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1,7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R标记的青海蚕豆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1
作者 郑栋 周仙莉 +3 位作者 滕长才 侯万伟 张红岩 刘玉皎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明确青海蚕豆育成品种、高代品系和骨干亲本的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对36个青海蚕豆主栽品种(品系)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构建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在46对引物中... 为明确青海蚕豆育成品种、高代品系和骨干亲本的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对36个青海蚕豆主栽品种(品系)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构建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在46对引物中检测到262个等位位点,各引物检测的多态性等位位点数(Na)为2~15,平均等位位点数为5.696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88个,范围为1.180~9.257;Shannon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87~2.444,均值为1.210;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值变化范围为0.141~0.883,均值为0.553,揭示了青海蚕豆品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将36份材料划分为4个亚群,第Ⅰ、Ⅱ、Ⅲ、Ⅳ亚群分别包括24、4、7、1份材料;群体结构与主坐标分析将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亚群Ⅰ和亚群Ⅱ分别包括17和19份材料,与聚类分类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合,厘清了青海蚕豆主栽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4对核心引物,构建了36份材料的指纹图谱,并将相关信息储存在二维码中。青海蚕豆主栽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不仅为青海蚕豆品种鉴定提供了有效工具,也为今后青海蚕豆品种亲本选配和新品种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青海 主栽品种 SSR标记 亲缘关系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人工老化处理对菜豆种子性状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刘田田 古瑜 +4 位作者 杨子锐 黄俊轩 刘艳军 孙敏 韩启厚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探索老化方式对菜豆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适合菜豆种子生产的最佳地区,以菜豆品种双丰三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天津、内蒙古、甘肃)和不同老化方式(自然贮存和人工老化)对菜豆种子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为探索老化方式对菜豆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适合菜豆种子生产的最佳地区,以菜豆品种双丰三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天津、内蒙古、甘肃)和不同老化方式(自然贮存和人工老化)对菜豆种子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天津种籽粒小干瘪,幼苗细弱。甘肃种子籽粒大饱满,幼苗粗壮。(2)人工老化(T=41℃,RH=100%)处理2 d,天津和内蒙古幼苗的根长、叶面积、鲜质量均高于空白对照。(3)自然老化4 a种子活力指标中,发芽指标与人工老化2~4 d种子试验数据相当。自然老化10 a的幼苗指标与人工老化6 d的试验数据相当。综合分析认为,天津种子为老化敏感型种子,内蒙古和甘肃的种子为耐老化型种子,且短时间人工老化处理对种子的伤害较轻,甚至对种子起到一定的引发作用。根据本试验芽率、芽势的数据,人工老化方法可以与不同贮存年份的自然老化种子相匹配,用于蔬菜种子活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产地 人工老化 自然老化 种子活力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菜用大豆3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钟文娟 石盛佳 +3 位作者 陈四维 宫勋 戢沛城 牟方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菜用大豆中蔗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V_(C))3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菜用大豆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低温)和-20℃(速冻)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 d、5 d、10 d测定川鲜豆1号、川豆15... 【目的】探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菜用大豆中蔗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V_(C))3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菜用大豆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低温)和-20℃(速冻)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 d、5 d、10 d测定川鲜豆1号、川豆155和川鲜豆2号3个菜用大豆品种的蔗糖、蛋白质含量,在-20℃(速冻)和-70℃(超低温)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 d、15 d、30 d、45 d、60 d、90 d测定3个菜用大豆品种的V_(C)含量。【结果】4℃和-20℃贮藏,3个菜用大豆品种蔗糖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2种贮藏温度下蔗糖含量差异显著。4℃贮藏,蔗糖含量前5 d下降缓慢,5~10 d急剧下降,损失率为50.8%~60.9%;-20℃贮藏,蔗糖含量下降较缓慢,5~10 d损失率低于10%,-20℃贮藏可显著抑制采后大豆蔗糖含量的下降。蛋白质含量在4℃贮藏10 d内呈上升趋势,-20℃贮藏10 d内小幅下降,4℃贮藏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20℃贮藏,-20℃贮藏抑制采后菜用大豆蛋白质的合成。V_(C)含量在-20℃和-70℃贮藏90 d内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下降幅度较缓,均小于10%。【结论】-20℃贮藏条件下菜用大豆蔗糖、蛋白质和V_(C)含量变化较小,宜作为菜用大豆采后短期保鲜贮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营养物质 蔗糖 蛋白质 VC 贮藏 保鲜
