘嫁接反交时,杂交单果结种数量最多,达24粒,部分种子种皮变为深褐色,占种子总数量的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正反向 种间远缘嫁接 果实性状 杂交亲和性
下载PDF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CAPS标记的PARMS转换及其应用
2
作者 陈金金 赵威 +4 位作者 徐小万 衡周 王恒明 吴智明 徐晓美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1,共7页
Co1Mod1-CAPS是一个可广泛应用于筛选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CAPS分子标记。为了将其转化为可高通量检测的分子标记以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以Co1Mod1-CAPS标记扩增10份不同类型的辣椒三系材料,分析其扩增产物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Co1Mod1-CAPS是一个可广泛应用于筛选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CAPS分子标记。为了将其转化为可高通量检测的分子标记以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以Co1Mod1-CAPS标记扩增10份不同类型的辣椒三系材料,分析其扩增产物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材料间的序列差异,从而基于序列差异将其转化为PARMS高通量检测标记并对321份辣椒种质材料进行恢复源筛选。结果表明,在Co1Mod1-CAPS标记扩增产物第601个碱基处存在一个T→C碱基的变异,即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在该处的碱基均为T,而恢复系材料在该处的碱基为C,后基于该碱基变异成功将Co1Mod1-CAPS转化为高通量标记Co1Mod1-PARMS,并在321份种质材料中筛选出146份资源携带纯合恢复基因RfRf,其中小果形且辣味重的辣椒类型携带RfRf基因型的个体占比高,指形椒的占比最高,为59.5%,樱桃椒占比次之,为56.5%,甜椒类型辣椒(灯笼椒)携带RfRf基因型的个体占比最低,为8.3%。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较为一致,表明该标记有效。因此,Co1Mod1-PARMS高通量检测标记可应用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从而促使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高通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牟椒六号的选育
3
作者 李红岗 张舜 +2 位作者 刘晗乔 陈锐 梁芳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3,共5页
牟椒六号是以自交系98ML-10为母本、自交系TLF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半直立型,平均株高68.4 cm,平均株幅65.9 cm,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始花节位10.3节,中熟。果实牛角形,青熟果黄绿色,老熟果红色,商品... 牟椒六号是以自交系98ML-10为母本、自交系TLF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半直立型,平均株高68.4 cm,平均株幅65.9 cm,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始花节位10.3节,中熟。果实牛角形,青熟果黄绿色,老熟果红色,商品性好。果实平均纵径19.2 cm、平均横径5.8 cm,平均单果质量123.1 g;果实维生素C含量(w,后同)125 mg·100 g^(-1),辣椒素含量0.023%。抗CMV、TMV、疫病,中抗炭疽病,较耐低温、弱光。667 m^(2)产量3900~4400 kg,适宜河南省春秋保护地及春露地栽培。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牟椒六号 杂交1代
下载PDF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探究不同成熟期番茄果实风味的差异
4
作者 付小辉 施露 +3 位作者 孙清珍 董晓星 朴凤植 杜南山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以野生型番茄‘Alisa Craig’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等方法,从代谢和转录水平分析挥发性代谢物质在绿熟期、转色期、坚熟期和完熟期4个成熟阶段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果实成熟,柠檬酸、番茄红素及β-胡... 以野生型番茄‘Alisa Craig’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等方法,从代谢和转录水平分析挥发性代谢物质在绿熟期、转色期、坚熟期和完熟期4个成熟阶段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果实成熟,柠檬酸、番茄红素及β-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苹果酸和β-隐黄质含量则逐渐降低。番茄果实在4个时期共检测到81种挥发性代谢物质,这些物质的总量呈以下规律:完熟期>坚熟期>转色期>绿熟期。进一步将筛选到的40种差异代谢物与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番茄红素与挥发性代谢物质6-甲基-5-庚烯-2-酮呈正相关。此外,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SlSGR1、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SlPSY1在转色期表达量骤增,与(E)-2-己烯醛变化趋势相似,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SlLCYb和SlBCH2则均在完熟期表达量最高,与6-甲基-5-庚烯-2-酮的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推测,番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可能通过调控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果实风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全面了解番茄果实成熟的内在物质基础,为果实成熟过程风味的代谢调控以及改善果实品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成熟期 品质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1000份辣椒种质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裴红霞 武旭霞 +1 位作者 冯海萍 高晶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90,共18页
