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14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媛 李溪月 张维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2-1604,共13页
旨在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取10只4周龄C57/BL6雌性小鼠,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首先,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MMP14在骨骼肌卫... 旨在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取10只4周龄C57/BL6雌性小鼠,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首先,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MMP14在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期和分化期表达量的变化。应用siRNA抑制MMP14蛋白表达,分为试验组(si-MMP14)和对照组(si-NC),每组3个重复:首先诱导细胞分化,应用免疫荧光和qRT-PCR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分化水平的差异;随后取增殖期细胞进行蛋白组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差异蛋白,并筛选MMP14调控的关键差异蛋白和通路。本研究结果表明:1)MMP14在卫星细胞增殖期表达上调,在分化期表达下调;抑制MMP14蛋白会抑制肌管生成,表现为肌管融合指数下降。2)通过蛋白组学分析筛选到549个差异蛋白,其中有66个上调蛋白和483个下调蛋白,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脂肪酸代谢以及AMPK通路等,参与调控细胞命运决定、组蛋白甲基化和染色质结构等生物学过程。3)通过蛋白互作关系网络分析发现MMP14与肌源性分化相关蛋白、脂肪生成相关蛋白以及异染色质结构调控蛋白直接互作,抑制MMP14可导致肌分化转录因子(PAX7、MYOD)和H3-K9甲基转移酶(SETDB1、SUV39H1)下调,而成脂分化转录因子(JUN、C/EBPβ)上调。本研究初步分析了MMP14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机制,MMP14可能通过H3-K9组蛋白甲基化参与卫星细胞命运决定以及成肌与成脂分化的转换,且这种调控作用发生在卫星细胞细胞分化启动前。本研究结果为骨骼肌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卫星细胞 卫星细胞的分化 MMP14
下载PDF
民猪骨骼肌对低温环境的应答反应
2
作者 张冬杰 马守正 +2 位作者 汪亮 李忠秋 刘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7,共7页
低温会导致猪只发生应激反应,造成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等,是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猪对低温应答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解析。本研究以具有明显耐寒特性的地方猪种民猪为主要研究对象,将9头6月龄体... 低温会导致猪只发生应激反应,造成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等,是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猪对低温应答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解析。本研究以具有明显耐寒特性的地方猪种民猪为主要研究对象,将9头6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民猪随机分成3组,2组置于半敞篷舍内饲养,其中1组低温处理3 d(短期低温处理组),1组低温处理58 d(长期低温处理组),第3组为正常舍内饲养(对照组)。采用PCR矩阵的方法,对骨骼肌中90个与细胞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筛选受低温诱导的应激基因。结果发现,长期低温处理下,有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上调,分别是CCT8、CYP11A1、DNAJA4、DNAJB6、DNAJC8、HSPB2和HSPB3,1个基因CYP11B2发生了极显著上调,未发现受到抑制的基因;短期低温处理下,有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上调,分别是DNAJC8、GPX1、PON3,1个基因SOD1发生了极显著上调,1个基因HOPX受到了显著抑制。对2种处理下均发生显著上调的DNAJC8基因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符合基因进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可考虑将其作为机体发生低温应答反应的一个标志基因。综上,民猪骨骼肌应激基因对短期和长期低温处理应答反应不明显,仅11个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骨骼肌 低温处理 细胞应激 基因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扫描技术对无特定病原体新西兰兔遗传结构的分析
3
作者 刘科 黄小红 +5 位作者 陈傍柱 刘天平 张富发 陈华财 顾为望 王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应用STR扫描技术,对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新西兰兔进行遗传检测和分析,以掌握该兔群体遗传结构,为制定繁殖育种方案提供依据,并为兔遗传分析方法提供参考。试验采集33只种兔耳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用多态丰富的23个微卫星位... 应用STR扫描技术,对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新西兰兔进行遗传检测和分析,以掌握该兔群体遗传结构,为制定繁殖育种方案提供依据,并为兔遗传分析方法提供参考。试验采集33只种兔耳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用多态丰富的23个微卫星位点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STR扫描,扫描结果运用popgene32软件分析群体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香隆指数和有效杂合度等遗传结构信息。结果显示,全部23个微卫星位点PCR扩增良好,兔群体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21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786,平均香隆指数为0.2442,平均有效杂合度为0.1564。初步掌握了该SPF级新西兰兔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STR扫描技术及选用的23个微卫星位点适用于兔群体遗传结构检测和分析,将为兔遗传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兔 SPF STR扫描 遗传分析
下载PDF
TIMP3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东雪 贺月华 +6 位作者 王春秀 李文婷 张宾宾 邓乐坤 李东华 康相涛 孙桂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0,共7页
