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铝铵热分解制备α-Al_2O_3超细粉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继光 孙旭东 +2 位作者 张民 李晓东 茹红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03-807,共5页
研究了以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合成碳酸铝铵的工艺条件.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将硫酸铝铵溶液以低于1.2L.h-1的速度加入到碳酸氢铵溶液中,可合成碳酸铝铵;在其它操作条件下,获得的产物为γ-AlOOHγ-AlOOH升温过程中的物相变... 研究了以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合成碳酸铝铵的工艺条件.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将硫酸铝铵溶液以低于1.2L.h-1的速度加入到碳酸氢铵溶液中,可合成碳酸铝铵;在其它操作条件下,获得的产物为γ-AlOOHγ-AlOOH升温过程中的物相变化次序为:γ-AlOOH→γ-Al2O3→δ-Al2O3→θ-Al2O3→α-Al2O3;而碳酸铝铵的相变次序为:碳酸铝铵→无定型Al2O3→θ-Al2O3→α-Al2O3碳酸铝铵转变为θ-Al2O3和α-Al2O3的温度均比γ-AlOOH低约100℃γ-AlOOH在1200℃煅烧1h方可完全转变为α-Al2O3,其颗粒尺寸为150um;粉体经1450℃、2h烧结相对密度为84.46%;而碳酸铝铵在1100℃煅烧1h就可完全转变为α-Al2O3,其颗粒尺寸为70um,粉体在相同的烧结条件下相对密度可达9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铝铵 烧结 热分解 氧化铝 超细粉末
下载PDF
等离子体制备银纳米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魏智强 马军 +2 位作者 冯旺军 乔宏霞 闫鹏勋 《贵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制备银纳米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XEDS)和BET吸附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成分、形貌、晶体结构、粒度及其分布、比表面积等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本法所制备的银纳米粉末纯...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制备银纳米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XEDS)和BET吸附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成分、形貌、晶体结构、粒度及其分布、比表面积等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本法所制备的银纳米粉末纯度高,分散性好,呈类球形均匀分布;晶体结构与相应的块体材料基本相同,为fcc结构,其平均粒径为24nm,粒径范围在10~50nm,比表面积为23.81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末 银粉 等离子体 粒度 比表面积 XRD TEM XEDS
下载PDF
四氯化钛水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钛超细粉体 被引量:138
3
作者 张青红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了改变溶液的酸碱度来控制TiCl4水解,制备锐钛矿相超细TiO2纳米粉体的过程.采用XRD、TEM、SAED和TG—DTA等方法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发现水解后的沉淀经真空干燥后,不用任何热处理,室温下即有锐钛矿... 研究了改变溶液的酸碱度来控制TiCl4水解,制备锐钛矿相超细TiO2纳米粉体的过程.采用XRD、TEM、SAED和TG—DTA等方法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发现水解后的沉淀经真空干燥后,不用任何热处理,室温下即有锐钛矿相存在,其原始粒径约为3.8nm,粉体于400。C煅烧2h,可得到平均粒径为7um的纯锐钛矿相纳米氧化钛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粉体制备 水解 四氯化钛 纳米
下载PDF
纳米粉体(CeO_2)_(0.9-x)(GdO_(1.5))_x(Sm_2O_3)_(0.1)的溶胶-凝胶低温燃烧合成 被引量:19
4
作者 黎大兵 胡建东 +4 位作者 连建设 张秀燕 陈积伟 郭作兴 王红颖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与低温燃烧法相结合 ,合成了 (CeO2 ) 0 .9-x(GdO1 .5 ) x(Sm2 O3) 0 .1 系列粉体 .结果表明 :由硝酸盐与柠檬酸混合形成的凝胶 ,可在较低温度 (2 0 0~ 3 0 0℃ )点火并燃烧 ,其火焰温度达 90 0℃以上 .经TEM ,XRD测... 采用溶胶 -凝胶法与低温燃烧法相结合 ,合成了 (CeO2 ) 0 .9-x(GdO1 .5 ) x(Sm2 O3) 0 .1 系列粉体 .结果表明 :由硝酸盐与柠檬酸混合形成的凝胶 ,可在较低温度 (2 0 0~ 3 0 0℃ )点火并燃烧 ,其火焰温度达 90 0℃以上 .经TEM ,XRD测试 ,燃烧后即直接形成了粒径为 2 0~ 3 0nm ,具有萤石结构的单相粉体 ,由该粉体制备的固体电解质在中温下电导率为 5 .8× 10 - 2 S/cm ,组装的单个H2 -O2 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 70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低温燃烧 氧化铈 固体电解质 纳米粉体 合成 (CeO2)0.9-x(GdO1.5)x(Sm2O3)0.1