明确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辣椒育种的亲本选配及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收集的1000份辣椒种质的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开展果实... 明确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辣椒育种的亲本选配及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收集的1000份辣椒种质的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开展果实形状、始花节位、辣椒机械采收理想株型等的育种工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000份辣椒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0.80%~6199.29%,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3~2.274,果实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171对性状形成了相关性,有131对性状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前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2.75%,8个主成分主要与果实性状有关;聚类分析将1000份种质聚为8类,每类的遗传多样性各不相同,可服务于不同的育种目的。本研究采用的辣椒种质份数多达100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为辣椒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试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形态学性状 遗传多样性 果实形状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感官鉴定对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综合评价
6
作者 李翔 鲁素君 +8 位作者 唐纪华 武孔敏 陈宇琴 王灿 杨菊 潘琦 肖德琴 李啟菊 朱世银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昭通地区气候环境特征的优质樱桃番茄,以10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通过比较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感官评价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植株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指... 为了筛选出适宜昭通地区气候环境特征的优质樱桃番茄,以10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通过比较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感官评价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植株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小翠和沪樱红1号属于多歧花序,单花序穗果数最多,达到50个以上,显著多于其他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含量与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含量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果实纵径与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人工品鉴综合评价排名前4位的品种为串红番茄、沪樱红1号、小翠和玉女;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前4位的品种为串红番茄、玉女、沪樱红1号和小翠。综上,串红番茄、玉女、沪樱红1号和小翠4个品种均适宜在昭通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品种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矿质元素特征分布与膳食风险评估
7
作者 时鹏涛 张莉娟 +4 位作者 李今朝 韦璐阳 张宇 罗景文 杨秀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为了探究广西市售茄果类蔬菜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和食用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150份茄果类蔬菜样品中7种矿质元素(Fe、Mn、Zn、Cu、Mo、Co、Ni)和5种常见危害重金属(Pb、Cd、As、Hg、Cr)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 为了探究广西市售茄果类蔬菜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和食用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150份茄果类蔬菜样品中7种矿质元素(Fe、Mn、Zn、Cu、Mo、Co、Ni)和5种常见危害重金属(Pb、Cd、As、Hg、Cr)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茄果类蔬菜中7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Fe>Mn>Zn>Cu>Ni>Mo>Co,变异系数介于44.7%(Fe)~247.8%(Ni),不同样品之间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辣椒中6种矿质元素(Fe、Zn、Ni、Mn、Cu、Co)含量均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Fe、Mn、Zn、Cu、Co和Ni是广西市售茄果类蔬菜的特征无机元素,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9.983%。茄果类蔬菜矿质元素综合得分排序为辣椒>番茄>茄子,表明辣椒中的有益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茄果类蔬菜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但存在Cd超标情况,辣椒、番茄和茄子超标率分别为10.4%、10.3%和8.0%。5种重金属对不同人群的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和综合目标危害系数(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TTHQ)均远小于1。总体而言,儿童或成人食用广西市售茄果类蔬菜的膳食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安全级;但Cd是今后茄果类蔬菜需要重点监控的重金属污染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矿质元素 重金属 主成分分析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DCGAN数据增强的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光谱检测方法
8
作者 吴至境 刘富强 +1 位作者 李志刚 陈慧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1,共8页
针对樱桃番茄在实际检测中样品数不足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一种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CGAN)模型以同时扩充光谱数据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标签数据,并建立... 针对樱桃番茄在实际检测中样品数不足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一种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CGAN)模型以同时扩充光谱数据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标签数据,并建立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回归(one dimensional-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regression,1D-CNNR)模型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为了比较,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将原始80个样品数据集、1000个样品的DCGAN扩充数据集和1080个样品的合并数据集,分别结合1D-CNNR、SVR及PLSR进行建模与预测。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一批新的总数为40个样品的樱桃番茄数据作为上述3个模型的新测试集。结果显示,使用合并数据集划分所得校正集进行1D-CNNR建模后,模型为最优的SSC回归检测模型。此时1D-CNNR面向合并样品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最高,预测相关系数r_(p)=0.9807,均方根误差RMSE_(p)=0.1929;与SVR与PLSR对比,1D-CNNR面向新的40个样品数据集的预测准确率也最高,其r_(p)=0.9638,RMSE_(p)=0.2245。本研究可为有效准确检测樱桃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辣椒响应低温胁迫机制及御寒措施研究进展
