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45,2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IZ理论的回水阀开口挡圈装配机创新设计
1
作者 何涛 刘龙 +3 位作者 王成军 李文君 龚宝春 罗刚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解决地暖回水阀开口挡圈装配效率低的问题,基于TRIZ理论对回水阀开口挡圈装配机进行创新设计。通过九屏幕分析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通过功能分析法得到了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因果分析法得出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技术矛盾法... 为解决地暖回水阀开口挡圈装配效率低的问题,基于TRIZ理论对回水阀开口挡圈装配机进行创新设计。通过九屏幕分析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通过功能分析法得到了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因果分析法得出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技术矛盾法、物理矛盾法、物-场模型法解决了装配开口挡圈效率低的问题,并提出了11条解决方案,进而设计出一种回水阀开口挡圈装配机。通过ANSYS软件进行压环装置的应力应变仿真,验证了装置强度的可靠性;通过ADAMS软件进行传动过程的运动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本研究为回水阀开口挡圈装配机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开口挡圈 装配 ANSYS ADAMS
下载PDF
基于局部离群因子与隔离森林的激光超声缺陷检测
2
作者 李阳 朱文博 +4 位作者 静丰羽 叶中飞 马云瑞 周洋 邹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针对激光超声(LU)缺陷检测中最大振幅图存在伪像的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两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F)与隔离森林(IF),以实现对LU数据的无监督异常检测。首先,利用PCA算法对LU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减轻了LU数据的复杂度... 针对激光超声(LU)缺陷检测中最大振幅图存在伪像的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两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F)与隔离森林(IF),以实现对LU数据的无监督异常检测。首先,利用PCA算法对LU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减轻了LU数据的复杂度;其次,利用LOF算法和IF算法进行了数据异常值的识别分析,并利用累积分布函数和核密度估计确定异常值的阈值大小;最后,对比了LOF算法、IF算法以及最大振幅图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LOF算法有更优的缺陷识别精度和更低的误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缺陷检测 主成分分析 局部离群因子 隔离森林 铝合金
下载PDF
高电压正极材料LiFe_(0.06)Ni_(0.94)PO_(4)/C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志义 孙赫 +3 位作者 孙海礼 魏炜 刘凤霞 刘志军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磷酸镍锂(LiNiPO_(4))是一种具有5.1 V高电压平台的橄榄石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较低的电导率和实际放电比容量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制备纯相LiNiPO_(4),考察了不同摩尔比表面活性剂油胺对LiNiPO_(4)的影响,油胺添加摩尔比[n(油胺... 磷酸镍锂(LiNiPO_(4))是一种具有5.1 V高电压平台的橄榄石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较低的电导率和实际放电比容量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制备纯相LiNiPO_(4),考察了不同摩尔比表面活性剂油胺对LiNiPO_(4)的影响,油胺添加摩尔比[n(油胺)∶n(金属)]为10∶1制备的材料结晶度最佳,经过煅烧工艺参数优化成功获得纯相LiNiPO_(4)。为了改善LiNiPO_(4)的电化学性能,首次采用乙基纤维素为碳源制备的掺有Fe摩尔分数为6%的LiFe_(0.06)Ni_(0.94)PO_(4)/C并将其电化学性能与纯相LiNiPO_(4)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乙基纤维素制备的LiFe_(0.06)Ni_(0.94)PO_(4)/C具有更大的初始放电比容量、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其中10%乙基纤维素添加量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镍锂 油胺 乙基纤维素 碳包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中空连续体机械臂的设计与主从任务转换避障控制
4
作者 万淑敏 孙长超 +2 位作者 袁培康 常乐 康荣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连续体机械臂具有优良的弯曲性能和柔顺灵活性,表现出了独特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机交互安全性,在微创手术、灾后救援、狭窄空间检修等非结构化环境及家庭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连续体机械臂的中央脊椎骨占据其内部空间,模块单... 连续体机械臂具有优良的弯曲性能和柔顺灵活性,表现出了独特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机交互安全性,在微创手术、灾后救援、狭窄空间检修等非结构化环境及家庭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连续体机械臂的中央脊椎骨占据其内部空间,模块单元冗余且运动耦合导致避障运动困难等问题妨碍了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内部中空的丝驱动连续体机械臂,为末端执行器的电液气管线留置出了充足的物理空间,并通过鲍登管在结构上实现了模块单元间的运动解耦;考虑丝驱动连续体机械臂的弯曲特性,建立了解耦后的简化运动学模型和运动学闭环控制算法;构造了评估空间障碍物与连续体机械臂最短距离的计算方法;在传统变构型避障运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从任务转换的避障控制算法,能够在末端轨迹跟踪约束下,实现对障碍的躲避,同时也可暂时舍弃对给定末端轨迹的跟踪以躲避位于末端运动轨迹附近的障碍物.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连续体机械臂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轨迹跟踪控制的末端位置平均误差为2.510 mm,仅为连续体机械臂长度的0.32%;提出的主从任务转换避障控制算法有效,能够准确评估末端运动与避障运动的优先级,相关研究工作为连续体机械臂的设计和运动控制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体机械臂 解耦 避障 主从任务转换
