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铜电化学氧化着色工艺探讨
1
作者 徐焰 苏永庆 +1 位作者 张宸铭 冯熙云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49-51,共3页
将乌铜作为阳极进行了电化学氧化着色实验,探究了电解质溶液的组成、阳极电流密度、着色时间等对乌铜表面的色彩和附着力的影响。实验表明:乌铜在60 g/L NaOH溶液中,温度为25℃,阳极电流密度为9 A/dm^(2)时,电化学氧化30 min后能得到附... 将乌铜作为阳极进行了电化学氧化着色实验,探究了电解质溶液的组成、阳极电流密度、着色时间等对乌铜表面的色彩和附着力的影响。实验表明:乌铜在60 g/L NaOH溶液中,温度为25℃,阳极电流密度为9 A/dm^(2)时,电化学氧化30 min后能得到附着力好的乌黑色着色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铜 电化学 着色 灰黑色
下载PDF
弹翼燃气作动筒黑化处理表面缺陷分析
2
作者 许巍 刘致贤 +1 位作者 凌晓 刘雪 《甘肃科技》 2024年第6期6-10,15,共6页
为了研究某型号弹翼燃气作动筒筒体表面黑化处理不均匀、存在斑点等表面缺陷问题,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筒体试样表面形貌、截面和表面元素成分及内表面斑点成分进行实验分析,通过测定Fe、O元素成分分析来判... 为了研究某型号弹翼燃气作动筒筒体表面黑化处理不均匀、存在斑点等表面缺陷问题,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筒体试样表面形貌、截面和表面元素成分及内表面斑点成分进行实验分析,通过测定Fe、O元素成分分析来判断是否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揭示了黑化处理工艺对筒体表面质量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增加氧化溶液的铁离子浓度,延迟发黑时间、优化发黑工艺流程等有效措施,有助于各型号弹翼燃气作动筒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筒体发黑表面质量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化处理 表面缺陷 实验分析 成分分析
下载PDF
红外抗反射微纳结构刻蚀制备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雪伍 王红星 +3 位作者 郭伟玲 邢志国 黄艳斐 王海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蛾眼效应”指光波折射率因蛾眼表面微纳结构在深度方向呈连续性变化,使大部分光被吸收,只有极少被反射的现象。受“蛾眼效应”启发,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结构使其具有独特抗反射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 “蛾眼效应”指光波折射率因蛾眼表面微纳结构在深度方向呈连续性变化,使大部分光被吸收,只有极少被反射的现象。受“蛾眼效应”启发,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结构使其具有独特抗反射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和军事隐身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不同微纳结构抗反射原理,并对红外抗反射结构的不同刻蚀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化学刻蚀、反应离子刻蚀、超快激光刻蚀等红外抗反射结构制备方法的特点以及对抗反射性能的影响,阐述红外抗反射结构在红外探测、红外热成像和隐身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抗反射结构制备方法研究方向与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射结构 红外 微纳结构 刻蚀制备
下载PDF
铜工艺品表面青绿热着色新工艺
4
作者 陈茜 张道权 朱军岷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1,共6页
[目的]针对铜工艺品表面传统火焰热着色工艺存在的操作技术要求高、着色温度高等缺点,开发了一种低温热着色工艺。[方法]以硝酸盐为主要着色配方体系,辅以乙二醇等助溶剂与适当的无机颜料,采用热风枪代替火焰喷枪进行着色。[结果]较佳... [目的]针对铜工艺品表面传统火焰热着色工艺存在的操作技术要求高、着色温度高等缺点,开发了一种低温热着色工艺。[方法]以硝酸盐为主要着色配方体系,辅以乙二醇等助溶剂与适当的无机颜料,采用热风枪代替火焰喷枪进行着色。[结果]较佳的化学着色配方和热着色工艺参数为:五水合硝酸铋12~20 g/L,三水合硝酸铜0~2 g/L,五水合硫酸铜0~3 g/L,六水合硫酸镍0~5 g/L,10%硝酸0~20 mL/L,乙二醇20~50 mL/L,无机颜料20~50 g/L,着色温度65~120℃。[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制得的着色氧化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颜色鲜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及铜合金 氧化膜 着色 青绿色 热风枪
下载PDF
X70管线钢管环焊接头氢脆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天雷 冯敏 +3 位作者 梁爽 庄林家 杨志文 陈迎锋 《焊管》 2023年第5期16-22,共7页