9
作者 练冬梅 张少平 +4 位作者 姚运法 林碧珍 李洲 洪建基 吴松海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辣椒是一种国内外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端寒冷气候限制了辣椒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因此,研究低温耐受性对指导辣椒的生产和育种至关重要。随着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的发展,辣椒耐寒性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推... 辣椒是一种国内外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端寒冷气候限制了辣椒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因此,研究低温耐受性对指导辣椒的生产和育种至关重要。随着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的发展,辣椒耐寒性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从辣椒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光合作用、耐寒评价体系和分子机制等方面阐述了辣椒低温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对相关机制总结了辣椒寒害防御技术,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辣椒抗寒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低温胁迫 胁迫机制 御寒措施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绿螺1号的选育
10
作者 李圆 李世成 +4 位作者 孔融 闫维军 汪来田 孙多鑫 赵凡凯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9,共6页
绿螺1号是以自交系HY5-1-8-D-K-4-9为母本、自交系GX4-1-B-M-7-F-A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中熟,平均株高73.5 cm,平均株幅57 cm,株型半紧凑。单株结果数25个,果实羊角形,平均果实纵径36 cm、横径3.5 cm,果肉厚度0.3 ... 绿螺1号是以自交系HY5-1-8-D-K-4-9为母本、自交系GX4-1-B-M-7-F-A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中熟,平均株高73.5 cm,平均株幅57 cm,株型半紧凑。单株结果数25个,果实羊角形,平均果实纵径36 cm、横径3.5 cm,果肉厚度0.3 cm,平均单果质量75 g,平均667 m^(2)鲜椒产量3600 kg左右。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田间表现为抗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炭疽病和疫病。维生素C含量(w,后同)98 mg·100 g^(-1),辣椒素含量57.7 mg·kg^(-1),成熟果干物质含量9.46 g·100 g^(-1)。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适宜在甘肃、新疆、山西、云南、陕西地区春季露地或早春、秋延后越冬保护地种植。2022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绿螺1号 杂交1代
下载PDF
复合抗性番茄砧木材料的引进及评价
11
作者 甘桂云 范宋进 +12 位作者 李蝶 何小艳 易琳珺 蔡梁玉 闫鹏 莫永诚 杨其洪 余楚英 周钲涵 蒋雅琴 李韦柳 王益奎 李文嘉 《南方园艺》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利用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的方法对24份番茄砧木育种材料进行复合抗性评价。病圃接种鉴定结果表明,24份育种材料青枯病抗性级别均在中抗水平以上,抗枯萎病材料13份,抗根结线虫病材料9份,抗黄萎病材料16份。利用分子标记检测Bwr-6、Bwr... 利用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的方法对24份番茄砧木育种材料进行复合抗性评价。病圃接种鉴定结果表明,24份育种材料青枯病抗性级别均在中抗水平以上,抗枯萎病材料13份,抗根结线虫病材料9份,抗黄萎病材料16份。利用分子标记检测Bwr-6、Bwr-12、I-2、Mi-1、Ve-2这5个抗性基因,发现24份材料中聚合5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3个,携带4个抗性基因的材料2个,携带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7个。结合田间抗性表现及标记检测结果,材料RT21-6-1-2、RT47-1-1-1同时携带5个抗性基因且接种鉴定4个病害均达到抗性水平以上,为优异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砧木 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不同羊角形辣椒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分析
12
作者 夏彦莉 王玲燕 +2 位作者 黄金华 任福森 闫政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0033-0037,共5页
为明确羊角形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125份羊角形辣椒品种进行了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果肉厚度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产量与果长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单果重和株高;品质性状辣椒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维生... 为明确羊角形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125份羊角形辣椒品种进行了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果肉厚度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产量与果长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单果重和株高;品质性状辣椒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维生素C含量与单株结果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辣椒素含量与单株结果数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辣椒的主要性状浓缩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株型、辣椒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6.81%。研究的品种中,盐椒4号、隆椒红六号维生素C含量最高,衢椒5号、高收旋丽辣椒素含量最高。抗病性分析发现四种病害表现为抗性的品种占比在78.6%-94.4%,有11个品种对四种病害均表现为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角形辣椒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抗病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大棚西瓜-豇豆-圆茄/辣椒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13