下载PDF
高精度惯量积测量的支撑结构设计研究
5
作者 荣吉利 李剑峰 +4 位作者 周晓俊 李亮 杨梓航 刘睿 程修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针对惯性仪表组件高精度惯量积测量中的无干扰力矩支撑方式需求,设计了径向气浮和轴向气浮相结合的组合气体轴承作为非接触支撑结构.为了研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建立其理论模型,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进行仿真,同时设计并搭建试验装置验证... 针对惯性仪表组件高精度惯量积测量中的无干扰力矩支撑方式需求,设计了径向气浮和轴向气浮相结合的组合气体轴承作为非接触支撑结构.为了研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建立其理论模型,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进行仿真,同时设计并搭建试验装置验证仿真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仿真与试验结果相近,并且发现非接触支撑结构的轴向承载力是惯量积测量时的薄弱处,结合参数化建模开展了轴向承载力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支撑结构中的转子套筒大径有利于提高轴向承载力;结构改进后,轴向承载力提升182.98%,惯量积测量时的旋转速度上限提升54.10%,测量精度提升4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气体轴承 承载能力 数值模拟 非接触支撑 惯量积
下载PDF
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赵守江 柏文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确保馆藏文物的地震安全,研制出一款新型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采用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阐述装置的构造和工作机理,推导出装置的刚度和黏滞阻尼系数表达式;然后制作原型样机并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其隔震有... 为确保馆藏文物的地震安全,研制出一款新型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采用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阐述装置的构造和工作机理,推导出装置的刚度和黏滞阻尼系数表达式;然后制作原型样机并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其隔震有效性;最后依据所测基本参数,建立装置单向水平隔震系统的动力方程并开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隔震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具有摩擦系数低、起滑加速度阈值小,以及刚度和阻尼灵活可调的特点;它可以在满足位移限值的情况下达到设定隔震目标,且自复位效能力强、残余位移小。装置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动力响应吻合程度高,且吻合程度随地震动峰值的提高而进一步增强。该理论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指导装置参数设计和隔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隔震 直线导轨式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锥形气体静压轴承优化设计
7
作者 张文栋 石明辉 +2 位作者 秦东晨 袁峰 陈江义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针对如何提升小孔节流式锥形气体静压轴承综合性能的问题,以气浮电主轴用锥形气体静压轴承承载力最大、气体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轴承尺寸和工况要求的约束条件,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法选取设计点,通过有限元法计算样本集,利用2种提... 针对如何提升小孔节流式锥形气体静压轴承综合性能的问题,以气浮电主轴用锥形气体静压轴承承载力最大、气体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轴承尺寸和工况要求的约束条件,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法选取设计点,通过有限元法计算样本集,利用2种提高精度的加点策略构建针对优化目标的改进Kriging代理模型,最终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获得最优解集。根据工况要求,通过权重系数法提出了3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的气体消耗量分别降低至初始设计的28.85%,56.08%和73.87%;承载力则分别提升至初始设计的1.14,2.16和2.44倍;3种优化方案在中高转速下的性能提升会更加明显。另外,提高轴承锥度虽然能提升承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气体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气体静压轴承 承载力 耗气量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大尺寸非标碟簧承载性能仿真分析
8
作者 何世文 林益斌 +3 位作者 李华开 石勇 吴吉平 滑广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14,共7页