针对X70管线钢管环焊接头进行12 MPa总压、0.36 MPa氢分压下的缺口拉伸试验,研究焊接接头的氢脆敏感性变化,并结合断裂韧性试验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对其的断裂韧性和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影响区位置的断面收缩率下降... 针对X70管线钢管环焊接头进行12 MPa总压、0.36 MPa氢分压下的缺口拉伸试验,研究焊接接头的氢脆敏感性变化,并结合断裂韧性试验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对其的断裂韧性和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影响区位置的断面收缩率下降较明显,表现出较高的氢脆敏感性;与常温常压空气中的原始数据相比,X70钢热影响区在0.36 MPa氢分压环境下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值下降了9.6%,断裂表面未出现二次裂纹;X70钢热影响区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空气环境相比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说明氢气能够增大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但根据实际管道压力波动情况,在0.36 MPa氢分压条件下X70钢管的氢脆敏感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管线钢 焊接接头 氢脆敏感性 氢气
下载PDF
镀锌层无铬钛盐的蓝色钝化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立群 杨飞 +1 位作者 黄慧洁 丁楠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探讨了镀锌层钛盐溶液钝化替代传统的铬酸盐镀锌层蓝色钝化的工艺和形成蓝色钝化膜的机理.通过对镀锌层钛盐溶液pH值、温度和钝化时间的优选试验,获得了色泽均匀、耐腐蚀性能优良的蓝色镀锌钝化膜层.蓝色镀锌钝化膜表面成分分析的结果表... 探讨了镀锌层钛盐溶液钝化替代传统的铬酸盐镀锌层蓝色钝化的工艺和形成蓝色钝化膜的机理.通过对镀锌层钛盐溶液pH值、温度和钝化时间的优选试验,获得了色泽均匀、耐腐蚀性能优良的蓝色镀锌钝化膜层.蓝色镀锌钝化膜表面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钛盐溶液获得的钝化膜主要成分为Zn4Si2O7(OH)2.2H2O,SiO2,TiO2和ZnO等.受钛盐溶液pH值、温度和钝化时间的影响,镀锌钝化膜的外观色泽(从蓝色向彩色)、膜层表面微观形貌、成分和耐腐蚀性能均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 钛盐溶液 钝化膜 机理 耐腐蚀性
下载PDF
印刷线路板精细蚀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7
作者 魏静 罗韦因 +1 位作者 徐金来 罗海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9-50,55,共3页
 为了研究印刷线路板(PCB)精细蚀刻,并初步确定蚀刻的工艺。采用静态蚀刻的方法,通过研究印刷线路板铜箔在酸性CuCl2溶液中影响蚀刻速度的几个因素,得出了蚀刻速度随蚀刻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初步的解释;同时得到了蚀刻液中几种不...  为了研究印刷线路板(PCB)精细蚀刻,并初步确定蚀刻的工艺。采用静态蚀刻的方法,通过研究印刷线路板铜箔在酸性CuCl2溶液中影响蚀刻速度的几个因素,得出了蚀刻速度随蚀刻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初步的解释;同时得到了蚀刻液中几种不同氯化物添加剂对蚀刻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不是影响蚀刻速度的唯一因素,阳离子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线路板 蚀刻 酸性CuCl2溶液 钝化
下载PDF
不锈钢化学着色工艺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细应 万润根 +1 位作者 韦金平 曾彦彬 《材料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4-15,共2页
采用H_2SO_1-CrO_3溶液对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了化学着色试验,获得了不锈钢彩色膜表面电极电位与颜色的良好对应关系,探讨了前处理工艺、着色液温度、浓度等因素对不锈钢化学着色时表面彩色膜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不锈钢 着色 化学转化膜 化学着色工艺
下载PDF
不锈钢上蓝色钼酸盐转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方景礼 刘琴 +1 位作者 韩克平 陈耀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共3页
用阴极电沉积法从钼酸盐溶液中获得了蓝色的不锈钢转化膜,该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XPS和AES分析表明,膜厚约为427A。膜的表面以Mo(Ⅵ)存在,而在膜内则以Mo(Ⅵ)与Mo(Ⅵ)共存。从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 用阴极电沉积法从钼酸盐溶液中获得了蓝色的不锈钢转化膜,该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XPS和AES分析表明,膜厚约为427A。膜的表面以Mo(Ⅵ)存在,而在膜内则以Mo(Ⅵ)与Mo(Ⅵ)共存。从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的组成为:54.3%O,28.4%Mo,12.1%P,5.2%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转化膜 钼酸盐 电镀 着色
下载PDF
304光亮不锈钢着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碧泉 卢兆忠 +6 位作者 刘祖滨 张如胜 林志鹏 蔡滨娜 吴响妹 沈华建 范爱玉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22,共3页
报道了在铬酸一硫酸着色液中加入适当的添力。剂,对304光亮不锈钢进行了化学着色试验。测量了着色过程中的电位一时间曲线,确定了4种颜色的电位差值,还探讨了着色膜的硬化处理和封闭处理工艺。
关键词 不锈钢 化学着色 着色膜 硬化处理 封闭处理
下载PDF