下载PDF
分散剂用量对几种纳米氧化锆粉体尺寸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79
5
作者 孙静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5-469,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来源的纳米氧化锆粉体在尺寸表征中的影响因素.其中,加入的分散剂用量不同,测得的粉体颗粒尺寸有很大差别,不足或过量的分散剂影响粉体的颗粒尺寸分布.这种影响是通过改变粉体表面的电荷分布来实现的.超声时间...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来源的纳米氧化锆粉体在尺寸表征中的影响因素.其中,加入的分散剂用量不同,测得的粉体颗粒尺寸有很大差别,不足或过量的分散剂影响粉体的颗粒尺寸分布.这种影响是通过改变粉体表面的电荷分布来实现的.超声时间长短是影响粉体尺寸表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粉体 颗粒尺寸 分散剂 纳米粉体 陶瓷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宏志 高濂 +1 位作者 李炜群 李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56-360,共5页
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Al2O3粉体,通过网络的阻碍作用,阻止Al2O3的团聚,获得颗粒大小在 10nm左右的α-Al2O3粉体,其煅烧温度比通常低 100℃.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 粉体 氧化铝 纳米材料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水热结晶联合法制备金属超微粒子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祖耀 陈波 +3 位作者 钱逸泰 张曼维 杨丽 范成高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B169-B172,共4页
利用Co源强γ射线辐照制备金属超微粒子,并首次采用γ射线辐照—水热结晶联合法获得了Cu,Au和Cu—Au合金超细粉末,还初步讨论了超细粉的成核过程和考察了它们的形貌、晶粒大小以及稳定性。
关键词 辐射化学 超细粉 水热结晶
下载PDF
超细粉末的团聚及其消除方法 被引量:23
8
作者 曹瑞军 林晨光 +3 位作者 孙兰 赵诣林 刘总 贾成厂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0-466,共7页
主要讨论与归纳了超细粉末团聚产生的现象与机理,团聚对粉体成形及致密化的影响,控制团聚的原理与方法,团聚体的表征;介绍了关于超细粉末团聚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细粉末 团聚 形成机理 控制方法
下载PDF
碳化法制备超细球形碳酸钙初探 被引量:21
9
作者 向兰 向英 +1 位作者 袁红霞 王亭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4,共5页
研究了利用改进的碳化法合成超细球形碳酸钙的可行性. 考察了布气方式(板式及管式气体分布器)、化学添加剂以及CO2/N2混合气体组成对碳酸钙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小气泡及CO2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有利于形成超细碳酸钙,加入少... 研究了利用改进的碳化法合成超细球形碳酸钙的可行性. 考察了布气方式(板式及管式气体分布器)、化学添加剂以及CO2/N2混合气体组成对碳酸钙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小气泡及CO2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有利于形成超细碳酸钙,加入少量添加剂如ZnCl2,MgCl2或EDTA可明显改变碳酸钙粒子的形貌和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超细粉体 碳化法 管式分布器 添加剂 制备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钛酸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贞亮 王政存 +2 位作者 申承民 贾永忠 杨金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33-635,共3页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从Sr(AC)2- Ti( OC4H9)4- H2O-isoC3H7OH 体系中合成了钛酸锶粉末。DTA 和XRD 的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时,开始有立方晶相的SrTiO3 生成;反应在800 ℃基本...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从Sr(AC)2- Ti( OC4H9)4- H2O-isoC3H7OH 体系中合成了钛酸锶粉末。DTA 和XRD 的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时,开始有立方晶相的SrTiO3 生成;反应在800 ℃基本完成,由Scherrer 公式计算,粒径在47 .1n m 到49 .7nm 之间。DTA 和FT- IR 分析结果表明,锶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均匀地分散于凝胶基体之中。我们还研究了反应物、溶剂等因素对形成钛酸锶凝胶的影响。钛酸锶凝胶和钛酸锶粉末的表征是基于DTA、DTG、TG、XRD、FT- IR 和TEM 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钛酸锶 纳米粉末 制备
下载PDF