实验旨在为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TIMP3)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qRT-PCR技术检测TIMP3在30周龄固始鸡不同组织和2周龄固始鸡胸肌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 实验旨在为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TIMP3)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qRT-PCR技术检测TIMP3在30周龄固始鸡不同组织和2周龄固始鸡胸肌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在肌内前脂肪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TIMP3,利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Cell Counting Kit-8法、油红O染色法、qRT-PCR技术检测TIMP3对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IMP3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存在差异,TIMP3在固始鸡胸肌中表达量最高,在不同分化时期的胸肌脂肪细胞中的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在第4天最高;在鸡肌内前脂肪细胞中过表达TIMP3后,细胞显著增殖且存活率上升(P<0.05),细胞内脂滴增加(P<0.001),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Alpha,PPARa)上调(P<0.001);干扰TIMP3的检测结果则相反。由此可见,TIMP3能促进鸡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脂肪细胞的分化,参与鸡脂肪沉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前脂肪细胞 TIMP3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精细胞中促进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姚顺发 许庆龙 +3 位作者 张君正 曹立朋 陈璇 金一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5,共6页
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圆形精子细胞核内染色质中的组蛋白逐渐被鱼精蛋白替代,使染色质凝聚得更为紧凑,奠定成熟精子头部特异形态的结构基础。若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缺陷,将导致精子核凝聚失败,表现出精子形态异常和活力降低,受精困难。研... 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圆形精子细胞核内染色质中的组蛋白逐渐被鱼精蛋白替代,使染色质凝聚得更为紧凑,奠定成熟精子头部特异形态的结构基础。若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缺陷,将导致精子核凝聚失败,表现出精子形态异常和活力降低,受精困难。研究显示,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瞬时DNA链断裂、DNA链断裂修复和染色质重塑复合体识别等一系列变化都会促进组蛋白-鱼精蛋白的替换,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对于促进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雄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形成 组蛋白-鱼精蛋白 表观遗传阅读器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 DNA链断裂 染色质重塑复合体
下载PDF
多组学技术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亚鑫 王璟 +2 位作者 田学凯 杨公社 于太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2-1853,共12页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组学测序技术不断涌现并得以推广,产生了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大量的组学数据。这些数据对深入研究和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抗病性状等...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组学测序技术不断涌现并得以推广,产生了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大量的组学数据。这些数据对深入研究和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抗病性状等)的复杂调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仅通过单一层面的组学无法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复杂性,而多组学技术可以系统解析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机理和表型,并逐渐成为研究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多组学技术的方法、优点及其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旨在对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多组学技术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家畜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彭佩雅 陈钰焓 +5 位作者 杨龙 王铭 赵芮葶 何俊 印遇龙 刘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6-1369,共14页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是基因组上50 bp~5 Mb的DNA片段发生拷贝数目变化的结构变异。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CNV的检测方法从广泛使用的CGH、SNP和NGS技术延展到新兴的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得越来越多对家畜的起源进...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是基因组上50 bp~5 Mb的DNA片段发生拷贝数目变化的结构变异。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CNV的检测方法从广泛使用的CGH、SNP和NGS技术延展到新兴的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得越来越多对家畜的起源进化和遗传育种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CNV被鉴定。但是,目前从检测技术发展的角度综述有关CNV在牛、羊、猪、马等家畜上的研究进展还较少。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CNV的主要形成机制、检测方法,然后,分别综述近年来在牛、羊、猪、马等重要家畜物种中利用CGH、SNP、WGS(包括第二代测序和第三代测序)技术检测CNV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家畜CNV在当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未来动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本文有望为家畜拷贝数变异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绵羊 拷贝数变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家养动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肖旭 李昊 +5 位作者 冯平捷 杨豪 李新月 吕冉 潘章源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76-3287,共12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能够以高精度分辨率鉴定单个细胞类型和细胞状态,打破普通转录组测序(bulk RNA sequencing, RNA-seq)无法探究目标细胞具体表达特征的困境,在各个领域的探索中起到重要作用...