以某锤击式振打系统中的大尺寸非标碟簧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理论及仿真模拟方法,对标准碟簧及大尺寸非标碟簧的载荷-变形及载荷-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对合状态下重... 以某锤击式振打系统中的大尺寸非标碟簧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理论及仿真模拟方法,对标准碟簧及大尺寸非标碟簧的载荷-变形及载荷-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对合状态下重载非标碟簧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变形工况,有限元法能更准确地描述大尺寸非标碟簧的承载性能;大尺寸非标碟簧承受载荷小于额定载荷时,其载荷-变形量呈现线性特征;承受载荷超过额定载荷后,载荷-变形量呈现非线性特征。分析认为,碟簧载荷与变形量的理论计算方法适用于结构的小变形状态,当载荷超过额定载荷时,碟簧的变形较大,小变形的线弹性理论已经不适用于大载荷工况。随着载荷变大,对合状态碟簧接触面的接触状态会发生突变,从面-面接触变成线-面接触,接触状态的改变会造成碟簧局部应力产生变化,影响碟簧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非标碟簧 载荷-变形 载荷-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门式起重机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9
作者 曹永娣 聂松广 刘小红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1期53-55,共3页
针对现有监测方法监测质量差、准确性低的问题,开展门式起重机运行状态监测方法设计研究。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门式起重机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其状态特征;最后根据提取的状态特征,对门式起... 针对现有监测方法监测质量差、准确性低的问题,开展门式起重机运行状态监测方法设计研究。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门式起重机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其状态特征;最后根据提取的状态特征,对门式起重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估算各构件寿命。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新的监测方法的监测质量较高,可以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且监测的准确性更高,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门式起重机 实时监测 运行状态 数据处理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于FluidSIM的装配机器人气动回路设计及分析
10
作者 袁小会 蔡逸飞 《机械工程师》 2025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某一装配机器人为例,根据其实际工作中气缸的动作顺序要求,利用Fluid SIM软件对其气动回路进行设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气缸异常动作原因,并采用单向滚轮杠杆阀、延时阀消除障碍信号,最终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气动回路。
关键词 气动回路 FLUIDSIM 障碍信号 单向滚轮杠杆阀 延时阀
下载PDF
交替极径向磁力联轴器的磁热耦合分析
11
作者 田杰 余浩 董刚 《机械工程师》 2025年第1期1-3,11,共4页
为研究交替极径向磁力联轴器在运行时各部件的温度分布状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该磁力联轴器的热源、导热系数及散热系数。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温度场分析,得到了交替极径向磁力联轴器整体及各部件的温度分布状况,为该... 为研究交替极径向磁力联轴器在运行时各部件的温度分布状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该磁力联轴器的热源、导热系数及散热系数。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温度场分析,得到了交替极径向磁力联轴器整体及各部件的温度分布状况,为该类型磁力联轴器的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极磁力联轴器 温度场 磁热耦合
下载PDF
椭圆节流小孔对空气静压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孙国梁 隆强 +2 位作者 刘华峰 向俊 谭畅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常规形状节流小孔在提高轴承性能时存在瓶颈,采用椭圆节流小孔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气膜的流动和压力分布。为了计算椭圆节流小孔对空气静压轴承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引入椭圆小孔特性的扰动项对传统雷诺方程进行修正;为了避免不确定性和随机... 常规形状节流小孔在提高轴承性能时存在瓶颈,采用椭圆节流小孔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气膜的流动和压力分布。为了计算椭圆节流小孔对空气静压轴承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引入椭圆小孔特性的扰动项对传统雷诺方程进行修正;为了避免不确定性和随机因素导致的复杂计算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轴承承载力统计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椭圆小孔特征参数影响轴承承载力机制的分析;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承载力与特征参数之间的最佳平衡。算例验证结果表明,长短轴比为0.8、小孔数量为20、小孔气道深度为9 mm的参数组合下的轴承承载力最优,约84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气体静压轴承 节流孔 承载力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离子束抛光对单晶硅表面质量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13
作者 赵仕燕 郭海林 +6 位作者 黄思玲 张旭 夏超翔 王大森 聂凤明 裴宁 李晓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21,共9页
离子束抛光作为一种超精密加工技术,被应用于材料表面抛光的精抛阶段,而其原子量级的去除效果使得它的加工过程与加工效果难以直接观察,因此为了能够从微观尺度研究离子束抛光的加工效果以及加工参数对材料表面粗糙度与表面损伤的影响,... 离子束抛光作为一种超精密加工技术,被应用于材料表面抛光的精抛阶段,而其原子量级的去除效果使得它的加工过程与加工效果难以直接观察,因此为了能够从微观尺度研究离子束抛光的加工效果以及加工参数对材料表面粗糙度与表面损伤的影响,提出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离子束抛光过程,通过对氩离子轰击单晶硅的仿真模拟,分析加工参数对单晶硅表面粗糙度与晶格损伤的影响规律,指导实际的加工工艺设计.研究发现,在不同加工角度下,离子剂量对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不同,低角度(0°~40°)低剂量以及高角度(>50°)高剂量的加工有助于达到较低的表面粗糙度;随着加工角度的增加,离子束对晶体表面造成的损伤逐渐减少,当加工角度大于40°时能够大幅度减少晶格损伤.模拟结果显示在实际的离子束抛光过程中,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表面,应该采取高角度高剂量的加工方式以达到既降低材料表面粗糙度又减小对材料表面晶格产生损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抛光 表面质量 分子动力学 单晶硅 加工角度