籽晶对碳酸铝铵热分解相变及α-Al_2O_3纳米粉烧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继光 孙旭东 +3 位作者 赵志江 李义尧 张民 修稚萌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研究了碳酸铝铵的合成,并对碳酸铝该加热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α-Al2O3籽晶对θ-Al2O3→α-Al2O3的相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硫酸铝铵溶液以小于20mL/min的速度滴入碳酸氢按溶液,可以合成颗粒尺寸小于5um的碳酸铝铵沉... 研究了碳酸铝铵的合成,并对碳酸铝该加热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α-Al2O3籽晶对θ-Al2O3→α-Al2O3的相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硫酸铝铵溶液以小于20mL/min的速度滴入碳酸氢按溶液,可以合成颗粒尺寸小于5um的碳酸铝铵沉淀.不合籽晶的碳酸铝铵煅烧时θ-Al2O3→α-Al2O3相变温度为1100℃,获得的α-Al2O3粒径约为70um;质量分数为5%的α-Al2O3籽晶可将该相变温度降至900℃,获得的α-Al2O3粒径约为30nm.烧结实验表明,经1400℃,2h烧结后,粒径约30um的α-Al2O3粉可达到98.5%理论密度;而粒径约70um的α-Al2O3粉在相同烧结条件下的相对密度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铝铵 籽晶 相变 超细粉 烧结 热分解
下载PDF
Y_2O_3超微粉及其透明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13
12
作者 闻雷 孙旭东 +1 位作者 王介强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51-1154,共4页
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钇超微粉的工艺及透明氧化钇陶瓷的制备工艺·以Y(NO3)3和NH3·H2O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出化学组成为Y2(OH)5(NO3)·nH2O的先驱沉淀物·发现在Y(NO3)3溶液中添加少量(NH4)2SO4,可以使先驱沉... 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钇超微粉的工艺及透明氧化钇陶瓷的制备工艺·以Y(NO3)3和NH3·H2O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出化学组成为Y2(OH)5(NO3)·nH2O的先驱沉淀物·发现在Y(NO3)3溶液中添加少量(NH4)2SO4,可以使先驱沉淀物由规则颗粒变为雪花状,并能减轻煅烧得到的氧化钇粉体的团聚·先驱沉淀物在1100℃下煅烧4h,得到了平均粒径为50nm的氧化钇粉体·该粉体经单向压制成型后,在1700℃真空烧结4h得到了透明Y2O3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 氧化钇 超细粉 透明陶瓷 沉淀法 硫酸根离子 低温制备 工艺
下载PDF
Fe,Co,Ni纳米粉化学还原制备机理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郑化桂 曾京辉 梁家和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837-840,共4页
通过Fe(Ⅱ),CO(Ⅱ)和Ni(Ⅱ)的H2O,NH3,OH-,C2H5OH及N2H4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了在金属离子被N2H4还原过程中,可以通过和金属离子配位而活化,通过表面吸附或高压诱导作用消除动力学障碍,实现金属纳米粉的合成... 通过Fe(Ⅱ),CO(Ⅱ)和Ni(Ⅱ)的H2O,NH3,OH-,C2H5OH及N2H4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了在金属离子被N2H4还原过程中,可以通过和金属离子配位而活化,通过表面吸附或高压诱导作用消除动力学障碍,实现金属纳米粉的合成,并首次在水-乙醇体系中高效快速合成了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粒子 联氨 光谱 纳米粉末
下载PDF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的超细铜粉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志杰 赵斌 +1 位作者 张宗涛 胡黎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48-553,共6页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了500nm至7μm不同粒径范围的超细铜粉,研究了该法的制备工艺及粉末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采用葡荡糖预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1μm的均匀超细铜粉,改善了铜粉末的粒度分布。研究了...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了500nm至7μm不同粒径范围的超细铜粉,研究了该法的制备工艺及粉末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采用葡荡糖预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1μm的均匀超细铜粉,改善了铜粉末的粒度分布。研究了干燥过程对粉末团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末 制备 热稳定性 维生素C
下载PDF
化学法合成纳米氧化铝粉体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郝臣 陈彩凤 +1 位作者 陈志刚 陈雪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5-27,共3页
