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中双称重法砝码体积测量方法实验研究
1
作者 苏祎 熊忠琪 +1 位作者 郑晓兰 程丽苑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7-1183,共7页
以质量1 g~5 kg的标准砝码为对象,开展了空气中双称重法和静水力学法砝码体积测量比对实验研究。提出一种辅助砝码盘的砝码体积测量方法,解决了1~5 g小砝码体积测量不能直接加载到秤盘上的问题。利用Monte Carlo法评定了砝码体积测量的... 以质量1 g~5 kg的标准砝码为对象,开展了空气中双称重法和静水力学法砝码体积测量比对实验研究。提出一种辅助砝码盘的砝码体积测量方法,解决了1~5 g小砝码体积测量不能直接加载到秤盘上的问题。利用Monte Carlo法评定了砝码体积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发现双称重法和静水力学法测得的砝码体积及其不确定度一致性很好,砝码标称质量在1 g~1 kg之间时砝码体积相对不确定度随着标称质量增加而减小,质量超过1 kg时相对不确定度随着标称质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计量 砝码体积 空气中双称重 静水力学 Monte Carlo
下载PDF
曹冲称象与等量代换
2
作者 董煜宇 《质量与标准化》 2024年第1期39-40,共2页
一问一答问:曹冲称象是利用浮力原理还是等量代换呢?答:等量代换.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很多人所熟知.它作为我国古代经典智慧故事,现已经被改编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这个故事体现了曹冲的智慧:如此小的年纪就懂得利用很... 一问一答问:曹冲称象是利用浮力原理还是等量代换呢?答:等量代换.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很多人所熟知.它作为我国古代经典智慧故事,现已经被改编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这个故事体现了曹冲的智慧:如此小的年纪就懂得利用很多成年人还不懂的浮力原理来称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量代换 曹冲称象 小学语文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古代经典 浮力原理 成年人 智慧故事
下载PDF
十六两衡制与杆秤
3
作者 董煜宇 《质量与标准化》 2024年第3期38-39,共2页
一问一答 问:1斤=16两衡制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答:此制度是在我国古代的计量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至少在战国时期已经确立,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得到全面推广. 在生活中,人们常用"半斤八两"这个成语来形容两者彼此一样,不相... 一问一答 问:1斤=16两衡制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答:此制度是在我国古代的计量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至少在战国时期已经确立,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得到全面推广. 在生活中,人们常用"半斤八两"这个成语来形容两者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此语的由来,其实与我国古代计量历史中的1斤=16两的衡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秦始皇 统一度量衡 衡制 全面推广
下载PDF
绝对重力仪落体光心质心距调校方法研究
4
作者 范锋 杨佩玺 +4 位作者 王启宇 冯金扬 要佳敏 胡若 吴书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为了最小化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仪中落体旋转引入的重力加速度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落体悬吊的光心质心间距调校方法,结合落体的外部结构,搭建了一套简易高效的落体调校装置。该装置采用光电自准直仪测量落体悬吊状态下的俯仰角,可实... 为了最小化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仪中落体旋转引入的重力加速度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落体悬吊的光心质心间距调校方法,结合落体的外部结构,搭建了一套简易高效的落体调校装置。该装置采用光电自准直仪测量落体悬吊状态下的俯仰角,可实现对落体质心位置的高准确度调节,进而完成对落体光心质心距的调校。对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得到落体光心质心距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8.85μm。最后在NIM-3A型绝对重力仪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悬吊法调校落体的光心质心距优于20μm。若落体旋转角速度控制在0.02 rad/s以内,则落体引入的重力加速度的误差优于1μ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加速度 绝对重力仪 光心质心距 落体 悬吊法
下载PDF
基于椭圆形柔性铰链微克级单体式称量机构性能分析与优化
5
作者 朱锦辉 王健 +1 位作者 江文松 罗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0-1176,共7页
为了提高单体式称量机构的灵敏度,对微克级的单体式称量机构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建立了基于椭圆形柔性铰链称量机构的数学模型;以称量机构的横梁末端位移来评价称量机构的灵敏度,通过在不同部分改变铰链厚度,分别验证椭圆形和圆弧形铰... 为了提高单体式称量机构的灵敏度,对微克级的单体式称量机构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建立了基于椭圆形柔性铰链称量机构的数学模型;以称量机构的横梁末端位移来评价称量机构的灵敏度,通过在不同部分改变铰链厚度,分别验证椭圆形和圆弧形铰链对称量机构灵敏度的影响。结合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模型的准确确度进行了验证,给出了针对柔性铰链划分网格时的评价依据,结果表明:模型的最小误差为1.8%;且在1μg载荷下,椭圆形铰链相比于圆弧形增加了0.39 nm的末端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计量 微克级称量 单体式称量机构 椭圆形柔性铰链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探析计量检测中天平砝码检定误差 被引量:1
6
作者 栾克举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4期160-164,共5页