不锈钢快速化学发黑工艺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新快 陈白珍 +1 位作者 周宁波 张钦发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开发了一种不锈钢快速化学氧化法着黑色工艺 ,并讨论了该配方各组份的作用及其对着黑色膜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工艺着色时间短、环境污染小、黑膜附着力强、光泽性好 ;
关键词 不锈钢 快速化学法 着黑色 化学发黑
下载PDF
不锈钢着色方法及表征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海人 王宜民 +2 位作者 屈钧娥 曹志勇 李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41,45,共5页
不锈钢具有许多优异的理化性能,着色后更具功能性和装饰性。阐述了其常用着色方法,并介绍了不锈钢表面彩色薄膜形貌、成分及性能的表征技术,同时对彩色不锈钢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着色方法 彩色不锈钢 表征
下载PDF
Cr^(3+)和Fe^(3+)对不锈钢着色液老化进程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海人 李文维 +4 位作者 屈钧娥 郑恩秀 李艳 叶呈 曹志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
测试了不锈钢着色液老化过程中Cr3+和Fe3+的浓度变化情况,并采取反证法,研究了外加Cr3+和Fe3+对不锈钢基本着色液化学着色老化进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r3+和Fe3+的增加(着色反应中产生的或者添加的)都会促进着色液的老化,尤其当Cr3+... 测试了不锈钢着色液老化过程中Cr3+和Fe3+的浓度变化情况,并采取反证法,研究了外加Cr3+和Fe3+对不锈钢基本着色液化学着色老化进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r3+和Fe3+的增加(着色反应中产生的或者添加的)都会促进着色液的老化,尤其当Cr3+和Fe3+同时存在时会产生协同作用,比单纯一种离子的影响要大得多。因此,在判定着色液进入老化状态的离子浓度上限时,必须考虑多种杂质离子的协同作用。此外,还研究了SO42-对着色液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少量的SO42-对着色反应影响较小,但大量SO42-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着色液 杂质离子 老化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着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广武 张忠诚 郑淑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9,共3页
 采用化学着色工艺,在250g/dm3铬酐,490g/dm3硫酸和少量添加剂的混合液中,在70℃左右测定了不锈钢样品在着色过程中电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找到了不锈钢起色电位和颜色的对应规律。即使溶液组成,温度稍有变化,色彩也能较好地重现。这将...  采用化学着色工艺,在250g/dm3铬酐,490g/dm3硫酸和少量添加剂的混合液中,在70℃左右测定了不锈钢样品在着色过程中电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找到了不锈钢起色电位和颜色的对应规律。即使溶液组成,温度稍有变化,色彩也能较好地重现。这将有助于解决不锈钢表面着色的重现性问题。研究了不锈钢预处理、各种添加剂和温度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稀硫酸活化和电抛光的不锈钢着色均匀,色泽艳丽;不同的添加剂对着色速度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升高明显加快着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着色处理 化学氧化 前处理
下载PDF
活化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作慧 薛永强 +3 位作者 段燕芳 张春婷 杜慧玲 张金桐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活化对不锈钢着色膜的均匀性和耐磨性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研究了6种不同活化方法即HCl室温活化、H2SO4室温活化、H2SO4阳极活化、H2SO4阴极活化、H2SO4高温活化、H2SO4-CrO3阳极活化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测定了不锈钢着色的电位-时间曲线... 活化对不锈钢着色膜的均匀性和耐磨性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研究了6种不同活化方法即HCl室温活化、H2SO4室温活化、H2SO4阳极活化、H2SO4阴极活化、H2SO4高温活化、H2SO4-CrO3阳极活化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测定了不锈钢着色的电位-时间曲线,讨论了电位-时间曲线的参数tB与tC的对应关系及其对不锈钢着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可加快着色过程,有助于获得光亮、均匀、耐磨的着色表面;升高温度有利于活化;阳极电解活化明显优于阴极电解活化;相同浓度的HCl和H2SO4溶液的活化效果相当;10%的H2SO4阳极电解活化的效果最好;可以用tB或tC的大小来表征活化效果及着色的难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活化 着色
下载PDF
不锈钢化学着色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国彬 姜延飞 谷春瑞 《表面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6-28,共3页
对不锈钢的化学着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预处理和后处理对着色工艺的影响,同时还测试了着色件的耐蚀性、耐磨性及加工成形性.