研究了以铝铵钒和碳酸氢铵为原料 ,用化学法合成尺寸均一、颗粒细小分散的碱式碳酸铝铵前驱沉淀物 ,进而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工艺。数据表明 :反应物的混合方式对前驱沉淀物及粉体的尺寸和形貌都有很大的影响。用先缓慢滴加 ,在反应物... 研究了以铝铵钒和碳酸氢铵为原料 ,用化学法合成尺寸均一、颗粒细小分散的碱式碳酸铝铵前驱沉淀物 ,进而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工艺。数据表明 :反应物的混合方式对前驱沉淀物及粉体的尺寸和形貌都有很大的影响。用先缓慢滴加 ,在反应物充分混合且过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 ,再将沉淀剂雾化加入的工艺有利于得到尺寸均一、细小分散的NH4 Al(OH ) 2 CO3胶体 ,经灼烧最终制得平均粒径为 15nm左右的α A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法 合成 雾化 前驱沉淀物 氧化铝 纳米粉末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_3先驱沉淀物 被引量:13
16
作者 英宏 李继光 +3 位作者 赵志江 李晓东 修稚萌 孙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研究了以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通常的物料等速滴加方法得到的Al(OH)3 沉淀物或颗粒粗大、或尺寸分布范围宽·发明了变速滴加制备单分散纳米A... 研究了以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通常的物料等速滴加方法得到的Al(OH)3 沉淀物或颗粒粗大、或尺寸分布范围宽·发明了变速滴加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即首先通过缓慢滴加将0-2 mol·L-1Al(NO3)3 溶液的pH 值调整到5-5 ,然后以25 ml·min -1 的速度向Al(NO3)3 溶液中快速滴加浓度为4-5 mol·L- 1 的NH4OH 溶液,获得了颗粒尺寸小于5 nm ,尺寸均匀的Al(O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 单分散 先驱沉淀物 沉淀法 氢氧化铝
下载PDF
超微粉制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6
17
作者 段波 赵兴中 +4 位作者 李星国 张同俊 肖建中 胡镇华 崔昆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8,共4页
超微粉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是重要的高科技结构和功能材料,在许多领域里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国内外各种超微粉制备技术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同时展望了今后超微粉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超微粉 气相法 液相法 固相法
下载PDF
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_2粉体及相关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蔚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20,共5页
分析了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2(3Y)粉体的过程及加热温度、时间对反应过程及最后所得粉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纳米ZrO2粉体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使Y2O3前趋体在ZrO2前驱体中均匀... 分析了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2(3Y)粉体的过程及加热温度、时间对反应过程及最后所得粉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纳米ZrO2粉体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使Y2O3前趋体在ZrO2前驱体中均匀分布,Y2O2在粉体煅烧期间逐渐渗透到ZrO2颗粒中使之转变为四方相.只有当加热的温度足够高使得溶液的介电常数<25时,沉淀才可能发生.加热时间必须足够长,使反应完全.过短的加热时间致使沉淀不够完全时,容易产生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粉体 醇-水溶液 加热法 制备 纳米粉体
下载PDF
金属超细粉体制备方法的概述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斌 刘志杰 +1 位作者 程起林 古宏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34,共5页
超细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在现代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金属超细粉体的研制非常活跃,发展迅速。
关键词 金属 超细粉体 制备 机械粉碎法 气相沉积合成法
下载PDF
纳米级MgO粉体的合成 被引量:28
20
作者 汪国忠 程素芳 +2 位作者 何国良 田兴友 张立德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00-302,共3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薄片形氧化镁超微粉末,讨论了原始原料、浓度和温度对产物粒径的影响,通过XRD及TEM等实验手段对超微粉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氧化镁 沉淀 纳米级 超微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