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能够以高精度分辨率鉴定单个细胞类型和细胞状态,打破普通转录组测序(bulk RNA sequencing, RNA-seq)无法探究目标细胞具体表达特征的困境,在各个领域的探索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人类及小鼠发育生物学、肿瘤学、免疫学、复杂疾病、肠道微生物组及临床应用等诸多领域。近年来,scRNA-seq在畜牧业领域也开展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动物繁殖性能、胚胎发育、关键性状解析等方面,但相较于在人类上的应用还较为薄弱,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仍有待深入。本文主要综述了scRNA-seq的工作流程及其在家养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scRNA-seq分析效率以及在家养动物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转录组测序 家养动物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调控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钰浚 何翃闳 +3 位作者 杨丽雪 杨小耿 李键 张慧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5-912,共8页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过程,它可以选择性地识别、隔离和降解特定靶标。当细胞处于不利的环境下,线粒体自噬通过降解异常或过量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稳态,减轻细胞运行的压力。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调控过程中发挥着...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过程,它可以选择性地识别、隔离和降解特定靶标。当细胞处于不利的环境下,线粒体自噬通过降解异常或过量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稳态,减轻细胞运行的压力。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涉及卵母细胞的成熟、衰老和早期胚胎的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线粒体自噬的生物学功能、线粒体自噬的相关因子调控以及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哺乳动物 卵母细胞 胚胎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对动物毛囊周期性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韬 沈俊填 +2 位作者 高炜 何雅嫒 高春起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4,共8页
动物毛囊发育经历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3个时期,每个时期均受到不同信号分子的精准调控。诸多研究表明,在毛囊发生发育中,Wnt信号通路不仅可直接调节毛囊的形成及周期性循环,还通过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联作用,发挥间接调控作用。本文... 动物毛囊发育经历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3个时期,每个时期均受到不同信号分子的精准调控。诸多研究表明,在毛囊发生发育中,Wnt信号通路不仅可直接调节毛囊的形成及周期性循环,还通过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联作用,发挥间接调控作用。本文对哺乳动物毛囊的生物学特性、Wnt信号通路在毛囊发育的调控作用及与其他通路的互作进行综述,为改善家畜(羊毛、驼毛)和经济动物(貂毛、兔毛、狐狸毛)等的毛发品质和增加其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毛发周期性生长
下载PDF
动物遗传评估软件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元旭 李竟 +8 位作者 王泽昭 陈燕 徐凌洋 张路培 高雪 高会江 李俊雅 朱波 郭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1841,共15页
遗传评估软件在动物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完善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动物遗传评估软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育种和基因组育种在动物育种领域的应用,然后重点回顾了GBLUP方法... 遗传评估软件在动物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完善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动物遗传评估软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育种和基因组育种在动物育种领域的应用,然后重点回顾了GBLUP方法、贝叶斯方法和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方法的全基因组遗传评估软件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最后展望了计算机软件在动物遗传评估育种中的未来发展趋势,旨为动物育种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关遗传评估软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传评估软件 研究进展 常规育种 全基因组育种 贝叶斯方法 GBLUP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机器学习全基因组选择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竟 张元旭 +8 位作者 王泽昭 陈燕 徐凌洋 张路培 高雪 高会江 李俊雅 朱波 郭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1-2292,共12页
机器学习方法是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的重要分支,深度学习是近年来机器学习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的原理和应用发展,分别从模型框架、模型参数、特征选择等方面对深度学习全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研... 机器学习方法是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的重要分支,深度学习是近年来机器学习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的原理和应用发展,分别从模型框架、模型参数、特征选择等方面对深度学习全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深度学习全基因组选择研究中面临的一些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选择 研究进展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原理与应用
下载PDF
畜禽饲料效率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13
作者 范悦 韩博 +3 位作者 李艳华 刘林 麻柱 孙东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6-2794,共9页