下载PDF
盐碱地不同底肥处理下的豇豆品种综合评价
4
作者 郝延杰 王子强 +3 位作者 刘树泽 代惠芹 韩小伟 任娜娜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8,共8页
为给当地豇豆产业提供品种参考,并降低化肥使用量,促进盐碱地土壤的改良,选取28个品种以化肥和菌肥为底肥进行试种,以滨豇1号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底肥处理下的豇豆荚长、单荚质量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影响豇豆品种筛选的代表性指标... 为给当地豇豆产业提供品种参考,并降低化肥使用量,促进盐碱地土壤的改良,选取28个品种以化肥和菌肥为底肥进行试种,以滨豇1号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底肥处理下的豇豆荚长、单荚质量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影响豇豆品种筛选的代表性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比较不同肥料处理前后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以菌肥或化肥做底肥对绝大多数品种豇豆荚长、单荚质量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抗病性的影响不大;10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菌肥处理显著高于化肥处理。隶属函数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青豇王、台友油青、滨豇4号、丰豇一号、海17-9的评分排名前5。菌肥处理在40 cm深度下水溶性盐总量较对照降低38.85%,有效磷含量降低73.76%,化肥处理在20 cm深度下水溶性盐总量较对照降低26.71%,有效磷含量降低28.55%。综上所述,可以选择以菌肥为底肥,在当地中、低度盐碱地区推广种植经综合评价后表现较好的这5个豇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化肥 菌肥 盐碱地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串串红油豆的品种特性、开发潜力及露地栽培技术
5
作者 袁娟 陈杰 吴寒冰 《上海蔬菜》 2024年第4期7-8,26,共3页
该文介绍了串串红油豆品种特性及在上海地区的开发潜力,并从栽培方式与时间、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串串红油豆的露地栽培技术,旨在为上海地区油豆栽培提供参考,推动串串红油豆在上海地区的广泛种植... 该文介绍了串串红油豆品种特性及在上海地区的开发潜力,并从栽培方式与时间、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串串红油豆的露地栽培技术,旨在为上海地区油豆栽培提供参考,推动串串红油豆在上海地区的广泛种植和产业发展,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民的餐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串红油豆 品种特性 开发潜力 栽培技术 上海地区
下载PDF
陕南豇豆绿色生产集成技术
6
作者 闫东林 崔玲 王鹏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期43-45,共3页
豇豆被列入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3年行动的重点治理品种,其根本原因在于豇豆花果同期,豇豆采摘期会发生病虫害,如用药不当,安全间隔无法有效落实,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因此,在豇豆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培育... 豇豆被列入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3年行动的重点治理品种,其根本原因在于豇豆花果同期,豇豆采摘期会发生病虫害,如用药不当,安全间隔无法有效落实,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因此,在豇豆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配方施肥、作畦栽培、绿色防控等措施,探索绿色种植技术,从而实现豇豆病虫害防治与质量安全双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绿色 生产 技术
下载PDF
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助力豇豆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侨 陈倩 +2 位作者 盖文婷 王雪薇 李显军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3期91-94,100,共5页
豇豆病虫害防控难度大,农药残留超标风险高,近年来一直是困扰豇豆安全生产和质量保障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发展绿色食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绿色食品豇豆种植生产和质量安全现状调研,总结了以绿... 豇豆病虫害防控难度大,农药残留超标风险高,近年来一直是困扰豇豆安全生产和质量保障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发展绿色食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绿色食品豇豆种植生产和质量安全现状调研,总结了以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助力豇豆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有效路径,分析了影响绿色食品豇豆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并从农业转型升级视角提出展望和建议,为推动豇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绿色安全优质豇豆供给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豇豆 生产模式 质量安全
下载PDF
刈割对三尖叶猪屎豆养分积累与再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志平 杨丽萍 +1 位作者 刘忠妹 杨春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目的】探究三尖叶猪屎豆养分积累、再生性对刈割方式(刈割时期和频次)和留茬高度的响应,为橡胶园覆盖绿肥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在树龄为3年的橡胶园中设12个处理:年刈割时期和频次为营养期刈割1次和2次、花期刈割1次,每... 【目的】探究三尖叶猪屎豆养分积累、再生性对刈割方式(刈割时期和频次)和留茬高度的响应,为橡胶园覆盖绿肥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在树龄为3年的橡胶园中设12个处理:年刈割时期和频次为营养期刈割1次和2次、花期刈割1次,每个刈割时期和频次留茬高度为20.0、30.0、40.0和50.0 cm,监测不同刈割方式和留茬高度三尖叶猪屎豆的产量及干物质、氮、磷、钾、钙和镁积累量,以及刈割后1~4个月的萌发再生情况。