作者 李武 赵付安 +2 位作者 薄晓培 王红卫 杨晓杰 《上海蔬菜》 2024年第6期62-65,共4页
大棚西瓜⁃豇豆⁃圆茄/辣椒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西瓜每667 m^(2)产量约3500 kg、产值约11200元,豇豆每667 m^(2)产量约2500 kg、产值约8000元,辣椒每667 m^(2)产量约4000 kg、产值约8800元,圆茄每667 m^(2)产量约4000 kg、产值约8000元,全年... 大棚西瓜⁃豇豆⁃圆茄/辣椒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西瓜每667 m^(2)产量约3500 kg、产值约11200元,豇豆每667 m^(2)产量约2500 kg、产值约8000元,辣椒每667 m^(2)产量约4000 kg、产值约8800元,圆茄每667 m^(2)产量约4000 kg、产值约8000元,全年每667 m^(2)总产值27200~28000元,净产值在1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茬口安排、选用良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西瓜⁃豇豆⁃圆茄/辣椒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豇豆 辣椒 圆茄 高效栽培模式
下载PDF
44份西瓜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肖静 刘勇鹏 +5 位作者 尚文凯 高宁宁 张涛 朴凤植 王永 赵卫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以44份西瓜种质为试验材料,设置0(CK)和150 mmol·L^(-1)NaCl 2个处理水平,测定不同西瓜种质幼苗的15项指标。以15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耐盐性评价依据,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法、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 以44份西瓜种质为试验材料,设置0(CK)和150 mmol·L^(-1)NaCl 2个处理水平,测定不同西瓜种质幼苗的15项指标。以15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耐盐性评价依据,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法、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71.10%;以耐盐系数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10个高度耐盐、21个中度耐盐、13个弱耐盐西瓜种质资源。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前5的种质分别是HY-91、DQ-308、W19-15、HY-73、W19-10,归为聚类分析中的第一类,属于强耐盐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苗期 耐盐性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樊建霞 吴琼 +1 位作者 游龙 覃贵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4,共8页
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连作土常规施肥(CK1),连作土化肥减施30%(CK2),连作土化肥减施基础下分别施用细菌型芽孢杆菌(XJ)、真菌型木霉菌(ZJ)、放线菌型链霉菌肥(FJ)及其组合性处理(XZ、XF、ZF、XZF),探索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连作番茄品质、... 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连作土常规施肥(CK1),连作土化肥减施30%(CK2),连作土化肥减施基础下分别施用细菌型芽孢杆菌(XJ)、真菌型木霉菌(ZJ)、放线菌型链霉菌肥(FJ)及其组合性处理(XZ、XF、ZF、XZF),探索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为微生物菌肥应用于连作番茄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CK1相比,化肥减施30%处理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pH值、SOC、HU、NH_(4)^(+)-N、NO_(3)^(-)-N、AP、AK)、酶活性(SUE、CAT、SUC、CEL)、微生物量(MBC、MBN、MBP)、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果实品质(维生素C、LYC、TSSC、TOA、TSS),产量降低。与CK2相比,化肥减施基础下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改善土壤性质,提升土壤酶活性,增加亚硝化螺菌和亚硝化单胞菌为主的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提高番茄品质;但不同种群菌肥间存在竞争作用,整体以ZX、FJ处理存在较优值,与CK1相比,二者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5.32%、13.98%。综上,合理施用微生物菌肥可以促进番茄品质、改善土壤性质及提高微生物活性,然而不同微生物菌肥组合效果存在较大差异,链霉菌不宜与其他菌肥组合使用;因此,建议在连作番茄土壤中单施链霉菌肥或木霉菌配施芽孢杆菌菌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番茄 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氨氧化菌
下载PDF
微藻技术在辣椒种植过程中的化肥减施增效作用
16
作者 李辉玲 陈丹 杨晓莉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05-107,95,共4页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是加快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整理了在化肥减施增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土传病害长年不断发生、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种植结构或种植技术不合理,施用劣质有机肥导致土壤中带入有害微生物,...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是加快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整理了在化肥减施增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土传病害长年不断发生、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种植结构或种植技术不合理,施用劣质有机肥导致土壤中带入有害微生物,基肥与追肥比例配施结构不合理等。同时探究化肥减施、配施微藻肥产生增效的作用,对微藻技术在作物本身品质、土壤结构等方面产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为微藻技术在辣椒种植过程中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施增效 有机肥 微藻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Indel标记的新疆色素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