饲料效率是评价畜牧生产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畜禽育种研究的重要性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肉蛋奶产量等畜禽生产性状已经取得显著遗传进展。随着饲料成本的逐年提高,近几年饲料效率性状逐渐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欧美国... 饲料效率是评价畜牧生产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畜禽育种研究的重要性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肉蛋奶产量等畜禽生产性状已经取得显著遗传进展。随着饲料成本的逐年提高,近几年饲料效率性状逐渐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欧美国家已陆续将饲料效率作为育种目标纳入综合选择指数,我国也开始相关研究并取得了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饲料效率的概念、常用衡量指标、遗传参数估计,并综述了国内外常见畜禽饲料效率性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解析畜禽饲料效率性状遗传机制和优化育种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效率 饲料转化率 剩余采食量 遗传参数
下载PDF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定植与肠道酶系建立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彦 阿不夏合满·穆巴拉克 +4 位作者 陈翔宇 秦荣艳 王乐乐 刘艳丰 王文奇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瘤胃微生物可以将饲粮降解为宿主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肠道酶是帮助宿主消化的关键因子,酶种类和活性的高低影响着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自身的生长发育。调节反刍... 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瘤胃微生物可以将饲粮降解为宿主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肠道酶是帮助宿主消化的关键因子,酶种类和活性的高低影响着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自身的生长发育。调节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肠道酶系表达,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是目前普遍的研究方向。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不完全,菌群和酶系结构并不完善,在幼龄反刍动物微生物群落稳定之前,早期调控其瘤胃微生物群落和肠道酶系可以更加长期、有效地改善幼畜胃肠道环境发育,促进反刍动物生长发育。本文概括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定植与酶系建立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反刍动物 瘤胃 肠道 微生物
下载PDF
梅花鹿鹿茸全长转录组测序及鹿茸产量相关基因的挖掘
15
作者 闵祥玉 卫佳丽 +3 位作者 许彪 刘汇涛 郑军军 王桂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49-5566,共18页
旨在获得梅花鹿鹿茸组织全长转录本和结构信息,并进一步挖掘出影响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功能基因。本研究采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的6头2锯龄健康雄性东大梅花鹿,取其相同部位鹿茸组织。根据茸重将鹿茸分为高、低产两组,每组3个重复。利用PacBi... 旨在获得梅花鹿鹿茸组织全长转录本和结构信息,并进一步挖掘出影响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功能基因。本研究采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的6头2锯龄健康雄性东大梅花鹿,取其相同部位鹿茸组织。根据茸重将鹿茸分为高、低产两组,每组3个重复。利用PacBio Sequel平台以及Illumina平台分别对高、低产鹿茸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合高、低产两组二代测序技术,使用SUPPA、KOBOS-I、Cytoscape等工具对可变剪接、功能富集及Hub基因等预测分析。高、低产组测序分别获得有效插入片段36074385 bp和32413962 bp;转录因子注释显示高产组中bHLH家族转录本数量要高于TF_bZIP家族,低产组中则相反。高产鹿茸组共存在6644个可变剪接事件,而低产鹿茸组则为7626个可变剪接事件;经比对,COL 1A1在多个融合基因中起主效作用;两组样品中共筛选出207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以及胆固醇代谢等通路;鉴定到11个Hub基因,分别是APOB、SH 3GL2、SYT1、ANGPTL4、FGF21、CACNA 1E、SERPINF2、CACNB4、KLK4、LRP2、KCNA 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功能基因鉴定工作和分子育种策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鹿茸 全长转录组测序 产茸性状 功能基因 差异分析
下载PDF
CYP1基因家族对家禽繁殖性状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沈舒萍 张颖 +4 位作者 陈林 陈力 王家乡 吴艳 皮劲松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CYP1基因家族是一类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和生理过程调节,在家禽繁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CYP1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其对家禽繁殖性状的调控机制以及CYP1基因家族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探明CYP1基因家族对家禽... CYP1基因家族是一类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和生理过程调节,在家禽繁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CYP1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其对家禽繁殖性状的调控机制以及CYP1基因家族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探明CYP1基因家族对家禽繁殖性状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基因家族 家禽 繁殖性状
下载PDF
性激素调控大脑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晶 李俊 +1 位作者 侯云鹏 傅祥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3,共7页
大脑结构的性别差异控制着不同性别的哺乳动物在成年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性行为、社会行为以及内分泌调节等,雄性动物出生前后由睾丸产生的高水平雄激素是引起大脑性别分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雄激素峰的具体产生和作用机制未完全阐明。... 大脑结构的性别差异控制着不同性别的哺乳动物在成年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性行为、社会行为以及内分泌调节等,雄性动物出生前后由睾丸产生的高水平雄激素是引起大脑性别分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雄激素峰的具体产生和作用机制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许多研究利用啮齿动物为模型,证明了雄激素峰上游被Kisspeptin所调控,下游通过转录水平、蛋白修饰以及免疫细胞等途径影响不同性别的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环路的发育。本文围绕雄激素峰上下游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家畜和人类逐年上升的繁殖疾病的可能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性别分化 性激素 表观修饰 免疫细胞 KISSPEPTIN
下载PDF
不同性别东乡绿壳蛋鸡血液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分析