【结果】刈割方式对三尖叶猪屎豆产量、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营养期刈割2次/年处理三尖叶猪屎豆的产量、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均显著高于营养期刈割1次/年和花期刈割1次/年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02.44%~159.62%和54.96%~149.71%,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03.19%~161.44%和50.46%~142.72%,氮积累量分别提高102.44%~159.62%和53.58%~209.70%,磷积累量分别提高100.44%~161.62%和-1.52%~65.73%,钾积累量分别提高101.42%~160.64%和-14.95%~108.59%,钙积累量分别提高104.42%~157.64%和46.65%~206.53%,镁积累量分别提高99.62%~155.44%和81.62%~223.57%。留茬高度对三尖叶猪屎豆产量、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花期刈割1次/年处理、留茬高度30.0 cm三尖叶猪屎豆的产量、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均最高;营养期刈割2次/年处理、留茬高度40.0 cm三尖叶猪屎豆的产量、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及再生性均最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刈割方式和留茬高度及其互作,对猪屎豆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刈割方式和留茬高度均显著影响三尖叶猪屎豆的产量、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及再生性。橡胶园间种三尖叶猪屎豆的最佳刈割方式为营养期刈割2次/年,留茬高度4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叶猪屎豆 刈割时期 刈割频次 留茬高度 产量 养分积累 再生性
下载PDF
UV-C照射对鲜切豇豆的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帆 孟德梅 +4 位作者 白春美 陶杰杰 左进华 王清 郑鄢燕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鲜切豇豆的保鲜效果,在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0、0.5 kJ/m^(2)的UV-C处理豇豆,然后将其置于4℃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采用0.5 kJ/m^(2)UV-C照射可以维持鲜切豇豆较高的VC、可溶性... 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鲜切豇豆的保鲜效果,在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0、0.5 kJ/m^(2)的UV-C处理豇豆,然后将其置于4℃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采用0.5 kJ/m^(2)UV-C照射可以维持鲜切豇豆较高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减少鲜切豇豆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还能保持鲜切豇豆较高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包括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一定程度上稳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综合来说,0.5 kJ/m^(2)UV-C处理可用于鲜切豇豆的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C 鲜切豇豆 保鲜效果
下载PDF
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昶 张丽娟 +2 位作者 闵庚梅 牛早霞 南铭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82-485,共4页
杂草严重影响豌豆产量和品质,制约豌豆产业发展。为加强对豌豆田杂草的规范化防控指导,基于多年的防控技术研发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防控对象与原则、防控技术和操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 杂草严重影响豌豆产量和品质,制约豌豆产业发展。为加强对豌豆田杂草的规范化防控指导,基于多年的防控技术研发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防控对象与原则、防控技术和操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杂草 综合防控
下载PDF
青豌豆-鲜食玉米-菠菜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建强 马建辉 +3 位作者 王殿宏 杨英茹 杨培胜 冯亚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26-27,共2页
廊坊地区属于2年3熟耕作区,常年连续耕作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导致连作障碍、种植效益降低。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成功地研究总结出了青豌豆、鲜食玉米、菠菜1年3熟栽培技术。这一技术较好地克服了土地连作障碍,使示范区的土地得到了有效修复,... 廊坊地区属于2年3熟耕作区,常年连续耕作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导致连作障碍、种植效益降低。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成功地研究总结出了青豌豆、鲜食玉米、菠菜1年3熟栽培技术。这一技术较好地克服了土地连作障碍,使示范区的土地得到了有效修复,地力明显提高,且单位面积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种植户的收入也有了较大增长。示范区亩产值可达2700元,除去投入1200元,纯收入可达15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豌豆 鲜食玉米 菠菜 一年三熟
下载PDF
豇豆抗锈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2
作者 吴健 汪宝根 +10 位作者 陈小央 吴晓花 李潇 韩磊 汪颖 王尖 鲁忠富 杨易 张艳 李国景 吴新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7-1922,共16页
豇豆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豆类作物,在我国既是重要的杂粮作物,也是传统的豆类蔬菜作物。锈病是豇豆生产上三大主要病害之一,选育抗锈病品种是防治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筛选抗锈病种质、解析其遗传基础是抗锈病育种的关键和前提。本研究... 豇豆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豆类作物,在我国既是重要的杂粮作物,也是传统的豆类蔬菜作物。锈病是豇豆生产上三大主要病害之一,选育抗锈病品种是防治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筛选抗锈病种质、解析其遗传基础是抗锈病育种的关键和前提。本研究对215份豇豆地方品种进行抗锈病精准鉴定,筛选出40份抗锈病种质。利用重测序技术鉴定了215份种质的基因型,获得3880169个高质量SNPs和469398个高质量InDels。群体结构分析将之分为4个亚群,亚群分类与荚长、荚型高度相关。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10个与锈病抗性显著相关的基因组区段,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单倍型分析显示各峰值SNP的不同等位变异与锈病抗性高度相关,且随着有利等位变异的聚合,群体内抗病材料的比例显著升高。本研究鉴定出10个可能的抗锈病候选基因,包括含BTB/POZ结构域蛋白基因、LRR受体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乙烯反应转录因子、交替氧化酶基因等。本研究为豇豆抗锈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锈病 关联分析 重测序