天平砝码检定误差主要是指天平砝码在被检定前后的误差,是天平砝码检定误差中最常见的一种。如何减少天平砝码检定误差,一直都是计量检测工作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天平砝码检定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标准对其检... 天平砝码检定误差主要是指天平砝码在被检定前后的误差,是天平砝码检定误差中最常见的一种。如何减少天平砝码检定误差,一直都是计量检测工作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天平砝码检定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标准对其检定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降低天平砝码检定误差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检测 天平砝码检定 误差原因 控制对策
下载PDF
马钢量传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7
作者 王超刚 李永文 王国伟 《冶金动力》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介绍了马钢LIMS的架构设计、业务流程、模块功能及建设应用。设计开发的马钢LIMS对接马钢EQMS,覆盖马钢所有在线及离线计量器具,实现计量器具线上委托、量传实验室接收、检校、取件全流程管理和监控,显著简化实验室操作,提高数据准确性... 介绍了马钢LIMS的架构设计、业务流程、模块功能及建设应用。设计开发的马钢LIMS对接马钢EQMS,覆盖马钢所有在线及离线计量器具,实现计量器具线上委托、量传实验室接收、检校、取件全流程管理和监控,显著简化实验室操作,提高数据准确性以及检校效率,并实现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对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S 量传实验室 计量管理 EQMS
下载PDF
衡器计量检定中的技术问题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莫志德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4期173-175,共3页
在计量工作中需要使用到衡器计量,为进一步保障衡器计量检定技术,本文主要对衡器计量检定中存在的各类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衡器 计量检定 技术研究 问题策略
下载PDF
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溯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路计哲 崔宝祥 +1 位作者 金少月 胡小辉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1期15-17,25,共4页
在阐述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计量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总重、横向偏移量、纵向偏重量的定义及示值误差等方面,分析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的主要计量性能要求。结合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量值溯源工作,探讨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 在阐述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计量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总重、横向偏移量、纵向偏重量的定义及示值误差等方面,分析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的主要计量性能要求。结合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量值溯源工作,探讨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的量值溯源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理解铁路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的量值溯源本质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集装箱 超偏载检测装置 量值溯源
下载PDF
能量天平及千克单位重新定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正坤 张钟华 +8 位作者 鲁云峰 白洋 许金鑫 胡鹏程 刘永猛 由强 王大伟 贺青 谭久彬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7-70,共14页
质量单位千克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中惟一一个仍以实物定义和复现的基本单位.作为一种实物,其量值必然会因为环境因素及使用时的磨损而发生变化.但由于缺少更高一级的参考标准对其进行考察,国际千克原器的真实变化情况无从得知.国际... 质量单位千克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中惟一一个仍以实物定义和复现的基本单位.作为一种实物,其量值必然会因为环境因素及使用时的磨损而发生变化.但由于缺少更高一级的参考标准对其进行考察,国际千克原器的真实变化情况无从得知.国际计量委员会建议采用普朗克常数对千克重新定义,号召各个国家开展普朗克常数的精密测量研究工作,并要求至少有三种独立方案提供有效测量数据.自20世纪70年代起,英、美等国采用功率天平方案进行研究,国际阿伏伽德罗常数合作组织则采用了X射线单晶硅密度的方案.为了应对国际单位制的重大变革,2006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了用能量天平法测量普朗克常数的新方案,其特点是可避免国外方案中困难的动态测量.2013年原型实验装置研制成功,证实了能量天平方案原理可行.此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始了新一代能量天平装置的研制.2017年5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交了普朗克常数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为2.4×10^(-7)(k=1),该数据被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收入参考数据库.但由于数据的不确定度尚未进入10^(-8)量级,未被用于普朗克常数的定值.目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正对几项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研究,预计在未来的两年内达可到10-8量级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克常数 千克 能量天平 重新定义
下载PDF
动态称重系统计量误差的动态校正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李宝安 李行善 罗先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4,246,共5页