18
作者 易兰兰 徐维维 +6 位作者 李智鹏 许宏 杨明华 黄英 潘洪彬 李卫真 赵素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9-56,共8页
通过对不同性别东乡绿壳蛋鸡的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差异分析,检测差异甲基化区域(DMR),分析KEGG通路,为东乡绿壳蛋鸡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试验选取6只120日龄的东乡绿壳蛋鸡,分为公鸡组(LE_COCK)和母鸡组(LE_HEN),每组3只鸡,采集血液提... 通过对不同性别东乡绿壳蛋鸡的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差异分析,检测差异甲基化区域(DMR),分析KEGG通路,为东乡绿壳蛋鸡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试验选取6只120日龄的东乡绿壳蛋鸡,分为公鸡组(LE_COCK)和母鸡组(LE_HEN),每组3只鸡,采集血液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WGBS)分析。结果表明:东乡绿壳蛋鸡全基因组上的mC率母鸡和公鸡分别为2.27%和2.03%,母鸡比公鸡高0.24个百分点(P>0.05);CG岛是发生甲基化的主要序列类型,母鸡比公鸡高4.33个百分点(P>0.05);CHG和CHH甲基化类型低于0.11%;CHG甲基化位点的第2位偏向于A;CHH甲基化位点的第2位偏向于A,第3位偏向于T;在CG类型序列中,内含子和3’UTR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均高于15%;5’UTR和外显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不足10%;16,25号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甲基化水平较高。东乡绿壳蛋母鸡甲基化水平更高的DMR相关基因在黏附斑,ECM受体互作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MAPK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富集。东乡绿壳蛋公鸡甲基化水平更高的DMR相关基因主要在类固醇生物合成,Notch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等信号通路富集。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东乡绿壳蛋鸡具有不同的DMR甲基化特征,母鸡骨骼肌生长发育通路DMR相关基因甲基化水平高于公鸡,而卵泡形成和雌激素相关通路的DMR相关基因甲基化水平低于公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绿壳蛋鸡 血液 WGBS技术 DNA甲基化
下载PDF
斯布牦牛线粒体D_Loop区域遗传多样性研究
19
作者 朱勇 俄广鑫 +6 位作者 信金伟 陈晓英 张强 曹涵文 姜辉 陆东祥 张成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2,共6页
作为我国西藏重要的牦牛国家遗传资源代表性品种,斯布牦牛对藏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价值。本研究旨在利用线粒体D_Loop区域遗传变异评估不同被毛颜色的斯布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全部152个个体内的768 bp长度的D_Loo... 作为我国西藏重要的牦牛国家遗传资源代表性品种,斯布牦牛对藏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价值。本研究旨在利用线粒体D_Loop区域遗传变异评估不同被毛颜色的斯布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全部152个个体内的768 bp长度的D_Loop区域中,共发现57个多态位点,构建获得51个D_Loop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分布为0.893(黑色)~0.944(棕色),全部单倍型归属于两大系统发育分支,有12个D_Loop单倍型为两群体间共享单倍型。两群体Tajima'D和Fu's D参数均为不显著(P>0.05)且群体间遗传分歧不显著(F_(ST)=0.00409,P>0.05)。总体而言,斯布牦牛群体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种群近期历史上未出现群体扩张,不同被毛颜色斯布牦牛遗传背景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对进一步明确斯布牦牛种群关系及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布牦牛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下载PDF
UCP3对民猪前脂肪细胞产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霍秀鹏 宋照哲 +3 位作者 马红 汪亮 刘娣 郝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4,共7页
为了探究解偶联蛋白3(UCP3)在民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民猪前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相关基因和ATP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集1月龄民猪的背部脂肪组织作为研究材料,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前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同时采集腋下脂肪、胸... 为了探究解偶联蛋白3(UCP3)在民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民猪前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相关基因和ATP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集1月龄民猪的背部脂肪组织作为研究材料,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前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同时采集腋下脂肪、胸部脂肪、背部脂肪、腹股沟脂肪、肾周脂肪和肌内脂肪构建组织表达谱。通过体外转染UCP3基因的过表达载体或干扰片段的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CU家族基因(MCU、MICU1、MICU2)、ATP合成酶(ATP5B、ATP5E)和1,4,5-三磷酸肌醇受体1型基因(ITPR1)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脂肪组织中UCP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采用酶消化法可以在背部脂肪组织中快速获得足量的前脂肪细胞,细胞边缘折光性良好,边界清晰,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UCP3基因在不同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背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腹股沟脂肪中表达量最低。过表达UCP3基因后,MCU家族基因和ITPR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TP5B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干扰UCP3基因后,MCU家族基因和ITPR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TP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果说明:UCP3基因在不同脂肪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可促进MCU家族基因和ITPR1基因表达、抑制ATP5B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解偶联蛋白3 实时荧光定量PCR 前脂肪细胞 产热相关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