下载PDF
浙江豇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13
作者 汪宝根 陈小央 +9 位作者 吴健 李潇 汪颖 王尖 吴晓花 鲁忠富 孙玉燕 董文其 李国景 吴新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9-1582,共14页
浙江省是我国豇豆的主要产区之一,为全面梳理、鉴定浙江省地方豇豆种质资源,对浙江省历年来收集到的220份豇豆地方品种进行21个重要性状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浙江省豇豆地方种质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可以将它们分... 浙江省是我国豇豆的主要产区之一,为全面梳理、鉴定浙江省地方豇豆种质资源,对浙江省历年来收集到的220份豇豆地方品种进行21个重要性状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浙江省豇豆地方种质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可以将它们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Ⅲ的综合表现接近目前生产上的育成品种,具有较高的育种使用价值。本研究还利用豇豆物种特异的核心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鉴定,构建了各种质DNA指纹图谱,基于基因型数据将之分为4个亚群,其中亚群Ⅲ的荚长较长。本研究从多角度评价了浙江省豇豆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可以为豇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基因型
下载PDF
追肥处理+防虫网对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养分及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14
作者 苏冰霞 于世幸 +3 位作者 郇志博 彭宝生 赵敏 吴小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6,共6页
为保障豇豆质量安全,提高豇豆种植产量,同时改良产地土壤,在搭建白色防虫网条件下于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网内土壤养分和网内外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共设网内试验区和对... 为保障豇豆质量安全,提高豇豆种植产量,同时改良产地土壤,在搭建白色防虫网条件下于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网内土壤养分和网内外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共设网内试验区和对照区、网外试验区和对照区4个小区。各小区面积统一为60 m^(2),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的试验区土壤和复合肥追肥的对照区土壤pH均下降,分别下降0.44和0.61。网内试验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w,后同)分别比试验前增加了2.56 g·kg^(-1)、42.37 mg·kg^(-1)、48.87 mg·kg^(-1),相对增加12.37%、34.20%、20.34%,有效磷含量(w,后同)比试验前降低3.98 mg·kg^(-1),相对降低1.95%。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的网内外豇豆商品荚率、荚果长、荚横径、单荚质量均高于复合肥追肥处理。两种追肥处理的网内外豇豆产品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网内外试验区豇豆商品荚率差异显著,而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各处理豇豆脂肪含量均相同。综上,豇豆的综合性状以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施肥类型 防虫网 性状 品质
下载PDF
高产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13号的选育
15
作者 蓝新隆 萧涵 +4 位作者 夏春英 刘爱华 胡润芳 林国强 张玉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9-765,共7页
【目的】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提高鲜食大豆育种效率,促进鲜食大豆种业多样化。【方法】以浙鲜12号为母本、交大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17B34-2-1。【结果】2019年... 【目的】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提高鲜食大豆育种效率,促进鲜食大豆种业多样化。【方法】以浙鲜12号为母本、交大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17B34-2-1。【结果】2019年冬进行品比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1753.40 kg·hm^(-2),比对照组毛豆3号(CK)显著提高15.00%,定名为闽豆13号。闽豆13号在2020—2021年福建省鲜食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11348.40kg·hm^(-2),比对照毛豆3号(CK)增产4.07%;该品种于翌年7月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220002)。【结论】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13号,该品种具鲜荚产量高、食味品质佳、适应性广等特点,属中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在福建省大豆产区春季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新品种 闽豆13号 选育
下载PDF
早熟蚕豆新品种莆蚕8009的选育
16
作者 郭媛贞 陈芝 +4 位作者 陈海玲 黄强 黄枝 颜墩炜 朱万里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184,共4页