17
作者 李辉玲 张建文 +1 位作者 叶远荣 曾卫东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为充分利用Indel分子标记技术,建立新疆色素辣椒杂交种室内纯度快速鉴定体系,为后续的群体构建、QTL定位、杂交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提高育种效率。利用251对Indel引物对10个品种的父母本共11个杂交组合的F_(1)杂交代... 为充分利用Indel分子标记技术,建立新疆色素辣椒杂交种室内纯度快速鉴定体系,为后续的群体构建、QTL定位、杂交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提高育种效率。利用251对Indel引物对10个品种的父母本共11个杂交组合的F_(1)杂交代共96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寻找有扩增差异的引物,并对F_(1)杂交代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最终检测出33对特异性引物能扩增出清晰的差异条带,其中12对引物能够区别10个父母本材料及其F_(1)代,最终在11个杂交组合86份子代中,检测出真杂交种67份,杂交成功率达77.9%。Indel分子标记技术在对新疆色素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中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后续种质资源创新及育种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辣椒 InDel分子标记 杂交子代 纯度
下载PDF
江苏宿迁地区茄子——芹菜周年生产技术
18
作者 高学双 徐国平 何井瑞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从产地环境、育苗管理、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生产环节,系统总结了宿迁地区茄子—芹菜周年生产技术,以期为该区域设施大棚周年生产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模式化技术指导。
关键词 茄子 芹菜 生产技术
下载PDF
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娅楠 行文妍 +4 位作者 史艳艳 程志芳 常晓轲 董晓宇 姚秋菊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了解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33份加工型辣椒种质的24个农艺性状、8个品质性状和炭疽病抗性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个农艺性状中株幅、果梗长度、果肉厚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较大... 为了解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33份加工型辣椒种质的24个农艺性状、8个品质性状和炭疽病抗性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个农艺性状中株幅、果梗长度、果肉厚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较大,性状遗传较丰富;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73.55%),心室数变异系数最小(9.18%)。单株产量与果肉厚、果纵径、果横径极显著正相关。8个品质性状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06.98%和112.44%。相关性分析表明,辣度与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含量显著负相关。根据品质性状的隶属度将33份加工型辣椒种质聚为三大类群(Ⅰ、Ⅱ、Ⅲ),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32、0.47、0.64。炭疽病抗性与农艺、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辣椒炭疽病抗性与水分含量、果纵径、心室数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粗纤维含量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加工型辣椒品种的应用及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与AM真菌配施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军 郑青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基于种植番茄6年的连作土,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不施化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下增施AM真菌(AM)、普通生物有机肥(CF)、新型生物有机肥(NF)及AM真菌分别配施普通生物有机肥(ACF)、新型生物有机肥(ANF),探索生物有机肥与AM真... 基于种植番茄6年的连作土,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不施化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下增施AM真菌(AM)、普通生物有机肥(CF)、新型生物有机肥(NF)及AM真菌分别配施普通生物有机肥(ACF)、新型生物有机肥(ANF),探索生物有机肥与AM真菌配施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在连作土中常规施肥处理(CK2)的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小。与CK2相比,AM真菌-生物有机肥相关处理(AM、CF、NF、ACF、ANF)均略增加了pH值,提高了有机质(OM)、微生物量碳、速效养分(AN、AP、AK)、交换性镁(EMg)及交换性钙(ECa)含量,提升了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等品质参数,各指标均以AM真菌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ACF、ANF)的效果较佳。Illumina HiSeq测序结果表明,AM真菌-生物有机肥相关处理均降低了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CK1、CK2相比,轮枝菌属(Gibellulopsis)、镰刀菌属(Fusarium)、腐质霉属(Humicol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整体以ANF存在极值。相关分析及RDA结果表明,除pH值外,其他土壤因子与果实品质参数均存在密切关系,且OM、MBC含量是影响斗管囊霉属的主要土壤因子,而ECa是决定轮枝菌属、镰刀菌属、腐质霉属丰度的主要土壤因子。综上,AM真菌、生物有机肥均可提高连作番茄品质、改善土壤性质及调控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以AM真菌配施以新型生物有机肥更适合番茄连作土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有机肥 AM真菌 品质 土壤性质 真菌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