关键词 不锈钢 化学着色 耐磨性 耐蚀性 着色
下载PDF
Cr^(3+),Fe^(3+)和Ni^(2+)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汤芝平 薛永强 +3 位作者 程作慧 栾春晖 龚山华 崔子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7,共4页
利用着色电位-时间曲线,研究了着色液中主要杂质离子(Cr3+,Fe3+,Ni2+)浓度对不锈钢着色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着色液老化的主要原因。试验发现:当着色液中Cr3+由0g/L增加到45g/L,Fe3+由0g/L增加到30g/L,Ni2+由0g/L增加到8g/L时,分别使着色... 利用着色电位-时间曲线,研究了着色液中主要杂质离子(Cr3+,Fe3+,Ni2+)浓度对不锈钢着色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着色液老化的主要原因。试验发现:当着色液中Cr3+由0g/L增加到45g/L,Fe3+由0g/L增加到30g/L,Ni2+由0g/L增加到8g/L时,分别使着色起色电位升高约35.0,6.5,7.0mV;着色时间延长约20,10,12min;着色膜光亮度降低约10.0%,1.5%,20.0%。研究表明:着色液中杂质离子浓度的增大对不锈钢着色效果有显著影响,是导致着色液老化的主要原因;其中,ρ(Cr3+)影响最大,ρ(Ni2+)次之,ρ(Fe3+)相对较小;且当ρ(Cr3+)增加到45g/L,或ρ(Fe3+)增加到30g/L,或ρ(Ni2+)增加到8g/L时,着色液均不再适合继续着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着色膜 CR^3+ FE^3+ NI^2+
下载PDF
不锈钢着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光 张学萍 毕监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6期23-26,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锈钢着色液配方、温度、时间、电极电位对着色的影响,优化了着色工艺,获得了电极电位与颜色的良好对应关系。测试了着色膜的耐磨性、耐蚀性、变形加工性能,分析了添加剂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所得膜层颜色均匀,耐磨...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锈钢着色液配方、温度、时间、电极电位对着色的影响,优化了着色工艺,获得了电极电位与颜色的良好对应关系。测试了着色膜的耐磨性、耐蚀性、变形加工性能,分析了添加剂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所得膜层颜色均匀,耐磨性、耐蚀性、变形加工性能良好,工艺维护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工艺 不锈钢 耐蚀性 变形加工 耐磨性 工艺维护 膜层 研究 均匀 性能
下载PDF
微机控制镜面彩色不锈钢的制备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杜森 毛尚良 +2 位作者 虞慧敏 林国坦 孔宪祖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24,共3页
镜面彩色不锈钢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装饰材料。详细介绍了采用微机控制电位法制备镜面彩色不锈钢的工艺过程,对不锈钢氧化膜层的耐蚀性、耐磨性、耐热性、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 不锈钢 着色 微机控制
下载PDF
不锈钢着色的“绿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俊喜 魏增福 +1 位作者 乔亦男 周国定 《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不锈钢着色工艺———载波钝化着色。运用色差计、电化学阻抗谱和其它电化学测量方法对载波钝化着色中的影响因素、着色膜色彩的控制和着色样品的耐蚀性作了研究,并与化学着色样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载波... 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不锈钢着色工艺———载波钝化着色。运用色差计、电化学阻抗谱和其它电化学测量方法对载波钝化着色中的影响因素、着色膜色彩的控制和着色样品的耐蚀性作了研究,并与化学着色样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载波钝化着色工艺是一种可以替代化学着色法(如INCO法)的新型"绿色"工艺,该工艺可避免"INCO法"中Cr6+对环境的污染。在膜层色彩的控制方面较化学着色有着更准确的控制方法,同时具有较好的耐蚀性,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表面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 不锈钢 载波钝化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