莆蚕8009是以沁后本1号为母本、川910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蚕豆新品种。该品种绿色黑脐,早熟,在福建省露地种植采青成熟期90 d左右,株高78~85 cm,单株结荚17.2个,每荚粒数3.03粒,鲜豆百粒质量255 g左右,干豆百粒质量120 g左右,66... 莆蚕8009是以沁后本1号为母本、川910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蚕豆新品种。该品种绿色黑脐,早熟,在福建省露地种植采青成熟期90 d左右,株高78~85 cm,单株结荚17.2个,每荚粒数3.03粒,鲜豆百粒质量255 g左右,干豆百粒质量120 g左右,667 m^(2)青荚产量650 kg以上。鲜豆蛋白质含量(w,后同)13.3 g·100 g^(-1),淀粉含量20.8 g·100 g^(-1),维生素C含量13.9 mg·100 g^(-1),单宁3.92×10^(3)mg·kg^(-1)。中感赤斑病。适宜在福建省及相同生态地区作鲜食蚕豆秋播春收,采收青豆粒鲜食。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新品种 莆蚕8009 早熟
下载PDF
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17
作者 陈燕华 唐建淮 +1 位作者 罗高玲 郭东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89-2002,共14页
【目的】分析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优异种质,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其农艺性状(10个质量性状和16个数量性状),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 【目的】分析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优异种质,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其农艺性状(10个质量性状和16个数量性状),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0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07%~47.71%,平均29.16%,所有质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00%;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3~1.26,平均值为0.62。16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5.78%~61.75%,平均24.07%,多数性状变异系数大于10.00%;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3~2.07,平均1.9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6个农艺性状中,大部分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26个农艺性状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5.621%,主要与生育期、产量、籽粒外观、株型、荚果外观有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主要分为2个类群(I类群和Ⅱ类群),其中I类群又分为2个次级类群(Ia和Ib类群),Ia类群属于高秆、蔓生、迟熟、较高产、较抗白粉病的材料,Ib类群属于荚较多且较大,产量较高,籽粒较小,较感白粉病的材料,Ⅱ类群属于较早熟,矮秆,直立,长荚,产量较低,较感白粉病的材料。筛选出14份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豌豆种质资源,其中,2、40、61和67号高产、抗白粉病、综合性状较优异的种质可直接推广应用;3、5、14、15、41、57、59、66、68和71号具有某个(些)优异农艺性状的种质可作为后续创制豌豆优良新种质的亲本。【结论】71份广西豌豆地方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具有分枝多、节数多、果荚较长、籽粒较多且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地方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广西
下载PDF
露地油豆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18
作者 李金龙 李岩 +3 位作者 许春梅 高嫱 杜金龙 刘思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55,共3页
从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方面介绍了露地油豆角的栽培技术,该技术相较以往传统的露地油豆角种植方式,化肥施用量平均减少32.91%,农药平均喷施次数减少2.2次,油豆角667 m^(2)平均纯利润增加575元,该技术为露地油豆角绿色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油豆角 化肥农药减施 病虫害生物防治
下载PDF
2022-2023年江苏省豇豆区域筛选试验(盐城点)
19
作者 祖艳侠 冯汝超 +6 位作者 郑佳秋 刘哲 沈峰 张丽娜 王薇薇 吴永成 梅燚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6.19%。对照苏豇3号产量最低,其他12个参试品种都比对照有不同幅度的增产,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江苏省 区域筛选试验 产量 盐城
下载PDF
腐殖酸水溶肥料对毛豆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黄敏 刘颖瑜 +5 位作者 闫晓东 陈淑珍 梁春辉 杨娜 曾锦权 李秀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4,共3页
毛豆,又称菜用大豆(Glycine max L.),其味道鲜香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豆科蔬菜。在减施化肥条件下,腐殖酸作为替代化肥的有机肥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本试验探讨腐殖酸水溶肥对毛豆生长的影响,用早熟毛豆品种沪宁95-1毛豆作为试验材料,... 毛豆,又称菜用大豆(Glycine max L.),其味道鲜香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豆科蔬菜。在减施化肥条件下,腐殖酸作为替代化肥的有机肥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本试验探讨腐殖酸水溶肥对毛豆生长的影响,用早熟毛豆品种沪宁95-1毛豆作为试验材料,设置3次重复,分析0 g/L(T0),1 g/L(T1),2 g/L(T2)腐殖酸水溶肥浓度下对毛豆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的发芽率比对照增加了15.0%,T1和T2处理的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8%和6.8%,其中,T1处理有显著性促进效果;T1处理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和百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42.3%、48.6%和20.7%。叶绿素含量和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2.7%和6.7%;T1和T2处理均显著性地促进了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5.3%和63.5%。结果显示,施加1 g/L浓度的腐殖酸水溶肥可以提高毛豆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毛豆 水溶性肥料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