下载PDF
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挡边与滚子球基面的优化设计
14
作者 王志坚 宋佳伟 +2 位作者 李兴林 李健 常振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考虑离心力、陀螺力矩、滚子偏斜以及套圈挡边与滚子球基面之间的润滑,建立联合载荷作用下圆柱滚子轴承力学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滚子球基面半径对轴承接触特性及发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滚子球基面半径增大,接触点距离滚道表面越... 考虑离心力、陀螺力矩、滚子偏斜以及套圈挡边与滚子球基面之间的润滑,建立联合载荷作用下圆柱滚子轴承力学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滚子球基面半径对轴承接触特性及发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滚子球基面半径增大,接触点距离滚道表面越近,最大接触应力越小,发热量越少。基于轴承寿命理论对不同偏差的内、外圈挡边倾角和滚子球基面半径进行匹配优化,轴承寿命可提升约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接触力 发热量 寿命 加工误差
下载PDF
基于尺寸效应的钛合金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特性研究
15
作者 王鑫 刘建慧 焦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目的为了减少尺寸效应对精密加工的影响,提高钛合金微尺度切削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方法将特种加工理论和精密切削方法相结合,提出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方法。首先,基于ABAQUS力-热耦合模型分析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钛合金的切削过程,... 目的为了减少尺寸效应对精密加工的影响,提高钛合金微尺度切削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方法将特种加工理论和精密切削方法相结合,提出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方法。首先,基于ABAQUS力-热耦合模型分析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钛合金的切削过程,探究精密切削与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的切削力学特性;其次,通过试验以超声振幅、切削深度与刃口半径的比值(a_(p)/r_(n))为因素,分析尺寸效应作用下超声振动切削中切削力及单位切削力的变化规律;最后,对比分析精密切削与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在不同切削深度与刃口半径的比值(a_(p)/r_(n))下的表面形貌特征。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切削深度与刃口半径的比值(a_(p)/r_(n))增大,精密切削钛合金表面形貌出现黏结、凹坑、耕犁现象,而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加工表面则出现均匀、完整的网状表面纹理特征。另外,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加工单位切削力远小于精密切削加工的,且随着振幅增大,单位切削力的增长比值由57.7%降至45.2%。结论二维超声辅助精密切削能够显著改善尺寸效应中产生的负前角效应和犁切现象,降低单位切削力,提高切削过程的稳定性,在提高钛合金微尺度切屑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辅助切削 尺寸效应 刃口半径 切削力
下载PDF
Solidworks应用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丽 伍哲 +1 位作者 施冠羽 郭文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29,共4页
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olidworks作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该软件特有的运动仿真功能,建立闭式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开式齿轮传动、链轮绞盘机构的虚拟模型,装配各传动机构,检查、优化设计方案,实现... 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olidworks作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该软件特有的运动仿真功能,建立闭式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开式齿轮传动、链轮绞盘机构的虚拟模型,装配各传动机构,检查、优化设计方案,实现了传动装置的运动仿真,完成了该锚机系缆装置的模拟设计,锻炼了学生的软件使用技能,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激发了学生对机械课程深入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机械设计水平,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SOLIDWORKS 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教学 虚拟仿真 装配设计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构建尺度空间与谱峭度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7