本文讨论了称重系统在动态称重过程中产生计量误差的多种原因 ,提出了一种能改善动态称重系统性能、提高其测量精度的新的方法。该动态校正方法建立在动态补偿原理的基础上并且应用了一个模糊控制器。文中详细讲述了所使用的模糊控制器... 本文讨论了称重系统在动态称重过程中产生计量误差的多种原因 ,提出了一种能改善动态称重系统性能、提高其测量精度的新的方法。该动态校正方法建立在动态补偿原理的基础上并且应用了一个模糊控制器。文中详细讲述了所使用的模糊控制器动态校正算法 ,相应的称重系统样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称重系统 动态补偿 模糊控制器 计量误差
下载PDF
能量天平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钟华 李辰 +7 位作者 贺青 李正坤 韩冰 鲁云峰 兰江 李世松 富雅琼 王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5-310,共6页
能量天平法已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几年的研究。研究的目的与功率天平法是一致的,即通过测量普朗克常数来建立质量量子基准,但具体方法不同。2010年以来该项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例如对于直流互感量测量这一关键问题,已研究出一... 能量天平法已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几年的研究。研究的目的与功率天平法是一致的,即通过测量普朗克常数来建立质量量子基准,但具体方法不同。2010年以来该项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例如对于直流互感量测量这一关键问题,已研究出一种新的方波补偿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达到10^-7量级(k =1)。还研发了一种涡流传感器,可更准确地对可动线圈定位。线圈系统的准直问题也得到进展,研制了一种油阻尼器,大大减小了由于天平基础振动和线圈加热上升气流引起的线圈抖动。这些措施改善了线圈位置及互感测量的不确定度。测量普朗克常数h 的最新结果为6.626104(59)×10^-34 J·s,综合的相对不确定度为8.9×10^-6(k =1)。对所遇到的困难和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千克 SI 单位的重新定义 能量天平 普朗克常数 互感 准直 油组尼
下载PDF
称量法制备气体标准物质的称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方正 潘义 +3 位作者 江月军 杨嘉伟 李红霞 聂巍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12,共5页
结合国际称量法制备气体标准物质的标准ISO 6142,提出以质量比较仪为称量工具,制备二元混合气体标准物质和多元混合气体标准物质的称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式。并以称量法制备10μmol/mol氮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为例,比较两种方... 结合国际称量法制备气体标准物质的标准ISO 6142,提出以质量比较仪为称量工具,制备二元混合气体标准物质和多元混合气体标准物质的称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式。并以称量法制备10μmol/mol氮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为例,比较两种方式的评定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不确定评定方式比国际标准ISO 6142中使用机械天平的称量相对标准不确定评定方式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二元混合气体 多元混合气体 气体标准物质 称量法
下载PDF
基于声学原理的砝码体积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满红 王健 +2 位作者 张跃 蔡常青 王肖磊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37-2342,共6页
质量标准量值传递过程中,砝码的体积值需要准确测量,以便进行砝码质量值的浮力修正。声学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非接触式体积测量方法。为实现砝码体积的高精度快速测量,设计实现了一套声学法砝码体积测量装置,对1 g~20 kg OIML(internati... 质量标准量值传递过程中,砝码的体积值需要准确测量,以便进行砝码质量值的浮力修正。声学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非接触式体积测量方法。为实现砝码体积的高精度快速测量,设计实现了一套声学法砝码体积测量装置,对1 g~20 kg OIM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legal metrology)形状砝码体积进行测量,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经实验测定50 g~20 kg的OIML形状砝码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8×10-4,1~20 g的OIML形状砝码的体积测量值满足E1等级砝码的要求,验证了声学法应用于高精度砝码体积测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测量 声学法 砝码
下载PDF
非自动衡器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及其在符合性判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常青 王健 +2 位作者 陈杭杭 钟瑞麟 李晓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5,共7页
以OIML R76国际建议中非自动衡器的称量试验为例,列举了2种容易对非自动衡器称量性能做出误判的情形。结合电子天平称量试验的3个案例,分析了修正误差与最大允许误差限较为接近时,直接采用"简单判定原则"作出符合性判定的误... 以OIML R76国际建议中非自动衡器的称量试验为例,列举了2种容易对非自动衡器称量性能做出误判的情形。结合电子天平称量试验的3个案例,分析了修正误差与最大允许误差限较为接近时,直接采用"简单判定原则"作出符合性判定的误判风险,通过对线性载荷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分别对3个案例给出了95.45%、80.6%和18.1%的符合性概率。实验结果表明,在非自动衡器测量过程中,线性测量载荷误差满足最大允许误差限要求的非自动衡器,仍然可能存在不符合合格判定要求的风险,在法制计量中非自动衡器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是降低产生误判结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质量计量 非自动衡器 不确定度 符合性判定
下载PDF
基于SVM的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补偿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亚坤 黄强 +1 位作者 李建闽 孙彪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6-831,共6页
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温敏特性是引起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的主要因素。针对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补偿方法。通过分析引起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误差的原因,将温度敏感部件的温升和电子分析天平的温... 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温敏特性是引起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的主要因素。针对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补偿方法。通过分析引起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误差的原因,将温度敏感部件的温升和电子分析天平的温度漂移数据作为模型输入,运用自适应参数优化方法寻找最优参数,建立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误差模型并进行温度漂移补偿。通过对量程200 g、分辨力0. 1 mg的电子分析天平进行补偿检验,结果表明全量程内的示值误差绝对值≤0. 3 mg,优于国家标准GB/T 26497—2011《电子天平》规定的I级天平对温度漂移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电子分析天平 电磁力平衡传感器 温度漂移补偿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一种新型衡器自动测量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健 钟瑞麟 +4 位作者 蔡常青 张跃 丁京鞍 姚弘 王肖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9-422,共4页
根据国际建议OIMLR76中的试验要求,设计了一套衡器性能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任意组合标准砝码进行50~3000kg各种衡器的型式评价试验,它通过控制器能够实现无冲击、无擦靠的自动加载和卸载功能,可以完成对50~3000kg被测衡器的... 根据国际建议OIMLR76中的试验要求,设计了一套衡器性能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任意组合标准砝码进行50~3000kg各种衡器的型式评价试验,它通过控制器能够实现无冲击、无擦靠的自动加载和卸载功能,可以完成对50~3000kg被测衡器的示值误差、重复性、除皮、静态温度和湿热稳态等各项型式评价试验,解决了大型衡器难于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型式评价试验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相对不确定度不大于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衡器 型式评价试验 重复性 静态温度
下载PDF
确定对流传质系数的膜渗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凤良 夏春梅 陈敏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针对对流传质过程研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理论——薄膜模型理论和渗透模型理论确定的对流传质系数与实验结果存在一定不一致的问题,在分析薄膜模型理论和渗透模型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基于边界层理论,提出了确定对流传质系数的膜渗... 针对对流传质过程研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理论——薄膜模型理论和渗透模型理论确定的对流传质系数与实验结果存在一定不一致的问题,在分析薄膜模型理论和渗透模型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基于边界层理论,提出了确定对流传质系数的膜渗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理论的原理、对流传质系数的确定方法及系数的正确性、优越性,获得了利用膜渗模型确定的对流传质系数表达式,并与遵循薄膜模型理论、渗透模型理论及Frossling经验公式的对流传质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膜渗模型更符合边界层理论,能更合理的解释流动边界上的对流传质过程;对流传质系数与扩散系数的关系为D^n(n=0.5—1.0),符合经验公式及实际中大量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传质 传质系数 膜渗模型 扩散系数
下载PDF
粉状物料动态计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又红 但斌斌 周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63-264,共2页
以水泥计量为例 ,探讨了粉状物料在静态计量法方面存在的一些缺点及目前世界各国在静态计量装置方面的研究动向和不足 ,提出一种新的粉状物料动态计量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 粉状物料 动态计量 静态计量
下载PDF
电子分析天平温度漂移的加权融合补偿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强 滕召胜 +2 位作者 唐享 林海军 潘克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1-1129,共9页
电子分析天平的结构复杂,且对温度影响敏感,而温度漂移的自动补偿是制约国内外天平行业发展的技术难关。本文依据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分析与电子分析天平称量结果密切相关的各关键元件温度特性,采用多点测温,建立多传感器加权... 电子分析天平的结构复杂,且对温度影响敏感,而温度漂移的自动补偿是制约国内外天平行业发展的技术难关。本文依据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分析与电子分析天平称量结果密切相关的各关键元件温度特性,采用多点测温,建立多传感器加权融合温度漂移补偿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融合模型系数,实现了电子分析天平的温度漂移自动补偿。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研究的补偿算法,在10-30℃范围内,量程220 g、分辨力0.1 mg的电子分析天平全量程示值误差绝对值不大于0.3 mg,优于国家标准《GB/T 26497-2011电子天平》规定的I级天平温度漂移对示值误差的影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分析天平 电磁力平衡传感器 加权融合 温度漂移补偿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