作者 杨旭 刘鹏飞 +2 位作者 程伟欣 许增兵 刘泽潮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针对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服役环境恶劣,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构建尺度空间表征的经验小波变换(EWT)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形态学的尺度空间表征方法,实现共振频带边界的自适应识别;其次,将基于形态学构建的尺度... 针对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服役环境恶劣,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构建尺度空间表征的经验小波变换(EWT)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形态学的尺度空间表征方法,实现共振频带边界的自适应识别;其次,将基于形态学构建的尺度空间表征与谱峭度相结合,识别出共振频带;然后,根据所识别的频带边界构造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最后,对分解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识别故障特征频率,实现轴承故障的诊断。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频带划分的准确性以及计算效率,准确诊断轴承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小波变换 形态学 尺度空间 峭度
下载PDF
外圈故障状态下动车组轴箱轴承振动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乔笑冉 梁树林 +2 位作者 杨晨 许文天 孙昭意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针对轴箱轴承故障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将滚子设为刚性体,其他部件设为柔性体,构建了带外滚道剥落故障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刚柔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故障尺寸、故障位置以及载荷变化对轴承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既改... 针对轴箱轴承故障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将滚子设为刚性体,其他部件设为柔性体,构建了带外滚道剥落故障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刚柔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故障尺寸、故障位置以及载荷变化对轴承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既改善了全刚性体振动响应偏大的问题,又避免了全柔性体计算时间过长的缺点;轴承的故障尺寸越大,故障位置越接近承载区,轴承载荷越大,振动信号显示出的故障特征越明显,故障尺寸达到一定程度时故障特征将由单冲击变为双冲击;径向载荷对轴承故障响应的影响远大于轴向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轴箱轴承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故障特征 振动响应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
19
作者 杨明卓 牟健 +1 位作者 林明嫱 洪国同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气体静压轴承结合间隙密封技术作为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使动力活塞在高频往复运动中实现无接触支承,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研究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基于轴向流动假设建立了理论模... 气体静压轴承结合间隙密封技术作为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使动力活塞在高频往复运动中实现无接触支承,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研究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基于轴向流动假设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气体轴承提供的承载力,设计并搭建了一种气体轴承承载力测试装置,测试了气体轴承在不同供气压力、节流孔直径及数量下的承载力。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均表明:承载力与供气压力、节流孔数、节流孔径呈正相关;承载力随活塞与气缸间隙的减小而增大。在间隙一定的条件下,偏心率越大,承载力越大;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这种测试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气体静压轴承 发电机 节流孔 承载力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基于ECA-ResNet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20
作者 杨向兰 孙士保 +2 位作者 王国强 石念峰 谢扬筱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共9页
针对传统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存在强噪声与变负载下关键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ECA-ResNet)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与伪彩色处理方法将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三通道彩色图... 针对传统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存在强噪声与变负载下关键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ECA-ResNet)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与伪彩色处理方法将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三通道彩色图像,以此作为输入样本集;其次,基于卷积和池化操作对数据进行浅层边缘特征提取与压缩,并在有效通道注意力网络(ECA-Net)中引入残差网络模块,解决网络退化的问题,建立通道之间的联系,自适应提取深层关键特征;最后,引入Dropout抑制模型过拟合,并以Softmax层作为分类器实现故障诊断。用凯斯西储大学与江南大学轴承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强噪声和变负载下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7.5%,93.69%,抗噪性、泛化性和通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傅里叶变换 深度学习 残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